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概论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民族文化概论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民族文化概论

高职院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分析

摘要: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目前在高职院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现实意义:厚植学生人文底蕴,提升其文化自信,并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宝贵的道德教化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和道德资源,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这些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大有裨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途径和方法是:单独开设通识课“中国文化概论”,塑造校园文化环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教学理念上,对待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既要坚守与弘扬,也要创新、包容与开放。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高职;思政教育

文化是民族的符号,也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表现,每个国家都在保护并弘扬自己的民族文化。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孕育了灿烂的传统文化,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尤其是这些文化遗产中的思想道德精华,在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社会正气方面功不可没。可以说,中华民族筚路蓝缕、历经劫难,之所以生生不息、绵延至今,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中华文明是四大古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一、高职院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

(一)厚植高职思政教育的人文底蕴

高职院校学生文化层次偏低,学习缺乏主动性,且对传统文化关注较少。由于历史原因,高职院校缺乏文化底蕴与积淀,其培养目标是技能型人才因而偏重专业训练,人文素养稍欠缺,而现在高职院校少有开设文化通识课程的,这些都是客观现实。汤耀平在对广东10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报告中指出,有40%的大学生表示读过1-2本关于传统文化的文学著作,有30%的大学生看过3-5本,但是却有13%的大学生从来不曾看过传统文化方面的经典著作[1]。本科院校尚且如此,高职自不待言。北京师范大学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当代认知状况调查(2016)》显示,高职大学生传统文化价值总体概念认知度仅为68.5%,明显低于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2]。我们培养的人才不应该仅仅是专业型技能型人才,而应该是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文学艺术资源,那么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高职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是提升其人文素养最便捷的途径。

(二)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

阅读全文

旅游文化类课程优化整合研究

摘要:为适应现代旅游人才培养,旅游文化课程要打破以传授知识或理论研究为中心的模式,建立旅游文化课程群,理顺学科的理论体系,贯通技能之间的关联,形成深度不同的课程层次,以适应层次不同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群教学的层次性、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关键词:旅游文化;课程体系;优化整合;课程群

一、教学改革的背景

2015年,中国国内旅游突破40亿人次,旅游收入过4万亿元人民币,出境旅游1.2亿人次。国家旅游数据中心测算:中国旅游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10.2%。在消费转型的社会背景下,国家战略需要旅游业的支撑,为了满足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旅游教育界急需探讨旅游学科的基本属性和人才培养等诸多现实问题。在全球化条件下文化渗透日益加剧的今天,高强度的外来文化冲击影响着高校学生群体,使他们极易迷失文化方向,从而丧失文化自信。民族地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与生俱来有一定民族文化知识,如何使学生在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同时打牢民族文化的根基,弘扬地方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旅游行业急需的文化型人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课题组认为,有必要整合学校原有的教学资源,创新特色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关注教学平台和基地建设,使之更加切合现实需求和专业内功,强化实操技能训练和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

二、旅游文化类课程体系整合的研究现状

符太浩[1]认为在宏观旅游体系构筑中实现“旅游”与“文化”结合,既是现代旅游实践的本质体现,也是旅游研究创新的突破口。张静峰[2]指出由于旅游文化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当前的旅游文化类课程的理论较为薄弱、内容重叠交叉多,要从建立学生人文素质评估体系、提高教师人文修养水平、拓展教育内容和形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实行校企联合等内外结合的角度,为加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与教育作一些贡献。在旅游管理一级学科创建背景下,各地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在推进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创新等下了很大功夫。课程改革越来越重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各学校也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教授给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把专业学习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达到真正学以致用。民族地区各高校从区域特色文化的角度出发,正在教学理念、课程开发、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提升,但尚未形成一整套行为有效的培养方案;也没有形成有效的人才培养的评价机制,这给本课题提供了较大的研究和实践空间。

三、促进旅游文化类课程体系整合的建议

阅读全文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摘要: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作为一个以交叉学科为基础的应用型专业,由于办学时间尚短,在培养目标、办学定位、课程设置等方面尚处于探索阶段。既然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属于应用型专业,那么办学定位和课程设置就应该立足于地区经济发展,尤其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只有在切实服务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视角下,培养目标模糊、课程设置驳杂等问题才可能得到有效解决。

关键词:办学定位;评估;课程设置

2004年3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公布2003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的高等学校本专科专业名单的通知》,决定在4所高校设立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自初设至今十余年时间,全国开设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的院校从首批的4所增加到2018年的近两百所,增长非常迅速。

一、贵州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办学现状

就贵州省而言,2006年贵州大学率先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隶属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授予管理学学位。截止2012年,全省开设院校共有7所。7所院校虽然都授予管理学学位,但专业所属院系各不相同,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也相互各异。

(一)课程设置

“广”而“散”课程的设置和教育实施是专业培养的根本依托。为详细了解贵州全省高校文产专业的课程和教学情况,笔者先期进行了相关调查。经过调查统计,在文产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日常教学中,全省各院校课程设置的多学科特征非常明显,主要包括《美学概论》《艺术学概论》《西方经济学原理》《文化产业市场营销》《管理学原理》《传播学概论》《会展业概论》《博物馆理论与实务》《文化产业导论》等等。这些课程不仅跨越众多“一级学科”,甚至哲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4个学科门类均有涉及。“博”而“杂”、“广”而“散”的倾向特别突出[1]。

阅读全文

高校铸牢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考

摘要:铸牢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乎大学生成长成才、关乎国家未来和民族复兴。高校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和人才培养基地,培育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高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也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现实要求。因此,高校要通过加强中华民族共同发展史的知识传授,深化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发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作用,形成共育格局;开展特色民族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共情氛围等路径,铸牢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学生

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高校的重要任务。从2014年总书记在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到2017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正式写入党章,再到2020年9月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总书记再次指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1]这标志着我国民族理论的不断创新,也表明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新时代民族工作中的重要性。大学生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推动民族团结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思想观念影响着社会的历史进程和发展方向,引导大学生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筑心灵深处,并将其延伸转化为实际行动是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也是高校的历史使命。因此,培育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维护国家长治久安、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正确认识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

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其融入高校教育教学中,让大学生深刻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意识到民族团结对国家统一稳定的重要意义,从而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和民族观,坚定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而砥砺奋斗的决心。一方面,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现实要求。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2]追逐利益是激发人们自由活动的内在驱动力。高校是培养符合党和国家发展需要、符合社会前进方向的时代新人的主要阵地。高校重视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形成中华民族是一个利益共同体的认知,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国家统一是各民族的最高利益,切实感受新中国成立后,各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民生建设、社会保障、文化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从而在思想上更加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高校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是56个民族中的优秀人才,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促进各民族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交往中缔结真挚的友谊,使他们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过程中凝聚对中华民族的深厚情感,从而在思想上认同自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一员,筑牢中华民族是一个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共同体的思想观念;在情感上,认同中华民族是一脉相承、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坚定地团结在以总书访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始终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在行为上,将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视为最高核心利益,坚定与各种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势力作斗争的决心,肩负起弘扬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重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爱国情和报国志投入到党和国家的事业中去,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立德,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3]立德就是树立崇高的道德理想,高校要培育大学生对国家、民族和人民具有深厚的情感和崇高的责任感,成为有爱国情怀、有理想抱负、有担当、有德行,能担负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树人”的思想,最早出于《管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4]树人就是要培养人才,高校要肩负起传道、受业、解惑重任的同时,要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引导他们成为有才能的实干家。立德树人,就是要引导大学生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认知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而在情感上深刻认同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在行为上,激发他们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国家的发展和建设之中,为推动中华民族在更高层次上的大团结大进步贡献自身的力量,从而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加强中华民族共同发展史知识的传授

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根本。中华民族共同发展史是一部各民族同甘共苦、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历史。中华民族共同发展史是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的文化底蕴。因此,发挥中华民族共同发展史的育人作用,对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指导意义。首先,加强中华民族历史教育。大学生掌握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有利于加深他们对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共同体的认知,使他们深刻认识到祖国的灿烂的历史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维系、谱写的。可以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交流思想,从而加强他们对中华民族的发展道路、经济、文化、社会制度的认同。此外,还可以通过组织大学生参观红色纪念馆、举办红歌会、红色情景剧表演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中华民族一路成长的艰辛,加深他们对历史的认知,从而担负起传承红色精神和红色文化的重任,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等不良思想观念,不断凝聚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信仰。其次,加强“四史”教育。“四史”是中华民族共同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加强大学生对“四史”的共知,有利于帮助他们站在民族发展和复杂的国际形势角度,重新审视近代中华民族艰辛探索的发展历程,从而帮助他们深刻理解个人与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增强他们的国家认同、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坚定为国家和民族事业不懈奋斗的决心。可以通过回顾历史的方式开展“四史”教育,帮助大学生在回顾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过程中,树立民族国家的概念,理解民族团结对于振兴民族的重要性,强化他们的爱国情怀,从而担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最后,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各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关系。中华文化是由各民族文化在不断发展、融合的历史进程共同汇聚而成的,正确认识各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关系,有利于增进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一方面,可以通过开设有关中华文化的相关课程、举办有关中华传统习俗的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了解和体验中华文化及传统习俗中,认识到中华文化强大的包容力和同化力,不断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自觉认同,从而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升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大学生对各民族文化、传统节日及习俗的认知和体验,增强大学生对各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使大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华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从而加深他们对中华民族多元性和包容性的理解。

阅读全文

人类学视野下舞狮文化研究

摘要:田阳舞狮在广西传统节日“三月三”的衬托下一直深受群众的好赞,从早期将田间的稻草临摹成舞狮的模样来吓跑侵略粮食的野兽,到真正将舞狮子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林间小路、农家大院,甚至到了现今走向社会、国家乃至国际的舞台上,但一旦脱离了传统节日的平台,舞狮都回到以往沉寂的时日。研究通过从人类学的角度来分析研究田阳舞狮活动文化特征的现实状态,来探索其社会价值。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田阳舞狮;文化

1前言

田阳舞狮自明代有确切记载以来,至今已有将近500年的历史。随着民族社会环境以及文化变迁的需求,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文化价值地位将不断地得以提升,促使其不断推陈出新,田阳舞狮是广西壮民族文化的体现,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不但具备了本民族文化的内涵,且因为它融文化、体育为一体,能够娱乐身心,而且还具有较好的健身作用。探究其文化特征,全面地认识和了解其社会文化价值,对推动民族地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2田阳舞狮的文化特征

2.1民族身份的归一性

舞狮活动是壮民族文化的活化石。作为传习数百年的民间活动,田阳舞狮在长期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体现了丰富的民族与民俗文化,承载诸多民间吉祥的象征寓意,如庆祝丰收、开业庆典、民族节日节庆活动等,都充分体现了壮民族人民对生活、对未来的美好期盼,同时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带有象征意义的舞狮表演,强化了其所蕴含的本土民族文化特征,形成了壮民族的集体记忆,最终对自身的民族身份达成了自我认同、自我标识。人们可以通过参与或观赏“壮狮”,可以体验和深入了解自身的文化特色,逐渐认同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实际上,舞狮表演的高难度、惊险壮美的动作,传递出不畏艰险、勇于拼搏、积极进取的精神,对观众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心理影响,从而发挥了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功能。

阅读全文

民族地区教师教育课程体制的构建

一、目前民族地区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弊端

1.教育与需要脱节,民族特色课程少

在我国民族地区开设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民族历史、民族文化等课程较少,没有充分考虑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实际需要。在很多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阶段所开设的课程与非民族地区的开设课程别无二致,没有体现出任何民族地区的民族特色。“如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对双语教师的需求很大,但是民族地区高师院校较少或没有设置相应的双语教师培养的课程,并且在教材、大纲、教师等各个方面都缺乏相应的资源。”因此,培养的教师与实际教育需要脱轨。

2.课程结构不合理

目前,无论全国还是民族地区,教师教育课程体系都是由三个板块构成,即普通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这三类课程的结构比例是“普通教育课程占教学总时数的20%~25%,教育专业课程占教学总时数的7%~11%,学科专业课程占教学总时数的绝大多数比例,教育见习、实习约8周。”从三类课程的结构比例上看,存在学科专业课程比例极大、教育专业课程比例明显偏低的问题,而教育见习、实习则更是有名无实。师范生在实习期间课堂教学实践机会少,很少有时间参与班主任管理工作,也就更谈不上了解学生的情况,研究和解决教育与教学中的问题。加之有的院校让师范生自主安排实习时间与内容,并且没有足够的实习指导教师,实习指导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的跟班听课、逐人指导演变为听汇报了解情况,看实习学校的鉴定评价实习情况。这就造成了师范院校的毕业生的教学能力、实践教学技能不足,使高师本科课程的育人效率与育人效益大受限制,导致师范毕业生需要多年的实践锻炼,才能成为合格的教师。

3.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在课程上脱节

职前教育主要是指师范院校对师范生进行的教育,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起点,其目的在于使其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而职后教育主要指各种形式的在职教师培训,其目的在于帮助在职教师进行教育观念、知识与教育技能的更新。但是目前民族地区教师职前教育课程的设置未能针对民族地区师范生的未来的教育对象,未能很好地与当地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实际联系起来;职后培训则存在培训目的模糊、内容不明确等问题。

阅读全文

城镇化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摘要:

西北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应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建设,科学规划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突出本土文化,展示民族风情,形成具有丝绸之路文化符号的历史文化之城,构建以城市文明建设为核心,民族旅游文化特色为内涵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关键词:

城镇化;民族文化遗产;保护

1中国关于城镇化建设与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论述

中国城镇化建设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当前面临诸多新的问题和矛盾,特别是西北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研究,有关学者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施維达《民族文化学》著作中论及民族文化的内涵和特征[1]。王耀希《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著作中论述民族文化遗产的概念范畴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与促进作用,侧重于数字化保护研究[2]。单霁翔《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认为城市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无疑是异常尖锐和复杂的,有责任在城市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之间开展沟通,架设桥梁,使这两个方面能加深相互间的理解和学科融合。城市规划的方向与文化遗产保护方向融合相互促进,这是中国在新时期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新的特点。他提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举措,要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一是健全文化遗产及其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二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研究编制;三是努力创造条件,确保城市大遗址等重大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实施[3]。梅联华《对城市化进程中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认为中国历史文化遗产面临城市建设的挑战,形势不容乐观,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思路,从保护理念、原则、策略、手段、保障措施等层面构建保护体系和防御网络[4]。卢守亭《论城市化进程中民族文化的机遇、困境与出路》认为只有在文化自觉基础上,大胆扬弃、积极创新、加快发展,才能实现民族文化的振兴与繁荣[5]。高永久《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护的法律体系设计》则通过法律体系的构建来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权利[6]。邹德慈的观点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要“整旧如旧”,不要“返老还童”。以上研究观点较少关注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缺乏对西北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入研究。笔者拟从城镇化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相契合的关系来研究,并进一步探讨西北城镇化建设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与作用,从而提出一些新的观点认识及其保护措施与建议。

2国内外关于城市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些措施要求

阅读全文

民族音乐文化中文化自信探究

【摘要】文化自信是指对本民族文化及文化传统的肯定与认可,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内在动力。现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最能体现一个民族个性鲜明的“文化身份”。在国内,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对民族自身建立文化自信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音乐作为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民族文化的文化自信。本文试图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音乐体系的视角来说明民族文化以个性鲜明的身份参与世界文化交流是尤为重要的。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理论;文化自信

现如今,民族文化越来越被学界重视。特别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现与研究、民族音乐理论与作曲技术上。但是在这两种文化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凸显出一些矛盾: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究竟是应该进行充分保护,还是任其自由发展的问题;二是要不要引入西方音乐理论进行本民族音乐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二者的研究来阐述面对这两种矛盾的问题中,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一、对两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重点传承与保护的传统民族文化之一。由于历史原因,中华文化在近代一段时间内处于相对弱势,导致西方文化冲击和影响我国。而如今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确立高度的文化自信便显得尤为重要。

(一)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是著名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2009年被世界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侗族大歌1959年被郭可诹、萧家驹等老一辈音乐家发现整理,于1986年远赴法国巴黎演出,由此扬名世界。在国内,2000年后一大批音乐理论学者前往考察侗族的大歌、生活习惯和婚姻家庭习惯等。侗族并没有文字,他们传承文化的方式只有语言及他们土生土长的艺术,其中就以侗族大歌为主要代表。侗族大歌都是在特定时间进行表演,这里的表演也只是侗族内部的一种习俗,到了特定的时候,必然会演出。侗族大歌中也带有一定的即兴因素,这取决于传承文化的关键人物“歌师”,他们会对老祖宗流传下来的较为固定的旋律进行改编,这也是侗族大歌一种鲜明的民族特色。如今在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下,侗族较为原始的生活方式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坏。侗族大歌表现的内容逐渐脱离了侗族的实际生活,想要进行改进也缺乏基本的素材来源。类似侗族大歌这样的困局,无论是充分保护还是自由发展,都不能有效解决其面临的问题。作为局外人的旅客看到的是真正的侗族大歌吗?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侗族人,真的会为了这种“走秀式”的表演而抛弃他们的即兴传统与习俗传统吗?这些问题值得人们去深思。

(二)满族叶氏“大浪花”秧歌

满族叶氏“大浪花”秧歌在2016年10月被评为黑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满族叶氏“大浪花”秧歌,其原貌保持完好,甚至在国家的支持下对秧歌的服装道具也有了一些改善。在叶家人看来,跳秧歌就是一种“玩儿”,在扭秧歌的时候不会带有一丝负担,在他们扭秧歌的过程中,会发自内心地笑。这种心态从侧面反映出叶家人对自己的文化认同,是文化自信赋予了他们极具感染力的艺术表现。作为一个民族文化传承人来说,对自己民族文化一定是高度认同的,即使受到外来强势文化的渗入,也不会轻易改变自己数百年来的生活习惯与民族文化习俗。对于侗族大歌来说,生活习惯就是其文化自信的根基;对于满族叶氏“大浪花”秧歌来说,“玩儿”就是其文化自信的根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