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素质教育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美术素质教育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美术素质教育

学校美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研究

摘要:

如今社会经济发展十分迅猛,国家也更加注重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实际效用。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我们需要肩负起自己身上的责任,构建美育的观念意识,把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实际效用发挥到位,在教学的时候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判断事物的能力,增加学生的眼界,净化学生的心灵,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美术教育和其他学科进行比较,具有社会效用、个体效用、教育效用的特点,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老师需要转变过去的教学模式,使用新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素质教育。

关键词:

美术教育;审美能力;美育

1美术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

1.1美育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茁壮成长

美术教育从某种层面上来看,能够加强我们对于美的认识,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健康的审美观念,拓展眼界。学生在上美术课的时候,注重把理论和实践融合起来,加强实践能力,善于发挥想象,不断进行创造,构建独特的思维形式。学生积极参与到多种美术活动中去,不断加强实践经验,增加见识,从而感知美术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美术活动的热情和兴趣。因为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校园的生活很多都是比较单一无趣的,这样的学习环境,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学生茁壮成长的核心力量。

阅读全文

学校美术教育与素质教育

摘要:

如今社会经济发展十分迅猛,国家也更加注重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实际效用。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我们需要肩负起自己身上的责任,构建美育的观念意识,把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实际效用发挥到位,在教学的时候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判断事物的能力,增加学生的眼界,净化学生的心灵,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美术教育和其他学科进行比较,具有社会效用、个体效用、教育效用的特点,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老师需要转变过去的教学模式,使用新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素质教育。

关键词:

美术教育;审美能力;美育

1美术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

1.1美育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茁壮成长

美术教育从某种层面上来看,能够加强我们对于美的认识,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健康的审美观念,拓展眼界。学生在上美术课的时候,注重把理论和实践融合起来,加强实践能力,善于发挥想象,不断进行创造,构建独特的思维形式。学生积极参与到多种美术活动中去,不断加强实践经验,增加见识,从而感知美术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美术活动的热情和兴趣。因为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校园的生活很多都是比较单一无趣的,这样的学习环境,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学生茁壮成长的核心力量。

阅读全文

学校美术教育及素质教育

摘要:

在数字化的时代,对于学生的要求不再仅仅是希望他们能够掌握书本上的知识,更多的是希望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美术教育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起来,美术也被广大教育者们赋予新的意义,不再只是教给学生绘画的能力,更多的是作为增强学生审美能力和陶冶情操的学科来进行教学的。也就是说美术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本文就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这一点展开讨论,进行简单的分析,希望能给予教育者们一些帮助。

关键词:

素质教育;美术教育;作用

一、美术教育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

现代教育不仅要给予学生书面上的知识,更要能给予学生潜在的知识,也就是关于思维,操作,品德等方面的培养。而美术刚好可以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创造力,感知力,想象力等等各项能力。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绘画这个过程首先是考验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提高注意力,其次就是考验记忆力,学生每次作画不可能都是在写生的情况下进行的,很多时候都是要依靠记忆力去画出想画的东西。记住了要画的东西之后,就是要考研学生的想象和思维能力,要知道画好一副画,比例,线条,色彩,都是需要重新搭配的,最后就是进行创造,虽然有很多画作都是依照实物画出,但更多的还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想要表达出抽象的概念,就势必要把自己的理解融入进去,因此,也就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这些能力也就是素质提升的具体体现。

1、美术教育提升观察能力

阅读全文

美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综述

一、美可辅德

鲁迅曾说:“美术可辅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遂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符道德以为治。”美术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是道德教育的情感基础和有力手段,它以美感人,以情动人,使学生自愿和自觉享受美的教育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审美教育、道德教育,它在涵养学生的德性,制约一些不良习惯,自然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起到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我们在讲述画家的事迹和分析欣赏作品时,便可以渗透着道德品质教育。如徐渭的洒脱、郑板桥的傲骨、赵洁的认真、徐悲鸿的赤诚、伦勃朗的坚决等等,画家的美好品德无不给学生一种有力的影响。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和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展现的是祖国的大好河山;米勒的《拾穗者》、康斯太布尔的《干草车》表现的是优美的田园风光和对劳动者的可敬;王式廓的《血衣》、董希文的《开国大典》以及戈雅的《1808年5月3日夜间起义者被枪杀》体现的是一种伟大的爱国主义思想等等。通过这些美术作品深入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他们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从而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进一步塑造他们美的心灵。

二、美可启智

艺术美感作为自由感受具有自由直观的因素,有助于创造心理的形成。提高学生艺术素质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由认识走向创造的过程。美术教育不只是培养学生静观美、欣赏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美术从古至今都是提倡创造的,美术创作的过程就是创造的过程。著名的“扬州八怪”画派的郑板桥说:“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眼中之竹也。”这就清楚地说明郑板桥的画竹,既源于生活又不拘泥于生活的真实,是一种创造。一代宗师齐白石曾说:“古之画家有能有识者,敢删去前人窠臼,自成法,方不为古大雅所羞”“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些都表明,他们都是极力提倡创造,反对临摹的。因而在美术教育活动中,美术老师不能只是单纯地讲授美术的技能和技巧,更重要的是在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能力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提倡独创性,从而让学生学会去发现和创造美,这是美术教育应特别提倡的一个方面。

三、美可助健

美术教育能增强体质,造就健全的体魄,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在美术教育中,学生的美术活动无论是欣赏、临摹、写生、设计或制作都必须表达自己的感情、思想和智慧,这种表达活动必然受到大脑的生理结构和机能的调节与支配,特别是受右脑生理机能的支配,即美术教育是对右半脑的生理机能进行有效的强化训练,这种训练有助于大脑健康地活动和工作,有助于左右半脑不同的审理机能保持平衡与协调。另外,学生的任何一种美术活动,都需要手的参与。手是人主要的运动和操作器官,手的操作是人类内部的心理活动。再者,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学生一直感到校园生活枯燥乏味,严肃紧张有余,宽松和谐不足,这样沉闷的环境对教师与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无疑是一种伤害。如果我们把美术课上的生动、活泼、赏心悦目,让教室充满和谐、轻松和愉悦的气氛,这种愉悦气氛必然会在人体的生理和心理上有所反应,达到松弛肌肉,活动骨骼,减少烦躁,感到快慰,心旷神怡,从而促进学生塑造完美的人格。

四、美可树人

阅读全文

素质教育美术教学改革分析

【摘要】

现阶段,我国师范院校正在围绕素质教育进行全面的教学改革。作为师范教育的一部分,美术教学改革已经进行了一段时期,但是,在改革措施初见成效的同时,一些问题也开始显现出来。这些问题多与认识有关,对改革的制约作用十分显著。所以,摆正认识可谓是师范院校实施素质教育、深化美术教学改革的基础。本文对师范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作了概括,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深化美术教学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

师范院校;素质教育;美术教学改革;深化对策

一、前言

师范美术教育是培养美术教师的主要方式,也是落实师范素质教育要求的重要渠道。出于提高美术教师人才培养效率的考虑,各大师范院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有必要进一步深化美术教学改革,消除教学不利因素,改善师范教育效果。

二、师范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概述

阅读全文

美术素质教育问题探析

本文作者:王菲 单位:河南工程学院艺术系

由于很多的因素都是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所造成的,所以在现在的美术教育情况下来看,许多的中学甚至小学都有了美术特色班,专门培养美术的艺术特长生,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这些学生很大一部分并不是因为爱好美术或者有着美术的天赋、想从事相关职业而来的,仍然是因为文化课成绩不理想。这样即使学生有着较好的考试技巧和能力,升学后也会不重视专业,更不可能有任何提升和造诣。人们寻常行为可以分为情意行为和意志行为。前者是指一种行为的目的和它的过程是一直相呼应的,这样的情意行为往往做起事来会觉得轻松而容易达到。后者则是受到某种强迫的情况下,不是出于本意,而是凭借着意志和毅力去做的事情,这样的话,做起事情来在整个枯燥的过程中就会显得格外无聊难耐。但它往往在成功之后带来的愉悦感也是较为强烈的。所以说,学习美术对有的学生来讲可能是情意行为,是出于自身爱好和意愿的,并且也能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而另一种就是意志行为,大多数是出于备考压力不得不进行的学习。因此,面对着现在应试教育下竞争激烈的学生群体,我们不得不考虑究竟有多少人是真正愿意学美术,有兴趣学美术的。那些因文化科成绩不好而不得不用艺术特长生的捷径去弥补的人,本身对美术就没有什么兴趣,恐怕没有意志就更是不行了。

现在的学生由于竞争激烈,节省时间,大多都是带着功利的色彩去学习学科的,他们所学的科目,所选择的专业大多都是为了日后的就业所保障的,所以,对于考试,和高考针对性强的科目就被重视,就有着较大的优势,学生由于要面对这些刚性的学科,都不得不打起意志去学习,学习美术也是一样的,如果学生本身不感兴趣,那么为了考美术专业,就必须严格克制自己的意志去学习美术,但是没有兴趣的学习又是很痛苦的行为,因此,如果能把学生的意志学习变为情意学习,就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美术学科教学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将学生的被动性学习用兴趣进行激发改变,使之成为兴趣学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学的轻松愉快,事半功倍,这也是美术研究者应该具有的心态。我们平时所说的学科教育其实是指知识教育和人教育这两个方面。知识的教育是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学术技能,使之拥有懂得学科技能的程度,并能够用某种技能今后投身到工作中为社会做贡献。而人的教育即使以人为本,教育出适应时展的,有着综合素质和道德准则的人。人的学科能力是建立在基本素质的基础上的,因此,也就是说综合素质较强的人学科学习能力也就较强,这种基础的综合素质有助于他能够在学科学习中把握好。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也是一种手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培养学生做一切事情的前题。只有先有良好的素质,才能够有能力实现学科知识的学习,两者有着因果关系。现在的教育状况一切都是为了应试,因此我们众所周知,也是明确看得出,学校的教育都是把知识的教育放在第一位的,这一点从学校的角度并没有错,但是却过于忽视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过分强调了知识和学科的系统,使得学生的自身素质提升不前,这样的话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越来越低,从而会变的茫然,没有方向,不知道自己学习的目的和出路,没有方向和目标的人生是可怕的,更何况是青少年。因此,现在所有的教育者都应该考虑,素质教育有没有真正地实现,是否把人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如何才能够将素质教育和学科教育相结合呢?这也许看起来是比较矛盾的问题,但事实上搞好素质教育的目的也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能够更好的投身到学科学习中,然而,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也就是为了让学生成为有用之才,能够提升自我的价值,两者其实是互相依存又互相相悖的。培养美术兴趣使我们的学科要求之一,将美术学习与兴趣情感相结合,达到和谐相应,这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成功的美术教育是让学生越发喜欢美术学科,而不至于在长期的学习中产生厌倦,如果学生在长期的美术学习中逐渐厌倦了,那说明这样的美术教育是不成功的。如果从一开始的基础教育就能够培养起学生的兴趣,并一直延续到日后的漫长学习中,学生的兴趣也会随着美术教育的层次加深而加深的话,那就是教育的最大成了。因此,将培养兴趣作为学科目标,不仅仅使得教师的教学有了方向,也会潜意识中使教师日后的教育变得轻松,只有学生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够更合理的安排教学,并且能够达到轻松愉快的教学模式。因此我们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努力去实现这一目标。

我们说过,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导致了美术艺术类考生的竞争越发强大,应运而生的社会上就出现了开设一定的艺术专业班,兴趣班等,虽然这类培训机构也有助于普及整体的素质教育,但是,这样一来美术的高考竞争就会更加激烈,每个培训机构的教学质量水平参差不齐,为了竞争,因此每个学校都再想办法如何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了培训机构都要面对的问题。现在的培训机构还是采取以升学人数来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但是这里也存在一定问题,比如师资力量的不够导致学生不能够全面合理分配教学,都是在考前进行批量的强化复习,只注重短期的成果和时间,学生的水平和层次也不尽相同,培训学校只是教给学生如何应试的所谓“模板”,填鸭式的教学,所以只能收到短期的效果,应对考试。但是这样的话就更加忽略了学生的兴趣,短暂而高强度的培养只会让学生感到厌倦,所以长期对学生发展很不利,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很大的影响。美术的教学方式有很多,不同的学校有着不同的情况,不同的专业之间在教学的方式、方法等各方面都的标准都各不相同。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所教育学生的流派、方法皆不相同,为了使学生在美术方面有更长远的发展,教师需要适应各种的风格和流派的教学方法,要了解课程的重点,也要了解美术学科的前沿知识要求和特点,并且要遵循小班教学的模式,不能只求表面的质量统一。

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去单独教学指导,解决学生的疑问,及时和学校做交流和沟通,为学生设计合适的方案,要把握考纲的要求,将基础的理念灌输到学生的学习中,要求扎实的基本功,在短时间事半功倍提高学生的学习效应。有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直都处于沉闷状态,没有得到过教师的表扬和认可,所以,他们往往也很难看到自己的进步,一般来讲,学生在受到老师和学生的表扬之后往往会更加自信,也就够有更加浓厚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心学生,关注学生走的每一步,要及时看到每个学生的动态和进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绘画风格等特点适时地给予肯定,并要提出表扬。老师的鼓励和表扬再加以学生自身的努力,取得成功也是为数不少的。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的作品能够脱颖而出,取得理想的成绩就要有着特殊的技巧,因此,本文梳理出以下的一些教学经验和技巧,因为美术课程本身就是强调学生个性化发展,提倡创造性思维比较强的科目,良好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得考生更好的发挥:要自信。要让学生相信自己的实力,相信自己有着能够无限发掘的潜力。要让学生对自己的绘画方法有着足够的了解,知道自己擅长怎样的绘画方式,在创作时需要扬长补短,要将自己绘画语言技巧的合理运用,并坚信自己可以做到运用自如。要放平心态,尽管是同一个事物,通过不同的人的观察,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画法,放平心态从容面对,有感而发的进行艺术创作,才能够发挥出自己的最好的水平。#p#分页标题#e#

在以往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了技能技巧的训练上,从而忽略了对于审美意思的培养。真正的艺术作品是建立在作者独特的、审美的情感与认识之上的,是作者内心感情的充分体现,是意识的独特写照。对技能的过分强调无形之中,误导了学生的艺术感觉、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独特审美能力的培养。任何艺术都有他的形成过程,美术同样也不例外,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文化体系。因此,作为一名成功美术家就必须有丰富的阅历和知识、通古博今,具有自己的艺术见解和艺术思想。但在实际教学中,仅仅对作品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讲解,很少涉及作品的文化背景和时代特征,更没有把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作为教学的重点。但对社会文化,对当前一些新的理念,甚至事物看待的情感态度等都容易出现一定的脱轨,严重阻碍了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一幅成功的美术作品除了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更表达了一个时代的人文信息。美术教育还应该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引导他们多读一些文学、音乐、历史、民俗等方面的书籍,不断地丰富他们的知识和阅历,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艺术见解或艺术思想。美术教育也是素质教育之一,它可以培养高尚而丰富的情感,对塑造人的性格有很大作用。通过美术教育的学习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可以培养学生善于创新,赋予实践的能力。

阅读全文

学校美术与素质教育思考

 

对于学校教育而言,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与素质教育是统一的整体,素质教育不能单列知识的传授之外而独立成为教育体系,素质本身也是知识、技能、能力、修养的整合。不能说学习了音乐、美术、体育,就等于进行了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多维的,一个人的素质教育单靠学校教育是不全面的,素质教育只有全社会共同协调进行才能完成。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多方面探索素质教育的可行之路。   一、美术教育活动的心理分析   美术教育的过程与学生的心理活动、智力活动、情感活动、肢体活动紧密相连。美术课的临摹和写生所涉及的描写对象物化于人的感觉器官,主要是刺激学生的视觉,然后引起学生的一系列心理活动、情感活动、肢体活动。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心理因素显得特别重要,学生是否形成积极的兴趣,就看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心理因素。积极的想像思维和较高的工作效率往往建立在浓厚的活动兴趣和轻松的学习气氛之上。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感觉、知觉、听觉、视觉、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等心理因素才能得到最好的发挥。教育等于服务,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始终扮演的角色是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领路人,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应该注重过程(给学生工具),不要把结论、答案和结果直接告诉给学生(不要给学生现成的食物)。通过宏观具象的“物化和过程”的展示,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视觉,唤起学习美术(达标)的激情。   美的偷快的感觉的确与人的心理活动有关,通常所说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都是学生愉快的心理因素支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动机是直接推动着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把美术教育与学生的学习动机调节好,满足学生在求知、探索、创新等方面积极的、偷快的、渴望的、跃跃欲试的需要,就会达成学生想画画的愿望。美感的产生总是直观性的,与美有关的内容如色彩、线条、形体、声音也包括风景,在美感产生的过程中起着积极作用,美感应贯穿课堂的始终。   美育也是一种形象化、寓教于乐、生动活泼的审美活动。学生对美术学习也持有一定的心理态度,感兴趣的学生在学习中较为主动,兴趣的出现使学生力求认识周围的事物并参与相关的美术活动。兴趣的产生与否,心理因素是非常重要的,但也不排除人的生理因素的影响,如有的学生因遗传的影响,视觉器官出现毛病,产生色盲、色弱等视觉障碍,影响了学生对学习色彩的兴趣。由于不能准确地表现视觉形象,难以完成教师所教的学习任务,学生心里感到压抑不畅,容易产生自卑感,从而失去了兴趣,放弃美术学习、不少学生或家长对美术教育仍持有偏见,认为应试升学才是任务,美术学习得如何问题不大。这些偏见和现象直接干扰着美术教育。美育是素质教育的支撑点,是一个人综合素质及修养内涵所渗透出的彰显,是丰厚文化底蕴的缩写。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分辨是非、美丑的哲学性德育素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热爱大自然等综合的审美能力;使学生陶冶情操,提高其艺术修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美育不可缺少。   二、美术教育活动的氛围构建   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的特点和优势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画室中注意环境的布置和气氛的营造,例如:进行素描课时,画室的墙壁应该悬挂名家的素描挂图和教师自己绘制的一些素描教学挂图;在合理的位置长期摆放典型的石膏像(大卫、拉奥孔、阿里斯多芬、维纳斯等)。这样布置不是让学生如出一辙的盲目模仿,而是让他们通过观察提高阅历,增强艺术修养,提升自己的美术功力,时时刻刻接受美的熏陶。在教学中运用音乐、幻灯、实物投影仪、电视录像、多媒体课件等电教手段,生动而形象地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使学生从心理上不产生抗拒学习美术的情绪,引导学生轻松愉快地迈人艺术的殿堂。   教师成功的示范和学生优秀作品的展示,为学生树立了榜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加强教师的凝聚力和亲和力,拉进与学生的距离。另外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美术比赛。当学生们拿到获奖证书时,在全体学生中会产生极大的号召力,增强他们学习美术的信心。   三、美术教育活动的因材施教   在美术课堂上,学生改“同向座位”为“相向座位”,在制作过程中同学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和协作。有的学生很认真地创作自己认为理想的作品,有的却很随便地堆砌涂抹,虽然对美术创作的投人各有差异,但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把心理活动和情感体验释放出来。教师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学生的各种表现。无论是造型表现、还是设计应用,形式可以是具象的、抽象的、意象的。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美术“语言”和各种奇思妙想,创作和表现出自己认为理想的个性作品。在这个美术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出现的诸多问题应有准确的诊断,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不能误诊。   四、美术素质教育的内涵   有的学校美术教育集中于培养少数计划参加升学考试的美术尖子,名义上是兴趣小组或美术特色班,走的却是应试教学的路子。把美术教育作为纯绘画性的技能训练,以绘画教学代替美术教育。尽管有时也带着素质教育的幌子,但它忽略了美术教育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不能发挥美术教育的真正功能。   美术教育是通过一定的技能训练,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造型手段和技巧,同时促进智力和各种潜在创造能力的提高发展。但这只是美术教育的一个方面,它真正的作用是培养和提高人们各方面的素质和修养。不但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技能和创造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接触大量的、丰富的世界美术优秀作品,从中提高自身对世界和人类的认知能力,继承人类的文明成果,而且还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情感、人格等各方面的素质和修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美术教育中,除了采用一般的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外,最主要的是处理好“教”和“悟”的关系。   #p#分页标题#e# “教”是指教学从教师的讲解入手,以教师为主体,学生随从老师,教师以理性的讲解把前人优秀的经验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接受前人的典范成果。而“悟”则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作用是诱导学生领悟,使学生潜在的灵智与自由得以充分的发展。教师教学忌理性灌输和讲死道理,要留有疑点,留待学生去琢磨、开发和领悟,挖掘学生的潜力。我们在美术教学方法上要坚持“教”和“悟”的对立统一。   美术教育是审美教育中最重要的教育环节,我们只有理解美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才能培养出跨世纪的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

阅读全文

传统美术文化与青少年素质教育探析

摘要:中国传统美术文化蕴涵着中国几千年高雅的审美意趣,加强学生中国传统美术文化的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的进步,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通过概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分析在高职院校中传统美术教育缺失及其原因,分析高职院校美术教育改革的必要性,研究高职院校美术教学改革的内容与方法,从而促进对年少年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传统美术文化;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

素质教育关系国运兴衰,影响亿万家庭的幸福。通过素质教育,能够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潜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强化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十分重要,要进一步加强对人文学科的教学,其中要加强对中国传统美术文化的教学,通过美术教育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在技能知识、行为习惯、思想道德、精神层次等得到提高,同时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在学习与工作中的竞争力。

一中国传统美术文化概述

中国传统美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奠定了中国传统美术文化的深厚底蕴。中国传统美术文化凝聚着中国几千年的审美情趣,极富民族特色,美术中所包含的“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等价值观对后世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尤其对青少年通过中国传统美术文化的学习,不仅大大提高审美情趣,还有助于青少年优秀品质的培养,促进对青少年的素质教育。中国传统美术文化底蕴深厚,包含种类众多,比如,建筑、雕刻、书法以及工艺造型等都属于中国美术,成就了别具一格的美术体系,与西方美术相比特色鲜明,具有浓厚的中华民族特色。中国传统美术文化的独特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心象与物象的契合。心象与物象的契合是中国传统美术文化最为独特之处,它是从本体出发,不单单局限于物象在视网膜上的成像,而是在心象的基础之上,将个体的本心、个体对生命的感悟以及天人合一融合为一体,是创作主体创造力与想象力的重要体现,是创作主体的一种直观感受。它不仅仅依赖于视网膜的成像,重在表现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生命画面。其线条是非临摹的,空间是没有透视的,展现出事物的生命意识,生动而富于灵气,而不是西方单单追求的写实。比如,北宋极负盛名的写实性山水画,其中最写实的范宽,在其作品中很多场景也是非再现的。心象与物象的契合体现着对自然宇宙的崇敬,意境纯净,形象生动。通过中国美术传统文化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在绘画、雕刻、书法等艺术上的能力,还能够极大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二是追求真善美。中国传统美术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对于真善美的追求,显示出中国美术中的艺术本真。比如,中国剪纸中凶神恶煞的门神,体现着人们对于和平安定的追求;霍去病墓石刻中“马踏匈奴”表现出领土不容侵犯与维护安定的决心。

二中国传统美术教育的缺失及其原因

高职院校重在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教学,美术教育缺失,学生的美术能力较低,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美术教育缺失的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