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调查报告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民俗调查报告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民俗调查报告

歌谣文化传播与乡村旅游发展结合路径

“刘三姐”这一形象源自于壮族的传说故事,她受到壮族人民的热爱。相传,刘三姐既长得美丽又歌声优美,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她的历史记载,她也被人们誉为“歌仙”。刘三姐歌谣在广西地区被人们相互传唱,其内容涉及民俗传统、社会生活、地理风貌、农业生产等诸多领域。刘三姐歌谣凝聚了古人的真情实感和处世哲学,可以引起现代人的共鸣。透过刘三姐歌谣,人们可以感受到其中的美学蕴意和文化魅力,这些都充分展示着刘三姐歌谣文化在社会学、美学等领域存在的价值。刘三姐歌谣于2006年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刘三姐歌谣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将刘三姐歌谣与乡村旅游发展相结合将有助于歌谣的传播,同时也能够推动该区域经济的发展。潘琦编写了《“刘三姐”文化品牌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4月版)一书,该书收录了“刘三姐文化研究的新视角”、“对刘三姐文化保护与建设的粗略构想”、“刘三姐品牌与城市形象策划”、“论宜州刘三姐故乡文化及其旅游开发和应用”以及“刘三姐品牌与民歌”等29篇论著或调查报告,对刘三姐歌谣文化的形成、定义、特点、保护与传承、旅游开发价值等内容进行了细致的阐述,可以帮助读者对刘三姐歌谣文化形成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通览该书,可以提取出如下观点:

一、树立品牌理念,充实山歌文化

当前,“品牌营销”理念在旅游营销中成为了主流趋势,人们越来越重视品牌对于旅游业的重要性。事实上,旅游品牌集中体现了两点:该旅游产品的特点和个性优势;消费者对该旅游产品的认同。为了促进刘三姐歌谣文化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深度结合,同时为了推动刘三姐歌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我们首先需要将“旅游品牌”的塑造考虑在内。传统意义上的乡村旅游虽然也会适当融入刘三姐歌谣文化的要素,但这种浅层面、低质量的融合无法真正有效推动二者的发展,因而我们需要树立品牌理念,塑造特色化的刘三姐歌谣文化品牌。《“刘三姐”文化品牌研究》一书中的多个篇章就刘三姐歌谣文化的品牌开发提出了建设性的观点,如篇章“关于‘刘三姐’与民族文化品牌研究的若干问题”的第五节“广西民族文化品牌运营的主要环节”探究了“品牌定位”、“品牌创造”、“品牌推广”、“品牌发展”、“品牌保护”这五个方面,而第六节“对刘三姐的故乡———宜州市利用刘三姐文化品牌的几点建议”则提出了建设歌城、充实山歌文化、创办歌舞晚会、鼓励民歌创作等建议,这对于刘三姐歌谣文化的传播以及乡村旅游的品牌化运营而言的确有所助益。

二、创新旅游项目,融入文化要素

传统的旅游项目缺少亮点,项目内容比较老套,容易给游客带来审美疲劳,进而无法促进游客的二次消费。对于刘三姐歌谣文化与乡村旅游的结合来讲,旅游项目的创新化设计同样需要考虑在内。事实上,为了增强旅游项目的独特性、创新性,设计者需要对刘三姐歌谣文化进行全方面分析和研究,将其中的文化蕴涵融入到旅游项目的设计之中。《“刘三姐”文化品牌研究》一书中的篇章“论广西旅游对刘三姐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游、娱、购、食、宿、行”这六个方面分模块地探讨了旅游项目的优化与设计,其中的具体论述对于旅游项目的创新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比如在游览项目的创新上可以将山水风景与文化景观融合起来,同时开设水上游览项目、影视游览项目等;在娱乐项目的创新上则可以设置山歌对唱、民俗风情、农家乐等内容;在购物项目的创新上可以制作一些与刘三姐文化相关的手工艺品等,同时还可以邀请游客亲身参与到制作过程之中;在饮食项目上,要将当地的特色小吃、经典菜肴呈现在游客面前;在住宿的问题上,则可以增设一些民宿类旅店,也可还原刘三姐家乡的民居场景;在出行方面,可以采用游船、竹筏等取代常规的交通方式,凸显出当地的特色风情。

三、挖掘旅游价值,推动文化保护

除了以上两点外,开发者还需要充分挖掘刘三姐歌谣文化的旅游价值,并将这类因素运用到旅游产品的设计之中,这样游客就能够从中感受到刘三姐歌谣文化的魅力。《“刘三姐”文化品牌研究》一书中的篇章“刘三姐文化调查报告”就宜州历史、文化名城、生活习俗、婚俗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另一篇章“刘三姐文化初论”则对刘三姐文化的基本特点、历史走向以及调节机能等进行了分析,帮助我们认识到刘三姐歌谣文化中蕴藏着的审美价值、历史价值、人文价值等,这些因素都值得旅游开发者加以重视。如果运用得当,这些旅游价值因素将会使乡村旅游产品对游客的吸引程度大大增加。当然,开发者在对刘三姐歌谣文化价值进行挖掘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对其进行必要的保护。只有开发与保护并举才能够真正推动刘三姐歌谣文化旅游项目的发展。该书集中呈现了刘三姐歌谣文化领域的重要篇章,主要围绕着刘三姐歌谣文化的“品牌化”开展研究,这对于当前刘三姐歌谣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与传承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当地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建设性的思路。

阅读全文

乡土课程中职德育论文

1中职加强乡土课程育人的必要性

从文化的传承角度说,鲁迅先生有名言: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乡土文化基因被丢失、民族文化灵魂被异化、世界文化多元被消解的危险日趋严重。文化的渊源和成因往往就在当地的民俗文化中,撇开家乡舍近求远地去追求他地文化,使人想起邯郸学步的故事,从自己家乡寻找文化之根,然后慢慢向外扩散,这才是积学储宝的不二法门。从学校层面来看,中职学校一般是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所以,学校不能脱离本地的文化特色,应立足本地乡土文化,与当地紧密结合,努力打造有个性的学校品牌。只有这样,办学才能办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有特色有后劲的中职教育。乡土课程的开设实施,将会给学校带来很强的乡土气息和浓厚的文化内涵。从学生方面说,中职生素质往往较低,对传统的课程和教材不太喜欢,而乡土课程贴近学生生活,看得见,摸得着,有亲和力,学生可去观察、考察、调查、勘查、访问,可触摸、临摹描绘、感受体味,操作起来经济简便易行,容易激发兴趣。中职毕业生多是在当地就业创业,只有熟知当地的文化风土人情,才会更好地融入当地的文化和经济发展中,更好地工作和发展。基于此,笔者认为,中职应加强乡土课程的开发及教学,发挥乡土课程在德育中的独特作用,真正培养出爱家更爱国的新型技能人才。

2具体实行步骤和措施

2.1学校首先应有一个科学的乡土课程开发规划和教学指导方案。

诸城是一个文化浓厚的北方县城,历史悠久,经济发达,是舜帝故里,恐龙之乡,苏轼超然文化博大精深,具有丰富的乡土课程材料。我校深挖诸城的乡土材料,把乡土课程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根据职业学校的特点,把乡土文化作为育人一个目标,出台了乡土课程开发规划和指导方案。

2.2编写简明的《乡土教材》。

我校由校长主持编写的乡土教材《龙乡风情》,按历史、经济、政治、自然、名人、文学等类别编写。编写实践过程中,除了有本市文化专家作理论的指导外,由本校得力老师30多名参与资源开发,参与的学生与家长更是不胜枚举。大家有的在网络上查找资料,有的向年老的人请教,有的把自家老书甚至族谱都找出来。参考了《中国民俗》《诸城县志》《可爱的诸城》等的许多书目。这样,历经五载,三易其稿,对诸城的民风民俗进行了搜集整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终续集成册。成为全校师生甚至社会上的许多人认识诸城文化的重要书籍。

阅读全文

地域文化高职大学语文论文

1地域文化融入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所谓“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的自然环境、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独有的文化积淀等条件下形成的一种亚文化。”也就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特定人群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的总和”,包括诸如地理环境、历史变迁、名胜古迹、人物自传、历史事件、风俗民情等物质文化及其蕴含的精神文化。五溪文化是精彩纷呈的地域文化之一。如五溪文化离不开五溪独特的地理位置,“五溪”,即沅水上游的五大支流,最早见于《水经注》:“武陵有五溪,谓雄溪、满溪、酉溪、潕溪、辰溪”。其范围以怀化为中心地带,包括湘、黔、渝、鄂等省市的周边地区,共30多个县市。所谓五溪文化,指的是以汉、苗、侗、瑶、土家族为主的五溪地区多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它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在《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自始至终适时地将地域文化融入其中,感受有如下重要意义:

1.1激发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学习兴趣

已有的《大学语文》教材基本上以历代作家作品为载体,《大学语文》的教与学基本停留在传统的阅读与分析上,课堂教学基本上是封闭式,某些选文与中学语文教材存在重复,再加上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受“技能至上”、“专业至上”、“功利主义”等多种影响,对《大学语文》并不感兴趣,在思想上根本不重视。如何使学生对《大学语文》感兴趣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大学生所就读的学院所在的地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如当地的人文自然景观、文化遗迹、民间艺术、风俗文化等。学生长期生活在此地,地域文化会渗透到他们的生活中,极大地影响他们的精神、性格、个性,让他们对地域文化产生亲近感,引起学生好奇心。因此,对生活在怀化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而言,可以将五溪文化中的优秀部分适当地融入《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让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热情。

1.2拓展《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

传统的《大学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拘囿于作家常识、文学知识、文学作品、写作知识。以地域文化资源来拓展《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了解地域文化的由来,有利于激发学生文化寻根的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增加文化的底蕴,从中发现地域文化与现代文化、地域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关系。就怀化职业技术学院院而言,可以依托五溪地域文化,将其融入《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把大量鲜活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语文教育资源,比如可以将五溪地区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文化现象、人文景观、爱国英雄、名人事迹、风俗由来、民间传说、文化遗址、名胜古迹、节庆文化、五溪文学等内容融入教学,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完善《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

1.3丰富大学生的人文知识

阅读全文

地方性文化发展途径探索

作者:胡志毅 单位: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全球性和地方性是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两个基本“尺度”。Cox(1998)提出,地方性与全球性从来都不是一对相互排斥的矛盾。相反,本土性与全球性的互动形成了一个共生网络格式的地理空间和经济过程。换言之,这两个“尺度”都不是社会生活展开的静止舞台,而是不断地被社会行动主体重塑(赫罗德,2008)。基于上述认识,用嵌有“全球性”和“地方性”双层镜片的放大镜去审视特定的人文社会发展过程,是当前人文地理学者和文化学者的共同选择。例如,当前受到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即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地方文化资源是如何通过从资源开发、产品打造和品牌建设的过程,同时适应地方文化发展和特色文化消费的需要,在文化保护传承和文化经济发展之间取得共赢。

赵心宪教授长期致力于渝东南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研究,尤其针对以秀山花灯为代表、具有鲜明地方性和民族性的土家民俗文化遗存的保护与利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先后发表和出版了《秀山花灯文化生态的考察与思考》、《秀山花灯文化形态的定位》等著述。本书是其主持下的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民族文化资本化的两种路向:渝东南少数民族文化产品品牌开发的调查》的最新成果。

渝东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地方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在机制、资金、人才和管理等多方面面临诸多现实困难。近年来,在以旅游业为先导的产业发展背景下,渝东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迎来了新机遇。如何把握机遇,一方面有效应对经济全球化冲击下的文化问题,一方面充分发挥地方特色文化的市场潜力,探寻该地区文化经济的可行路径和发展模式,显得殊为必要和迫切。因此,在《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件出台和渝东南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下,该书可谓是认识和指导渝东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一部应时力作,可以成为研读2011年10月获国务院批复《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的文化经济重要参考书之一。该书以品牌塑造和文化产业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分别针对黔江、酉阳、秀山、石柱和彭水的民族文化品牌开发进行了实地调研和深入分析。总体而言,该书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调研深入实地,资料翔实丰富。课题组针对研究区域进行了先后六次、深入细致的田野调查,通过横向多个调研区和纵向多个时间点的资料收集,通过对比方法把握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和诊断实践中的具体问题。翔实丰富的一手访谈资料和相关部门辅助资料,为该研究的分析和论证奠定了扎实的数据基础,也使该书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第二,从实际到理论的归纳研究逻辑。该研究以一手资料为基础,结合区域民族文化品牌开发的宏观策略和步骤,形成了渝东南民族文化品牌开发符合时代需要的理论认识,进一步总结出更适用于特色地域(少数民族地区)、更具指导性和操作性的民族文化开发理论。简言之,即一个核心观念、两种基本模式和“三步走”实践构想。该书提出,渝东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观念应是:在政府引导下,不同民族广泛动员和挖掘利用其社会文化资源,并合理转化为资本化的运用。两种基本模式是:民营模式和政府主导模式。“三步走”的实践构想是:(1)全面挖掘和展示具有区域民族特色的文化资源;(2)创建区域民族文化产业品牌,形成产业链;(3)形成支柱产业规模,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全面发展的主要动力。

第三,紧密结合实际,分析针对性强。该书中的六个调查报告,分别针对不用研究区域,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例如,针对秀山,提出了两个转化,即“优势文化资源向优势产业资源的转化”和“文化品牌向文化产业品牌的转化”;针对石柱,提出了体制是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的主要障碍;针对彭水,对黔中文化、羁縻文化以及“赶苗夺业”的移民文化等特色文化进行了深入分析;针对秀山“花灯寨”个案,提出规模化资金投入的不足是民营文化品牌塑造的关键困难,而区县级政府经营性文化事业政策的完善和创新是解决问题的主要切入点。这些分析切中要害,具有突出的实践指导意义。

阅读全文

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要:湘西苗族鼓舞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国家级、省级、州级、县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得到较好的保护,在民族民间文体活动、学校体育、旅游开发和对外文化交流中有较好应用,但仍然存在传承人老龄化情况严重、苗族鼓舞传承机制不健全、受现代多元化娱乐冲击等问题。为了提高对湘西苗族鼓舞的保护和传承效果,应该重视传承人培育、打造苗族鼓舞“两创”示范区、坚持多元协调发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苗族鼓舞;传承与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思维方式、传统文化、精神价值和生活智慧的标志所在,其赋予了各民族文化基因和民族记忆。苗族鼓舞是湘西地区独有的民族民间体育和艺术表现形式,作为我国民族体育与艺术的历史见证和宝贵遗产,已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湘西苗族鼓舞经过长期发展,已具备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随着现代化与城镇化的加快,苗族鼓舞面临转型发展的问题,其继承、保护及发展均面临一系列挑战。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不断重视,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取得了许多进展,但目前国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和活化传承研究仍不够深入。基于此,本文以湘西苗族鼓舞为考察对象,介绍其传承和发展现状,深入分析湘西苗族鼓舞在活化传承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在新时代背景下湘西苗族鼓舞如何实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以期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有益参考。

1湘西苗族鼓舞的起源及分类

1.1湘西苗族鼓舞的起源

苗族鼓舞作为湘西地区独有的民族民间体育和艺术表现形式。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民族记忆。据《永绥厅志》[1]记载,苗族鼓舞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姿态优美。从动作上看,苗族鼓舞中有反映勤耕细作的农事舞,如犁田、耙田、插秧、打谷等;有表现社区活动的舞蹈,如伐木、锯料、扯炉、打铁等;有反映家庭劳动的舞蹈,如推磨、纺纱、织布等;还有模拟人或动物活动的舞蹈,如美女梳头、水牛擦背、猴儿打鼓等。

1.2湘西苗族鼓舞的动作特点及分类

阅读全文

乡土历史在初中历史教学的应用

【摘要】初中历史教学必须增加贴近学生生活、社会的内容,因此在日常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利用乡土历史和开发与之相关的课程不但十分有必要,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对国家和家乡的热爱之情。将历史故事和史料穿插于历史教学中,通过“一调”“二研”“三展”这三个步骤,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关键词】常州乡土史;初中历史

在历史教学中,有选择地挖掘和利用乡土历史资源,不仅是课程改革的需要,而且是丰富学生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要求和弘扬乡土文化的要求。江苏省常州市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可以发掘常州乡土历史知识,将其作为历史学科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结合教学实践,笔者将乡土历史的开发与研究总结为三个步骤:“一调”“二研”“三展”。

1.一调

“一调”,就是调查研究。对照课程标准和一些已有的乡土历史材料,在梳理中调查,查证其真实性和可用性,归纳与课程标准所要求掌握的历史知识最密切的常州乡土史。调查的过程,既是教师总结的过程,又是学生参与的过程。所以,这里的调查研究是指教师带领学生调查研究。乡土历史更加贴近学生,它有大量的内容可以进行实地调查。教师可通过各种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如考察名胜古迹、历史传说、民俗民风,走访革命前辈,查阅档案史料等,来培养学生的调查实践能力。这既是一个学习知识的过程,又是一个运用知识的过程,而且在调查和实践的过程中,离不开说、读、写等基本功的训练,学生说、读、写的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2.二研

“二研”,就是研究教学策略,探索如何将乡土史融入历史教学,研究哪些内容适合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展开,如何穿插乡土史教学。因为不是所有的乡土历史材料都适合课堂,所以乡土历史在教学中的运用,不是指完全以常州地方历史内容取代课本所出示的历史事件,而是将常州地方历史,作为课本的一种补充,而且必须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且有利于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理解,同时又能加深学生对于常州历史的兴趣和感情。历史教科书中有许多内容与常州的历史是息息相关的,详见表1。在教学中可根据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有选择地进行穿插教学。在历史教师上的几节不同层次的公开课中,都见到了常州地方历史的身影。例如,在讲述明朝的抗倭历史事件时,有教师让学生说说常州的抗倭英雄,但是大部分学生并不知道这段常州的历史,也没有人知道唐荆川的英勇事迹,所以如果贸然地让学生在课堂上讲显然就会冷场。当然,即使课前有所准备,像这样冷僻的话题,学生查找资料还是很困难的。笔者课前让学生做了调查的准备,但是课堂上仍然没有学生能说出相关的人或事。然而在讲述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和红军长征的时候,为学生讲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脍炙人口的故事,学生一下子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

阅读全文

初中美术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探索实践

摘要:

区域资源是重要的美术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是美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美术教师恰当地引入区域资源,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关注并深入了解地域艺术文化。该文作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选取优秀的区域资源和教学实例,进行初中美术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探索实践。

关键词:

初中美术;区域资源;有效教学;开发;探索

区域资源是重要的教学资源,美术教师需要引入区域资源作为教学素材,结合艺术课程内容合理开发教学资源。泉州市泉港区蕴藏着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资源,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乡土艺术文化资源。如何将区域人文资源更好地融入初中美术课程,成为美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美术教师可结合新课标的教改理念和核心素养时代的教学观,从学校实际和学生学情出发,有效地开发泉港区域人文资源。笔者依据自身地域人文艺术资源的挖掘、教学、研究经验,多方面探讨如何联系课堂内外资源进行有效的美术教学。

一、丰富的历史文化名城区域资源下的艺术素养教育

泉港有丰富的历史名胜、文化资源、地域特色,拥有古民居(樟脚古民居、土坑古民居、黄素古石楼等)、古寺庙(涂岭虎岩寺、沙格灵慈宫、峰尾东岳庙等)、古街巷(圭峰古街、涂岭老街、割山楼下街等)等建筑艺术资源,还拥有惠屿岛、圭峰塔、金钟潭、红星万亩生态园、黄氏家族造船名匠、民俗奇葩七星灯、沙格灵慈宫独特的剪碗雕塑以及精湛的石雕艺术等众多旅游景点(区)的自然、人文资源。泉港地域性的建筑艺术、人文景观、民俗风情是当地人智慧的结晶。如,古民居、古寺庙、古街巷遗留的珍贵历史文化资源让学生不仅可以从美术角度进行学习、欣赏,还可以从历史的角度了解家乡的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美术教师可以利用众多的旅游景点(区),从美术教育角度进行艺术教育。如,学生可利用学校社会实践的机会进行校外采风,凭借高清相机或者手机拍摄一些优美的景物,从不同的角度拍摄,拍摄的照片可以作为美术课堂教学的素描素材或艺术欣赏课的教学资料。美术教师需要深入挖掘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充分利用区域资源的优势,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品格。

阅读全文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改革探究

[摘要]在高等教育阶段中,语文教育不再受到应试教育的束缚,但是对于母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培养目标。如今,现代教育处于转型时期,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经和现代教育的要求产生了极大的差距,改革势在必行。本文首先分析了现阶段大学语文教学情况以及开展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然后提出了关于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改革的几点思考,最后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语文教学模式革新的策略。

[关键词]教育转型;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改革

引言

语文属于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无论在学校教育的哪个阶段,都有其相对应的知识目标体系。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教师必须要严格遵循教育规律,在结合学生认知心理、接受特点以及语言基础的前提下,及时对教育理念进行调整,对教学模式进行革新,否则,语文教学模式将会呈现出一种僵化的状态,学生的语言水平也会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在高等教育阶段中,语文教育不再受到应试教育的束缚,但是对于母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培养目标,如今,现代教育处于转型时期,革新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一、现阶段大学语文相关的教学现状和模式的革新必须要创新

现阶段,大学的中文课程以及英语课程包括政治课程同样属于是大学阶段的公共必修课,国内基本上所有的大学都开设有这些课程,然而,不同的高校对待大学语文的态度与对待外语课程、思想政治课程的态度存在很大的差别。即使大学的语文课程一直被定义为基础公共课,但是由于该课程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方位内处于较为边缘地位。原因之一就是许多的大学生对目前阶段的语文课程没有足够的兴趣,在大学学习阶段将语文的学习理解成一种负担。另一个原因就是众多的大学以及整个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中文的掌握、运用的能力不够重视,语文的相关课程的设计没有类似与外语(英语)的CET考试等综合测试,大学阶段的语文的教学地位长期处于一个较为尴尬的境地。近年来,关于当代大学生道德缺失的一系列社会影响较大的案时有发生,这类事件的发生不断的表明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尤其是以人文教育方面的高等教育,与时展的脱节现象尤为严重,对于目前阶段的大学生的人文知识匮乏以及人文素养不高的情况并不能得到有效改善。目前,我国还有很大一部分的本科院校,因受到较长时间的针对于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的惯性,让众多的大学毕业生表现出高学历、低素质的社会现象现象,而且越来越严重的趋势。目前的社会发展,对于当今时代背景下的人员应当具备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不断地提出更高更多的要求,同时对开放包容的合作意识也有更高要求。在这个前提条件下,结合大学生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写作能力才能满足当代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大学阶段语文教育作为高等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教育改革的意义不光在受教育者的语文能力方面有所体现,其深远意义更体现新一代的中国人的人文素养的提升以及健全的人格的发展,同时也能极大的促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持续的探索大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改革方向,并且在理论和实际教学实践过程中提升大学语文教学的地位,成为重要的创新方向。

二、关于大学阶段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