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农村电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农村电商物流现状分析3篇
农村电商物流现状篇1
建设现代化农村物流体系,既能满足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又能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有力支撑。然而,目前我国农村电商的发展状况并不理想,其中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就我国当前的情况而言,农村物流发展前景广阔且具有后劲。因此,如何建设现代化农村物流体系,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新课题。
1研究背景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助于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和物流的迅猛发展,促进了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有利于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冲击,国内很多企业面临破产、倒闭的风险。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达到391981亿元,比上年下降3.9%。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52566亿元,下降4.1%。而电商行业从中抓住机遇,以迅猛发展的劲头逆势高速增长。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从我国的一线、二线城市,再到边远的山区,无一例外都掀起电商拉动经济的热潮,门店到家、直播带货等新兴产业不断崛起,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例如,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的村民便是利用电商直播带货的方式,使得当地的鹰嘴蜜桃获得广阔的市场,鹰嘴蜜桃产业成为当地的优势产业,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典型代表之一。电商直播带货实现了商业销售的从“人找货”到“货找人”的转变,这种转变的实现,有赖于物流行业的支持。电商行业的发展,有效激发了社会对于电商物流的需求,因为电子商务产业的高速发展同通畅高效的物流系统是相辅相成的。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革新,使得社会生产方式、货品买卖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物流业也由此有了广阔的发展前景。2019年9月,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印发《关于支持推进网络扶贫项目的通知》,支持贫困地区推进网络扶贫项目建设,让贫困地区群众在互联网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这在为物流产业带来了强大推动力的同时,也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现阶段许多传统物流企业更多地从战略实施上提升对物流的重视程度,主动进行经营与综合服务的改革,以提升企业的综合效益。
2农村电商物流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物流业受到了国家和民众的高度重视,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农村电商物流业的发展状况却不如人意[2],城乡发展的不均衡,也制约着我国物流业的发展。
2.1基础设施不完善,制约农村电商物流业的发展
农村电商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
一、引言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重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1年)》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39.2万亿元人民币,占同期GDP的38.6%;同期数字经济增速是GDP增速的7.1倍。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最为活跃的领域,数字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不断加快、加深融合,特别是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数字信息技术在广大农村广泛应用,助推农村电商蓬勃发展。商务部大数据监测显示,2021年我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0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增速加快2.4%,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4221亿元,同比增长2.8%。在众多农村经济产业中,农村电商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新亮点,在重塑产业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研究数字经济对农村电商的影响效应对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和实现共同富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数字经济和农村电商逐步融入人们的现实生活,与此相关的学术研究也逐渐多元化。现有文献关注了数字经济对城市高质量发展[1]、中国对外贸易发展[2]、中国制造业发展[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4]、跨境电商规则升级[5]等的影响机制与促进效应。也有文献关注了数字经济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如陈一明(2021)研究了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6];沈费伟(2021)阐释了数字乡村内生发展逻辑[7]。关于农村电商的研究,董坤祥等(2016)以遂昌、沙集两种典型农村电商集群发展模式为例,分析了农村电商发展的阻碍因素,并给出了对策建议[8];史修松等(2017)基于对江苏淘宝村的调查,研究了农村电商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与空间差异性[9];汪兴东(2020)评估了70项农村电商上行扶持政策文件的政策效应[10]。这些研究成果为本文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参考,但尚不能回答数字经济对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的促进效应究竟如何、数字经济对农村电商发展的促进效应是否具有空间异质性。在实现共同富裕长远目标背景下,研究数字经济对农村电商的影响效应有助于充分释放“数字红利”、带动农村地区居民创业增收,有效推动农村产业数字化转型。因此,本研究拟利用2013—202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以数字经济为核心解释变量,运用双重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实证测度数字经济对我国农村电商的整体影响效应和区域异质性,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农村电商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建议。
二、数字经济促进农村电商发展的理论机制
(一)数字经济夯实农业基础,促进农村电商产品供给不断优化
数字经济凭借数字虚拟空间,促进数据、技术、管理、知识要素与传统土地、劳动力要素相互耦合,为人才、土地、资本等各种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加速流转以及平等交换提供新平台,进而唤醒乡村沉睡资源,激活农业附加价值[11];其次,数字信息技术促进农村产业之间的连接,构建出相互协作、综合协调、多元共进的产业结构体系,使得农村地区的要素资源供给能力突破生产可能性边界,原有生产要素重组创新,形成新的生产要素,进一步实现乡村跨域式流通[12];此外,农村电商作为农产品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表征,在其信息流转与产业运营过程中,数字经济搭建起公开透明的信息交易平台,提供了大数据收集、分析和处理的条件,从而促进农产品供给结构转型和资源配置优化。
(二)数字经济打破信息壁垒,促进农村电商交易主体快速匹配
数字经济衍生出的网络购销平台能够精准对接供需信息,切实解决小农户“卖难”“卖差”的困扰。一方面,数字技术实现了传统信息的数字化转换,能够改变农产品流通的传递方式。同时,依托宽带、光纤等网络基础设施进一步跨时空传递即时互动、零边际成本的数字化信息,并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归一化储存,将全国各地的资源有机整合,凭借信息在虚拟空间的自由流动性,实现农产品与多样化市场零距离、零障碍的高效匹配[13]。另一方面,基于不同种类的网络购销平台,一些创新性高、备受消费者喜爱的产品厂家,通过线上平台能够迅速被其他潜在合作商家所熟知,更易以较低的成本扩大上下游产品的相关生产与服务。同时,与之相配套的线下物料配送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使得线上销售的产品能够迅速配送到消费者手中,有效提升产品供应规模。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电商的现状和策略
摘要:农村电子商务的出现一方面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另一方面为实体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虽然现阶段我国农村电商发展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依然需要重视。鉴于此,本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探究当前我国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发展路径,为农村电商进一步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农村电商;发展现状;发展路径
1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电商发展现状
1.1运营主体培育较为困难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数超过了10亿,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71.6%,虽然如此,农村电商的发展水平依旧不高,具体原因在于受传统经营模式的影响,农户接收信息的时效性较差。对于农村居民而言,其接受电商业务的水平不高,农产品电商的交易率急需提升,而目前的农村电商企业多数是以传统农产品商贸为主。从对现有农村电商企业的了解中可以看出,农村电商是由家庭农场及种植大户等经营主体转变而来,而这些电商企业往往比较擅长传统的运营模式,对电商运营模式的认识不够深入,同时也没有相关的运营经验和管理经验。这就需要农村电商加大与电商平台的合作,同时还需要政府的扶持和引导。在地方层面而言,往往较为关注龙头企业,对农村小型电商企业的关注度不够,也没有对其进行相应的培训,导致农村缺乏专业的电商人才。因此,对于农村小型电商企业而言,没有能力借助农产品来拓宽电商渠道,同时整合种植结构和农产品品种的实力也远远不够,这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村电商的发展。
1.2农村电子商务市场运营方面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随着电子商务产业的蓬勃发展,给农村电商产业带来了诸多的机遇,农村电商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也有一些问题,如电商重复性建设问题,在农产品中,有的产品保质期短,储运成本非常高,对运输也有一定的要求。农村电商企业倾向于发展容易储存、容易配送的干货类产品业务,这就出现了经营范围相同、渠道来源相同等电商重复性建设问题,经营模式的同质化成为农村电子商务市场运营中的主要问题,也是现阶段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直接影响着农村电商企业的发展。
农村电商产业集群联动发展策略
摘要:文章总结了乡村振兴背景下职业教育和农村电商产业集群联动发展的影响因素,利用解释结构模型对这些因素进行了分析,归纳了联动发展的表面因素、中间因素和根源因素,从而提出了促进职业教育和农村电商产业集群联动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职业教育;农村电商产业集群;解释结构模型
目前,关于职业教育与农村电商产业集群联动发展的研究并不多。邓德艾[1]利用职业教育在职业培养、就业培训和创业指导上的功能优势,从师资流、资金流和物资流三个维度为职业教育电商精准扶贫提供保障。陈孝强[2]结合十堰山区农村电商发展现状与问题,立足十堰地方职业教育,探索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创新实施路径,包括产教融合与校地合作、农产品电商平台与地方产业结合等,探索出适合地方产业发展的特色创新之路。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学者们基本得出相同的结论:职业教育与农村电商产业集群相互关联、互利共生,两者的联动发展也是他们作为理性主体的必然选择。其不足之处是,学者们的研究大多站在理论层面,没有对两者的联动程度深入探讨,缺少必要的经验分析和实证检验。同时学者们并没有对职业教育与农村电商产业集群融合对策提出的依据进行深入探讨,缺少必要的理论分析。因此,本文将从解释结构模型出发,开展湖南省职业教育与农村电商产业集群联动发展的对策研究,有据可循地提出相关对策,为其联动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1职业教育与农村电商产业集群联动关系分析
1.1职业教育为农村电商产业集群提供人才支持。农村电商是乡村振兴的第一抓手,它优化了农产品的供应链,重构了农产品的产业链,极大地释放了农村电商对乡村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和倍增作用[3]。农村电商产业集群指立足农业生产基础,发挥区域产业优势,将处于特定空间领域的相关生产、经营、销售及配套服务的企业,以特定的网络组织形式集聚而成,进行一定电子商务活动的产业综合。因此,发展农村电商需要懂农业、商业、物流、市场营销、信息技术等知识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1.2农村电商产业集群带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农村经济的从业人员绝大多数受教育程度低,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科技人才数量少、技术结构不合理、专业团队缺乏等问题。新形势下农村电商产业急需一批具备网络推广、市场数据分析、产品价值定位等技能性的人才。职业教育需以此为依据,促进人才培养对接产业需求。
2职业教育与农村电商产业集群联动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及解释结构模型构建
2.1解释结构模型。解释结构模型法(InterpretativeStructuralModelingMethod,ISM)认为复杂的系统由若干子系统要素组成,学者可以结合知识、实践及计算机软件的辅助,构建多级递阶层次结构模型。由于它的便捷性,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系统工程中[4]。其分析步骤如下:(1)确定系统的构成要素集T,其中Tii=(1,2,…,n)表示系统中的第i个要素。T=T1,T2,…,Tn{}。(2)根据因素Ti和因素Tj之间的影响关系,确定邻接矩阵A=aij()n×n。然后确定各要素间的可达矩阵P。可达矩阵P根据公式(1)确定。
供应链管理下农村电商物流发展探析
摘要:近些年,乡村振兴已经成为了我国非常重要的发展战略,而农村电商作为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应当积极发展农村的电商物流。但是,从当前农村电商物流的整体发展情况来看,遇到了很多难题,严重影响了农村电商的发展,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基于此,本文就针对于供应链管理视角下的农村电商物流发展进行研究,首先分析当前农村电商物流发展遇到的困境,之后在供应链管理视角下分析农村电商物流发展措施,希望我国农村电商物流能够得到良好发展,从而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农村;电商物流
前言
总理曾经指出在解决农业供给侧问题时可以借助农村电商,而在之后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更是着重强调了农村电商物流的发展,应将物流服务网点逐渐延伸到农村中,使得农产品在产销上变得更加稳定。由此能够看出来,中央政府对于电商物流以及整体的发展都给予了格外重视,还肯定了物流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然后,农村物流整体发展较为缓慢,直接影响了农村电商的发展,对于农村经济发展也产生一定的限制,也是各个地方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下面笔者就针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农村电商物流发展遇到的困境
(一)缺乏完备的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发展缺乏动力支持根据邮政局所统计的数据显示,我国乡镇快递覆盖率达到了93%(2019年底),然而因为农村电商物流发展时间很短,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正处于起步建设阶段,在全国一年以后超过7成的农村并没有电商配送站点,在设施上一直都处于不完善的状态[1]。之所以出现此种情况,主要原因在于:(1)农村的人口居住地不集中,农产品的种类较多,规模化程度较低,不论是在物流供给还是需求上都较为分散,而且运输线路较长,再加上农村道路级别较低,交通设施也较差,物流分拣依然靠人工,造成农村物流整体技术水平相对很低。(2)农产品多为生鲜产品,容易发生腐烂与损耗,但是农村物流在各个环节中缺乏及时性,效率也相对较低,此则造成物流成本较高,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造成农产品的销售与发展变得非常困难。
(二)物流企业混乱,资源共享不到位。为了能够进一步开发农村市场,各个电商企业应当开发出相应的物流平台,例如菜鸟网等等,而且农村地区中的物流小企业也应当不断加快在本地市场中的开拓。然而,企业间虽然既存在合作关系也存在竞争关系,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竞争关系远大于合作关系,如此则导致企业间缺乏信息共享平台,对于运力资源的整合也不到位,造成资源共享程度较低,不利于农村电商物流的发展。通常情况下,在电商物流发展较好的地区中物流公司也更多,呈现出扎堆的形势,在物流网点建设上也存在重复现象,运力资源也出现了重复安排的情况[2]。但是,在一些较为偏远的乡村中,物流企业一般都难以顾及,不仅在服务站和网点上非常缺乏,而且还缺乏基础设施与人力资源。所以,在物流资源上的分配不均匀,没有对各方面资源进行有力整合等等,这些都严重限制了配送效率,如此则需要在电商配送、成本控制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乡村振兴下农村电商发展模式探究
[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农村电商依托于网络平台不断实现新的发展。城市电商市场基本趋于饱和状态,而农村电商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以乡村振兴为背景,对我国农村电商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同时从多个层面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全面构建农村电商的运营体系、促进农村电商的持续发展,进而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电商;发展模式;运营体系
一、引言
党的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更多的政策开始向农村地区倾斜。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农村电商经济也由此产生并不断发展,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使得农产销售难题得以破解,农产品电商发展体系不断健全。由于农村电商起步发展时间较晚,因此限制性因素还相对较多。首先,农村电商缺乏专业化人才,广大农民电商意识较差、过观念落后,参与率较低;其次,物流配送体系还不健全,很多乡村还没有开通物流服务,因此降低了农村电商的发展热情;第三,农产品的标准化程度较低,在集约化、品牌化、规模化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第四,网络覆盖率较低,使得农村电商的普及难度较大。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商主要发展模式
(一)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从2006年开始的土特产和生鲜产品开始探索网上交易,其品牌化的运营程度不断提升,比如顺风优选、义乌模式、沙集模式等模。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模式所销售的主要产品是农产品、土特产、生鲜农产品等。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处于“信息服务”阶段的农产品电商时代,以电子商务平台为依托开展农产品交易,实现了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的有效衔接。这一模式的产生有效缓解了农村就业和创业难题,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农村电商1.0模式。从2013年开始,各大电商巨头开始将目光转向农村市场,农村电商时代也由此正式开始产生和发展。在广大农村,通过各种宣传使得网络购物的知名度大大提升,但此时限制农村电商发展的基础设施还较为落后,各项配套设施和支付手段都不成熟,所以农村电商仅处于1.0时代,其代表主要是农村淘宝和京东下乡模式。农村电商1.0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各电商巨头通过广泛的宣传在农村跑马圈地,其模式主要是“在线交易”的电商时代。但是这种简单的“品牌宣传+产品销售”的方式还难以实现对农村市场的有效开发,对于振兴乡村经济发展的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乡村振兴下农村电商发展问题分析
摘要:为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指出了农村电商存在的法律风险,即:交易产品价格和质量法律风险、交易主体资格法律问题、交易电子合同法律问题。提出了防范农村电商法律风险的对策: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农村电商监管体系,健全农村信用体系,发挥政府服务职能,提高经营者的法律和道德意识。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电商发展;法律问题
电子商务是使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和通信手段进行商务活动。农村电子商务的出现,进一步促进了农村的发展,调整了农村的经济结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转型和进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提高农村的生活水平,促进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1]。
1农村电商存在的法律风险
1.1农村电商交易产品价格和质量法律风险。一个商品的价值变化会导致市场上价格的变化,具有一定的价格规律。而网上交易的商品价格不定,无法更好地总结商品的价格规律,在农村电子商务中这个问题尤为突出。比如:交易中的食用油,由于原材料和加工手法的不同,导致价格上存在差异,而消费者无法更好地辨别商品的好坏,最终可能花高价却买到了不符合标准的油。同时,网上交易会存在许多漏洞,导致监督部门无法更好地进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商品的实际价格。农村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风险:首先,大部分农村电子商务的经营者为个体农户,进行小规模经营,出售自己种植的农产品,但是在经营过程中缺乏安全意识和质量管理意识,无法更好地保障产品的质量,导致商品出现质量风险。其次,部分经营者缺乏道德意识,以次充好,弄虚作假,缺乏责任意识,无法保障销售物品符合标准要求。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无法营造一个良好的电商环境,可能会产生柠檬市场效应,进一步阻碍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1.2农村电商交易主体资格法律问题。调查可知,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主体有:个体农户、农民合作社、农村企业。在实际交易过程中,个体农户所占比重较大。对于一个农村企业来说,必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公司注册,并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而对于个体农户和农民合作社来说,缺乏相关机制的管理,不需要进行经营者的注册,只需在不同平台进行售卖即可,在一定程度上无法保障产品的质量,在实际交易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由于不受法律制约,无法对个体农户和农民合作社进行管理,当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犯时,无法更好地解决问题[2]。
1.3农村电商交易电子合同法律问题。在2005年,我国颁布的《电子签名法》中指出,电子签名与纸质签名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而在农村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电子合同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电子合同流于形式。即使相关规定中赋予了一定的法律权益,在实际交易过程中,由于产品的特殊性,导致在购买过程中缺乏购物凭证,尤其是相关平台微商式的销售过程中,缺乏对消费者的保护。其次,在农村电子商务中存在点击合同的交易。点击合同只能由商家或平台制定,而消费者必须点击同意才能进行购物。许多点击合同可能存在一些法律漏洞,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消费者的购物权益,增加了消费者的购物风险。点击合同缺乏一定的制度管理,不受法律保护,当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无法维权。最后,在农村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许多条款缺乏真实性与安全性,无法更好地维护消费者的权益,由于缺乏一定的技术支持,导致电子合同会被他人有意盗取并修改,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3]。
荔枝农村电商供应链建设策略
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等先进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我国零售行业已进入到了全新的发展阶段,以广州荔枝为代表的各类农产品电商市场成为各大知名电商企业和平台的必争之地。广州是我国荔枝主要产区之一,全市荔枝种植面积超55万亩,总产量约12万吨,目前广州荔枝在运用传统模式开展营销的基础之上,还借助于电商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销售。在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尽管当前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良好,但广州荔枝农村电商供应链布局还无法与不断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相匹配,进而产生农村电商供应链建设模式落后且运行效率较低等问题,不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现,无法满足数字经济时代消费者的购买需求。本文以广州荔枝为例,深入研究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商供应链建设的特点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其供应链建设的创新策略。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商供应链的特点分析
1.资金流、信息流与农产品物流之间具有较高的协调性
一般情况下,要想保证广州荔枝等电商农产品在供应链体系中的高效流通,资金流、信息流和农产品物流之间应具备相互的协同作用。互联网时代下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中,广大消费者在各大电商平台的应用客户端,可以完整了解农产品的数量、价格和配送时效性等相关信息,同时还可以在线进行支付以完成商品的整个交易过程后,保证资金流处于动态的流动之中。消费者在完成整个交易流程后,电商平台的后端能够收到该笔订单的全部信息,并将其发送给农产品所属仓库,保证了信息流的及时传递。消费者和商品零售企业使用自己的账号密码登录电商平台云端或是到物流企业官网可以实时掌握商品的物流状态。由此可见,在互联网时代下,广州荔枝等农产品的电商供应链需实现商品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的深度融合,将三者高效地整合在一起。
2.竞争越发激烈的市场环境要求物流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领域中出现越来越多的电商平台,农村电商行业已经成为了他们急需占领的市场。广州荔枝等果蔬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农产品,价格需求不具备太大的弹性空间。电商平台要想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购买商品,提升自身的市场占有率,就必须强化自身的服务意识并提升服务能力,在促销折扣方面采取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帮助企业在行业中形成更好的形象和口碑。针对广州荔枝而言,电商企业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基础上还应进一步提升物流配送的时效性,更好应对果蔬类产品不易保存且容易腐烂的问题,电商平台就构建更加高效、稳定的物流环境,应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不断创新现有的物流技术,严格把控冷链运输的物流成本,帮助电商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3.供应链流通速度提升,要求企业准确预测消费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