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美术鉴赏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美术资源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应用
【摘要】本土美术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载体,能够有效呈现传统文化特色的精神内涵。将其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应用于高中美术鉴赏课中,能在提升美术视觉享受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帮助学生建立文化自信,有利于特色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接下来,本文将针对本土美术课程资源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有效应用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本土美术;课程资源;高中美术鉴赏课
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是一门注重学生美术鉴赏能力与素质培养的重要教学内容。为了有效提升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在原有教材内容上,积极发掘、扩充教学资源,尽可能地将具有教学意义与价值的本土资源纳入教学内容中,积极发挥本土文化特色优势,更好地满足高中学生美术鉴赏能力培养的实际需求,使美术鉴赏课程向多元化、丰富化发展,促进学生美术核心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一、将本土美术课程资源应用于美术鉴赏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丰富美术鉴赏教育资源。高中美术鉴赏课程要以丰富的美术课程资源为基础。美术鉴赏教育过程中充分融入本土美术课程资源,能够有效开发、利用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教学资源,有效充实学生美术课程教学内容,对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将本土美术教育资源融入高中美术鉴赏课程中,需要教师、学生共同加强对本土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通过关注本土生活、社会的发展形态,主动发掘生活与美术之间的关联性,深入挖掘具有人文素养的精神内涵,能够有效丰富鉴赏教育资源,突破传统教材资源的限制,提升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有效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提升美术感知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
(二)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与认同感。本土美术课程资源是本土特色文化的重要载体,彰显着本土历史发展的精神内涵。将其融入高中美术鉴赏课程中,能够有效实现地方民族文化与现代美术艺术发展的高度融合,使学生在对美术作品进行有效鉴赏时不仅能够提升视觉享受效果,更能够通过美术作品深入了解本土的民族文化特征,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基于本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使学生在从事美术创作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现代美术发展需要,实现传统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更好地推动具有民族特色的历史文化不断向前发展,增强生命力。
(三)提升学生美术核心素养。将本土美术课程资源有效应用于高中美术鉴赏课程中,不仅能够有效丰富教学资源,使学生通过更加多样化、多元化的美术作品有效拓展美术基础知识,也够通过鉴赏具有跨时代意义的美术作品,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通过参与各类美术鉴赏教学实践活动,将传统特色文化与现代美学艺术进行充分融合,有效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使学生能够主动、自觉地走进家乡,扎根本土文化,深入领略具有本土特色的传统文化精神内涵与美术文化特色,增强文化保护意识,更好地推动传统文化以及美术事业的创新发展。
高中美术中的美育和美术鉴赏教学对策
对于高中美术教学来讲,美育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美育教育,可以利用美术鉴赏的方式来进行学生的美育培养,从而促进学生来进行美的认识,同时也能够享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本文首先针对美育与美术鉴赏的概念进行一定的阐述,然后分析美育教育的作用,并且对美育教育与美术鉴赏的关系进行有效的讨论,并且对高中美术美育教育的原则进行论述。最后提出高中美术中的美育与美术鉴赏教学策略,包括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丰富美术鉴赏教学内容以及建立多元教学课程评价。旨在能够更好地在高中美术鉴赏课堂中进行一定的美育教育工作,有效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增强。美术鉴赏课是高中美术教材中的重点内容,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美术鉴赏课的效用,不仅仅需要进行学科知识的讲解,同时还应该进行一定的美育教育的渗透,从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对艺术美的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如何在高中美术鉴赏课堂中进行美育教育,是我们让面对的非常重要的课题,需要我们大家共同来探究和分析。
1美育与美术鉴赏概述
1.1美育
美育指的是对学生进行一定美的教育,能够让学生对美进行正确的认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和学习中能够对美进行正确的认识。能够更好地对学生的心灵进行陶冶,还能够让学生具有非常高尚的道德思想。同时还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通过美育教育能够让学生进行美的体验,让其能够具有美的品格,这样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美育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18世纪50年代,是由席勒最先提出。而在我国西周时期便已经有了“制礼作乐”,其中的礼指的是一种意识,而乐指的是诗、词、歌、赋、舞蹈等相关内容。从而能够看出我国早在周朝时期就已经有了审美,而对世人进行一定的六艺教育就相当于今天的美育教育。
1.2美术鉴赏
美术欣赏指的是一种精神方面的活动,通过对美术作用的欣赏,从而能够产生一定的喜悦心情,陶冶情操,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进行视野的开拓。在高中美术教材中具有非常多的美术作用可以进行鉴赏,不但有古代的字画可以进行欣赏,还包括一些雕塑、手工艺、建筑等美术作用。通过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人们对美的喜爱,有的作品可以表现出对英雄的崇拜,有的作品可以表现出对宗教的信仰,还有的作品能够反映出对生活的热爱。总之,通过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够更好地通过对作品的欣赏来表达人们的情感。因此,在高中美术课堂中进行鉴赏课的实施中,教师更加应该在教学中让学生能够实现精神方面的享受。
2美育教育的作用
高中美术鉴赏情景教学法探析
纵观所有高中美术教学情况,高中美术课程普遍存在形同虚设的情况。其原因是教师尚未对美术教学的重要性形成足够的认识,进而导致学生对美术教学形成了错误的认识,这对实现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目标形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尤其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要求教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如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等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高中美术教学发挥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当前高中教育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创设情景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具备鉴赏能力也是学生所必须掌握的基础能力之一。目前,高中美术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课程形同虚设,即使有小部分高中院校开展了美术课程,但效果不佳,主要是因为美术鉴赏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难以把握教学的重点,对教学内容侧重点掌控不到位,使得美术教学无法对学生形成深刻的印象。新形势下通过融入情景教学法提高学生美术鉴赏教学水平,需要教师掌握创设情景的技巧。以高中美术湘教版教材为例,教材对教学内容的编排从基础部分开始,首先使学生可以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美,然后是讲美术的礼仪和教化,最后列举出高中美术课的鉴赏系列。以第一课时中的“我们怎样用自己的眼睛”为例,本课时教学目标是促使学生了解和初步掌握审美的观念,并对审美形成一定的规律,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审美的眼光去看待事物。教学的重点则是促使学生真正理解美的观念和形式法则是怎样产生的,以及美术作品的基本内涵?这就要求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并产生美的感受。某教师在进行美术鉴赏课堂教学的时候,提前准备了一些教学辅助道具,如一枝花、一个花瓶,也让学生准备了一些自认为很美的事物。花是大多数学生的选择,这也说明了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意识。在美术鉴赏课堂教学开始前,教师播放了一段有关自然美的短视频,视频中呈现出来的内容是一朵花盛开、一只蝴蝶化茧成蝶的过程,以及一只蝴蝶停留在一朵花上的画面。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我们发现,学生全部投入到教学情景中,学生眼睛中呈现出来的是对大自然的感叹和欣赏。在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融入欣赏美的情景,适当应用教学辅助道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利用画面、声音的方式对学生形成直面冲击,促使学生形成更加直观的感受,逐步使学生融入教学情景中,为展开后续美术鉴赏教学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融入情景
融入情景的前提是创造情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兴趣特征,创设符合教学主题,且具备趣味性和冲击性的情景,才能促使学生真正融入情景中,从而实现促使学生融入情景教学活动中的教学目的。以高中美术湘教版第一课时中的“我们怎样用自己的眼睛”的教学内容为例,在正式开始美术鉴赏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利用教学辅助道具和短视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情景,且通过观察学生的状态,发现学生基本全部融入设定情景中。这个时候,教师开展了正式的美术鉴赏教学活动,要求学生从短视频中得出结论,对美形成基本的定义。从一开始的教学辅助道具中,学生对美的感受处于初级阶段,仅仅以直观的感受认知美,而视频内容则是对美的内涵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化,通过融入情景,与大自然仿佛处于同一境地的感受。有一部分学生认为美就是五彩斑斓的蝴蝶和漂亮的花儿,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美就是蝴蝶破茧而出的瞬间,以及花朵绽放的瞬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融入情景活动,与情景进行了心灵的感受,产生了情感的共鸣,导致在认知美和鉴赏美中出现了偏差,这就是学生融入情景的魅力。学生真正融入美术课堂鉴赏教学中,为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评价情景
传统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课堂局面比较混乱,课堂教学中沿用其他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以教师讲解美术理论知识为主,学生参与讨论为辅。在这种教学方式的影响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目标难以达成。素质教育背景下将情景教学法应用于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对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创设情景、融入情景以及评价情景,评价情景主要是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分析学生的美术鉴赏水平,并积极做出调整,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水平奠基。在高中美术湘教版第一课时中的“我们怎样用自己的眼睛”的教学内容教学的时候,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即学生对短视频的认知和感受,发现学生对美的感受不同,鉴赏水平也处于不同的层次。学生通过短视频对美的感受产生了误差,有的学生仅仅观察到表面的美,如彩斑斓的蝴蝶和漂亮的花儿,而有的学生则可以观察到生命蕴藏的力量美和内在美,如蝴蝶破茧而出和花朵绽放的美。在学生鉴赏结束之后,教师针对学生对美的感受和认知做出了评价,并深层次挖掘出了美,对学生形成美的意识形成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在教师详细讲解美的内涵之后,要求学生通过讨论的形式对美的含义进行拓展和延伸,这是一个学生评价情景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对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水平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课改背景下美术鉴赏课教学
摘要:为了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良好发展,培养其自身的美术综合素质,从而提升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有效性,文章对新课改背景下美术鉴赏课的教学进行研究,包括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提升教师艺术素养;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新课改;美术鉴赏课;艺术素养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人们对美术鉴赏课程的关注度逐渐提升,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效用也逐渐被挖掘出来。提升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有效性已经成为美术教师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随着新课改的提出与落实,美术鉴赏课程摒弃了传统教学、呆板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能真正融入学习。美术鉴赏课程进行有效的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加深对艺术知识的学习,还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良好的发展,并有效培养了自身的美术综合素质。由此可见,提升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有效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及意义,教师需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结合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来断提升鉴赏课程的有效性教学。
一、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传统的美术鉴赏课教学中,教师通常会使用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进行灌输性教学,学生在课堂之中只能被动学习。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被一点点磨灭,无心投入学习,导致教师的教学质量、效率不尽人意。随着新课改的落实,美术教师必须改变美术鉴赏课程的现状,需要结合一些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来提升鉴赏课程的教学有效性。要想切实有效地提升教学有效性,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位置,在课堂上留出足够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的时间,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并激发学习兴趣。如美术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雕塑欣赏课教学时,教师首先可以利用网络搜集一些世界著名雕像图集,然后利用多媒体投影为学生进行展示,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上台选择一个雕像进行模仿,看谁模仿的最像,通过这种方式能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让学生分小组开展讨论交流学习,能让学生在充满学习兴趣的同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位置,进而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提升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有效性[1]。
二、提升教师的艺术素养
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最核心的教学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而其主要教学任务就是可以让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分析和思考来升华自身的艺术知识,并培养自身的美术综合素质。有效开展美术鉴赏课程能够让学生在面对各式各样的美术作品时,能够正确有效地分析、理解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内心的想法及作品本身想要表达的内容。而教师要想通过有效的课程教学来让学生在鉴赏美术作品时能够掌握作品本身的含义及内容,就要求教师具有深厚的艺术素养,扎实的艺术基础。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素养。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此教师需要秉承着持之以恒的原则,对艺术知识进行大量相关资料阅读并有效掌握,以此来丰富自身艺术知识功底。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闲暇之时利用网络资源来学习相关的美术技能知识,还可以到正规的美术培训学校进行学习,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让教师得到有效的锻炼,还能加深自己的艺术功底,一举两得[2]。
美术鉴赏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探索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教育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之前的应试教育调整为现代的素质教育,并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及人文素养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美术教学具有人文教育的功能,在我国,美术鉴赏课是高中教育中的重要课程,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美术鉴赏课上,教师带领学生赏析世界著名美术作品,不仅能够增长学生的见识,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有利于学生了解世界文化,深刻领会美术作品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鉴赏教学;人文素养;实践
在高中教育中开设美术鉴赏课程顺应时代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教师通过众多美术作品的鉴赏,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的相关知识和内涵,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为其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高中美术教育的重要价值和人文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1.高中美术教育的重要价值
在高中阶段开设美术课程,其主要目的并不是将每名学生都培养成画家或者美术从业者,而是通过美术鉴赏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美术课程教学形成全新的认知。美术鉴赏教学不仅能够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能够培养他们的鉴赏能力,挖掘和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与思维能力,让他们意识到文化传承和交流的重要性,进而促进学生审美水平和人文素养的提高[1]。因此,在高中阶段开设美术鉴赏课程,重点发掘人文资源,开展人文教育,具有重要的、长远的意义和价值。
2.当前高中人文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方法
摘要:开设高中美术鉴赏课,主要是为了有效培养高中生的鉴赏能力,使其具有一定的审美水平。新课改背景下,一些以往的教学方法和当前的教学理念之间存在一定冲突。因此,该文介绍当前美术鉴赏课存在的一些教学问题,探讨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教学方法,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方法
为了让我国高中生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新课改对高中美术鉴赏课进行了改革。当前,美术鉴赏课与以往相比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学生在艺术方面的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教学问题,需要美术教师将实际教学与新课改理念充分结合,让教学方法有效体现新课改理念,进而促使新课程改革发挥其最大的价值。
一、当前美术鉴赏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陈旧
如今的美术鉴赏课上,部分教师采取的一些教学方法比较陈旧。如,一些美术教师仅依据美术鉴赏教材开展教学,没有在课堂教学中拓展鉴赏知识,也没有引入多媒体、电子白板、交互平台等新时期的教学辅助工具,学生只能不断学习理论知识。这导致美术鉴赏课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大大降低。
2.教育思想较为落后
美术鉴赏课程教育方式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他们从进入高中就面临着空前的学习与竞争的巨大压力,面对这一现状,他们主要将学习精力放在文化课程上,而对于美术鉴赏课程的重视程度非常低,但是新课程标准要求加强高中学生对美术鉴赏方面的教育,因此,此时的高中教师需要掌握必要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的来解决这一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主要谈谈以下几个方面的看法。 1、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兴趣作为最好的老师,它既是每个学生学习的基本动力,又是学生能够走向成功的重要阶梯,因此,教师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过程中,应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为基本的出发点,采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在美术鉴赏的过程中重视美术鉴赏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达到最佳的鉴赏教学的效果,同时还能够使缓解学生紧张的学习和竞争压力,以便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在具体的高中美术鉴赏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能够体会到美术就在自己的身边,通过对美术作品的选择,自然的引导,这样能够在情感上形象深刻的打动学生的心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开展鉴赏活动,提高审美能力 美术作为一门视觉艺术,可以使学生在视觉方面直接获取审美体验,丰富审美情趣,陶冶审美情操,提高审美质量,这一点也是其他艺术学科所无法代替的。美术作品可以形象直观的展示出作品的美,通过这一美感打动、感染人们,倘若在美术鉴赏课程中,教师仅用粉笔和嘴是无法进行美术鉴赏课程的,必须通过开展鉴赏活动课,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与美术作品在高中美术的鉴赏活动中是一种审美关系,只有感知与体验才能对该作品做出正确的审美判断。因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创作的时代和历史背景,理解作品的内在的蕴涵,如果在作品鉴赏中需要涉及到相关的美术原理和概念等理论问题,教师应该在实际的案例分析上来加以讲解,这样可以合理的利用美术鉴赏活动课的上课时间,而不必过多的讲解理论知识。此外,博学的知识,丰富的见识,良好的修养是高中美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此基础上,报以宽容的态度评价学生,合理引导他们正确的感知美术作品。提升他们的审美判断能力。 3、采用多媒体工具,提高教学效率 在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中规定教师可以采用电影录像等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来进行鉴赏教学。随着现代化的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往传统灌输打压式的美术鉴赏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的教学需求,而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给当今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带了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多媒体载体的作用下,图像、声音、动画、文字等教学内容一目了然,教学的重难点迎刃而解,并且还给高中美术鉴赏课程带了勃勃的生机和活力。 一直以来,高中美术教师在美术鉴赏的课堂教学之中,一直都在扮演着美术知识的讲授者和传授者的角色,在没有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传统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时期,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讲解一些枯燥、乏味、抽象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即便是这样,也很难达到较好的效果。然而,在大量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今天,集声音、图像、文字等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可以讲抽象化的美术鉴赏内容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之感,开阔了他们的眼界,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鉴赏“走进抽象艺术”这一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共享这一平台优势,搜集到大量的抽象艺术作品,制作成课件展示给学生,学生在大屏幕上可以清晰的观察到自己喜欢的作品,了解这些抽象作品不同的风格特点,在设计课件时,可以讲图片的相应的超链接到作品和当时的创作背景上,这样学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图片,再点击图片之后就会出现相关的知识内容,这一过程既可以鉴赏作品又可以学习知识,如果单纯的靠教师的讲授,学生听之无味,教师讲之也无趣。 利用多媒体来进行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不仅操作实用方便,在增加了学生学习知识量的同时还使得学生能够开心主动的学习,一堂鉴赏课之后,学生对不同的作品都会有相应的了解,拓宽了知识面,优化了知识结构,也提高了鉴赏课堂的教学效果。 4、注重多元化的美术鉴赏教学 高中美术鉴赏课作为一门必修的艺术课程之一,更重要的是注重学生自身素质的发展,尤其是激发其创造性思维,教师要做好引导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与发散性思维,每一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看法与见解,这与其自身性格、特点以及所处的环境、生活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也就形成对美术作品有独特的见解。因此,我们教师在授课的同时,不能一味的讲授课本知识,而是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创造性的利用教材,分析教材,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不要让枯燥乏味的美术讲授课占据整个课堂,要让学生自己去“鉴”,自己去“赏”,从而使美术鉴赏课真正意义上成为一门艺术课程。 美术鉴赏教学不是要把我们每一位学生都培养成未来的艺术家,而是一种艺术普及活动;是要提高我们每一位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使其能兼顾全面的发展。作为一名高中美术教师,我们的任务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欣赏好一张画,一件工艺品,而更重要的是带动学生能独立的去认识美,有选择的接受新的观念,让每位学生学会用艺术慧眼看世界,在艺术欣赏中学会热爱生活,赞美生活。
民族高校美术鉴赏论文
【内容摘要】新媒体时代,互联网为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提供了大量的资源,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组织开展。特别是对民族地区高校非美术专业开设的美术鉴赏课而言,网络技术突破了传统教学的限制,新的教学方式的引入,推动了教学模式的转变。传统讲授衔接新媒体教学、师生互动嵌入信息化教学、民族特色融入翻转课堂教学等,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促进了美术鉴赏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果提升,进而为高校公共课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教学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新媒体;民族高校;美术鉴赏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类课程指导方案》指出,公共艺术课程作为培养现代化建设高素质人才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对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鉴赏课程可以使大学生了解绘画艺术、雕塑艺术、建筑与园林艺术、工艺美术、设计艺术、汉字艺术、摄影艺术以及民间美术等艺术内容。从历史时间、区域空间等不同维度认识、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提高艺术修养、发展形象思维、陶冶情操。此外,将美术鉴赏课程纳入高校教育课程体系,也是高校实施美德教育的主要途径,有助于高校素质教育的开展。尤其对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民族高校,为非艺术专业大学生开设的美术鉴赏课,合理利用新媒体技术教学,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文化素养。然而,部分民族高校的美术鉴赏课程因开设时间短、师资力量薄弱、重视程度不够等,其教学手段传统、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尤其对古今中外的优秀美术作品进行鉴赏教学时,所传授的内容要么停留在对美术鉴赏各个历史时期艺术作品的探讨上,要么过于深究作品的渊源与造诣。对非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讲,此教学方式偏重艺术知识的灌输,缺少趣味性和欣赏性。尤其对民族高校的学生而言,他们本身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知识储备不足、美术基础相对薄弱,过于深奥的美术专业知识难以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一、传统教授衔接新媒体教学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数字电视、手机微信、微博、QQ、贴吧等新媒体平台兴起。新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体形态,极大地拓展了信息传播的途径,为人们增添了新的沟通方式[1]。当下,各大高校的网络普遍链接到了高校教育网、高校电子阅览室等网络资源,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为广大师生利用新媒体进行美术鉴赏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可能性。民族高校美术教师在进行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时应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利用新媒体开发出独具本校艺术特色的教学方法。美术鉴赏可以借鉴不同的新媒体平台开展教学活动,使课堂充满艺术性。例如鉴赏元代画家黄公望的代表作《富春山居图》时,教师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图片,再用朴实的语言对这幅图的作者及作品内容、装饰等进行解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问题供学生思考,共同探究与这幅作品相关的历史背景、时代特色、文化底蕴等,使学生在鉴赏作品的过程中领略作品的艺术魅力,接受艺术的熏陶。还有,借助观看优秀的讲座视频,让学生去领悟和感受学者的鉴赏造诣。例如,观看美术教育家蒋勋讲黄公望《富春山居图》[2],通过观赏蒋勋对作者生平、创作背景、相关文学故事的分析、展现,激发学生对该作品的想象力,培养其审美品位;利用动画电影《大鱼海棠》的片头展现土楼的整体风貌,引导学生鉴赏《异彩纷呈的中国民居建筑——福建土楼》[3],再借助3D动画技术手段从不同的角度展现土楼建筑的形体、空间和色彩,从而让学生更好地领略土楼建筑的宏大气势。同时,在学生鉴赏影视作品的过程中,教师不时地讲解土楼建筑的实用性和审美性,挖掘其更深的文化底蕴,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感受前人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能力;鉴赏《材美工巧——传统手工艺》[4]时,教师可以先播放影像展示烧制陶瓷的步骤与流程,再为学生准备一些泥土和做陶的工具,边讲解边让学生动手操作,这样既让学生了解了陶瓷制造过程的复杂和精细,也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了陶瓷的艺术美。可见,新媒体技术将艺术作品形象化,使图、文、声、形融为一体,把学生带入了艺术性的殿堂,可谓恰到好处。新媒体技术融入教学强化了视听效果,有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二、师生互动嵌入信息化教学
美术鉴赏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美术鉴赏知识、了解艺术家的生平,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精神[5]。因此,美术鉴赏不能只限于课堂或者校园里,也要嵌入到日常生活中。在教学中,将新媒体资源应用于美术鉴赏课程,能够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艺术作品,学习和体会艺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品位。新媒体时代,信息化教学将成为常态。例如,教师创建一个微信公众号,在微信群里定时或者转载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章或者作品,供学生阅读和欣赏。在评论和提问栏里,针对作品及时与学生交流、互动,让学生了解作品信息,进而学会欣赏和认同;在鉴赏西方油画大师梵高的作品《向日葵》时,教师提前一个月或者几周就在公众号里陆续转发《梵高: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梵高画里的明媚春天》《这里治疗过世界上最灿烂的灵魂》《梵高的故乡,艺术的狂欢》《梵高,你如此孤独》等文章,并推荐《梵高回眸的瞬间,我已经泪流满面》这部电影,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在学生阅读完文章和观看影片后,教师关于梵高的作品《向日葵》的有关讲解,并提出学习要求,让学生进行作答,进而实现其对梵高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此外,合理引导和规划学生美术知识的学习,以便让学生按照预定的轨迹进行及时有效的学习。教师有选择地把一些重要的美术作品鉴赏内容及讲解录制成短视频,然后借助微信公众号把美术鉴赏知识以点和线的形式推送给学生,并同时提出学习要求。针对微信中学生反馈的学习问题及学习效果,教师要随时跟踪并进行精准指导。当然,教师可以用课堂时间,检验学生对微信公众号推送的美术作品的学习效果,通过随堂提问与师生互动来了解学生对所作品的看法及了解、认知程度,进而提高美术鉴赏课程作品讲解的精准性和实效性。此外,教师也可以借鉴网络直播的方式进行美术鉴赏教学,让学生跟随直播教师进行一次有现场感的艺术之旅,接受艺术熏陶。教师事先准备好要讲授的鉴赏内容,与学生约好直播时间,选好直播地点——博物馆或者美术馆,进行现场直播教学。教师与学生在直播中互动,让学生亲眼看到那些馆藏的著名雕塑、绘画、书法等作品,通过视觉的刺激给学生营造一种艺术氛围,使其更真切地感受艺术的意境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