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农村学校教育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农村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初探
小学教育教学在民族素质提升、综合性人才培养、和谐社会构建与价值观念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改变传统教育,推行素质教育,提升教育水平,与现代教育理念相一致。若想真正达成现代教育工作,则教师应严格坚守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并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一、农村教育教学管理现状
(一)管理者自身能力薄弱
教学是学校的主线,而校长在整体管理中扮演着决策者和领导者的角色。若想将新课改完全落实到各个学校,需要校长带领全校师生一起推进。校长的理念和付诸的行为实践决定着新课改的具体实施情况。但绝大多数学校的校长所采用的管理方式偏于陈旧,不乐于学习现代化管理理念,使得学校的管理滞后于新课改的标准,盲目评价,失去威信,无法展现管理魅力,进而降低了教学质量。
(二)教师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亟待提升
小学教育是一种基础性教育,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课堂组织形式,均较为简单,对教师的标准也不高。为此,某些地区所用教师的文化水平和教学能力并不高,有些甚至还未进行过专门的技能培训。他们无法有效更新知识架构,文化素养得不到提升,还有一些安于现状,缺少危机意识,这在某种程度上对新课改的推广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导致改革现状和标准目标存在显著的差距。为推进新课改,应增强教师的素质,更新教育观念,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深化现代教学设备的应用。
(三)生源呈现递减趋势
新课改下农村学校教育教学管理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和教育投资力度的逐步加大,农村学校教育教学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其管理水平也有所提升,教学理念有所转变,师资队伍有所调整,管理模式有所改进。在本文中,笔者将依托农村学校,重点探究其教育教学管理问题,希望可为农村教育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农村学校;教育教学;管理
小学教育教学在民族素质提升、综合性人才培养、和谐社会构建与价值观念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改变传统教育,推行素质教育,提升教育水平,与现代教育理念相一致。若想真正达成现代教育工作,则教师应严格坚守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并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一、农村教育教学管理现状
(一)管理者自身能力薄弱
教学是学校的主线,而校长在整体管理中扮演着决策者和领导者的角色。若想将新课改完全落实到各个学校,需要校长带领全校师生一起推进。校长的理念和付诸的行为实践决定着新课改的具体实施情况。但绝大多数学校的校长所采用的管理方式偏于陈旧,不乐于学习现代化管理理念,使得学校的管理滞后于新课改的标准,盲目评价,失去威信,无法展现管理魅力,进而降低了教学质量。
(二)教师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亟待提升
农村学校教育振兴问题及振兴策略探究
摘要:当下我国正在大力实施教育振兴措施,但其中存在一些问题,如经费使用不当,师资力量匮乏,振兴政策、法律制度不健全,精准性不足等,因此,可以从以上方面着手解决教育振兴问题,改善教师的福利待遇,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确保更好地进行教育振兴。针对“教育振兴”背景下农村教育振兴问题与方案研究展开论述。
关键词:农村学校;教育振兴;问题;策略
俗话说得好,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振兴就是根据不同贫困程度和不同贫困区域实施有效的专项振兴措施,对贫困对象进行精准识别,并且考虑各种因素,对贫困学生提供教育帮助。教育振兴就是提供教育的帮助,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掌握相关的职业技能,培养高水平的人才,促进当地经济水平的提高,同时将学校作为教育振兴的对象,从而贯彻落实振兴政策的任务[1]。
一、“教育振兴”背景下的农村教育问题
1.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如果确实想要提高农村地区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就得首先保证学生在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习。良好的教学道具,也能够使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2.人们思想保守,受教育程度较低。贫困人口长期处于贫困的重要原因,是他们自身缺乏摆脱贫困的能力,也就是缺乏文化基础和智力的支撑,同时也没有坚定的信念。许多贫困人口认为学习是与自己无关的,是下一代人的事情,这些人安于现状,缺乏创新精神,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给他人,寄托给政府。
3.贫困地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有待转变[2]。不得不说,贫困地区的学生与城市地区的学生相比,综合素质确实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就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的差异造成的。贫困地区学生的家长缺乏教育经验,缺少教育子女的能力。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学生传统文化论文
一、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困境的表现
1.农村学校传统文化教学的“零碎”
众所周知,农村学校长期以来都推行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活动,但收效甚微,类似的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活动往往沦为“零碎或失效”。首先,进校园的传统文化内容常常是能够“技术化、程式化”的农村传统文化“大拼盘”,最为突出的就是“手工制作、歌舞排练、双语教学或各类民族文化知识文本阅读”等。虽不能说这些活动无意义或价值,但将学校传统文化教育仅定位于此无疑是不周全或不到位的。如此的教育教学只得传统文化之“形”而遗其“神”,因为传统文化之“神”必须得在“活”的文化环境中“浸入”学生的“大脑”,化为其思维或行动的自然、自觉,而非单一的记忆或训练之“获得”,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濡化”过程。其次,与“拼盘式”的教育内容对应的是农村学校传统文化教学的“任务化或应景性”,许多情况下农村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是为了执行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而开设的,并非是农村学校教育的一种自觉意识和实践选择,其结果是农村学校、教师或学生都应付式地来完成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活动,将其当成一种“娱乐或消遣”活动,而缺乏精心组织设计或连续性的贯彻实施。总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学校培养中小学生传统文化素质的教育教学活动是“碎片化”的,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目的性、计划性、针对性”的优势。
2.农村传统文化心理场的“消逝”
毋庸讳言,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经济增长有了明显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改善显著,但这并不意味着农村社会发展质量“水涨船高”,相反却存在着众多社会矛盾问题。其中之一即为农村传统“文化心理场”的破坏,如农村传统人生观或节日礼俗、语言、建筑、服饰、音乐歌舞及传统民间组织等不断受到“主流文化”价值的冲击而“消逝化”。越来越多的农村传统文化事项在内容或形式上不断“缩减、异化”以至消失,而这种趋势往往一方面使农村社会成员以“文化旅游增收”为“旗帜”而对农村传统文化“大刀阔斧”地“拆卸包装”令其“面目全非”。另一方面则存在着一种“敌视”的态度,将传统文化当做阻碍农村经济增长的“绊脚石”而“踢开”,视物质现代化的生活为唯一价值圭臬。换言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生通过直接参与传统文化活动,以及耳濡目染传统文化的“熏陶”过程日益降低,他们或者过着“半吊子”的传统文化生活而远离其精神,或者不断被充满物欲的现代化价值所裹挟。因此,农村传统文化心理场的“消逝”意味着一种“活”的潜移默化影响农村中小学生思维或价值认同的教育形式不复存在,代之以深受外来植入式“主流文化”价值的同化,且都是以牺牲农村传统文化及其精神为代价。
3.农村家庭村落生活结构的“割裂化”
如果说农村传统文化心理场是影响农村中小学生思维或价值的“染缸”,农村家庭村落生活则是“染料”的制作者或设计者,以农村家庭和村落成人为主体成员组织的各种传统文化生活为农村中小学生提供观察、参与、体验、模仿的对象和时空环境,而传统文化生活内容、方式对中小学生思维或价值产生作用离不开成人榜样的教导和指引。然而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家庭村落生活结构处于“割裂化”状态,一方面为了增进家庭的经济收入,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挣钱,而使得农村村落的留守学生“队伍”日益壮大。他们双方经受着“骨肉亲情分离”的“煎熬”,此外还带来了承担农村传统文化精神培育的基础单位“家庭文化生活”之断裂,因为在作为家庭文化生活组织者或核心的青壮年缺位下,许多留守家庭的生产生活被“简化”。另一方面农村传统文化公共生活逐渐远离了村落,被当下一个个家庭为了“盖房、购车”疲于奔命的生活所“遮蔽或分割”。往昔村落成员互动、互助、互爱的温情乡村“集体生活”不复存在,农村社会生活不断走向了“家庭原子化”的“内敛保守”而无“开放性或交往性”。换言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家庭村落社会人员、生产结构的变化冲击了传统文化生活的延续,且没有得到相应的社会保障加以“维护”,农村中小学生不断疏远于宁静、亲和的传统文化生活而被所谓的“攀比、名利”的现代生活所捆绑。
农村寄宿制学校中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
摘要:21世纪初,我国提出要新办农村寄宿制学校,其初衷是为了解决大多数农村学校分布较散、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和师资力量较弱的问题,为了方便农村孩子上学,解决孩子们上学路途遥远等一系列的问题。但经过数年的发展,寄宿制学校已经在农村办学中成为主要学校,解决了不少农村适龄儿童的教育问题,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学校教育管理和农村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在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大背景下,大多数农村儿童与家长相处时间较少,其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意识较弱,因此本文针对当前农村寄宿制学校中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农村学校;家庭教育;寄宿学校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儿童成长路上最为重要的两种方式,学校教育目的性较强,可以帮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家庭教育是父母以及其他年长者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有意识地进行教育,相比于其他教育方式而言,家庭教育的内容更加宽泛,更加全面。因此学生的教育开展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的相互配合,一个一个的家庭组成了大社会,加强对农村学生家庭教育的关注,做好农村学生的家庭教育工作,充分地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和千万个家庭的未来。
一、农村寄宿制学校中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分析
当前农村家庭中依然存在许多令人担忧的家庭教育问题,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大多数农村家长对家庭教育缺少正确的理解和有方向性的教育引导,部分农村家长没有尽到应有的教育责任,对家庭教育缺乏意识。寄宿制学校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农村家庭教育,全日制寄宿模式导致学生在一年中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使其接受家庭教育的时间大幅减少,导致家庭教育逐渐边缘化,以下是笔者对当前农村寄宿制学校中学生家庭教育现状的研究分析。
1.留守儿童偏多,缺乏良好的家庭氛围造成家庭教育缺失
由于当前我国农村和城镇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大部分农村家庭的家长考虑外出务工来改善家庭条件,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比例较大,因此在农村家庭中,孩子大多数接受的是妈妈或者爷爷奶奶的教育,甚至是长期生活在寄宿制学校。在农村中,老年人大多数知识水平不高,甚至是文盲,无法及时给予孩子充分的学业关注和德育教育,甚至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上与社会严重脱节,当农村儿童长期与祖辈生活在一起,无法得到应有的父母关爱,又容易受到祖辈的溺爱,不利于其行为习惯的养成、道德修养的提升,这导致部分农村孩子学习成绩得不到提高,行为举止不文雅,甚至性格乖张孤僻。寄宿制学校的兴起,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增长,在寄宿制学校的教育模式下,学生一年之内将近一半的时间都在学校度过,更多外出务工的农村家长更愿意将孩子送进寄宿制学校,认为有学校管着孩子,家长就可以安心外出务工。殊不知,大多数留守儿童缺乏良好的家庭氛围,长期寄宿在学校,不利于家长与孩子之间建立起正常的亲子关系,容易影响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显著地位,导致农村学生家庭教育影响力降低,甚至缺失。
农村教育发展路径探究
摘要: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农村教育一直处于边缘和弱势地位。农村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如办学体制问题、生源流失问题、“三教统筹”问题等。长期以来,就农村教育发展路向而言,有农村教育乡土化和农村教育城市化两种取向,其实这两种取向各有自身的发展困境,均是两种极端的单向度教育思维。这两种农村教育取向的价值之争,实际上是对中国农村现代化发展路径的看法不同。因此,农村教育的发展不是某个单独路向,而是要将其置身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去考察,是一个综合的发展路向,随着现代化的完成,农村教育的问题自然就会“消解”于现代化大潮中。
关键词:农村教育;发展路径;乡土化;城市化;现代化
在农村教育发展路向问题方面,学界长期存在“离农”“为农”两种立场和看法,也就是农村教育乡土化和农村教育城市化两种发展路向的争议[1]。客观地看,这两种路向争议均带有一定的偏向性。农村教育发展必须将其置于国家现代化的整体进程中考察,在现代化发展中去分析其地位和处境,进而重新界定其发展路向。
一、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现状
(一)农村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
从农村教育的范围看,其主要包括农村基础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等三个领域。首先,就成人教育发展看,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成人教育发展的效果不佳,形式化严重。尽管在过去的十多年时间内,国家先后实施多种农村成人教育专项培训项目,如“绿色工程证书”等。但在实施过程中规范性不足,针对性不强,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加之地方政府的配套支持资金不到位,这些专项培训在实践中未能取得预想的效果。其次,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后劲不足。随着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职业教育的发展日益受到重视。从2012年起,农村户籍包括县城、乡镇的非农户口的学生参加中等职业教育的学费全部免除,大大提升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入学率。但从实际情况看,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僵化以及与其他高等教育之间的衔接路径未能打通,其对农村地区学生的吸引力较为有限。由此使得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较低,教育内容陈旧且脱离农村实际。最后,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基础教育“三教统筹”机制缺失。近年来,国家教育政策明确要求农村这三种教育形式要统筹发展,在普及基础教育的前提下,通过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来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开展剩余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从而推进农业生产、农村教育和农业科技的合力效应。但在多数农村地区,由于统筹机制缺乏,制度保障投入不足,使得统筹后劲不足,难以推进“农科教结合”的发展,无法为农村、农业、农民实际需求提供知识支撑[2]。
(二)农村基础教育
新户籍制度改革农村教育论文
一、新户籍改革下农村教育的困境
1.农村常驻儿童教育问题突出
城乡二元模式促使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造成大量农村留守儿童。“意见”打破“农业”和“非农业”二元户籍模式并且保证随迁子女在迁入地的受教育权利,将再一次促进曾经因为顾及子女教育而未进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此前,随迁子女在迁入地受教育权利受到很大程度上的限制,并且得不到与城市孩子相等的受教育机会,教育公平受到“户籍”的阻碍,因而绝大部分进程务工人员将孩子留在家里。而今,孩子可以随着父母迁入务工地,并且在务工地接受与城市儿童相同的教育,无疑导致务工人员将留守儿童随迁入城。新户籍制度相对地保障了随迁子女的教育权利,给曾经的留守儿童带来接受优质教育的希望。与“随迁”或曾留守的儿童相比,农村常驻儿童则成为相对弱势的群体。常驻儿童的家境比较贫寒,世代农耕,经济收入全部指望几亩田地。家庭经济稍微宽松的儿童已由“留守”向“随迁”或“流动”转变,而常驻儿童家庭经济不乐观,只能指望已经萎缩的农村学校。相比留守儿童,新户籍制度给常驻儿童带来更多的是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相较之后的失望。大批学生流向城镇、乡村教育走向衰落的同时,农村常驻儿童的教育权利及教育公平问题越来越突出。乡村学校的撤点并校,使得农村优势资源过于向城镇地区集中,导致农村常驻儿童失去了一些教育机会,这对乡村常驻儿童的伤害是非常严重的。
2.学校教育“离农效应”进一步强化
长期以来,我国主要存在两种截然对立的教育价值取向:农本主义价值取向和城市主义价值取向,前者更多为“为农”模式,后者更多为“离农”模式。教育价值取向的“离农效应”强化主要表现在:首先,新户籍制度在推动进一步城市化中,使更多的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看到农村和城市的差距。“为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城市化的需要,更多的农村人受教育的目的转向“离开农村进城”或者“跳出农门”。在当前情形之下,对农村教育的关注就是如何比照城市教育,使之朝向城市教育模式。农村教育依然陷入“读了大学回到农村即是没有出息”之悖论,更多的大学生即使在大城市碌碌无为也不愿意回去建设乡村。其次,在教育者方面,随着“城乡二元”结构的解体,农村教育已经不能依旧为“农村服务”。随着城市化发展,农村人也应该全部离开农村,因此农村教育目标在于“离开农村”,或者产生“农民无用论”抑或“农村无前途论”。第三,长远发展上,“城乡二元户籍”给农村教育的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危机感。农村教育主要是指在农村经济社区环境里,对农村居民(或农民)及其子女进行的教育。长远来看,农村已经从户籍上消失,农村在当前情况之下早晚面临消逝,随着这一思想的蔓延,新户籍使“离农效应”进一步强化。
3.农村教育与乡村文化渐行渐远
文化是物质环境和各种知识的结合体,农村教育的变迁也同其他事物一样,都是一种综合体,然而当下农村教育的变迁逐步驱离乡村文化。在整个现代化的过程中,乡村不可避免地被边缘化,显然造成农村教育与乡村文化的不和谐。首先,在课程结构上,主要以考试为主,农村学校教材采用与城市学校一样,既没有乡土教材也没有显现出乡村文化价值体现,农村教育已经步履维艰。乡村文化价值的显现不仅仅是乡土教材的问题,而且是整个乡村教育课程建设的问题,即在整体乡村教育教材中应该体现对乡村社会与乡村文化价值的充分关注与尊重。其次,在教学过程上,在学校课堂教学中,几乎所有的教室用普通话教学,然而农村学校学生有着惯用方言,在教学过程中学到的东西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转化”,语言障碍往往难以使所学内容与生活相连,亦更加难以运用。再次,学校地理位置的设置上,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撤点并校”和寄宿制学校轰轰烈烈进行,农村学校的校舍距离农村越来越远。乡村越来越多地成为一个地域概念,成了一个没有实质内涵或者说缺少文化底蕴的空洞符号。作为文化生命的乡村已经终结,乡村社会成为文化的看客,不再具有自我文化生长与更新的能力和机制。学校与村庄渐行渐远,甚至没有了村庄的味道,“一村一校”逐步成为美好的回忆。
农村校外教育与素质教育
一、农村校外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在学校的师资力量、硬件设施和教育环境上都相差甚远。这就使得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农村在学校教育中就落在了后面。然而走出校园之后,农村学生面临的是一望无际的田野,回家后是忙碌的父母,他们似乎没有机会和条件去参加一些活动,而城市中的孩子就大不相同。在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中,学生放学回家后可以有很多机会和条件去参加校外教育机构组织的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或是比赛。针对这种城市与农村教育的“不平等”条件,我们想要平衡这之间的差异,就需要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想办法来为农村的学生提供一些有益于学习和成长的活动。而这些活动对于这些农村的学生来说也就显得十分宝贵。通过参加这些校外教育活动,农村学生不但能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领域、培养兴趣爱好,缩短与城市学生之间的差异,还能够弥补学校教育中不能够学到的知识,锻炼农村学生胆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正因为校外教育活动对于农村实施素质教育有着这样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农村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等青少年教育机构的组织和引领作用,利用这些机构专业教师的特长,在教育教学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竭尽全力为孩子组织有教育意义、能够锻炼能力、有效提高素质的教育教学活动。例如,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资源和优势来组织学生进行活动。当春天悄悄来临的时候,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去踏青,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绘画工具,到田野里、高山上或是种植的庄家里去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和美丽,并且指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绘画本领来留住这美好的画面。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各抒己见表达此时的心情,面对大自然无条件给予我们的一切有何感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去更加珍惜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一切,让学生学会保护大自然,并且对于大自然无私的奉献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这样的课外活动能够让学生在玩中体会到大自然的魅力,在自己的感受中体会教师的话语,并且和教师产生共鸣,提升自己的道德情操和综合素质,有益于校内进一步地推进素质教育。
二、农村校外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中华民族的进一步发展需要靠这些花朵来完成和实现。在中国农村学生要远远多于城市学生,因此农村学生所受教育的质量更应该受到我们的关注和重视。农村学生具有的道德情操和综合素质也更值得我们重点去培养。而农村学校教育的条件和师资力量又远远落后于城市,想要更好、更有效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综合素质就需要靠课外教育活动来完成。也就是说校外教育活动能更好、更有效地渗透德育教育,让农村学生的道德思想和综合素质得到飞跃性的提升。这也是我们众所周知的,对于孩子的思想品质形成而言,不能够单独靠学校教育,也不能只靠家长引导,这需要社会、家庭以及校内和校外全方位的共同努力才行。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校外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它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具有独特的教学意义和作用。校内知识的补充,思想的进一步升华都需要相应的校外教学活动来扩展。在整个教育体制中校外教育活动是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正确地发展,高效率地培养学生的情操和道德,更好地促进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1.校外教育能够确保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想要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光靠学校那有限的教学时间去完成是不现实的,我们要动员所有的社会力量和教学因素才能够完成。校外教育活动作为学校教育外部的因素与校内教育有着根本性的区别。首先它的教育活动形式不受任何的限制,学生参与的积极主动性也很高,其教学内容综合性很大。这样就能够让组织者更加灵活、自由、丰富地设计活动内容和形式,形成寓教于乐的校外活动模式。为此我们应该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多多组织一些校外教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综合素质。
2.校外教育活动有益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要通过我们的教育让学生拥有独特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校外教育活动中,学生是参与整个活动的主宰者。组织者因材施教,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设计好的生动、形象的教学活动之中,尊重每个人的兴趣爱好,有一定目的性地开展各项活动,让学生都插上想象的翅膀遨游在思想的天空。如我们可以通过动手、动脑、听、看、感受等方式来激励学生学习知识,并使他们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从而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3.校外教育活动能够使学生得到个性化的发展。学生千篇一律的个性是我们不想看到的,这样既凸显不出个体的特点,又不会推动社会的快速进步,因此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性格的个性化就成了很重要的任务。校外教育活动能够让学生拥有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并且自由地选择自己喜爱的活动来参加。而这种被选择的活动就会成为学生的一种特长或是业余爱好,最终形成个性化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