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民俗文化常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民俗文化融入中学语文课堂研究
摘要:民俗文化作为国家民族精神的重要承载者,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石。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民俗文化意义重大:有助于学生了解民俗文化,扩大知识面;有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提升学生知识素养;有助于学生感受多元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有助于加强学生道德教育,弘扬民族精神。民俗文化融入课堂教学的策略有:(一)课前——营造相应的民俗文化情景;(二)课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民俗文化;(三)课后——积极开展民俗文化主题教育。
关键词:民俗文化;语文教学;策略钟敬文
20世纪80年代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三个层面,上层社会文化、中层社会文化和广大农民所创造和传承的底层社会文化。而民俗文化就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的广大人民在特定的时代和地域中创造并享用、传承的生活化、社会化的文化。它的传承方式主要是以口耳相传,行为影响和心理影响来进行的,实践性是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特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民俗文化是学生快速掌握民俗文化的一条捷径。然而,教育的功利性使得教学目标多是为了取得优异的成绩,而民俗文化在考试中涉及较少,成为大部分语文教师忽略的对象。民俗作为民间传习的风俗习惯,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占有一席之地,这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于身边民俗事项的了解和积累,更能够延续和传递优秀的民族精神。
一、民俗文化及其特点
(一)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之根本,既是繁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又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缩影。在民俗中能上升到文化层面的东西都可以被称为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每个人自出生之日起就在特定的民俗文化大环境中繁衍生息,潜移默化地接受着民俗文化的浸染,而中学语文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材料,教师教学的重要载体,里面势必包含着浓厚的民俗文化气息,承载着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民俗文化元素。
(二)民俗文化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分布特点。1.零散性分布。教材的编写大都主要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主流文化,当前的语文教材也都是古今文化的精华。经典文化、高雅文化、主流文化中很难顾及到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只能零散分布在语文教材之中。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其实有很多。以往的语文教学大都重视语文教育的工具性,过分强调教材中的字词、语法、修辞手法等一些知识点的体现。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要求教师关注在教学过程中打动学生,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要像采矿者一样,善于将埋在语文教材中的民俗资源挖掘出来,让优秀的民俗资源在教学中绽放光彩。2.渗透性分布。在语文教材中展示的民俗文化大都是民俗文化的精华。或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或寄寓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或表达作者对朴实民风的向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滋养了个各个地区的人物个性。民俗文化的传承当然需要对这些具有个性的个体的进一步传播。当然中学语文教材并不是专门的民俗文化教材,编者的出发点肯定也不是专门为了提高学生的民俗文化涵养。因此,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是渗透性地向学生呈现。首先,呈点状分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以点缀的形式出现,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其次,呈线状分布。部分文章以民俗为线索进行叙述,可以促进学生对民俗文化的掌握,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与理解。中学语文课文中有很多文章都是以民俗为主线,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对民俗文化的分析来理清文章的来龙去脉。最后,呈面状分布。在综合性学习中也涉及民俗文化板块,可以让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整体了解民俗文化知识,在教材中对学生进行民俗文化渗透,让学生在各个板块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增长自己的民俗文化知识,从而达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3.被包容性分布。文学的发展与哲学、美学、宗教、民俗都有密切的联系,统编本教材选取的文学作品也大都体现着我国的主流文化精神,所以民俗文化知识被包容在文学作品之中。文学源于生活,从而民俗文化要素在各类的文学作品中普遍存在。其中,涉及中华民族的道德观、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也显现其中。教师通过对教材中被包容的民俗文化进行深入挖掘,从而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之中了解各个地区特有的民俗文化,有利于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二、语文教学中融入民俗文化的重要意义
历史民俗融入农村基础教育的意义
作者:崔丽君 单位: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11年,当地政府进一步丰富了“牛会节”的内容,举行“牛王”、“牛后”评选和奔牛比赛,以此吸引周边群众和牛经纪人前来参加。从最初的表达诉求的抗议式集会,到庆祝性的节日,到满足社会日常需求的交易日,并最终演变为内涵丰富集娱乐、商业价值为一体的现代“牛会节”,这一节日经历了一系列历史的流变,其内涵的扩大使得其更接近普通民众的生活,也使得牛会这一传统民俗获得了新的生机,诚如黄志繁教授所言:“一切民俗活动都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动,民众根据现实政治经济需要对传统民俗不断进行着‘发明’和‘创造’。”在“发明”和“创造”的过程中,传统民俗也便具有了多元价值,其中教育价值的挖掘则可以促成丰富教学与民俗文化保存、传承的双赢。
白圩乡历史民俗“牛会节”教育价值的挖掘
利用生动形象、与学生实际生活关系密切的“活”的材料进行教学是现代教学理论所倡导的。“牛会节”这一地方民俗盛会,与当地百姓的生活关系密切,加之地方政府的倡导,这一民俗节日形式,日益为当地大众所了解。“牛会节”不仅可以带来经济利益,同时若能深入挖掘,我们亦可发现,“牛会节”同样可以成为基础教育的生动形象的教学素材。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以求抛砖引玉之效。
1思想道德教育价值“牛会节”的民俗素材中,长工之所以能够要回工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长工能够团结起来,一起商讨对付地主的对策,体现了集体力量的强大,所以利用这一素材,教师可以生动地向学生讲述“团结就是力量”。
2历史知识教育价值关于“牛会节”来源的故事中,也包含了许多历史常识。教师可以抓住其中一两个知识点进行深入扩展。如在提到地主与长工这两个概念的时候,可以向较高年级的学生讲解一下什么是地主,什么是长工,并进而可以向学生讲述一些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的相关知识。
3情境作文教师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实地参加“牛会节”,写一篇关于“牛会节”的作文。观察是写作的前提,教师引导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进行观察并写作,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而“牛会节”是一个很好的素材。思考,也是写作不可缺少的元素,身临其境的观察无疑是有利于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考的。
学校立场民俗课程设计研究
民俗是一种生活文化。只有学生能在自己的生活中相对持久、自然地重现民俗生活方式的时候,才真正意味着对民俗的传承。
民俗是一种在历史过程中创造,在现实生活中不断重复,并得到民众认同的、成为群体文化标志的独特的生活方式。[1]4当前,在全球化和城市化背景下,民俗文化存在的根基正逐渐被吞噬,民俗文化正逐渐被边缘化,有的甚至正在慢慢消失。民俗文化作为一种乡土文化、一种生活文化,最能给人带来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民俗文化是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因。文化以其不断传承来延续其生命和意义的特征决定了教育作为文化的一个部分,与文化共生共存,无论其形式如何变化,其作为文化生命的机制的功能是永恒的。[1]42从民俗文化的形式与内容来看,其中蕴含了非常丰富的教育价值,因此,学校所在地区的民俗文化是一种很好的“在地课程”资源。以行政等外在力量推动学校开设民俗课程,客观上有助于传承民俗文化,但如果学校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开设民俗课程,则不利于民俗文化教育价值的真正实现。故此,只有当学校认识到民俗课程内在于学校的价值时,学校才有推动民俗课程建设的内驱力,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得以实现。
一、民俗文化作为课程资源的价值
从民俗文化的功能来看,总体而言,民俗文化功能可以概括为认同、教化、规范、维系、调控和记录等六大功能。一方面,学校如果能够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就可以很好地发挥其教育价值。但另一方面,从民俗文化的特点来看,民俗文化具有“稚拙古朴,源远流长”“神秘奇异,巫术性强”“礼俗混同,封建味浓”以及“丰富多彩,注重实用”的特点。因此,从教育立场出发,站在学校角度,在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时,应谨慎甄别其所蕴含的教育价值。
1.挖掘民俗文化的正向价值
民俗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体现了特定区域特定群体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民俗文化“神秘奇异,巫术性强”和“礼俗混同,封建味浓”的特点表明,并非所有的民俗文化都是精华,都具有促进人发展的价值,其中也不乏糟粕。中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是非曲直特别是价值判断能力相对较弱,需要正确引领。因此,学校在选择何种民俗文化资源作为学校课程资源时,必须衡量其可能对学生带来的影响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故此,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的需求汇聚师生智慧,甚至在必要时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民俗文化促进学生在这些方面发展的价值予以充分论证。
2.挖掘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
学前教育课程教学构建(3篇)
第一篇: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构建
摘要:
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文化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但由于民族地区教育条件落后、教育观念老旧等因素,造成民俗文化与学前教育的隔离。为此,文章拟将民俗文化与学前教育课程进行融合,利用民俗文化充实当地学前教育课程的内容,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园本课程模式。
关键词:
民俗文化;学前教育;园本课程
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部,聚居着苗族、侗族、布依族、彝族等49个少数民族,这里拥有十分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农村学前教育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少数民族地区又是农村地区教育中不可忽视的薄弱环节。所以,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民族地区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及主要指标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目标[1]。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受到经济落后、观念老旧、教育资源匮乏等不利因素的制约,更谈不上少数民族民俗资源与学前教育课程之间的互相融合。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南州”)在贵州又属于经济中偏下的地区,所以,其学前教育发展情况不容乐观。
一、构建学前民俗文化课程的教育价值
农村民俗体育活动对新型农村环境适应
摘要:以健康中国为研究视域,对农村民俗体育活动如何适应新型农村环境进行了研究.认为:农村民俗体育活动对新型农村环境的适应,其实质在于民俗体育活动结构性改革,其表现在于民俗体育活动内容、形式和功能上的创意.民俗体育活动结构性改革要重视农村城镇化地理环境变化、农村仪式化民俗环境变化,以及农村市场化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需针对这些环境变化因素,加强民俗体育活动中对地方性知识的挖掘、对民间民俗仪式的弱化、对民间社团组织的建设,突出民俗文化个性、传统体育特性,以及管理和经济效能,提高环境适应力.
关键词:农村体育;健康中国;民俗体育活动;新型农村环境;适应力
在农村,民众的健康生活、健康身体、健康精神、健康文化需要是当前我国新型农村环境建设要注重的部分,新型农村环境建设始终是围绕人民健康水平来进行的,可以说,新型农村环境建设是健康中国打造的重要途径.新型农村环境是指在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传统农村社会通过城镇化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所必须具有的乡风文明的社会环境以及和谐、稳定、有序的社会新秩序.民俗体育活动是农村环境的历史文化产物,也是民族传统文化服务农村民众生活的主要表现形式.农村地区、各少数民族居住地区都存在丰富的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民俗体育活动项目,它们曾为我国农村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促进作用.那么在当前我国构建“美丽中国”大背景下,农村民俗体育活动该如何适应新型农村环境,这对传统民族文化现代化持续性发展,以及健康中国的实现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1农村民俗体育活动适应新型农村环境的意义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环境是否健康,很大程度上能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健康程度,当然,任何环境的健康发展都离不开文化的发展.文化的发展,更能体现出文化是如何服务人类生活的,文化活动与项目的延续存在,也更能表明其在不同社会环境下的适应程度及具有的价值和意义.新型农村是为实现健康、富强、美丽中国而推出的农村发展模式,旨在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让农村居民共享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所带来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提高生活质量和水平.因此,无论是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还是民众个体层面,农村民俗体育活动适应新型农村环境发展都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一方面,新型农村建设既要以民族文化为发展基石,又要借助建设、维护民族文化生态环境,推动民族文化生态发展.因此,从国家层面上讲,民俗体育活动适应新型农村环境发展是一个自身发展建设过程,必须以维护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为要求,维护国家文化利益,以具体的民俗体育文化自身建设来夯实整个民俗文化发展的宏观理论,构建具有民族元素的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理论特色.另一方面,从社会发展层面来讲,新型农村建设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构建好城镇化环境下的农村社会秩序,保障农村社会现代化建设良性运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实现.民俗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文化服务路径,必须为新型农村社会秩序构建尽可能对村民提供健康的道德、情感生产,通过活动中有关健康的民风习俗、地方性文化知识以及民族体育特性的正能量影响力,提升村民道德、情感,促进村落制度的建立和运行,保障新型农村社会秩序的形成和维护.第三,从个体层面上讲,新型农村建设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提升民众生活质量,主要表现为休闲生活和经济生活.而休闲生活又着重体现在民众健康的民俗和宗教生活、体育娱乐生活以及其他文化娱乐生活需要等方面.因此,民俗体育活动发展要以村民健康生活需要为导向,通过环境适应建设,服务村民健康的休闲生活和经济生活.
2农村民俗体育活动适应新型农村环境的实质和表现
2015年11月10日,同志在中央财经领导会议上,首次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从农村民俗体育活动服务新型农村环境发展情况来看,农村民俗体育活动作为文化供应的供给侧,同样需要进行结构性改革.农村民俗体育活动本身具有的地方性文化知识体系结构、活动内容结构、仪式程序结构、活动开展管理结构、服饰器物音乐结构、功能结构,以及原始技术动作体系结构等,能否为当代民众喜爱,或者说喜爱程度如何,反应了活动本身的价值和适应力.当今健康的农村环境需要民众有健康的生活、健康的身心,以及健康的精神和文化需求.但是我们看到,近些年很多民俗体育活动已呈现出滞后化、边缘化,甚至濒危化的状态[3].这从服务的角度说明,目前很多民俗体育活动存在的本身结构体系对当前新型农村环境有不适应的方面.因此,改革结构是一项重要举措.民俗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加强结构性改革,主要在于提高民俗体育活动开展质量和效率,扩大民俗体育活动群众参与度,提高活动正能量影响力.实现正能量影响力,需要民俗体育活动结构性改革在内容、形式和功能上都能做到有创意.传统农耕时代,我国老年民众、中青年民众以及小孩都会从民俗体育活动中找到各自的生活需要,也会从中受到一些影响.民俗体育活动一路走来,经历了创造、维护、创新,以至于今天的创意等发展历程.创意是文化活动供给侧改革的时尚化路径,在于既传承传统文化,又能通过时尚元素博取民众眼光,能根据环境和服务对象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创新手段,实施不同的内容、形式、功能开发.从经济学角度来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有一定的破坏性意义,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需要“创造性破坏”才能达到“破旧立新”的效果[2].文化发展也一样,当文化供应与环境不适应时,文化会实现部分或完全解构,一些东西被撕开、被切割、被抛弃,一些东西被保留,还有一些新的文化元素、符号意义被加进来[3].德里达认为,解构并不意味着消灭、占有,而是拆散原有,以创新的因子重新注入原有结构,使文本意义变动不居,不可穷尽,从这种意义上说,解构具有一种革命含义[4].解构后的文化生态因子会基于人类生活需求和外部环境变化适应进行重构,以实现新的生命力和价值.文化创意就是一种“破坏性”过程,是在新环境需要下由解构到重构的发展过程.民俗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也必然需要经历“创造性破坏”才能达到“破旧立新”的发展效果.
国内中学语文教学研讨(9篇)
第一篇:中学语文教学情感偏向
摘要:
情感性是语文的三大特点之一,培养学生的情感实质上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过程。然而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文本情感的体会往往和教师所期望的有一定距离,甚至产生偏向。研究语文教学中的这类情感偏向产生的原因并对症下药,找出解决措施,对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语文教学;情感;偏向;教材
作为语文教材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学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是作者情感的载体。情感是一个人素质的灵魂,因此语文教学不只是要让学生学习文章的结构特点、语言方式、表达形态等,更需要深入文本,体会作者喷涌而出的情感。现今中学教材中选编的很多文质兼美的文章都凝聚了作者深厚的情感体验,其中不乏深刻动人的亲情、忠贞不渝的爱情或者肝胆相照的友情,或者豪气干云的爱国主义情感。深入体会文本中的情感,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且对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的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对文本情感的接受和理解并不总是与教师、与教材保持一致,而是在教学过程中逐渐与期望效果产生一定距离。这就说明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出现了偏离的现象。在中学语文课堂中,常出现教师讲到动人的地方时激情澎湃、泪眼婆娑,但学生却完全不为所动的情况。再看看学生的语文课本,很多文章的插图都被学生画得面目全非。以高中人教版必修教材中配有的一幅杜甫的插图为例,图中的杜甫孑然一身,衣袂飘扬,这本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杜甫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情感。但杜甫在学生的笔下有了送水工、肌肉男、眼镜哥等各种形象,让人啼笑皆非。这种行为说明学生并没有真正领会作者的思想与感情,而是出现了一定的背离。
一、情感偏向产生原因
羌文化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一、羌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的基本概况 2008年6月3日,四川省文化厅公布了《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初步重建方案》,根据该方案,保护区的建设要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地区习俗界限,整合羌区的羌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持羌族原有的建筑风貌、民俗风情,体现羌文化的原生态环境和地质结构特点。2008年11月14日,由文化部牵头组织的“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授牌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根据规划方案,绵阳市境内的羌文化保护实验区包括羌族主要聚居区北川羌族自治县以及毗邻的平武县的部分相关乡镇。按照实验区规划,北川将以青片乡为中心,在青片河流域、白草河流域10多个乡镇,以民俗文化为主题,打造羌族原生态风情走廊。从北川新县城到青片河沿线,所有建筑、布局都将突出羌族文化风貌。建设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保持文化多样性、文化生态空间完整性、文化资源丰富性和抢救保护传承羌文化的重要方式。通过完善保护措施和开展保护工作,加强对与羌民众生活关系密切的“非遗”项目的整体性保护,构建起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使具有独特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的羌文化得以世代传递,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二、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内青片乡概况 青片乡位于北川羌族自治县西北部,西南与茂县为邻,北与松潘接壤,南与白什相连,东接小坝乡。1981年9月,青片羌族藏族乡成立,1984年1月改称青片羌族藏族乡。2003年10月25日北川成立羌族自治县后更名为“北川羌族自治县青片乡”。2004年成立了小寨子沟旅游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建立了于青片乡党委政府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机构。青片乡地貌以山地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1200—4769米,垂直高差达3569米。乡辖6个行政村,29个村民小组和一个社区居委会,是北川建立最早,最边远的民族乡。2010年末全乡1004户、3819人,其中羌族人口占总人口数的98%。 三、青片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1979年9月在青片乡境内建立的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是全国第11个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优良,真正称得上是“一年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一步一换景,四季景不同”的天然氧吧。与保护区相称的小寨子沟风景区是纯正的羌民族聚居区,有地道的羌歌羌舞,有正宗的羌族咂酒,有奇异的羌民族婚俗,有古朴原始的民族风情。青片的民俗文化包括羌族文化、大禹文化和红色文化,其中羌族文化最有保护价值与开发潜力,以小寨子沟旅游景区扬名省内外。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青片乡作为羌族的主要聚居地,有着深厚的羌文化根基。作为一种文化资源,羌族传统文化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民居、饮食、器乐、婚俗、宗教信仰等几个方面。 民居:因为碉房和碉楼兼有民用和防御的功能,所以历来被官军仇视。历次官军征伐北川羌寨,都将其当作军事目标进行摧毁,并把摧毁数目作为战功记录上报。公元1547年,明朝松潘总兵何卿征伐北川羌族时,就拆毁碉房4870多座,都坝河流域、白草河流域、青片河中游地区的羌人住房几乎全部被夷为平地。 羌碉与汉族的传统民居风格截然不同,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因而也被封建统治者视为异类文化的象征。在民族关系比较缓和的清代,石泉县的地方官员大力劝导羌人全面接受汉文化,在住房方面也不例外。由于地方官员大力提倡羌人把传统的羌碉改建为木结构房屋,加之受汉文化的影响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从清代后期开始,北川羌人的住房逐渐发生改变,木结构房屋逐步取代羌碉,成为主要的民居样式。 北川羌人往往靠山一方把木屋修成一楼一底,同时向山谷方向的坡地延伸,连接一间两楼一底的楼房,其二楼与屋基齐平,几根大木柱立在低于屋基2-3米的山坡上,老远看去,很是别致,因而叫做“吊脚楼”或“虚脚楼”。 吊脚楼屋顶呈人字形,盖小青瓦或者薄岩片或者杉板。底层砌石墙,其余各层大多以装嵌木板为墙壁,也有以竹块编制而成或再附粘性泥巴。每层都开小窗,窗户一般为木制花格窗或牛筋窗。房梁两端各悬挂一尾木刻的鱼,意寓年年有余。 吊脚楼与羌碉的内部功能基本相同。夏天特别凉爽。虽然吊脚楼不是北川羌人的传统住房,但北川羌人向来喜在房前屋后栽竹种树,木质吊脚楼掩映在翠竹绿树丛中,与周围大山和谐相融,也称得上极具特色的民居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环境的改变,北川羌人的住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今,在低洼沿河地带,砖混结构的小洋楼正在取代吊脚楼,成为羌人住房的新选择。但是,在北川羌族自治县青片河流域的尚武村还保留着一些比较完整的碉房遗址;而正河村,却有10余座完整的碉房,且有3户羌人居住。而吊脚楼的分布就很广了,湔江、都坝河、白草河和青片河流域的河岸台地、半山和高山都保留有羌人的许多吊脚楼。 饮食:在羌族生态实验保护区内,景区和北川羌族自治县县城恢复、重新设计羌族特色的餐饮食品,在服务行业和旅游区推广羌族特有的的锅(鼎锅、火锅)、碗、壶、杯、盘等器具,都是以青片乡为源头,青片乡充分利用山区特有的气候条件,为旅游区和餐饮行业提供可靠的原材料,如青片的荞面、凉粉、玉米、洋芋、糍粑、搅团等五谷杂粮以及各种馍,山羊、土鸡等本地畜禽。青片乡为此大力发展传统的种植养殖业,专人搜集民间风味小吃,整理成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食谱,在餐饮行业广泛推广,利用庆羌年、过春节等重大节庆活动来展示以青片乡为源头的特色饮食。 器乐:流行青片河流域的羌笛,是一种六声阶的双管竖笛。管身用高山特产的油竹削成,方块形,长约15—20公分,粗如小指,两管并列,以细线捆紧,竹簧插于管头,竖吹。演奏时多独奏,用特殊的“鼓腮换气法”,不断地吹奏,音色柔和纤细、悠扬婉转。 #p#分页标题#e#
婚俗:青片羌族传统婚俗程序纷繁复杂,最突出的特点是歌声、器乐和押韵的对话祝词贯穿婚礼全过程。 宗教信仰:青片羌人祭山、拜神树等习俗是原始自然崇拜观念的遗存。羌民崇拜白石(乳白色的石英石),所信仰的诸神大多以白石为象征,这一文化渊源在营造文化环境方面有不同寻常的效果。 释比与绝技:羌族释比,汉人称为端公,是羌族文化的传承人,羌族的历史、文化乃至许多传统的民俗活动,都依靠释比演唱的经典和主持各种活动而得以承传和延续。青片的羌族端公已断绝了传人,但不少民间人士也掌握了这类绝技。随着时代的进步,羌族端公因后继无人最终可能自然消失,但民间绝技在北川还可以找得到。吹翳子、喝鱼骨水、吞绣花针、穿铁铧、舔锅铲、上刀山等绝技表演将给游客带来刺激和享受。 四、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内青片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情况 (一)建立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基地 保护原生态民族文化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建立民族文化保护区,保护基地的建设和申报工作将是正河在恢复旅游资源的同时做得比较好的一项重要工作。正河民俗村要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基础上,广纳众家之长,将羌族文化中最有特色、最有代表性的内容广为吸纳,使之成为展示羌文化的活的博物馆。开展特色旅游商品的研究和生产,聘请专业人员设计开发刺绣以及以竹、木、藤、棕、漆、石、茶、药等本地土特产为原材料的旅游纪念品。这方面已有相当的加工技术和不少技术人员,目前缺乏成功的工艺品样式。 (二)重视羌族历史文化常识的普及 为树立青片羌族的良好形象,需通过宣传教育,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了解羌族灿烂的历史文化,以增强民族自毫感。同时,应继续鼓励唱羌歌,跳羌舞,能讲几句简单的羌语,如日常礼貌用语,营造民族文化气氛。在中小学增设乡土文化课,通过编印有关简易读物和开办专题讲座普及羌族的历史、文化常识,也是比较成功的。 (三)重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开展文化活动离不开相关的人才。青片乡多年以来研究、保护和开发民族文化的实线,培养了一批从事文史、音乐、舞蹈和组织大型活动等方面的人才。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人,我乡将从年龄结构,文化结构,专业结构等方面考虑,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培养、引进、留住有利于羌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传承的人才。 (四)青片乡以上五村、正河村为重点,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上五村古属“上五族”,因几十年前才废止土司制度,位置又极其偏僻,因而在青片的村落中,羌文化的保存最为完好;正河村虽然早在两百多年前就改土归流,但取代土司制度的却是羌寨自治,直到辛亥革命前夕才废止“番寨”,改由石泉县地方政府直接管辖。和上五村一样,正河村的位置也极其偏僻,所以民族文化至今仍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虽然从表面看,现在上五村和正河村等青片河上游各村寨的村民与其他地方并无多大区别,但他们的心里却还保存着对民族文化的深刻记忆,很多人在茂县叠溪、杨柳沟等地还有亲戚往来,因而对羌族文化的认同感是县境中部及东南部无法比拟的。青片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占北川羌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的百分之五十,传承人占百分之四十。 (五)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内青片乡的特色团队 北川羌族自治县民间艺术团(以下简称艺术团)是2008年6月30日,以原北川青片乡五龙寨演出队为基础,在山东省威海市及北川县委、政府的支持下组建的。原五龙寨演出队作为专业艺术队伍,已经存在十多年时间。2009年5月18日,北川羌族自治县民政局批准艺术团注册登记正式成立。艺术团成立的初衷,就是为了羌族原生态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因此艺术团主要以表演原生态的羌族歌舞、展示现代羌族风貌以及歌颂灾后重建精神和成果的歌舞节目为主。目前,艺术团是北川羌族自治县境内唯一合法的羌族专业艺术团体。 艺术团团长杨华武,是北川羌族自治县青片乡正河村党支部书记,北川五龙寨生态旅游开发公司法人代表、总经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羌年传承人。艺术团组建以来,先后有140余人参加,培养了一批艺术人才在各单位发挥作用。现有演职员51人,分别来自北川、茂县、汶川、理县、松潘等羌族聚居地区。其中,舞蹈演员46人,原生态声乐演员4人,器乐演员4人。在这批演员中,有包括羌年、羌笛、口弦、多声部、羌绣、羌族民歌、推杆、皮鼓、羌族舞龙和羌族器乐等11项国家和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16人。其中,艺术团团员、羌族民歌传承人王安莲,在2009年中国南北民歌大赛中获得二等奖;羌笛传承人黄景何、羌族民歌传承人王安莲等先后多次在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大型展会中演出并获奖。 艺术团组建成立以来,共搜集、整理羌族民间歌曲300余首,民间舞蹈120余个;培训羌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学员600余人次。在灾后重建期间,艺术团先后赴北川境内各援建单位和乡镇进行慰问演出40余场次;参加各种大、中型演出100余次;承担绵阳市和北川县及县直各单位安排的各种接待活动及其他演出400余场次。艺术团还先后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山西电视台、山东电视台、陕西电视台、湖南电视台参加演出。2010年9月,代表北川参加四川省第六届少数民族艺术节表演的舞蹈节目《映羌山》获得二等奖。2011年参加《中国原生态民歌盛典暨中国民歌山花奖》演出及比赛,获得金奖和银奖。 近年来,青片乡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鼓励和扶持全乡群众大力开展转山会、庆羌历年祭祀等民俗活动,全乡95%的群众都不同程度参与到了弘扬和传承羌族原生态民俗活动中去,一些古老的、濒临失传的民俗服饰、民俗活动、民间技艺通过这样的活动得到了保护和传承,青片因此也被誉为是整个北川羌族自治县羌族最原生态、羌族文化保存最完整的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p#分页标题#e#
少数民族音乐人才培养的个性化教学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多元化,教育改革领域也变得多元化、全面化,这体现在各个学科领域的改革,自然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也在改革的范围之内,这也标志着我国越来越重视音乐人才的个性化培养。笔者从宏观上对少数民族音乐人才培养的状况进行分析,探讨如何通过个性化教学方式培养比较优秀的少数民族音乐人才,为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文化的发展增光添彩。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人才培养;个性化教学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是由不同民族的文化组成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人才的培养,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都在探索中开展,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不足之处。黔东南是少数民族集中的地方,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音乐资源,为了传承、弘扬黔东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探究个性化教学,培养优秀的少数民族音乐人才,是黔东南地区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与少数民族地区实际结合,制定培养目标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在教育领域,国家投入了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进行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早在2006年就开始实施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有时候也称为西部计划),并委托全国多所高校进行联合培养。目前,全国大部分具有研究生招生资格的高校,基本都有此项计划指标,其目的就是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比较多的合格的音乐人才。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它们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一块瑰宝,同样也是中国音乐的一面旗帜,它和内地的音乐手法、表现形式、音乐风格、特色皆有很大的不同之处。为了培养出更具特色且更为优秀的少数民族音乐人才,在培养的过程中采取一些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必要了。在与时俱进的社会浪潮中,音乐的发展也应如此,学校和教师必须确立独特的培养目标,树立目标意识,因为目标具有导向作用,能对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行为起到引导和示范作用。应该将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作为终极目标,使学生能够将他们所学到的音乐基础知识、专业基本技能与少数民族地区音乐的发展与社会的需求相融合,这样在时代的潮流中,始终有本民族音乐的声音。再者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出少数民族的地区优势,为推动少数民族地区音乐与全国其他地区音乐的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近两年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在凯里以及凯里市下司古镇举办过两届中国国际民歌合唱节,邀请了国内外著名合唱团参加展演,凯里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派出了以苗族、侗族合唱为主的多支民歌合唱团参加展演,利用本地区音乐文化资源,发挥少数民族地区优势,在与世界其他地区和国家的对话上做出实验性的尝试。
二、结合教学现状,探索合理的教学模式
我们对少数民族音乐学院的生源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在这个基础之上,开始探索合理有效的教育培养模式和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一方面,学生分别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知识背景也不尽相同,学习水平和能力更是大相径庭,其中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家乡地处偏僻落后的地区,这些地区普遍信息闭塞,观念更新速度较为缓慢;同时,这些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对于本民族的民俗文化与知识掌握和理解得比较透彻,这是他们的优势,但是缺少更加专业的和深入的音乐理论方面的专业指导。如果能辅之以深刻的、专业的指导,尽可能地激发他们在民族音乐方面的潜力,加强实践训练,长此以往他们必定将在民族音乐的传承、弘扬和创新方面发挥出更大的作用。针对少数民族地区音乐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结合笔者从事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认为应采取动手和动脑相结合、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知识相结合、由浅入深的基础性教育模式。简而言之,就是在给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上课时,注重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在基础技能课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舞台展演和演奏能力;作为教师,要及时、善于发现不同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和个性,针对他们的个性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设置一些个性化的教学课程,让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之上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总之,教师要对学生个体差异和地域现实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善于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个性化教学发展的必然规律,也顺应了个性化教学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