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农村老年教育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农村老年教育思考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占人口总数近四分之一,老龄化程度将持续加深。奉化老年教育起步不久,教育覆盖率不高,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就学愿望。同时,老年教育组织建设滞后,教育资源不足,教育内容急需改革,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机制不畅。
1.提高老年教育思想认识
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支撑。要以宣传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精神为契机,借助各种媒体、多角度、多方位地加大对老年教育的宣传,争取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和社会力量的支持,依据全民终身学习周活动、老年教育艺术节、社区教育读书节等重大活动在各类新闻媒体上,扩大老年教育的宣传力度,拓展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的宣传途径,促使其在权利配给、政策制度、资金扶持、资源调配等方面保障老年教育的发展。创设全社会重视和支持老年教育的良好环境。
2.完善老年教育政策措施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宁波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的规定,《奉化老年教育实施细则》,明确政府、社会、老年人在老年教育发展与参与中的责任、权利义务;制定较为具体的老年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完善老年教育的政策和措施,制定老年教育的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推动老年教育持续、健康、有序、规范发展,保障老年人受教育权利的真正实现。
3.构建老年教育保障机制
成立由区委区政府牵头,民政、教育、文化、财政等部门组成的老年教育领导小组,实行政府统筹,分级管理,居民参与的老年教育管理体系;乡镇街道也要相应成立由主要负责人出任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及社区、村老年代表为成员的老年教育工作小组,组织本地老年人开展各项教育活动。一是整合老年教育资源。实行“两个结合”,即老年大学与成人学校相结合。成人教育与老年教育在教育对象、教学内容各有侧重又相互交叉,两者结合是老年教育办学的一条捷径。村民学校与文化礼堂相结合,共享场所与设施;文化礼堂和村民学校在性质和功能上有着紧密结合点,开展工作可实现优势互补;老年学校与敬老院相结合,由敬老院提供办学资源和部分生源,由老年学校提供课程和教学,互利双赢,四是村民学校与老年协会相结合。老年协会组织人员,村民学校承担教学,也是老年教育的可行之举。二是健全老年教育网络。坚持“三级齐建”原则,实现以“区电大(社区学院)为示范,乡镇(街道)成人学校(社区学校)为主体,村居学习点(农民学校)为辐射”的上下联动,分工协作的老年教育办学网络,以应对区域人口快速老龄化趋势,满足老年人学习需求。各镇(街道)建立普惠性老年学校,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老年教育,形成奉化老年教育“全员、全程、全面”办学网络。三是抓好师资队伍建设。老年教育的教学方式不同于全日制学校的教育教学,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而且必须了解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和生理心理状况才能设计相适应的学习课程,开展符合实际的教学活动。因此,抓好专职、兼职和志愿者组成的多层次、多结构的老年教育师资队伍,建立再教育及定期培训制度,也可以建立人才资源库,为学校聘请师资提供参考,以满足老年教育的发展需要。
农村老年教育培训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老年人比例逐渐上升,农村老年人教育培训问题已成为当前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党的报告提出“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农村老年人教育培训问题已经刻不容缓。本文首先分析当前我国农村老年人受教育的环境,然后揭示农村成人学校在开展老年人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新形势下农村老年人教育培训的有效举措。
关键词:成人学校;老年人教育;实践;思考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的到来,国家对成人学校教育越来越重视,有关老年人培训内容的教学材料日益丰富,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其中,提升农村老年人文化知识水平,是农村老年人教育培训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目前的农村老年人教育中仍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导致成人学校的老年人教育实效难以有效提高,限制了成人学校功能的充分发挥。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要抓好教学与评价工作,全面开展农村老年人教育,在优化农村老年人教育管理、提高农村老年人教育质量方面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农村老年人教育环境分析
(一)老年教育客观条件较差
城乡区域的划分很大程度上是根据地理位置来决定的。在农村地区,大多存在交通不便的情况。这不仅限制了农村的经济发展,使教育水平难以提高,还对农村与外界的交流造成了阻碍。许多农村地区除教学条件艰苦外,老年人接受教育的过程也较为曲折,单从学校的往返路程上说,有的老年人要走很远的山路才能到达成人学校所在的地方,根本没有可供搭乘的车辆。而且,由于地处偏远,采购学校所需的粉笔、纸张等教学资源也要去很远之外的县城。从教材上来说,专供老年人使用的教材十分有限,使用常规的成人专业教材并不能够满足老年人的实际学习需求。这些由于客观环境导致的问题,都极大阻碍了老年人教育的开展。
(二)缺乏支持老年教育的经济基础
我国农村老年教育论文
一、农村老年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经费紧缺
目前,我国农村老年教育面临的现实处境非常尴尬,国家虽然将农村老年教育纳入终生教育体系,对其也有着比较明确的法律制度规定,各级政府虽然也明确了相关的责任单位,但由于地方政府的工作重点是经济建设,其所关注的是辖区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地方政府并没有为农村老年教育提供必要的资金,也没有协助各村、社区,为农村老年教育提供必要的校舍和必备的教学设施,更没有为其聘请专职或兼职的农村老年教育教师。经费的短缺,成为制约农村老年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近年来,我国在公共教育方面的支出,从没有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4%,其比例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甚至比菲律宾、印度、马来西亚等发展中国家都低。一般发达国家的老年教育,不仅有各种法规对其予以相关支持,同时也有由政府与社会提供的较稳定的资金来源,而我国大部分乡村农村老年教育所需的经费,都是临时向乡镇政府申请而来,没有专门稳定的经费来源渠道,致使农村老年教育举办率和学员参与率仅有5%左右。这与广大农村老年群体强烈的教育需求,形成了极大的反差。经费的紧张,使得农村老年教育教学设施条件极差。农村基本没有专门的老年教育教室,多数乡村老年教育开展工作时,都是临时借用地方乡镇政府的成人教育中心或会议室。这些场所,根本没有配备基本的教学设施,所谓的教室,也是由废弃的会堂、办公室临时整理而成,无法满足农村老年教育的基本需要。
(二)师资缺乏
一流的教育,需要一流的师资。城里的老年大学,由于其地理位置的优势,再加上有专门的经费保障,因此,其不但可以聘请到教师,而且还可以挑选优秀的教师,而农村老年教育则连起码的师资都缺乏。大多数乡镇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加之人们的文化水平普遍比较低,接受能力较低,所以,很多教师都不太愿意到农村去开展老年教育,即便有些教师愿意去,乡村也难以承受教师的相关授课费用。教师的缺失,影响了农村老年朋友的学习兴趣,严重制约了农村老年教育的发展。
(三)课程安排不合理
我国目前所开展的农村老年教育,其课程内容安排也不如人意,主要偏重于国家大事、计划生育、反对赌博、秸秆焚烧等大政方针的讲解,基本没有与农村老年人息息相关的生活常识,如家电使用及保养、老年人社会问题和对策、识别假币与假冒伪劣产品、老年人购物消费指南等知识的讲解,更没有老年人所急需的医疗、保健、心理、法律等知识的讲解。其教学方式多为比较陈旧的集会式、宣讲式,授课语言多空话、大话、废话,缺乏新意,教学效果较差。经费的掣肘,师资的缺乏,授课内容的空泛,凡此等等,致使我国农村老年教育步履维艰。
农村老年教育保障机制探索
【摘要】为积极应对区域人口老龄化发展态势,如何从老年教育的需求入手,结合当地农村实际和学校条件,因地制宜地开展老年村民喜闻乐见、参与性强的教育活动,并立足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人员配备、基地建设、师资聘请、课程设置、特色亮点、活动展示等六方面进行探索,摸索出了一套在当地农村开展老年教育所需保障机制的有益经验。
【关键词】农村老年教育;保障机制;实践经验
党的报告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也明确提出,发展老年教育是实现从养老到享老的必然要求。目前从全国来看,老年教育的发展很不均衡,东部地区好于西部地区,城市好于农村,经济发达地区好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城市内,老年大学一座难求的现象依然存在。而作为老年人口更密集的农村,受经济发展水平、人群素质高低、基本条件限制等原因,目前基本仍属老年教育的盲区。但随着经济发达地区村改居工程的推进和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村民对老年教育的需求日益迫切。
一、目前农村老年教育的现状
(一)党和政府对老年教育高度重视
一是当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是指按国际标准,一般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者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7%以上。2015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1%,在2.2亿的老年人里,60―65岁的人群有8400万人,占了所有老年人的35%,60―69岁的人群占比达56%,老年人对养老有了更新的需求,对老年教育的新需求也非常迫切。二是老年教育不能适应老年人需求,全国目前为止有7万多所老龄大学,在校的学员将近1000万,供求矛盾成为最大瓶颈,“一座难求”成为焦点,预计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3亿,未来2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将更加严峻,“未富先老”的特征日益凸显,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产生全面而深远影响,特别是老年人的精神文化和学习需求增长较快,发展老年教育的形势和任务更加紧迫。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老龄工作,积极推动老年教育事业发展。党的报告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但是我国老年教育还存在资源供给不足,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保障机制不够健全,部门协调亟待加强,社会力量参与的深度和广度需进一步拓展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推动老年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的迫切任务。
(二)农村老年教育保障体系现状
农村老年教育培训实践和思考
摘要:
文章结合淳化街道老年学校的工作实践和相关经验,就社区教育如何开展老年教育工作进行了探索和思考。文章着重从4个方面对新形势下农村老年教育的培训实践展开思考,总结工作方式方法,旨在探索农村老年教育的新途径。
关键词:
农村;老年教育;实践和思考
0引言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并且明确指出“: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全国各地各种终身学习的活动正如火如荼的开展着。近年来,我国老年人的人口比重在总人口中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根据《2008年国家统计年鉴》,2007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14.64%,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10.35%。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约1.9亿人,占总人口的14%。2014年9月,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悄然突破了2亿人大关。2014年中国老龄委办公室消息称,未来20年我国平均每年增1000万名老年人,到2050年左右,老年人口将达到全国人口的1/3。由此看出,老年人作为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老年教育也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教育是时展的要求,重视、推动老年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全社会都应对老年教育给予高度重视,积极参与、推动老年教育的健康发展。在这支庞大的老年人队伍中,农村老年人占老年人总人口数的75%,他们也同样有终身受教育的权力,并且他们的教育在根本上决定了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实际效果。因此,要花大力气抓好县、乡、村老年教育的普及工作,把老年教育的工作重心放到广大的乡镇社区和农村,以满足广大农村老年人的求知求乐的需求。我国的社区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扶持下,社区教育已经逐步发展壮大,已经走向规范化和成熟,并且为国家的持续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社区教育在教育连续性、社会适应性、教育手段多样性,以及教育与社会各部门的合作方面都较好地适应了这些原则要求,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从幼儿教育到老年教育,文化教育到职业教育,社区教育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此,社区教育必须积极参与到老年教育这一潮流中去,而且应该在这个舞台上发挥主导作用。目前,江宁区淳化街道总人口17万多人,60岁以上老年人27822人,占总人口的16.3%,其中农村老年人16621人,占老年人的59.7%。面对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趋势,淳化街道老年教育事业在创建、摸索中不断前进,在开拓、创新中不断提升。下面就淳化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在农村老年教育培训方面的实践和思考,谈一些做法和体会。
1提高思想认识,重视老年教育
我国农村老年教育问题分析
一、农村老年教育及其意义
在我国农村地区,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老年人对了解国家热点问题、学习新技术新理论、提高晚年生活质量的欲望日益强烈,这些都为农村老年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农村老年教育是指以农村老年人为对象,实施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推动农村老年教育的又好又快发展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农村老年教育有利于帮助农村老年人脱贫致富。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村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外出打工,老年人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力量,而农村老年人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对现代科学农业技术知识掌握较少,很难适应现代化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2030年前后,农村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将突破30%,比2050年全国整体进入重度人口老龄化平台期提前约20年。老年教育通过对农村老年人进行现代农业科技教育,能够提高老年人自身致富本领,这既是农村老年人的自身需要,也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需要。
(二)农村老年教育有利于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老年教育既不是应试教育,也不是单纯的技能培训,其最终目的是通过一种形式,使老年人能够在晚年更好的融入社会,提高其晚年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增添老年人空巢时期的精神寄托,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使老年人能够老有所为、老有所乐。随着老年人身体机能和心理机能的下降,农村老年人的子女外出打工不在身边,老年人缺少家庭的关爱,老年文化教育的开展可以使农村老年人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预防疾病,提高自身身体素质;同时,农村老年教育可以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沟通和交流的平台,为他们创造更多参与文化、娱乐活动的机会,丰富晚年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三)农村老年教育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农村执行阻滞的老年教育论文
一、政策执行阻滞的表现
(一)政策敷衍了事
组织、资金、人员等方面,只是象征性地制定一些方案,没有实施具体措施,导致农村老年教育政策在执行中变成一纸空文。
(二)政策变更随意
在执行老年教育政策的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或单位常根据自身的利益需求,对政策内容部分任意进行取舍,加入了许多看似接地气,实际却变形走样的内容。在真正执行过程中,有利则执行,不利则曲解、抛弃,而且贪新、求全,当成典型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致使政策内容残缺不全。真正需要的农村老年朋友,根本无法享受到农村老年教育政策的益处。
(三)政策宣传缺少
农村老年教育政策执行是付诸实施的过程,也是政策宣传、解释、发动、落实的过程。在生活中,这项政策的前期往往没有充分宣传,导致许多群众对这项利民政策了解不透彻,行动不支持。建成的老年教育学校没有人用,定好的老年教育计划没有人执行,已经出台的激励政策也没有执行力。可见,对政策宣传不到位,成了对农村老年教育政策执行的障碍。
农村老年教育发展现状和对策
[摘要]文章从本地农村老年教育现状入手,分析现阶段老龄化背景之下农村老年教育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本地的工作实践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在倡导“积极老龄化”的今天,引发全社会对农村老年教育进行更深入的关注研究,加快发展农村老年教育事业。
[关键词]农村;老年教育;发展现状;发展对策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年人口的比例也随之越来越高。在此形势下,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问题也愈趋凸显。发展老年教育,特别是发展农村老年教育,是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诉求,它不仅促进了农村老年人身心的健康发展,丰富了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契合了建立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脉搏,跟上新时期、新农村、新农民的转型步伐。结合本地区实际,认真研究当前农村老年教育工作的现状、成因,思考并努力实践发展对策,是每一个农村成人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迎接的崭新挑战。滨海新区(角斜镇)在农村老年教育工作上,指导思想明确、办学思路清晰、方式方法得当,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现将笔者在本地区农村老年教育工作方面的一些研究、实践和思考赘述如下,以期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一、恍惚惚,不知老已将至———本地区老年教育的现状调查
海安县滨海新区(角斜镇)共有21个村(居),总人口6.9万,绝大部分为农村人口,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近2万人。从数据可知,大多数老人居住在农村,由于以前基础条件较差,使得他们失去很多的学习机会,因此文化水平普遍较低。随着国家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富民政策已经深入人心,加强农村老年教育、丰富农村老人精神文化生活这一问题,已经迫切摆上日程。经过调查和统计,本地区老年教育目前存在如下问题:
(一)文化层次偏低。解放前的农村贫穷落后,农民子女大多是文盲;解放后虽然党和政府重视教育,但受限于经济薄弱,绝大部分都没有机会升入初中,造成适龄人只能是文盲或半文盲。本地区老人小学文化的占33%,文盲、半文盲的占42%。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这些老人受家庭所累,带孩子、做农活等,文化水平依然停留在原有水平上。
(二)硬件布局不足。由于农村人口居住分散,集中困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没有形成规模的情况下,专项开办农村老年学校有一定难度。因此,老人教育经费问题没有着落,软硬件不达标,部分村的老年活动室缺少活动器材,报刊杂志长时间没有更新;村级老年学校尚属空白,镇级老年学校依然处在试点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