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年度审计计划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审计局工作总结
2019年,县审计局在县委、县委审计委员会、县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三中全会以及全国、省、市审计工作会议精神,始终围绕县委、县政府建设“五个”总体思路,聚焦打赢“三大攻坚战”,以服务我县社会经济发展为己任,充分发挥审计“财政卫士”,领导决策“谋士”和反腐倡廉“利剑”作用。现将审计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以促进我县社会经济发展为己任,不断强化审计监督职能
按照2019年审计项目计划,截至目前共完成审计项目21个,其中:财政预算执行及决算草案审计项目1个,经济责任审计项目13个,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1个,企业审计1个,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项目5个,提出审计建议100余条;配合上级审计机关完成专项审计6个。审计工作在严肃财经法纪、推进依法行政、维护群众利益、促进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力地保障了经济社会健康较快地发展。
(一)聚力热点,围绕“三大攻坚战”密集发力
1.紧扣风险防控,发挥预警功能。按照省厅、市局统一安排、部署,完成了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专项审计调查,地方政府债务和隐性债务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审计并出具了审计报告。按照年度审计计划,开展2018年度县级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对县城投公司、县供销资产发展有限公司的国有资产管理经营情况进行了延伸调查。根据《中共委审计委员会工作细则》,向县委审计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受县政府委托向县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第二十五次会议作《人民政府关于2018年度县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及整改报告,提出强化预算执行管理、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等审计建议13条,获人大常委会满票审议通过。
2.紧扣脱贫攻坚,推进政策落地生根。为进一步完善扶贫资金使用监管机制,加强扶贫领域审计监督,按照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要求及省审计厅统一部署,根据市审计局安排,我局组织开展我县2018年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扶贫资金专项审计调查,出具《2018年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扶贫资金专项审计调查》报告;多次召开或参加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推进会、协调会,根据2017年和2018年扶贫整合资金审计整改清单,督促县扶贫办牵头对照清单进行整改。同时,按要求,积极协调省审计厅对我县开展产业扶贫资金专项审计调查发现问题的反馈,对被审计部门进行业务指导。
3.紧扣污染防治,关注生态发展。按照年度审计计划安排,在完成审计调查、数据采集工作后,编制了审计实施方案,统筹人员力量配置,于8月12日至8月30日,对县林业局原局长任期内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情况进行了审计。在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后,于10月30日出具审计意见,并报市审计局备案。积极协调省审计组对我县开展的袁河流域生态环保专项审计调查。
电网企业风险内部审计信息化综述
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实践流程设计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应用并不是意味着将风险导向的理念全部应用到审计信息化工作中,根据目前国内较早应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信息化企业的探索经验及电网企业的实际情况,只能是将风险导向理念引入审计业务中,部分业务采用信息化方式实现,因此设计理念采用手工业务流程和信息化相结合的方式实现。
1、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流程
1)内部审计规划制定。
收集较为全面的风险评估信息,梳理风险,从可能性和影响程度2个维度进行评估,识别出重要业务单位和重要业务流程,编制风险图谱,对未来几年内审计进行部署,同时制定审计策略,做出对内部审计所需资源的部署,制定相应的职责定位和业务范围,由审计小组人员共同探讨决定,根据业务发展变更规划,不定期进行。电网企业通过开发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在信息系统中设置风险管理信息库,通过信息库的信息实现系统自动统计分析,自动评估风险,识别重要业务流程,并在系统中通过风险图谱形象地展示风险分布。
2)年度审计计划编制。
一般在12月份左右编制下年度审计计划,由审计小组牵头,所属单位审计或财务主管人员参与,流程如下。①确定审计项目类别并量化风险,根据风险值为风险进行排序,最后起草年度审计计划。其中量化风险包括建立风险因素标准分值体系,确定重要性系数,为风险因素打分,该部分工作可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中实现。②确定审计项目类别。通过和公司高层访谈征求意见,对机关领导和下属单位各职能部门下发调研问卷,收集审计人员意见形成审计项目计划建议方案,对审计项目进行分类列示。在对各项进行风险评估时,对领导、机关人员、审计人员赋予不同权重分值,根据最后合计分值计算出各项目的排序,由此确定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的类别。该项工作需要手工完成,然后录入风险管理信息系统。③量化风险。识别出主要风险后,分析风险成因,将风险转化为可测量的具体风险因素,对各因素赋予不同的数值,说明其重要性;对各个因素的风险大小通过“高、中、低”进行反映,通过公式“因素风险值=风险因素标准分×重要性系数”为风险因素打分,设置“风险因素标准评分体系”及“重要性系数评分参考表”对其赋予量化分值,该项工作可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中实现。④根据风险值对风险进行排序。根据量化风险中计算的风险值对审计项目排序,将审计项目按总风险值高低汇总排序,作为审计计划阶段的风险评估工作结果。⑤起草年度审计计划。根据风险排序可知高风险审计项目,考虑人力资源和审计费用等因素,根据该信息制定年度审计计划,可以在信息系统中进行审计计划流程设置并收集相关资料。
审计项目质量评价及管理途径
一、审计项目质量评价与质量管理的基本途径
(一)建立审计项目质量评价负责制
审计部门内部设立审计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审计项目质量的评价,范围包括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内的所有已经完成且归档的审计项目。在评价时间上,可在每年的第一季度进行。在评价方式上可采取组织评选方式,以确保每个可评价项目纳入评价范围,质量评价小组由财务、工程、审理、综合科室、IT信息方面的专业人员组成,上设质量评价领导小组,由审计部门负责人及科室负责人负责,形成审计项目质量评价二级负责制,对审计项目的质量进行评价。
(二)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一般数据性指标易于定量评价,而对于审计项目的复杂程度,业务能力等则不容易量化评价。由于不同审计项目审计资源、审计规模、审计资金大小不同,审计目标也有所不同,为确保达到“公开、公平、公正”的效果,审计项目质量评价应当采取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以增强评价的可信度与效能。
(三)建立审计项目质量评价与管理的工作体系
审计质量评价应当以年度目标为导向,注重过程控制,以正激励为主,对照优秀项目经验,寻找差距,将评价结果反馈给项目负责人,评价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要吸取项目不足之处的教训,为今后或者正在开展的项目提供借鉴经验。这个过程可以归纳为:第一,制定详细的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第二,根据具体审计项目计划,落实人员,确立审计项目需要完成的任务与达到的目的。第三,评价应当是全过程的,同时注重双向沟通,第四,实行工作量清单法,按月掌握审计项目进度和完成的工作量,实行月度、季度、半年、或年度总评的跟踪评价。第五,评价结果反馈项目组。
审计局依法行政工作报告
一、依法履职尽责,发挥审计职能
(一)依法履行审计职能。根据《审计法》的规定和上级审计机关统一部署,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落实审计全覆盖要求,经区政府审定并报上级审计机关批复同意,2019年上半年,我局共安排审计项目14个,2019至2020年度,我局共安排审计项目23个。截止11月中旬,我局共发出审计通知18份,其中完成审计项目14个,发现问题43个,查出问题金额61710万元,提出建议24条,移送4条审计线索,较好发挥了审计监督作用。
(二)优化完善审计流程。按照中办、国办2019年7月新印发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修改完善了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的工作环节及文书格式,做到了按要求及时向区委审计委员会报送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有关文书。优化审计工作流程,结合基层审计机关实际,明确了各科室负责人出席全部审计业务会议的规定,推动统一审计定性定责标准,做到严格依法高质量审计。
二、完善制度建设,坚持依法决策
(一)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为保证依法行政、依法审计,局依法行政领导小组按照《2019年依法行政工作要点》等有关文件精神,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明确了本年度依法行政工作重点,提出了依法行政具体措施。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对重大财务开支、人事任免、考核奖惩等重要事项采取召开党组会、局务会的形式进行民主决策,不断优化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增强决策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二)完善内部制度体系建设。依照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要求,制定和修订了局《审计局“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审计局信息工作制度》、《审计局干部职工“八小时以外”监督制度》、等7项制度;同时,开展了制度汇编的修订工作,制定并修订内部管理制度50项,现已完成征求意见工作,预计将于十二月经党组会议研究审议通过后,正式汇编成册印发,切实做到从长效化制度化角度推进各项内部工作规范化。
三、落实普法工作责任,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全面质量管理水利内部审计论文
一、水利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工作中所体现的全面质量管理的本质内涵
1.质量管理的服务性。
一般来说,水利内部审计工作是独立单位的各个职能管理部门,所有的决策都是由本单位最高的领导决定的,并能够独立开展各项管理工作,这是一个单位管理体系中重要的环节。而且,内部审计作为领导决策意见来源的重要的途径,通过服务本单位的总体目标,审计与监督作为一项重要的手段,在水利企业的管理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质量管理的全面性。
质量管理作为水利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利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质量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这不单单涉及到审计业务,更是涉及到审计管理和审计人员,为此,我们就必须要不断加强水利企业内部审计的监督和管理,从各个方面来实施全面的管理。这就包括是审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底稿的质量以及报告质量和整改落实质量等方面。
3.质量管理的全过程监督。
一方面,水利企业的内部审计质量管理要求审计工作进行全过程的规范化控制。而这就必须要从编制全过程的项目计划、审计工作的方案,以期能够获得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等方面的资料。在另外一方面,我们要做到从具体的审计报告和落实相应的整改等一系列的审计业务流程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控制,这样才能有效地增强水利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过程控制,取得相应的预期审计效果。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全覆盖探索
[摘要]本文以某商业银行实践为例,从方法论的视角介绍该行在推进内部审计全覆盖方面的有益探索,系统解答了“内部审计全覆盖在商业银行如何实现”这一实践命题。
[关键词]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全覆盖
索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全覆盖路径,实现从理论层面的“审计全覆盖”到实践层面的“监督无空白”,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商业银行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是理论层面的思考,更是内部审计面向现实、面向未来必须解答的实践命题。Z银行在建立与内部审计全覆盖相适应的工作机制、构筑“三位一体”的内部审计全覆盖格局、开启形式多样的一体化审计模式、培育与内部审计全覆盖要求相适应的专业队伍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形成了一条有商业银行特色的内部审计创新发展之路。
(一)以资源配置为引领,建立与内部审计
全覆盖相适应的工作机制一是强化审计项目“一盘棋”理念,统筹年度项目与长期规划的关系。打破审计项目碎片化、割裂化现状,做出全方位审计布局,明确审计全覆盖的任务,并将其分解到年度、具体到项目,做好各审计项目间有效衔接和结果共享。同时,优化项目计划安排,摒弃“菜谱选肴”式挑选审计项目的做法,把握审计任务的重要性和优先级排序,重点领域重点审、重大风险优先防,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有深度、有成效地稳步实现内部审计全覆盖。二是树立全行检查“一股绳”思想,统筹自主审计与借力审计的关系。在独立开展审计的基础上,适度借力。借力公司业务条线、零售业务条线等第一道防线自查结果,借力风险管理、内控合规、质量控制等第二道防线检查结果,借力外部监管机构评价结果,借力社会审计结果,利用内外部审计、检查活动在业务性质一致性、工作方法同类性、技术手段方面的同质性、资源利用互补性等特性,统筹协调可用资源,形成审计合力。必要时可在评估内部审计活动外包可行性的基础上,借力外部社会资源,使审计资源利用效能最大化。三是发挥全行监督“一体化”优势,统筹审计发现与结果运用的关系。一方面,建立整改奖惩机制,实行问题编号、跟踪督促、情况反馈、完毕销号的闭环管理,对于审计发现的严重违规违纪问题,根据问题性质、后果影响等,提出审计处理建议,移交纪检监察部门严肃问责,提高内部审计威慑力;另一方面,加强与纪检监察、人力资源、内控合规等职能部门监督力量的协作配合,建立信息共享、结果共用、重要事项共同实施、问题整改问责共同落实等工作机制。
(二)以“业务+机构+人员”全覆盖为内容,构筑“三位一体”内部审计全覆盖格局
一是努力确保重要业务审计全覆盖。在项目安排上,探索阶段性审计、周期性审计、重点环节专项审计等方式,将核心业务及影响大、关注度高的资金和事项纳入审计范围,制定科学合理的审计探周期,突出重点审计项目,同时兼顾一般审计项目,确保点、线、面结合,实现重要业务审计全覆盖。二是逐步实现经营机构审计全覆盖。探索经营机构全面审计模式,用三至五年时间完成对所有一级分支机构的全面审计。审计内容包括机构建设、人力资源、薪酬绩效、合规经营、员工行为、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内控合规情况,以及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同业业务等经营指标完成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情况。通过把握审计重点、质量控制、成果提升、组织协调等环节,逐步实现经营机构审计全覆盖。三是积极探索重要人员审计全覆盖。该行审计部下设经济责任审计二级部,专职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对于高级管理人员及重要岗位人员做到离任必审、离任即审;同时,以经济责任审计为依托,与全面审计、专项审计相结合,适时开展管理人员任中审计,如将某经营机构高管人员经济责任审计与该机构全面审计有机结合,达到“一审多项、一审多果、一果多用”的效果,实现了重要人员审计全覆盖。
基层部队预算管理思考
【摘要】
本文对基层部队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预算编制不够科学合理、预算执行不够规范严格、预算调整不够全面到位等问题,从突出审计重点、强化审计质量、狠抓审计整改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进一步促进基层部队预算管理工作。
【关键词】
预算管理;预算编制;审计质量
随着边防部队预算编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预算管理制度的建立完善,预算法规意识的进一步增强,预算管理在优化资源配置、监督财力使用等方面成效越来越明显。但是,在基层审计实践中发现,当前部队预算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薄弱环节和问题,影响和制约部队预算管理的质量和效益。
一、基层部队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预算编制不够科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