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基础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美学基础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美学基础

创新能力培养的旅游美学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旅游美学”的教学根本意义在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美的各种形态,并以合理的方式将美的概念与感受进行传播。基于此,学校应依托于市场实质性需求,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结合“旅游美学”课程特征,构建多样化的课程教学手段。从而全面提升学生审美能力、鉴赏能力等。

【关键词】创新能力;旅游美学课程;教学改革

引言

作为研究旅游审美活动的新学科,旅游美学课程是旅游学与美学相结合的特殊课程分支。旅游美学课程具有一定的交叉性与多边缘性,与地理学、景观学、审美心理学等密切相关。因此,学校在设立学科及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能结合学科特征对教学模式等进行深化改革。

一、“旅游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

“旅游美学”课程是以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发现美、感受美、传播美等能力为目标,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的。在对该项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完善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相应的创新原则。即,在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的过程中,应能秉承核心理论与专业需求相结合的原则,强调教学的实用性、创新性。同时,在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时,可遵循教学做相结合的原则,实现一体化教学,全面提升提升他们的专业核心素养。

二、基于创新能力培养背景下,针对“旅游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阅读全文

素描教学中美学素养的重要性

1美学思想的培养

20世纪以来,科学以及人文的极大发展使人类对人自身有了更加丰富、深刻的认识,艺术家在艺术上的表现因审美态度的不同也呈现出不同的面目。1930年代纽约先锋派画界中有影响的人物约翰•格雷厄姆说:“任何技巧上的完美和优雅都不能创造出美术作品,美术作品既不是忠实的再现,也不是歪曲的再现,而是直接的不加修饰的记录,记录了建立在空间中的画家的思想和情感的真实反映。”这种思想和感情的真实反映表明客观真实不再是艺术表现的羁绊,在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基础上折射出的哲学、文化和美学心理反应不可避免地融入了人自身的人文素养、人生阅历和美学趣味。因此,设计素描教育在造型基本规律之外要引导学生认识人文素养的重要性,让学生发掘自身与描绘对象之间美学上的共鸣,没有这种共鸣,有意味的素描练习和美学判断力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在素描造型规律和美学意识这二者基础上进行的设计素描练习使我们从一种纯技术的、机械的、刻板的客观描绘式的表现方式中解脱出来。在这种情况下,素描艺术把众多的造型法则与美学判断力都转化为朴素、直接的感受与表达,而素描教学则变成一种观察感觉、把握控制和组织表达的艺术美学表现手段。

2艺术表现意识的培养

多年来,人们习惯性地认为素描训练的目的就是为创作打基础,每一位大师空堂入室的第一步也是从临摹开始的。基于此,艺术教育中的素描教学有一系列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原则。初级阶段以审美的方法来训练观察方法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对形的敏感和抓取能力;其次,教给学生们发现和表现这些美感的方法,也就是景顺;最后阶段就是做足“表现力”。但问题在于怎样才能使前后形成有机联系?初级阶段要不要表现意识?对于处于初级阶段的学生来说,尽管素描是理性科学的,素描教学也是理性科学的,但必须置于美的前提下,美的东西不见得都是“对”的,将错就错或许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美感,教师需要做的就是让其了悟艺术的任务而不是纯然描摹对象,让其循着一定的逻辑与秩序对自然物象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变异与重组而不是遵循美学的各种原则关系,把素描理解为一种寄托美学理想的创作。艺术作品的创造,首先依赖于艺术家的美学分析和判断,艺术家采取什么样的观察方法,决定了在艺术表现时采用什么样的刻画方法。

看是首位,画是第二位,看是对客体之形体、色彩、线条、比例等客体表象之把握,刻画则是去挖掘包含在客体表象之中的内在美的本质感染力,前者表现的是形式美,后者实现的是一种美学意识的不断升华的过程,是一个引起质变的思维分析全过程。引导学生去多看、多思,给眼睛更多的时间,给思维更多的活动空间,从而能够真正地进入艺术表现张力的境界。当然,教学是两方面的事情,一方面教师要从多方面来加强对学生美学意识的引导;另一方面学生要放开自己的视野,要善于从不同领域的艺术源泉中汲取养料,多方面地不断提高自己的美学能力。在科学分析和艺术领域两方面结合形成的教学思想不妨在以下几个方面保持其有机的紧密联系。(1)美学主体的美感有赖于客体物象的暗示;(2)承认光、色、体对于物象的作用;(3)能动地认识对象,表现对象;(4)点、线、面等作为造型基本元素,应该有其相对的独立性。

3教学中美学素养的实践训练

素描发展阶段有层次之分,但基本规律和技巧的学习归根结底是为了发现、挖掘美并且去创造美,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要贯穿美学意识的引导。

阅读全文

音乐美学角度下的音乐艺术

摘要:在艺术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音乐美学备受关注,研究者站在不同的视角深入分析音乐艺术,并将其与心理学、哲学相结合,剖析音乐艺术的本质,深入了解不同音乐艺术元素的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在进行结构创新以及元素有效重组的过程中,全面彰显音乐艺术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一、音乐美学概述

音乐美学以研究音乐的客观规律和本质内涵为基础,其理论性和应用性比较强。同时,音乐美学与其他学科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可以帮助研究者打破学科壁垒,进行跨学科研究合作,进一步提升音乐美学的社会地位。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深入研究音乐美学的表现形式和内涵,可以进一步彰显音乐作品的艺术特征。在对各种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及研究的过程中,与音乐美学相关的理论发展得更加完善。部分学者认为,音乐美学能够为音乐领域的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拉近音乐与其他学科的距离,理顺艺术表演、音乐创作与系统环境之间的关系,全面彰显音乐艺术形式的艺术价值及本质特征。从微观视角来看,音乐美学的特征比较明显:首先,音乐美学的情感内涵非常丰富。在社会生活中,公众需要通过艺术表现自身的情绪感受和心理变化,实现情感与理性的协调,通过不同的音乐形象表达自身的心理诉求。部分思想感情相对比较模糊,音乐艺术能帮助人们生动直观地展现个人情感,并以个人的主观认知为基础,实现主观情感与客观理性的有效结合,在对个人的情感进行概括、总结以及抽象、分析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个人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其次,音乐美学的艺术动态性较为显著。节奏、音调是音乐艺术的重要元素,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这些不同的艺术元素得到了系统协调,全方位展现着个人的情感及思想,这些元素的敏锐性较高,根据音乐美学理论,对这些音乐艺术元素进行分析及研究可以了解创作者的心理状态。

二、音乐美学与音乐艺术形式的关系

音乐美学是一门比较特殊的社会科学,其以艺术作品的研究和艺术规律的探索为基础,进一步凸显音乐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功用,深入剖析创作者的情绪变化和心理活动,进而全方位展现音乐艺术的思想内涵,凸显音乐艺术的本质。在音乐艺术的实践应用中,音乐美学能够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和参照。从音乐艺术的发展历史来看,音乐的继承性和阶段性比较明显,具有一定的内在价值和社会功能。创作者要关注对不同音乐艺术作品结构的有效分析,了解其构成要素,全方位展现音乐艺术的时间价值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凸显音乐艺术的魅力。

三、音乐艺术形式的基本要素

音乐艺术形式中的音乐元素非常丰富,其中,音准、音色、力度、速度以及节奏最为关键,这些元素是音乐形式的重要支撑,直接关乎音乐形式的发展方向。音色是音乐形式的重要元素,在展现不同音色的过程中,创作者会将情调、工艺与音色相结合,通过多种途径凸显音色的独特性。音色会受乐器材料和歌者的影响,音色水平则与乐器的工艺和制作水平存在直接关系,演奏者的演奏技巧也会影响音色表现。音准则存在明显的相对性,在进行音乐艺术创作时,创作者会结合音准的具体波动,实现上升与下降。灵活应用音高以及音律深入剖析音乐形式,可以实现不同音乐元素的有机整合。大部分的音乐形式离不开感性材料,为了进一步彰显音乐的形式美,创作者必须以音乐结构为基础,了解音乐形式的基本元素,合理把握并协调多种审美元素,进而提升音乐形式的艺术层次。

阅读全文

食品包装设计的儒家美学思想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仁爱为宗旨的儒家文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儒家美学思想具有“中和为美”、“尽善尽美”以及“天人合一”的审美特征,这些美学特征对当今中国食品包装设计具有正确的指导性作用。中国现代食品包装设计中存在着内容与形式脱离、艺术个性薄弱的弊端,针对这些弊端,借鉴儒家美学“尽善尽美”思想可促进包装设计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吸收儒家美学“和而不同”思想则能突出食品包装设计艺术个性。

关键词:

食品包装设计;儒家美学;天人合一;尽善尽美;中和为美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外部的文化思潮与社会观念逐渐侵入我国,整个国际文化格局呈现出不平衡状态。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表明我国已经将文化发展纳入到发展体系,以此应对西方文化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仁爱为宗旨的儒家文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其审美思想更是中华精神与传统审美的主要特征。中国设计领域中,食品包装设计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深度挖掘儒家思想对我国食品包装设计下一步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一、中国传统文化儒家美学思想的特征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精彩纷呈,是世界文化的瑰宝。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集前人之经验,吸收阴阳五行思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学体系,不仅奠定了我国古代美学的基础,更在后人不断增补基础上使中国美学伫于世界美学之巅。儒家美学具有“善美”的和谐统一的艺术特征。设计的最高境界是实现善美的统一,先秦时期儒家就已将两者视为一体,主张“美”与“善”相互关联。仁爱是儒家美学的哲学思想,仁爱就是孔子所说的善。儒家美学思想中,“美”是基于“善”的原则上加以完成的,美是善的外在形式。包装设计亦是如此,外在形式美与内在本质美应完美结合在一起,进而达到外善内美的和谐状态。儒家美学又具有中和为美的艺术特征。《中庸》作为儒家思想代表作,主张“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1]从中易于看出,“中和”思想在《中庸》中所占位置极为重要。在设计创作中,“中和”思想表现为设计对社会产生的和谐作用。儒家美学思想具有“天人同构”的艺术特征。从古至今人类对于天与人之间关系的论述从未中断,其中蕴藉着朴素的生态理论思想,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在设计领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是包装设计最基本的哲学基础。

阅读全文

生态美学下居住区景观设计探索

摘要:在城市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态意识与审美追求逐渐提高,这导致形式美学和功能主义下的居住区景观建设难以满足人居环境的新要求。生态美学作为观照整体生态系统的美学观,其理念在景观设计中能充分平衡生态与审美需求。该文归纳生态美学的内涵与特点,剖析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问题,立足于生态美学理论,从意识架构、形式表达和意境营造三个层面探讨设计策略,为景观设计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生态美学;居住区景观;景观设计

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观。居住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承载着丰富的社会资源,并与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但部分居住区建设和景观规划设计重视功能与美感的表达,忽视了环境中自然部分的重要意义。生态美学作为后现代背景下的先进思想观念,以深层生态学为理论基础,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注重提升生态系统的整体美学价值。在城市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态与环保意识逐渐增强,更加关注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兼具生态价值与美学价值的居住区环境得到人们的青睐。以生态美学为指导的城市居住区建设可以将人与自然环境紧密联系起来,在保证生态协调发展的同时适度营造美感。笔者以生态美学为理论基础,分析其在居住区景观中的应用潜力和在解决居住区景观问题方面的优势,提出居住区景观设计策略与方法,通过具有生态美学意义的景观设计,为生态人居环境建设提供新思路。

一、生态美学缘起与内涵

1.缘起:自然科学发展下生态意识与美学观念的转变

自古以来,中西方学者便探索自然科学和哲学,以描述和概括自然现象,但所得的结论多与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相关,缺乏系统的研究方法。随着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更加理性地认识世界,生态学概念的提出进一步促使人们认识生态系统,形成生态观念,为生态美学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60年代,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人们关注并反思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积极寻找应对环境问题的合理方案,生态环境保护运动就此拉开序幕[1]。以生态学为指导的学术研究逐渐向社会科学领域扩展,生态学在发展中不断吸收社会学、环境心理学、设计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并派生出景观生态学、生态伦理学、生态文学等众多分支,生态美学正是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分支之一。中西方对于景观美学的研究方兴未艾,自然美学、景观美学、环境美学等众多学术成果逐渐形成体系。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在深层生态学理论的基础上,以存在论和现象学为哲学指导,以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和生态伦理为核心,提出整体性的生态系统审美观,即生态美学观。它倡导用生态整体思维和传统生态智慧构建生态存在论美学的审美体系,强调人的“自然化”,“自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创新理论之上,将人在优美生态环境中的美好生存放在首要位置”[2]。生态美学作为生态学和美学的理论,以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态智慧有机结合共同构建新学科,毋庸置疑地成为景观新发展的基础。

2.内涵:观照整体生态系统的审美观

阅读全文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的美学思想渗透

【摘要】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以研究人与空间的和谐共生为目标。现代设计美学作为一门开放的体系,将其审美活动的特性与审美对象的不同形态融入环境艺术专业的课程教学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实践能力,帮助他们提高美学理论意识在专业课程中应用的自觉性,以独立思辨的专业视角完成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学习。

【关键词】环境艺术;专业;美学;公共空间;人性化

0引言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综合性专业,内容涵盖美术、园林、景观、建筑及心理学和设计学等内容,其综合性的特点与现代科技发展带来的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密切相关。据对十余所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研读,可知目前国内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基本一致,都是要培养具有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以及创新能力、具有设计思维和表现能力的专业人才。教学体系由基础素养、专业知识、学科发展动态和趋势、设计思维和表达、创新能力培养等教学模块组成,除思政、体育和计算机等基础课程之外,造型、建设设计、环境心理学、陈设设计、装饰材料与应用、空间设计、园林设计和环境生态学等专业课程构成了整个教学体系。课程纵深且横向交叉发展,涵盖材料学、人机工程学、传播学、管理学、经济学、创造学和美学等学科内容。这些核心专业课程侧重实践性教学,以理论、案例和个人审美修养的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1美学与城市建设概述

美学作为一种人文科学,是主要研究审美现象和审美规律的学科知识体系。人对审美的追求是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产生,它与人类自我意识相关联,是对生命体验、生活意义及人生价值的体现。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建筑的发展和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已经成为一个城市先进程度的标志,而城市公共生活空间的无限放大,使人们对基本生活和情感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美”成为公共精神的感性表征。但当前城市急速扩张,安全、技术和资金虽然已经不再是发展的障碍,但是忽略“美”的同步建设,一直是城市的自然性和功能性抑制着审美的发展。理解美与艺术在现代城市建构中的主导作用,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如何在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中融入美学思想,也成为当前环艺专业教学和实践中亟待解决的课题。

2环艺专业课程教学中美学思想的渗透

阅读全文

高校开展口腔医学美学教育探索

[摘要]口腔医学美学是一门新兴的口腔学科,也是一门蓬勃发展的学科,其内容涵盖口腔修复学、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颌面外科学等多个口腔医学的分支,旨在维护、修复颌面部及牙齿的美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口腔医学美学的需求不断增加,高职院校的口腔医学教育主要面向基层输送专业人才,满足广大基层群众对口腔健康的需求,因此高职院校口腔医学教育探索融合口腔医学美学的教育新模式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口腔医学;美学;高职;教学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层次和质量的提高,居民对口腔健康及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功能恢复,对个性化美观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口腔医学美学的概念愈显其重要地位。高职高专院校主要向社会基层医疗输送口腔专业人才,肩负解决基层医疗口腔需求的重任,对口腔医学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但现状是多数高职院校并未开展口腔医学美学教育,因此在高职高专院校开展口腔医学美学教育是口腔医学教育模式转变探索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口腔医学美学教育的重要性

医学美学主要研究人体的形态美规律,主要目的是塑造和修饰人体的形态美。口腔医学美学,是以美学和口腔医学的基础理论为指导,应用医学方法,维护和增进口腔颌面健美的一门学科[1]。它是口腔医学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同时也是医学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高专院校是培育口腔医学专业人才的主要场所,应该深入审视和认识医学美学在口腔医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要关注医学美学对于口腔医学发展的意义和价值。在现阶段的认识水平上,这里所说的医学美学不仅仅是艺术学科里面的名词和理论,更具有理论和技能层面上的美学含义,也就是医学美学理论的基本知识、医学美学的诊断和辅导技术。当前,医学美学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被融入口腔医学各个层面和分支中,在具体的情况下,也解决和处理了很多的医疗问题。有些人会认为我们对口腔医学的需要还只是停留在初步的疼痛处理和控制的阶段,医学美学对于口腔医学生是可有可无的。但是随着口腔医学的进步和发展,口腔医学已经迈入了审美需要和个人的特点展示阶段。这样的趋势也就要求口腔医学必须要努力适应人们审美的需求,需要医学美学的辅助。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就诊需求也不再仅限于疾病痛苦的解除,对功能的恢复和美学的塑造要求不断提高,促使医学模式发生由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口腔颌面部有其解剖的特殊性,不仅需发挥咀嚼等重要功能,更是容貌美的集中体现,口腔医学的目标不仅是治愈疾病和恢复功能,更重要的是还要重建美观[2],探索融合口腔医学美学的教育新模式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高职高专院校口腔医学美学教育的现状

美学教育是符合素质教育发展的,一个适应时展的高素养医师必须要掌握基本的口腔医学知识和具体的知识原理,只有这样才能够对病人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设计以及科学合理的治疗。我们国家的口腔医学美学教育是一个刚刚起步的学科内容。在各个高职高专院校已经开设了一些基本的口腔医学美学课程,但是只有很少的高职高专院校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一些学校把这门课程看成必修课程,还有一些学校看成选修课程。高职高专院校的美学老师很少,并且专业能力还有待加强,教学内容和具体的教学方法也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发展。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口腔医学专业开展口腔医学美学教育的起步较晚,主要集中在本科院校或者高职院校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目前,开设口腔医学美学课程教学的高校主要有安徽医科大学、大连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同济大学、佳木斯大学等。而高职院校的重视程度普遍不够,大多以选修课的形式开展,课时安排较少,且多以理论授课形式为主。有研究分析发现口腔医学教育几大分类中(基础课、临床医学课、口腔医学专业课程等)很少有专门涉及美学方面的课程设置,未营造出有利于口腔医学生审美观念形成的氛围[3]。这就导致口腔医学生未能在专业教育过程中形成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完善的审美意识。

阅读全文

中华美学精神研究述评

摘要:中华美学精神在最本体的层面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方式、思维方式、表达方式。目前,学界对中华美学精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来源、体系构建以及理论研究意义方面,整体上偏理论性、宏观性,个案实践研究相对匮乏;理论研究中,体系尚待完善,如何具体实现中华美学精神的现代性转化,已有研究涉及,但成果较少。因此,开展具体、详实的中华美学精神指导实践个案的研究,使中华美学精神成为当代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拓展中华美学精神的研究视角是后续研究需要着重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中华美学精神;体系研究;述评

一、中华美学精神研究背景

我国美学研究已有百年历史。百年中,中国美学研究主要脉络如下:20世纪初,以王国维、梁启超为代表,用西方美学标准研究中国文学艺术;20世纪30、40年代,以朱光潜、宗白华为代表,开始在美学研究中融入中国传统美学的内容;20世纪50、6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美学研究的理论依据;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全面开放,美学研究开始出现民族化倾向,以吴冠中先生为代表的艺术家从艺术角度弘扬民族之美的探索,掀起长达数十年的关于什么是美的大讨论。20世纪80年代,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和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全国高等学校美学分会成立。朱光潜教授在首届全国美学学会上做了关于美学和美学史研究问题的讲话。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探讨了审美教育、中西方美术史研究方法等问题。21世纪初,我国出现对中华美学精神的研究。2003年,袁济喜在《论宗白华的魏晋美学解读》一文中指出:“宗白华在‘五四’时期对魏晋美学的解读,体现出他力图通过对中国传统美学的体验与研究,重构中华美学精神的识见。”[1]1993年美学与文艺研究丛刊出版;1996年《美学与艺术学研究》创刊;21世纪初,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推出了“三大出版工程”。这些文献代表了当代美学与艺术学研究的水平,但未对“中华美学精神”“中国美学精神”“中国传统美学”“中国经典美学”进行具体、明晰的界定。[2]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曲阜参观孔府和孔子研究院时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出了中华美学精神的概念,掀起了对中国传统美学研究的新高潮。

二、中华美学精神研究概况

在中国知网以中华美学精神为篇名搜索。至2020年12月,共获得文献189篇。其中期刊论文102篇,博硕士论文3篇,报纸文章84篇。期刊论文作者来自高校的文章有72篇,来自社会科学院等相关研究机构的文章有19篇。从基金来源看,国家基金项目14项,部级项目5项,省市级项目19项。中华美学精神论文发表平台相对较高,主要有《文艺研究》《艺术百家》《社会科学辑刊》《艺术评论》《民族艺术》《民族艺术研究》《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等重要学术期刊,《文艺报》《中国艺术报》《中国文汇报》《光明日报》《社会科学报》等报纸。此外,中国文联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等也是近年来中华美学理论成果发布的重要平台。这些成果构成了中华美学精神的研究体系。已有成果集中在理论来源及特质、理论体系构建及原则、理论研究意义及指导实践的个案研究等方面。

(一)理论来源及特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