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实训总结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美术实训总结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美术实训总结

高职传统工艺美术课程初探

【摘要】为提高高职传统工艺美术专业的教学质量,结合传统工艺美术专业课程特点,针对高职传统工艺美术专业的的教学现状,分析其课程设置、教学理念等方面的问题,优化传统工艺美术专业课程设置,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并对高职传统工艺美术课程教学提出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传统工艺美术;课程设置

工艺美术专业是一门传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专业,教学内容包含设计学、美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其专业特点要求学生既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要有一定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由于工艺美术专业学科分布广,课程体系大,实践性强,所以,优化其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做好准备尤为重要。

1传统工艺美术专业存在的问题

1.1课程设置不合理

传统工艺美术专业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其课程涉及面广,除了基础的设计学和美学课程外,还涉及陶瓷、玻璃、漆器、染织、雕刻等不同的方向。课程设置上只注重知识面的广,而没有注重某一方向的精,这就导致了学生各个方向都懂一点,但是每个方向都不精通的尴尬状况。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好像什么都懂,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不够精通专业技能而无法胜任工作。面面俱到的课程设置,最终会导致学生课程负担较大,难以就某一方向进行深入的学习。因此,对于部分课程可以设置为选修课,不仅减轻了教学压力,又可以让对这些课程感兴趣的学生进行课程学习。

1.2专业定位不明确

阅读全文

中职美术教学创新实践

中职美术教学作为当前中职教育中培养学生美术素养,为学生升学或工作增添砝码的重要一环,中职美术教学就必须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实践路径的开辟。基于此,文章第一部分是引言,作为问题提出的部分,引出问题研究的着眼点;第二部分是对当前中职美术教学模式的现状和成效进行分析,并总结出特点,以便未来工作中继承发扬;第三部分是分析目前美术教学的模式困境,为后文提出解决路径提供精准靶向;最后部分是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先进经验模式的借鉴,提出具有特色的改革创新模式和实践路径。

一、引言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伴随着中职院校规模的不断发展扩大,中职学生生源来源越来越广,这就形成了专业技能课程增多、教学模式亟需变革等问题。通过对中职美术教学模式中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过程等方面的问题发现,教学模式的改革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中职院校美术教学乃至中职院校学生未来走向,可以说具有巨大的影响。要较好适应当前时展、学生需求和国家战略,创新改革美术教学模式,就需要从当前教学模式的现状、成效中找准问题、发现问题,由此拓展出美术教学模式的创新路径。

二、当前中职美术教学模式现状分析

(一)提升升学率:当前模式的教学目标

中职学校在办学宗旨上是以就业为教学导向的,提倡通过大力转变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和教学导向,实现思想上的转变,面向市场办学。同时,也有不少学校喊出了“瞄准市场、跟踪市场、适应市场、服务市场”的办学口号。但通盘来看,职校的美术专业一般都是学校的拳头产品、王牌专业,教学目标一般都是定位于高考升学这个指挥棒。职校学生既可选择参加全国的统一考试实现进入普高或大学升学的目标,也可选择进入对口的高一级职业院校。提高教学模式转变的目的一般都是以提升高考升学率为导向,尤其是提高高考的本科录取率,将优秀的美术专业学生输送进高一级学校。

(二)学科体系为中心:当前模式的教学内容

阅读全文

实践教学改革下舞台空间设计论文

一、改革项目的意义、现状分析

1.舞台空间设计实践教学改革的意义

高职教育项目化教学法是指高职制订有实际意义的项目与计划,组织学生自主设计项目实施计划,进行自主学习、实践,以培养学习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与提高素质为目标的教学模式。高职教育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目的,项目教学法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最有力的手段。项目教学法对于舞台美术设计与制作的实施有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第一,利用项目化教学法将推动舞台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教学管理与改革,实施项目教学。教师不是学生具体学习过程的主导者,而是指导、引导、协导者:教师是项目内容的设计者,是项目计划的制订者,是动态教学的调控、管理者。

第二,从实践上看,本研究最大的意义在于其实践价值。通过由教师设置的虚拟情境或项目任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实操训练中,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经验。项目化教学法从计划开始,学生制订项目计划,实施操作步骤,思考建构知识,实际训练技能,项目构思创作,参与小组讨论交流、上台演示答辩、师生研讨小结等自主学习过程,有利于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实现与职业岗位的无缝对接。项目教学法提供了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一种新途径与方法。

2.舞台空间设计的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项目化教学法在其他的专业领域的研究与运用已经十分广泛。舞美设计目前的研究成果,其原则和方法仍然停留在感性的总结阶段,缺乏必要的实践论证,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在当前舞台空间设计的实践教学中,存在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实际的专业领域有所脱节的现象,主要表现在:

阅读全文

高职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革新思考

【摘要】高校美术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基础教育中提高学生审美意识、人文素质的重要环节,在现代素质教育改革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对美术教育的从业人员,无论是校内的还是校外的,都有了新的要求。论文主要就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和学习探索,提出了关于高职美术教育人才培养培养方案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美术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1高职美术教育专业现状

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背景下,高职美术教育成为现代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提供合格的基础美术教育师资。然而,当前高职美术教育的状况与社会的需求还有很大的一段差距。随着社会的全面改革,特别是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基础美术教育的形式与方式已经发生重大改变,虽然当前高职美术教育的相应改革也在不断扩展和深化,但仍然远远不能满足岗位需要的人才要求。通过研究发现,当下高职美术教育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1重理论轻技能

当前高职美术教育专业的体系架构,大多沿袭或参照本科专业的体系架构:过于偏重人才对学术的研究培养。然而高职人才培养应该更多地考虑培养毕业生对岗位技能的熟悉度和提高人才的职业素养。

1.2重整体轻个性

阅读全文

高职美术设计实践教学思考

一、高职美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应用意义

(一)有利于美术设计教学效果的优化。

实验教学模式在高职美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提供了较为完整的教学时间,满足了美术设计教学连贯性特点,有利于教学效果的优化。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做好教学设计,有效安排教学活动,能够促进将理论内容与实践内容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美术设计技能的形成。像在讲解有关于商业广告的设计知识时,教师可以根据实践教学模式的程序,做这样的教学安排。商业广告设计内容讲解时间为一个月,第一周讲解理论知识,第二周引导学生考察,对周边商场以及店铺的广告进行实地调研分析。第三周组织学生收集设计资料,设计草图,最后一周定稿,完成作品。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的美术设计专业知识学习更加充分,时间更加集中,有利于学生设计能力的提高。

(二)有利于美术设计专业学生视界拓展。

应用实践教学模式开展美术设计专业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发散自己的美术设计专业知识学习形式。像在讲解有关于PS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一边给学生讲解方法,一边让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绘图与制图练习。再通过模拟化案例的练习,巩固学生的美术设计技能,促进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实践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接触到许多课本之外的内容,课堂内容的充实有利于广大高职学生专业学习眼界的拓展,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促进学生进步。

(三)有利于美术设计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

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得到理论知识的支持。实践教学模式在高职美术设计类专业中的应用,让教师有效地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在了一起。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学习具有不同的学习重点。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美术设计理论知识,在实践教学模式中,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理论知识,在应用的同时反思自己的不足,有利于让实践学习反作用于学生的理论学习,让学生找到理论知识水平提高的切入点。

阅读全文

高师美术教育人才培养现状及发展路径

【摘要】随着新形势对高师美术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地方新建本科高师美术学专业为突出师范教育特色,提高办学质量,发挥美术教育作为审美核心价值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承载培养具有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的美术教育工作者的人才培养要求。在学科专业建设对课程教学不断进行研究和探索,加强课程教学实践,推进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将是地方新建高师美术教育人才培养发展深入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高师美术教育;地方高师美术教育人才培养;美术学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高师美术教育人才培养要着眼适应高等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具有扎实美术技能基本功、和美术理论知识过硬。知识面广、综合素质高、富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强调入职前教师培养过程的新型应用型人才。1999年后随着高等师范教育进入跨越式发展时期,我国采取合并升格或扩建师范学院的办法,使教师教育从数量增长到质量提高,转变人才培养方向,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培养适应社会持续性发展,具备现代社会竞争力等基本素质的教育性人才高等美术教育在这一时期成为扩招后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这些变化都为我国高师美教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参照。目前我国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一方面从专业课程设置的教学计划上看仍然是大美术概念的,教学的模式依旧延用专业美术院校的教学模式。不能很好体现美术师范教育的特点。然而“师范教学型”是师范院校美术教育的学科定位的基础上,在此基础上复合培养“学术研究型”和“社会应用型”的美术人才。地方新建本科师范类高校的地区,以贵州地区为例从贵州高师美术(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析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特别是课程体系构建与课程模块设置,缺少严谨而科学的市场调研、规划与论证。

一、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1.课程体系构建不适应高师美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体系构建、课程模块设置等方面,直接从全国各大高校相关专业美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生搬硬套,基本安专业型院校开设课程。缺少地区专业特色。2.课程教学模式的传统单一在贵州地方高师美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仍然延用传统艺术类院校美术教学模式,强调技能技法的培养,忽略理论知识和核心价值的培养,师范生人才输出实用性课程的比例不足。课程内容与地区基础中小学教育无法衔接,人才培养输出目标无法精准支持地方基础美术教育发展。3.输出人才衔接断层不注重实习实践教学技能精准支持地方基础教学的发展的“教育型人才”培养。学术难度广度又无法支撑培养“教育学术型人才”,实习实践,缺少创新创业培训,无法支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几难局面。4.缺少地方特色主要体现在对贵州高校校情把握不准,没有深入挖掘和利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地域文化资源的发展利用空间,办出地方特色。

二、贵州地区教学模式改革路径设想

实践教学是提高实践综合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地区除了学校统一组织安排的毕业生实习实践外,学校可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共建实训基地,形成高等美术教育与基程中小学美术教育衔接的具有优势互补、发展的动力机制。开展各阶段符合课程要求的美术教学主题教学实践,一方面增强学生阶段性实践教学的多样性,一方面了解地区基础美术教学的特点,能够促进高等师范类院校美术教育人才培养的方向性和针对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可根据地区情况制定美术学“校外结合,工学交替”的教学实践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大纲,对于部分美术学非(师范)生专业的学生实践基地多安排到具有可操作的企业单位中去,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和动手能力,“活学活用”培养真正可用的“应用型”人才。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评价方式、实训基地等进行改革探索。挖掘贵州地区地域文化民族特色,发扬“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的文化教育理念,挖掘开发地区民族文化元素,融合运用到课程教学中来,丰富国家对于美术教育的审美核心价值的内涵。结合地区经济发展前景的运用,培养具有针对地方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阅读全文

技工教育素描教学初探

摘要:

技工院校美术专业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绘画和工艺造型能力、设计能力、实操应用能力。而作为培养上述能力的最基本课程——素描教学,其对培养提高学生的美术专业技能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当前,技工教育描素教学上存在一些困难和弊端,成为了提升技校学生美术技能应用能力必须解决的突出问题,必须从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上逐步构建与普通美术专业有所区别,又能充分体现技能人才培养鲜明特色的素描教学体系。这是技工教育素描教学中应当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

素描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一、引言

素描造型是提升学生美术形象思维和造型能力的基础课程和主要手段,对学生美术实操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起着最全面的基础作用。如何针对技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完善技工教育素描教学方式,以更好适应技工教育美术应用专业的技能需要,成为了技工院校美术教学的重点课题。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美术教学实践体会,通过分析现状和问题,就完善技工教育素描教学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二、技工教育素描教学现状

阅读全文

美术设计视听语言课程改革研究

一、时展要求视听语言课程改革

在国家大力扶持创意经济的大环境下,我国影视艺术迅猛发展。影视短片、影视广告对于视听语言的运用和依赖程度越来越明显,很多影视作品的成功都得益于对视听语言的合理运用。视听语言课程是解决影视作品中的视听元素组合问题,教授学生如何运用视听理论知识进行声画组接叙述作品的课程。影视艺术正是凭借这些生动、复杂的符号叙述故事、展开情节、塑造人物、揭示主题,视听语言知识在影视创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好视听语言课程能够为学习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其他课程,如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影视短片创作等打好基础。视听语言课程作为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迫切需要进行教学改革。

二、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实践

1.教学分析法研究:经典案例拉片解读

视听语言课程的教学在理论传授的基础上需要结合实际进行案例观摩与分析,这样的学习方式更加直观,可以加强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在课堂教学中,大量的视听语言理论知识使教学显得枯燥、乏味,利用国内外经典影视作品作为课堂案例进行教学,可以把复杂、难懂的理论知识结合影片进行讲解与分析,从而更加便于学生在图像与文字的刺激下对视听知识点的记忆与理解。以一部经典影片为依托,从影片整体的故事段落到具体镜头、轴线的运用方法都可以通过声像逐一分析、解读,还可以对整部影片经典的桥段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影片的色彩、光线、画面构图、人物性格等。把理论知识与影片分析结合起来训练,可使学生同步掌握理论知识与影片的视听内容。

2.教学实践训练法研究:拍摄练习与非线性编辑实训

视听语言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让学生把理论学习置于实际运用中。视听语言的运用需要学生把文字剧本转化为镜头语言,把零碎的镜头画面通过打乱、重组形成新的影视语言进行表述,从而使画面叙述更加流畅、自然。因此,在这部分非线性编辑的实训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镜头感觉,把画面构图、视角感觉、色彩对比等知识结合剪辑软件进行讲授。初期,教师可以通过影片素材教授剪辑的技巧和方法,然后提供一系列片段素材让学生进行非线性编辑训练,包括剪辑预告片、新闻采访、叙事抒情等内容,全方位地教授学生如何应对不同的题材,把握不同类型影片的风格,突出要点,取其精髓、去其糟粕。随后,要求学生进行原创拍摄练习(如情景模拟、两人对话、多人对话、越轴等),拍摄之前要求学生分组进行构思。教师对学生的前期文字分镜头剧本、演员设定、场景选择以及机位图等进行审核,然后学生进行小组拍摄,对每场拍摄的画面进行记录,拍摄完成后按照文字分镜剧本进行剪辑、录音及后期调色等内容的制作。这样学生在前期素材剪辑和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达到了综合训练的目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