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行业管理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煤矿行业管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煤矿行业管理

煤矿零星事故安全管理探讨

【摘要】在煤矿作业中常常发生零星事故,事故的发生对于煤矿产业实现“零死亡率”目标有一定影响,降低煤矿工作零星事故需要煤炭工作者在岗位上提高警惕,降低人为因素对此的影响,从根本上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煤矿事故;煤矿安全;煤矿管理;安全监管

1引言

近几年科技的快速发展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在设备的更新和使用上,更多安全系数高、监控力强的科技设备开始走入企业中,科技的运用对于企业实现高速安全发展提供了一定的辅助作用,尤其降低了人为因素对于事故增加的影响[1]。在煤炭作业中,时而发生的零星伤亡事故需要在实际操作中有效避免,作为以“安全第一”为发展目标的煤矿行业需要将“零死亡率”作为最崇高的追求信念。

2煤矿行业事故安全的监管问题

2.1煤矿行业零星事故定义解读

在煤矿行业,零星事故的定义为在煤矿作业中因一人或多人工作失误导致伤亡事故的发生。零星伤亡事故与大型事故相比有所区别,与大型煤炭事故相比零星事故伤亡程度较低,且大部分是煤炭工作区的小规模范围内发生,一般发生原因是由于单个人或几个人出现工作失误,导致顶板塌陷、工作区漏水或者煤炭区爆炸等事件,一般发生在零星工作岗位和零散性煤炭作业的过程之中。虽然属于小规模事件,但是为了避免此类伤亡事件的发生,煤矿区工作人员还是需要在工作中做好预防和控制性工作,减少人为因素在生产过程中的影响,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煤矿区工作中一些零星性的岗位也是容易导致零星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所谓煤矿零星岗位指的是三人以下的一些岗位,这些岗位常常采用流动性工作制,同时也是煤矿区工作的重要岗位[2]。这些岗位包括机房硐室岗位工作、固定设备操作工作、地面检修工作车间及清洗选择岗位等等,这些采用轮流工作制的岗位,常常存在换岗时的交接问题,为事故危险埋下伏笔。煤矿区也存在一些零散性的工作作业,这些工作作业属于小组内单独完成,并且具有一定的工作随意性,在煤矿区工作时,这种零散性工作小组的工作调度时常常不会向上级工作组报告,行动上相对自由,作为其他工种的重要补充和支援力量,这就导致此类工种在工作中可能遇到很多危险,而且由于工作少有汇报,在危险发生时可能出现救援不及时的现象。

阅读全文

采矿工程中采矿工艺与改进技术探究

摘要:煤矿采矿工程的实施对于煤矿企业的发展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科技的创新,煤矿采矿工程中的采矿工艺与技术得以不断优化改进,采矿质量和效率大幅度提升。本文主要探究了煤矿采矿工程中的采矿工艺与改进技术,希望能够更好的推进相关技术发展和进步,提升煤矿企业经济效益。

关键词:煤矿;采矿工程;采矿工艺;改进技术

1当前煤矿采矿工程中常用开采工艺

1.1露天开采技术。露天开采是采矿工程中的常用采矿工艺之一,其特点在于受环境因素限制小、成本低、效率高,是一种比较稳妥的采矿工艺。在应用该技术之前,开采人员需要先做好各项基础勘察工作,找出矿井内部的最优采位点,再应用专业仪器将煤矿掩体岩石破坏掉,使用专业机械设备将煤矿从矿井内挖掘出来,最后通过运输装置将所开采出来的煤矿集中运输到加工点予以处理,最终这些煤矿资源转变为煤炭。露天开采技术的缺点也十分明显,例如在开采期间所需要对工作区域面积比较大,且开采期间所产生的一系列污染物会直接进入到空气中,对环境产生较大的破坏等,因此该技术并不适合所有的煤矿。

1.2极倾斜煤层开采技术极倾斜煤层的构造通常比较特殊,其断层和褶皱多,煤层厚度变化也比较大,开采煤层的赋存条件均比较差,煤矿资源的储量比较少,开采难度相对来说比较大,采煤工作面的生产能力低。因此,该开采技术多应用于中小型矿井。

1.3深井开采技术。煤炭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其通常都深埋于地下,经过数千年才能得以形成。过去由于技术因素的影响,在煤矿开采期间多是挖掘浅层地下部分煤矿,这种开采方式使得我国的浅层煤炭资源逐年减少。为了缓解资源压力,深层煤矿资源开采所受关注度不断提升,深井开采技术由此而来。该技术应用的基础就是将原有立井的深度加深,进而帮助煤矿企业获取更多的煤炭资源。深井开采的优势在采矿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而且传统煤矿开采的成本得以有效降低,对于煤矿企业的发展有着较为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该技术在应用时也存在有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即在开采期间所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管理难度增加,巷道支护难度加大,而且该技术应用期间,需要井下排水系统、开采系统等多个系统协同配合,才能使得相关技术更好的发挥作用与价值。

1.4填充式开采技术。该开采技术也被称之为人工支护采矿法,是现如今常用的采矿工艺之一。在过去技术不够成熟时,应用该开采技术主要是将水砂作为填充物,这一类填充物使得整个工艺的工序以及流程都十分的繁琐,而且成本相对比较高。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新型填充材料应运而生,填充材料由水砂转变为膏体和矸石。这一类物质的特点在于成本比较低,如矸石可以就地取材,将煤矿开采期间所产生的各种废石作为矸石,同时其还可以有效的解决压煤和堆存煤石的问题,即保证了采矿环境的安全和稳定,而且还有效的保护了生态环境。

阅读全文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论文

一、娄底煤矿资源的特点及安全生产的紧迫性

娄底市煤炭资源主要分布于区内中部的盆地内,其中涟源市资源储量最丰富,占全市的35.12%,其次为新化县、冷水江市,资源储量分别占全市的24.36%、24.34%,上述3个县市都是全国百个重点产煤县市之一。现已探明一定储量的矿区有芦茅江、金竹山、斗笠山等17个,分为117个井田,另有矿点5个。娄底煤矿工程地质条件普遍差,煤层顶、底板岩石破碎,采矿中有时会诱发矿震、岩溶塌陷和采空塌陷。且境内煤矿高瓦斯井多,部分矿井煤尘严重,煤层具有自燃倾向,易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爆炸和煤层自燃灾害。由于受地质构造及煤层赋存条件等影响,娄底市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事关煤矿企业的生存发展,同时也是影响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和社会安定团结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娄底市煤矿安全生产呈现点多、面广、基础差、灾害重的特点,曾因事故频发而引起国务院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近年来形势略有好转,但安全生产仍是悬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煤矿企业头上的一把利剑。如何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针对不同煤矿的生产特点,采取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有效提高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确保企业优质、高效、安全地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娄底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二五”时期,娄底市煤炭工作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呈现了“两增两减”的良好态势,即产量、单井规模大幅增加,矿点、死亡人数大幅减少,但事故总量依然较大。2013年全市煤矿死亡事故仍有20起死亡49人,其中较大事故3起。近年来虽然没有出现重大及以上事故,但安全生产管理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生产意识欠缺

一些县市乡镇领导重发展轻安全的思想依然严重,不能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发展经济的关系,在想到发展是硬道理,“数字”决定胜负、决定前程时,忽视了安全生产。其次,经营主体安全意识也较薄弱。在煤矿投资者中,真正懂得煤矿生产经营的专业人员很少,他们只知道煤炭行业是高回报的行业,却不知道这更是一个高危险、高风险的行业,不懂得煤矿开采安全投入是安全开采的前提条件,急功近利,铤而走险。在建井、开采、设备及管理投入上严重不足,不能达到基本的安全生产条件,一味追求产量,当生产和安全发生矛盾时,以生产为重,忽视安全。

2超深越界开采和自然灾害严重

阅读全文

煤矿地测信息化管理现状与发展

[摘要]伴随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已经应用到了各行各业,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信息技术在信息的采集、存储、分析和处理方面有了极大的进步,更是改造传统煤矿产业的强有力助手。煤矿地质测量信息化的工作在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我国煤矿行业在信息化、现代化方面还有许多不足,不能在各部门系统中建立信息化标准体系和共享机制。通过对各种煤矿地测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总结出了煤矿地测信息化系统的优点以及不足,并在现有煤矿地测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对未来煤矿地测信息化管理发展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地测管理;数据库;信息系统;共享机制;展望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日益成熟,计算机对于信息的采集、存储与处理也更加高效,越来越多的行业管理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不过,当前我国的煤矿产业缺乏完备的信息化体系,共享机制尚不健全,使得煤矿产业的发展遭遇瓶颈。另外,本国的煤矿地质条件较为复杂,例如出现断层、岩浆岩渗入等。因此,煤矿地测管理也应紧跟信息化的脚步,在不断提高开采技术水平的同时也要不断地完善其信息系统理论与方法。科学地对煤矿资源进行评估、开采,极大地提高煤矿生产率。

1煤矿地测管理的特点

煤矿是一个传统产业,在过去没有计算机技术作为辅助生产时,对生产中的各种数据分析都是运用人工完成。八十年代以来,煤矿领域开始引入了计算机技术,并在应用的过程中不断对其研究和开发。九十年代以前,开发平台是运用的DOS平台,随着操作系统的升级,出现了以Windows为基础的煤矿地测管理系统,如:Windows3.2、Win95、Win98,但大多为低版本。八十年代的开发工具主要是基于DBASE数据库管理系统,BASIC、FORTRAN进行地测数据库管理和多源统计分析,运用ATUO-CAD进行简要矿图绘制。在计算机语言不断发展中,开始运用Foxbase、Foxpro、TurboC等来进行数据管理和数值计算。运用ATUOCAD、MICROSTAIO进行矿图自动绘制研究。在程序设计方法上,多数地测管理信息系统没有基于面向对象程度设计的方法。在开发者方面,大多数开发研究者的专业相互独立,欠缺应用先进地理信息系统方面的理论和方法。综上所述,以往各地煤矿地测管理系统主要问题表现为信息化、网络化相对滞后,煤矿管理比较粗放,煤矿生产各部门之间的系统开发没有形成合力,不能形成有效的共享机制。同时煤矿生产信息本身具有动态性,更需要全面准确的数据,为煤矿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在我国煤矿生产不断精细化的过程中,这些落后的信息系统不能准确、快速地分析和处理煤矿地质测量数据,对煤矿企业的生产造成了极大阻碍。

2煤矿地质测量信息化系统的研发应用

开展煤矿地质测量旨在研究煤矿地质构造规律、发育特点等相关信息,是煤矿生产依赖的保障。因此,煤矿地质测量的信息化管理在整个过程中尤其重要。作为信息化时代的一种重要工具,“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处理系统”紧密依托网络运行的大背景,是一种专业的应用软件系统。一般而言,它主要由地质测量、储存数据、网络管理、煤矿常用基础绘图、GIS系统、用户远程网络管理等部分组成。它在供给专业辅助的前提下,还提供了通用CAD系统和GIS系统之间的图形文件和数据的共享交流。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处理系统拥有开放的DXF接口,能够通过命令方式扩充系统功能,用户可以经过多种方式进行计算制图。该系统可以从外部直接生成地测常用的基础图件。比如:柱状类图形、剖面类图形、平面类图形等,更为直观准确地为煤矿地质测量提供了依据。

阅读全文

市行管办年度工作要点

按照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围绕“推进富民强市、建设幸福”战略目标,结合行办工作实际,经党委会、主任办公会议研究,制定年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进富民强市,建设幸福”为主题,以“改革、稳定、创新、发展”为主线,以明确职能定位、创新行业服务体制为核心,以营造发展环境、构建服务体系、打造服务平台、激发行业企业活力为着力点,振奋精神,鼓足干劲、提高素质、转变作风、狠抓落实,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行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二、目标任务:进一步加快改革改制工作步伐,确保早日完成改革改制任务,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优化行业发展环境,构建行业管理新机制,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机关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树立风清气正、和谐向上的工作环境,确保各项任务的完成。

三、工作重点:

(一)、深化改革改制,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1、积极推进改革改制工作步伐。启动煤炭供销公司、煤炭运销公司、鲁中煤矿物资设备供应中心改制工作,争取二轻大厦年内终结破产程序,完成建筑材料产品质量监督站、经济联合发展公司清算、职工分流安置等工作,加强对纺织贸易公司改制工作的领导,完成破产财产界定,适时启动破产程序。

2、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进一步清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加快职工权益兑付步伐,力争年底前完成遗留的未兑付权益的兑付工作;完成1600名“4050”人员社保卡、医保卡发放。

阅读全文

矿山机电设备管理问题及对策

摘要:煤矿开采过程中机电设备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保证机电设备的可靠平稳运行对于煤矿的高产高效具有重要意义。矿山机电设备的可靠运行依赖于运行维护,这就要对机电设备进行管理。分析了矿山机电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策来提高管理水平,可以为矿山机电设备的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煤矿开采;机电设备;专业素质;技术标准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重型机电设备的使用使得煤矿开采的安全性和效率大幅度提高。为了保证煤矿机电设备的平稳运行,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管理贯穿了机电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从机电设备的购买到报废,因此,不能忽视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1-3]。这是因为良好的机电设备管理不仅有利于延长机电设备的寿命,还有利于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目前,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的管理还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导致各种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到煤矿的安全生产。本文分析了中国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下面将围绕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

1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1.1设备管理观念落后

从目前机电设备管理的状况来看,管理观念的落后是设备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设备的购买到报废,管理观念落后。在设备购买阶段,采购人员不能对机电设备的质量进行把关,很多不符合生产的设备投入到煤矿开采中,增加了后期设备管理的难度;在设备使用阶段,没有对设备进行合理的编号,在管理时很难找到设备的对应位置,即使一些设备的标牌损坏也无人问津。最为关键的是在设备检修上认识极为落后,总是认为“设备坏了再修”,没有正确地认识到设备维护的价值。这种观念导致很多设备错过了最佳的维修时机,大大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4]。此外,对于一些处于报废状态的设备没有报废,为了节省成本而继续使用,这不仅会影响到生产的安全,还会降低生产的效率。有数据统计,由矿山机电设备管理失误而造成的安全事故占到事故总数的30%以上。

1.2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较低

阅读全文

自然资源领域安全生产整治工作方案

按照《自然资源厅办公室关于开展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工作的实施方案》(赣自然资办函〔2019〕343号)和《自然资源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市自然资源领域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吉市自然资办字〔2019〕118号)的部署要求,为扎实做好全县自然资源领域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工作,确保各项整治任务按期按要求完成,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为深入贯彻、总理等中央领导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从即日起至2020年2月底,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开展全县自然资源领域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工作。通过集中整治,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切实做到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入脑入心,对排查出来的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实现全部清零;健全制度体系,明晰责任,正确处理好自然资源管理与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之间有机协调、相互促进的关系,切实解决“监管责任缺位,管业务与管安全脱节,推责任、不履责”的问题;高新区化工企业规划布局得到明显优化;进一步强化地质勘查、测绘行业管理;集中解决一批自然资源领域重大隐患和重大安全风险;组织地质灾害巡查排查,强化预警避让和应急处置,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进一步理顺、机制进一步完善、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

二、整治内容

1.优化高新区化工企业空间规划。部署开展化工企业规划检查,优化空间规划,统筹规划危险化学品产业空间布局,有效控制和降低危化安全风险,严肃查处高新区化工企业规划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行为,配合有关部门整治存在重大隐患无法保证生产安全、周边安全距离不满足外部安全防护距离要求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用地工作。(国土空间规划与用途管制股牵头,国土修复保护与征用地管理股配合,工业园区分局具体落实。)

2.强化矿山企业安全巡查。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非煤矿山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巡查,督促矿山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重点整治矿山企业重效益轻安全、安全制度不完善、安全规程缺失、安全投入不足、不按开发利用方案要求自上而下分层分台阶开采、隐患排查不深入不全面甚至对风险隐患视而不见等现象,配合有关部门深入推进矿山采空区、尾矿库的有关工程治理。(矿产资源管理股牵头,各乡镇所、分局配合。)

3.严厉打击违法违规采矿行为。排查矿山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对已关闭矿山企业、停产整顿矿山企业加大巡查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无证勘查开采、持勘查许可证采矿、超越批准的矿区范围采矿等违法违规行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大队牵头,矿管股、各乡镇所分局配合。)

阅读全文

安全管理在矿山采矿工程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得当前人们对于生产安全管理方面的关注度逐渐提升。根据相关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当前矿山开采对职工生命安全有着较大的威胁,因此为了尽可能的提升矿山开采工作的安全,人们开始对导致开采安全事故的因素进行分析。本文分析了矿山安全事故的成因,探讨加强矿山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帮助矿山改善安全管理,更好地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安全问题。

关键词:安全管理;采矿工程;应用分析

安全生产管理是矿山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任务,必须始终严格要求并小心实施。否则如果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将影响矿山企业的经济效益,甚至破坏社会和谐。矿山开采项目规模大,受各种因素影响,导致矿区工程安全管理工作难以保证[1]。因此,有必要综合分析影响矿山安全生产的各种因素,积极寻求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避免事故发生,保证矿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2]。

1矿山企业安全问题的影响因素

(1)缺乏安全管理机制。部分矿山企业没有设置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责任机制,管理人员的责任制度没有充分落实,使得部分安全管理问题无人负责,进而引发生产安全事故。部分矿山企业不顾作业人员的安全,没有提供完善的安全保障,使得作业人员处于危险的情况下作业。除此之外,部分企业现场安全管理队伍综合素质不高,未能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机制[3]。甚至部分地方政府和企业单位相互联合,庇护以及纵容各类违法采矿行为。(2)安全检查不到位。生产作业的开展,安全事故的把控是重点工作,必须强化项目安全管理工作。在矿山开采工作中,既要保障项目的质量,也要保障生产作业的安全。除此之外,还要保障作业现场人员的安全。这就需要做好作业现场安全检查工作,按照工程各阶段的安全管理要求,积极开展安全检查工作。从实际检查情况来说,部分阶段的安全检查工作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安全问题,是发生各类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3)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不强。部分矿山企业在实施安全管理工作方面,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使得安全管理制度没有有效落地,进而难以杜绝生产安全问题。除此之外,部分企业管理人员没有认真履行自身的工作职责,存在着工作不到位的情况。部分负责监督管理的部门,存在着监督方式不可行以及监督人员综合素质较低等问题。

2矿山企业安全管理的实践研究

(1)强化安全管理意识。矿山矿企业要想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就应强化自身的安全管理意识,重视作业现场安全的管理工作。对于矿山企业来说,安全意识是提高安全管理执行力必不可少的要素,企业领导要对职工积极开展安全培训、进行安全教育,使所有职工的安全意识都有所提高。在安全培训的过程中,应根据职工在平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有重点的进行培训。除了安全管理意识,管理人员还要加强对技术与操作方面的指导,规范各种操作行为。同时,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作业还应始终保持警惕性,及时发展存在的安全隐患,促使安全问题得到解决,提升工程安全性能。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对于当前容易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做好合理的防护措施,为工作人员营造安全的采矿环境,保证工程高效开展。(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制。我国现行的安全管理体制是:企业全面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企业作为安全责任的主体,应当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因此,企业必须认真研究与落实安全生产的实际问题,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方针,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矛盾,切实解决生产中的不安全问题,消除事故隐患,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到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使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在对安全管理体制执行的时候,管理者应对职工普及安全知识,进行安全教育,加强和员工间的沟通,使安全管理体制能够有效实施。应确保安全管理体制的动态性,能够按照不同的形式进行相应更改,不断完善安全管理体制。在管理过程中,不但要优化各个生产业务流程,还应对相应管理体制进行制定,按照不同岗位具体的需要,优化、细化安全工作的标准与流程,确保标准与流程的高效性、协调性,并结合到安全管理工作中,提高安全管理的效果。积极实施岗位责任制,对安全管理的工作进行分解与细化,使所有员工都有相应的工作与安全责任,从而提升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意识与责任意识,有利于强化安全管理的执行力。(3)采用监督激励机制。为了做到矿山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不仅要从安全意识和安全体制入手,还应从监督、激励与考核等机制入手,这些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减少对环境、人员的伤害及设备的损害,对于企业安全问题的预防有积极作用。为了做到这一点,企业就应重视安全监督,在日常工作中,对员工各项工作进行全面监督,确保其工作符合有关规范与标准。应定期检查生产设备,及时找出各种安全隐患,分析出现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管理人员要想科学、合理的监督,就应与工作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做到跟踪检查与监督,如有重要问题应及时向上级报告,重视工作中各种薄弱的环节,加强监督力度。应对员工的安全生产进行激励,鼓励其安全操作的行为,采取相应的奖罚举措,肯定并奖励在工作表现优异的员工,使其增强生产安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其他员工树立一个榜样,发挥模仿效应的作用,批评并惩罚在工作中有不安全、不规范行为的员工,对其他员工进行警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