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美术鉴赏教学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高中美术中的美育和美术鉴赏教学对策
对于高中美术教学来讲,美育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美育教育,可以利用美术鉴赏的方式来进行学生的美育培养,从而促进学生来进行美的认识,同时也能够享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本文首先针对美育与美术鉴赏的概念进行一定的阐述,然后分析美育教育的作用,并且对美育教育与美术鉴赏的关系进行有效的讨论,并且对高中美术美育教育的原则进行论述。最后提出高中美术中的美育与美术鉴赏教学策略,包括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丰富美术鉴赏教学内容以及建立多元教学课程评价。旨在能够更好地在高中美术鉴赏课堂中进行一定的美育教育工作,有效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增强。美术鉴赏课是高中美术教材中的重点内容,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美术鉴赏课的效用,不仅仅需要进行学科知识的讲解,同时还应该进行一定的美育教育的渗透,从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对艺术美的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如何在高中美术鉴赏课堂中进行美育教育,是我们让面对的非常重要的课题,需要我们大家共同来探究和分析。
1美育与美术鉴赏概述
1.1美育
美育指的是对学生进行一定美的教育,能够让学生对美进行正确的认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和学习中能够对美进行正确的认识。能够更好地对学生的心灵进行陶冶,还能够让学生具有非常高尚的道德思想。同时还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通过美育教育能够让学生进行美的体验,让其能够具有美的品格,这样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美育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18世纪50年代,是由席勒最先提出。而在我国西周时期便已经有了“制礼作乐”,其中的礼指的是一种意识,而乐指的是诗、词、歌、赋、舞蹈等相关内容。从而能够看出我国早在周朝时期就已经有了审美,而对世人进行一定的六艺教育就相当于今天的美育教育。
1.2美术鉴赏
美术欣赏指的是一种精神方面的活动,通过对美术作用的欣赏,从而能够产生一定的喜悦心情,陶冶情操,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进行视野的开拓。在高中美术教材中具有非常多的美术作用可以进行鉴赏,不但有古代的字画可以进行欣赏,还包括一些雕塑、手工艺、建筑等美术作用。通过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人们对美的喜爱,有的作品可以表现出对英雄的崇拜,有的作品可以表现出对宗教的信仰,还有的作品能够反映出对生活的热爱。总之,通过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够更好地通过对作品的欣赏来表达人们的情感。因此,在高中美术课堂中进行鉴赏课的实施中,教师更加应该在教学中让学生能够实现精神方面的享受。
2美育教育的作用
高中美术鉴赏情景教学法探析
纵观所有高中美术教学情况,高中美术课程普遍存在形同虚设的情况。其原因是教师尚未对美术教学的重要性形成足够的认识,进而导致学生对美术教学形成了错误的认识,这对实现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目标形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尤其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要求教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如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等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高中美术教学发挥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当前高中教育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创设情景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具备鉴赏能力也是学生所必须掌握的基础能力之一。目前,高中美术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课程形同虚设,即使有小部分高中院校开展了美术课程,但效果不佳,主要是因为美术鉴赏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难以把握教学的重点,对教学内容侧重点掌控不到位,使得美术教学无法对学生形成深刻的印象。新形势下通过融入情景教学法提高学生美术鉴赏教学水平,需要教师掌握创设情景的技巧。以高中美术湘教版教材为例,教材对教学内容的编排从基础部分开始,首先使学生可以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美,然后是讲美术的礼仪和教化,最后列举出高中美术课的鉴赏系列。以第一课时中的“我们怎样用自己的眼睛”为例,本课时教学目标是促使学生了解和初步掌握审美的观念,并对审美形成一定的规律,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审美的眼光去看待事物。教学的重点则是促使学生真正理解美的观念和形式法则是怎样产生的,以及美术作品的基本内涵?这就要求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并产生美的感受。某教师在进行美术鉴赏课堂教学的时候,提前准备了一些教学辅助道具,如一枝花、一个花瓶,也让学生准备了一些自认为很美的事物。花是大多数学生的选择,这也说明了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意识。在美术鉴赏课堂教学开始前,教师播放了一段有关自然美的短视频,视频中呈现出来的内容是一朵花盛开、一只蝴蝶化茧成蝶的过程,以及一只蝴蝶停留在一朵花上的画面。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我们发现,学生全部投入到教学情景中,学生眼睛中呈现出来的是对大自然的感叹和欣赏。在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融入欣赏美的情景,适当应用教学辅助道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利用画面、声音的方式对学生形成直面冲击,促使学生形成更加直观的感受,逐步使学生融入教学情景中,为展开后续美术鉴赏教学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融入情景
融入情景的前提是创造情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兴趣特征,创设符合教学主题,且具备趣味性和冲击性的情景,才能促使学生真正融入情景中,从而实现促使学生融入情景教学活动中的教学目的。以高中美术湘教版第一课时中的“我们怎样用自己的眼睛”的教学内容为例,在正式开始美术鉴赏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利用教学辅助道具和短视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情景,且通过观察学生的状态,发现学生基本全部融入设定情景中。这个时候,教师开展了正式的美术鉴赏教学活动,要求学生从短视频中得出结论,对美形成基本的定义。从一开始的教学辅助道具中,学生对美的感受处于初级阶段,仅仅以直观的感受认知美,而视频内容则是对美的内涵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化,通过融入情景,与大自然仿佛处于同一境地的感受。有一部分学生认为美就是五彩斑斓的蝴蝶和漂亮的花儿,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美就是蝴蝶破茧而出的瞬间,以及花朵绽放的瞬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融入情景活动,与情景进行了心灵的感受,产生了情感的共鸣,导致在认知美和鉴赏美中出现了偏差,这就是学生融入情景的魅力。学生真正融入美术课堂鉴赏教学中,为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评价情景
传统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课堂局面比较混乱,课堂教学中沿用其他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以教师讲解美术理论知识为主,学生参与讨论为辅。在这种教学方式的影响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目标难以达成。素质教育背景下将情景教学法应用于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对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创设情景、融入情景以及评价情景,评价情景主要是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分析学生的美术鉴赏水平,并积极做出调整,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水平奠基。在高中美术湘教版第一课时中的“我们怎样用自己的眼睛”的教学内容教学的时候,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即学生对短视频的认知和感受,发现学生对美的感受不同,鉴赏水平也处于不同的层次。学生通过短视频对美的感受产生了误差,有的学生仅仅观察到表面的美,如彩斑斓的蝴蝶和漂亮的花儿,而有的学生则可以观察到生命蕴藏的力量美和内在美,如蝴蝶破茧而出和花朵绽放的美。在学生鉴赏结束之后,教师针对学生对美的感受和认知做出了评价,并深层次挖掘出了美,对学生形成美的意识形成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在教师详细讲解美的内涵之后,要求学生通过讨论的形式对美的含义进行拓展和延伸,这是一个学生评价情景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对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水平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方法
摘要:开设高中美术鉴赏课,主要是为了有效培养高中生的鉴赏能力,使其具有一定的审美水平。新课改背景下,一些以往的教学方法和当前的教学理念之间存在一定冲突。因此,该文介绍当前美术鉴赏课存在的一些教学问题,探讨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教学方法,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方法
为了让我国高中生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新课改对高中美术鉴赏课进行了改革。当前,美术鉴赏课与以往相比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学生在艺术方面的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教学问题,需要美术教师将实际教学与新课改理念充分结合,让教学方法有效体现新课改理念,进而促使新课程改革发挥其最大的价值。
一、当前美术鉴赏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陈旧
如今的美术鉴赏课上,部分教师采取的一些教学方法比较陈旧。如,一些美术教师仅依据美术鉴赏教材开展教学,没有在课堂教学中拓展鉴赏知识,也没有引入多媒体、电子白板、交互平台等新时期的教学辅助工具,学生只能不断学习理论知识。这导致美术鉴赏课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大大降低。
2.教育思想较为落后
新课改背景下美术鉴赏课教学
摘要:为了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良好发展,培养其自身的美术综合素质,从而提升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有效性,文章对新课改背景下美术鉴赏课的教学进行研究,包括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提升教师艺术素养;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新课改;美术鉴赏课;艺术素养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人们对美术鉴赏课程的关注度逐渐提升,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效用也逐渐被挖掘出来。提升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有效性已经成为美术教师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随着新课改的提出与落实,美术鉴赏课程摒弃了传统教学、呆板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能真正融入学习。美术鉴赏课程进行有效的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加深对艺术知识的学习,还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良好的发展,并有效培养了自身的美术综合素质。由此可见,提升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有效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及意义,教师需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结合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来断提升鉴赏课程的有效性教学。
一、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传统的美术鉴赏课教学中,教师通常会使用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进行灌输性教学,学生在课堂之中只能被动学习。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被一点点磨灭,无心投入学习,导致教师的教学质量、效率不尽人意。随着新课改的落实,美术教师必须改变美术鉴赏课程的现状,需要结合一些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来提升鉴赏课程的教学有效性。要想切实有效地提升教学有效性,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位置,在课堂上留出足够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的时间,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并激发学习兴趣。如美术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雕塑欣赏课教学时,教师首先可以利用网络搜集一些世界著名雕像图集,然后利用多媒体投影为学生进行展示,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上台选择一个雕像进行模仿,看谁模仿的最像,通过这种方式能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让学生分小组开展讨论交流学习,能让学生在充满学习兴趣的同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位置,进而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提升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有效性[1]。
二、提升教师的艺术素养
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最核心的教学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而其主要教学任务就是可以让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分析和思考来升华自身的艺术知识,并培养自身的美术综合素质。有效开展美术鉴赏课程能够让学生在面对各式各样的美术作品时,能够正确有效地分析、理解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内心的想法及作品本身想要表达的内容。而教师要想通过有效的课程教学来让学生在鉴赏美术作品时能够掌握作品本身的含义及内容,就要求教师具有深厚的艺术素养,扎实的艺术基础。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素养。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此教师需要秉承着持之以恒的原则,对艺术知识进行大量相关资料阅读并有效掌握,以此来丰富自身艺术知识功底。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闲暇之时利用网络资源来学习相关的美术技能知识,还可以到正规的美术培训学校进行学习,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让教师得到有效的锻炼,还能加深自己的艺术功底,一举两得[2]。
高中美术鉴赏情境教学法思考
一、以教材为依托,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以教材为依托,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法优化、创新课堂,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感受到美术与生活息息相关,在思维和想象力发展的过程中获得情感上的共鸣。第一,从教材出发。如,在学习《服装色彩设计》一课时,教师可设置如下情境:让几位学生穿上色彩鲜艳的服装担当时装秀的模特并在同学面前走台。这样不仅为学生营造了愉悦的学习气氛,而且让学生在色彩的强烈冲击下获得与众不同的视觉享受和情感体验。第二,从生活出发。如,在讲解色彩的情感时,教师可充分利用生活中一切可利用的元素,将绿色和生活中一系列事物(如交通指示灯中的绿灯、生命之树常青、陆军军服的颜色多以绿色为主色等)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进一步感受绿色所蕴含的情感和所象征的意义——生命、和平、保护等。第三,从故事出发。如,在鉴赏抽象画时,教师可给学生讲个小故事:某教师让学生回家画一幅名为《山羊吃草》的抽象画,有位学生没来得及画便交了一张白纸,教师问及原因,他这样说:“山羊吃草,草被吃光后,山羊也离开了。”学生听完后哄堂大笑,这样既营造了愉悦的课堂气氛,又为后续的专业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创新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情境教学的优势
教师要积极革新教学模式,在美术鉴赏教学中不断融入丰富的文化元素,充分发挥情境教学的优势,让学生在提高审美和鉴赏能力的同时,进一步了解各国美术作品中积淀的文化底蕴。第一,在情境中融入趣味性教学元素。如,教师可利用朗朗上口的谜语或口诀创设鉴赏情境,不动声色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将游戏、小品、相声等娱乐活动合理地插入鉴赏教学,使整个教学活动更具生命力和灵动性。第二,在课堂内外有效实施情境教学。如,教师可在课内举办美术知识竞赛、角色扮演、小型辩论会等活动,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让学生掌握其应具备的美术鉴赏知识;也可在课外设置美术馆参观考察、专题研究和小论文撰写、书法作品收集册制作等教学情境,一方面让学生深入挖掘隐藏在社会生活中的美术资源并使其为课堂教学所用,另一方面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领悟美术和生活的紧密联系,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第三,在情境教学中实现多学科的交叉性。如,教师可利用音乐创设鉴赏情境,让学生于或柔美或铿锵的音乐中感知美术作品中蕴含的意境。再如,在鉴赏《掷铁饼者》时,教师可简单创设与体育竞赛有关的情境,将美术和体育完美地结合起来。
三、提升专业素养,全方位转换和调控教学情境
在高中阶段,实施美术鉴赏教学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相当专业的美术作品分析和鉴赏能力,而是为了挖掘学生的艺术潜能,让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常葆激情。要实现这一目的,就要求美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情感发展,利用自身的亲和力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在美术鉴赏中充分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爱护,从而促使学生对教师及其任教学科产生喜爱之心,并主动参与到美术鉴赏学习中。第一,在初步创设鉴赏情境时,教师事先要考虑到学生在美术鉴赏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充分发挥自身的导向性作用,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领悟新的认知框架。学生往往因为教师的一句简单提醒或点拨,就能够“拨开云雾见青天”,茅塞顿开,并顺利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获得的学习效果比教师直接告知结果要好得多。第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发现课前设置的鉴赏情境不再适用于当前的教学进程,就应该果断结束该情境,及时转换成适宜的情境。教学情境和教学进程越贴合,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程度就越高。第三,课后,教师要反复琢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教师要多用情境教学法将抽象的专业知识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
四、结语
中职美术教学学生鉴赏能力策略
【摘要】美术学科是一门艺术范畴之内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促进学生的鉴赏能力提升都具有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在素质教育理念成为广大教师一致崇尚的信仰的大趋势下,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必须更加重视学生的鉴赏能力的培养,采用多种策略、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多种活动来大力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水平的更进一步提升。在此我们对中职美术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简要探究。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美术教学;鉴赏能力;培养策略
当前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攀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物质生活的富足逐渐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对精神生活的渴望逐渐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一种常态。美术鉴赏就是一种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形式,掌握了更高水平的美术鉴赏能力,就能够对生活当中的美好进行深入地感知,进行充分地发现,并提高创造美好的能力,提升审美情趣,并让人们的情感得到不断丰富,情操得以有效的熏陶。在中等职业学校的美术教学当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将有助于学生的全面、综合、均衡发展。那么,作为一名中职美术教师应当如何来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呢?
一、把知识的传授与鉴赏的开展进行有机融合
在中等职业学校的美术教学中,教师一般都会重视对学生进行美术专业知识的讲授,进行绘画技能的训练,进行美术技巧的培养,这样过分重视知识的教育与技能的传授,却严重忽视了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高度发展与鉴赏能力、思维素养提升之间的严重失衡。因此教师需要把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鉴赏活动的开展进行有机地融合,实现学生鉴赏能力的提升。例如鉴赏齐白石先生的《虾》的过程中,教师首先把这一作品创作的社会环境向学生加以介绍,让学生对其背景有一个明确的感知;之后组织学生对作品的色彩、构图、笔法等细节进行观察;然后组织学生对画作的精妙之处进行明确,并在班级中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实现互通有无、共享所得;最后教师组织学生模仿原作进行创作,还可以加入自己的感悟、思想,用一种全新的技法来对原作进行创新。这种教学方法给学生一个临摹的机会,一个鉴赏的机会,一个品鉴的机会,一个创作的机会,把知识、技能、鉴赏、创新融于一体,保证了学生鉴赏能力的不断发展。
二、为鉴赏教学创设活跃积极的氛围
美术鉴赏需要较为丰富的灵感,需要较强的创新能力与想象能力,而活跃、宽松、快乐、和谐的氛围对于灵感的激发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突出而又鲜明的作用,因此在中职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需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活跃、积极的氛围,保证鉴赏教学活动的高效实施。例如在对现代山水画以及花鸟画进行鉴赏的过程中,教师就首先从网络中搜集了大量齐白石和吴昌硕的作品,例如《牡丹》《牵牛花》《天竺花卉》《紫藤图》等,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互动式电子白板给学生呈现出来,让学生在充分讨论之后走上台来,对画作进行鉴赏,指出其中的精妙之处,并谈出自己的感想。这样一来学生获得了充分的活跃发展的空间,学生可以各抒主见,提出大量具有独特视角的观点。
初中美术中国画鉴赏教学的实践
一、在游戏体验中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基础的国画欣赏能力
中国画与西方画相比,更具有抽象性,追求神似,需要鉴赏者具有一定的想象力才能获得较好的审美体验。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还缺乏中国画鉴赏相关的知识,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在这种情况下首先需要激发和引导其学习兴趣,使其积极参与到中国画的鉴赏教学活动中来。而少年的天性还是喜欢玩的,因此要想引导初中生学习和鉴赏中国画,可以在学习中国画传统的笔墨练习中巧妙地引入一些小游戏,将学生原本水墨设色、技法、用笔等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融入游戏教学,使得教学内容的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其次,在讲课过程中要着重给学生讲解中国画中水的重要性,并进行具体的示范,使得学生可以直观地体验国画中水与墨、水与毛笔的密切配合,了解其配合的变幻莫测及带来的不同感官效果,可以引导学生同桌之间一起合作共同创作一个不需要具体形象的抽象绘画,让学生体验国画的墨趣、水趣和笔趣。另外中国画中重视执笔运腕及墨分使用,在进行教学时一般会使用课件、示范来进行详细讲解,不过学习效果不大。由于初中学生天生活泼,缺乏长时间的注意力,更喜欢动手实践。所以,课堂只讲解理论是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这时可以邀请学生一起玩笔墨游戏,如“涂鸦名字”游戏,让学生使用用笔墨涂画出自己及同学的名字,字体不要求规范。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基础执笔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执笔姿势。之后进行“符号排序”,要求学生使用多样的绘画语言如点、线、面手法,进行自由组合,创意出一定的美感,锻炼学生的运笔灵活性,从而感悟中国画中的笔墨变化所带来的美感,体验中国画的艺术美。
二、拓展经典作品欣赏,领悟国画艺术内涵
鉴赏需要具有一定的审美基础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生具备一定的中国画笔墨鉴赏能力后,可以给学生展示更多的经典作品,通过观看更多的国画精品,提高学生的鉴赏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精神享受,提高学生感悟中国画的内涵的能力,使得学生更好的认识国画的经典美和艺术美,并进行美的创作和展示。所以在上课前教师可以收集大量典型的作品,在教学过程中展示给学生赏析和品味。如南宋画家梁楷的《泼墨仙人图》,有着很强的水墨抒写氛围,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观看和体验,体会画家充满激情的创作意图,了解创作者寥寥几笔就可以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创作技能;还可以给学生展示画家徐渭的《墨葡萄》,让学生观看老藤错落低垂的创作特点,通过观看葡萄倒挂枝头,枝繁叶茂的景象,体会笔墨酣畅淋漓的构图布局,体会作品意趣横生的妙趣,让学生认识作者创作的豪放泼辣等。我国国画经典作品,有着很强的独特审美意蕴,体现了画家高超的绘画技法,这些都值得学生去学习和鉴赏、领悟。
三、结合信息技术开展美术国画欣赏课教学
在初中美术国画鉴赏课教学中,可以引入信息技术进行国画鉴赏课教学,信息技术可以将国画艺术通过音像手术生动而形象的展示给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更好的体验国画的魅力,通过美术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美术思维能力。如在学习和欣赏《簪花仕女图》时,可以通过多媒体信息手段,为学生直观展示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视频直观感受作品中的“水墨渲染”艺术,教师在对作品中虚实、聚散、黑白的艺术手段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阴阳相生相克的绘画艺术,从而加深对国画的理解。这种直观体验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画作的理解水平,快速的体验和学习到著名画家在国画绘制时所采用的手法,通过欣赏学习,不断提高其自身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并不断养成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美术思维能力。
四、在创作评价中品味国粹意蕴
美术鉴赏教学多媒体技术论文
1.利用多媒体技术可有效增加课堂信息容量,满足教学需要
艺术鉴赏离不开必要的理论知识。因此学生理论知识的积累、理解、运用、发展等,会促进鉴赏教育的有效进行。而在现行美术鉴赏教材中,鉴赏模块既包含传统的优秀美术作品也包含具有时代特色和文化内涵的近现代中外名家的美术作品及实用性美术作品。与作品相关,包括作品的深邃内涵、作品外部诸种关系以及美术相关知识与理论内容,时空跨越古今中外,浩如烟海,单靠教师的一支粉笔、一张嘴的讲解是无法满足学生学习及拓展需要的。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信息链接功能,为学生拓展学习资源,满足学习需求。在美术鉴赏课堂中,引入与利用多媒体技术提供的大量资源中的相关美术作品及其相关图片、影像等,既能有效满足鉴赏者与美术作品之间审美关系的发生与建立,也便于教学重点的真正落地实施——研究、分析作品美的物化所在与魅力所在,领悟美术作品从个别到一般的象征意义。
2.利用多媒体技术有效营造美术鉴赏的课堂情境氛围与视觉环境
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对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同样重要。利用多媒体技术的集成优势,能极为容易地引起学生对相关美术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因素的共鸣,并兼具良好的德育效果。如学习《战争与和平》一课时,以多幅战争主题图片及相关视频或新闻截图呈现,在给学生带来战争残酷性认识的同时,也会带给学生更多的“和平可贵”的反思。在这样的情感共鸣作铺垫与心理氛围下,再引领学生鉴赏相关作品,理解其深刻内涵就容易多了。利用多媒体技术对美术作品的全图展示或者局部放大等功能,可为美术鉴赏课堂营造理想的视觉环境,如囿于教材印刷质量等多因素影响,张萱《捣练图》中小女孩钻到绢下向上翻看的顽皮情态这一细节就很难看清楚并为学生感受到,而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局部放大,就会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3.利用多媒体技术以音乐辅助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以音乐辅助提升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是有帮助的。与认知相关,有些学生对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画派的一些美术作品颇不以为然,以故弄玄虚、不知所以然为其当然评价,自然也就不愿对其进行过多的学习与研究。事实上,仔细研究抽象派一些著名画家的作品,还是有很多借鉴意义的。例如,在学习第一单元的《图像与眼睛》一课时,我先以多媒体技术展示了彼埃•蒙德里安的代表性油画作品《百老汇的爵士乐》。由于学生初次接触该类作品并由于作品视觉形象的含糊性与主题内容的隐晦性,学生自然会产生不知所云、无法理解与心理抗拒之情。在这种可预见的情况下,根据教学预案,我随即插播、引导学生欣赏了两段爵士音乐,并简要介绍了爵士音乐的历史来源与节奏特点——切分节奏;进而再介绍画家创作该画时的时代背景与创作意图,以此音乐通感辅助学生理解画作中的水平与垂直线条交错、点面结合与色彩对比所表达的意象,就会相对容易。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