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心得体会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美术心得体会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美术心得体会

有关实习体会范文(3篇)

第一篇:实习心得体会范文

短暂的实习时光结束了,心中难免有些不舍,不舍的是指导老师们在教学上和管理上的谆谆教诲,不舍的是和学生们在一起学习和生活的美好时光。由于刚踏上工作岗位,心中有些忐忑不安,但是非常幸运地是学校各位领导和老师们对我的工作给予了很多的关心和帮助,让我更加努力地、出色地完成了实习任务。实习期间,我的各项工作都有条不紊的开展着,听课、教学、管理、调查等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作为一名实习教师的我,踏上工作岗位的第一任务就是摸清班级整体情况。当我了解到班上调皮男生较多时,心里不免有些担忧,担忧的是管理起来比较困难,而且我又是作为一名新教师,初来乍到,总会有些同学表现出“不买账”的态度。但是,经过一个多星期的磨合,通过不断地找同学谈心,主动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慢慢地,我和学生之间开始互相了解了。可是光是管理是不够的,作为一名师范生,就必须要教学。在第二个星期,我主动承担了思想品德、生命生活与安全、科学、美术等科目,一是可以练练胆子,二来可以学习怎样组织课堂教学。当与同学们相处融洽后,我开始了语文和数学教学,备课、请教、上课、总结。小数除法、循环小数、观察物体、松鼠、落花生等一次次的训练,一次次的总结,总的来说,教学目标基本达到,师范技能有所提升,但是还是存在许多的不足。

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必须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在平时的工作中,我边教边学,利用学校教研课的机会

向其他老师学习,汲取他人先进的教学经验。了解当代教育新理念,学习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尽量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快要临近结束时,同学们都表达了对我的谢意和喜爱,都纷纷通过写纸条和送礼物的方式传递他们对我的的感情。以至于在最后一节课许多同学都留下了不舍的泪水。我很感动,因为这是对我工作的认可和做人方式的肯定。也许我做的不是最好,但是我一直在努力做好。

近一个多月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收获,但是还存在许多的不足和问题,比如:教学缺乏感染力、教学设问模糊、组织管理课堂能力较差、书写不规范等。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用自己的努力实践、勇于探索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师范技能在上新的台阶,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就会有收获!

阅读全文

新课改下高中美术鉴赏能力培养探讨

摘要:培养学生的鉴赏力是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文章主要从多媒体的使用、情境教学的选择等四个方面,谈谈新课改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几点心得体会。

关键词:高中学生;美术鉴赏能力;教学策略

美术鉴赏起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工具、语言文字等的研究。美术作为一门艺术,欣赏美、创造美是美术的主要功能和教学宗旨。下面,笔者从情境创设、多媒体使用、转变观念以及动手实践等几个方面,论述高中美术教学中鉴赏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注重体验式学习,鉴赏与动手实践相结合

体验与实践相结合是高中美术教学的主要特点。高中美术教学中,应注重体验式学习,注重动手实践,实现二者的完美结合。例如《托物寄情》的教学时,呈现给学生元代王冕的《墨梅》、宋代郑思肖的《墨兰图》、呈现徐渭的《墨葡萄图》、凡高的《自画像》《星月夜》……通过对这些字画的欣赏,体会美术作品与艺术家的人生经历的关系。呈现给学生《二马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各匹马的形象有什么特点?再与徐悲鸿的《奔马》、南宋龚开的《骏骨图》进行比较,体会画家在马身上寄寓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再让学生欣赏《怒吼吧,中国》以及《到前线去》,体会这些作品与前面的作品风格上有什么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否一致,思考和讨论作者通过什么样的语言形式表达出这种思想感情的。作品的呈现,将学生带进名人名作中,融情于这些作品中,真正理解和把握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托物寄情”的表达手法。再让学生运用“托物寄情”的手法创造性创作一幅作品,实现“学以致用”之目的。中国的古陶瓷的欣赏的教学时,笔者呈现给学生一些器皿,让学生用“眼”看,用“手”摸,通过“眼观”“手摸”体会陶瓷的机理以及质感,再组织学生自主品评,让学生体验作品的乐趣,提高作品的感悟力。

二、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美术鉴赏的兴趣

情境教学一直被教师们所推崇和广泛使用,情境教学的主要优势在于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玉石之分———古代玉器》的教学,笔者采用谈话法和故事法相融合的方式而导入新课的学习。笔者这样导入:一块玉料,如果不经过雕琢,和一块天然石头、鹅卵石等没有多大的区别。再以《完璧归赵》的故事,简单介绍“璧”的含义;再以成语“亭亭玉立”“玉石俱焚”“琼楼玉宇”等成语,说明人们对“玉”的喜爱,再以“化干戈为玉帛”“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一片忠心在玉壶”“君子比德于玉”的出处以及本义和比喻义的介绍等,了解玉器的丰富的内涵,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引发学生对“玉”的探究的兴趣,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再以“你了解玉的哪些故事,说出来与大家分享”而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创设轻松愉悦的浓厚氛围。情境创设,设疑也是主要的方法之一。如《泥土的生命———古代瓷器与玉器》的教学前,直接以问题教学法,就可以把学生带进课堂的教学中。如说到陶瓷,你联想到了什么?你了解到陶瓷哪些方面的知识?等,问题提出后,让学生充分交流、讨论;《皇权的象征》的教学时,以问题“你知道紫禁城有多少间房子吗?”或者以问题“你知道紫禁城的房间为什么是999.5吗?”如此的问题,诱发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为有效课堂的创建打下基础。

阅读全文

写实油画教学中形式美感的培训

 

一、写实艺术作品中形式美的概念和意义   形式美是艺术创作追求的目标之一。艺术作品中的形式美是指作品中各种形式因素如色彩、线条、形体以及它们的组合规律所呈现出来的审美属性,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审美对象。英国人克莱夫贝尔在他的《艺术》一书中写道,“在各个不同的作品中,线条色彩以某种特殊方式组成形式或形式的关系,激发我们的审美感情。这种线、色的关系和组合、这些审美的感人形式,我们视之为有意味的形式。有意味的形式就是一切艺术的共同本质。”在国内艺术界,由于“”中对形式主义的长期批判,致使美术在形式上千篇一律,人们把对形式的探索视为禁区。结束之后,许多画家便开始了对形式的关注,这一点在当时出现的“伤痕流”美术和“生活流”美术中已经初步体现出来。“形式美”的概念是由画家吴冠中提出的。在发表于1979年《美术》刊物第五期的一篇题为《绘画的形式美》的文章中,画家以随感录的笔法提出了绘画要追求形式美的口号,鲜明地提出了“形式美”是美术的基本语言的命题。他写道,“形式美是美术创作中的重要一环”,“我认为形式美是美术教学的主要内容,分析并掌握构成美感的形式因素,应是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美术院校学生的主食!”1980年,吴冠中又在《美术》刊物上发表了《关于抽象美》一文,进一步推进了他的形式美概念,“抽象美是形式美的核心,人们对抽象美和形式美的喜爱是本能的。”并进一步提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抽象美,抽象美应该是造型艺术中科学研究的对象。因为掌握了美的形式抽象规律,对各类造型艺术,无论是写实的还是浪漫方法的,无论采用工笔和写意,都会起重大作用。”   由此可见,不能单纯地认为只有抽象或表现的创作方法才会具备形式之美,对于一切美术创作形式而言,无论是抽象、具象表现还是写实,画面的形式之美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偏重于写实技巧的训练,偏重于题材的选择,从而忽视对画面形式美感的深入探究,并非少数现象。由此造成的结果,就是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写实技巧和造型能力,但艺术素养不高,缺乏审美情趣,“眼光”不高,缺乏对画面各种因素的整体把控能力,难以创作出高质量的作品。因此,培养和训练学生对于形式美的感受力和创造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是写实油画创作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任务。   二、如何在写实油画教学中强化对学生进行形式美感的训练   在写实油画创作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观察方法,锻炼精确的造型能力以及对于色彩、油画材料技法的熟练掌控等写实技巧,可以说是油画教学的基本要求。但还需要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形式美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在写实油画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学生进行形式美感的专项训练。   1.在写实油画创作教学过程中,专门设置油画名作及优秀作品的形式之美欣赏分析课程。教师收集和整理一些形式感较强、构成意味较为明显的写实油画,也可以收集具象表现主义作品以至于抽象表现主义作品。在欣赏和分析的过程中,对作品的构图、画面形象的构成、黑白灰节奏、色调和色彩关系、线条、肌理、表现技法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解读和探讨,并要求学生写出心得体会。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大师作品的赏析中汲取营养,提高审美水平和艺术素养,也可以充分认识到在优秀的写实作品中,形式之美是无处不在的,也是不可或缺的。   2.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构图与画面黑白灰构成的专项训练。画面上的形象或者是形状之间的关系,如面积的对比、形状、位置关系等,是体现形式美感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当中,一幅创作在选定题材之后,布置学生进行专门的构图与构成训练。要求每幅作品在上画布之前,要在八开或十六开的素描纸上至少画出十个以上的小黑白稿,并要求每张小黑白稿上都要体现出不同的构图形式和不同的黑白灰构成关系。然后将小稿集中,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相互评议,指出哪些优,为何优,哪些差,为何差,怎样进行修改等等,从而进行选择和取舍,以达到画面构图及构成形式上的最佳效果。   3.对画面的色彩关系构成进行专项训练。在写实油画中,无论写实程度再高,其色彩也不可能完全再现对象。何况逼真的再现物象的色彩,如今已经不是绘画色彩的最终目的。色彩的重要功能,就是以其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营造画面上强烈的感情氛围和形式美感。不用说抽象表现主义和具象表现主义作品,其实任何种类的写实油画,其色彩必定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表现性。因此,在写实油画教学中,必须对学生进行画面主观色彩“设计”的专项训练。在画面主观色调的设计中,应当向学生讲授色彩构成的基本常识。同样,可以根据创作题材,要求每个学生对自己的创作画出几种不同色调的色彩小稿。然后进行评议、选择和取舍。学生如果掌握了色调的基本概念和常识,就能在创作中根据不同的表现内容,设计不同的主观色调,从而强化主观色彩的表达,在画面上制造出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体现出色彩所具有的形式感。   当然,形式美感的训练方法还有很多,需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在写实油画教学中,形式美感的培养和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于形式美的感受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需要引起写实油画教育工作者的充分重视。

阅读全文

谈艺术设计史论课程的教学思考

摘要:艺术设计史论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对提升学生的专业文化素养、设计实践能力具有指导作用,但因该课程教学内容的庞杂性、知识覆盖的广泛性、学科交叉的综合性,以致在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基于现阶段艺术院校设计史论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安徽艺术学院设计史论课程教学实践,该文作者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考核四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以寻求最合适的教学方案。

关键词:艺术设计;史论课程;教学思考;艺术类院校

一、艺术设计史论课程教学现状

艺术设计史论课程是设计学科的公共课程,在综合型院校和艺术类院校均有开设。其课程名称由于不同院校办学特色、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方向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主要有设计史、设计概论、设计美学、设计心理学、中外工艺美术史等名称[1]。笔者基于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同行的交流经验,发现部分学生对艺术设计史论课程的学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主动性,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难以理解并掌握课程知识,进而产生畏惧心理,丧失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

目前,国内艺术设计专业的生源大致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学生来自各大美院附中或美术学校。这类学生接受过长期正规的美术技能训练,具有扎实的美术功底,但文化课成绩相对薄弱。第二类学生来自普通高中。在这类学生中,一部分学生从小就对美术感兴趣,将美术作为一种兴趣爱好,定期参加美术培训机构的培训,进入高中后,因文化课成绩不够优秀,鉴于自身的美术基础,参加专业的高考美术培训机构集训,进而考取理想的院校。一部分学生对美术兴趣淡薄,没有参加过美术专业技能培训,但因文化课成绩不够理想,考取理想中的本科院校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升学选择以美术生的身份参加高考。这类学生在高中阶段甚至高中后期阶段才参加专业的高考美术培训机构,经过长期或短期的美术培训或集训考取相应的院校,在大环境下接受艺术氛围熏陶,对艺术设计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艺术设计史论课程作为一门知识内容丰富、庞杂,涉及面广的交叉性、综合性学科,不仅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综合文化素养和知识储备,而且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思辨能力。部分艺术设计类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思想较为活跃,逻辑思维能力不足,难以理解与掌握复杂、系统的艺术史论知识,久而久之容易对美术学习产生畏难心理,丧失学习艺术史论知识的信心和兴趣。

2.课程课时设置少,导致轻视态度,进而影响教学效果

阅读全文

高中课堂中的动漫艺术发展方向

 

动漫艺术是一个常见的艺术形式,很多优秀的动漫作品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乐趣。高中美术“绘画”模块,把这一通俗有趣的课题添加了进来,对推崇素质教育的高中校园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举措。   高中美术模块教学引入动漫艺术,不仅有益于学生了解各种新鲜的艺术形式,有益于学生切身的体验身边的美,更为重要的是开设动漫艺术课程,能够在主观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我相信动漫艺术模块的开设,对其他科目、其他课题都将是一个有益的补充。   如何才能把动漫艺术模块开设好呢?如何避免把实践模块课程上成鉴赏课、理论课呢?我觉得模块课程与鉴赏课不同,需要理论和动手实践兼顾,不是一节课就能解决的问题。   因此我建议,可以把课程安排的稍长一些。   让学生慢慢消化,不要生塞硬灌。我们可以把动漫分解开来,分成四节课:只有第一课是纯理论课程,重心还是应放在学生的动手实践和能力拓展上。我的设想如下:第一课,鉴赏动漫艺术作品学高为师。教师在上课之前一定要扎实的修习过一些基础的动漫艺术理论,包括动漫艺术的起源、发展、变革,以及各种风格和形式。   有了这些理论支撑,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到动漫艺术的学习中来。比如说,讲动漫的起源,可以介绍《唐老鸭和米老鼠》《猫和老鼠》,提醒学生注意作者是沃尔特•迪斯尼,并介绍其生平和创作历程。然后欣赏一下我国的动漫作品,比如《阿凡提》《小蝌蚪找妈妈》等,比较一下不同文化中动漫形象的风格特点和表现手法。告诉学生,中国动漫作品也曾经有过一段辉煌的历程,中国的动漫事业需要等待他们振兴。   动漫艺术有几种风格。写实派:利用速写的方法表现主题,给人真实的感受;浪漫派:动漫形象被设计的更为唯美,造型被作者理想化处理;绘画派:画面的绘画感、造型感极强,或用毛笔、蜡笔或设色,或用线条勾勒而成,动漫形象充满艺术张力。让学生自己说说自己喜欢哪种风格。   第二课,设计动漫形象针对上节课欣赏到的优秀动漫作品,让学生设计出属于自己的动漫作品。绘画工具可以是多样的,设计的形象可以是Q版的,也可以是写实一点的。教师在学生动手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指导学生如下几个方面:保持动漫艺术鲜明的特点:线条简练、动作表情丰富。然后讨论,分析哪组同学的作品更有趣味性和艺术性。   之后选取各组同学公认的优秀作品,以他们为母本进行集体创作。比如某个小组创作出了一支有趣的兔子的形象,那么我们开始给它安排动作,给他设定一个兔子生活的空间、环境;并且为它添加各种元素,使其更加丰富起来,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第三课,制作简单的动画作品动画,就是能动的漫画。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知道漫画是怎么动起来的?并且动手制作翻页动画作品。   动画作品就是利用人的视觉残留现象,把连续动作分解成若干片段,再快速的播放出来。   其中,视觉残留现象可以只做简单的讲述,让学生实践操作简单的“鸟笼套鸟实验”,提点一下即可。我们选取一些优秀的翻页动画作品为学生们展示,让学生直观的体验一下简单的动漫制作原理。当然,动漫也可以用拍照的方式得到作品,像《阿凡提》等作品,就是以这种形式出现的。最终研究得出:所有的动画作品都是一张张漫画作品连续播放而成的。   然后我们选取上节课优秀的作品,进行主体形象的复制,留出一些能活动的空白区域,让学生们分工协作,画出一系列的连续动作。   在这期间要让学生们互相做模特,演示连续动作和分解动作供同学们参观。提醒学生们:用来回的翻页检测效果,以使得上下两个动作连接得更为流畅,变化的更为自然。   第四课,电脑动漫制作有了前面这些基本的知识,相信大部分学生都能够了解动漫制作的原始方法。但是翻页的方式制作动漫费时、费力。我们可以用计算机来代替人手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介绍一些常见的动画软件,比如Flash。简单了解一下它的界面和功能,教师实时演示一些制作技巧。   布置每组编写一个简单的情节作为剧本,写好台词。再根据剧情寻找合适的背景音乐。   小组轮流尝试在电脑上进行修改和创作。期间教师要巡回的指导学生,协助其解决一些制作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最后,我们再把动画、对白、字幕、配音、背景音乐等元素加入到这个动画片的整体情节内,合成一个完整的动画,并进行展示。写出心得体会、总结创作过程中的经验,并上交文字报告,作为核定学分的一个重要环节。   以上是仅仅是我的个人之见,希望大家都来关心我们的美术模块课程。毕竟,比起鉴赏课、理论课来,动漫艺术更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对培养团队精神、集体协作,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很有帮助。我相信,总有一天,动漫课堂会真正的走进高中校园,走进每一个高中学生心中。

阅读全文

视觉艺术教学目的综述

作者:滑寒冰 单位:天津财经大学艺术学院

对于现代美的形式规律要有较透彻的了解,对现代视觉构成的法则如聚散、韵律等要有足够的心理预期的感受能力。没有这些基础知识做铺垫,对视觉抽象形的创意构想就很难实现,这也是我们在实践教学中应着重解决的问题。

着力加强视觉艺术赏析是实践教学的前提

视觉艺术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要得到充足的体现,就应该让学生多看、多想、多思。多看,能让学生明确和规范视觉平面语言的表达形式;多想,能让学生体会创意的奥秘;多思,能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触及创意思维的灵魂,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具有形式美感的眼光和时尚的审美观。这是目前大多数综合类大学视觉艺术基础课程设计中所欠缺的。笔者于2012年的5月分别到天津、北京两地的综合类大学进行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研讨,包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内,都在对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进行着不同程度的改革。部分院校对传统的素描、色彩等造型基础课程进行了名称与教学内容上的改变,有的称为“视觉基础科目”,去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全因素光影素描、色彩的写生与临摹,取而代之的是具有现代形式美感构成的视觉语言的训练。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教授本课程之前,教师给学生推荐大量的设计书籍来阅读,包括设计的发展史、视觉语言的构成形式、国内外设计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大家、流派、设计风格、代表作品等,让学生对视觉语言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后,再进行分组讨论,总结出学习心得体会在课堂上进行阐述,教师进行条理性的课堂总结、归纳,从而扩大学生的眼界,提高欣赏水平,为后期的专业课学习开拓思路,储蓄力量。

合理安排调整授课内容

如何更好地讲授视觉艺术的“基础”课程,笔者下面以素描与色彩教学为例来说明。

(一)素描教学实践

阅读全文

网络作文教学探析

摘要:

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传统教学模式带来巨大挑战,作文教学亦然。本文就网络时代,作文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利用网络技术开展作文教学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多媒体;网络技术;作文教学

一、作文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学生作文经常出现“假大空”现象。在一次作文竞赛中,有位学生这样写道:“读书苦,最苦是语文,阅读枯燥无味道,写作呆板假大空,能不厌语文?”《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提出:“中国教育因压抑个性已造成了无形的内伤。”为了考试,教师千方百计地传授“作文秘籍”。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完全被牵着鼻子走,没有自由的空间,作文内容单调,写作格式刻板,作文要求成人化,使学生对作文失去兴趣,产生厌烦。因此,传统作文的种种弊端,已经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作文教学急需重新定位。随着现代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入应用,一个以多媒体网络教育为标志的时代已经来临。而现代网络技术与传统作文有机融合就是现代教育思想下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

二、网络对作文教学的影响

阅读全文

小学生感恩教育实践

【摘要】小学生感恩教育是以学校为主导实施感恩活动,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让小学生多接触自然、了解社会,从而形成对感恩教育的初步认识;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小学生树立良好的感恩习惯,形成感恩心态,用感恩引导小学生的成长历程,逐渐将感恩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行为习惯。

【关键词】小学生;感恩;教育实践

一直以来,我校都非常注重感恩教育建设,因工作扎实有效、作风优良、成绩显著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具体而言,感恩教育的发展实践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依托主题活动,让感恩教育活动在特色中成长

(一)主题教育活动

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内心感知能力,通过学生自主感悟、切身经历的实践过程,让学生真正体会恩情的本质。我校本着“启发学生、携手教师”的融合性原则,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整合学校教育资源,以各年级学生的实际感恩教育情况,定期举办各式各样的“感恩教育”主题活动。“三•八”节系列活动、教师节活动、《开学第一课》、“寻找和发现身边的幸福”等主题教育活动。通过作文、摄影、小报等形式寓教于乐、寓情于景,不断开阔学生的认识视野,灌输道德理念,让感恩情感在活动过程中自然流露。

(二)主题班会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