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民俗文化知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民俗文化融入中学语文课堂研究
摘要:民俗文化作为国家民族精神的重要承载者,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石。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民俗文化意义重大:有助于学生了解民俗文化,扩大知识面;有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提升学生知识素养;有助于学生感受多元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有助于加强学生道德教育,弘扬民族精神。民俗文化融入课堂教学的策略有:(一)课前——营造相应的民俗文化情景;(二)课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民俗文化;(三)课后——积极开展民俗文化主题教育。
关键词:民俗文化;语文教学;策略钟敬文
20世纪80年代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三个层面,上层社会文化、中层社会文化和广大农民所创造和传承的底层社会文化。而民俗文化就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的广大人民在特定的时代和地域中创造并享用、传承的生活化、社会化的文化。它的传承方式主要是以口耳相传,行为影响和心理影响来进行的,实践性是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特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民俗文化是学生快速掌握民俗文化的一条捷径。然而,教育的功利性使得教学目标多是为了取得优异的成绩,而民俗文化在考试中涉及较少,成为大部分语文教师忽略的对象。民俗作为民间传习的风俗习惯,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占有一席之地,这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于身边民俗事项的了解和积累,更能够延续和传递优秀的民族精神。
一、民俗文化及其特点
(一)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之根本,既是繁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又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缩影。在民俗中能上升到文化层面的东西都可以被称为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每个人自出生之日起就在特定的民俗文化大环境中繁衍生息,潜移默化地接受着民俗文化的浸染,而中学语文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材料,教师教学的重要载体,里面势必包含着浓厚的民俗文化气息,承载着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民俗文化元素。
(二)民俗文化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分布特点。1.零散性分布。教材的编写大都主要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主流文化,当前的语文教材也都是古今文化的精华。经典文化、高雅文化、主流文化中很难顾及到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只能零散分布在语文教材之中。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其实有很多。以往的语文教学大都重视语文教育的工具性,过分强调教材中的字词、语法、修辞手法等一些知识点的体现。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要求教师关注在教学过程中打动学生,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要像采矿者一样,善于将埋在语文教材中的民俗资源挖掘出来,让优秀的民俗资源在教学中绽放光彩。2.渗透性分布。在语文教材中展示的民俗文化大都是民俗文化的精华。或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或寄寓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或表达作者对朴实民风的向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滋养了个各个地区的人物个性。民俗文化的传承当然需要对这些具有个性的个体的进一步传播。当然中学语文教材并不是专门的民俗文化教材,编者的出发点肯定也不是专门为了提高学生的民俗文化涵养。因此,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是渗透性地向学生呈现。首先,呈点状分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以点缀的形式出现,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其次,呈线状分布。部分文章以民俗为线索进行叙述,可以促进学生对民俗文化的掌握,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与理解。中学语文课文中有很多文章都是以民俗为主线,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对民俗文化的分析来理清文章的来龙去脉。最后,呈面状分布。在综合性学习中也涉及民俗文化板块,可以让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整体了解民俗文化知识,在教材中对学生进行民俗文化渗透,让学生在各个板块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增长自己的民俗文化知识,从而达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3.被包容性分布。文学的发展与哲学、美学、宗教、民俗都有密切的联系,统编本教材选取的文学作品也大都体现着我国的主流文化精神,所以民俗文化知识被包容在文学作品之中。文学源于生活,从而民俗文化要素在各类的文学作品中普遍存在。其中,涉及中华民族的道德观、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也显现其中。教师通过对教材中被包容的民俗文化进行深入挖掘,从而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之中了解各个地区特有的民俗文化,有利于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二、语文教学中融入民俗文化的重要意义
民俗学教育必要性
本文作者:额尔德木图 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古学学院
当前,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问题已成为热门话题,许多高校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先后采取了一些有益的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此外,学界也对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相关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艰巨的、复杂的工作,其教育目标的实现最终要落实到具体的课程教学上来。民俗学教学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有利途径之一。教育部1998年底颁发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提高国民素质。其中明确要求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继续加强爱国主义、遵纪守法和社会公德教育,进行中华民族和革命传统教育,实施劳动技能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情操。
加强高等学校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教育、人文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通过增设选修课、举办专题讲座和各种知识性、文艺性业余活动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高校民俗学课程的开设正符合“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以上要求,可以满足高校素质教育的某些需要。中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其中存在大量优秀的对学生具有积极影响的良风益俗。如爱国爱乡、尊老爱幼、互帮互助、勤俭节约、奋发有为等,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审美心理中最优秀的成分。高校民俗学教学就是要使学生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科学地审视祖先留给我们的丰富的文化遗产,了解其在当代的变化与发展,广泛的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化财富,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同时还要使学生发扬良俗,革除陋俗,加强自身修养,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文明的行为方式,使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都能得到发展,激发学生学习活力,促进智力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强调:积极推进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改革教育思想、观念、内容和方法。因此,高校应尽快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改进教学方法。高校民俗学教学正是适应新时期高校教学革新需要,实现新的人才培养计划和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民俗学教学内容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学生对本民族民间文化的了解,而且还可以通过民俗学课程的教学把相关专业知识融会贯通起来,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整体的认识,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因此,高校开设民俗学课程十分必要。
民俗学教学要让学生了解民俗,掌握民俗,首先必须弄清楚民俗的涵义。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先生认为:“民俗是人民大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既包括农村民俗,也包括城镇和都市民俗;既包括古代民俗传统,也包括新产生的民俗现象;既包括以口语传承的民间文学,也包括以物质形式、行为和心理等方式传承的物质、精神及社会组织等民俗。民俗虽然是一种历史文化传统,但也是人民现实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1〕。由此可知,民俗是一种生活文化,具有生活与文化的双重属性,其涵盖范围十分广泛。在理解民俗含义的基础上,教师应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在双向互动中掌握一些民俗事象,自主建构起民俗知识。不仅如此,还要让学生理解这些民俗事象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因为民俗作为文化与生活的双重复合体,其外在的生活属性是内含的、深刻的文化属性的一种物化。以传统节日民俗教学为例,笔者在讲解民俗时,先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结构———大致包含起始仪式、净化仪式、竞技仪式、服饰和饮食的展演、祭祀仪式、表演仪式、结束仪式,之后,再让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围绕节日结构的几个方面,介绍各自家乡的过节习俗。当然,仅仅满足于了解节日民俗的表象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让学生理解节日民俗的文化内涵,因为“节日生活是以其公共的时间性、空间性以及独特的行为方式而构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空间”〔2〕,在此时,一个民族最深刻的、最具个性的文化会借此呈现出来。
以端午节来说,学生皆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民俗事象,但很少知晓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意蕴。其实“吃粽子”有两层文化意味:一是剥阳释阴,辅替时节。我们知道粽子用菰叶包裹,菰叶阳性,粽子馅原为肉,馅为阴性,取阳包阴之象。剥食粽子,象征着释放阴阳之气,因为从岁时自然伦理上看,端午之时,正值阳气盛级,阴气萌生之时节,此时食粽子不仅品尝了美味,还有扶持时气的积极功效。二是祭祀屈原,喻其忠贞。汉魏以后,粽子身上还附着了追思屈原的传说,由此它也就成了祭祀屈原的纪念物。在屈原故乡,当地人在粽子中包上一枚红枣,以象征屈原的忠贞之心〔3〕。通过解析这种民俗事象的文化内涵,学生对于端午的认识就不仅仅停留于表面现象了,而能深入到节日文化的核心,其节日文化记忆也因此得以加强。除了让学生理解民俗的文化内涵,民俗的文化价值也不应该忽视,尤其是民俗在当下的文化价值功能。还以传统节日为例,我们知道,在现代社会中保存下来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是经过挑选的,也是被处理和加工了的,它们是传统文化的遗留物和象征物。“说它是遗留物,是因为这些被重新挖掘出来的传统节日原本的生存环境已经消失,它们是被当做特殊的文化形式孤立地保存下来的纪念品。
说它是象征物,首先是对于脱离了传统文化之根的现代人而言,这些节日往往代表着一去不可复返的过去和丢失了的传统,其次是对于来自外界的参观者而言,这些富有民族地方特色的节日就像是一个个展示异文化的橱窗,能够帮助你了解与己不同的另一个世界。”〔4〕当然,除此之外,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还在于它们是民族性格、民族文化的集中展演,是社会群体团结和谐的粘合剂,也是展示民众美好心灵和表现艺术才能的文化舞台,因此,传授民俗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解民俗文化的价值也是不容忽视的教学内容。
中学语文渗透民俗教学思考
摘要:本文的重点是分析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如何更好地融入民俗文化,从而使得中学生也能够更好地接触和学习到民俗文化。本文通过对中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民俗文化的意义和作用进行深入阐述,进而提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民俗文化的几点策略,旨在促使民俗文化更好地融入中学语文教学之中。
关键词:中学语文;民俗文化;语文教学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民族身份,是我们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和灵魂。当代,随着我国国门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提高,其他民族的文化纷纷进入国门,我国传统民俗文化受到挑战,逐步受到其他文化元素的排挤和挤压。中学生作为我们民族的未来,学习和传承我国的民俗文化是中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通过将民俗文化融入中学语文教学中,让中学生能够拥有接触和学习民俗文化的机会,从而推动我国独特的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1在中学语文中融入民俗文化教学的意义和作用
1.1有利于中学语文中民俗相关内容的教学
中学语文课程中较多的课文篇幅都或多或少的涉及到我国传统民俗文化,通过在中学语文中融入民俗文化的教学能够使得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课文中描绘的背景,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由于文学创作在很大程度上都源于作家的生活经历,只有经历过的生活场景才能以更加朴实的笔触描绘出深刻的感情,从而表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我国的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至今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传承,使得中学语文课本中很多国学经典内容都是古代或近代作者撰写的,其中很多场景都涉及到如今我们并不多见的民俗,若语文教师只是通过“高雅文化”式的讲述是难以让学生深刻了解文章内涵,从而影响学生对课文的学习。例如,在鲁迅的《祝福》一文中,祥林嫂在柳妈提及“捐门槛”这一行为之后即使生活拮据依旧花费自己的积蓄捐了门槛,在心理上给予自己一点解脱。虽然这一风俗习惯只是文章中提及的一小部分,但却在文章中起到重要作用,使得文章刻画的人物更加形象生动,从而更加反应出当时封建礼教的残酷,让读者深思。
1.2有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民俗文化教育初探
摘要:随着时展和变化,西方文化的逐渐渗透,促使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也受到了巨大冲击,这一点在青少年身上体现得尤其明显。加上新课程教学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加强民俗文化教育则显得尤为必要,与此同时,这也是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而作为高中历史教师,也要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方式。为此,本文主要针对“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民俗文化教育”这一主题内容展开浅析。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民俗文化教育;展开浅析
一、引言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祖先们所遗留下来的优秀传统民俗文化,不仅深深影响了整个华夏民族,而且也对高中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产生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实际上,高中历史也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知识,因为课本中所记录内容都和过去历史相关,加上部分教师教学方式过于传统和落后,以致在加强民俗文化教育教学过程中依旧会遇到诸多问题。
二、民俗文化教育的基本概况
(一)民俗文化的基本内涵
民俗文化,主要是指民间民众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同时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严格意义上说,它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非物质的东西。
乡村振兴中对图书馆参与民俗文化建设
摘要: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源泉与基础。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组织,能对乡村文化振兴起到关键作用。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文化资料的价值和功能,能够为乡村文化的振兴带来巨大的精神力量。目前,村民普遍没有图书需求意识,加之公共图书馆自身设备欠缺,服务简单,使得公共图书馆在助力中国乡村文化振兴发展的过程中困难重重。因此,公共图书馆需要加大推广力度,增强对基层干部和村民群众的政治思想认识,助力社会主义民俗文化建设;在人员素质、藏书资源、服务设施等方面,完善公共图书馆的自身建设;围绕村民需要精准服务,不断创新公共图书馆服务。民俗文化是指人民群众在生活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些非物质文化。乡村文明是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智慧结晶,是农业文明发展留下来的无价之宝,蕴藏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重视与保护传统民俗文化,挖掘传统民俗文化内涵,继承传统民俗文化精髓,既是一次非同寻常的民俗文化寻根活动,又是重建农村民俗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更是农村民俗文化振兴的根本出路。
一、乡村文化振兴进程中公共图书馆与乡村文化振兴之间的关联
1-公共图书馆服务于乡村文化振兴的原因
公共图书馆之所以能为农村文化振兴服务,就在于其主旨、理念和功能与农村文化振兴的特定内涵高度一致。而农村文化振兴要求必须贯彻城乡一体发展原则。公共图书馆在保证人们汲取知识的基本权益的同时,为广大农村群众积极参与城乡文化振兴创造了机会,这显然有利于逐步减小城乡差异,实现城乡文化的统一发展。而农村文化振兴也需要广大农村群众在城乡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和创造力。免费的公共图书馆可以使每一位村民更好地接受文明的洗礼,对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着重大意义。首先,平等可以让人人都有机会获得成功,而建设公共图书馆是人们提高成功概率的关键步骤。乡村文化振兴要求在农村中注重公共文化建设,同时重视和保护村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公共图书馆的主要目标是在尊重村民文化权益的基础上,实现人人免费进入该馆获得文化知识与资讯的目标。未来,公共图书馆将为村民提供传统文化教育服务,使其能够享用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这将有利于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热情。在当地民俗文化的带动下,乡村振兴将更加容易付诸实践。同时,公共图书馆也可以丰富农村文化内容,提升农村的人文精神,有效缓解乡村文化振兴进程中的一系列矛盾。从这一视角出发,建设公共图书馆的理念和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诉求是一致的。其次,公共图书馆也是人们解决学习问题、人文需求,以及信息问题的主要场所。对此,可以根据乡村文化振兴的需要完善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保留乡村传统优良民俗文化(如农村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等);而要想提升农村知识服务水平,就必须提高村民的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自信,弘扬纯朴的民风民俗;创造满足农村需求的文化商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并促进农村文化消费市场繁荣发展。比如,公共图书馆农村情报中心的功能就是为村民提供各类文化知识信息检索和咨询服务;社区记忆的功能是通过对传统优秀文化的记录与保护来实现对其的弘扬;自主学习的真正意义则是让每个人都可以利用图书馆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全国人民对图书馆服务的要求,以促进公共图书馆不断完善。公共图书馆应该向所有社会成员开放,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去图书馆,如此一来,公共图书馆自然会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中坚力量。一旦建立,公共图书馆就具有社会属性,只有面对整个社会,其才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文化教育服务。
二、乡村文化振兴进程中公共图书馆参与民俗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1-科学合理地建设民俗文化
我国拥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在资源收集和数据库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保证专业性。同时,民俗文化的建设与保护也需要专业性的指导,只有将原有居民的建议与专业性指导意见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推动民俗文化建设。另外,在收集民俗文化资料的过程中也不能盲目、死板。收集、分类、管理、分析地方民俗文化资源,并形成规范、高效的信息流,是公共图书馆参与民俗文化建设的重点。
谈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文化渗透
【摘要】近些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国学、国画、国乐、民族民间舞蹈都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展现出它们独特的魅力。而这些艺术之所以有如此强烈的感染力,与其背后的文化有解不开的关系。民族民间舞者作为行业领域内的一员,应当承担起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的重任。在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对文化的渗透,培养出更符合国家需求的人才。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蹈;舞蹈教学;文化渗透
民族民间舞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舞蹈动作、音乐表现、表演服饰等方面都体现着民族文化、民俗文化的元素。我国教育部近些年不断强调要传承、弘扬民族文化,要求各阶段的学校教育深度结合民族文化、民俗文化,拉近学生与民族民间文化的距离,使青少年成为继承民族文化的主力军。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想要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优质的、综合性的人才,需要注重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的渗透,帮助学生在理解文化的基础上展示舞蹈和音乐的内涵,使学生成长为优秀舞者。
一、民族文化与民族民间舞蹈的关系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且历史悠久,因此,在我国的舞蹈领域中存在着数量众多的民族舞蹈、民间舞蹈。这些舞蹈与民族文化形态有着紧密的关系,具有独特的气质和特征。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应注意舞蹈动作、技巧教学与民族文化的结合,培养出具备民族文化气质特征的舞蹈人才,使其赋予民族舞蹈更深的感染力,充分表现民族音乐的内涵。以蒙古舞、藏族舞、傣族舞等较常出现在大众面前的民族舞蹈为例,舞者的一举一动都与民族文化有关,或许脱胎于当地人的农耕、狩猎、游牧、采摘、祭祀等行为,或许与当地风土人情有关[1]。比如,蒙古族舞蹈女性动作中常有的翻腕、抖肩等。因此,掌握民族文化对开展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民族文化是民族民间舞蹈的灵魂所在,若舞者在不了解民族民间文化的情况下进行动作和技巧的学习,很难使舞蹈表演拥有感染力,难以引起观众的共鸣。或许普通观众不会太过关注民族舞蹈背后的文化,只是单纯地看动作、看舞台呈现,但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缺少文化底蕴、文化理解的舞者很难打动懂行的业内人士。民族文化是民族民间舞蹈的根,在不了解民族民间文化的情况下进行动作技巧的学习,学生所学习到的仅仅是舞蹈的皮毛,不仅难以表现民族舞蹈的内涵,还失去了舞蹈创新、编排的沃土。在强调创新的今天,失去根源的创新很容易让整个舞蹈走形,失去民族民间舞蹈应有的味道,成为“挂羊头卖狗肉”的样子货,反倒不利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也不利于舞者在舞蹈领域的成长和发展。
二、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本身的民族、民俗文化储备不足
谈民俗文化在高职院校教育中运用
摘要:陕西省榆林市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早在 1985 年就被国务院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由于网络时代的冲击,这座文化名城,很多富有特色的民俗文化已经失传或正在消失,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的任务迫在眉睫。同时很多大学生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受到网络的影响更大,逐渐在迷失自我的路上越走越远,从而缺失了自信力。如何让大学生重新找回自信已经成为全社会的责任。本文意在让大学生积极参与拯救和保护传承民俗文化,在民俗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下找准人生方向,重获民族自信,在耳濡目染间培养其家国情怀。
关键词:陕西榆林;民俗文化;高职教育;保护与传承
民俗是人类活动的“活化石”,民俗文化是人类社会行为在数千年历史进程中的累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凡的魅力。保护传承优秀民俗文化,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守护中华民族精神命脉,凝聚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文化和意识形态关系紧密相连,文化有着根本性的育人功能,做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需要民俗文化来嵌入,二者在根本上有着内在一致的成分意蕴,优秀民俗文化是做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力量之手。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职业教育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领域,要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全面推进高职院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和接班人。如何让民俗文化进校园,挖掘并利用好其潜在育人价值,让传统美德、人文精神等在学生生命中扎根,在学生灵魂深处“安家”,这是一个重大的时代命题。
一、榆林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
(一)推进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
榆林地区地理环境特殊,万里长城和黄河在这里交汇,大漠草原和黄土高原在这里交接,中原文明和草原文化在这里交融。早在两千多年前,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卫将军列传》里就记录有“榆溪旧塞”这一胜景,是记叙描摹榆林最早的辞章之一。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数千年的边关文明孕育了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的榆林民俗文化,有自身完整的体系,囊括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及社会层面。这些特色鲜明的陕北民俗文化是人类历史的见证,也是人类古老智慧的结晶,早在 1985 年榆林市被国务院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但随着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榆林市有很多富有特色的民俗文化已经失传或正在消失,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的任务迫在眉睫[1]。作为民族精神意蕴象征的优秀民俗文化,它的教育教化价值巨大,在新时代里具有重要的传承意义。而学校作为社会影响力最广泛的组织机构,其承担民俗文化的传承责任比另外教育方式更具有优势。通过对榆林高职院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的相关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对于当地民俗文化的掌握程度之低令人震惊。榆林职业技术学院林学院大学生对民俗文化的了解渠道更多的停留在从长辈那里口耳相传、粗略了解。调查数据显示这类学生竟然占到总调查人数的 89.26%,而对民俗文化了解程度表示非常了解的学生仅有13.64%,其中也仅仅停留在陕北秧歌方面。在与流行音乐的喜爱程度相比较之后得出的数据更是令人担忧,对民俗文化表示喜爱的学生仅占总数的35.81%。榆林因地理、历史原因,民俗文化的形式更是多种多样,仅有秧歌一项参与的人数过半但也只有 54.68%,其他的民俗文化中只有剪纸很少数人略知皮毛,剩余的可以说一无所知。在调查中94.63%的同学认为在校大学生至少应该了解并学习本县区的民俗文化,85.4% 的大学生认为民族文化作为传统文化其博大精深应继续发扬。只有56.61%的同学认为民俗文化的未来是乐观的,22.73% 的同学认为民俗文化毫无未来可言,甚至可能会被逐渐遗忘。大多数学生认为当今传统文化的缺失,究其原因在于缺乏文化保护。在调查中69.42%的学生认为应该在学校进行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当问及“你知道我们榆林 12 个县区分别有哪些民俗文化”时,甚至只能回答出秧歌和剪纸两种,更有甚者竟然对此一无所知。综合以上数据分析得出,大多数同学对传统民俗文化有正确的认识并且有浓厚的兴趣,但苦于没有学习的途径,仅只是通过从生活中观察和网络学习略知一二。对此我们高职院校应该负起教育的责任,培养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同时也能更好地承担起我们对于榆林传统民俗文化的继承与传播任务,从而引领榆林民俗文化走上更大舞台。
(二)丰富德育资源
生肖文化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今天,初中美术教育也逐渐脱离了以往边缘化的转态,日益受到了社会各个领域的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同时,伴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初中美术教学的核心内容,也从传统教学中简单地教授学生绘画技巧,转变为关注学生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以及文化理解等多个方面。其中,文化理解则是初中生必备的一项基本能力,也是评价学生综合美术素养的重要标准。因此,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对文化理解的能力,初中美术教师在进行教学实践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可以引入兼具生命力、创造力的多种民间艺术,让中华优秀民间艺术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焕发光彩,如此一来,不仅能够促进中华优秀民间艺术的继承与发扬,更为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提供了助力。生肖文化是中华优秀民间艺术的重要代表,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975年12月发掘的两批秦代竹简中明确记载了十二生肖内容,这不仅表明了在先秦时代中国就已经有“十二生肖说”,也推翻了生肖文化起源于印度说。与此同时,在对《史记·五帝本纪》中国所记述内容的探究中也发现,古老的图特文化与十二地支的结合,证实了生肖文化形成的基础。因此,将生肖文化与初中美术知识相结合展开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强化学生对民间艺术的认知,而且能促使学生从民间艺术中汲取力量,使其在提升自身文化理解能力的同时,获得自身美术核心素养以及综合学习能力的全面进步。
一、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融入优秀的民俗文化的意义
1.丰富美术教学内容。初中美术教师在进行教学实践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融入优秀民俗文化,能够实现对美术教学内容的有效丰富。在这一背景下。教师不再将美术教材作为唯一的教学素材,而是不断地研究能够拓展课内美术知识的多元方式,通过选用初中生喜欢并且熟悉的民俗文化,如生肖文化、民间工艺、节气活动等方式展开教学活动,不仅能够有效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面,也能开拓学生生活视野、文化视野,为学生之后更好地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增添美术教学活力。在传统的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更为关注如何让学生掌握美术理论知识以及绘画技巧,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意识不足、力度不够。而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教育教学部门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更给各学科、各阶段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求,要求教师不仅要注重基础文化知识的教学,还要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民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美术课程又是是学生接触艺术、了解艺术的最基本途径,初中美术教师在进行教学实践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融入优秀民俗文化,不仅能够给初中美术课堂增添更多地活力,也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的过程中欣赏到更多中国传统工艺、传统书画、传统剪纸艺术、传统生肖文化等内容,从而让学生更为深刻地感知到参与美术实践活动的乐,如此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更能够对教学质量的提升产生积极作用。
3.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上文提到,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教育教学部门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而美术新课程改革中也明确指出,教师除了要教授学生相应的美术知识外,更要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教师在进行教学实践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融入中国优秀民俗文化内容,能够让学生在了解民俗文化、欣赏民俗艺术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种正向、正确的审美,并形成主动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与此同时,学生在了解民俗文化的过程中,也能感知到优秀民俗文化当中蕴含的精神内涵以及其艺术魅力,从而逐渐掌握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去分析艺术作品、看待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最终形成较强的文化辨析能力和鉴赏能力,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二、生肖文化的解读
随着历史的发展,生肖文化已然成为了我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是民间普遍流行的一种“记生年”和“记岁”“排辈”的方式,也早已妇孺皆知,蔚为大观。具体来说,“鼠”是十二生肖之首,中国人以鼠为“子神”,代表“子”的方位。鼠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表达内涵相对复杂,有诸如“贼眉鼠眼”的损贬之意,因其生命旺盛而产生的多子多福之意,在剪纸、泥塑等民间艺术中也有着十分生动的表现。“牛”列为十二生肖第二顺位,由于牛在农耕社会的重要作用,在中华优秀文化当中,牛往往代表着勤劳、刻苦的精神,因此,牛自古以来被赋予着极为尊贵的地位。“虎”是十二生肖中最威武的动物,是正义、勇敢、权威的象征。由于老虎生性凶猛,古人对于其更是“闻虎色变”,以此老虎逐渐就产生了一种神秘感,部分地区还将虎看作为神的化身。“兔”是十二生肖中最为灵动的动物,其本身所承载的民俗内涵也十分优美,如玉兔捣药就蕴含着长生不老的寓意,也暗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对长生、平安的向往。“龙”是十二生肖中唯一虚构的神异动物,它不仅有着野兽的野性,还有着神的灵性和人的悟性,在中国人的心中有着极高的地位。在中国的深化传说当中,“蛇”是与人类起源有关的动物,其形象在绘画、青铜器等工艺美术当中的出现频率也相对较高。“马”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动物之一,也是中国古代的“六畜”之一,更是人才和有为的象征,既是中华文明史当中的重要角色,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羊”是古代“六畜”之一,也是祭祀“三牲”之一,由于羊有着温顺的性格,因此,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代表着吉祥,也象征着安泰。“猴”为申,是一种灵长类动物,极其机敏活泼,由于“猴”与“候”谐音,因而在多种艺术作品中,猴的形象往往表示着“封侯”的意思。“鸡”是十二生肖中唯一的禽类,在中国古代,鸡被称为“德禽”,具有文、武、勇、仁、信五德,同时“鸡”又与“吉”同音,因此寄托了古人诸多美好的期盼。“狗”作为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它的存在和进化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古代,狗有着三种不同的形象,一为“祥瑞神兽”,如地藏菩萨的坐骑谛听,二为“守护之神”,主要指的是镇恶辟邪的守护形象,三为“忠诚之灵”,古语“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正点明了狗文化的精髓。“猪”是十二生肖中排名最后的动物,在古代,猪有着重要的地位,有着“有猪才有家”的说法,可见猪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