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农村教育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农村教育现状探析
[摘要]“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为“两个一百年”,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然离不开教育的支撑,而对于我国来说农村人口占较大的比重,所以,农村教育的发展是目前国家较为重视的问题之一,近年来政府以及相关教育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支持关于农村教育的发展,并且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还是存在一些现象使得农村教育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农村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还是存在有很大的漏洞,阻碍了其发展。
[关键词]中国梦;农村教育;城乡教育
1中国梦视角下的农村教育现状分析
1.1国家关于城乡教育的相关政策
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近些年,为了响应实现伟大中国复兴梦的号召,国家关于义务教育方面也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2016年11月在《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决定》这一文件中指出:(1)在文件前公布前设立的民办学校,并且选择登记为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根据依照本决定修改后的学校章程继续办学;(2)选择登记为营利性民办学校的,应当进行财务清算,依法明确财产权属,并缴纳相关税费,重新登记,继续办学。2017年政府在工作报告提出,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这意味着自此城市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将享受相同的“免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贴生活费”的政策待遇,而且每个学生背后的义务教育所得经费都可以“钱随人走”,这样的话就可以让1300万进城务工农民工随迁子女更加安心地上学了。随后在2017年9月1日,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这一政策也将正式施行。主要内容有:民办教育学校的管理模式将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大类。民办学校的创办者可以选择设立非营利性或者营利性民办学校。但是,不得设立实施义务教育的营利性民办学校。
1.2中国农村教育现状
近年来,国家关于农村的教育问题也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一些政策也相对落实到了具体的地区。农村的教育环境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为响应“中国梦”的伟大复兴之路,各地区也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教育下乡活动。鼓励大学生下乡支教,或者是到偏远地区支教,都是为了改善农村的教育环境,提高农村的教育水平,让农村的孩子们接受更好的教育。国家也把“两免一补”、义务教育以及贫困生补助的相关政策进一步地落实下去,目前,农村的教育水平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很多乡镇都陆续建立了幼儿园、小学甚至中学,教育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让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到学。但是,在农村中的学校大部分都是属于私立的、民办的学校,所以,有的关于国家的优惠政策,大部分的学生还是享受不到政府的政策的。并且,由于生产力的原因,导致教育水平与农村经济现状严重脱轨,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例如城市的教育中会有实践相关课程,也是教育部规定的必修课程,但是由于条件的限制,在农村的教育中根本无法实现,其教育方式还是以课堂为主。
农村教育思想启示
一、梁漱溟文化哲学思想分析
1.梁漱溟乡村建设概述
梁漱溟先生的乡村建设运动,是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思的前提下,寻求改造中国、建设中国的新道路。他认为,中国问题就是“文化失调———极严重的文化失调。所表现出来的就是社会构造上的崩溃和政治上的无办法。”然而中国社会是一种“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特殊形态,因此必须坚定以农立国的观念,从农村入手,以教育为最主要手段,以改良主义的方法来建设乡村,改造社会。梁先生认为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导致中国传统社会组织构造崩溃,而此时新的社会组织构造又未能够及时确立,由此造成了文化失调的现象。他认为这种文化失调就是近百年来中国社会秩序混乱,对外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他看来,认识老中国的最好办法是对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行对比。并且“认识老中国”不是最终目的,“建设新中国”才是终极目标,只有在正确地认识了中国文化之后,才能为中国的社会改造提供具有价值性的、可操作性的设计。
2.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文化哲学基础
(1)梁漱溟划分三种不同人生路向
梁漱溟深受传统儒学和印度佛学的影响。在他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书中,他将印度、中国和西方分别看成三种不同的发展路向:他认为西方文化走的是第一条路向,即征服自然,改造环境的路向。以意欲向前发展为其根本精神。第二条人生路向是中国文化走的路向,其根本精神是持中,推崇不温不火的中庸精神,是以意欲自为调和,强调内外矛盾的调和、持中。印度文化走的是第三条路向,即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这是佛教文化的路向。印度不谈现世的人生问题,而是要超脱人生的问题。梁漱溟个人倾向于中国文化,虽然他也认为印度的文化超出中国文化,但对其完全持排斥的态度。
(2)梁漱溟的“文化失调与重建理论”
农村教育困境研究
摘要:
当前,在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城乡收入之间的鸿沟在不断扩大,而教育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对提升农村劳动力的价值、劳动力转移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对缩小城乡之间收入鸿沟具有明显的作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从主客观因素两个方面对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农村;教育;困境
20世纪50年代,我国城市化开始起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在发展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和推动了城镇化的步伐;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和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继而带动农村教育的发展。而教育与地区经济是息息相关的,教育的发达程度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程度。但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这就直接导致城乡之间居民收入的差距。在政治、经济、传统因素、制度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下,农村教育面临一系列的困境。
一、农村教育在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2010年,我国GDP总量达到世界第二。但另一方面,我国人均GDP仍然处于中下等收入水平国家的行列。“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要顺利实现这种跨越,必须要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发国内市场,实现推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的均衡增长,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中国社科院在2010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中指出:2009年中国人口的城镇化率为46.6%。这组数据从侧面反映出我国还有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地区蕴含着潜在的消费市场、劳动力市场。在城市发展几近饱和的状态下,发展农村经济将成为我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首要任务。在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摆脱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促进农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基础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农村生产率;要想提高劳动生产率,从人力资本的角度讲,就是要提高农村的人力资本水平。而教育正是提高人力资本的核心手段。因此,教育对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以及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具有决定意义。
农村教育改革综述
一、城乡教育一体化背景下学校特色发展的模式
如北京芳草地小学,1957年去视察,提出要把自己的学校办成对外交流的窗口。现在走集团化办学,成为自身的最大特色。再比如成都蒲江的成佳学校,它坐落的成佳镇盛产茶叶。学校利用地区的茶资源,提出了“茶人同道”的教育思想,创造了“家庭—学校—企业—社区”四位一体的办学模式,追求“茶人同道,自然成佳”,要求学生生在茶乡、懂得茶史,培养不离土不离乡的田园情怀。还有蒲江的甘溪学校,提倡“修玉竹美德,育玉竹人才”的育人目标,结合乡村实际培养适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第二种发展模式是外部嵌入模式。该模式是指两种文化不同的交融,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之间相互交融嫁接,形成新的模式。文化嵌入的典型例子是中国内蒙古的奶茶。草原人以食肉为主,茶的引入,改善了蒙古族人的饮食结构,增加了维生素,对身体健康十分有益。同样,无论是著名学校还是一般的学校,都可以从外部引入新的发展思想、发展模式和发展资源,结合学校自身历史,形成自己的特色。清华大学吸收中国古代思想精髓,融合《周易》提出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思想,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校训,也是大学文化吸收融合中国古代文化的典型案例。第三种发展模式是专家设计的模式。北京大学的发展历程是一种典型的专家设计模式。虽然北京大学早在1898年就成立了,之后经历了很多届校长,但学校发展平淡、默默无闻。直到1917年,蔡元培任校长,提出“循思想自由之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主义”,使“兼容并包”成为北大办学的新思想,成为北大培养人才的重要特点,才形成自身的独有特色。以这种方式打造学校的特色文化,首先要通过专家设计,要有团队整体的基本理念和共同的价值观,在校长、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相对一致和比较和谐的行为模式,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发展模式。
二、全国农村教育改革实验区———成都蒲江县教育改革发展的概况
2012年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与蒲江县人民政府正式签订了共建“农村教育改革实验区”协议,由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东北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知名学者组成专家团队,对蒲江教育进行考察,形成了具有独立性的第三方评价报告。
(一)成都蒲江县教育改革的经验
1.蒲江农村教育具有典型的意义。蒲江教育是中国农村教育的典型,对于中国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价值。从学术上分析,蒲江教育具有两方面的重要价值:一是教育价值。蒲江田园教育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教育文化的回归,是对现代工业时代教育模式的修正和补充。二是推广价值。蒲江教育实现超前发展,“三圈经济,一圈教育",在一个不太发达的地区,举办较高水平的教育。近日,蒲江教育经验受到越来越多领导、专家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其成果被《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蓝皮书》等媒体陆续报道。
2.中国农村需要高质量的教育。
陕南农村教育对比思索
本文作者:王晓娥 单位:陕西理工学院
当地农村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逃课上街玩“套青蛙”的游戏,这种游戏多在农村的乡镇集会上进行,游戏规则是押赌,如果以五元钱进行押注,认为是青蛙,盖子揭开是青蛙,庄家就给玩游戏的人五元钱,以此类推一百元押注,如果押的和揭开的一样则庄家给玩家一百元钱,反之押的和揭开的不一致,则玩家给庄家相应的钱数,其实质是一种典型的赌博。对于这样的赌博,一些家长蜻蜓点水地说说而已,甚至更多的家长不但不去制止孩子,反而在孩子逃课玩这样的赌博游戏“挣得”一定的哪怕只是十几块钱,家长都表示认可甚至赞同,并且觉得自己的孩子很有出息,只因为“挣钱”了。这样的例子在一些村庄调研过程中发现并不少见。当地农村家长的这种愚昧让农村教育陷入了很大的泥潭。这也是在调查当地一些村庄近些年来考取大学的仅有零星几个的很重要的因素所在,以汉台区武乡镇邢家坝村为例,十年内考入大学的仅有十多名,比例远远低于全国其他农村的水平,这也是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
对于较早辍学的孩子首先选择的就是外出打工,没有技术、没有能力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工作,工资水平较低。甚至出现年龄不够伪造身份证拔高年龄打工的现象,一大部分外出打工的青年结婚年龄低龄化倾向明显,这也导致生育年龄低龄化的趋势。对于这部分农民工,存在的问题更为严重,由于生存的需要以及工作条件的限制,其子女往往被留在老家由其文化水平更低的父母来抚养和教育,子女教育可想而知,常常出现大多数留守儿童青少年时期早早辍学外出打工的恶性循环。但也不排除很多农村孩子外出打工之后被城市先进文化感染和熏陶,开始反思农村教育、反思农村家庭教育落后的意识和观念的状况,进而会提升自己的文化教育意识,带动并辐射其他农村家庭,改变农村教育落后的状况。这种好的苗头已经在当地农村有所显现,但遗憾的是仅仅是少数一部分,数量可以说是微乎其微。所以说,还是应该从根子上入手,从当地农村入手,从当地农民入手,改变其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意识显得尤为关键。
汉中人的生产生活方式节奏缓慢,这和汉中地域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汉中地处秦岭以北,周围大山居多,很多地方交通不便,特别是大多数农村地区交通极为不便。西汉高速的开通使得汉中这个原本封闭落后的城市这些年有了很大的改观,但目前更多的仅仅还只是体现在汉中城市内,对农村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但对于封闭的汉中农村而言远远不够。农村落后的交通使得外面先进的文化信息传播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很多时候传递进来的文化可能已经落后了,或者用流行的话说,那就是out了,更多的表现在“里面的文化信息需求状况传递不出去,外面的先进文化不能及时进入”。汉中较慢的生活方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青年人,青年人缺乏斗志,比较闲散。就汉中农村而言,茶馆居多,许多四五十岁的人大多数时间在茶馆喝茶玩牌悠闲,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当地青少年,笔者曾经做过走访调查,发现各村庄“休闲室”、麻将馆较多,有些村庄麻将馆竟然有四个以上,并且个个爆满,不仅仅是青壮年,也包括一些抱着孙子的老年人,甚至七八岁的孩子也会打麻将,被问及:“这么小,怎么还会打麻将?”孩子的回答是:“我们家里人都会,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会,我们一家人都会。”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父母以这样的行为来影响孩子,孩子教育的前途何在?陕南农村教育的前途何在?很多时候判断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或者说标志是是否盖有楼房。诚然,从表面上看,汉中许多农村新房一座座建起,但更多的是通过常年非常卖力的技术含量低的劳动赚来的,物质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精神层面极度匮乏,精神文明建设任重道远。
实地调研中,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对五所村庄进行了实地考察,就当地农村家长的文化水平程度做了统计,结果发现小学文化水平的占到了大约70%左右,初中文化水平的占到了17%左右,高中文化水平的占到了10%左右,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可谓凤毛麟角,仅仅3%,这同全国农民文化程度相比处于极其劣势的地位,相对于落后全国的陕西省农民受教育程度而言,当地农民的文化水平程度更是落后中的落后。当地农村家长的受教育水平程度偏低是其落后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最为根本的制约因素,也是影响子女教育的最为重要的原因。
我国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现象即家庭教育可以说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家庭教育,可以将其称之为“母亲教育”或者说“妈妈教育”,父亲对子女的教育几乎是微乎其微,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父亲角色在子女的教育上几乎缺失,在家庭中的贡献仅仅是“养家糊口”,这种状况在农村更为严重。面对目前妇女在子女教育中的重要角色地位,当地农村教育更是雪上加霜,根据调查,文盲半文盲八成为女性[1]。造成其原因的主要因素之一即农村重男轻女的观念的盛行,女童时期就早早辍学,这将造成这部分女童成年后由于极低的文化水平在择偶以及教育子女方面都出现严重的问题,也极容易使本身就受错误的价值观念影响的妇女产生重男轻女的畸形心理,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农村出现的儿媳妇生了女孩,婆婆对之横加指责,反倒公公不是很在意的奇怪现象;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农村许多妇女生了女孩感觉低人一等甚至觉得对不起男方的可悲现象。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作为当前在农村对孩子教育起着关键作用的母亲教育者角色令人异常担忧。
教育的效果是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力量合力而成,最主要的要属前两者,如果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搞好了,也就意味着整体上全社会的人的素质提上去了,社会教育自然就会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当中家庭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或者说起着“第一位”的作用。同样,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走访了很多当地农村的中小学,在问及校长和老师时都曾提到这样的问题:“您认为影响我们当地农村孩子将来能够很好地走向社会的制约因素有哪些?”每个教师都谈到家长落后的思想是影响农村学校教育的最为重要的因素,认为教师用尽一切力量想改变农村落后的教育现状,但很是吃力,试想一下,教师认为提高农村孩子们的文化水平和素质很重要,也通过各种行动去改变,但这些孩子们的行为给教师反馈的思想便是:“我的父母都觉得我上不上学无所谓,我上不上了大学也没有多大关系,我上学只要小学能够毕业就行了……你老师急什么?”这种来自父母的可怕的思想深深地印在孩子们的头脑当中,更可怕的是许多农村教师开始打退堂鼓,最初坚定地要为农村教育做一番事业的壮志在这样的思想下动摇了,甚至开始觉得“娃娃的教育父母都无所谓,我急什么?”当地农村教育的根基越发不牢靠,尽管当地许多农村教师表示无论如何也要改变农村教育落后的状况,但在这种情况下,更像是“孤军作战”,效果甚微。几千年传统的小农意识和价值取向,使得当地农民的心理素质和思想观念仍然存在严重的缺陷。最为典型的是缺乏理想和追求,思想停留在“满足温饱,吃穿不愁,安于现状”的状态,目光短浅,思想观念极其保守[2]。#p#分页标题#e#
农村教育发展研究
【摘要】文章叙述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陕西在教育上积极投入,使陕西农村教育在改革开放后得到迅速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陕西农村教育还存在某些不足,如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和农村优质教师资源匮乏等,在未来要解决好这些问题:提供优质教学资源,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关注留守儿童成长,创建和谐美丽校园。
【关键词】改革开放;陕西;农村教育发展;问题;展望
一、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陕西农村教育的发展
在新时代的今天,陕西的农村教育已经发展成为西部地区的佼佼者。在改革开放的四十年间,陕西省从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壮大教师队伍、完善教学硬件设施等方面,积极建设农村教育。
1、教育资金投入不断加大
教育资金是专门为教育教学提供的专项经济支撑,陕西省在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每年在农村教育上支出的财政数目日益增加。“陕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供给总量从1998年的16.51亿元增至2006年的60.23亿元,相当于2001年的2.15倍。”[1]“1998-2000年,陕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所占GDP平稳保持在1.11%-1.2%之间,2001年该比例增长到1.52%。”[2]2002-2006年,陕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所占GDP保持在1.25%-1.37%之间。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陕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在不断增长,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陕西农村教育在不断增长的教育经费支持下,各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绩,师资队伍不断壮大,教学设施逐渐完备,营养午餐工程在农村各中小学开展,陕西农村教育在改革开放后呈现出一面欣欣向荣的景象。
2、教师队伍不断壮大
农村教育现状及对策
摘要:我国政府历来重视教育,从我国城市教育的发展水平可见一斑。但相比之下,我国农村的教育现状依然堪忧,儿童的入学率和受教育状况依然受到很大的影响。2009年,我国人大代表大会审议并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和改革规划纲要》。虽然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的教育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不得不指出,我国的素质教育之路还十分漫长,尤其是农村教育,更是我国教育之殇。基于此,结合我国农村教育中的问题和如何促进农村教育健康发展等方面对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对我国的现代化教育建设和农村教育有所启示。
关键词:农村教育;现状;对策;意义
教育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对于一个国家来讲,国民素质决定着国家的水平和国家的实力,而提升国民素质的最主要方式就是教育[1]。在教育方面,我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最新数据统计,我国的成人文盲率由10年前的22.23%下降到8.72%。从百分比上来看,我国的文盲率不高,但乘以我国的人口基数,我国的文盲人数达8000万以上,根据调查数据,其中有青少年2000万左右是文盲,而在我国的文盲中,有90%分布在我国的农村,其中有50%的文盲分布在我国西北和西南地区。
1我国农村教育的现状
1.1农村教育资源匮乏
农村教育资源匮乏一直都是农村教育发展的最大瓶颈。虽然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要加大在农村教育的投入。但面对现实问题,这样的公平很难实现,这主要是受到经济发展和经费投入的影响。相较而言,城市教育的投入要超出农村投入的上千倍[2]。例如,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因各种原因推倒重建,投入经费3.5亿元,而这3.5亿元可能是西部两个省的教育经费投入,甚至更多省份。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学生的人均消费为每年2万元,但在农村教育中,学生的人均教育经费达到2000元都是好的。
1.2农村教育师资落后
乡村振兴下农村教育现状
摘要:2017年,在党的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是经济、文化、生态等全面振兴。其中,通过文化振兴,培育淳朴、良好的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之基。以文化人,教育担此重任。然而,因地理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等影响,农村教育发展一直滞后于城市教育。近年来,农村教育是否有改观,如何采取措施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最大程度实现教育城乡公平,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是迫切需要调研和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教育;教育公平
教育是重大民生问题之一,关乎千家万户的利益;更是国之百年大计,关系国家长远发展。教育问题复杂多样,每年高考前后,教育公平问题更是在社会中引起广泛讨论和关注。城乡教育水平不均衡,农村教育发展滞后,城市里的学生比农村的学生享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在全国重点高校里,来自农村的学生的比例逐年减少,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农村教育面广量大,依然是中国基础教育的大头,教育兴,则农村兴;农村教育兴,则中国教育兴;中国教育兴,则中国兴。如何改变农村教育现状,实现农村教育现代化,为农村培育人才,让最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实现农村发展、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教育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在综合利用国家统计数据及全国19个省份调研数据基础上,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了《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9》。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目前农村教育发展状况。报告中显示,2017年全国义务教育学校数(含教学点),城镇区均比2016年有所增长,而乡村教学点与2016相比有所减少。报告还显示,2017年,乡村小学和初中生师比低于国家标准,乡村教师晋升二级、一级、高级职称的年限均显著高于县镇教师。可见,农村教学点少,教师数量少,教师晋级慢,教师岗吸引力差的问题仍然存在。报告中还提到,2017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比2016年减少175.73万人,减幅为10.18%;义务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上年增加0.85%,随迁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达79.67%。全国城镇普遍向随迁子女开放中等职业教育,但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升入普通高中仍有较大压力,2017年,随迁子女升入普通高中的机会,比当地考生平均少23.02%。此外,报告还显示,2017年全国各地共招聘特岗教师7.7万人,分布在1万多所农村学校;2017年全国小学专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为95.26%,其中农村为93.80%;全国初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为84.63%,其中农村为81.10%,城乡差距较2016年有所缩减。在“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实施两年后,在增强岗位吸引力和优化教师流动环境之后,乡村教师留在乡村学校任教的意愿显著提升。统而观之,在城镇化持续推进的过程中,城乡教育发展水平差距也持续存在,农村教育依然存在许多问题:除上述报告中反映出来的师资力量不充足、乡村教学点减少之类的问题之外,学校教学环境差、教学手段落后、学生的学习意识不强、家长的教育理念落后、优秀生源减少、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包括农业教育问题在内的“三农”问题,始终是党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点内容,随着党和国家政府出台系列发展农村教育的方针和政策,如《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2014-2020)》和上文中提到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设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等,使得中西部和农村教育明显加强。可见,在党和国家的支持下,农村教育发展有良好的发展态势,进一步发展农村教育,势必需要破除农村现实生活中制约教育发展的多种因素,其中最关键的制约因素有二:其一,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影响农村教育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村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农民群体的整体思想、知识水平和素质不高,民智开化程度也略低,因此,农民家长对待孩子教育问题的态度、观念及教育方式也相对落后,一些人仍信奉“读书无用论”,让孩子过早辍学,主动放弃接受教育的机会;二是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地方财政不足,无更多财力投入教育,直接导致农村教育基础设施陈旧、配备不全,教学环境恶劣,教育手段落后,客观上无法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校条件。其二,资源因素。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农村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短板。最重要的教育资源非乡村教师莫属,乡村教师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农村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一是乡村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招教考试频频受冷,教师资源匮乏,一些学校只能采取压缩班级的形式确保开课,“大班额”的出现既加大了教师的教学负担,也影响学生的听课质量;二是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因缺乏相关学科教师,规定的学科开不了课,学生的各方面潜力无法发掘;三是教师福利待遇低、职称评定机制不合理,发展空间受限,职业吸引力有限,留不住教师。四是乡村教师的幸福感和荣誉感低,农民家长不理解、不配合乡村教师的工作,开展工作有难度。
二、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建议及措施
解决农村教育问题,是需要政府、社会、家长、教师、学生等各方面共同参与并为之努力的系统工程。针对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因素,本文建议可采取如下措施:1.政府方面。政府在促进农村教育发展问题上起着主导作用,首先,各级政府应树立教育优先的理念,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发展农村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各级政府官员应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加大教育投入,切实提高农村教育投入标准,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多方融资,吸收社会闲散资金投入办学,弥补财政资金不足,多种方式解决农村教育经费长期短缺的问题。在资金充足的条件下,改善教学环境、完善学校硬件设施、提高教师工资待遇、加大贫困学生资助力度等问题都可迎刃而解。其次,抓好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这项基础工作,留住人才。应从战略高度来认识农村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满腔热情地关心乡村教师,维护好乡村教师权益,切实落实好农村教师支持计划、国家特岗计划等政策,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提高教师地位,减轻教师的非教学负担,使广大农村教师受尊重,有更多获得感和成就感,避免只要求农村教师讲奉献,却糊不了口的现象出现。应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制定定向培养计划等,培养一批留得住、教的好的全科教师。应制定并推广城乡教师轮岗交流制度,推动城区优秀学校与贫困农村学校联合办学,努力促进城乡教师资源平衡,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应通过财政激励政策,鼓励农村学校控制实际在编教师人数,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总量不足、结构性空编等问题;建立教师岗位激励机制,在农村教师岗位职称评审过程中综合考虑任职年限等因素,灵活评定。再次,培育良好的乡风文明,营造重视教育的乡村群体氛围。环境的作用是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的,但对人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不可忽视的。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乡风文明建设,通过建设图书馆、地方展览馆、博物馆、陈列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在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营造文化氛围,培养村民乐学向学的精神,于无形中改变村民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爱学好学的兴趣,对降低辍学率、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方面都是有益的。2.社会方面。农村教育问题不仅仅是农村的问题,诸多农村教育问题是在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是城乡配套政策和制度与城镇化的发展速度不符造成的;农村教育也不仅仅是农村学校教育的问题,农村家庭教育也存在家长教育缺失等各种问题。因此,农村教育问题是社会变迁的过程中整个社会面临的难题,上文提到的随迁子女入学问题及留守儿童问题,就是如此。而解决它们,则需要包括政府在内社会各界的努力。一是给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制度关爱。落实随迁子女就近入学政策,最大范围内促使随迁子女同流入地学生享受同等升学等方面的机会和待遇,真正做到一视同仁。二是广泛开展志愿活动,在基层设立“留守儿童之家”等类似的社区组织,开展爱心帮扶活动,进一步健全农村留守儿童服务体系,统筹相关社会资源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引导广大社会工作者、志愿者深入贫困地区,满足留守儿童安全、心理需要,给予必要的教育和疏导,以弥补家长教育的缺失。这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社会工作,既需要举社会之力,又有赖专业力量的投入。三是在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企业加大在农村开拓市场、建立工厂等的力度,推动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从源头上减少留守儿童现象,给农村的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家庭是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基本单位,落实好家庭监护及教育责任,是农村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3.教育直接参与者方面。农村教育的直接参与者,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在内。作为乡村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对自身职业生涯有清晰的规划和认识,应努力适应农村教育环境,挖掘农村学生特点,引入新的教学理念、手段和方式,借助新媒体等打开农村孩子的视野;要守得住清贫,干一行爱一行,在立德树人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作为农村学生,要坚信学习改变命运,立大志,不轻易退学,要尽可能排除外在不良环境,影响充分利用可利用的一切资源,学好本领;要关注家乡发展,在提高自我技能,实现人生突破的同时,反哺家乡,力争为家乡教育、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作为农村学生的家长,要进一步提高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为学生创造适宜的学习环境,正确看待读书和挣钱的关系,去除读书功利论的思想,致力于培养一个终身热爱学习、身心健康的社会人。综上,农村教育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发展农村教育,是促进农村百年发展题中应有之义。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团结各方面的力量,大力解决农村教育问题,对实现城乡教育公平,进一步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