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护理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泌尿系统护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泌尿系统护理

协同护理对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影响探析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泌尿系统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中因血糖波动较大,可进一步增加感染机会,严重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同时,泌尿系统疾病是发生在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部位的疾病,存在特异性,且整体病情比较复杂,因此加强泌尿系统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探讨护理干预对泌尿系统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11月~2020年1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80例泌尿系统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23~71岁、平均(48.17±3.55)岁;观察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22~70岁、平均(45.25±4.2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按照常规要求进行护理,首先做好入院登记,协助患者进行全面检查,解答家属的疑问,监测生命体征,进行抗感染治疗,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观察组增加协同护理模式的应用,具体方法为:(1)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要做好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指导家属正确认识该病的发生发展、病因机制,并介绍本病的常见表现、注意事项等;定期组织开展病友座谈会、健康讲座、宣传栏、教育视频等,为患者和家属提供良好的健康知识体系,指导患者掌握科学的用药方法;护理人员要积极与患者进行有效交流,指导家属给予患者关心和爱护,使患者感受到来自亲人朋友的关爱,促进情绪恢复。(2)心理护理。对于表现出心理问题的患者,比如抑郁、焦虑、躁狂等,需要进行专业的干预和疏导,了解病情程度和陪护情况,进行科学的健康教育;在与患者沟通时要考虑患者的文化水平、兴趣爱好等,耐心选择患者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3)用药护理。指导患者和家属严格遵医嘱用药,向患者和家属普及用药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指导正确识别药物,了解用药方法和剂量,帮助患者科学用药,同时说明擅自停药和更改药量的不利之处,告诫患者不要擅自更改用药方式。(4)生活护理。细心照料患者日常起居,根据患者的喜好和口味提供饮食,合理搭配饮食结构;因为糖尿病本身饮食上的禁忌较多,所以要结合医生要求合理制定饮食方案[1];同时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娱乐活动,促使患者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情,促进病情恢复。(5)随访护理。出院1周后,每周安排随访1次;出院1个月后,每3个月随访1次;对于行动不便或血糖控制情况不良的患者增加随访频率,每月2次,坚持1年随访。记录好随访结果,将病情控制方案告知患者与家属,鼓励家属进行监督。

1.3观察指标

阅读全文

心理干预在泌尿系统疼痛护理中应用

[摘要]目的探究心理干预在泌尿系统结石疼痛护理应用分析。方法选取本院自2020年1月~2020年12月接诊的100例泌尿结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示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n=50)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n=50)给予疼痛护理联合心理干预,统计干预结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效能及积极心理状态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各项指标评分、疼痛缓解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疼痛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在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疼痛情况,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和积极心理状态。

[关键词]泌尿系统结石;心理干预;自我效能;疼痛

泌尿系统结石,通常多发于输尿管、肾脏以及尿路等部位[1]。关于泌尿结石的治疗,目前临床上多以碎石术治疗为主,该治疗方式具有无创和无痛等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损伤机体器官功能和高复发率的缺陷,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往往也需要辅以一套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结合泌尿结石患者的病理特性,加强对患者的疼痛护理和心理干预对提升患者生理和心理的舒适是十分重要的。为更好地掌握心理干预联合疼痛护理在泌尿结石患者中对患者心理状态及疼痛的影响效果,本文特结合临床100例患者进行了研究,现将相关研究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泌尿系统结石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示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22~72岁,平均52.23±5.92岁,病程5个月~4年,平均2.21±0.56年,结石类型主要为:肾结石21例,输尿管结石17例,膀胱结石12例;在实验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24~75岁,平均53.03±5.71岁,病程4个月~4年,平均2.17±0.62年,结石类型主要为:肾结石24例,输尿管结石15例,膀胱结石1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入院经B超或X光线检查确诊为泌尿系统结石;②均为单发结石且结石直径低于10mm,形状规则;③患者神志清晰,具备良好的沟通及交流能力;④自愿参与此次研究且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合并有严重心、肝、肾器质性疾病;②合并有精神障碍类疾病,无法正常交流及沟通;③合并有恶性肿瘤疾病者;④拒绝参与及中途退出者。

1.2方法

阅读全文

泌尿系统外科护理论文

1制作思路

泌尿系统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绝大多数结石在肾和膀胱内形成,输尿管结石和尿道结石通常是因为结石在排出过程中受阻所致。这部分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是不同部位结石的临床表现,内容多且琐碎,学生容易混淆,理解和记忆效果差。为了增强教学效果,笔者在外科护理教学中就地取材,尝试自制教具,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同时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重点、难点,现介绍如下。

2制作材料及方法

制作材料:50ml注射器,头皮针细管或细胃管,吸痰管,大小不等的小米、大米、绿豆、黄豆等。制作方法:使用大小不同的谷物颗粒模拟大小不等的结石,注射器抽水模拟肾或膀胱,用头皮针细管或细胃管、吸痰管模拟输尿管或尿道。

3教学应用

该教具在教学中的应用分为4个步骤。步骤1:讲授泌尿系统结石时,教师先用图片或录像展示泌尿系统的解剖生理结构,讲解结石的病因、病理。步骤2:向学生展示自制教具,介绍教具的制作方法,让学生动手制作教具。步骤3:通过提问、主题探讨等方式引导学生讨论泌尿系统结石可能存在的临床表现、不同大小的结石对机体的影响及治疗方法,并分组汇报。步骤4:教师根据学生操作和讨论情况进行补充和释疑。

4讨论

阅读全文

手术室干预对泌尿系统疾病患者探析

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室干预措施对泌尿系统疾病患者手术效果及术后生活质量影响。方法:将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行手术治疗泌尿系统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措施,研究组采用手术室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手术前后生活质量。结果:①研究组的尿管留置时间、膀胱冲洗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均<0.005)。②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14.00%(P<0.05)。③术前,两组SCL-90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研究组的SCL-90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手术治疗的泌尿系统疾病患者采用手术室干预措施可以改善各项手术指标,降低术后并发症,提升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手术室干预措施;泌尿系统疾病;手术效果;术后生活质量

泌尿系统疾病是由泌尿系统器官不同程度的病变而引发的疾病,常伴有尿频尿急、腰膝酸软、尿失禁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腹腔镜手术是目前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主要方式,虽然其手术创伤较小,但由于患者的手术位置较为特殊,术后恢复阶段仍常会出现感染及并发症情况,影响了患者术后恢复[2]。为了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围术期内必须要采取科学且有效的护理方式。手术室干预是基于手术过程所制定的围术期综合护理措施,可以协助患者做好术前准备,提高术中和术后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恢复[3]。为了探究手术室干预措施对泌尿系统疾病患者手术效果和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本次选择了我院收治的100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进行研究,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将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行手术治疗泌尿系统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男性35例,女性15例;年龄33~75岁,平均(54.23±6.19)岁;输尿管切开取石术15例,尿道下裂成形术15例,肾盂成形术10例,肾上腺切除术10例;研究组男性37例,女性13例;年龄32~76岁,平均(53.98±6.32)岁;输尿管切开取石术14例,尿道下裂成形术12例,肾盂成形术12例,肾上腺切除术12例。两组的性别、年龄、术式等临床资料差异不大(P>0.05),可进行研究。

1.2入选标准

阅读全文

情景教学法在泌尿系统结石术后中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泌尿系统结石术后患者自护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8年6月—2019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80例泌尿系统结石术后患者为干预实施对象,随机分为情景模拟教学法组和常规教育组。比较方案实施后3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自护能力、自我效能感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方案实施后3个月、6个月,情景模拟教学组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与常规教育组泌尿系统结石患者比较,自护能力、自我效能感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景模拟教学法整合至泌尿系统结石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教育中可有效提高患者健康行为的依从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情景模拟教学法;泌尿系统结石;自护能力;自我效能

泌尿系统结石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疾病类型,虽不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危害,但会引发疼痛、排尿不畅等症状,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1]。手术虽然是泌尿系统结石最有效的处理方法,但患者术后依然需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以减少结石的复发。研究发现充足的知识和技能储备是维持泌尿系统结石患者有效疾病管理的基础[2]。疾病相关知识和技能水平高的患者可以进行有效的健康管理行为,从而提高预防和治疗效果[3]。因此寻找有效的方法提高泌尿系统结石患者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对改变疾病的预后意义重大。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作为患者获取疾病相关信息重要途径,直接影响患者的知识和技能水平[4]。现下临床在开展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健康宣教方面已十分广泛,但行之有效的方案仍有待商榷。情景模拟法是教育学中最常见教学方法,教学者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针对性的设计情景,让受教育者扮演情景中的角色,从模拟情景过程中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5]。本文将情景模拟教学法运用到泌尿系统结石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取得一定效果,具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观察对象

以2018年6月—2019年12月在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的80例泌尿系统结石术后患者为干预实施对象。纳入标准:(1)经疾病诊断确诊为泌尿系统结石;(2)行肾、输尿管、膀胱等碎石取石术;(3)生活能够基本自理;(4)知情同意且愿意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1)年龄在18岁以下;(2)伴有其他脏器功能不全及严重躯体疾病的患者;(3)伴有严重心理及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4)已参加其他研究项目。所有患者按照入院时间的顺序分为常规教育组40例和情景模拟教学组40例。情景模拟教学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27~63岁,平均年龄(39.81±4.74)岁;受教育程度:初中4例、高中14例、大专及以上22例;结石类型:肾结石23例、膀胱结石6例、输尿管结石11例。常规管理组:男30例、女10例;年龄25~59岁,平均年龄(37.73±4.11)岁;受教育程度:初中5例、高中15例、大学及以上20例;结石类型:肾结石25例、膀胱结石6例、输尿管结石9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干预方法

阅读全文

泌尿外科护理中的人性化护理浅议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的应用对于提高泌尿外科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泌尿外科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结果经人性化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由(4.82±1.51)分降至(1.70±0.58)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由(22.54±3.44)分降至(9.82±2.37)分,6.12(3/49)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95.92%(47/49)的患者对于护理感到满意。经常规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由(4.91±1.49)分降至(3.75±1.04)分,HAMD评分由(22.75±3.26)分降至(15.15±2.78)分,14.29(7/49)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81.63%(40/49)的患者对于护理感到满意。两组护理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的泌尿外科护理对于泌尿系统患者的治疗恢复有着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泌尿外科;预后

泌尿外科患者一般接受手术治疗,由于手术部位的特殊性,加上手术本身的创伤性,患者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1]。在泌尿外科护理中,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实际需求,关注其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并尊重其个人隐私,实施更具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本研究以我院泌尿外科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人性化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为我院泌尿外科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98例患者,以上患者分别接受人性化护理(49例)和常规护理(49例),各自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8∶21,最高龄64岁,最低龄23岁,平均年龄为(45.2±3.7)岁。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6∶23,最高龄62岁,最低龄20岁,平均年龄为(43.9±4.1)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照相仿(P>0.05),本研究具有可行性。

1.2方法

阅读全文

妇产科新生婴儿感染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巴彦淖尔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妇产科新生婴儿泌尿系统感染患儿70例。病程1天~6个月,平均病程35天。其中,肾病综合征患儿1例,B超提示肾盂积水1例。

1.2诊断标准

结合国际泌尿系统感染的综合指标分析,中段尿培养菌落技术大于10万/mL,尿沉渣检查为WBC>5个/HPF或有泌尿系统感染的症状。

1.3临床表现

在临床上,泌尿系感染分为急慢性两类,急性感染起病急并易于诊断,慢性感染多发生于婴幼儿身上,典型症状不明显,对于诊断而言,有了许多困难,而且相比急性慢性更容易导致肾损害,对于新生儿而言,问题更大而且可能是致命的,泌尿系感染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主要由大肠杆菌引起,其次有变型杆菌、产气杆菌、副大肠杆菌等感染,少数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我院70例患儿都有不同的表现,其中,主要包括由尿路刺症状引起、发热起病、肉眼血尿起病、呕吐等消化道不良起病等,并伴有精神不振,食欲不振等症状。

阅读全文

泌尿系结石腔镜手术后血症发生原因

【摘要】目的分析泌尿系结石腔镜手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式,总结防治策略。方法选择84例泌尿系结石腔镜手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防治举措的差异实施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常规防治和综合性防治,干预后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明显高于(71.43%)(P<0.05)。观察组患者的身体指标积分、不良症状积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心理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泌尿系结石腔镜手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案例实施综合防治措施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结合原因进行针对性防治指导的可行性高。

【关键词】泌尿系统结石;尿源性脓毒血症;腔镜手术;手术效果

近年来,随着泌尿科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合理化应用,越来越多的泌尿系统结石的案例实施腹腔镜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这些手术方式涉及输尿管硬镜碎石取石术、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腹腔镜切开取石术等。微创技术具有损伤小、患者恢复快等特点。腹腔镜手术存在出血、感染以及其他损伤等不足,根据临床具体要求,必须在短期内对患者进行治疗。尿源性脓毒血症是泌尿系统结石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在严重的情况下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在临床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为了分析泌尿系结石腔镜手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式,总结防治结果,选择84例泌尿系结石腔镜手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84例泌尿系结石腔镜手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防治举措的差异实施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常规防治和综合性防治。对照组的男女比例25∶17,最大和最小年龄分别是71岁和40岁,年龄均数56岁。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3∶21,最大和最小年龄分别是78岁和41岁,年龄均数53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合并其他重要器官严重疾病者;合并有恶性肿瘤者;严重的感染性疾病者[1]。

1.2方法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