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农村挂职总结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障探析
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已成为当前各地组织部门的重要课题。
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关键是坚持党的领导要突出“三个强化”
强调:“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必须把加强党在农村基层的领导摆在首要位置,具体应突出“三个强化”。一是强化思想引领。要采取固化读书班、微信群推送、大喇叭播报等方式,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对标看齐、查找差距、解放思想、狠抓落实,切实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强化政治功能。在组织领导上,要依法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从体制上加强党对农村的领导,常态化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充实党在农村的领导力量;在组织设置上,及时跟进抓好农村各类协会、经济组织党组织建设,掌握党的领导主动权;在组织优化上,常态化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强健党的组织肌体。三是强化制度执行。要抓好党的领导制度在农村落实,突出落实好村党组织委员会议事决策制度,特别是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更加注重发挥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在村级重大事项决策中的领导和把关作用,同时推行组织生活线上纪实、统计、核查等办法,规范“”“四议两公开”等制度执行,以严肃组织生活、提升组织力,促进党的领导规范化制度化。
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核心是选好配强村党组织带头人
强调:“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好配强党组织带头人,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证。”实践中,要选好配强村党组织书记,离不开三个关键环节。一是常态化储备。村级组织后继乏人,主要是日常储备不够。要建立农村“人才池”,吸收新型职业农民、在外人才、村医村教、乡聘村用干部及返乡复转军人、大学生等储备培养,择优挂职锻炼;要建立农村“导师库”,组织乡镇党政班子成员、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与挂职的后备人才结对子、一对一帮带,成熟后在县域内统筹使用,形成良性循环。二是多渠道选任。深入推进引才到村行动,采取内部找、城外引、公开选、跨村任、县乡派等多种方式,拓宽村党组织书记来源渠道,并出台在外人才返乡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返乡创业、到村任职。三是突破式激励。提高村党组织书记待遇,选聘进编是最大激励。要以业绩考核为主,常态化选聘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进入事业编制,成熟一批、选聘一批,从根本上激发村级干部干事创业动力。
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第一要务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指出:“我国农业人口众多,只有不断壮大集体经济,让广大农民切实富裕起来,我们国家才能不断从富裕走向富强。”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摆上重要日程,具体落实“三个一批”。一是清收化债盘活一批。守着资源没钱花,是农村集体经济的共性问题。要紧盯虚列村级债务、侵占集体资源、机动地长期低价发包等突出问题,深入开展农村“三资”乱象专项整治,全面清理、回收村集体“三资”,并通过土地流转、竞价发包、股份合作等办法,全面盘活村级集体经济。二是专人专事推动一批。对村集体“三资”较多、但村级带头人发展能力偏弱的村,要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探索聘请职业经理的办法发展村级产业,推动村党组织书记抓全面工作、职业经理抓集体经济,让专业人干专业事,确保“三资”效益最大化。三是一村一策谋划一批。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目标考评的硬杠,压实县乡党委主体责任,党委书记带头研究推进,立足村情、因村制宜,实行一村一规划、一村一特色,加快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特色产业。
社会实践促进青年教师思政工作
一、社会实践在促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一)社会实践是青年教师改造主观世界的重要途径
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充实理论,是认识深化的必经之路。目前,大部分青年教师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综合素质高、研究能力强,但对于所学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缺乏实践检验,缺乏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参加社会实践,青年教师能够深入实际,接触社会,检验自己的知识在应用中的缺陷和不足,获得提高认识能力及加强自我教育的机会,使他们在认识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进一步改造主观世界,纠正认识偏差,克服脱离实际和思想过激的弱点。而且,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青年教师也能够认识到社会对高校教师的期望,进一步正确认识自己,明确教师责任。因此,社会实践有利于青年教师自身的成长,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社会实践是对青年教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方法
高校青年教师很多是“80后”、“海归”,成长环境优越,有过海外学习经历。但在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下,部分青年教师存在理想信念动摇、社会责任感缺失、艰苦奋斗精神缺乏等不良倾向。开展社会实践,组织青年教师到历史文物古迹、文化遗产胜地、历史博物馆等开展中国文明史教育,有助于他们加深对中华民族悠久灿烂历史文化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到革命纪念馆、革命根据地、革命烈士纪念碑等开展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等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他们感受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和可歌可泣的光荣事迹,给青年教师以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激励和思想的启迪;到社会主义新农村、改革开放示范区等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让青年教师亲眼目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果,感受国家面貌发生的新变化,感受劳动人民昂扬奋发的时代精神和务实勤奋的优秀品质,亲身体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感受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进一步领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深刻含义,从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三)社会实践有利于增强青年教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在社会实践中,青年教师能够认识社会,了解民情,在看到我国经济、文化建设等各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能够发现我国依然存在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突出问题。在农村和山区,能够看到部分地区基础教育依然薄弱,人民生活依然贫困;在城镇,能够看到经济发展以损耗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问题依然凸显;在企业,能够看到科技水平落后、专业人才匮乏、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在社会实践中,青年教师服务社会、传播文化,为当地的文化建设和企业的科技创新带去新的理念和成果,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贡献。青年教师的所见所闻能够使他们感受到国家、社会、企业对整体文化素质提高和对人才需求的迫切性。开展文化和科技服务的过程,又是获得社会认可和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过程,这都能够增强高校青年教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使他们自觉把自己的人生理想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联系在一起,义无反顾地担当起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以及提高国民整体文化素质的神圣职责,成长为具有奉献精神并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工作者,成为投身科学研究,推动国家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的生力军。
社会实践在教师思政工作中的影响
一、社会实践在促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一)社会实践是青年教师改造主观世界的重要途径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主客观的对立统一,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是认识的目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充分体现。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充实理论,是认识深化的必经之路。目前,大部分青年教师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综合素质高、研究能力强,但对于所学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缺乏实践检验,缺乏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参加社会实践,青年教师能够深入实际,接触社会,检验自己的知识在应用中的缺陷和不足,获得提高认识能力及加强自我教育的机会,使他们在认识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进一步改造主观世界,纠正认识偏差,克服脱离实际和思想过激的弱点。而且,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青年教师也能够认识到社会对高校教师的期望,进一步正确认识自己,明确教师责任。因此,社会实践有利于青年教师自身的成长,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社会实践是对青年教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方法
高校青年教师很多是“80后”、“海归”,成长环境优越,有过海外学习经历。但在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下,部分青年教师存在理想信念动摇、社会责任感缺失、艰苦奋斗精神缺乏等不良倾向。开展社会实践,组织青年教师到历史文物古迹、文化遗产胜地、历史博物馆等开展中国文明史教育,有助于他们加深对中华民族悠久灿烂历史文化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到革命纪念馆、革命根据地、革命烈士纪念碑等开展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等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他们感受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和可歌可泣的光荣事迹,给青年教师以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激励和思想的启迪;到社会主义新农村、改革开放示范区等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让青年教师亲眼目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果,感受国家面貌发生的新变化,感受劳动人民昂扬奋发的时代精神和务实勤奋的优秀品质,亲身体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感受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进一步领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深刻含义,从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三)社会实践有利于增强青年教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在社会实践中,青年教师能够认识社会,了解民情,在看到我国经济、文化建设等各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能够发现我国依然存在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突出问题。在农村和山区,能够看到部分地区基础教育依然薄弱,人民生活依然贫困;在城镇,能够看到经济发展以损耗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问题依然凸显;在企业,能够看到科技水平落后、专业人才匮乏、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在社会实践中,青年教师服务社会、传播文化,为当地的文化建设和企业的科技创新带去新的理念和成果,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贡献。青年教师的所见所闻能够使他们感受到国家、社会、企业对整体文化素质提高和对人才需求的迫切性。开展文化和科技服务的过程,又是获得社会认可和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过程,这都能够增强高校青年教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使他们自觉把自己的人生理想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联系在一起,义无反顾地担当起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以及提高国民整体文化素质的神圣职责,成长为具有奉献精神并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工作者,成为投身科学研究,推动国家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的生力军。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研究
摘要:为发挥职业教育辅助国家经济社会转型的作用,高职院校结合区域特征,发挥自身优势增强自身社会服务能力亟待提高,结合天津三所高职院校及优质企业经验,总结出教师自身社会服务能力地提升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积累资源促进院校本身办学方式和办学特色地同步提升需要企业、学校和教师形成三方联动构建高职院校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管理体系。
关键词:社会服务;产教融合;“双师型”
一、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出及意义
(一)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提出
为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近年来政府不断动态调整和优化高校、学科和专业资源分配确保稳定就业。2019年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从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拿出1000亿元,用于1500万人次以上的职工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1]。
(二)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意义
辅助经济转型需求,当今中国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等,对于企业现有员工和新晋员工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高技术技能人才,成为高职院校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深化产教融合需求,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出一批具备高素质、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扎根企业,现有企业员工的持续化培训也应伴随着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化产教融合开展形式丰富的校企合作可以让企业与高职院校建立起“命运共同体”结构。对接终身教育需求,2019年初《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颁布,终身教育的概念以恰逢其时的姿态出现在方案中,这是我国国情的需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
市长在扶贫开发会发言
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三农”和扶贫开发工作。刚才,表彰了先进集体和个人,典型单位进行了发言,这些经验要大力推广,值得学习借鉴。同志总结了去年“三农”工作,对今年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指导性、针对性很强,我完全赞同,大家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是中国最大的群体,只有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才能安天下、稳民心。我市是国家省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做好“三农”工作是重中之重。我到工作后,经过认真调研,将结构调整确定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去年以来,我们通过政策支持、典型宣传、服务保障等措施,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有效缓解了大豆重迎茬和土地药害问题,为粮食产量实现“四连增”奠定了坚实基础。按照结构调整规划目标,明年我市将实现科学轮作,今明两年的任务十分艰巨。随着大豆面积的减少,玉米、小麦等作物的增加,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各地一定要坚定信心,坚定不移地把结构调整规划落实到位,同时,研究好玉米、小麦生产加工和销售等问题,下更大决心、花更大气力、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全面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持续促进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当前,我市正处于跨越赶超的关键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如何实现新突破,是各级党委政府应该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重大问题。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市“三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实施“四化引领、四点支撑、四措并举”,努力把“三农”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一、“四化”引领,明确主攻方向。书记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将发展现代农业概括为“八化”,从我市看,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是推进标准化、特色化、产业化和城镇化,抓好这“四化”,就抓住了“三农”工作的方向,推动我市现代农业向纵深发展。在标准化方面,要进一步制订和完善农业地方标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一是建立健全标准化体系。推进种子繁育和供应体系建设,扩大统一供种能力,实现种子标准化,良种覆盖率要达到98%以上。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建立测配供一体化体系,实现施肥标准化,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1200万亩。加大农业先进模式化栽培技术推广力度,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实现科技标准化,先进适用栽培技术到位率达到93%,推广农场模式化栽培面积650万亩。推进深松整地,对土地保墒十分重要,要将土地规模流转作为一项常态工作,实现整地标准化。二是突出抓好农机作业标准化。我市农业机械化程度位居全省前列,共组建农机合作社227个,覆盖耕地650万亩,机械化率达到95%以上。要进一步发挥农机合作社作用,制定田间作业标准,提高农机标准化作业水平。同时,要完善经营管理机制,通过土地租赁、托管、统一、连片经营等模式,拓宽作业服务领域。三是加快标准化基地建设。要发挥现代农业示范带引导、辐射、带动作用,全面实施标准化生产,大幅提高农业生产标准化整体水平,建设示范基地28个,标准化率达到100%,作物平均产量提高25%以上。在标准化建设方面,我市基础条件很好,要确定高目标,树立“穷尽一类”的思想,争取走在全省前列。在特色化方面,要立足我市实际,充分挖掘农业发展潜力和未来发展优势,发展有机农业,在“特”字上做文章。一是特色林产业。我市从俄罗斯引进的蓝靛果忍冬和花楸等品种繁育面积已达1800亩,北药种植面积已达22万亩,市场前景看好。要引进战略投资者,与企业共同研究种植基地、加工项目和市场网络等问题,尽快使蓝莓、北药产业成为林业产业的重要支撑。二是特色养殖业。要加快网箱养殖基地建设,加大名特优新品种放养密度和比重,开发特色冷水鱼宴,力争新建网箱3000个。大力发展林下养殖、矿泉系列等特色养殖,扩大规模,打好绿色生态牌。三是特色境外农业。我市境外农业开发规模已近百万亩,市政府设立了5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境外粮食回运。要加强对外营销,打造中俄边境无污染农产品特色品牌。同时,也要做好非转基因大豆的文章。四是特色观光农业。要把农业与旅游结合起来,依托主要公路两侧现代农业示范带和沿江新农村示范带,积极发展特色果蔬种植,吸引市民和游客前来观赏、品尝、体验和采摘。在产业化方面,要用工业化思路谋划农业,用市场化思维经营农业,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大力发展农林基础产业。一是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我市龙头企业整体实力不强,多为初级产品,精深加工少,产业链条短,比较优势不突出,农产品本地转化率和精深加工率低。要将招外地企业与扶持本地企业相结合,千方百计扶持龙头企业,加快推进嵩山薯业、黑土香燕麦、辰星薯业、雨润食品等企业发展,提高农产品加工的深度和精度,不能只把稻子碾成米、黄豆榨成油,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向精深延伸。二是落实农产品加工基地。我市60家龙头企业年加工能力500万吨,去年实际加工交易农副产品只有90万吨,有市场因素,更多的是基地建设问题。要引导企业真正与农户建立合作关系,条件成熟的地方,可由龙头企业的资本与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入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构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结机制。要继续抓好寒地水稻示范区建设,区都要建设寒地水稻示范基地,力争今年水稻面积达到20万亩以上。三是着力打造品牌。要加快改变我市农产品普遍存在的“有品无牌、有牌无名、有名无市”问题,实施品牌牵动战略,大力培育在全省全国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品牌。今后两到三年,每个县(市、区)都要培育出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知名度高的知名品牌。在城镇化方面,要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以城镇化统筹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一是完善城乡规划体系。按照近郊城市化、远郊城镇化、中心村社区化原则,编制好乡村布局规划、小城镇建设规划及专项规划,加快小城镇和中心村建设。要把重点放到部分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使之尽快完善功能,增强实力,发挥地域性经济和文化中心作用。要推进10个城乡一体化示范镇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小城镇吸引力。二是加快培育支柱产业。小城镇要有产业来支撑,要依托资源、区位、环境和人文优势,积极培育主导产业,打造垦区带动、林区带动、矿区带动、口岸带动、交通枢纽带动、重点旅游景区带动等特色小城镇,形成各具优势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三是稳妥推进户籍改革。近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规定在县级市有合法稳定职业及住所的可落户,在地级市有合法稳定职业满三年并有住所,同时按规定参加社保的可落户,户口管理第一次达到如此开放程度。我们要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户籍改革新模式,解决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逐步实现农民就业、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与城市接轨。#p#分页标题#e# 二、“四点”支撑,夯实发展基础。发展现代农业支撑点很多,从我市当前情况看,最关键的有“四点”,要集中力量,力求突破,带动农业整体水平提升。一要完善基础设施。近年来,全市累计完成水利投资2.79亿元,新增灌溉面积53万亩,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5万亩。去年,我市全部纳入国家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南部三县(市)还列入了全省千亿斤粮食产能旱涝保收田规划。但实事求是讲,我市农业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薄弱,靠天吃饭的成分很大。省里今年要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和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建设,各地各部门要把政策用好用足,组织实施好23个重点项目,建设旱涝保收田、高效节水灌溉、中小河流治理等工程,推进灌区配套改造和水保项目区建设,加大防洪抗旱减灾工作力度,最大限度降低水旱灾害造成的损失。各县(市、区)要落实好国家省政策,把水利建设基金和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按规定比例提取筹集到位。二要扩大合作组织。目前全市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710个,带动10.2万农户,辐射876万亩耕地,合作组织数量不少,但在组织化程度和经济实力方面,还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有很大差距,没有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要增加专业合作组织数量,争取每年新增50个,扩大辐射面,经过几年努力实现全覆盖。要协助具备条件的农民专业协会向专业合作社转型过渡,帮助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制度,促进规范发展。要加大地方财政支持力度,鼓励引导一批相对成熟的专业合作组织成为经济实体。三要发展农林园区。去年,我们按照“飞地经济”模式,以区为原料基地,在启动了市属农林园区,按照园区共建、产业共育、税收共享的原则来建设和运作,便于统筹利用资源和集中摆布项目。园区启动实施以来,同志和各有关部门都付出了很多辛苦,目前,佐源精制糖加工、凯迪生物质发电2个项目已经落户。农林园区之所以选择在,是因为地理位置比较适中,各地要大力支持园区建设,尽快培育成我市的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今年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确定将重点建设5—10个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给予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我们要加大争取力度,尽快完成园区报批工作,抓紧启动建设。各县(市、区)和各有关部门要有大局意识,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今后新上农林产业项目由市发改委把关,原则上都要向农林园区集中。各地建设园区要充分考虑整体布局和功能定位,比如,合作区和区重点发展光伏、外贸物流、石化和进出口加工等产业,可以发展矿产业,和风景区可以发展矿泉、旅游产业,其他县(市)园区也要依托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四要搞活流通市场。近年来,我市结合“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大了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力度,但目前流通网络不健全、信息服务不到位、流通业态不完善等问题还很突出。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搞活流通市场,从注重研究“田间地头”向“市场端头”转变,从注重研究“产供销”向“销供产”转变,把更多的利润留给农民,真正实现增产又增收。要抓好粮食及农副产品流通市场体系建设,今年嫩江大豆、山珍交易市场要建成投入使用,马铃薯、区网箱鱼交易市场进度要加快,力争两年内打造一批特色鲜明、辐射面广的农产品批发市场。 三、“四措”并举,提供有力保障。客观地讲,制约我市农业发展因素很多,解决这些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破解制约难题。一要抓好局市共建。我市局市共建走在了全省前列,各地各部门在巩固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要立足垦地双方长远发展,不断把局市共建引向深入。在共建领域上实现突破。目前,各地合作共建主要集中在“三代”、土地流转、农机合作社组建等方面。今年,要依托各自优势,推进局市共建向园区、项目和小城镇建设,以及教育、医疗、文化、社区建设、社会管理等领域延伸,拓展共建领域,整合优势资源,促进互动发展。在产业化经营上实现突破。共同推进北大荒百万吨矿泉水、完达山乳业、九三现代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联合建设850万亩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在交流机制上实现突破。去年,嫩江探索建立干部挂职机制,选派7名乡镇长分别到九三分局所属农场挂职,九三分局也选派1名副场长到嫩江县政府挂职,实现了人才资源共享。各地要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建立起双方有效对接、便捷沟通的长效机制。二要加大招商力度。要将招商作为我市各项工作的引领,把功夫多放在平时,盯住国内某行业的领军企业,有针对性地登门招商,尽量少搞集中式大规模招商,增强招商实效。市政府决定在今年春、秋两季举办两次招商项目签约活动,展示各地招商引资成果。具体到农业领域,招商工作也很重要,推进城镇化、产业化,都需要招商引资。我市农业、林业、草原、水电等资源,是招商引资的最大优势,不论是已往建成投产的项目,还是今年计划推进的项目,农产品加工项目都占了很大的比例,有的工业项目也是依托农业资源建设实施的。今年,省农委提出把抓招商作为首要工作,农口各部门要突破思维定势,把招商作为工作主攻方向,依托已经建成的工业园区和正在推进的农林产业园区,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争取引进一批带动和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大项目、新项目和好项目。三要深化农村改革。改革是农村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农民增收的根本动力。既要改革生产力,也要改革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不改革,会阻碍生产力发展。我市去年流转土地520万亩,适度规模经营面积905万亩,占播种面积比重已经过半。今年,各地要推行转包、互换、转让、出租、股份合作等流转模式,加强规范管理,力争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分别增长10%和15%以上。要扎实推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产权制度改革,组建县级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鼓励商业银行围绕农民需求,创新支农产品,为农村发展提供金融服务。引导保险部门开展农业农村保险,扩大政策性保险覆盖范围,降低农业经营风险。四要强化向上争取。近年来,国家和我省都加大了“三农”支持和投入力度。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在加大粮食主产区补偿力度、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向产区集中、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政策和措施。我省也将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推进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仅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入就将达102亿元。各地各部门要抓住国家省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机遇,加大向上争取力度,不仅要争取产粮大县、天保工程、新农村建设、省级财政扶贫资金等方面的资金和政策,还要争取农村公路建设、泥草房改造及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资金和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要争取提高我市粮食综合补贴标准,争取来的各项资金优先发展农业产业。#p#分页标题#e# 最后,我再强调一下扶贫开发工作。关心弱势群体生活,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年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作为新的扶贫标准。省委省政府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决定将扶贫标准由原来的1570元调整到2800元。从我市看,近年来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农村贫困人口由13万人减少到8.1万人,但按照新的扶贫标准,我市贫困人口将增加1倍左右,任务更加艰巨。各地各部门要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举措,按照省新扶贫标准,抓紧调查摸底,确定扶贫范围,研究落实推进措施。要突出抓好产业开发扶贫,今年仅省扶贫开发配套资金就达1.5亿元,要编制“十二五”期间整村推进规划,做好首批39个贫困村整村推进项目申报,争取更多的支持。要积极探索新的扶贫方式,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帮助困难群众理清发展思路,寻找致富门路,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工作,使困难群众从根本上摆脱贫困。 同志们,做好今年的“三农”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全力开创我市“三农”工作的新局面,为实现跨越赶超而努力奋斗!
粮食中心领导班子年度工作总结
2019年,县粮食中心领导班子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级县委重大决策部署,紧密结合粮食工作实际,带领粮食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凝聚力量、真抓实干,各项工作取得比较满意的成绩。现就中心领导班子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班子政治建设情况
一是加强学习,始终坚持讲政治、遵党纪。中心领导班子通过开展集中学习和自我学习,学习各项理论知识及业务知识,树立了“四个意识”,坚定了“四个自信”,做到了“两个维护”,始终把牢政治方向,对党绝对忠诚;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中心领导班子带领粮食系统全体人员在思想和行动上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上,全力做好县中心工作,脱贫攻坚、“三城同创”、招商引资、棚改工作均取得较好成绩;三是团结合作、创新工作理念。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坚决执行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问题全部通过党政联席会、主任办公会集体讨论研究,做到公平公正;四是积极改进工作作风。中心领导班子在工作中坚决杜绝不良风气,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率,强化自我管理与群众监督,紧紧依靠集体力量,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带领粮食系统干部职工夯实基础、积极创业,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二、2019年度工作亮点
(一)政策性库存大清查工作圆满结束
2019年是10年一次的全国性政策性粮食库存数量和质量大清查,由国务院统一部署,规格及要求严、任务重,我县采取了多项措施,圆满完成了任务。一是成立了以分管粮食工作的副县长为组长的县政策性粮食库存数量和质量大清查工作协调小组,并多次召开协调会,指导协调大清查工作,同时邀请周边瑞金、会昌、广昌、南丰等县粮食部门联合召开了大清查联席会,由去年全国大清查试点县南丰、广昌作了经验介绍;二是按时完成了动员部署、组织培训、制定方案、收集资料等准备阶段工作;三是督促企业严格开展了自查工作,做到有库必到、有粮必查、查必彻底,针对自查发现的问题即时整改到位;四是配合省质检扦样组完成了全县(包括中储库)6个库点、48个货位、50份样品的扦样工作;五是顺利通过了省大普查小组对我县辖区内政策性粮食的检查,根据省普查小组情况反馈,我县政策性粮食库存数量真实、账实相符,库存粮食储存安全、质量稳定。
(二)粮食购销工作卓有成效
农村社区建设创新路径解析
提要:农村社区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得以实现的助力器,政府在其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本文认为,农村社区建设创新路径是因地制宜建设,分步实施管理;激发内生动力,鼓励居民参与;整合各方力量,强化资金保障;改善社区民生,提供多元服务;善用人力资源,提升建设质量。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社区;公共服务
一、农村社区助推乡村振兴内在逻辑
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农村农业的发展。党的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任务,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使得农村的社会福利水平和文明程度得到全方位提高,具体讲就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得到保证。农村社区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最重要的载体,同时也是广大农村地区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农村地区得以实现,农村公共事务的管理更为科学,政府的行政行为与农村居民自我管理和服务更好地衔接。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呈叠加的正效应。
二、政府在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的作用
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以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的建设过程。在农村社区建设进程中,需要政府因势利导、合理规划,政府要组织和带领作为主人翁的当地社区居民进行建设。政府在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主要发挥服务和引导的作用,积极为农村社区建设提供基础设施、整体规划、社会保障、规范乡村管理等方面的服务,改变地方政府直接行政干预农村社区建设的行为方式。政府可以通过优惠政策和加大宣传等方式逐步引导,也可以在与村集体协商的基础上组织实施,但是政府从始至终都应该扮演一个协调、组织和服务的角色。
三、农村社区建设创新路径
谈“双高”下小学教育专业群组建逻辑
摘要:在“双高”背景下,小学教育专业群的组建对高职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顺应国家“加强乡村学校教师培养”的号召,组建适应农村教师发展的小学教育专业群成为大专师范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在遵循准确性、有效性和有用性等原则基础上,分析小学教育专业群建设的背景和组建小学教育专业群的可行性,从专业群服务的产业、人才培养定位、建设目标、建设内容等方面提出小学教育专业群建设构思方案。
关键词:小学教育全科;专业群;课程体系;组建逻辑
一、小学教育专业群建设的背景分析
(一)国家重视“发展农村教育”
教育部等五部门在《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中明确提出了“加强乡村学校教师培养”的要求。《广东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强调“要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2017年12月22日,广东省教育厅最新颁布的《广东“新师范”建设实施方案》指出要建设具有广东特色的“新师范”。
(二)粤西北地区小学教师缺口大
据《羊城晚报》报道,广东省为适应2020年小学学位新增速度过快的需要,小学教职员急需补充编制9万多。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特别是粤东、粤西和粤北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小学师资欠缺问题将更为严重,急需培养小学教师加以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