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农村留守儿童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农村留守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初探(3篇)

第一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状况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受惠于国家政策,城镇化建设也着实向前迈了一大步.发展所取得的成果,自然离不开党和政府的领导,更离不开辛勤的劳动者,这些劳动者大都来自农村,他们常年工作在外,为城市的建设添砖加瓦,为城里人的美好生活默默地奉献着.他们背井离乡,却在种种条件的限制下不能把孩子带在身边,被他们留在老家的儿童被称为“留守儿童”.如何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让他们受到良好的教育,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馨、社会的关怀,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从“留守儿童”这个新生的概念解析开始,首先介绍了我国农村牧区留守儿童的生存、生活现状,接着分析了当前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并尝试指出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最后就如何改变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从学校、家庭、社会和政府等四个方面试图给出方法措施.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状况

全国妇联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已经超过了6100万,这个群体的总数甚至已经抵得上一个国家总人口.作为一个有着鲜明特色的群体,其占据全国农村儿童总数的比例近40%,占据全国儿童的比例甚至超过了20%.这些数据可以表明,“留守儿童”这个庞大的群体,如果一旦出现问题,必将影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事实证明,由于长期跟父母分离,这样一个群体在生活、学习各方面已经开始出现不少问题.

1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认识

究竟什么样的儿童是我们所说的留守儿童,他们的生存、生活现状怎样?本章将为您揭晓相关内容.

1.1如何定义农村留守儿童

阅读全文

农村留守儿童情感问题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因为亲情的缺失和其他的一些因素,在生理和心理上会出现一些不良习惯与行为,为了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急需得到强化。特从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问题以及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针对一些不良现状提出了一些情感教育策略,希望可以有效缓解农村留守儿童表现出来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情感问题;情感教育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员进入城市务工,并逐渐形成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农民工。但很多农村子女却不能跟随父母进入城市,滞留在农村,由此就产生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据调查,目前全国的农村留守儿童已经接近6000万,其中14周岁以下的留守儿童更是占据了绝大部分,并且呈现一种持续增长的趋势。儿童时期正是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却与父母长期分离,就容易产生各种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保障儿童快乐健康地成长,不仅仅是家长的责任,更应该是政府、社会、学校的责任。

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情感问题

(一)认知偏差

认知偏差就是与普通人的认知理念有比较明显的差别,表现在农村留守儿童身上,这种偏差主要是对于生活的消极心态。相比于普通的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更容易采用消极的目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将不利的现状归结到自己身上。比如说,父母外出打工长期不来看望自己,留守儿童会觉得是因为父母不喜欢自己;教师在课上讲课没有注意到自己,他们也会觉得是因为教师不喜欢自己;和同学交往中出现问题,他们还是将原因归咎到自己身上,觉得同学们讨厌自己、看不起自己,从而产生了消极的心态,不愿意和他人交往,对于事物的判断出现了严重的偏差。除了这种认知偏差外,留守儿童的认知偏差还表现在价值偏差上面,有一部分留守儿童不喜欢读书,觉得读书没有什么用,他们以父母为参考标准,觉得父母没有读过书依旧可以进城赚钱,自己同样不需要学习,基于这种心理,很多留守儿童就会将自己的发展方向定为打工挣钱。在课堂上,他们不积极听讲,不认真回答教师的问题,上课打盹睡觉甚至旷课玩耍,成绩明显不如其他学生。

(二)情绪消极

阅读全文

农村留守儿童自主阅读习惯养成

摘要:随着时展的步伐加快,地处边远地区的农村父母远离家乡到遥远的地方靠打工谋生,而自己的亲人及孩子不得不留下来生活和学习,故成了无人监管的留守儿童。由于留守儿童长时间缺乏父母关爱,心灵上蒙上一层层阴影,在生活上、学习上,尤其是留守儿童自主阅读习惯培养上存在很多不足。针对这个问题,就我校留守儿童自主阅读习惯的培养,我做了调查、跟踪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自主阅读习惯;养成

一、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我校地处偏远农村,距县城30多公里,是一所乡村完全小学,现有学生810人,其中留守儿童200多人,占学生总数的25%。近几年来,我乡村绝大多数家庭是依靠年轻的父母外出打工挣钱养家糊口,孩子全靠外公、外婆、爷爷、奶奶或亲戚照管,这些孩子常年孤独地生活,在学习上、生活上无人照管和教育。

二、留守儿童现状分析及存在的原因

由于父母常年在遥远的省外打工,孩子一年甚至几年都见不到父母,长时间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育,使孩子在学习上、生活上受到很大的影响。2016年初,我对我校200多名留守儿童进行自主阅读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留守儿童学习、生活习惯差

阅读全文

农村地区留守儿童调查

一、调查结果与数据分析

1.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

据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以母亲居多,祖父母、外祖父母局第二位。53%的留守儿童是双亲不在身边,41%的留守儿童有母亲陪护,其余占6%。60%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由母亲看管。80%双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由祖辈监护。虽然有亲缘关系,但由于隔代关系,较难进行真正的交流。所调查留守儿童,监护人文化程度多为小学,只有21人为初中程度,文化程度相对较低。总体而言,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管教方式不恰当。访问到监护人如何处理儿童犯错,只有25%的监护人选择讲述道理,打骂、或单纯责骂的监护人占到40%。65%的监护人认为自己家的留守儿童并没有严重问题,只有个别家长反映孩子调皮,难以管教。由此体现出,在对留守儿童的管教上,监护人多采取放任态度,总结出如下原因:一、偏远地区教育水平低,监护人缺乏管理儿童的科学常识,教育意识匮乏;二、由于与儿童交流甚少,教育无从下手;三、面对调查未能客观评价自家儿童。

2.留守儿童心理现状

儿童对于父母不在身边表示反感,父母亲情的缺失,给留守儿童带来一定程度的心里空缺。非留守儿童的调查中,60%的儿童不能接受父母外出务工不在身边。回收问卷显示,留守儿童对于父母非常思念的达64%,比较想念的有24%,仅有7%不怎么想,3%没想过。访谈过程中,与监护人谈到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后的变化,其调查结果显示如下:50%的留守儿童显示出明显的消极变化。由此也可以看出,虽然监护人在一定程度代替孩子的父母亲照顾孩子,但是,这种替代是失效的。可是由于穷困,父母无奈只能选择远离故乡,造成了留守儿童在成长最敏感的时期缺失父辈关爱。当地留守儿童的父母亲一半以上(54%)工作在省外的,13%的人在本市打工,33%在本省,一年中在家时间寥寥无几,导致部分儿童叛逆、孤僻、内向等不良性格。

3.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

将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进行如下比较:在学习上,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基本面临同样的困难。困难程度与父母是否外出打工基本无关。所调查贵州省处偏远地区,村民基本文化水品偏低,大部分属于小学到初中程度,多为小学,基本没有辅导功课的能力,只能起到人身监管作用。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学习态度上存在区别,92%的留守儿童基本很少或者从来不逃课(迟到),而非留守儿童有65%,在对学习态度上,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更努力、端正。留守儿童从小没有父母照顾,思想上更为独立成熟,有些儿童了解到父母的辛苦,更懂体贴。问卷中,提到他们最想与父母沟通什么问题。个别留守儿童写到爸妈辛苦了,请放心,我会好好学习等。

阅读全文

农村留守儿童对策研究(3篇)

第一篇: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

摘要:

通过调查,西部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处于正常范围,但从各因子来看,他们在心理健康各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不适,其中最突出的是学习焦虑、人际交往、身体症状方面的问题。在家庭和学校层面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强化父母的责任意识、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提升留守儿童自身的心理弹性。

关键词:

西部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户籍所在地在农村地区,父母中至少有一方外出打工,且年龄在18周岁以下的儿童[1]。他们作为社会弱势和弱小群体,作为家庭结构肢解化的承受者,作为中国城镇化不完全发展的代价承受者和衍生者,理应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2]。近些年,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和研究越来越多,其心理健康问题更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贵州省地处西部,拥有众多的贫困地区,同时又作为劳务输出大省,是农村留守儿童的高密度集中地,据2013年统计,贵州省留守儿童超过300万[1]。今年6月,贵州某贫困地区发生令所有人震惊的留守兄妹四人集体自杀的悲惨事件,是什么样的一种痛苦和压抑让这些年幼的孩子如此绝望?同时,让人们进一步深思:这类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到底如何,与其他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相比,有没有呈现新的特点,作为与这些留守儿童联系最紧密的家庭、学校怎么做才能在最大范围内减少对他们的心理伤害,这也是本研究的目的所在。

一、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阅读全文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对策

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问题的成因

1、学校的课程设置与留守儿童的发展不适应

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农村留守儿童在道德发展、学业方面、心理发展等方面存在更多的问题,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关怀。但是,由于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比较落后,现有的教育资源很难满足留守儿童的需要。由于农村学校条件落后,师资薄弱,主要精力关注学生的文化课程,没有相关的心理教师,不能设置心理课程,缺乏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

2、社会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关注不够

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大多注重形式,停留在口号上。他们关注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和心理发展,号召学校采取措施,但是很难解决学校所需要的种种资源,工作未落到实处。地方政府没有承担相应的责任。留守儿童一般出现在经济条件较差的农村,他们所在的学校大多条件落后,需要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但是由于地方政府未承担相应的责任,导致了学校很难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

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的幸福,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共同联手,关注留守儿童的发展。

阅读全文

农村留守儿童浅谈(5篇)

第一篇: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探索

【摘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留守儿童”是一群日益受到关注的群体。由于他们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父母的关爱与教育,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本文中作者通过自己农村小学工作实践,通过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分析,提出对“留守儿童”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帮助“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近年来,留守儿童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一些经济欠发达的边远山区学校,各方面的条件(如财力、人力等)非常有限,问题越发严重。由于儿童正处于身心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需要父母的引导和帮助,但父母的长期在外使得他们得不到足够的关爱和引导,在心理健康上出现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笔者从事农村小学教育十几年,想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一些探索。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定义

农村留守儿童指是在父母双方或一方每年在外务工时间累计达到6个月及以上,而被留在农村地区交由父母单方、祖辈、他人照顾或无人照顾的农村儿童。

二、农村留守儿童主要心理问题的一些表现

阅读全文

农村留守儿童研讨(10篇)

第一篇: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

摘要:

目的了解齐齐哈尔市依安县4~6年级留守儿童心理发展及教育现况,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及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依安县2所小学360名学生,其中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按1∶1选取,采用自编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收集齐齐哈尔市依安县4~6年级留守与非留守儿童180对。心理健康状况: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遇到困难告诉谁、父母不在家的心情、身边好友个数及了解留守儿童与否问题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学习教育状况: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与父母间关系、放学回家做的第一件事、在校成绩及是否参加补习班问题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齐齐哈尔市依安县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和教育方面受到严重忽视。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状况;心理状况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变,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一个新兴的名词-“农村留守儿童”因此诞生[1]。我国贫困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因其可利用的生活、医疗和教育资源相对匮乏,而成为留守儿童中格外需要关注的群体[2]。目前,关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学者的广泛研究,但是有关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综合关注较少[3]。我们于2016年3月对齐齐哈尔市依安县4~6年级小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对其心理发展及教育现况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干预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