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民主意见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高中历史中公民教育浅析
一、充分利用历史课堂的教学资源开展公民教育
历史教师对历史教材中正面的道德品质诸如商鞅在秦国改革过程中的历史作用,中六位君子的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还有抗日战争中众多爱国将领的民族精神,这些都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公民责任的重要素材。而历史中许多方面的教材,诸如许多王朝末年的腐败与堕落、专制主义、霸权主义等对人民和社会的侵害,是提高学生反思历史的重要资料,通过历史反面教材的学习和反思,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独立意识、爱国情怀。
学生可以在历史事件中逐渐地培养公民意识和民主精神,促进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学习和成长,促进学生提高自身的公民意识,逐渐形成和完善自己的人格。在历史的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历史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公正、客观地看待历史事件,培养学生大胆表达观点和意见、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开拓进取和勇敢表达意见的能力,从而塑造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公民素质。历史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把握历史教育和公民教育之间的关联性,认真钻研历史教材,向学生讲述历史的时候,要善于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善于运用故事形式将历史现象用生动的画面展现给学生,促进学习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培养自尊心和自豪感。
通过古代史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作为中国公民的自尊心;通过近代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提高学生的艰苦奋斗的精神;通过世界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求同存异的意识,塑造学生的民主意识。通过对历史的学习,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底蕴,促进学生学、法制精神的实质,让学生体会到历史的发展是通过人民群众的努力来实现的。
二、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加强公民教育
对青年学生的公民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历史课堂的国民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在历史课堂上开展对学生的国民教育之外,应该充分利用好第二课堂,作为开展学生公民教育的重要途径。作为历史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节日以及纪念日,通过开展主题讲座、纪念展览以及电影观看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国民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从而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历史教师对历史课堂外的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在国庆节、九一八纪念日、五四青年节等,举办主题展览和讲座,在教室利用多媒体同学生一起观看历史题材的电影,利用丰富的影视资料和图片资料,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感性认识,再通过教师进一步的讲解,提高学生对历史的理性认识,不断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爱国情操。图片和影像的形式,对开展公民教育活动具有更直接和易被接受的效果。通过课外多种形式的历史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逐渐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利于学生公民道德意识和民主、责任意识的进一步形成。
三、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机制
基于官路官心官风官德建设的思考
资本主义社会把市场竞争机制引入政治生活,用普选制代替了世袭制,以任期制取代了终身制,激励了人才,出现了能人治国的局面。但是资本主义崇尚价值规律,以“钱本位”替代封建社会的“权本位”,难免使选举受到金钱的左右,致使政治运行规律打上金钱的烙印。对官路进行了改革,改“世袭制”为“指定制”(指定接班人),改“分封制”和“科举制”为“任命制”。邓小平于20世纪70年代作了补正,提出在干部任命上要实行“老中青三结合”原则。如今,我们综合运用了间接选举制、任期制和任命制,还实行公务员公开招考,部分副职领导职位公开竞岗。在农村,还开始进行公推直选的普选制试验,努力为官德建设探索正本清源的官路。
公推直选,改革官路
如果能够做到“干得好不好,群众说了算”,就能够促使官员充分了解群众需求,尊重民意。只有在基层实行公推直选,充分尊重民意,让群众来决定官员的乌纱帽,才有可能破解“对上负责”与“对下服务”的矛盾,才能完全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行公推直选,用客观事实告诉官员:“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事实胜过空洞的理论说教。久而久之,就可以培育民众的民主意识。
官心是官德的核心
《礼记•王制》说:“官者管也,以管领为名。”官的本义是社会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社会公共权力的掌握者和执行者。从官的起源来看,设立官职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民众利益”,为民众办事。在封建社会中,许多清官“爱民如子”、“为民作主”,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统治阶级与劳动人民间的矛盾,促进了社会发展。但随着现代民主政治的建立,追求人格平等成为基本原则,“爱民如子”、“为民作主”等人格不平等的道德主张,已经显得不合时宜。在社会主义社会,建立了公有制,官民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人民成为主人,官员成为仆人。官民在利益上实现了根本的一致,“为人民服务”成为官德的核心。
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1]。将为大多数人劳动人民谋利益的思想概括为“为人民服务”。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说:“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2]1004。还说:“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2]1094-1095。《中国共产党章程》在总纲中,明确规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官德建设的立足点。
社会学下的新型班级管理模式探究
摘要:当前,班级管理模式已由传统看管型向教师带班、师生共管新模式转变,这种新的管理模式有利于发挥师生共同作用。新型班级管理模式在满足学生主体参与班级治理需求、实现班级和谐共治的同时,又促进了班级文化与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社会学;班级管理;角色定位;和谐共治
班级管理是一门教育艺术,最能体现教师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班级管理模式也在不断调整更新,这是一种动态调整过程,与社会结构调整存在发展共性。在班级这个浓缩社会群体中,班级管理也随着师生各种交互活动,推动班级管理模式不断升级以适应时代需求。教师作为班级管理的主导者和引领者,要实现新型班级管理需从管理观念、模式上体现创新,重视学生参与管理作用,改变传统班级管理中教师专权管制学生现象,依据新型班级模式实现师生共治,激发学生主人翁意识和参与管理热情,不断探索适合班级管理有效方式,让学生自身能力得到充分锻炼,以实现新型班级管理整体效果。
一、新型班级管理模式与集体生活的自主意识
班级管理的质变是真正实现新型管理转变的标识,每个班级都存在各自特征和发展动态。班级形成初期,学生之间凝聚力不足,老师的指令会被学生认同,成为大家共同遵守的行动职责。经过一段时间集体生活,学生在共性和团体意识下凝聚力增强,相互间更愿意沟通交流,并对老师、班干部的管理指令有了自主意识,更加看中自身能力价值,更愿意得到班级集体认可。自我意识让学生自信和责任心得到提升,因此,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懂得学生思想意图,多交流沟通和放权共治,才能在新型班级管理中取得成效。[2]随着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现代社会转型也在加速,个人自主权力意识愈发受到公众关注,社会的变革对学生思想和需求产生直接影响,促使班级管理模式发生变化。在班级管理体系中教师只有依据学生客体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关管理规则,才能使班级管理卓有成效。班级学生经过长时间融合后,班级管理的自主意识更加突出。学生的自主意识促使教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更要懂学生需求,教师既要保证学生整体学业发展,又要做好师生交流,尊重学生,维护班级秩序。现阶段,我国教育模式正在从传统素质教育向新型教育模式转变,新教育理念在重视学生素质整体提升的同时,也强化了对学生自主意识和个体能力的培养。教育制度的革新促使现代班级管理作出相应调整,以应对新的制度改革。传统班级管理重视对学生制度化管理,但是,新教育改革对班级管理模式进行了重新定义。其不仅要求要能够引导学生的正确道德言行和求学进取精神之外,还要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综合素质。新教育模式改革特别强调班级管理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注重教师带班模式创新,多角度管理班级,促进班级管理与新教育机制形成互联互动。
二、社会学视角下班级管理理念的转变与发展
在不同教师管理班级理念衬托下,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的定位也因管理方式不同各具特色,由此形成看管、制度、引导等不同管理思路和管理模式。[1]传统落后的班级管理从实践过程上也鲜明地体现出教师管理班级的不良结果。有的教师注重完全遵照制度规则,班级管理生硬死板,一潭死水,毫无生机;有的教师包办班级管理全部内容,学生无法参与班级管理服务,对班级管理失去兴趣;有的教师对班级管理采取高压态势,会让学生从内心产生抗拒,引发对老师命令不听从、敢顶撞等反抗行为。随着新时代新型班级管理模式的逐渐发展,传统班级管理中,教师作为班级管理中绝对的权威领导,在新型班级管理中的定位已经发生变化,班级管理方式和规则制定更多体现人性化和教育性。新型班级管理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以达到师生共建效果。有的教师大胆放权,引导学生自治,激发学生自理能力。当然,这种管理规则并非只针对学生,而是从师生双方价值角度形成的一种共识规则,其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履行遵守。这种班级管理的民主规则进一步降低了教师对班级管理的独断意识,其在赢得学生的认同中无形地增加了威信影响力。由此来看,教师需要从社会学角度中融入学生思维意识,尊重学生并为其提供充分展示自身能力的空间,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满足他们为集体服务的心愿。这样的引导和放权更能够帮助学生形成集体凝聚力,促进他们更愿意为集体荣誉而努力加强自身管理。从以上几种教师管理班级思维方式上能看到,教师在班级管理中是主动变量的存在,这种变量随外部环境不同而产生不同管理模式。从这些模式对比中来看,教师带班模式无疑是最符合新型班级管理的模式,它能调动学生参与热情,加深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师生沟通交流更能达成共识,产生时效。有了学生配合,教师的班级管理工作压力减轻,班级管理也愈发完善。[3]
幼儿园管理工作研究
一、建立完善的幼儿管理制度
儿童是幼儿园的主体,同时也是被管理的对象,因此,在针对儿童管理方面,要建立起完善的幼儿管理制度,对儿童实施良好的管理。在进行管理制度的建立当中,需要结合儿童自身的特点个性,因人而异地建立管理制度。在制度中也要明确规定孩子们的来园时间、离园时间以及日常的作息时间,还要规定孩子每天需要完成的主要的学习任务,孩子们在幼儿园学习期间应该提高哪些方面的能力等。制定管理目标,逐渐地完善对幼儿的管理制度,使得幼儿管理更加的科学化,让孩子们都能够在园中收到良好的教育,引导幼儿向着更好的方向健康发展。
二、增强民主意识,促进幼儿园管理的科学化
在幼儿园管理过程中,处在管理第一线的是幼儿教师,他们能够有效的掌握每一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对幼儿的教育质量以及发展等方面都具有绝对的话语权。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幼儿园的管理制度,幼儿园的管理者要进一步的增强民主意识,积极鼓励幼儿教师都能够参与到幼儿园的管理当中,为完善、推动幼儿园的管理献计献策,逐步提高幼儿园的管理水平,让孩子们都能够在一个健康的园中去学习,去成长。具体可以从这两个方面的努力:一是,管理者要完善幼儿教师的代表大会制度,通过选择一些优秀的教师参加会议,与管理者共同为幼儿园的发展贡献计谋,对幼儿园在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等要积极的指出来,并且再提出一些自己的参考性意见,促使幼儿园不断的完善管理,这样也利于促进幼儿园的健康发展。二是要给予幼儿教师充分的监督权,对于幼儿园管理者工作不够完善的方面,要及时的鼓励幼儿教师积极的监督并且指出来,这样也能够有效地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确保幼儿园始终处在健康的发展轨道上。
三、美化育人环境,愉悦文化氛围
俗话说:“人是衣裳马是鞍。”良好的幼儿园环境对儿童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良好的环境也是幼儿园的隐性课程。丰厚的文化底蕴与和谐的育人环境都直接体现在幼儿园的精神风貌上,良好的园中环境也会对幼儿教师和儿童产生着潜移默化的陶冶影响。因此,为了幼儿的健康发展,创设良好的园所环境也是幼儿园管理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这就需要管理者结合本园的实际情况,针对儿童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需求等,因地制宜,创造具有本园特色的环境,比如可以美化园所环境和墙壁装饰,多创设一些丰富多彩的区域活动和户外活动,让孩子们都能够在宽松、和谐、愉悦的乐园中健康快乐地发展、成长。
四、家长享有参与发展评价的权利
幼儿园民主管理分析
一、民主管理对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要求
(一)要有团体意识
“团体意识”形成的基础是向心力和凝聚力,它的重要性大到国家、社会,小到集体乃至家庭。对于一个以女性为主的幼儿园而言,“团体意识”更为可贵。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那么,三十个女人得多少台戏呀!若想把戏唱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要想唱出一台令人叫好的戏,那难度可想而知。这就需要幼儿园里的每一个人都能有强烈的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如果幼儿园都不存在了,那还有什么管理可言。
(二)要有以人为本的意识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信任、服务、依靠和团结广大教职员工,采取多种激励措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一种管理方法,使教师在这种氛围中快乐幸福地工作。每一个人都有被关爱、被认可、求发展的需要。管理者是这样,被管理者也是这样。所以,在管理中,我经常听取教职员工和职能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积极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使全园上下形成共识,共同监督,保证制度和规定得以落到实处。此外,创设有利于制度实施的环境和条件,培育和提高师生员工遵守和执行制度的自觉意识。同时,针对出现的新问题,不断完善和修订制度,以制度来保障园内的各项工作事事有准则,事事有程序,事事有人管,事事有监督,事事有反馈,提高办园效率和质量。通过各种方法关爱那些尖子人物和弱势群体。尖子人物大多爱提意见,爱表现自己。我们就交给他们提意见和帮助别人的机会。弱势群体大多有自卑心理,还有被重视的强烈要求。他们以非工作上的成功作为心理上的补偿。基于此,我们就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与成绩,指出他们努力的方向,并不断地督促他们学习。
(三)要有赏识意识
俗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声暑天寒”。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扬和鼓励,适宜的赏识表扬可以使人身心愉悦和满足,自信心、自尊心、上进心得到增强。有这么一个案例: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在讲述他的成功经历时,谈到了这样一件事,他在读小学时并不擅长画画,没有信心,也不喜欢画画。在一次美术课上,老师要求大家画一幅画,当孩子们画完以后,老师说:“大家现在把自己的作品摊开放在桌子上,然后闭上眼睛休息一会儿,我来欣赏每个人的作品,如果我摸了一下你的头就说明你画得很棒”。那一次他的头被老师轻轻摸了摸,他激动不已,从此对画画充满了信心,他绘画的天赋最终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发挥。后来当他成名之后才知道,那堂课上,老师其实抚摸了全班所有人的头。通过这个案例,我们不难看出,赏识的必要性。“天生我才必有用!”对于能力稍差的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身上的每一个值得赞赏的地方,这样他们将会表现得更加突出,甚至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绩。
小学班主任精细化管理探析
【摘要】班级管理精细化是对当今班主任工作的重要要求,从过去粗放化逐步转向管理流程、工作内容、管理方式的层层细化。在规章制度上要明确,保证班级考核的公平公正。班主任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给每一个学生自我提升的机会,积极发表自己的班级管理意见。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实施人性化教育,照顾每一位学生的特殊遭遇、特殊性格以及情绪。最后,社会实践能力同样是班主任培养学生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精细化管理
班级是学校管理的基本单位,而班主任则是日常管理工作的主要负责人,肩负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以及学校有关活动的组织策划。班主任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塑造学生美好的道德修养以及综合素质。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推行,班主任工作也从过去的粗放型向精细化发展。这不仅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教育目标所驱,也是人文主义教育管理的体现。“将精细化管理应用于小学班级管理当中,不仅能够有效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质量,而且还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规章管理制度的精细化
管理制度的细化是班级管理工作精细化的首方向要,主要分为管理工作的测评考核的量化以及班委会的组织运行。在每一周的班委会中,要开展一次全方位的综合测评,把一周时间里班干部以及普通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评比。对学生的进步要及时赞美,并鼓励把优点继续发扬下去,而缺点与不足也要用恰当的语气与方式指出来,同时更要耐心的告诉学生如何去做,去改正自己。“让学生明确哪些行为是值得提倡的,哪些是严格禁止的,让他们养成自觉遵守行为规范的意识,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遵守纪律的习惯。”[2]对表现好的学生要给予一定奖励,不管是物质奖励还是语言奖励都不能缺少。因为奖励能有效刺激学生的信心,在获得感以及荣誉感的驱使下,他们更愿意将行为正确的事情继续延续下去。长此以往,学生便会形成行为习惯并上升为世界观,指导自己的行为。
二、重视班级管理的民主性
中国学生在漫长的教育中形成严重的奴性意识,这无法跟上我国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小学班主任管理中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不盲目屈从于权威,有科学大胆的质疑精神。学生要敢于表现自己,而不是成为沉默的大多数。民主管理首先从班干部选举做起。传统班干部委派由班主任一人决定,不去深入考察学生的品行与性格便拍板定下了自己满意的管理班委。事实上这是非常消极的任命行为,因为从未问过班里学生的想法,从未去聆听学生的需求,最终委派了他们也许并不满意的班干部,小学生会在愤怒与不满中度过童年求学生活,甚至会留下终生的阴影。因此班干部要实行一年或者两年选举,不能扼杀每一个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提升的愿望。想成为班级管理者的学生需要在学习成绩、人际交流以及社会实践几个重大维度的评比中有理想的考核,同时要发表自己的竞选感言,最终由同学进行匿名投票。其他同学也可以在班级遇到问题时,踊跃提出自己的意见。
自我教育的人格建设问题
作者:杜昭碧 单位:盐亭县高级职业中学
学生的自我教育是近几年在素质教育领域探讨得比较多的话题。它是指在教学中立足于中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从学生身心特点出发,帮助学生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培养其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评价的能力,掌握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坚韧的自控能力、全面的自理能力、顽强的意志品格,树立明确的是非观念,逐步形成自我教育能力,成为有理想、诚实守信、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从而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进步和发展。我们倡导实施学生自我教育,尤其应该看到学生人格建构———这个教书育人永恒的主题在其中的重要意义。
人格,《辞海》从三个角度定义为:1.个人的尊严、价值和道德品质的总和。2.在人格主义哲学中,指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即具有情感、意志等机能的主体。3.在心理学上指个人稳定的心理品质,即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前者包括人的需要、动机、兴趣和信念等,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趋向和选择;后着包括人的能力、气质和特征,决定着人的行为方式上的个人特征……由于个人的遗传素质尤其是社会实践各不相同,使各人之间在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方面各不相同,形成不同的人格,即个别差异。概括以上三点,人格建构至少包含学生的民主意识、创新品格、意志品格和价值取向等四个方面。
一、民主意识是人格中的基本精神
我们的教育与西方教育最大最明显的区别在于教学中缺乏民主精神。我们总是墨守着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师道尊严”的定势,老师总是把自己看成是屹立在讲台上的神像,下面坐着的应该是匍匐在脚下说一不二的信徒,“一言堂”的高压代替了民主的讨论学习。这样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极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为此,我们在学校教育中应该致力于造就民主的课堂,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首先。师生之间应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和谐关系。平时强调学生尊重老师的同时,教师也理应尊重和爱护学生。在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应有诚恳的态度,信任的目光,激励的话语。对回答中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也应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评判,尽可能发现其值得肯定的地方,使其能“体面下台”。所以,教师应是宽怀豁达而又能平等待人的人。其次。老师应该有意识的创造和培养轻松、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自觉自愿的参与活动,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而且人人都能有这样的机会,老师也只是课堂上平等的参与者和公推的组织者。这样的课堂才是民主的课堂,活跃的课堂。须知,教师进入课堂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在很大程度上就奠定了一堂课气氛的基调,学生的民主精神能否表现出来一定程度的取决于此。新加坡骆毓芝女士在批评现代教育的弊端时曾严肃地指出,老师、家长“总想把他们训练成乖乖听话的学生,不要有异议的学生。而孩子长大后,假如有机会参与讨论及发表自己的意见时,便没有了勇气来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甚至根本没有自己的看法。”①
二、乐于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是人格中最具时代特色的旋律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学生有了民主意识更易形成创新品格和创造能力。人格心理特征,决定了人行为方式上的个人特征,虽然也受到遗传素质的影响,但是更重要的却在于社会实践,包括实践的对象、内容、方式等。在培养创新品格和创造能力方面,国外有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城市社区管理新模式探究
摘要:时下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社区的建设也不断推进,并且城市社区的职能和职责越发凸显,但纵观当今中国现有的社区管理模式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在很多方面还需开发和创新,以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发展,满足人们的真正需求。本文鉴于当前中国城市社区管理的重要性和现有社区管理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探讨中国城市社区管理的新模式,期望为中国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的优化和改革提供好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城市社区;管理模式;探究
城市社区被称为城市的“细胞”。从其人员构成来看城市社区内的多数人从事非农业劳动,且这些非农人口还需集中居住在一定区域内,拥有的特定生活方式,城市社区是相对比较独立的社会共同体,城市社区的组建会促使其成员有归属感。城市社区可以说是当今城市有机体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社会最基本的构成单位。但城市社区管理是否有效,对于区域内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有重大意义,对于推动社会的稳定、和谐和发展也有巨大作用。
一、中国城市现有社区管理模式简述
社区管理虽然说是城市管理的最小单位,但意义却极为重要,因为社区面向的是域内管辖的所有居民,并应担负管理职能、服务职能、教育职能、监督职能,负责协助政府和相关机构完成相应的任务。因此,强化社会管理工作,对于提升整个城市和社会的管理水平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促进地方社会和经济的稳定、繁荣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但中国现有的社会管理模式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尚有诸多改进之处。首先,从社区的管理人员来看,普遍存在人员少、不专业的特点,这极大制约了社区管理职能的有效发挥。多数城市社区的工作人员,尤其是中小城市的社区工作人员是来自政府的公益岗位,而非专业人员。这些人员虽然工作热情不减,但对社区管理业务不熟悉,对社区应承担的职能不了解,工作多是收到指令后负责执行,而非依据社会管理的具体职能自主、自动的进行服务,因此导致社区管理工作程式化、不灵活、居民的接受和认可程度较低。其次,社区在管理过程中缺乏与域内居民的有效沟通。在社区管理中积极引导域内居民参与其中,发挥居民的监督作用和民主作用,对于提升社区管理成效,减少社区管理阻力,推动基础社会的民主化进程等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再次,社区在管理的过程中现代化手段应用过少。不少城市尤其是中小城市在社区管理的过程中还主要依靠工作人员走访登记,在楼道、居所的外墙等粘贴公告,建立手写纸质档案等较为原始的方式与域内居民进行联系。这种比较老旧的工作方式直接导致工作效率低、工作方式繁琐、工作效果较差,不利于社区对域内居民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服务。最后,社区管理在建设的过程中资金短缺,投入不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生活环境、物质文化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二、中国城市社区管理新模式的开发
鉴于上述中国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好的实现城市社区的有效管理,更好的服务于民,当今的中国城市社区管理应探索和开发新的模式。首先,就社区管理而言,引进专业人才是核心,是关键。但就现有的社区管理而言,完全引进有专业学历的人尚不现实,但是可以通过岗前培训、日常培训等方式对现有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使其了解社区管理的具体内容和工作职责。此外,还要对现有人员进行信息化、现代化技术的培训,使其能够适应先进的社区管理手段,以便更好的为域内居民进行服务。其次,通过各种方式促进与域内居民的沟通,加强域内居民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促建和谐社区。目前城市在社区管理过程中缺失也居民的沟通,而即便有沟通也多通过召开集会、宣读文件等方式进行,居民对此毫无兴趣,甚至抵触厌烦。社区在管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微信群、QQ群、特殊用户的走访、APP平台、电子大屏幕等方式获得域内居民的对社区管理的建议和意见。也可以通过文化活动、艺术活动的召开拉近与居民间的距离,促使居民乐于参与到社区的建设当中,对社区管理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在社区内形成有温度的、愉悦的、和谐的、共建的、共赢的氛围,而不是冰冷、僵化、对立的行政管理。再次,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得到了改变,手机网络的应用极大的便利了人们的生活。社区在管理的过程中也应充分的利用好现代化的手段,通过喜闻乐见和人们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社区的管理和服务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实现社区管理的网格化、信息化和电子化,便于管理的同时也可更好的做到有的放矢的服务,为搭建智慧社区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就社区管理的资金来源上,不能仅仅限于政府投资或是居民缴费的方式,毕竟这两方面的财力都有一定的限度,一旦供给不足直接影响社区管理和服务。可以采用多渠道的资金共筹方式,重视利用社区资源在不影响居民生产、生活的情况下,通过租赁等方式自筹建设经费,也要善于利用企业、社会公益、慈善团体的捐赠营建公共设施,完善和改进居民的生活环境,营建小型的健身和文化场所,使居民真正感到社区是在服务于民,而不是单纯的硬性管理,使其对社区有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从而乐于自主的加入到社区的营建当中,乐于配合社区的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