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论文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美术论文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美术论文论文

板书中美术元素小学语文论文

一、为激发兴趣而用

《滴水穿石的启示》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的一篇课文,它重点写了安徽广德太极洞的一个奇观,并引出作者的观点。在教学设计时,我采用直观形象的板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题的下面画了一幅简笔画:一个正在下落的水滴,水滴下面是一块被滴穿的顽石。旁边则写上“启示:目标专一、持之以恒;不能:三心二意、半途而废。”这样的板书实现了图文的有机糅合,简单的几个汉字在配上相应的“画”,它非常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课文自身的特点;它用简笔画这样质朴的美术元素替换了“静止”的文字,既直观又形象,让学生们觉得新颖、美观、想看、乐看,有益于他们感知、理解和领悟课文。实际上,这时的带有美术元素的板书已经悄然成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变成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求知欲的有效策略。

二、为创设情境而用

语文的学习离不开与文本匹配的各种教学情境的创设。事实上,教师们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都非常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使它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技能的形成。为了增强情境创设的吸引力,我们可以在创设时充分利用美术元素再现情境。《变色龙》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写的是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三方面的内容。而第二部分:端详变色龙又重点讲了三方面的内容:外形特点、捕食特点、变色快而多。为了创设教学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品读外形特点时,我先出示文本,让学生自读自悟,充分感知变色龙的怪和凶。紧接着,我在黑板上贴上变色龙的图片。通过观察和描述,进一步感知变色龙的外形特点。板书形象地再现了语言文字所指向的事物,创设了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为突破重难点而用

课文重难点的有效突破是语文教学活动必须进行的教学环节,是一堂语文课必须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更是进行教学预设的重要内容。事实上,教学的重难点,它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际的认知水平间存在着一定的“落差”。为此,教师必须认真务实地分析、研判这个落差,努力探寻并给学生搭建突破的台阶,这也是教学技能和艺术的体现。教科书中的部分课文文字比较抽象,我们可以在进行教学板书时合理、准确地使用美术元素,便可化抽象为形象、变繁杂为简洁,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对知识重难点的领悟能力。这正是高效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有效方式之一。《金蝉脱壳》是苏教版第九册的一篇课文,重点讲了金蝉脱壳的过程。课文重点部分是第二部分,按照脱壳前,脱壳中,脱壳后这样的顺序来写。在板书时,我为了让学生明确观察的顺序,在脱壳时后面写上:背→头→脚→尾。这样,学生既了解了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又学习了课文的叙述方法。可谓是一举两得。在变色后,写上这样的板书:翅膀、颜色。学生通过板书就知道脱壳后重点讲的是这两方面。学生通过观察板书,结合自己的阅读和感悟,就会想象到金蝉脱壳那奇特动人的情景。这种内涵美术元素的板书,给学生以一目了然之感,对他们理解课文、突破重难点能起到有效的辅助、推动作用。

四、结语

阅读全文

中华美学精神研究述评

摘要:中华美学精神在最本体的层面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方式、思维方式、表达方式。目前,学界对中华美学精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来源、体系构建以及理论研究意义方面,整体上偏理论性、宏观性,个案实践研究相对匮乏;理论研究中,体系尚待完善,如何具体实现中华美学精神的现代性转化,已有研究涉及,但成果较少。因此,开展具体、详实的中华美学精神指导实践个案的研究,使中华美学精神成为当代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拓展中华美学精神的研究视角是后续研究需要着重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中华美学精神;体系研究;述评

一、中华美学精神研究背景

我国美学研究已有百年历史。百年中,中国美学研究主要脉络如下:20世纪初,以王国维、梁启超为代表,用西方美学标准研究中国文学艺术;20世纪30、40年代,以朱光潜、宗白华为代表,开始在美学研究中融入中国传统美学的内容;20世纪50、6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美学研究的理论依据;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全面开放,美学研究开始出现民族化倾向,以吴冠中先生为代表的艺术家从艺术角度弘扬民族之美的探索,掀起长达数十年的关于什么是美的大讨论。20世纪80年代,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和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全国高等学校美学分会成立。朱光潜教授在首届全国美学学会上做了关于美学和美学史研究问题的讲话。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探讨了审美教育、中西方美术史研究方法等问题。21世纪初,我国出现对中华美学精神的研究。2003年,袁济喜在《论宗白华的魏晋美学解读》一文中指出:“宗白华在‘五四’时期对魏晋美学的解读,体现出他力图通过对中国传统美学的体验与研究,重构中华美学精神的识见。”[1]1993年美学与文艺研究丛刊出版;1996年《美学与艺术学研究》创刊;21世纪初,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推出了“三大出版工程”。这些文献代表了当代美学与艺术学研究的水平,但未对“中华美学精神”“中国美学精神”“中国传统美学”“中国经典美学”进行具体、明晰的界定。[2]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曲阜参观孔府和孔子研究院时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出了中华美学精神的概念,掀起了对中国传统美学研究的新高潮。

二、中华美学精神研究概况

在中国知网以中华美学精神为篇名搜索。至2020年12月,共获得文献189篇。其中期刊论文102篇,博硕士论文3篇,报纸文章84篇。期刊论文作者来自高校的文章有72篇,来自社会科学院等相关研究机构的文章有19篇。从基金来源看,国家基金项目14项,部级项目5项,省市级项目19项。中华美学精神论文发表平台相对较高,主要有《文艺研究》《艺术百家》《社会科学辑刊》《艺术评论》《民族艺术》《民族艺术研究》《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等重要学术期刊,《文艺报》《中国艺术报》《中国文汇报》《光明日报》《社会科学报》等报纸。此外,中国文联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等也是近年来中华美学理论成果发布的重要平台。这些成果构成了中华美学精神的研究体系。已有成果集中在理论来源及特质、理论体系构建及原则、理论研究意义及指导实践的个案研究等方面。

(一)理论来源及特质

阅读全文

土木工程材料教学模式探讨

摘要:土木工程材料是土木工程领域发展迅速、潜力巨大的专业方向,在土木工程领域举足轻重。学好《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专业理解力的培养以及未来职业发展意义重大。但是实际教学过程普遍存在的各种问题,使教学效果受到影响。本文总结分析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并以兴趣培养为目标对如何提高《土木工程材料》教学效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土木工程材料;交互学习;主动性;兴趣培养

土木工程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我国建筑企业达8万余家,从业人数十分庞大,而且每年都有大量的高校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目前,我国重大超高层建筑、地下工程、海洋工程、水工工程等不断涌现,技术难度越来越大,这使得土木工程领域专业划分过细,学生知识面过窄问题日趋凸显。土木工程材料作为土木工领域的基础学科,涉及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维护等各个方面,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成为复合型人材夯实基础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本科教育规模已经世界第一,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明显差距[1]。近年来我国对本科教学质量越来越重视,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有效教学[2,3]。

一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习兴趣不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有的方法都离不开兴趣的培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兴趣即是方法[4,5]。学习的兴趣与成绩正相关[6]。目前,相当一部分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只关注力学、结构设计、设计与分析软件等课程,对《土木工程材料》没有足够的重视,很多学生学习《土木工程材料》存在“混”的现象,甚至有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土木工程材料》课上做《结构力学》作业、看《混凝土结构设计》辅导书等等,笔者了解到的多数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对常规土木工程材料缺少基本的了解,甚至毕业生设计不出合理的砂浆、混凝土配合比,更不用说砂浆、混凝土拌合物试配与调整。土木工程材料在很多学生眼里中只有脏、累、无技术含量。毫无疑问,知识体系的不健全会严重制约未来工作能力的发挥,也越来越难以适应工程难度越来越复杂的土木工程发展趋势。

(二)网络、手机“玩物丧志”

阅读全文

水文化研究与建设发展

摘要:

水文化研究与水文化建设是近几年文化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整理统计分析,从水文化及相关概念的界定、水和中华文化的关系研究、区域性的水文化研究、民族文化与水文化、水文化的应用问题以及国际水文化研究动态等6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研究的不足和今后应加强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水文化;水文化建设;综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文化研究逐渐开始被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和科研工作者所关注,在该领域内开展不同类型的研究和探讨,并举办了相关的学术交流和座谈等活动。不仅学术界对水文化的研究在深入,政府部门对水文化的认识程度也在不断增强,开展了很多方面的研究。例如,2009年全国第一届水文化论坛在济南举行,水利部部长陈雷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水文化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体现,并指出水文化体系不仅包括精神文化,还有物质文化,更有制度文化,必须将三者有机统一起来,才是真正的水文化体系。随后,我国开始不断强化水文化建设,在2011年出台了《水文化建设规划纲要》,为未来10年内如何加强水文化建设提供了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建设路径。该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水文化建设开始从理论走向实际,开启了水文化建设的新篇章。

一、水文化研究的角度

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文文献里,以“摘要”中的“水文化”作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可见自1999年至2014年水文化研究热度有上升趋势;在中国知网数据库外文文献里进行检索,与“水文化”直接对应的比较少,大多是从社会科学、水管理、水利史研究等角度进行阐释。通过对国内、国际水文化研究论文的梳理,国内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水文化及相关概念的界定等理论构架的研究、关于水和中华文化的关系研究、区域性的水文化研究、民族文化与水文化、水文化的应用问题等方面。

阅读全文

跨学科史料现代文学研究

一、“方法热”的回顾与反思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也呈现出不断开拓新的研究视域的态势。记得20世纪90年代初的一次现代文学年会上,樊骏先生曾经满怀信心地指出:“我们的学科:已经不再年轻,正在走向成熟!”那么,一个学科成熟的标志是什么呢?我认为,一个学科是否成熟不但牵涉到学科时间的长短、研究成果数量的多寡这些外在因素,更重要的还取决于这一学科研究成果的内部质量和总体研究水平的高低。同时,具体到现代文学学科而言,是否在学科史料方面完成了伟大而系统的工程,是否形成了从事本学科研究必备遵循的学术研究范式,更是衡量这一学科成熟与否的标尺———而这常常被许多研究者忽视。以此为参照,让我们简要回顾一下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曲折历程,探讨现代文学研究的得失,在此基点上寻求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新的增长点,使我们的学科真正成熟起来。

20世纪80年代的现代文学研究是一个“解构的时代”,随着对极左文艺思想的清除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共和国之后独霸学界的阶级论批评话语遭到了质疑和批判,于是,西方各式各样的理论便潮水般地涌入中国———精神分析批评、英美新批评、接受美学、结构主义、原型批评乃至系统论作为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也让现代文学研究界着实兴奋了一番,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在吸纳国外异彩纷呈的研究方法之后日益摆脱政治对文学研究的直接干预和宰制,使文学研究回归到文学本身。应该承认,20世纪80年代以降形成的“方法热”确实给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带来了春风扑面的新鲜气象和巨大活力,也产生了令人欣喜的研究成果。但毋庸讳言的是,由于对引进的新方法缺乏沉潜往复的涵咏、消化和吸收,许多目不暇接、“各领风骚三五天”的方法更替并没有带来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创新和学科推进。相反,这些所谓的“新方法”、“新观念”却被一些对学科发展深表隐忧的研究者视为“T台前走动的服装模特”———表面看来似乎一副新面孔,那不过是模特更换了一套服装而已。

与20世纪80年代解构与纠偏的研究心态不同,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现代文学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的研究态势———地域文化与文学、稿酬制度与文学、大学文化与文学、宗教文化与文学、出版机构与文学等,不断拓展出新的研究领域,并收获了一批颇为丰厚的研究成果。但另一方面,让人遗憾的是,那种在20世纪80年代即已形成、一味摭拾西方理论的研究境况到了20世纪90年代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面对现代文学研究的这一局面,解志熙先生就深表忧虑地指出:“现代文学研究要想成为真正的学术,必须遵循严格的古典学术规范。”这里所谓的古典化,就是要强调现代文学研究所必备的历史感、客观性和从事常规科学研究应当恪守的学术规范。

的确,经过了目迷五色的“新观念”翻新之后,人们不无遗憾地发现:作为学科奠基的现代文学的文献问题仍然是一个促进学科健康发展并走向成熟必须解决的基础问题。值得欣喜的是:近几年来,建立现代文学文献学的呼声愈来愈高,比如,2003年12月清华大学召开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文献问题”座谈会;2004年10月河南大学会议继续了这一主旨;作为现代文学专业的权威期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从2005年起开始刊出史料专号。这一系列的讯息无不透露出现代文学研究界对文献问题的高度重视。杨义先生曾经提出做学问的“五学”门径,其中有三项涉及到文献史料问题。就现代文学学科而言,前人已经做了大量的史料建设工作,内容广涉学科诸多方面,如作家全集、文集的编撰、收集、校勘、辑佚与整理,作家年谱、传记的编撰与写作,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汇编,中国现代文学总书目的编撰,作家研究资料的整理、学科研究史、报纸的文学副刊的编目等,但学科史料建设工作仍有许多有待发掘的空间。

二、跨学科的史料问题

现在是一个高扬创新的时代,究竟什么是创新?现代文学研究该如何创新?这些问题,并非不言自明而是应该进一步加以追问的。陈寅恪先生曾经谈及学术上的创新,他指出:“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于此潮流者,谓之预流。其未得预者,谓之未入流。此古今学术史之通义,非彼闭门造车之徒,所能同喻者也。”[1]这段话每每被学人所引用。但需要我们进一步关注的是,陈寅恪把新史料的发掘与利用置于创新的首要地位,他在此并未言及新理论和新方法,更值得注意的是,陈寅恪先生并不是特指历史学科,而特别指出此乃“古今学术史之通义”。史料的发掘和整理对于现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性的确是不言而喻的,我主要从自己近几年的研究实践和个人体验,谈谈关于跨学科研究中的史料问题。

阅读全文

戏曲音乐历史研究模式

作者:潘林紫 冯彩媚 单位: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引言历史研究,以其探究事物的历史发展轨迹和溯求根本,成为人类全面认识世界的基础步骤。戏曲音乐的历史观察是戏曲音乐研究的学术架构基础。戏曲是一种以文学、音乐、表演为核心形态要素的综合艺术形式。戏曲音乐的历史学研究并非仅有音乐而孤立其他,而是从音乐入手,观察在音乐制约之下的文学、唱腔、念白、板式、曲牌、器乐等。历史研究是以史料作为结论的提取素材,戏曲音乐的历史关照,其文字性史料,体现为文学形态的剧本、戏词,辑录于各类文献中相关“演剧”景况的描述性文字。曲谱属于符号性与文字性共有的史料。此外,演剧图像史料、文物、遗演剧址等实物,都可以作为论证过程中重要的论据。另有口述传说,也可作为相互作证而用。本文所论,侧重在文字性史料及乐谱史料的关照。音乐研究是不能脱离曲谱的,戏曲音乐如是。但戏曲音乐直接相关的乐谱史料,比其文字性史料来说,数量匮乏,地方戏曲更是难见晚清以前的曲谱存世。因此,戏曲音乐的历史研究,进展缓慢,目前只能在形态学上进行曲体结构分析、表演艺术上进行唱腔分析等研究角度有所积累。本文所指历史研究,即立足史料,对某剧种或其下属某声腔、某板式等结构单位的音乐形态进行其风格、特色的历时性动态的演进,观其变化等学术论证。本文仅提出“构想”,因广西戏曲音乐以文字史料和曲谱结合进行体系化研究尚未形成,遂提出构想及论证,呼吁未来有更多同仁关注研究并参与其中。广西曾可见有桂剧、壮剧、彩调剧、邕剧、丝弦戏(剧)、采茶戏(剧)、牛娘戏、牛歌戏、鹿儿戏、客家戏、文场戏、唱灯戏、师公戏、壮师剧(戏)、侗戏(剧)、毛南戏(剧)、苗戏(剧)、鹩戏、仫佬戏①等20个戏曲剧种。目前,在广西区图书馆的文学书库、地方文献库和广西地方报刊库进行史料搜集工作所获史料所记载的信息,其内容主要集中于剧本、音乐曲谱、演剧情况、源流、戏俗、科班艺人等,下文将对此进行简要陈述。

一、文字史料与曲谱概述

(一)剧目剧目即剧本。现有桂剧、彩调、邕剧等剧种的传统剧目汇编书籍中,如1963年的《广西戏曲传统剧目汇编》(共64集),包含了彩调、桂剧、邕剧三个剧种上千个剧目。这些剧目剧本,描述故事并有简单提示演员的动作、走位。其他剧种的剧本,主要在《中国戏曲志•广西卷》中,如苗剧、仫佬剧等建国才产生的剧种。现刊行的剧目,基本为故事讲述的戏剧台本,少见曲谱随附。在广西上世纪50-80年代的期刊,如《广西艺术》、《广西文艺》、《广西戏剧通讯》、《漓江》,这些期刊选登有粤剧(当时分为小型粤剧、新粤曲)、彩调(当时1955年前称调子戏)、桂剧、采茶剧的剧目剧本。《广西文艺》仅在1954-1956两年,共24期(有12期未留藏本)就刊登了34个剧目剧本。另外还有专门刊登某一剧种剧目的刊物,如《彩调丛刊》(1-6)《桂剧丛刊》(1-4)。这些刊载或有重复,但剧目的数量也是巨大的,还有大量的单个剧目成册出版。

(二)唱腔收录及曲谱汇编现有唱腔曲谱以彩调、桂剧最多,其次有采茶戏、壮剧;其他剧种较少。主要集中于《彩调常用曲调集》(1964)《桂剧音乐》(1961)等书中,有一小部分则见于《广西文艺》等期刊中。《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广西卷》《中国戏曲志•广西卷》两部大型集成,收录了上述彩调、桂剧等广西可见的,相对成熟①的所有剧种。戏曲唱腔因流派风格有异,演员传谱有异,常见同一唱段有多个版本记谱,体现不同艺人演唱、不同研究者记谱。不同版本记谱,会有旋律片段、唱词上的差别。这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大特点,也可给研究带来困难,但也是比较研究的宽广空间。地方性剧种,如桂南采茶戏的曲目曲谱,则曲谱比较多且集中。在广西艺术研究所编写的《桂南采茶音乐》(1985年)一书中,就有广西各地区采茶的茶腔、茶插(小调)、曲牌、锣鼓音乐的曲谱,此辑曲谱的学术性较强,记谱者不仅尽量再现音乐及歌词原貌,甚至顾及到方言的差异,体现地方戏音乐的核心特色:地方语言与音乐的结合。

(三)记载演剧、戏俗的志书在《广西戏剧史料集》(下文称《史料集》)和《广西戏剧史料散论集》(下文称《散论集》)中,《史料集》收录私人著作中相关广西戏曲文字的摘抄、近代广西戏剧活动的各项文件和启示、艺人墓碑碑文、各地区历代县志中描述戏剧的片段摘录。《散论集》有编者对一些文字史料及口述史料的对照论述以及部分桂剧科班史料。志书、笔记、游记中所录史料大多是某文字片段中涉及此地有剧,这类文字如远观异事,一言带过。唐宋时期,此地多见为傀儡、傩等属于民间歌舞戏形态阶段的戏曲雏形、多附在祭祀巫卜这样功能性较强的行为中,其艺术形态较为简单,与现今可见的仪式音乐较接近,音乐性不强。而且史料中所述景况,更多可明确为歌舞形式,是否演故事不得辨之,即是否具备了戏曲的必须特性尚不明确。这样的史料记载为今日的地方戏曲研究带来一些争议性的问题,有些艺术种类,如文场,应归其为戏曲还是曲艺②,在一些后人所编文献的分类中,有将文场归置于戏曲类,也有归置于曲艺类,虽然今天将其视为曲艺的居多,但既有不统一的现象存在,可见学术研究上所基于的解答还不够充分。在布告所录文字这类史料中,“剧”之针对性就比较强,如《宣传部函知南宁市各戏院听候派员审查戏剧文》,《广西省戏剧审查会为改良禁演桂剧先行试演征求社会公评启事》这样的篇目,前例应还包含了话剧等剧类,而后例就比较明确是针对桂剧所发。此类史料,描述事由、条例等较为周详,甚至还能涉及剧目罗列,但音乐风格、艺术形式等,就不得所见。各地方的县志所录文字中,有各种民间演剧风俗,体现了民间崇拜、节庆、文化联谊等不同层面的演剧模式,大都简单明了的,信息相对齐全。

(四)科班、艺人传略专门将此单独呈现,因这类内容在史料中所占比重较大,且关于科班的记载,多是口述形式,也有部分是表演艺人兼地方文化部门工作者执笔而作,即现今所指“口述史”。这部分口述史料,大部分由各地区戏剧研究室或市戏剧研究室研究员,采集于上世纪50~60年代。艺人传略方面也以在世老艺人或其子女的口述资料为主。如《广西地方戏曲史料汇编》就有不少口述史料。桂剧、彩调、粤剧和壮剧的科班与艺人史料相对要多,主要呈现科班开办时间地点、科班教师、教学情况以及各行当演员。口述史料一般作为佐证而用,也有些专题,只见口述史料存世,但也必须多有佐证,下结论便更为强调“客观”以衡定。(五)《中国戏曲志•广西卷》中所呈戏曲“所有事”作为编撰针对性较强的志书,《中国戏曲志•广西卷》(下文称《戏曲志》)史料呈分类式辑录。《戏曲志》所列出大事年表、剧种表、广西地方剧种分布图、志略、剧种、剧目、音乐(声腔与腔调、剧种音乐)、表演(脚色行当体制与沿革、表演身段和特技)、舞台美术(化妆与脸谱、服装、装扮选例、砌末道具、舞台陈设与布景、舞台布景选例、舞台灯光与效果)、机构(科班、学校及训练班;班社、剧团;业余剧团;作坊与工厂;群众团体、研究机构;演出公司)、演出场所、演出习俗、文物古迹、报刊专著、轶闻传说、谚语•口诀•行话、诗词•楹联、传记等18个类项,以及附录中有戏曲会演、调演、摄制电影、录音唱片、磁带名录等。该分类可以说是一个相当完备的戏曲研究学术构架,附录的学术参考价值也非常高。《戏曲志》所录史料,虽不尽然齐全,但其方向指引的意义是非凡的。#p#分页标题#e#

阅读全文

通识教育论文(共9篇)

(一)

一、明确艺术史在高师通识教育中的目标价值取向

近年来,随着教育部对于通识教育的逐渐重视,艺术史作为通识教育的学科门类,也开始在越来越多的高师院校中开设。但由于目的不明确,当前作为通识教育的艺术史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授课内容上,艺术史教学基本上仍以专业知识的灌输为主,过于偏重知识领域的学习,还没有从根本上走出学科专业教育的窠臼,认为其教学目的只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一些艺术史的知识,还没有从广泛的学校教育角度意识到,作为通识教育的艺术史的教学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此外,学校对这类学科教师的选择也非常随意,缺乏严格的选拔与监管制度。目前,在我国作为通识教育的高师艺术史教学中,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不明确,还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大多存在功利主义思想,我们距离通识教育作为培养“完整的人”的目标还有着相当的距离。2011年,来自中国台湾的黄坤锦教授在广州大学的一次讲座中,曾毫不掩饰地揭示了我国当前大学通识教育目标的不明确而普遍存在的弊病,譬如大学生淡化选修的价值,只求上简单轻松又容易过关的选修课。同时,黄坤锦也分析了明确课程目的的一些美国大学如何通过通识教育引导学生的心灵由封闭到开放,进而提升的原因。可以说,明确艺术史在高师通识教育中的目标价值取向,是当前作为通识教育的艺术史的教学质量高低的一个根本性问题。

二、因材施教,整合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1.根据学生的需要调整教学内容

在艺术史教学中,一方面要考虑教学对象是否为艺术专业学生,另一方面也要考虑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对艺术专业的学生而言,艺术史已不再是简单的通识课程,而是专业必修课,仅中外美术史加起来一般就需要两个学期72个学时。而对于非专业学生的通识教育而言,艺术史课程一般为16个学时。在短短的16个学时中,想系统周详地讲解艺术史是不太可能的事,因此特别需要教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按需施教。在教学内容的调整性方面,专题性的选择是一个重要方法。如对于英语、中文、历史等文科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有选择性地进行艺术与文学、艺术与宗教等专题讲座;对于理工科的学生,艺术史的授课内容可以侧重引导学生进行艺术与科学、艺术与现代生活等方面问题的探讨。笔者在作为通识课的艺术史教学实践中,一直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专业特点进行专题性的授课,如根据文科生对于文化的兴趣,以圣经故事为线索,贯穿大量的文学与文化典故,分类别讲解艺术史上的经典作品,并将上课的部分专题集结成《圣经文画——一条穿越西方艺术之林的小路》一书。

2.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阅读全文

国内语文阅读教学解析(10篇)

第一篇:新课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摘要:

阅读是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关键要素。笔者主要从尊重学生体验与展开拓展延伸教学等方面,探讨了新课改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措施。以期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提供一些参考和意见。

关键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新课改

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积极的影响。新课改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应用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将语文教学内容的特点与学生个性发展进行有效融合,实现综合性阅读教学,丰富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进而促使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层次化和灵活性。

一、初读课本,尊重学生体验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