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美术史论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谈艺术设计史论课程的教学思考
摘要:艺术设计史论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对提升学生的专业文化素养、设计实践能力具有指导作用,但因该课程教学内容的庞杂性、知识覆盖的广泛性、学科交叉的综合性,以致在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基于现阶段艺术院校设计史论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安徽艺术学院设计史论课程教学实践,该文作者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考核四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以寻求最合适的教学方案。
关键词:艺术设计;史论课程;教学思考;艺术类院校
一、艺术设计史论课程教学现状
艺术设计史论课程是设计学科的公共课程,在综合型院校和艺术类院校均有开设。其课程名称由于不同院校办学特色、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方向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主要有设计史、设计概论、设计美学、设计心理学、中外工艺美术史等名称[1]。笔者基于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同行的交流经验,发现部分学生对艺术设计史论课程的学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主动性,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难以理解并掌握课程知识,进而产生畏惧心理,丧失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
目前,国内艺术设计专业的生源大致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学生来自各大美院附中或美术学校。这类学生接受过长期正规的美术技能训练,具有扎实的美术功底,但文化课成绩相对薄弱。第二类学生来自普通高中。在这类学生中,一部分学生从小就对美术感兴趣,将美术作为一种兴趣爱好,定期参加美术培训机构的培训,进入高中后,因文化课成绩不够优秀,鉴于自身的美术基础,参加专业的高考美术培训机构集训,进而考取理想的院校。一部分学生对美术兴趣淡薄,没有参加过美术专业技能培训,但因文化课成绩不够理想,考取理想中的本科院校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升学选择以美术生的身份参加高考。这类学生在高中阶段甚至高中后期阶段才参加专业的高考美术培训机构,经过长期或短期的美术培训或集训考取相应的院校,在大环境下接受艺术氛围熏陶,对艺术设计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艺术设计史论课程作为一门知识内容丰富、庞杂,涉及面广的交叉性、综合性学科,不仅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综合文化素养和知识储备,而且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思辨能力。部分艺术设计类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思想较为活跃,逻辑思维能力不足,难以理解与掌握复杂、系统的艺术史论知识,久而久之容易对美术学习产生畏难心理,丧失学习艺术史论知识的信心和兴趣。
2.课程课时设置少,导致轻视态度,进而影响教学效果
美术学专业项目教学法探索
摘要:建构主义已经被逐步应用到教学领域,而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项目教学法,在专业美术院校中,对基于美术史论的美术学专业教学而言,至关重要。美术学相关专业项目在教学法的运用中,首先要注意依托主干核心课程进行项目设计,其次要注意项目的系列性,以便逐步打造项目资料库,同时要重视实践教学基地等校外资源,并且在对于学生的考核方面,构建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主体评价体系。
关键词:建构主义;项目教学法;美术史论
一、国内专业美术院校美术学专业的特点
国内的专业美术院校,在本科教学阶段多开设有以美术史论为依托的美术学专业。进入21世纪以来,在文化产业大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伴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出台,专业美术院校的美术学专业也开始从小众的精英教育向大众的复合教育转变,这种转变突显为学科内部专业数量的增加。以湖北美术学院为例,湖北美院美术学专业于1994年申报获批,美术学系创立。美术学专业以中西美术史论教学为根基,培养相关的美术人才,在此后的十年间一直是美术学系的唯一专业。从2003年开始,美术学系开始了大发展的步伐:2003年艺术设计学专业设立;2008年艺术管理专业设立;2009年艺术教育专业设立,同年美术教育专业并入;2016年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设立。至此,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成为了涵盖6个专业方向的综合大系。其他的专业美术学院的美术学系也有着相似的发展,有些专业则并行拓展为学校的二级分院(如广州美术学院的艺术与人文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的艺术人文学院等)。这种拓展使得当下拥有数个专业的美术学系或人文学院,成为了以美术史论为根基、枝干众多的“大美术学专业”。这种应对社会需求在短时间内拓展的专业阵容,其益处显而易见。但是具体到教学工作方面,这种拓展就意味着课程要在保证美术史论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这也是需要教学团队持续思考的严肃问题:如何在专业拓展、学生增多的同时,利用现有资源,保证所培养人才的质量。
二、建构主义理论与项目教学法的适用性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最早由瑞士的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提出,后经过一系列学者的丰富完善,被逐步应用到教学领域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项目教学法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通过设定目标营造情境,师生共同完成一个相对完整项目的实践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重视将理论知识运动到实践中去。当下的网络时代,大学生学习面临两大挑战:一个是信息超载,一个是知识碎片化。这需要学生打破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构建个性化的蛛网式知识结构,另一方面通过“零存整取”式学习策略来整合信息与知识碎片,实现知识内化乃至知识创新。这也是国内美术院校中“大美术学专业”本科生与教师面对的共同挑战。美术学相关专业本科生数量的增长,必然会带来大部分学生与教师沟通的时间降低,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多地依赖于主动的课下学习。伴随着美术类媒体、数据库等数量的增长与多元,学生获取的众多信息更多地依赖于网络。网络时代所特有的知识碎片化特征,使得学生很难甄别信息,并将之系统化为自身的知识储备,因此知识的获取方式愈加简易,也愈加转瞬即逝。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具体的项目设计与实施,发挥教师的主导性继而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将课堂以及课下所获取的理论知识应用、整合起来,不管对于应用型专业(如艺术管理等在美术史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科),还是对于传统的美术史论专业,都至关重要。
三、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的相关探索
舞台美术专业课教学分析
舞台美术史是高校舞台美术设计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理论课,讲述的内容包括戏剧(戏曲)与舞台美术的关系;中外舞台美术产生与发展;中外舞台美术的流派、理论萌芽的形成;中外剧场建设等。舞台美术史论课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戏剧(戏曲)舞台审美能力,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提高学生人文理论素养,树立创新的设计理念,提升设计品位,形成个人风格和舞台美术设计的前沿意思。它的作用是其它课程无法替代的,但大部分学生忽视了它的重要性。而理论是设计实践的基础,尹定邦着的《设计学概论》一书中指出“不从观念入手,不解决理论问题,不把理论问题落实到教育上,设计的发展最终还是会有限度的,会影响到整个设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了解掌握舞美史就是更好的为舞台美术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1、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l)目前高校舞台美术史论教学理念的错位及教材的匾乏高校舞台美术设计专业教学多注重视觉造型效果而缺乏技术应用理念研究,强调作品的艺术性而忽视它的实用性,作品往往是纸上谈兵,而现有的舞台美术史论课教学都是沿袭80年代的美术绘画理论教学,如果是在文理科综合大学中甚至还会沿用理科或文科的习惯思维,把舞台美术史论课程等同于一般的理论课,这就同舞台美术设计学科教学的理念产生错位。 舞台美术史论课在我国高校中开设的比较少,只有少数几所如中国戏曲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以及开设舞台设计专业的院校,由于普及率小,到现在为止没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教材可选,不能适应教学需要。 (2)教学模式的简单化传统的教学方式,说的是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面对的是概念和原理的强制记忆,而不是主动参与对舞台作品的鉴赏和研究探讨,这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和互动性。到了近几年当计算机普及时教学又改为运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图片,使舞台美术史论课变成了欣赏课,但还是沿用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教学目的。 这种教学授课模式最终的后果就是使舞台美术史论课同其它课程脱节,学生学习毫无兴趣可言,史论课变成了自由课、睡觉课。形成上述问题有其复杂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学生自幼长期受2”到填充式教育,缺少主动求知欲,另一方面我们的专业教学模式也存在某些不足,如重技能,轻理论,缺少对理论知识的积累和探索研究精神。而学生如果注重理论知识的积累就可以做到“厚积薄发”对设计专业课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 舞台美术史论课急需改革 1、舞台美术史论教学的创新尝试 (l)遵循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规律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提高学习兴趣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实现自主学习。我们首先要求学生在每堂课前把所要讲授的知识点有一个简要了解,对当时的历史、社会背景能够知晓,而教师也应在上课前对每节课所授的内容进行知识梳理,并留出探究问题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锻炼学生的分析辨别资料的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学生想要完成好这项任务首先就得知道老师希望通过问题让学生掌握什么理论知识,它的产生、发展、影响以及衰退的原因,根据这个原因有目的的收集所需资料。 学生利用课外收集好的资料,在课堂上分别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并由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所收集的资料,这样往往能够确定正确的答案,而这种分析形势也能帮助我们清楚地理解不同历史时期或艺术潮流的区别,最后在每节课程结束前由老师进行观点整合、归纳、概括总结,完成本次授课内容。 (2)模型制作与手绘临摹课的设置 舞台美术设计专业是研究舞台空间造型,灯光就是舞台上的“画笔”。学生的设计作品大多以模型呈现,在许多课程设置上也是安排制作出设计模型,学生对这类课程也非常喜爱,兴趣很高。鉴于‘这样在上史论课的时候让学生把图片资料转化成立体直观的模型,既加深了资料的印象,又同其它专业课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模型制作与手绘临摹课是指“恢复”某一时期的舞台效果,以临摹优秀的舞台大师的作品来了解大师的理念和观点,并结合当时的技术特点体会大师所采用的方法、手段。学习理论课的目的是为设计实践提供依据,如何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是模型制作与手绘临摹课真正的目的,简单的临摹是不够的,关键是在完全理解了大师的意图后,用现代的技术手段结合大师的设计理念从新设计制作一个全新的舞台作品,完成理论指导实践的一个转化过程。 (3)设计结课试题,学会概括总结 舞台美术史论课是舞台设计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课,在结课的时候是需要完成结课考试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先前的考试形式大体有两种,一种是闭卷形式,由教师出题命题,学生死记硬背,考试效果不是很理想。另一种是开卷的形式,老师不留复习题,学生根据上课时记的笔记进行答卷,考试只是走个过场,并没有真正检验出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还有一种是以论文形式做为结课考试类型,这种方法也不近人意,学生往往是从网上查找文章,下载后东拼西凑而成,和课程设置、培养目标也不符。 那么如何能真实的反应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呢?应该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把设计结课试题纳入正常的教学课时中,通过课题的设计达到提升理论修养的目的,该课所占用课时可以为四课时,具体方法如下:将学生分成几组,每个小组需要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编制一套考试用题,包括标准答案,评分标准,并制作出双项细目表(试卷的难易程度分析),各小组间可就试题内容及试题类型相互沟通,共同商讨,试卷内容可在不超过20%的范围内进行交叉。教师再根据各试卷的难易程度进行删减,把漏点添加进去,最后完成结课试题。设计结课课题的好处是,学生全面参与课题设计是对课程的一个在梳理,学生学会归纳、概括、总结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p#分页标题#e# 结论 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教学需要适应社会、时代的潮流才能于时俱进,当前的教学改革是过去的一个延续,必须适应当前的环境和具有展望未来的趋势。但在实行的过程中还会出现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我们本着以确保基本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任务的完成为基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坚持不懈地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教改模式,培养出道德品行与专业技能并行发展和谐统一的全面人才
中国美术研究探讨
“十一五”期间,美术学与设计艺术学研究领域的发展变化较大,随着高等美术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教育日益普及,高等院校逐步向研究性大学转换,高校教师的研究性成果成倍增长,研究机构纷纷成立,课题申报数飞速上涨,立项数不断上升①,但高品质的学术成果却并不多见,反而在总量扩大的情况下,质的相对比率反而下降。这种情况在“十五”期间已经出现,国家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控制博士生的招生规模,对学术期刊进行学术评估,对核心期刊进行动态评估,加强对课题项目后期资助的审核及资助力度,出台各种对优秀著作及科研成果的奖励措施,各家出版社对优秀科研成果也在每年的出版计划中留有一定的比例,但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不良的学术风气依然存在,量与质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全国美术学与设计艺术学学科研究的整体态势是个体性的研究增加而集体性的研究减少,专门领域内的研究向纵深发展,个案研究比较多,边缘性研究比较多,地域性美术研究亦逐渐增多,一些新兴学科的概论性著作也逐渐增加。整体上说明了学科研究领域的面在不断扩大,基础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这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国家项目的推动及省(市)、部门各级项目的立项与资助力度不断增强,大多数有研究前景的个人与集体项目都能获得各种不同的支持;二是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成倍增加,尽管存在种种问题,但在总体上还是推动了学科研究的发展,因为其中的开题、评审、答辩等种种环节,在掌控论文的学术质量上还是发挥了作用,还有一些学生在认真地钻研学问。 与美术史论的传统学术研究相比,创作实践方面的研究更为活跃。美术市场空前繁荣,展览不断,当代艺术的浪潮一浪又一浪,画册、期刊及各种出版物让人目不暇接,对现状的研究也随之展开,美术批评理论也随着批评实践活动而有所发展,推动了各种创作理念;尤其是设计艺术理论研究,虽然还处于初创时期,亦初具规模,这与设计艺术教育的普及有关,与学科的基本教育规模与实践性有关,其研究成果大多还体现在教材与基础理论问题上。 现依据“十一五”期间美术与设计艺术学科研究的主要情况与基本特点,分述如下。 一、基础理论研究 “十一五”期间的美术基础理论比较薄弱。与“十五”期间相比,在研究范围上无突破,在数量上基本持平,基本上一年出版一本,还是以高等院校教材或辅助教材为主,如“美术概论”一类,有邓福星的《美术概论》(2009年版)、赵一丹的《美术概论》(2008年版)、陈美渝的《美术概论》(2007年版)及高国良的《影视美术概论》(2008年版)、肖清风的《设计艺术概论》(2007年版)、朱?主编的《设计艺术概论》(2006年版),其特点是强调了个体性的研究,突出一家之言,走出了集体编著的大一统模式,展开了多元论述。在门类美术的基本理论研究方面,近十年来还是局限在影视美术,未见其他门类美术的著述。 在博士论文方面,则有些专题性的理论研究,如王云亮的《话语的转型:以宗白华的中国画理论为解析案例》(2008年版),就在探讨20世纪中国美术理论话语的现代问题。 在“十一五”国家课题立项中,基础理论方面的选题比例也小,占美术类课题总量约17%,其中包括对西方艺术理论的研究,设计艺术理论、批评理论及各项专题理论研究,未见原理论研究,而且有些选题重复立项。 与美术基本理论研究现状相比,设计艺术理论的研究成果略为突出,且作者队伍也趋向年轻化,其成果形式还是以教材为主。如余强主编了一套设计艺术基础理论丛书(2006年版),以及邵宏编著的《设计学概论》(2009年修订版)、胡守海的《设计概论》(2006年版)、张焘的《室内设计原理》(2007年版)、焦健等主编的《空间设计原理》(2007年版)、清华大学课题组编的《设计艺术的环境生态学》(2007年版,“十五”规划题)、何灿群主编的《人体工学与艺术设计》(2007年版)、陆小彪等的《设计思维》(2006年版)等等。专题性研究则有桂宇辉的博士论文《包豪斯与中国设计艺术的关系研究》(2009年版),以及熊?的博士学位论文《器以藏礼:中国设计制度研究》(2007年)。 二、美术史研究 “十一五”期间的美术史研究依然是重头戏,成果数量不少,但值得称道的却不多。其间以教材为多,特别是中外美术通史写作,虽然看似以个人撰著为主,体现研究主体的学术立场及其观点,实际上还是取通用的体例及通常的史学观,无甚建树。五年间,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美术史出版有13本,外国(西方)美术史出版也有13本,基本上都属于简编。② 其中,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工艺美术史就出版6部,有5部是个人专著。应该说,这与“十一五”期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大力展开有关,与设计艺术学科的兴起与普及有关,与文化研究及新美术史学观的兴起也有关系。外国美术史写作中比较值得关注的是陈平的《西方美术史学史》(2008年版),特别是他又主编了一套“美术史里程碑”丛书,包括《罗马艺术》、《作为精神史的美术史》及《罗马晚期的工艺美术》。 美术史的研究方法是这一时期倍受关注的问题。 图像学、艺术形态学、艺术社会学及艺术心理学等研究方法,甚至包括政治学、经济学、意识形态研究、比较研究等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也不断地渗入中国美术史学界,挑战传统的历史文献学及风格样式研究。 其间,较有影响的是美籍华人学者巫鸿的著作被介绍到大陆,如《礼仪中的美术》(2005年版)与《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中的思想性》(2006年版)。2007年4月,首届高等艺术院校美术史学教育年会在中央美术学院召开,会议主要着眼于青年一代的美术史学者,而来自各艺术院校及科研机构的青年学者所提交的论文,引起与会者的极大兴趣。两天会议不时掀起讨论的热点,如华南师范大学颜勇的论文《西学语境中的传统画论:以“墨分五色”的二三种现代诠释为例》,又如中央民族大学吴雪杉的论文《清初“四僧”与历史书写———民国时期美术史的一个考察》,还有中央美术学院张鹏有关寺观庙堂绘画、雕塑的研究,都具有各自不同的角度及独到之处。2008年4月第二届年会在四川美术学院召开,其研讨的主题是“美术的地缘性”,并设六个分论题,即(1)差异与融合;美术考古的视角;(2)地域性母题的图像呈现;(3)美术及其理论中的地方观念;(4)地缘性与风格流派;(5)文化地域性的价值限度;(6)地缘性理论的回顾和反思。显然,年会的学术议题已转向有关方法论的专题研究,“研究视角”比“学术立场”更受人关注。#p#分页标题#e# 2009年10月第三届美术史学教育年会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召开,主题是“边界与范式”,曹意强与潘耀昌均关注到越界问题,即在全球化视野下的“世界艺术研究”;而在“中国古代美术研究新视野”的专场讨论中,郑岩、张鹏等人所提交的论文依然注重图像分析,注意讨论具体的问题,由此及彼,由小见大。这样的研究方法正被越来越多的青年学者所接受。 中国美术史专题研究的主要成果来自于之前的一些研究项目。如属于“十五”国家重点项目之一的“中国道教美术史”(2003年立项),其课题成果之一《论〈八十七神仙卷〉与〈朝元仙仗图〉之原位》(李淞著)获首届中国美术奖理论评论奖(2009年),与其同时获奖的还有李超的《中国早期油画史》(2001年立项的国家年度课题)及裔萼的专著《二十世纪中国人物画史》(2001年立项的文化部青年项目)。 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在“十一五”期间依然是一热点③。已出版的专著有吕澎的《20世纪中国艺术史》(2006年版)、张晓凌主编的《中国现代美术史文献集》第一辑(2007年版)、陈瑞林的《中国现代美术史教程》(2009年版);再版的有阮荣春的《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原名为“中华民国美术史”,2005年版)、潘耀昌的《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潘公凯负责的“中国现代美术之路”的课题组(北京市教委共建项目)于2006年相继在香港、上海组织召开学术研讨会,会议邀请海内外学者就20世纪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问题展开讨论。张晓凌负责的“中国现代美术史”课题组(“十五”国家重点)也相继在北京、杭州组织召开编委会,其项目将在2010年下半年结题。郑工的《民国时期美术思潮》(2001年文化部项目,原题为“20世纪中国美术大论辩”)已于2006年结题(将在2011年出版)。而在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方面,数量更多,出版的也不少。 如顾丞峰的《现代化与中国百年美术》(2007年版)、薛娟《中国近现代设计艺术史论》(2009年版)、马琳的《周湘与上海早期美术教育》(2007年版)、华天雪的《徐悲鸿的中国画改良》(2007年版)等等。相比“十五”期间,研究范围扩大了,研究深度也加强了,其特点是以现代化理论为核心,注重社会文化的整体转型,同时也在进一步整理资料,敞开学术视野,消除偏见。 中国书法史论研究在“十一五”期异军突起。说“异军”则是因为在20世纪书法渐次游离出了中国美术圈,而在21世纪,在学科整合的过程中开始有所沟通,学科建设迅速发展,“十一五”期间推出了一批成果。如丛文俊等人合著的《中国书法史》丛书(2007年版),欧阳中石主编的《中国书法艺术》(2007年版);专题研究成果可见之南方出版社的“书法研究博士文库”(第1辑,2009年版),王元军的博士后出站报告《汉代书刻文化研究》(2007年版),获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一等奖。 三、区域美术(含民族美术)研究 “十一五”期间区域美术研究比较活跃,正因为这一时期通史性的写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而地域性的美术研究又受到地方政府及有关文化教育单位的重视,作为地方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或有地方特色的研究项目进行扶持。区域美术研究的特点,一是文化中心区域,二是文化边缘区域。如北京的地区性美术研究就有两项成果,即邵大箴、李松主编的《20世纪北京绘画史》(2007年版)与李福顺主编的《北京美术史》(2008年版,北京市“十一五”社科规划项目)。前者聚集了国内颇有建树的美术史论家,如李树声、薛永年、水天中、单国强等人;后者主要是一批青年学者。二者体例不同,水平各异。相比“十五”期间出版的《上海美术志》(2004年版)和《20世纪上海美术年表》(2005年版),在研究思路及具体做法上已不相同。澳门文化局近年也资助一批有关澳门美术与设计方面的研究项目,已结题并待出版的成果有胡光华的《澳门绘画史》、刘佳的《澳门设计艺术》。 由澳门基金会编辑出版一套《澳门史新编》(2008年版),收录了莫小也的《澳门早期美术史:远古至1850年》与郑工的《澳门美术史的分期与分类》。莫小也的研究课题“澳门美术史”(2003年立项的国家年度题)也基本完稿。 相关的研究成果还有李伟卿主编的《云南民族美术史》(2006年版)、张亚莎的《西藏美术史》(2006年版)、范晓杰等人合著的《山西美术史》(2009年版)、朱琦的《香港美术史》(2007年版)、徐文琴的《台湾美术史》(2007年版)。还有一些民族美术史的研究课题在“十一五”期间陆续立项,如彭林绪的《土家族工艺美术史》(2007年度)、张景明的《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造型艺术与文化表意》(2007年度)、李青的《丝绸之路与西北民族美术史研究》(2007年度)、李宏复的《中国少数民族刺绣工艺文化研究》(2008年度)及姜钟浩的《中国朝鲜族百年美术发展历程与特性研究》(2009年度)。 区域研究的性质应属于文化研究,或者说是有关地方知识及在特定空间区域内文化关系的总体叙述,故在文化边界、共时性关系、差异性论述等问题上容易形成关注的焦点。只是目前美术学界对文化研究的方法及意义认识还不明确,故在写作时容易出现视野不清。其中最大的认识误区,就是将区域美术研究作为局部范围内的一般美术史写作,即被缩小了空间范围的通史性写作。实际上,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研究,其目的不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都不一样,要解决的问题更不相同。这一问题在2010年4月的“中国地域性美术史研究暨《北京美术史》学术研讨会”上已被提出,但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边缘性的文化研究 边缘性的文化研究主要指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 “十一五”期间,美术学及设计艺术学处于学科的基本建设阶段,新的边缘类型学科出现不多,其队伍基本是由民间美术、工艺美术及设计艺术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构成,理论基础较为薄弱。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兴起后,带动了民间美术与民间工艺美术的文化研究热潮,但真正理论上的带动却是文化人类学及民俗学。如乔晓光的《本土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美术研究文集》(2008年版)、吴志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新视野下的福建民间美术》(2008年版)、沈泓的《节庆狂欢:民间美术中的节俗文化》(2009年版)等。还有一些研究课题在“十一五”期间陆续立项,绝大部分都属于调查报告④,其立项在美术及设计艺术类中每年的比例数高低不等,如2007年有五项(其中两项为国家重点),2008年有四项,2009年有六项(其中两项为国家重点),分别为当年美术及设计艺术类总立项数(含文化部项目)的19%、10%、17%(不含工艺史研究),但重点题所占比例很大,2007年为50%,而2009年则为100%。#p#分页标题#e# ⑤随着2007年当代艺术市场的火爆,艺术市场学也为人们所关注。有些学者开始研究艺术市场的运作规律,涉及种种与艺术品交易有关的经济现象,思考其中的理论问题,并涉及当代艺术的存在意义及其评价体系,重新判定艺术与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重新判定艺术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重新面对艺术的公共性,面对在新的城市天空中艺术的存在方式及交流方式。艺术社会学的内容必须置换,重新书写,其研究方式也不是传统的历史学所能胜任的。应该说,这方面的研究正处于开始阶段,研究成果多是调研报告,以及建立在宏观基础上的分析判断。中国艺术市场的不规范,许多统计数字不可靠,资料来源也很复杂,给深入而客观的研究带来很大困难。有些学位论文涉及到艺术市场机制、艺术市场语境下的当代艺术发展问题,关于中国艺术市场史的研究也已起步。 2006年,中央美术学院成立了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由赵力主持,并主编了一套《艺术财富》丛书,如《艺术财富》(一)(2006年版)、《艺术财富:全球艺术市场新格局》(2007年版)、《艺术财富:全球化与中国艺术市场》(2008年版)、《艺术财富:金融危机下的艺术市场》(2009年版);同时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还陆续出版了2006年至2010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研究报告。自2009年起,国家文化部艺术市场研究中心也连续了2008年与2009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研究报告》。2010年4月,由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雍和园管理委员会、艺术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主办了“2010艺术经济论坛———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艺术市场与艺术收藏”,其议题有宏观经济背景与目前艺术市场、中国经济发展和艺术市场复苏、亚洲当代艺术市场是否能够走出危机以及亚洲艺术市场的前景。 五、创作理论与实践研究 美术创作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历来是美术学研究最为薄弱的环节。大多数著述都停留在基础性技法理论教材的编撰,也有结合自身的艺术创作实践总结一些经验,提出一些看法,有的也试图建构一个系统的创作理论框架,实现自己的艺术主张。 与原理论研究不同,创作理论的研究正在于实践性及可操作性,其中技术性的成分比重较大,或者说,其解决的主要就是技术理论问题。特别是在新媒介、新材料不断出现的当代社会,艺术的创新性不断为人所重视,而创作理论与实践研究却有所不足。研究比较活跃的应属设计艺术学科,如新媒体艺术、图形创意研究、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运用等,论文数量较多,也有一定的见地,而那些传统的绘画与雕塑领域,创新性研究不多。但在“十一五”期间立项的一些国家课题,有望在这一方面取得发展。如2007年度的“中国画写意传统中的世界性研究”(国家重点)、“中西绘画图式与时空观念比较”(国家一般);2008年度的“书法创作理论研究”(文化部项目);2009年度的“当代中国水墨语言体系研究”(国家一般)、“中国北派山水画的自然形态与笔墨形态研究”(国家一般)、“基于工作过程的服装设计理论与方法论研究”(国家一般)、“数字传媒设计中中国元素的融入及其应用研究”(国家一般)等。 六、问题及反思 问题一: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选题规划上最突出的问题是美术学与设计艺术学依然混合在一起,既不利于设计艺术学的项目规划与立项,也在挤压美术学的项目资源。在国家学科分类目录上,美术学与设计艺术学都是二级学科;同样,在国家学科分类及代码表上,美术与工艺美术、书法也是并置的。 因为多项学科均囊括在“美术学”内,造成每年“美术学”类的项目申报数居高不下,从而引起项目资源配置上的问题,导致“美术学”类的申报项目被大量削减,影响了学科的健康发展。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一些新兴学科的研究出现不少学术泡沫,与规划项目扶持不当也有关系。我们往往看到社会的需求,却没有注意到项目承担者的实际学术水平与科研能力。 问题二:学术创新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独到的见解,这一点在集体编撰的项目中最容易被中和,最终使研究成果流于平庸。这并不意味着否定集体的智慧,否定研究课题的集体行为,否认学科带头人的积极意义,而在于我们如何正确处理科研立项中学科的“体系化”建设与“课题性”研究的关系。所谓“体系化”建设,即指那些学科的系统性理论建构;而“课题性”研究,则是针对某一具体项目的深入研究。从目前的学科发展情况分析,恰恰需要的不是这些“通史”或“通论”,而更需要在某一课题上深入发掘研究,得出新的研究成果,拓宽研究领域。如果没有基础性的“课题”研究先行,那么,“通史”和“通论”只能停留在编撰的水平,不断重复地拼凑组合,在所谓的“框架结构”上做文章。但这并不等于说我们不需要学科的体系化建设,学科的体系化建设不能只停留在“通史”、“通论”上,而应该形成各自不同的理论派别,从基础理论开始,形成“一家之言”,才能构成“百家争鸣”的大局,促进学术繁荣。 现阶段我们更需要独辟蹊径式的研究,从而加强某一选题的研究力度,以点带面,拓宽研究的领域。 特别在传统的中国美术史学领域,鼓励那些最适合个体性研究的选题系列,形成几项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如中国的宗教美术就是一个极有学术发展前景的研究领域,尚且不论四大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及敦煌莫高窟)美术,论敦煌学的影响及其在国际学术上的地位,就算那些零星散布在全国各地的佛、道美术作品,数量也极其庞大。中国古代美术遗品中,半数以上应与佛、道有关。这是其它国家和地区难以具备的文化遗产与学术资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样,古代美术遗址及遗迹的保护与研究也迫在眉睫。过去,我们已经整理出版了大量的图录与图册,相关的文献资料也陆续加以整理,但深入细致的高品质论文却难得一见,相关的研究选题也很少。#p#分页标题#e# 另外,继续鼓励少数民族美术研究,以边缘性的文化研究排解单一性的主体叙述,建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新格局。同时,由少数民族美术及边远地区的美术研究拓展至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美术研究,提升区域美术研究的学术水平,既看到历史文化在不同区域间的交流与互动,也揭示美术在地区性政治生活与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及意义。 问题三:美术基础理论研究贫弱。基础理论需要较长时间的学术准备,尤其需要由创作理论沉积一段时间后再行引发新的突破。目前,艺术创作空前活跃,艺术家的创作自由度也大,但却匮乏新的理论思考及相关艺术实验的研究报告。 我们不能说美术创作中没有学术问题。过去美术家总期待着理论家帮他们解决理论问题,而理论家往往又帮不了这个忙,因为那些理论问题都与创作实践密不可分。与其他的人文学者一样,美术创作者总为范式问题所困扰,而突破范式的束缚则被认为是天才的创造力的体现。但范式的成形及传播需要知识的帮助,一个成系统的新知识才能支撑艺术的新范式。当代艺术鼓励创新,也为新的艺术理论出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而这种理论又会支持新的艺术批评,促进艺术创作的实践,沟通艺术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审美联系。
高校艺术设计类史论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大数据技术为我们推进史论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根据目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艺术设计类史论课程的一些教改思路。院校应该重视史论类课程的教学地位;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建立知识图谱,并以重构知识图谱为目标建立大数据库,丰富教学内容;老师应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改革考核方式。旨在改变传统教师讲授的单向传授模式,重新认识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两者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育学生科学的设计观,拓展学生的设计视野,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史论课程;大数据;教学改革
1引言
艺术设计类史论课程是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对学生开阔视野,提高人文理论素养,培养设计思维和树立设计理念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存在学生重技轻史、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佳等现象,因此许多院校基于时展从教学目标、手段方法到课堂设计等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图像、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数据可以通过互联网容易的获得,为史论课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此外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体验经济、服务设计的加入,也给史论课程教学带来新的思路。本文总结了目前艺术设计史论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利用大数据的特点,提出一些改进措施,旨在形成史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2艺术设计史论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从当前教学情况来看,大部分院校艺术设计类史论课程对学生的培养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学习动机和效果并没有实现统一,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在教育大众化和教育市场化的时代,艺术设计院校侧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课程设置也偏重于较务实的专业课程,对史论基础课程重视不够;一些院校普遍认为应该加大设计技巧或技能的课程比例,没有必要开设史论课程,对课程存在消极抵触思想;
2.1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关注点已从原来基于历史发展状况、设计活动和设计风格的历史演变等理论知识的讲授转变为如何设计教学过程,即挖掘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参与体验。但目前课堂教学仍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也仅限于视频影像的播放或学生参与讲解;
师范美术教育中的改革政策
世纪是充满竞争的时代,国民综合素质决定着一个民族兴衰,能承担起历史重任的新一代大学生不仅要具有高层次的专业知识还应有高尚的精神与丰富的情感,强化素质教育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美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我国教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目前教育由‘应试’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更有其特殊的意义而艺术教育则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贯彻实施素质教育这一战略思想,教育部针对基础教育改革制定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其所倡导的教育理念、课程价值、课程目标、课程评价、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等,都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必须从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角度出发,改变传统的简单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整体发展教育观,强调教育向生活世界回归,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职业意识的形成,促进学生个性形成与全面发展。这一改革客观上要求高师美术教育必须建立起一个有别于其他美术教育培养要求和与之相对应的教育教学体系。 高师美术教育是以美术作为教育的媒介,并通过这个媒介达到对人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思维方式、情感和道德感等方面的培养。因此,高师美术教育既要提高学生的美术知识、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创新精神、完善人格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里需要明确的是我们如何看待“专业”这个词,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的“专业”定位首先是师范教育。我国香港地区的美术师范教育,甚至只把教育类课程称为专业课,而把绘画与设计类课程列为选修课。作为未来的教师,美术高师生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但一个人掌握了一门或多门专业技能不等于具有了高素质,从能力和素养角度上看,素质是一个人在文化的全面性、文明的进步性与身心的健康等方面的综合反映,所以,仅仅掌握了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不等于具有了从事美术教育的能力,未来的教师应该是“多元素构成的”,高师美术教育必须注重将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渗透到专业教学中去。但现实中许多高师院校安于现状,无视基础教育改革,固守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致使培养的学生无法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观念落后。一些专业管理者和教师对美术师范教育专业的发展认识不清,没有充分认知和理解国家推行素质教育的目的与意义,对新《标准》的推广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缺少同基础教育保持密切联系,很少考虑自身师范性和素质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过分强调“美术专业”的“专业”教育,认为高师美术教育仅是较高层次的专业(发展和延续美术文化的)能力培养,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的培养。 课程设置面窄。课程设置多局限于美术专业的“专业”范畴内,狭隘理解“一专多能”的内涵,将“一专”往往定位在国画或油画等某一画种的技能水平上,“多能”也多圈定在与之相关的知识、技能等层面。 在教学方法、考试评价方法等方面有待改进。许多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依然停留在传统的知识、技能灌输上,在考试评价上重结果轻过程,这些都难以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意识,难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 满足于现状,缺乏竞争意识。近年来高考中的“美术热”使得美术师范教育生源充足,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许多院校竞争意识淡漠、安于现状的思想,对培养的学生是否能胜任未来工作漠不关心,造成认识上和工作上的“滞后现象”。 高考中过于重视“专业”考核,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文化课录取线过低,难以支撑其以后学习;专业考试落入新的“八股”之中,人物头像素描和静物色彩成为高考中的“永恒”主题,许多考生不是在“画”画,而是在“背”画,艺术天性正在被抹杀。新《标准》将着眼点放在未来,放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高师美术教育必须与之相适应。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从事“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的教学能力。为此,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首先应更新教育思想观念。高师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摇篮师范院校的教育理念、教育观念必须是超前的必须与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观念、文化意识并驾齐驱;面对素质摘要: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间竞争加剧,高素质人才培养已成为竞争获胜的最重要因素。面对基础教育全面推行“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新形势作为培养美术教师的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如何转变观念,深化改革,确立科学、合理、系统的师范美术教育体系培养出既有较强专业知识,又具有全面综合素养的美术教育人才,以适应中小学校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是一项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关键词:素质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师范美术教育;教学改革浅析素质教育背景下师范美术教育的改革教育的新形势,必须组织教师(尤其是教育教学管理者)进行有针对性学习和研讨,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明确目标。 按照新《标准》要求调整现有课程设置、结构和教学内容。对美术高师生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本专业知识范围之内,必须拓宽专业口径,凸显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加大教育学、心理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以及计算机应用等学科的教育力度。美术“专业”课程也应拓宽知识领域,按照中小学美术教学要求,加大美术欣赏、艺术批评、艺术设计、民间艺术、手工制作等课程的教学。 要在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以及考核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将知识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教学,增强学科知识的交叉和信息量输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在互动中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创作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在考核评价方法上要将重点放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之中。#p#分页标题#e# 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到应有地位。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美术高师生是未来的教育者,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参与者,一个对本民族缺乏情感、对自身文化不甚了解甚至一无所知的人,是不可能胜任教育之职的。 积极开展职业意识教育。高师美术教育的师范教育性决定了其职责是培养中小学美术教育师资,因此,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训练、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应重视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职业意识培养。要让我们的学生热爱教师职业,明白他们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参与者,是素质教育中美育的重要承担者。 加强教学实践,提高美术高师生教学能力。教育理论以及实践已充分表明,教师的教学能力素质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美术高师生教学能力的培养是多因素的,在教学方法、教育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还应充分重视教学实践环节的设计,丰富实践课程形式的多样性,拓宽教学实践课程的内容和方法。同时,要增加教学实践课的时间。 重视学年论文的写作,提高美术高师生的科研能力。新《标准》中学习领域的划分对美术教师的理论水平有了更高要求,基础教育改革要求我们的高师生不仅仅要会“画”画,更重要的是会“评”画;没有一定理论水平将无法胜任美术教师之职。理论水平的提高是全方位的,学术研究与学术论文的写作是其中重要的方面。为此,高师院校学生的论文写作不能仅限于毕业论文,应高度重视学年论文的写作,以学年论文写作作为提高师范学生科研能力与水平的重要补充和途径;可根据师范专业特点在选题上尽可能围绕教学研究来展开,以提高美术高师生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 加大教师自身综合素质培养力度。教师自身素质提高是教学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只有自身具备了较高综合素养,才能帮助受教育者接受和领会知识。中国传统哲学的美育与素质教育思想中历来十分重视教与学、言传与身教、教育者的教学与受教育者的个人体悟的统一。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墨子强调教师只有“得一善言附于其身”率先实践表里如一“使言行合一犹合符节”。 《墨子•兼爱》,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不仅要“言教”而且要“身教”用自己的模范行动为受教育者做出表率。为此要重视教师的再教育,逐步提高他们的学历、知识与能力,完善教师自身综合素质;要鼓励教师积极从事教学研究,以研究促教学;要加强教师职业教育,由于复杂的因素,目前从事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教师大多出身于绘画专业而非师范美术教育专业,因此强化教师职业教育十分必要;教师的引进也应从单一学历和技能考察转向综合素质方面。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开展多种多样文艺活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在具体课题训练中尽可能多采用课题组形式,多层面多角度培养学生团队意识,教师职业更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互助、合作。 根据师范教育自身特点,对现行招生政策进行改革,逐步建立起有别于美术院校选拔人才的标准。专业考试应从单一技能考试走向多元,可参照目前一些院校美术史论专业的方法,增加文艺常识、写作等方面的考核;提高文化课录取分数线,避免将那些综合素质差、有“技”无“文”的学生招入师范美术教育专业。 面对基础教育全面推行《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新形势高等师范教育必须主动适应基础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逐步“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大、中、小学相衔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艺术教育体系”,培养出能胜任基础素质教育阶段美术课程教学需要的“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高素质”的美术教育人才。
新媒体时代高校美术教育分析
摘要: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智能手机的普及,我国已经进入了以信息技术、大数据为依托的新媒体时代。高校教育也广泛采用新媒体技术,改变了以往单一的教学手段,丰富了教学内容。美术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我国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高校美术教育的内容、方式和观念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也在发生变化,多媒体技术、网络动画技术、网络广告设计等新课程加入高校的教学课程体系,课堂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该文探讨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美术教育如何进行改革创新。
关键词:新媒体;美术教育;改革;分析
新媒体指利用新技术开发创造出的新的媒体形态,是继报纸、书籍、广播和电视之后的第五大媒体。新媒体的受众范围较广,传递信息的方法多样,内容详细,能促进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互动、交流。以往的高校美术教育主要是理论教育,教师讲解相关的知识点,学生以临摹、手工绘画等作为主要的学习手段。这种教学内容和手段存在一定局限性,容易引起学生反感,与预想中的教学效果之间存在差距。新媒体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媒体具有信息化、数字化和虚拟化的特点,网络的发达使视频、图像等资料的传播更加迅速、广泛,它开创了高校美术教育的新局面,丰富了高校美术的教育资源,有着其他教育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将新媒体引入高校的美术教育,能够使高校美术教育的教学质量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高校美术教育的价值
美术可以作为世界的通用语言,它可以跨越地域、种族、年龄和性别的障碍完成感情上的沟通。学生可以通过学习美术课程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历史的文化内涵,开阔眼界,了解世界多元化的文明。美术课程是一门人文课程,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是学生发现和总结的过程。学生在美术课程中能够获得发现美、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创造美,并能通过学习逐渐发现自身的不足,不断地自我完善。美术的价值并不仅在于能为社会提供美术类的专业人才,而且在于提高人的人文素质和艺术修养,使学生在各方面都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我国高校美术教育的现状
要使新媒体更好地融入高校美术教育,就需要分析现阶段我国高校美术教育的情况。只有深刻了解我国高校美术教育的现状,才能推动美术教育的改革创新。现阶段,我国高校的美术教育主要分为三个学科门类:纯美术类专业、设计类专业和其他类别专业。三个大专业下设若干个研究方向。如,美术学可以分为美术史论、美术教育、油画、国画、公共艺术、综合艺术绘画等侧重于研究某一方向的小专业;设计类可以分为服装设计、平面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专业;其他类专业包括书法、摄影、篆刻等。由于高校在教育体系中逐渐融入多媒体技术,近年来一些高校增加了新的专业,如动画设计、数字媒体技术、广告策划等。美术类专业是高校招生人数比较多的专业,就业前景良好,学生毕业后可以进入出版社、广告公司以及影视公司、动画制作公司等。我国高校美术专业开设的专业种类繁多,一定程度上导致高校美术专业教师短缺。同时,部分综合类大学美术学生的专业基础薄弱,美术素养较低,缺少扎实的基本功。在美术学习中,扎实的基本功比天赋更重要。部分高校由于受到固有教学模式的影响,虽然开设了部分新专业,但其教学的内容并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仍将重点放在对理论知识的讲解上,导致一些学生缺少美术专业需要的发散思维,影响了教学质量。
一流学科建设下艺术类硕士研究生培养
【内容摘要】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也是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面对世界经济深度调整、知识创新加速、社会需求多元化,艺术类研究生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根据艺术类学科特点和人才培养特色,以问题为导向,作者探寻艺术类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的优化。
【关键词】艺术类硕士;一流学科建设;培养模式
国务院在2015年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即成为当前高等教育发展关注的核心。研究生教育作为学科内涵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对一流学科打造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2017年,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其中针对发展改革任务,提出“主动适应需求,动态调整优化结构”和“改革培养模式,提升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规划要求,强调“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分类推进培养模式改革”,同时指出“积极发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机制,加快完善专业学位体系,满足各行各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1]面对世界经济深度调整、知识创新加速、教育人才竞争加剧,研究生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推进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成为一流学科建设的关键支撑。
一、艺术类研究生培养现状
党的十八大以来,研究生教育改革全面深化,其中培养模式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尤其是应用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得到快速提高。2013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出台了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提出“完善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2],进一步明确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的培养模式的区别,同时强调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学术学位培养模式。创新能力培养、职业能力导向和各具特色的要求,为研究生分类培养提供了重要的指南。中国艺术类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反映在艺术学学科由原来的文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上升为独立学科门类后,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层次相应提高。目前,艺术类硕士研究生类型分为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专业学位也称为MFA,分别以学科和领域划分。艺术学门类下包含5个一级学科,分别是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和设计学[3]。专业学位包括音乐、美术、戏剧、戏曲、电影、广播电视、舞蹈、艺术设计8个专业领域。笔者认为,建立科学健康的艺术类研究生分类培养制度,首先应面对下列问题:一是目前艺术学科门类下,存在学科设置不尽科学的现实问题;二是艺术类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高等教育规律、艺术教育规律和艺术创作规律未能协调发展的问题;三是学位制度中,艺术类硕士研究生的“学术型”与“专业型”学位存在划分简单、培养环节侧重不明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成为推进艺术类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优化分类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的必要环节。
二、艺术类人才培养学科规划中的问题
艺术学上升为我国第13个学科门类时,受制于当时政策等因素,一级学科的设置存在随意性问题。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曹意强指出:“当时规定,艺术门类的一级学科数目,不能超过从中独立出来的文学门类。在此学科本身的合理性让位于其他考量。”[4]虽然成为独立的艺术学门类,但其学科规划边际仍然模糊,如将音乐艺术和舞蹈艺术并做同一个学科——音乐与舞蹈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两个不同艺术种类的学科建设和发展。从现行的学科目录来看,在艺术学门类下,单独设有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将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批评和带有明确实践应用性质的艺术教育、文化创意产业及艺术管理等研究方向纳入其中,却将分类研究的设计史论、美术史论等方向设在设计学、美术学等一级学科中。如此的矛盾划分,给艺术类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带来了相应问题。因此,以学科评估与学位授权点评估为重要指标的“双一流”建设中,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的发展和研究生培养,应考虑目前学科划分的弊端,采用跨学科的评估和培养思路,打破固化的师资队伍、研究成果、人才培养成果、学科基地归属等要素,推动艺术学理论学科良性发展,为艺术类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改革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目前不论是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基础的学科评估,还是各项学位点水平评估、合格评估等,在体系和指标上,仍缺乏对应艺术教育特点的面向。虽然已完成的第四轮学科评估将艺术创作成果作为权重,但整体仍然保持在传统哲学社科项目、核心的核心框架下。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国家艺术基金的设立,对于艺术教育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应作为进行艺术类高校、学科、专业评估和排名的重要因素。因此,建立具有艺术特色内涵的学科评价体系将成为艺术类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