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能源危机案例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基于节能策略的建筑空间设计
摘要:目前,节能理念已经贯彻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建筑空间设计上,节能策略的应用主要是利用气候适应性来进行,文章针对建筑空间设计,探讨了在节能策略下的设计策略,先介绍了建筑空间设计的气候属性,接下来概括了目前我国建筑设计上的节能状况,然后介绍了节能型的空间设计,最后提出了在建筑空间设计上利用节能策略的办法,希望对设计人员有所借鉴。
关键词:节能策略;建筑空间;设计思考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舒适度要求更高,而时代在进步,人们观念也随之改变了,更加倾向于绿色型的生活理念,而建筑空间设计能够满足人们对建筑的需求。因此,如何在进行建筑空间设计时体现出节能性和舒适性是十分重要的,这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1建筑空间设计气候属性
气候等自然属性对于建筑的空间设计有着很大的影响,传统建筑空间设计更加依赖于环境。相较于传统的建筑空间设计来说,现代建筑空间设计有了很大的进步,而这种进步是基于设计理念的创新以及建筑技艺的不断发展而来的。
1.1传统建筑设计中的气候适应性
在过去人们进行建筑设计时,往往会体现出气候适应这一属性,这指的是不同地方由于其气候上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空间设计。例如,南方地区,由于天气温暖,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往往考虑更多是如何进行通风防热,当然还有出于整体空间设计布局上的考虑[1]。这种考虑使得传统的建筑空间设计可以改善居民的气候适应性,提高百姓们的生活质量。
风电企业发展战略
摘要:随着能源危机的不断蔓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清洁能源的发展与应用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问题。目前,风力发电已经成为新的发电形式,受到了专家学者的诸多讨论与研究。我国诸多电放都建设了风电企业,开展了风电发电的实践探索。在国际政策、社会保障、学术研究的支持下,风电企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其发展战略也面临这诸多问题,不利于发电企业的生存与经营。本文借助于多种研究方法,逐步介绍了风电企业发展战略实施的存在问题,并进一步探索了促进风电企业发展战略实施的措施,以此为我国风电企业发展战略的优化与实施提供切实有效的基础保障。
关键词:风电企业;发展战略;实施
目前,在我国的能源体系中,发电企业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是能源的主要输出者。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进一步深化,随着能源危机的进一步恶化,新能源发电的市场扩张速度不断提升,众多企业都开展了风力发电的探索与研究。对于风电企业而言,由于发展时间较晚,其在经营管理与发展战略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尤其是风电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环节。为此,如何进一步促进风电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风电企业发展战略实施的存在问题
对于风电企业而言,其在发展战略的实施环节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制约着风电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与发展,具体包括:
(一)发展战略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对于风电企业的发展战略而言,其在实施环节中往往存在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的问题,这从根本上削弱了风电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质量与实施效力,促使风电企业的经营发展受到限制。大部分的风电企业都坐落于风力资源丰富的山区,这些地区往往都存在环境恶劣、条件艰苦、交通不便等问题,这给风电企业的员工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在恶劣的环境下,员工内部存在较多的负面情绪,员工队伍的稳定性较低,很多员工都存在工作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这不利于风电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为此风电企业积极构建了发展战略的实施管理制度,以此进一步保障风电企业发展战略的稳步实行。然而,风电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管理制度建设不完善,又从根本上削弱了风电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质量与效率,制约了风电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促使其没有制度化的建设作为基础保障,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操作流程、人员配备等诸多方面没有规范化的制度作为支持,难以提高发展战略的实施效率。
电力大数据能源互联网建设下价值变现
摘要:能源互联网的出现为电力大数据带来了一些机遇与挑战,针对国家电网公司内外部生产、经营、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各类需求,基于数据从产生到价值创造的全生命周期提出一种数据应用架构,并对数据价值挖掘方向进行分类。旨在为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力大数据价值变现提供思路。
在二次工业革命后,化石能源成为传统能源消费的主要渠道。化石能源作为一次能源,具备不可再生的特点,逐步导致能源危机深化。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化石能源过度消费导致碳排放量日益增加,致使引发全球环境危机,亟须由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转变。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为缓解能源危机及环境危机,通过将信息、能源、技术三者融会贯通,形成能源互联网体系架构。从2004年起,国内外学者针对能源互联网的概念展开了多项研究。杰里米•里夫金提出,能源互联网应具备①以可再生能源为主要一次能源;②支持超大规模分布式发电系统与分布式储能系统接入;③基于互联网技术实现广域能源共享;④支持交通系统由燃油汽车向电动汽车转变的特点。即以可再生资源为主,利用互联网技术,在广域分布式发电、储能系统间进行能源流转,实现能源消费方式由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过渡。查亚兵认为能源互联网是基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及分布式并网,包含发电、储能、负载设备,具备随机性、动态性特征,贯通信息、技术、能量的多层级耦合系统。董朝阳认为能源互联网是围绕电力系统,基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依托互联网及各类信息技术,联通各类系统紧密耦合产生的复杂多网流系统。由以上研究可见,能源互联网与电力行业发展密切相关。结合国家电网公司对能源互联网定义,本文提出能源互联网,行业曲线linkindustryDOI:10.3969/j.issn.1001-8972.2022.06.047可替代度影响力可实现度行业关联度真实度是以电能为核心,通过互联网技术联通各类分布式能源系统,基于先进前沿的“大云物移智链”信息通信技术及能源互联网技术手段,实现可再生能源在智能电网平台的接入、储能、管理及充分利用,形成清洁互通的能源网络。电力大数据具有大数据多源、异构、准确、实时的特点及能源数据因果性、监测性、时空性、控制性的特征。能源互联网的出现为电力大数据带来了一些机遇与挑战,电力大数据的核心价值是通过对海量数据的采集、集成、存储、分析、计算、展示等方式促使数据完成由“数据—>信息—知识—>应用”的转变,由数据创造价值。面对当前能源消费形式,针对国家电网公司内外部生产、经营、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各类需求,进一步开展基于能源互联网建设下的电力大数据价值挖掘,基于数据从产生到价值创造的全生命周期提出一种数据应用架构,并对数据价值挖掘方向进行分类。旨在为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力大数据价值变现提供思路。
1.数据应用架构
电力大数据应用通过对数据进行采集、集成、存储、分析、计算、展示等流程进行加工处理,从数据中提炼有效信息,针对不同价值对象服务需求提供辅助决策,实现价值变现。因此基于智能电网平台,根据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力大数据的特征,使用数据集成、分析等各类技术,构建数据应用架构。数据应用架构包含数据源层、数据管理层、数据应用层、应用展示层。数据源层。数据源层汇聚内外部包括能源、环境、企业管理、宏观经济等多个维度的动/静态数据。涉及的数据类型包括由二维表结构来逻辑表达信息的结构化数据;除结构化数据外,字段可变的非结构化数据;通过自动采集和人工采集方式使用采集装置收集的采集量测数据等。为数据应用的进一步构建奠定数据基础。数据管理层。数据管理层通过传输链路汇聚数据源层的数据。通过监测技术对传感器、通信链路、应用系统、变电设备及电网线路五个维度开展监测。通过电网调度、配网自动化等手段对数据进行控制。基于国家电网公司公共数据模型(StateGrid-CommonInformationModel,SG-CIM)为基础建立模型标准,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统一纳管。通过数据、技术、业务中台提炼共性需求,为数据应用进一步构建提供便利。数据应用层。数据应用层使用数据源层汇聚的内外数据,参照国家电网公司各网省、企事业单位优秀典型案例,通过数据管理层提炼的数据模型、业务服务,采用先进的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机器学习算法,通过内存计算、流计算、批处理、流批一体等计算引擎,基于内外部提供的各类产品开发工具制作数据应用。应用展示层。数据展示层将制作完毕的数据应用成果进行展示。通过数据应用图表化、可视化、动画化的展现形式,从全面性、多维性、互动性、美观性的展现角度出发。通过对数据价值的可视化展示,更直观地实现了用户与数据之间的贯通,通过企业内外部人员对产品的应用,实现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力大数据价值变现。
2.数据价值挖掘
数据应用架构归纳电力大数据从产生至应用的各流程节点所属层级的主要功能及技术方法。为推进电力大数据数据价值变现,需基于数据应用架构进一步对数据进行价值挖掘。电力大数据的获取从来源可以划分为电网企业内部数据及电网企业外部数据。电力大数据价值挖掘方向对应的可以区分为企业内部价值及企业外部价值。
2.1企业内部价值方向
节能减排政策导向下建筑学论文
1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更新的必要性分析
1.1建筑学高等教育需要对国家节能法规政策做出回应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大量建筑节能法规政策,1998年实施(2007年经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指出“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并对建筑节能做出规定:“建筑工程的建设、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应当遵守建筑节能标准”。2000年后建设部颁布了《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和一系列居住和公共建筑节能方面的规范标准。2006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从法律层面上明确规定要求使用可再生能源。我国“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的重点是对建筑提出更高的节能目标,将继续推动新建建筑执行更高的设计标准、加大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因此,社会迫切需要与建筑节能相关的研究人才,建筑学高校教育使建筑节能法规政策在高校得到充分地宣传和贯彻。建筑院校与建筑设计行业联系紧密,使得建筑设计教学时刻关注着设计实践中的每一个动向。对于全面推进的建筑节能工作及绿色建筑的转型,建筑类高校的设计教育应积极地回应并进行大量的探索研究。
1.2建筑设计面临能源危机的挑战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和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能源的需求也会迅速增加,这将加剧建筑能源供需之间的矛盾。如何促进建筑与能源的协调发展,已成为时代要求,是当代建筑师面临的挑战。因此,作为当代建筑师,需要对能源挑战做出积极应答。当人类生存面临能源危机的时候,节能减排成为建筑学教育的首要问题。建筑学教育的职责是培养今后的建筑师和城市建设者,在推动节能减排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建筑教育者应当承担起历史的社会责任,面对全球范围的生态危机,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1.3节能理念成为建筑设计人员须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
土地、环境、能源等资源的约束日益强化,促使建筑节能成为现阶段建筑设计的重要元素。节能在建筑设计的各环节中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掌握基于节能理念的技术措施与设计手段已成为设计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建立节约型社会,创建和谐社会成为我国基本国策。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出发,在建筑院校中发展应对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教育刻不容缓。2002年后《建筑设计的生态策略》已经被我国作为注册建筑师继续教育的必修课程,生态策略得到应有的重视。
高校生物教学可持续发展观思考
【摘要】
人类社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生态为代价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破坏程度也在逐渐加剧,人与自然的矛盾越发突出。生物是研究生命本质的自然科学,其中涉及到的研究内容与人类健康、生存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应用型生物学科对现实的指导作用,有必要将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融入到高校生物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与可持续发展意识。本文在对可持续发展观加以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在高校生物教学中融入可持续观点的积极作用,并提出了几点具体策略。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观;应用型;生物教学;策略
工业文明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但是加剧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导致环境污染、全球变暖、资源枯竭等众多问题,生态危机频发,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生物学科与自然界是紧密联系的,因此要促进生物的发展就必须重视自然的作用,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加强生态保护、重视环境质量,这样才能够促进人类社会的稳定、良好、可持续发展。
一、关于可持续发展观的概述
(一)内涵
能源金融化对能源企业发展的影响思考
摘要:能源金融化作为一种复杂的新型理念,是我国对市场经济一次新的探索方式。为了探究能源金融化对能源企业发展的影响,通过分析能源金融化的内在含义,以陕煤集团为范例进行具体解读,并总结出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认为,面对能源金融化对金融市场和能源市场带来的风险和挑战,应从能源市场化入手、拓宽融资渠道以及规范金融行为等方面入手推动能源金融化,进而促进能源企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能源金融化;能源企业;金融市场;融资
0引言
能源金融在经济学中是一个复合型的概念,通常指通过资源整合的方式将金融资源与能源资源结合在一起,建立起一个有效的机制,实现金融产品或对其进行直接投资来使得能源产业与金融业进行有效融合[1-3]。二者本来是相互独立的两个问题,但从实质上讲,能源问题也是金融问题,二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具有很强的互动性[4-6]。这是因为两者之间互相依赖,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能源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资金支持,金融产业则需要依托能源产业的发展提升金融产品的活力和拓展,通过对能源产业的资金支持,金融业也有了利润来源。金融与能源之间相互关联,进一步构成了互通互补的战略关系,共同促进双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7-9]。最近俄乌战争的持续进行,蝴蝶效应造成了全世界能源紧张的局势,油价疯涨,对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避免的造成重大影响。这种现象已经充分表明,能源金融化的影响,对于国际金融秩序重建的意义至关重要,与金融有着密切交织的能源问题,必将成为世界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在市场萧条的经济环境下,能源价格的上涨会导致全球通货膨胀,经济出现持续衰退,进而引发金融危机。当金融危机出现后,又会对能源行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10-12]。这种影响也进一步促进和推动了能源行业的深度改革,如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兴起和发展,继而形成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反过来促使金融业进行重新调整,从而形成健康良性的金融生态环境。
1能源金融化的基本思考
中国作为能源储量巨大的国家,每年开采和储存的能源储量巨大。但是从资金链来看,资金的来源相对比较单一,大多数为银行贷款,只有少数公司可以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进行融资。同时,金融业多为风险厌恶者,投资经营方向多倾向于选择经营风险较低的能源公司,且能源公司多为跨周期运营,其市场价格常存在波动现象,因此选择能源企业进行融资少之又少。近年来,随着能源行业的发展,规模效应和经济效益日渐突出,创新项目不断出现,融资空间越来越大,融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在这种情况下,能源行业越发靠近金融行业,较多企业在开拓市场时不断利用金融工具寻找更符合企业发展的经济增长点进行投资,扩大营业收入,壮大企业实力。国际上最开始被用来缓解能源问题的金融工具是石油期货。20世纪,由于石油危机的爆发,石油价格波动较大,且当时有相当多的参与者活跃在市场上,交易量大,消费者和生产商们便开始利用石油期货参与石油交易,这在一定程度上驱动了能源金融工具的发展。除石油期货外,还有很多非标准化的合约工具可以使用,如掉期交易、远期交易和场外期权交易等金融衍生工具。发展能源金融市场,不仅可以保障国家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投资组合结构。正因如此,在当前形势下推动能源金融化,则显得十分重要,也特别必要。在传统意义上,金融的投资组合包括:股票、债券及贵金属等。在能源金融化后,显著增加了产品种类,如现货交易、期货交易及其衍生品。除此之外,金融市场的参与还可以增加国内能源储备,用来应对国内外的能源危机。然而,伴随着能源行业过度使用金融产品,能源企业面临着不小的挑战。首先,能源企业为了达到自身投资预期,通过使用衍生产品来频繁进行交易进而忽略了衍生品的套期保值的基础功能。过度金融化对中国的金融体系有较大的冲击。金融市场不断降低衍生品的保证金,采取高杠杆性来获得较高的收益,一旦出现突发性事件如投资者改变其投资偏好等,会对市场有负面的冲击。另外,监管的滞后管理同样对于市场存在着潜在的风险。这些事件都会对能源市场有着较为明显的作用,使得能源价格波动较大,进而引发金融市场的强烈动荡。其次,过度能源金融化会致使能源成本与实际价格不符。近十年,煤炭、石油的价格波动不断,且有下跌趋势,国内企业大都面临着价格波动风险。但对于生产效率较低的一些地区,开采煤矿所带来的成本并没有因为能源价格的下降而下降,反而由于生产模式的区别,以及通货膨胀引起的各种社会成本的增加造成能源开采直接成本的增加。
2推动能源金融化的具体案例
绿色生态建筑设计及其案例研究
[摘要]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观念的不断增强,环境污染的加剧,进而衍生出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生态建筑设计主要是将生态学和绿色建筑设计进行有效的融合,其能达到改善自然环境和节约建筑能耗的目的,进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某绿色建筑科技馆为例,对其绿色生态建筑设计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原则;案例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能源危机的加剧,环境破坏的日趋严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绿色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生态建筑顾名思义是建筑和人及大自然的协调发展,其目的是更好地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这是当下设计师重点考虑的对象。
1生态化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
1.1对绿色建筑总体布局进行科学规划。绿色建筑设计要求重视能源消耗问题,科学设计建筑内部空间,结合建筑总体布局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设计,使建筑空间使用性能得到最大化的提升,使能源消耗控制在最低范围内,才能真正符合绿色建筑设计要求。现代建筑设计对于建筑功能实用性与建筑环保性十分重视,建筑舒适度重视程度也有所增强,目的在于绿色环保、节约能源。因此,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须全面了解与掌握建筑内部空间情况,对建筑空间内部的各个细节问题进行研究与仔细推敲,充分把握建筑空间特点,从而在有限的建筑空间内部进行无限的总体规划设计。在建筑设计具体环节中还要结合建筑项目的实际地址进行合理的规划,同时,还要充分考虑空间使用面积的扩大化设计,使建筑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相符合,尽可能地延长建筑使用寿命。
1.2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的原则。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将降低能源消耗、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置于首位。就目前而言,在实际的建筑设计过程中,相关的建筑设计人员可以将新材料和新技术等合理地运用于此。特别是对于当今能源时代,我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每年需从国外进口大量的能源,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所以在此过程中,相关的设计人员须科学、合理地运用设计方案,尽可能地使用可再生且清洁的能源。
1.3实现建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充分遵循大自然的发展规律,将人与自然和人与建筑进行有机的协调。然而在具体的建筑设计工作过程中,必须将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充分地融入于此,并以此达到建筑设计具有合理性的目的。除此之外,相关的设计人员也必须将生态保护加以重视,切不可牺牲环境保护来获取其他的利益,大自然与建筑本就是一体的,切不可将两者随意进行分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大自然的和谐、统一。
科学传播目前使命与途径改革
作者:许加彪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科学传播最基本的核心理念是扩大科学知识的社会共享,使公民个体之间能够平等、顺畅地交流,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它不是单纯的传播学分支,但是科学传播的理念和模式已经深入并体现到新闻传播实践的各个环节之中。
一、危局:科学传播与民众科学素养的提升
科学就是有关研究客观事物存在及其相关规律的学说,换句话说,科学是存在一定的时空中有一定约束条件的可知的认识,科学作为一种观念,暂时还没有被推翻掉的知识可以叫做科学。因此,科学的诞生和人类的历史几乎一样久远。科学一词起源于中国古汉语,原意为“科举之学”,科,单独有分类,条理,项目之意,学则为知识,学问。科学一词,英文为science,源于拉丁文的scio,后来又演变为scientin,最后成了今天的写法,其本意是“知识”“学问”。日本著名科学启蒙大师福泽瑜吉翻译“science”的时候,引用了中国古汉语的“科学”一词,意为各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和学问。到了1893年,康有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等科学著作时,也用“科学”二字。此后,“科学”二字便在中国广泛运用。五四时期,“科学”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面旗帜,指引与激励着人们激浊扬清、追求新生,但时至今天,中国民众的科学素养堪忧,科学传播的使命任重而道远。科学传播与民众启蒙以及反对伪科学紧密联系在一起。科学史上最显著的两个人物笛卡尔和马克思都把“怀疑一切”看成是自己的座佑铭。而在我国,盲目崇拜、因循守旧现象较为普遍,缺少一种理性的怀疑精神,具体表现就是伪科学有着庞大的市场。伪科学是指把没有科学根据的非科学理论或方法宣称为科学或者比科学还要科学的某种主张,在中国较为流行的是所谓的气功大师隔物取物、某些人耳朵识字的特异功能、某些特异的养生大法等。这些伪科学在媒体的喧嚣躁动炒作下,一时间盛行于世。当然,全球性的环境污染、能源危机以及突发事件后对政府的不信任等,也令公众对科学技术产生了怀疑。
民众的科学素养缺乏,在一定的条件激化下导致过度恐慌的状态。随着社会的整体发展与转型,中国已经步入高风险社会的临界点,贫富悬殊、社会不公、环境恶化、食品不安全、生态危机、能源危机等尤为突出。全国多个地方的地震谣言、江苏响水的化工厂爆炸谣言、河南杞县放射性物质泄漏谣言、四川广元的柑橘生蛆传言、方便面致癌谣言、超级流感危机传言等等,这些谣言借助新媒介技术很快就在民众中爆炸性地传播开来。人们以此作为行动的根据,社会中弥漫着恐慌的气息,传播的负功能极大地冲击着社会的稳定。旧有的传播资源配置与制度安排明显不足,引发了人们传播引发的社会恐慌的反思,而提高民众的科学素养是一条有效的治理途径。媒体工作者的科学素养缺乏,其误导受众的危害性更大。在大众媒体以及网络的大力推动下,伪科学的传播更为便捷与迅速。如果媒体工作者缺乏甄别科学与伪科学的能力,很容易把那些伪科学的东西当作事实报道出来。如离开量谈毒性,是食品安全报道中比较常见的一个问题。有的记者想当然地认为,只要食品中含有害物质,那就是不安全的,妄下“致癌”、“不安全”结论。不可能有绝对安全的食品,重要的是控制食品中有害成分的含量,有害物质在达不到一定剂量时,也不会表现出毒性。因此不能简单地把食品中含有有害成分叫做有毒食品。更重要的是,有些媒体有时候在利益的驱动下,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随意报道煽动性的新闻,放弃媒体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伦理,使得伪科学大行其道。2007年,沸沸扬扬的“香蕉有毒事件”使广大消费者“谈蕉色变”,一时间内香蕉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蕉农损失惨重,苦不堪言。媒体关于香蕉有毒的系列报道,从版面的安排、标题的处理到行文的措辞,都充满了夸张渲染,煽情成分颇多。所以,媒体及其工作者应该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更应该自律。
二、作为新兴学科的科学传播
科学传播是一个新兴的学科,从渊源上讲,与同类是科普宣传、科技传播、公众理解科学(PublicUnderstandingofScience,简称PUS)等。刘华杰在2000年左右提出了“科学传播”的概念,他认为,传统科普、公众理解科学、科学传播是三个不同阶段的事物,构成了一个时间发展序列,三者的立场分别是国家、科学共同体和公民。[1](P.79)田松认为,科学传播是以公众理解科学的理念为核心的。[2]从学科归属上看,科学传播位于科学哲学和科学史领域的范畴。2006年底,在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的名下成立了“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而且中国科技传播研究会也多次召开全国性的学术研究会。[3]当然,也有一些学者并不认同这些说法。其实,在称谓上的争论背后牵扯诸多因素,但是无论是什么,这个学科还是取得了一些丰硕的成果。诸如清华大学出版社在1997年出版的孙宝寅的《科技传播导论》;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在2002年出版的翟杰全的《让科技跨越时空:科技传播与科技传播学》,在2004年出版译自英国的《公众理解科学》和《科学与社会》,译自美国的《科学技术论手册》;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在2010年出版的黄时进的《科学传播导论》,对科学传播理论体系建构的基础上,再考察国外科学传播实践及其可供借鉴的经验,进而为探索国内科学传播实践路径的创新以及如何服务于民族的复兴作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