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农村民俗文化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乡村振兴中对图书馆参与民俗文化建设
摘要: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源泉与基础。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组织,能对乡村文化振兴起到关键作用。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文化资料的价值和功能,能够为乡村文化的振兴带来巨大的精神力量。目前,村民普遍没有图书需求意识,加之公共图书馆自身设备欠缺,服务简单,使得公共图书馆在助力中国乡村文化振兴发展的过程中困难重重。因此,公共图书馆需要加大推广力度,增强对基层干部和村民群众的政治思想认识,助力社会主义民俗文化建设;在人员素质、藏书资源、服务设施等方面,完善公共图书馆的自身建设;围绕村民需要精准服务,不断创新公共图书馆服务。民俗文化是指人民群众在生活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些非物质文化。乡村文明是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智慧结晶,是农业文明发展留下来的无价之宝,蕴藏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重视与保护传统民俗文化,挖掘传统民俗文化内涵,继承传统民俗文化精髓,既是一次非同寻常的民俗文化寻根活动,又是重建农村民俗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更是农村民俗文化振兴的根本出路。
一、乡村文化振兴进程中公共图书馆与乡村文化振兴之间的关联
1-公共图书馆服务于乡村文化振兴的原因
公共图书馆之所以能为农村文化振兴服务,就在于其主旨、理念和功能与农村文化振兴的特定内涵高度一致。而农村文化振兴要求必须贯彻城乡一体发展原则。公共图书馆在保证人们汲取知识的基本权益的同时,为广大农村群众积极参与城乡文化振兴创造了机会,这显然有利于逐步减小城乡差异,实现城乡文化的统一发展。而农村文化振兴也需要广大农村群众在城乡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和创造力。免费的公共图书馆可以使每一位村民更好地接受文明的洗礼,对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着重大意义。首先,平等可以让人人都有机会获得成功,而建设公共图书馆是人们提高成功概率的关键步骤。乡村文化振兴要求在农村中注重公共文化建设,同时重视和保护村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公共图书馆的主要目标是在尊重村民文化权益的基础上,实现人人免费进入该馆获得文化知识与资讯的目标。未来,公共图书馆将为村民提供传统文化教育服务,使其能够享用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这将有利于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热情。在当地民俗文化的带动下,乡村振兴将更加容易付诸实践。同时,公共图书馆也可以丰富农村文化内容,提升农村的人文精神,有效缓解乡村文化振兴进程中的一系列矛盾。从这一视角出发,建设公共图书馆的理念和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诉求是一致的。其次,公共图书馆也是人们解决学习问题、人文需求,以及信息问题的主要场所。对此,可以根据乡村文化振兴的需要完善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保留乡村传统优良民俗文化(如农村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等);而要想提升农村知识服务水平,就必须提高村民的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自信,弘扬纯朴的民风民俗;创造满足农村需求的文化商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并促进农村文化消费市场繁荣发展。比如,公共图书馆农村情报中心的功能就是为村民提供各类文化知识信息检索和咨询服务;社区记忆的功能是通过对传统优秀文化的记录与保护来实现对其的弘扬;自主学习的真正意义则是让每个人都可以利用图书馆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全国人民对图书馆服务的要求,以促进公共图书馆不断完善。公共图书馆应该向所有社会成员开放,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去图书馆,如此一来,公共图书馆自然会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中坚力量。一旦建立,公共图书馆就具有社会属性,只有面对整个社会,其才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文化教育服务。
二、乡村文化振兴进程中公共图书馆参与民俗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1-科学合理地建设民俗文化
我国拥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在资源收集和数据库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保证专业性。同时,民俗文化的建设与保护也需要专业性的指导,只有将原有居民的建议与专业性指导意见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推动民俗文化建设。另外,在收集民俗文化资料的过程中也不能盲目、死板。收集、分类、管理、分析地方民俗文化资源,并形成规范、高效的信息流,是公共图书馆参与民俗文化建设的重点。
农村民俗体育活动对新型农村环境适应
摘要:以健康中国为研究视域,对农村民俗体育活动如何适应新型农村环境进行了研究.认为:农村民俗体育活动对新型农村环境的适应,其实质在于民俗体育活动结构性改革,其表现在于民俗体育活动内容、形式和功能上的创意.民俗体育活动结构性改革要重视农村城镇化地理环境变化、农村仪式化民俗环境变化,以及农村市场化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需针对这些环境变化因素,加强民俗体育活动中对地方性知识的挖掘、对民间民俗仪式的弱化、对民间社团组织的建设,突出民俗文化个性、传统体育特性,以及管理和经济效能,提高环境适应力.
关键词:农村体育;健康中国;民俗体育活动;新型农村环境;适应力
在农村,民众的健康生活、健康身体、健康精神、健康文化需要是当前我国新型农村环境建设要注重的部分,新型农村环境建设始终是围绕人民健康水平来进行的,可以说,新型农村环境建设是健康中国打造的重要途径.新型农村环境是指在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传统农村社会通过城镇化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所必须具有的乡风文明的社会环境以及和谐、稳定、有序的社会新秩序.民俗体育活动是农村环境的历史文化产物,也是民族传统文化服务农村民众生活的主要表现形式.农村地区、各少数民族居住地区都存在丰富的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民俗体育活动项目,它们曾为我国农村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促进作用.那么在当前我国构建“美丽中国”大背景下,农村民俗体育活动该如何适应新型农村环境,这对传统民族文化现代化持续性发展,以及健康中国的实现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1农村民俗体育活动适应新型农村环境的意义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环境是否健康,很大程度上能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健康程度,当然,任何环境的健康发展都离不开文化的发展.文化的发展,更能体现出文化是如何服务人类生活的,文化活动与项目的延续存在,也更能表明其在不同社会环境下的适应程度及具有的价值和意义.新型农村是为实现健康、富强、美丽中国而推出的农村发展模式,旨在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让农村居民共享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所带来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提高生活质量和水平.因此,无论是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还是民众个体层面,农村民俗体育活动适应新型农村环境发展都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一方面,新型农村建设既要以民族文化为发展基石,又要借助建设、维护民族文化生态环境,推动民族文化生态发展.因此,从国家层面上讲,民俗体育活动适应新型农村环境发展是一个自身发展建设过程,必须以维护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为要求,维护国家文化利益,以具体的民俗体育文化自身建设来夯实整个民俗文化发展的宏观理论,构建具有民族元素的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理论特色.另一方面,从社会发展层面来讲,新型农村建设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构建好城镇化环境下的农村社会秩序,保障农村社会现代化建设良性运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实现.民俗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文化服务路径,必须为新型农村社会秩序构建尽可能对村民提供健康的道德、情感生产,通过活动中有关健康的民风习俗、地方性文化知识以及民族体育特性的正能量影响力,提升村民道德、情感,促进村落制度的建立和运行,保障新型农村社会秩序的形成和维护.第三,从个体层面上讲,新型农村建设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提升民众生活质量,主要表现为休闲生活和经济生活.而休闲生活又着重体现在民众健康的民俗和宗教生活、体育娱乐生活以及其他文化娱乐生活需要等方面.因此,民俗体育活动发展要以村民健康生活需要为导向,通过环境适应建设,服务村民健康的休闲生活和经济生活.
2农村民俗体育活动适应新型农村环境的实质和表现
2015年11月10日,同志在中央财经领导会议上,首次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从农村民俗体育活动服务新型农村环境发展情况来看,农村民俗体育活动作为文化供应的供给侧,同样需要进行结构性改革.农村民俗体育活动本身具有的地方性文化知识体系结构、活动内容结构、仪式程序结构、活动开展管理结构、服饰器物音乐结构、功能结构,以及原始技术动作体系结构等,能否为当代民众喜爱,或者说喜爱程度如何,反应了活动本身的价值和适应力.当今健康的农村环境需要民众有健康的生活、健康的身心,以及健康的精神和文化需求.但是我们看到,近些年很多民俗体育活动已呈现出滞后化、边缘化,甚至濒危化的状态[3].这从服务的角度说明,目前很多民俗体育活动存在的本身结构体系对当前新型农村环境有不适应的方面.因此,改革结构是一项重要举措.民俗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加强结构性改革,主要在于提高民俗体育活动开展质量和效率,扩大民俗体育活动群众参与度,提高活动正能量影响力.实现正能量影响力,需要民俗体育活动结构性改革在内容、形式和功能上都能做到有创意.传统农耕时代,我国老年民众、中青年民众以及小孩都会从民俗体育活动中找到各自的生活需要,也会从中受到一些影响.民俗体育活动一路走来,经历了创造、维护、创新,以至于今天的创意等发展历程.创意是文化活动供给侧改革的时尚化路径,在于既传承传统文化,又能通过时尚元素博取民众眼光,能根据环境和服务对象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创新手段,实施不同的内容、形式、功能开发.从经济学角度来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有一定的破坏性意义,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需要“创造性破坏”才能达到“破旧立新”的效果[2].文化发展也一样,当文化供应与环境不适应时,文化会实现部分或完全解构,一些东西被撕开、被切割、被抛弃,一些东西被保留,还有一些新的文化元素、符号意义被加进来[3].德里达认为,解构并不意味着消灭、占有,而是拆散原有,以创新的因子重新注入原有结构,使文本意义变动不居,不可穷尽,从这种意义上说,解构具有一种革命含义[4].解构后的文化生态因子会基于人类生活需求和外部环境变化适应进行重构,以实现新的生命力和价值.文化创意就是一种“破坏性”过程,是在新环境需要下由解构到重构的发展过程.民俗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也必然需要经历“创造性破坏”才能达到“破旧立新”的发展效果.
民俗体育文化在乡村振兴的传承与应用
摘要:乡村民俗体育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乡村传统体育文化具有促进乡村的产业振兴、人口振兴、环境振兴和文化振兴等功能.当今民俗体育文化主要面临地域性特色减弱、产业发展不足、振兴主体缺失和公共服务体系失灵等问题.对此,可通过坚持“外部输血”与“自身造血”相统一、挖掘历史记忆,打造文化基因、坚守特色阵地,创新宣传载体、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等措施实现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应用.
关键词:乡村振兴;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与应用
0引言
中华文明根植于土地,乡村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源头.近代来,城镇化的进程打破了传统乡村天然的人际关系,村民住进“单元楼”,相互之间变得陌生,失去了乡村原有的“闲话”空间,一些珍贵的记忆渐渐被抹去.传统的乡村文化逐渐衰落,新的乡村文化重建不成体系.在这一背景下,党的报告正式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文化振兴是题中应有之义.乡村文化空间弱化,乡村文化向心力缺失,乡村农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却与日俱增,乡村文化振兴乃至体育文化振兴是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主观需要.迫切需要改变乡村文化落后面貌,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保持乡村风清气正的传统风貌,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大局,推进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1民俗体育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机理
民俗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在乡村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孕育产生且长久传承,验证了其主流文化内涵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是乡村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犹如黄河之水一般连绵不绝.当故乡已经成为在外游子魂牵梦绕的故土家园时,它潜移默化地起到了凝聚精神力量的作用.民俗文化具有提升积德扬善的功能,是人神共娱的民间信仰的精神浸染,其犹如唐诗宋词一般,流芳百世、福泽后代.民俗体育文化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跟民俗文化一样,它可以用同一种方言表达生活习惯,激发人们的文化认同,维系父老乡亲无法割舍的睦邻亲友之情.乡村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力,也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条件.
1.1有利于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实现产业振兴
乡村振兴下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探讨
摘要: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保持农业社会稳定、实现农村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在国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背景下,深入研究了目前我国乡村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状况与问题,从基层治理、乡风培养、载体支持、配套资源、文化发展五个方面对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对策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全面乡村振兴;乡村;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党在农村工作的生命线,是全方位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政治保障、精神动力。当前在全国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伟大胜利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深刻洞察时代大势,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速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高屋建瓴地指出,将全面深入推动乡村振兴作为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任务,举全党整个社会之力加速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全体农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1]。为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开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发展新境界,就要充分发挥农村德育凝心聚力、铸魂育才的重要作用。
1乡村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问题
1.1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落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纷纷外出务工经商,流动性加强,农民个体向心力与凝聚力不足,家园共同体意识淡薄。这些问题是当前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引导、没有平衡好个体与集体关系的突出表现[2]。原有的自上而下有组织的德育,以灌输为主、忽略农民的主体地位,而更多地致力于国家和个人层面的德育,重整体性、轻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束缚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农村德育观念的滞后对农村发展的直接负面作用是“三农”问题凸显。农村德育观念滞后问题日益成为阻碍基层发展的主要问题。
1.2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欠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也是营造文明农村环境的重要一环。当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主要受两个方面的因素制约:第一是目前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并不健全,传统的运行机制并不能适应新时代乡村发展理念的重大转变;其次是由于当前部分民众的思想政治教育觉悟较低,并未意识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和农村环境的直接关联,再加上我国农村目前尚未建立常态化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很难持久。上述问题的出现,直接影响着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营造。1.3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不足。合适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可以充分调动村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实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但现阶段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靠集体学习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培训班、红色题材的文艺展演等方式开展。这些方式对村民缺乏吸引力,收不到较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同时,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依托于传统媒介和平台,如宣传栏、横幅、广播、电视等,在一定程度上也缺少感染力和吸引力,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足。互联网等新兴媒介在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不够,并且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普遍使用率不高,农村基础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足,这些都无法有效满足当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1.4思想政治教育体制不完备。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成体系的配套资源,这是进行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优良民风民俗、培育农村优秀人才的重要资源保证。但是当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成套资源面临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育硬件资源和设备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创新设计。二是目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资源还只是简单的宣传材料,而随着农村空心化加剧,农村多为留守儿童和老人,农民整体科学文化水平较低,因此这种简单的宣传形式并没有提升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三是已有的资源和设施不符合农村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
农村城镇化建设思考
1农村城镇化建设需要民族文化传统为发展基石
农村城镇化建设是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路径,农村是中国发展的根基,农民的经济生活、文化体育休闲生活、健康宗教生活都离不开城镇化建设,客观地说,城镇化建设的初衷是为农村民众提供更美丽、更科学、更环保的现代生活。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城镇化建设带来的负能量和负影响。比如,追求自由化生活、感官生活,破坏生态环境,以及文化信仰缺失等。这些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极不相符的。因此,如何实现城镇化建设的目的,需要我们很好地思量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价值所在,利用民族传统文化,调适城镇化建设,服务农村社会现代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民族文化传统是我国进行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来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具体阶段,农村城镇化建设也应以民族文化传统为理论基础,以优秀的文化传统思想来指导。文化具有民族性,反映了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和宗教信仰,文化和民族互相伴随存在,民族为生存不断开发大自然,因此,文化又总是在大自然开发利用中不断地得到发展。文化的生存与发展状态反过来又影响着一个民族思想、精神、观念、行为和需求的存在和发展。著名文化学者庞朴先生认为,“民族性与时代性为任一文化无不具有、不曾或缺的两种基本属性”。文化是民族的,文化也是随时代而发展的,文化的存在,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离不开我国民族文化传统的指导。
2传统节日舞龙活动是文化传统服务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路径
舞龙活动所蕴含的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早期民间舞龙活动主要是为了驱邪祈祥、祭祖抒怀,因此它是典型的民间图腾与崇拜的民俗活动。千百年来舞龙活动的发展,民众已把对龙的崇拜演变成了一种精神,舞龙活动也成了一种展现中华民族形象和特质的文化符号。传统节日舞龙活动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有着悠久的传统历史,也经历了千余年的演绎。至今,中国农村大地,许多村落仍然在一些传统节日开展民间舞龙活动,它寄托着多少代农村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祈盼。虽然各地农村民间舞龙活动内容及形式有差异,但表达的愿望都一样,多半是通过祭祀祈福,祈求风调雨顺、子孙发达、身体健康、平安幸福、升官发财等愿望的实现。有的村落在祈福中也伴随着龙舞体育运动开展,相比之下,龙舞体育运动更能掀起节日氛围,更能让村民记住锣鼓暄天、龙飞凤舞、鞭炮声声的热闹祥和景象。传统的龙舞表演较为丰富,通常数名舞龙者在龙珠的引导下,手持龙具,随锣鼓音乐和鞭炮声,互相配合,做出各种人体运动姿势,演绎出龙的游、穿、腾、跃、滚、翻、戏、缠等动作和造型,向民众展示龙的精、气、神、韵,并以此来传递龙所象征的奔腾争跃、不屈不挠、喜气祥和的精神风貌。因此,不论是舞龙活动中的祭祀祈福,或是龙舞运动,都是民族文化传统在农村延续的重要载体。村落传统节日舞龙活动也是民族文化传统服务农村社会的重要路径。文化全球化决定了我国新农村建设要包容多元文化存在,要求村民具有和而不同的思维。我国民间中的龙集合了种种动物,也融合了种种人象,因此,龙的精神可以看做是团结兼容的精神。传承龙的精神就是促进村民构建共同存在,互相吸取,互相发展的生存意识。新农村建设还需要民族文化造福人类,这不仅仅是物质上的造福,也包含心灵上的造福。自古以来,我国农村民众为求风调雨顺、平安幸福祈龙酬龙谢龙,始终认为龙具有征瑞的神性,是祥和的象征,能带给我们幸福和好运。因此,传承龙文化一定程度上可以调适村民的心理,满足村民幸福感的获得。新农村建设特别强调在和谐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持稳定,因此更需要民众具有“天人合一”和开拓进取精神。传说中的龙是人天相通,人和大自然风雨与共、甘苦同行的神灵产物,因此,龙也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龙在百姓的意识中,还是一种能在水中行天上飞的神灵,而且行得快,飞得高,能昂首跨步,能瞪目振鳞,因此龙更是象征着一种迎难而上、开拓进取精神。信仰龙文化,有利于村落民众励志,形成自信、果敢、上进的工作作风。
3传统节日舞龙活动融入农村城镇化建设需要文化传统与社会环境协同发展
文化不但依赖环境存在,也能改变环境。文化传统具有惯性,也具有惰性,文化惯性力推动着社会环境变迁,文化惰性力阻碍着社会环境发展。社会环境的变迁更是推动和制约着文化传统的变革。村落传统节日舞龙活动融入农村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下民族文化传统与社会环境协同发展的需要。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我们国家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宝贵的智慧源泉。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优秀文化传统惯性力,适时运用于农村社会管理和经济发展中,能更好地推进乡村社会治理,改善农村社会环境。中国社会,传统农耕环境孕育了村落传统节日舞龙活动,并推动着传统龙文化的延续和生存。二十一世纪,虽然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仍然处于农耕环境中,但显然不同于传统的农耕环境,我国今天的农村社会环境更多地融入了科学信息、机械工业化等现代化社会因子,不同的环境因子影响着农村民众的生活需求。随着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体制转型的加快,总体上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很多农村地区农业生产机械化、经济市场化、生活信息化程度以及村民受教育程度逐渐提高,农村经济不断发展,村民生活水平、文化水平提高,生活理念日益更新,健康的身体、愉快的心情、更高的生活质量成为了更多新生代和外出务工村民追求的目标。因此,农村城镇化建设中,我们要抓住机遇,科学利用民族文化,既要发挥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因子的作用力,服务农村社会环境发展,也要根据现代化农村社会环境发展需要,变革民族文化传统,激发民族文化传统活力,服务农村社会环境的现代化变迁。改革开放以来,一些村落传统节日舞龙活动呈冷落态势,参与者年龄呈老龄化趋势,新生代群体和外出务工人员消极对待、不关注、甚至反感,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需要我们站在具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环境下,重新审视、创新传统节日舞龙活动,并融合到农村社会环境现代化建设中,在继承优秀的龙文化基础上,适当改变舞龙活动的功能、内容和形式,使之适应我国农村社会环境的变迁,达到协同发展。
4村落传统节日舞龙活动融入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思考
传统文化在乡居环境设计的运用
摘要:村落是传统文化资源得以传承的重要空间,激活并合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是美丽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以增城三星村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分析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挖掘梳理村中富有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源,提出文化与环境设计融合的新模式。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中激应活传统文化资源,保护特有自然环境,传承地域民俗文化,修复乡村公共活动空间,营造现代健康有序的乡居生活方式。村民应珍惜和保护独特民俗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积极主动参与乡村文化共建,才能让文化资源在乡村人居环境中发挥价值。
关键词:传统文化资源;地域民俗文化;乡村活动空间
引言
当前,城乡差距依旧存在,城市发展受限,农村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建设乡村是近代中华民族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依靠农民,为亿万农民谋幸福为党的重要使命。报告对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总要求,其中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一、传统文化资源与美丽乡村建设
传统文化资源包括独特的地域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其中自然资源包括具有当地特色的地貌、水景、丛林老树等,而传统人文资源则包括古建筑民居、传统手工艺、岁时节日、人生礼仪、游艺、信仰、家族等在内的民俗传统,这些乡土传统在乡土社区中起到交流思想情感、编织社会网络、组织生活生产等作用。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应避免千村一面,激活传统文化资源,挖掘当地独特的文化特色,营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人居环境空间。传统文化资源不仅在彰显乡村文化特色、传承地方文脉等方面呈现其价值,更需在营造文化生态空间、培育居民文化观念、塑造乡村文明肌体等方面实现其功能。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不仅需要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地方文脉,打造文化景观、公共艺术精品,增强文化形态的精神内蕴,建构城镇历史结构和空间肌理,还需要结合当代主体与特定群落的审美心理、文化需求,积极探索空间形态的意象表征机制与审美特征,充分发挥意象空间传播文化理念及建构主体生存观与审美观的效能[1]。
二、三星村美丽乡村人居环境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新发展下乡村文化再生长的价值问题
摘要: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更迭孕育了乡村文化。作为乡村人民在历史长河中的智慧结晶,乡村文化在劳动人民的创新、创造中流传至今。乡村文化成长于乡村土壤,与特定乡村的历史发展关联至密,但在当下城镇化、现代化、信息化进程中,乡村文化建设成为农村建设发展的薄弱点,乡村文化再生长进程缓慢。再挖掘、再认识乡村文化的历史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教化价值和国际价值等,梳理乡村文化再生长存在的问题,探索乡村文化建设路径,推动乡村文化再生长,是新发展阶段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命题。
关键词:乡村文化;价值;问题;进路
新发展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乡村新发展阶段发展乡村文化,推动乡村文化再生长,有利于夯实农业基础,促进农村社会安定和谐,保证农业经济行稳致远。
1新发展阶段下的乡村文化价值
进入现代化后期的新发展阶段,乡村文化在吸纳现代性的基础上被重新建构,随之而来的就是乡村文化价值被重新定义。因此,有必要对乡村文化的历史、经济、生态、教化和国际价值进行再认识与再阐释,从而为乡村振兴提供价值引领。
1.1乡村文化历史价值
中华文明植根于农耕文化,乡村是中华文明的一大载体。梁漱溟指出:“中国文化以乡村为本,以乡村为重,所以中国文化的根就是乡村。[1]”从乡村文化的历史角度看,早在一万年前中国农业就有了起源,后发展形成发达的农耕文化,创造出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果和思想文化。上万年的农业文明、从未中断的农耕历史、强大的文化吸附力,一直贯穿于中国传统乡村文化的发展全过程。中国乡村文化从历史长河中走来,承载着生生不息、庚续不绝的厚重民族基因,在包容并蓄中不断衍生发展,成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有机命脉。自鸦片战争到新中国建立的一百多年间,中国屡遭西方强权的侵略,却从未在历史上出现过较长时期的解体或分裂,这正是由于乡村文化所迸发出的巨大力量在背后的做支撑。
新农村本体文化建设
一、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本体”文化现状
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虽然我国农民的文化生活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农村文化建设也呈现较快较好的发展态势,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本体”文化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文化建设在剔除糟粕的同时也忘记了对地区特色文化的继承,从而出现了与“本体”文化相对的文化问题。
(一)“伪城市化”现象
“伪城市化”是指在城市化的现代文明冲击下,农村人口向往城市文明不断涌入城市,农村地区在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社会活动等各个方面出现各种模仿城市的现象。由于受特殊的地域、经济及文化传统的制约,农村缺少城市化的基础,这一特殊的发展现象并不能适应农村社会的发展需求,它既是城市文化影响的产物,更是农村文化建设不注重其本体及自身独特性的结果。我国的农村在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熏陶下保留着许多优良的文化因素,但是这些传统文化因素或是被现代文化所侵蚀,或是被打着传统的幌子进行着现代改造。城市发展推动城市文明的不断外扩,对乡村文化产生冲击,乡村开始效仿城市的生活模式,其中电视文化影响巨大。然而农村的社会形态及法治水平并没有达到城市的标准,其特殊的结构状态也制约着其完全城市化。但是这却没有影响农村人口极力进入城市,寻求城市生活方式,打着城市文化的幌子忽视农村原有的生活与传统的方式。这种“伪城市化”的文化状态随处可见,如电视文化、半现代式的婚礼、城市买房等等。一方面工业生产的发展吸引成千上万的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导致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另一方面城市建设促使工业生产逐渐向农村迁移,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而对于兴办工业,农村地区趋之若鹜。乡村文化在工业生产的影响下趋向于工业文明,却又无法舍弃耕地的束缚,出现交织于工业与农业之间的劳动力,这种“伪工业化”的文化现象直接导致的结果是传统型人才遭到遗弃,农业人才流失,农业生产弱化。而同时,为了适应城市化发展进程,缓解城市压力,政府大力推行城镇化。城镇快速发展却没有相应的公共设施与文化底蕴做支撑。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类似于城市,区别于农村,而没有独立的城镇化标准。“伪城市化”所带来的是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的消失,劳动力外流,传统型人才遭遗弃。在没有城市化生活条件下,农村文化生活变得单一,导致低俗文化如赌博、迷信等现象复苏。
(二)乡村人际生活方式利益化
我国传统农村是基于农耕文明小集体聚居的熟人社会,社会交往是一种基于互信、互助的模式。在农业生产中,根据家庭劳动力的不同,会对需要帮助的邻里亲戚进行生产上的支持,其补偿方式是自身需要时他人给予的同等帮助。在社会生活中,婚丧嫁娶中的互帮互助也尤为明显,一家有事,四方来帮。在没有特定法律规范的前提下,乡村的人际生活是以道德规范为约束的,一是诚信,在S村,邻里亲戚间借钱或买卖赊账一般口头约定在秋收后或春节前偿还,如到时无法还清会主动解释原因并再次约定时间;二是孝道,崇尚先祖,尊重长辈,赡养老人;三是重礼节,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关系,逢特殊节日会以特殊礼品相送,表达诚挚的情感。如S村仍保留着结婚“下书子”习俗,即“下帖子”。专门的“红人”带着男方家准备的各种礼品,如面、红绳、红花、麻饼、染红的花生、枣子、红纸包的鲜鱼和鲜肉等,由男方的同辈兄长一同送往女方家,女方拿走部分东西,剩下再由男方带回。结婚当天,女方嫁入男方家时,女方会在一个装着米的小红桶内藏着鸡蛋,寓意子孙满堂,并在床上撒上花生、莲子、红枣来表示早生贵子。但是传统人际方式并不能满足当今农村对利益的追求,乡村人际生活方式变得利益化。传统结婚习俗中的美好寓意在很多村民眼中变成了累赘,简单的礼金更能满足其对物质的需求。原先互助式的农业生产关系改为现金式的雇佣关系,S村的水稻种植大户就十分头疼农忙时节雇佣问题,村里能干的人越来越少,费用一年比一年高,因为都是认识的人工作偷懒又不好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大量人口外流,留守老人不仅要养活自己还要照顾孩子,就S村来看,很少有子女会定期给父母生活费用,更别说回家探望。在S村的传统习俗中,长辈必须给第一次来拜年的孩子送上新碗和新筷子,表示对孩子成长的关怀,而现在这种传统礼节都被现金红包所取代。
(三)传统民间文化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