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美术绘画教学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中职美术绘画教学造型理念的拓展
1、中职美术绘画教学中存在的现象
1.1注重实践而忽略了一些必要的理论基础
在国内现阶段的中职美术绘画训练中,老师们的造型训练多数是让学生在写生课的基础上学会造型理念,注重的是学生的动手临摹能力,过于重视实践中的技巧。但是在课程设置上却缺少了很多提供给学生各种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进行观摩欣赏的机会,学生的艺术资讯自然也就比较闭塞。事实上,正确的造型理念对于造型的概念的界定是十分自由的,不同的绘画作品所呈现出来的造型的方式也是不同的,有的可能是具象的,有的可能是抽象的,还有的可能是意象的。不过这些造型的表现方式的共同点就是对于“形”的追求,所表达的是心神合一的意境。类似的造型理念如果能在绘画教学中以理论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定会对学生真正的创作大有帮助。
1.2造型理念的训练只以单一的写实课为主
首先,一些教师在从事中职美术绘画教学时的出发点就是有误的,他们认为中职美术教育不过是为了让学生简单的学会绘画即可,没有办法也没有可能把他们培养成大艺术家,所以在授课时很多老师选择了以写实为基础的素描课。但是当前的素描写实课过于单一,对于造型的追求还停留在描摹的层面上,关注的是对客观物象的模仿,而忽略了在绘画时内心主观感受对创作的重要性。这样的造型理念使得学生在长期的写实训练中变得麻木,失去了自我,失去了主观对造型理念的创新,更不利于学生拓宽自己的绘画视野。
2、绘画教学造型理念的具体拓展方式
在新世纪美术教育的引领下,中职美术教育在服务于初级美术教育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学生创新力的培养,所以美术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摒弃那些落后的造型理念,在实践中处处以促进学生自身艺术发展为大前提,注重培养创新能力,不断发掘艺术潜能,让理论与实践可以完美的结合,最终实现对造型理念新的拓展。
美术绘画教学中故事性表现探究
摘要:该文围绕绘画中的故事性表现探究美术教学的重要影响,分为三个部分论述。第一部分讨论故事性表现的界定,通过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阐述何为绘画的故事性表现,分析绘画想表现的故事含义;第二部分从绘画实践的角度入手,探析故事性表现在绘画中是如何使观者体会画面思想、产生共鸣的;第三部分侧重于探讨美术教学对学生故事性创作思维的引导,认为故事性表现能力的培养相比于单一的技法传授更适宜作为培养学生绘画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美术教育;绘画;故事性
一、关于故事性表现在绘画中的界定
在现当代的许多绘画作品中,故事性的表现是使画面更有感染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绘画的故事性表现即设计或者构建个人想要表达的寓意,使个人的绘画语言在画面中得以展现。艺术本身有多种表现形式,如电影、摄影、美术等。绘画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也会受到其他艺术表现形式的影响,从而形成独特的风格。画面故事性的表现受到越来越多的艺术家的关注,这从传统绘画到当代绘画的发展历程中得到了体现。早期社会,人们以洞穴壁画作为故事性绘画的表现方式,用以传递某种信息或记录一些生活场景和重要的历史事件(图1)[1]。这一绘画习惯也反映在新石器时代、古埃及时期、古希腊时期、古罗马时期的美术中,甚至在中世纪欧洲的天顶壁画中也有所体现。由此可见,在任何时期的绘画创作中,故事性的表现都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这一特点既是绘画创作者诉诸语言的构成,又是画作与观者互动的桥梁、媒介[2]。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创作者更加强调将绘画作为抒发情绪的载体。在文学创作中,作者会构思故事的框架,在美术创作中亦是如此。显性的故事性表现在艺术中得以展现,而这种方式是直观、直接的,不论是观者还是解读者都是备受影响的,这也是在当时情况下艺术表现如此丰富的原因之一(图2)[3]。从新古典主义到后印象主义时期开始,绘画中的故事性表现逐渐转变成创作者个人情感、生活的写照,在表现题材上更加具有个人情趣色彩,出现了许多描绘家乡风景或城市景象的个人故事性绘画。如19世纪的写实画家库尔贝的《画室》(图3)和另一位写实主义画家柯罗的《摩特枫丹的回忆》(图4)。后印象主义时期的绘画作品如塞尚、凡高等人的作品,以及受到法国美术影响的挪威艺术家蒙克的《呐喊》(图5)等,都是创作者根据自身的时代情感或者生活构想其故事构架而创作的[4]。因此,从绘画创作者创作的取材来源看,绘画作品的故事性表现与创作者所处的生活环境、创作者自身的境遇、时代背景等因素是息息相关的。画面中的故事性表现成为一代又一代绘画创作者表达绘画情感的有力载体。
二、画面的故事性在绘画实践中的转化与表现
对于画面故事性在绘画实践中的转化与表现,不同的绘画创作者对画面的构思是不同的,如何进行有较强的感染力、表现力的实践转化也是笔者一直在研究、探索的课题。笔者曾经在《火星上的人类学家》一书中看到一种对创造力的定义:“创造力具有一种功能,它极具个性,且有强烈的归属认同和自我风格,体现在天赋中,且它能一次又一次地重塑整个社会。”[5]虽然这本书探讨的是心理学领域,但书中对于创造力的解读无疑给了绘画创作者关于绘画创作的一些启发和思考。采用何种方式以更好地展现画面的故事性,成为绘画创作者需要思考和追寻的重要问题。如今,大部分绘画创作者在画上每一笔时,其内心想要表达的意义往往会跟随着自己的构思和想法一点点地展现在画面上,那么画笔就成为依托画面的故事性转化最明显的表现工具之一。同时,创作者的灵感来源,或者是自身,或者是他人,或者是其所处的社会和时代。如果说画面故事性在绘画实践中的转化需要有一个萌芽,那么创作者的取材和灵感就是这种表现构思的第一步;之后,创作者就是通过画笔、颜料、技法等媒介表现画面的故事性的。在表现的过程中,起初创作者想表现的故事性并不完全是一成不变的,一幅画作也是在不断地调整和修改中趋近完善的。创作者最开始的想法、构思往往会随着其创作过程的推进而发生变化,他们会将一些新的想法融入创作,而这些新的想法可能源于创作者对于画面效果的思考和感悟,也可能源于他人的影响。
三、美术课程教学中对学生故事性创作思维的引导
高中美术绘画模块有效教学浅谈
摘要:绘画是表达人类思想情感的重要形式,但是在高中美术教学中,以往教学地位较高的绘画教学逐渐被部分教师忽视。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教师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应重视绘画教学,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绘画技巧,进而促进学生的绘画能力不断提升,充分发挥出绘画教学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美术绘画教学模块教学法
目前,高中美术教学以鉴赏教学为主,学生从鉴赏课中能够了解古今中外较多的优秀美术作品。人类历史发展中存在多元化的文化内容,这些优秀的作品展现出的美感和表达的思想情感能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但是,美术鉴赏课程在提升学生的绘画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学生通过鉴赏课程能够爱上美术创作,但部分学生会因缺乏绘画技能而对创作望而却步,甚至逐渐丧失对绘画艺术的兴趣。因此,教师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应注重研究美术绘画模块的教学模式,设计出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快速掌握绘画技能,进而实现美术课堂的有效教学。
一、模块教学与固有教学的区别
模块教学模式与固有教学模式具有如下的区别。首先,从教育理念角度分析,固有教学模式主要以理论知识为核心,注重的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而模块教学的教育理念是以素质培养为核心,注重的是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其做到学以致用[1]。其次,从教学内容的角度分析,固有教学的教学内容中理论知识占据的比例较大,技能教学环节占据的比例较小;而模块教学模式高度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并未有明显区分,而是在理论中有实践、在实践中验证理论。再次,从教学方法的角度分析,固有教学模式注重的是传授知识,教学方法以教师语言阐述为主;而模块教学模式注重的是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培养,通过案例教学法、探讨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研究性学习法、发现式学习法等以学生参与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传授知识,同时提升能力,特别是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学生在学习时也通过边聆听边动手实践的过程掌握知识点及其应用方法。
二、高中美术教学中绘画教学逐渐缺失的原因
目前,部分高中在美术教学中逐渐缺失绘画教学,分析其原因,主要涉及如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教师将绘画教学理解成针对小学生或初中生开展的教学内容,部分高中生也认为不需要学习绘画知识,认为绘画教学意义不大。二是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长期缺乏正确的绘画训练,绘画水平不高,难以创作出成型的艺术作品;并且高中阶段的学习压力较大,一周一次的美术课程难以让学生掌握足够的绘画技能。三是部分高中生认为自身的绘画水平有限,对绘画学习不感兴趣,不愿作画。因此,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绘画课程在高中美术教学中逐渐缺失[2]。
绘画与文学在服装美术设计教学中作用
【摘要】服装设计属于艺术设计的工艺范畴,它把实用性和艺术性很好地结合起来,这种融合也是一种艺术形式。绘画和文学在服装设计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服装设计可以借助美术设计来改变人们的穿衣风格和服装样式。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服装设计师必须努力吸收广大文化知识的营养,并提高自己的艺术成就和自己的艺术修养。为此,对绘画与文学在服装美术设计教学中的作用作一阐述。
【关键词】服装设计;绘画与文学;教学;作用
服装设计专业是一门综合性的专业。随着社会和科学的不断进步,人们开始逐渐不满足于当下的生活状态,想要更好的生活层次,开始追求更多的时尚和个性,这从人们的需求分析当中也得到反映[1]。艺术和服装设计是现代文化和艺术的重要因素。服装设计和美术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美术为服装设计提供对革新变化的重要艺术参考资料,赋予服装设计新的活力。目前,我国的课程教育受到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各自的分工比较细致。这样会产生很大的问题,导致学生往往只把重点放在一门学习科目上,没有办法做到融会贯通。特别是遇到难题时,学生没有通过自己的理解,笼统接受,或者是不顾实际情况,机械地搬用别人的方法和经验。这时,就需要教师对那些手足无措的学生进行教导,使学生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成为优秀的设计师。
1在服装设计中绘画的重要性
现代服装的设计通常寻求渗透服装整体艺术表现的多样性,因此,仅对样式表达方面研究常规服装设计是不够的。要学会分析服装的款式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设计师设计出来的服装才会更加优秀,并且提高设计过程的整体能力,将二者结合起来并呈现在设计工作中,同时还要将原创思想渗入到自己的服装设计当中,拥有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
1.1服装的色彩设计。服装设计中的色彩设计是很重要的,它对服装的风格和特征有着较大的影响。在现代服装艺术设计中,绘画和色彩技术的使用逐渐增多。绘画和色彩之间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两者相互配合,相互作用,缺一不可。另外,使用染色、织造、刺绣和绘画等技术手段,将绘画直接应用于服装以直观地显示其美感,这就是我们所理解的色彩体现[2]。不管用什么样的方式,色彩在服装美术设计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随着当代艺术概念的不断发展,绘画与设计之间的关系变得密不可分。在某些情况下,两者之间似乎没有界限。设计本身的含义就是艺术,而艺术就是设计。色彩是绘画的基本内容,色彩也是服装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表达元素。如果你想创造出优秀的服装设计,就必须有着合理的色彩搭配。大多数服装设计师会很巧妙地运用色彩,将它们很好地搭配起来,实现色彩与服装设计的无缝“连接”。
1.2服装的静态与动态。我国的服饰虽然在不断地发生着改变,但是似乎总是受到某些限制。换句话说,衣服就需要一直穿在人的身体上,因此必须首先熟悉人体的骨骼结构与运动规律,同时又要熟练掌握人体绘画的基础表达技巧。那么如何掌握这项技能?这需要设计师有一定的建模基础与建模技巧。速写在这里就显得尤为重要。人类总是在移动着的,静态人体始终以一种美丽动感状态呈现在我们面前,而动态的人体具有无限的活力。想要衣服表达出来的人体美必须熟悉人体结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并且要对学生强调素描和速写的重要性。要学生打好基础,以便于更好地学习后面的知识。色彩知识方面也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的生活中色彩无处不在,服装设计师要用色彩创造奇迹,色彩在服装设计中起着主导作用。
创新意识下绘画艺术美术教学论文
一、我国中学美术教学的现状分析
1.中学美术教学的状况
自从国家推行素质教育策略以来,各教育机构都在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努力。现阶段,我国中学美术教学在国家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极力改进美术教学的总体质量。从其教学成果来看,在现代中学教育体系发展的带动下,学生能够充分理解一些最基本的美术技能以及美术知识。我国中学美术教学的课堂中存在一种普遍的现象,那就是教师试图通过传统模式下的教学方法来推进中学美术教学,将学生绘画技能的培养放在了首位,忽视了学生对美术艺术的审美以及兴趣的培养,这就给中学阶段的美术教育埋下了隐患。
2.中学美术教学的实效及其局限性
通过对我国过去一段时期以及当前中学美术教学状况的分析,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虽然中学美术教学的成绩较以往有所改善,但其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亟待解决。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便是,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美术专业教师传承知识本身的同时缺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环节,这样就导致中学美术教学中艺术灵魂的缺失,换句话说,就是当前的中学美术教育模式不能吸引学生来投入地学习美术艺术,而仅仅是泛泛了解美术。这对于我国整个教学体系的完整构建极为不利,同时,也无益于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
二、中学美术教学需要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的渲染
艺术素养并非人人都具备,同样,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的强弱也因人而异,因此,对于中学美术教学而言,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一方,专业的美术教师要能够用自身的艺术素养来激发学生对美术艺术本身的兴趣,进而才能将美术技能以及专业知识等内容更顺畅地传承给中学生。同时,在兴趣的导向下,中学生对于美术这门学科的认知也会有所提升,比以往更能融入美术的学习氛围中。
数字绘画在高校美术基础课教学中应用
摘要: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变革改变了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也为各类信息的存储、传输及呈现提供了数字化载体。计算机数字技术的升级与广泛应用使人类步入了数字化时代,数字绘画是数字技术与绘画艺术深度结合而产生的一种绘画视觉呈现形式,它的出现给传统手绘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该文首先点明数字绘画的优势,之后在分析数字绘画对高校美术基础课教学产生影响的基础上,探究如何在高校美术基础课教学中应用数字绘画,以期促进美术教学的发展,进而优化教学内容与手段,提升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关键词:数字绘画高校教学美术基础课
数字绘画以计算机数字影像语言为最终的呈现方式,相对于传统手绘而言,在作画技法、画面肌理、视觉效果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优势。但是从根本上讲,数字绘画依然以传统手绘为基础。随着数字绘画的流行,素描、速写、色彩等美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受到了较大影响,这一方面是因为数字绘画的便捷性、高效性为其广泛应用提供了前提条件;另一方面是因为数字绘画具有色彩丰富艳丽、肌理细腻的特点,弥补了传统手绘的缺陷。数字绘画作为传统手绘与数字新媒体相结合产生的新型绘画艺术形式,会随着计算机的大众化应用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与应用空间。在此背景下,美术基础课程教师应该积极应用数字绘画,有效发挥数字绘画的优势,综合数字绘画的特点,更好地构建美术基础课程教学体系,以多元化的途径帮助学生掌握绘画技法,提升学生的综合艺术修养。
一、数字绘画的优势
数字绘画的概念简单易懂,即将数字技术与绘画艺术相结合,通过计算机二进制语言呈现美术视觉效果。从其概念不难看出,数字只是一种绘画呈现的语言方式,但是在之前的研究中,部分学者往往过度聚焦于数字技术,忽视了对绘画的研究[1]。回顾数字绘画的发展历程,个人便携式电脑与操作系统的升级,对于加速数字绘画的普及和应用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如今,数字绘画被广泛地应用在动画、电影制作、插画设计等领域。对数字绘画的广泛应用逐渐延伸到美术教学领域,越来越多的绘画课程,如环境艺术手绘等开始通过探索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实现对数字绘画的应用,素描、色彩等美术基础课程更需要充分发掘数字绘画的优势,达到提升整体教学效果的目的。相对于美术基础课程,数字绘画具有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绘制技法、画面效果及视觉表现三个方面。首先在技法方面,数字绘画的技法已经由程序设定,因而更加规范、准确,如更加规则的点、线、形,更为程序化的图式选择等。数字绘画呈现出的元素不仅在结构线、轮廓线等线条上具有随性的凹凸感与明显的节奏感,而且在点、线、面,图式图样,造型选择上有着更加丰富的组合变化。搭配数字绘画软件中存储的大量光影效果,最终的画面无论是造型方面还是色彩方面都更加饱满充实,比传统手绘更能满足视觉对绘画艺术高要求的审美标准。其次,数字绘画在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具备大数据的技术优势,如当前常用的绘画软件,其在存储、备份一定的绘画作品之后,会根据作者的绘画风格与习惯推送配色方案、构图方案等,从而让绘画因数字技术而创作更加便捷。当然,这种大数据的技术优势也是数字绘画智能化的体现。一方面,教师依靠数字绘画的相关软件,可以降低绘画的准入门槛,帮助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另一方面,学生在数字绘画的辅助之下,能够结合电子画板的界面功能更为详细地了解绘画的造型、色彩等基本元素。整体来说,数字绘画的技法是在客观程序设定与主观元素组合的基础上共同实现的,元素经过合理的组合之后,对于视觉的引导性与聚焦效果更为突出。再次,数字绘画的元素库尤其是色彩库要更加细化、丰富、多样,这样才能呈现更加精而美、细而艳的画面效果,细微的层次感或者差异较大的垂落感,都会呈现不同的画面肌理效果[2]。最后,主观审美与客观程序的结合,或艳丽饱满、或颗粒感显著的画面感,最终都会以数字语言的形式传递到观者的视觉感官中。
二、数字绘画对高校美术基础课教学的影响
数字绘画的出现与广泛应用,对美术教学、创作与商业化应用的影响都是极其深远的。因为高校教学相对于美术创作和商业化应用具有一定的时滞性,所以就当前来看,数字绘画对高校美术基础课教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
基础绘画教学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运用
一、树立作画的整体观念
美术作品的好坏关键在于整体效果。一张画整体效果表现的好,在于作画时牢牢树立整体观念,形画的准确与否也在于整体观念知否强烈。整体观念是指思想认识上,要明确画画是一个由点线面明暗塑造的各种各样的形体构成的,有内在联系的,关系协调的的整体。一个物体的形虽然是由许多局部组成的,但是局部整体的正确是建立在整个形体比例、位置正确基础上的。单个物体正确与准确又是建立在画面物象关系的总体正确基础上的。作画的每一环节以及处理画面的任何一个局部,都应从整体出发,服从整体,是在确立整体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有树立整体观念,作画时才能正确处理好各个环节中出现的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二、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
观察是一种常见的用以具体把握事物细节特征和发展动向的主体性知觉活动。学生不会观察写生对象,也就不会观察自己的画面,绘画训练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观察方法十分重要,它决定作品的优劣和学习的进步幅度,整个画画的过程就是改变中学生据不观察的习惯,掌握正确观察方法的过程。人的眼睛在观察过程中会形成一定的观察范围,这就是视域,按照观察活动的双重性分析,视域具备有限性与无限性的双重对立统一关系,即焦点透视和散点透视之分。绘画的观察方法是整体与局部结合的观察方法。也就是从整体出发在保持整体感的前提仔细观察。例如,我们看一个人,由于观察的心理习惯,首先被其五官相貌及体型所吸引,这就区分了主次,眼睛在顺带看一些其他的局部细节,留下的是整体特征的印象,这便接近绘画的整体观察。但作画时仅停留此还是不够的,如此人的耳朵可能没注意到,脚上的鞋子可能没看清,以及衣纹特点没注意等。而在画此人的时候都要画下来,这就要求我们局部也要观察得到,而这些局部表现到何种程度视主体表现的如何而定。
三、掌握比较的作画方法
观察意味着比较,画画中的比较一般出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形体间的特征比较
高职美术教学多媒体技术作用浅析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进,教育部对高职美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高职美术教学的发展需求,对学生美术技能的培养和提高也带来很多不利影响。立足于高职院校美术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多媒体技术在高职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高职院校;美术教学;教学质量;作用
多媒体技术具有多重优点,已经逐渐被应用到高职美术教学中,为美术教学带来生命力。因此,在高职美术教学中,必须强化多媒体技术所占的比重,重点开展多媒体教学,以提升美术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多媒体发展背景分析
在高职美术教学中,教师通常使用传统教学模式开展教学,但亲身示范和进行绘画讲解难以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再加上高职美术课堂学生众多,受到课堂环境和学生差异性的影响,尽管老师讲课幽默精彩也难以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够随时接受和理解所学内容。他们常常一知半解,得不到详细的解释,因此美术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及时将多媒体技术引进美术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各种优势,使用图片、动画播放、音频等多种途径进行美术画面的呈现和讲解,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和热忱,给学生以直观的体验和感受,加深学生对美术绘画的热爱和印象。同时扩大和丰富了课堂知识内容,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为学生美术学习营造了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优化和改善了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效率,促进美术教学工作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