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煤矿安全管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煤矿安全管理简析(5篇)
第一篇: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措施
摘要:分析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加强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的措施与手段,确保为广大矿井作业人员提供健康安全的生产环境,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措施
0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煤矿资源的需求也随之增大,煤矿企业为了保证煤矿开采过程的安全可靠性,必须加强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工作,最大程度地降低矿井中的瓦斯和灰尘浓度,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生产环境,避免出现各种由于通风问题造成的安全事故。企业通风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矿井实际开采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不断优化完善通风系统,加强对通风管理的监控作业,从而有效防止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
1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系统与设备问题
国内煤矿安全管理分析
一、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1.对煤矿从业者的各种行为控制不够,引致事故频发
据统计,目前因生产人员不安全操作所引发的煤矿事故占事故总量的七成以上,往往由于管理不善或者违规操作所致。具体而言,不少作业职工未能接受专门的安全技能培训,仅凭实践经验执行工序任务,整体素质较差,这势必增添安全风险,使由于操作失误引起的事故持续增加。
2.煤矿安全管理在制度层面较缺失
针对煤矿生产的安全管理工作,尚未设立规范化的管理部门,履行安全管理职责的人员通常是分管领导或该级别的部门负责人,管理工作在主体上发生偏差和错位。另外,广大矿井职员并未被统一纳入到安全管理的行列中,进而导致少数矿井生产职工消极应付,养成旁观、被动的错误习惯。煤炭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尚未规定有效的奖惩制度,过往推行的奖惩制度仅适用于“罚不走”的职工,已不合乎现今安全管理的客观要求。现如今,职工的频发离职在一定意义上使安全生产的后备人才缺失,直接出现技术力量薄弱、后备人才队伍匮乏的局面,长此以往,使煤矿的安全管理大打折扣。
3.安全管理的法制化建设和监督力度严重不足
我国目前在煤矿安全管理方面依然沿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制定的《煤炭法》,其无论在管理重点还是管理办法上均与现今安全管理工作相脱节。为此,一些地区的政府加紧制定了一批新的安全管理法律规范,然而,在法律规范落实的过程中,却未能执行到位。另一方面,监管力度不够大,尚未迈进正规化的方向。虽然安全管理中的检查频次较多,有年检、季度检、月检、自检等多种形式,但在每种方式的时长及方法均是固定的,煤炭生产企业已十分熟知安检规律,个别企业盲目追求生产效益,轻视安全检查,安全督查的效果欠佳。
煤矿安全管理研讨(5篇)
第一篇:煤矿安全管理路径
【摘要】
煤矿安全管理是一项多样化、综合化的管理模式,因此,在优化综合管理的路径中,要结合煤矿安全管理的有关制度建设,在推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突出煤矿安全管理的优化方式,能推动煤矿安全管理的有效运行。本文主要围绕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阐述,并探讨煤矿安全管理的优质路径,更好的实现煤矿安全管理对于提升煤矿安全效益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方式;优质路径
在煤矿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要结合当前煤矿安全管理中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突出在计算机软件管理、技术创新、制度运行等多方面的运用,并在安全管理的过程中构建全面、优质、高效的管理手段,能有效提升煤矿安全管理的多样化措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1煤矿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相关问题
现代煤矿安全管理与对策
我国的煤炭资源储备较为丰富,但大多数煤矿开采作业都是在地下进行的。因此,煤矿自然条件较差,开采环境复杂多变,加之开采人员技术水平偏低等原因,致使煤矿安全事故频频发生,极大制约了煤矿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重视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尽量降低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率。
1现代煤矿安全管理特点
煤矿生产具有复杂性、专业性、高危性等特点。现代煤矿也早已已引入信息化技术进行安全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煤矿安全管理效率。目前,现代煤矿安全管理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专业性,对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求极高。二是精细化,要全面摒弃过去粗放型的管理方式,科学合理地配置资源,精心规划管理活动,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实现投入、产出的最大化。三是信息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引入,利用计算机及相关管理系统对煤矿安全管理实施有力的管控,极大节省了人力物力。
2国内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通过对省内5家煤矿进行实地调研考察煤矿安全管理现状,发现存在下列问题:
2.1领导重视不够,安全生产意识淡薄
目前,国内部分煤矿企业的领导人员对安全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安全管理意识淡薄。同时,也未严格执行责任制,导致在事故发生后没有将责任一追到底,甚至问责制也流于形式。这使得部分人员心存侥幸,对安全生产不认真对待,从而造成采矿作业中的安全事故。此外,对一线工人没有进行系统性的安全培训,总是认为培训会增加企业负担,耽误采矿工作,甚至部分煤矿企业只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检查才简单走走形式。这种做法不仅是对工人不负责,也违法了有关法规,并对煤矿企业自身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职工健康管理的煤矿安全管理策略
职工健康管理是煤矿安全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煤矿安全管理》一书中明确了职工健康管理的重要性,以此为参考强化煤矿安全管理力度,结合实际需求制定完善的职工健康管理体系、选择职工健康管理策略,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保障煤矿生产安全,促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和谐发展。
一、推进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与实际应用
第一可按照《煤矿安全管理》书中阐述要求,加速煤矿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深化健康管理的理论研究,可在国家和地方两层面设置具体的科研题目,将国家层面的研究项目纳入煤矿安全的统一管理体系,将地方的研究项目纳入省级的监察或者技术部门进行监管。第二需加强煤矿安全健康技术研究单位和设备生产单位的合作关系。第三需加大对新产品的推广力度,在国家或省级层面发挥各自的渠道优势,对具有高科技水平和实用性的产品、设备或者一起进行重点推介,同时不断创新推广手段,从而提升产品的推销效果。具体可召开技术研发成果的推介活动,或者针对具体产品组织推介活动等。
二、加快推进相关法规和标准的更新完善
按照《煤矿安全管理》书中阐述内容,管理者应结合具体的社会发展情况革新煤矿的管理体系构建,从而提升相关人员的健康管理意识,促进煤矿井环境发生新的改善、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发生新的提升,从而完成对《煤矿安全规程》等规定内容的修改和完善。实施规定的修订工作需倡导广大一线施工人员积极参与,不仅可通过问卷形式了解规定的改善需求,还需深入到岗位一线进行信息的搜集和整理,深化安全健康技术的研究程度,以此提高技术的创新效果,在满足企业项目要求的同时,还需尽量参考一线施工人员的想法和要求,以此达到更为理想的法规完善效果。
三、增强煤矿井下工人的专业教育培训
1.可结合井下安全主题开展科普教育,尽量扩大对矿工的教育和培训范围,重点讲解井下环境特征及安全防护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及新型防护技术的使用等内容,全面提升矿工的理论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2.根据《煤矿安全管理》书中阐述的内容,需做好充分的入职前教育,特别是在实施井下作业前,做好井下环境介绍及相关安全方面的知识培训,同时在各类职业院校或者中专技校也可开设你煤矿卫生相关专业,或者在实施地质、测量等课程的教学时,将煤矿卫生课程内容进行科学的融入和渗透,使学生在了解煤矿生产相关知识的同时,也能对井下安全和健康方面提高认识。教学内容应侧重实用性特征,以此切实提高学生的理论和意识水平。3.要提升井下工作人员的入职标准。如果矿工未接受中专以上的职业教育,通常不应允许进入井下参与作业。适当提高井下工作人员的素质标准,能够大幅节约安全教育方面的培训成本,从而降低井下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实现煤矿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
煤矿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
摘要: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是煤矿生产行业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在如今煤矿行业的快速发展中,煤矿的生产中还存在一些安全管理上的缺失。为保证煤矿的生产更具有效率性和安全性,针对煤矿生产中所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实施更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从如何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生产设备的完善,科学管理的角度出发让煤矿的生产更具有安全性和监管性。
关键词:煤矿安全;安全管理;现存问题;对策
1煤矿安全管理的现存问题
(1)缺乏良好的安全管理意识与科学的责任制。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煤矿企业的发展竞争也愈来愈激烈,导致在煤矿企业在对煤矿的生产过程中不顾安全管理工作,只为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由于煤矿企业缺少责任制的生产模式导致了煤矿开采中的安全措施缺乏,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够健全等,导致煤矿生产中的安全事故发生时不能采取及时的应对措施。许多煤矿企业没有建立可靠的合法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没有科学化的监督开采工作,导致了煤矿开采中的安全事故发生,降低了煤矿产业的生产效率。(2)脱离实际情况进行生产作业。由于执法不严导致许多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脱离了实际情况进行生产作业,造成了安全事故的发生。虽然煤矿企业在对煤矿生产的过程中制定了生产制度,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管理人员更多是依据自我管理认知对煤矿产业进行管理规划,认为制度中的条例只是用来制约井下工作的煤矿工人,而自己的管理方式可以不受制度的约束,导致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经常出现违反制度,不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去管理等缺少约束力和公信力的情况出现。(3)相关设备、设施存有安全隐患。由于地下的工作环境对工作人员还有开采的设备具由很高的要求,但是由于在开采过程中,煤矿的设施设备上还存在一些安全隐患,由于煤矿工程的开采量大,我国的综合配套的设施设备上存在能力的不足,设施设备的老化影响了煤矿开产中的机电设备使用[1];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煤矿的开产过程中对设备需求量大,设备调动也比较频繁,导致许多设施设备运行时的任务繁杂,由于设施设备缺乏计划性的使用,导致在煤矿的井下作业中受恶劣的工作环境影响,让煤矿开采中的设施设备具有的超负荷的工作运作,严重影响了设施设备的使用寿命。(4)缺乏优秀的安全管理人员。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的制度上具有一个系统性,在生产过程中要完善制度的管理才能对存在的问题加以改善,目前煤矿企业的管理中缺乏优秀的管理人员,没有对管理制度的体系条例进行严格执行,在生产过程中对出现的问题保持模棱两可的态度,在事情的解决上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处理方式,管理上收集和记录的工作随意解决,没有认真的分析制度条例中所存在的问题,更不及时反应问题,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由于煤矿企业缺失管理上的优秀人员,也导致在制度审查中存在许多问题,无法使管理人员的工作具有规范性。(5)职工管理欠妥当。在煤矿企业生产中,由于煤矿产业对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要求普遍不高,许多工作人员对煤矿生产的安全体系没有系统化的学习和对知识理论的理解,工作时会出现对技术的把握不精准、设施设备的错误使用、没有在生产过程中追求精益求精的质量标准、敷衍了事的态度,在工作共没有充分的发挥自我的主动性,对上级的安排只停留在安排的工作上[2]。煤矿企业在对职工的管理上也缺乏培训上的缺失,由于企业在对新员工进行招工时的考核要求不高,职工的自身素质本就不高,后期企业的培训不够全面,导致员工在工作时不能正规化的进行工作。
2应对安全管理问题的有效对策
(1)强化安全管理意识,建立健全相关责任制。制度的管理都是有章可循的,如果管理制度上的不完善就对使管理制度体系存在空白等缺陷,无法去建立健全的相关责任制,无法更全面的贯彻到员工的工作中,所以在煤矿安全管理的制度中要建立以下几个相关责任制:一是合法性原则,在煤矿生产的管理中要切合实际制定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的制度,通过法律条例对作业人员的进行工作的规范和约束;二是规范性原则,管理制度条例的制定要规范工作人员在生产作业时的工作规范,对工作中出现的错误行为进行指导和禁止,避免安全意外的发生;三是科学性的原则,科学性的发展有利于煤矿产业有效的生产效率,管理制度的明确要结合科学依旧,将科学的高效化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更有效的指导煤矿的安全生产和解决煤矿生产中所存在的问题;四是严肃性原则,在制定管理制度的体系工作中,管理人员要持有严肃认真的态度去制定管理制度,制定出的制度内容要明确,担当起制度的管理责任,从实际的角度出发去制定煤矿生产的管理体系[3]。(2)强化政府监管。为更好的贯彻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政府要做好对煤矿产业的监管制度,从实际工作中对煤矿产业管理制度中的盲点和薄弱点进行分析和改进,建立健全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根据政府的要求构建一个制度管理体系,根据煤矿安全的管理要求,系统性的分析煤矿产业的制度建设需求,全面性的进行制度管理,将煤矿生产的安全管理紧密联系起来,保证管理制度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关闭不具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煤矿企业,防治资源的浪费和矿井的污染,严格打击非法煤矿企业的发展;各级政府机构的有关部门要针对煤矿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进行专项整治和隐患复查,更实际落实对煤矿开采的标准,监管部门要与煤矿企业的管理人员做好沟通,对煤矿开采中出现的瓦斯浓度等级进行鉴定,地下环境的污染进行检测,对其中可能出现的重大安全隐患进行信息通报,整改验收等工作,完善煤矿企业的生产运行,从而让煤矿企业依照法律法规的标准进行生产。(3)完善安全管理机制。煤矿企业的运行离不开安全的管理体系,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才能使煤矿的生产过程更完整更安全。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安全监督人员在工作中要有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对煤矿生产中出现的各种安全问题进行记录,并及时联系工作人员进行改善。只有加强对安全监督人员的管理工作,公正的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监督,才能及时发现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保证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完整。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些技术手段对井下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测,对有害气体进行监控。为保障设施设备在煤矿的开产作业中的安全,管理人员要做好对煤矿开采中设施设备的排查工作,定期的对煤矿开采的设施设备进行检修工作,预防出现设备故障影响开采工作,避免设施设备中所存在的故障加剧扩散。管理人员在进行排查的工作时,要认真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结合实际消除设施设备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4)加强培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为保障我煤矿企业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煤矿企业要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按照我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进行严格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在培训的过程中要按照我国安全生产法的方针进行明确的培训工作,对工作人员持有的个人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的指导工作,从如何在工作中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进行培训,让工作人员在在煤矿的生产工作中提高安全意识,对设施设备进行安全的操作程序工作,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熟练的工作;为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导致工作人员自身受到伤害,在事故中无法得到自救等问题,煤矿企业要加强培训工作人员的自救意识,进行安全事故等演练,让工作人员明白在安全事故发生时如何进行自救,减少安全事故导致人员的伤亡,降低安全事故带来的损失。(5)强化职工管理,完善激励机制。煤矿生产的过程离不开工作人员的开采,切合实际,煤矿企业要发展更好的煤矿产业就要加强对职工的个人管理。为做好职工的安全管理工作,要从对煤矿产业的从业人员的准入机制着手。为确保工作人员的工作技术,进行技术的检测、对煤矿产业的安全理念进行定时的核查,从薪资方面对工作人员进行奖罚等机制的工作管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认识性;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将先进技术引入到工作中,优化采矿的生产环境和人员的工作环境,让工作人员在工作时有一个可靠具有安全性的工作环境;分析工作人员在煤矿作业中出现的安全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对工作人员进行设备的安全操作指导,使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保证效率的最佳;煤矿企业要时刻关注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心理、生理问题,保证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降低在工作中发生安全事故。
3结束语
信息化煤矿安全管理论文
1信息化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1.1通风网络监测系统
这种监测系统与瓦斯监测系统大致相同,在实际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很多企业将两者放在一起进行监测系统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监测系统的准确性。这种监测系统主要由以下技术组成:网络工程技术、信息化应用技术、监测技术、仿真模拟技术。对煤矿安全生产及井下作业情况、施工作业环境要求、设备的选择都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还能有效的提高其煤矿安全生产的稳定性。
1.2瓦斯监测系统
瓦斯监测系统有很多种,其系统结构大多不同,但是其功能性却大同小异。瓦斯监测系统的硬件设备有:井上控制站、设备传感器、传输设备、井下分站、传输设备等,其功能是完成煤矿工程实时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处理。传感器是瓦斯监测系统中最重要的应用设备,主要有风速传感器、瓦斯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
2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对我国煤矿生产的影响
2.1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对煤矿生产的影响
煤矿安全管理周期循环策略
1行为安全管理理论概述
行为安全(BehaviorBasedSafety,简称BBS)是一种能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培养安全习惯和安全意识、促进安全氛围形成,进而提高安全水平的较为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行为安全学的研究最早始于美国和西欧,1931年Heinrich提出了著名的“古典”事故致因链,认为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动作”(unsafeact,我国翻译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Heinrich、美国杜邦公司、美国国家安全理事会、中国学者等根据事故统计得出,80%以上的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动作,而其余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物的不安全状态。行为安全方法最基本的研究内容就是解决人的不安全动作,也就是事故的直接原因。即人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而这些又与事故引发人所在组织的安全管理体系有关,安全管理体系又与该组织的安全管理指导思想即安全文化有关。这样,预测并解决具体的“不安全动作”就逐步演变成了“一套”行为相关问题的解决,其解决策略也就随之演变成一套理论和方法或者一套思维方式,这套理论、方法、思维方式就是现在所说的行为安全。
2问题的提出
煤炭工业一直是中国至关重要的基础产业,其发展对于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煤矿业的安全状况却不容乐观。从2003年起在煤炭总产量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煤矿事故数量逐年减少,安全生产形势趋向好转,百万吨死亡率逐年下降,但是重大事故和特别重大事故仍时有发生。因此,有必要针对煤矿业的特殊性,改进安全管理方法。鉴于大多数煤矿事故是由一线工人“违章违纪违标”所致,即人的不安全动作所致,而行为安全方法最基本的研究内容就是解决人的不安全动作,因此,有必要引进行为安全管理理念和方法,改善管理机制、提高工人的安全行为,逐步形成“以人为本”的煤矿安全管理体系。作为行为安全领域的先行美国QSE公司,成立于1988年,该公司在全球27个国家成功实施了1200多个行为安全管理案例,使客户达到了世界级安全水准。说明BBS的实施对于安全的提高是有效的。中国矿业大学傅贵教授说:“对于行为安全,从组织文化、组织行为、个人习惯、个人动作、安全心理等方面,很多专家或企业的管理者都有研究,但目前的研究情况是相对零散、不成系统的”。基于此,傅贵教授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现代事故致因链。行为安全方法在中国研究较多,然而应用较少,因为企业缺少正规的流程来鼓励每一个员工积极地参与到安全改进过程中,而不是简单地培训一群观察员。本文提出的BBS周期循环策略提供了BBS实施的基本流程,通过组建由员工和领导层组成的团队,为BBS的实施奠定基础。
3BBS周期循环策略设计
BBS周期循环策略包含三个步骤:①反馈、目标设置和培训管理者;②培训员工;③观察和交流。每一步骤所涉及到的人员已列入表2中,循环周期根据每个煤矿具体情况而定,通常1~2周为一个周期,随着开展时间的加长也可以合理的增长循环周期时间。此策略的负责人通常是安全科长,也可以根据煤矿具体情况而定。
3.1反馈、目标设置、培训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