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媒介技术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通过大众媒介推广农业技术论文
1推广农业技术的主流大众媒介方式
以农业科教片为代表的影视媒介就是运用电视电影精彩的画面艺术表现手段,以宣传、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知识为主要表现内容,以解决现实农业生产中需要的技术问题为目的,指向性和意识形态明确的,能够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这种推广方式产生的作用特点是内容形象逼真、显示深刻、音像效应、容易理解、推广范围广、成本低。网络化推广媒介就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利用网络数据库进行推广传播的形式。农业技术的推广也正在朝着网络化、全球化的方向发展,现阶段利用网络推广农业技术的主要表现为农业数据库、农业网站和专家系统。网络媒介可以数字化、全球化的传播推广农业技术信息,并且易储存、复制、检索、传播大量的、多样的信息,能够快速的运用多种媒体,交互式的兼容多种传播方式,可以个性化的、多元化的、自由的加快农业技术推广速度,拓展农业技术推广的角度,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效果。
2大众媒介推广农业技术的特点
通过大众媒介推广农业技术可以做到传播信息快,推广迅速且互动性强,可以有效的进行信息反馈。利用大众媒介平台可以在更广的受众范围内推广农业技术,并且内容丰富多样,生动形象,简单易懂。由于电视、电脑普及率的提高,大部分农村居民可以很容易的通过这些设备接受到所传播的技术推广信息,农业技术可以声画并茂,图文兼备的快速传递出去,通俗易懂,让人们一看就能明白,从而提高了推广工作的效率。在利用大众媒介推广农业技术的同时还会改变农业受众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促使农业受众逐渐形成信科学、靠科学、用科学的价值观念。在其取得的良好推广效果和现实作用的基础上,还可以增加农业受众对政府的信任以及政府的威信和公信力,促进农业生产者的生产、生活积极性,提高其幸福指数。在另一个角度来看,农业受众通过大众媒介接受农业技术的同时,还可以得到影视艺术的审美享受,从而娱乐生活。
3通过大众传媒推广农业技术的注意事项
大众媒介推广农业技术要注意其目的性和时效性。目的性就是指在选择推广媒介时要考虑技术推广的目的性,推广的内容决定推广的形式和载体。推广技术信息的内容长短,表达方式,理解的难易程度这些都是要考虑的因素,要利用适合的媒介形式以保障达到推广的目的。对于农业技术信息而言,其有很强的时效性,对于推广者而言,要综合考虑影响农业技术推广时差的因素,以保证选择适合当地有效的媒介形式推广农业技术要在有效的时限内发挥最大的效果。还要注意有的放矢性和因地制宜。在利用大众传媒推广农业技术时,要充分考虑推广对象的生活、生产方式和教育文化程度,以及基础设施普及率,这些都决定了推广效果。我国的农村经济和文化发展极不平衡,东西部也存在巨大差异,各地的地理人文因素也有很大的不同,南米北麦,差异较大。因此在推广农业技术时,要充分考虑地区差异,做到因地制宜,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利用大众媒介进行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还要注意其科教性。推广的农业技术要具有科技含量和现实生产能力,能够促进农业产量的提高,具有推广价值;农业技术推广信息要具有科学和谨慎的逻辑性和准确性,推广内容要完整连贯;农业技术推广不要忽视其教育性和应用性,这是推广受众接受先进农业技术的前提。
4通过大众传媒推广农业技术的现状
科技期刊出版走向媒介融合思考
21世纪初,全媒体化的概念被引入中国。近十多年来,国内一些科技期刊开始逐步脱离单一的纸质出版,转向探索全媒体化的出版和传播途径。比如《同济大学学报》通过微信主动推送本刊资讯、论文写作方法、行业动态等信息;一些科技期刊如《农学学报》《自然与科学》《电脑报》等自主开发APP,不仅为读者提供全文阅读,还通过高清图片、内嵌视频、交互功能等设计拓展阅读体验,吸引读者[1-2]。值得关注的是,人们多使用“全媒体化”而不是“媒介融合”来描述期刊、报纸、图书等传统传媒领域正在发生的变革。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Pool在《自由的技术》中首次提到“媒介融合”一词,并指出“一个形态融合的过程正在使各种媒介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任何一种过去只能通过单一媒介提供的服务,比如广播、报纸、电话等,现在都可以由多种媒介来提供”。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认为,全媒体化只是走向媒介融合的一个过渡性阶段,并不等同于媒介融合[3]。但已有的报道并没有阐明全媒体化与媒介融合之间的差异以及过渡方式。本文尝试探讨科技期刊出版走向媒介融合的关键性问题,并分析其进行媒介融合的深层含义和可行路径。
一、科技期刊出版如何实现媒介融合
业界有一种观点认为,不同的出版形式之间有天然的壁垒,数字出版永远无法消灭传统的纸质出版。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不同的出版渠道本身都有其特定的受众群,出版的形式决定了它只能对它所能影响和覆盖的区域投放内容,也就是说,某种人只能被某种媒介影响。基于以上观点,有研究者提出,科技期刊应朝媒介融合的方向发展,而科技期刊走向媒介融合的出路就是全媒体化,即通过出版手段的拓展来实现业务的扩张。然而,将媒介融合与全媒体化等同会催生一些问题,首先,信息的同质化不可避免;其次,全媒体化虽然促使期刊内容传播的速度加快,但简单地把相同的内容通过不同的媒介推送给读者,不仅大大浪费了媒介资源,而且使得科技工作者所需面对的信息量大大增加,削弱了他们深度阅读以及追踪热点的能力。因此,科技期刊出版的媒介融合,应该是媒介作用、传播方式、组织结构及其他相关要素的融合,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通过同一机构,借助多种媒介手段展示特定科研领域或同一主题的论文,通过全媒体化和内容融合的方式提高论文的传播效率,扩大论文的影响力。如此一来,期刊的编辑不再是简单地对稿件进行加工,而是对论文作者、研究对象和内容、研究方法和结论进行全面的数据采集、挖掘、过滤、整理与再加工。然后,通过不同的媒体渠道,以不同的表达方式,选择性地发表与论文及作者相关的内容,让读者与编辑部形成良好的互动,并将最具参考价值的科技成果及时推送到读者的个人终端。这种方式的核心思想是,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各种表现形式来全方位地展示论文,并通过期刊、微信、邮件等多种媒介手段来传播信息,吸引读者和作者参与。媒介融合并不排斥传统的纸媒,而是把它当作“全媒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让传统纸媒和新媒体相互补充。出版形态的多元化,以及不同媒体的交叉互补是这个层面的媒介融合的主要特征。媒介融合绝不能是同一内容在不同媒体的简单堆积或重复,而是综合运用不同的媒体,以最合适的传播方式、最精彩的内容呈现提高论文的可发现性和可阅读性。第二,媒介融合意味着多个机构和平台借助媒介实现融合,各个机构和平台之间不是分散的、彼此独立的,而是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其核心思想是,多个机构和平台通过媒介临时组成一个组织,这个组织围绕一个主题或主题词的论文素材,利用不同形态的媒体,形成一种合理、快捷的传播模式。在这样一种机制里,多个期刊社收集到的知识对参与其中的期刊社是开放的,作者或读者可以通过这个传播圈的任何一个节点分享同一个科技成果,期刊社和作者、读者之间不再是点对点或点对多的关系;作者或读者将能通过虚拟的链条节点查看所有的数据。开放性、去中心化和自治性是这个层面的媒介融合的主要特征。近几年,互联网从信息互联网向价值互联网、次序互联网转型,目前,互联网已进入生态时代。可以预见,以共享与共识链接为主要特征的分布模式,将促使大量机构和平台开展跨机构和跨平台的创新性合作,这对科技期刊的出版将产生颠覆式的影响。
二、媒介融合与科技期刊出版的出路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社会里,强大的数字信息和网络媒体为碎片化阅读提供了发展平台。在碎片化阅读的大背景下,读者渐渐养成了花尽量少的时间,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的阅读习惯。篇幅较长,风格严谨的科技论文,不可避免地与新媒体时代信息碎片化、快速化的需求相悖。目前,媒介融合是否是科技期刊出版的唯一出路是业界关注的热点。数字出版因其成本低廉、海量存储、互动性强、传播便捷等特点,已经成为科技期刊转型的必然趋势。20世纪90年代中期,高校和各级协会的科技期刊就陆续推出了自己的网站,实现了作者在线投稿、编辑在线办公和专家在线审稿等功能。经过多年的实践,以纸质版、网络与电子版多元形式全媒体出版产品的模式日渐成熟。2017年11月,我国正式宣布《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为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的官方平台,《科学通报》《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等数百家中国学术期刊成为论文网络首发的首批试点期刊。网络首发论文,一经审定,无须确定纸质出版时间就能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使用中英文两种语言第一时间刊发。这种方式不仅能将论文发稿时间缩短至三个月内,还能配合视频,直观展示实验过程和相关数据,是科技期刊第一个层面的媒介融合。目前,大部分的科技期刊已经实现了“刊—网”的单向融合。网络的兴起加快了科技期刊媒介融合的步伐,但同一内容的两种版本由不同供应链各自出版发行的方式,造成了边际成本上涨、出版模式混乱的局面。期刊产品全媒体供应链被割裂,牵制了期刊和图书馆等信息服务机构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目前,业界研究者提出了实施“刊—网—馆”融合运营模式来破解这一难题的观点。“刊—网—馆”分别指学术期刊、平台和图书馆,我国将在两年内有计划地完成三者的融合运营,逐渐实现科技期刊第二个层面的媒介融合。期刊出版的媒介融合,使得作者、读者和期刊社之间存在多元角色互换的可能。不仅作为信息接受者的读者可以成为作者,作者也可以变为读者。对科技文化的传播者期刊社而言也是如此,读者可以向期刊社推送新的问题;期刊社可以向作者就新的问题组稿、约稿,并反馈新的问题给读者;作者可以与期刊编辑沟通修改论文,期刊编辑也可以收集相应的信息,参与作者的选题。这种传播方式和受众角色的多元化发展,无疑会改变科技期刊出版的模式。虽然目前我国的科技期刊仍面临出版数量与国际话语权不平衡的现状,但只要与时俱进,迎接媒介融合的挑战,我国科技期刊就会挣脱这种不平衡的状态,实现快速发展。
三、科技期刊的融合发展与全媒体化
Pool教授在提出媒介融合的可能性时说,“分化与融合是同一现象的两面”。科技文化产品的进一步分化,使得丰富、多元和个性化的文化产品成为媒介融合追求的目标[4]。目前,很多科技期刊已经在媒介融合上有所突破,比如《浙江大学学报(社科版)》微博可以展示论文的短摘要,推荐优先出版的论文;《中国国家地理》的APP设置了“文章阅读”“每日一图”两个阅读板块并提供文章位置服务功能,其中“每日一图”板块突破了纸质图片尺寸的局限性,让用户可以下载高分辨率的图片。由此可见,科技期刊的媒介融合突破了纸媒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局限性,通过简短的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设计丰富和延伸了阅读体验,迎合了当今读者的阅读习惯。笔者认为,科技期刊在融合发展的同时,不能忽略全媒体化,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第一,科技期刊媒介融合的直接表现形式是科技文化产品形态的多元化。以现在比较流行的APP为例,如果期刊编辑没有掌握相关技术,熟练处理碎片化文章,提供迎合用户需求的内容,那么可能导致用户逐渐流失;如果要求期刊编辑具备熟练的多媒体技能,能轻松完成所有的信息采集、数据加工和图片整理工作,或许会牺牲期刊编辑提升专业技能的时间,削弱科技传播的创新性和影响力,结果是得不偿失。针对这样的现存问题,全媒体平台提供了解决之道,其通过多平台合作丰富了科技文化产品的形态,减轻了期刊编辑的压力,为读者提供了多元化的科技文化产品。第二,媒介融合并不等同于全媒体化。新媒体时代,科技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和传播者是可以分离的。科技期刊的论文可以通过自己建立的平台,也可以与其他平台合作,共同实现科技成果的丰富、传播和“贩卖”。比如有些精读外刊采用付费阅读、学习社群、分享打卡的模式来运营;学员付费后,公众号定时推送一定数量的阅读内容,如学员能坚持阅读80天,并在朋友圈分享,即可获得英文原著实体书。这种做法的本质,是把知识变成产品和服务,仅通过微信就可以实现知识增值的效果。朋友圈是这一模式发挥作用的社交平台,它的影响犹如涟漪,一圈一圈地扩散。在这个过程中,科技文化产品的形态重组,以及突破媒体界限的流程再造是媒介融合更深层次的含义,这也是全媒体化和媒介融合的区别所在。
媒体融合与学术期刊发展思路
1媒体融合发展背景
西方学者对媒体融合的研究起步较早,20世纪7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创始人尼古拉斯•尼葛洛庞蒂首次提出媒体融合的概念(MediaConvergence),他认为“媒体融合是将各种各样的技术和媒介形式汇集在一起”,并指出“数字化将决定我们的生存”。在我国,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发展迅速,使人们快速步入信息时代。近年来,3G技术、移动互联技术在通信和大众传播领域全面推进,数字化新传媒以及新的传播方式层出不穷。在此环境下,我国新闻传播界引入媒体融合这一概念,并将其内涵进行拓展,使不同媒体通过交互作用,达到和谐共生、互促发展的状态。媒体融合是基于多元化信息传输渠道的新兴传媒模式,将以往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通过数字化技术与电脑、手机客户端、阅读智能终端等有效结合起来,衍生出多种形式的信息产品,通过不同的传播平台实现资源的共享,使受众能够随时随地、便捷地接收、查阅、观看自己所需信息。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媒体融合发展提出了具体目标,强调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要利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可见,媒体融合将成为新闻传播、出版发行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目前学界的研究热点。
2媒体融合时代学术期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互联网络技术日臻完善。受众一改以往只能通过纸质媒介阅览信息的状态,他们更倾向于通过手机、电脑等即时通讯设备获取海量的信息。信息时代纸媒危机,曾经覆盖面广、影响力强的《京华时报》《东方早报》均于2017年1月1日休刊,《东方早报》原有的新闻报道及舆论引导等内容全部转移到澎湃新闻网。具有传播思想、发展学术、传承文化等社会功能的学术期刊,其纸刊也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目前,绝大部分学术期刊的出版方式还是以纸刊为主,通常是将纸质刊的同等内容上传至网络数据平台。在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学术期刊不可避免地面临如下一些问题:(1)学术论文的时效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2)学术期刊容量有限;(3)传播面、影响范围有待进一步拓宽;(4)学术论文的呈现形式比较单一。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如何将学术资源和学术信息通过电脑、智能手机、移动终端等设备及时、迅速地传播出去,在读者、作者、编者之间实时流通,是学术期刊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必须认真考虑的。媒体融合,虽然对以往按部就班运行的传统纸质学术期刊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同时也为学术期刊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契机。因此,研究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的发展,对推动我国新闻出版业的进一步繁荣具有重要意义,对促进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3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运行策略
学术期刊展示的是特定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具有引领、评价、传播和馆藏的作用,其中所刊发的文章主要以原创论述、研究综述、书评等为主。目前,各办刊人就学术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已达成共识,纷纷探讨融合之路,并付诸实践,针对传统纸质期刊所面临的各种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
3.1优先出版,网络首发
学术期刊选题策划与组稿和内容分发
当今,技术、知识和信息突破了地域和空间的界限。从纵向传播的传统模式,变成了横向、共时态传播。互联网的出现使得消息的推送和内容分发更加方便、可得,呈现碎片化特征,这一方面加速了读者群和作者群的分流,另一方面又为一个个具有相同专业领域的小众群体提供了高度聚合的可能[1]。对科技期刊来说,顺应时代的变化,在选题策划、高质量稿件的组稿、约稿和内容分发过程中进行转型实践,用更加人性化和富有创意的方式,贴近读者的需要,对保证期刊的内容特色与核心竞争能力非常关键。因此,本文拟通过多源数据融合的选题策略和媒介融合的方式,对技术发展环境下学术期刊的选题策划、组稿和内容分发等做一些探索。
一、选题策划、组稿和内容分发所面临的问题
(一)选题策划环节:学术动态的海量化
科技的日新月异以及学科内部各个领域的高精尖趋势,都使得前沿的学术信息更加分散、无序,而且处于不断变化中,时不时还会受到肤浅或虚假、不实学术成果的干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互联网时代学术动态也已经日益海量化。然而,选题策划却要求编辑能够把握学科发展走势、热点领域、交叉和新兴领域以及存在的亟须解决的难点问题。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巨量信息,编辑必须通过查询、搜索、积累原始选题,并在积累的过程中形成独特的视角。在海量化的知识信息中进行查询、搜索,积累选题,依靠人力作用非常有限。通过互联网或人工智能技术,积累得越多,挖掘得越深,就越有利于提取出正确的信息,找到合理的选题角度。
(二)组稿和内容分发环节:媒体环境的全媒化、智能化
媒体环境是各种媒介所营造的一种社会情境。首先,“互联网+人工智能”支配的媒体环境在从两个相反的方向构建受众:一是不断地细化受众,使特定的受众群体变小;同时作为一种高效率的媒介又为聚合大规模的受众群体提供了可能。比如,今日头条就是基于数据挖掘的推荐引擎产品,它根据用户需求推荐有价值的、个性化的信息。其次,“互联网+智能技术”为科技文化产品的传播载体和内容形式提供了各种新的可能。例如,期刊可以第一时间通过微信、微博进行信息传播,推送摘要,突出“快”;也可找准出击点,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各种形式展示论文,吸引读者,突出“巧”。同时,在后续的不同时间节点,跟踪传播动向,不断深化和拓展同一主题,以巩固期刊栏目的传播效果。在这种情形下,组稿和内容的分发变得不再是一个主动搜索的过程,而是一个通过关系匹配、兴趣耦合,应运而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组稿和分发的内容要十分贴近受众,才能将互联网时代的优势完全发挥出来。
(三)组稿和内容分发环节:新媒体及其互动生态化
学术期刊传播力建设路径
学术期刊是服务于知识推广,知识创新,知识应用的媒体。作为媒体,就要研究传播效果、传播力。国内最早界定传播力概念的是刘建明于2003年提出的,传播力是媒介传播力的简称,指媒介的实力及其搜集信息、报道新闻、对社会产生影响的能力[1]。他认为,从外在层次上看,传播力包括媒体规模、人员素质、传播的信息量、速度、覆盖率及社会效果,其中传播效果是媒介传播力的主要表征[2]。传媒杂志社常务副社长周志懿认为,传播力包括传播的信息量、传播速度与精度、信息的覆盖面以及影响效果,可以用传播的速度、强度、宽度与精度四个指标去考察[3]。因此,加强学术期刊传播力的建设路径要以经营的思维,围绕传播的内容、方式、规模、人员素养、营销策划等方面来进行。
1大数据理念赋予“内容为王”新含义
传播力的大小归根结底取决于传播内容的好坏。学术期刊是内容产业,有一流的内容,才有一流的效益。要确保好内容,就要建立一支好的作者、编辑、专家队伍。然而在大数据理念下,“内容为王”在传统内容之外又有了新含义:一是以“全产业链”的模式,对内容资源进行整体的集约整合,将内容、作者群、读者群、网络出版平台、数据库、OA处理系统等整体推出,形成学术期刊内容传播的整体效应、规模效应、平台效应。二是深度挖掘科技信息内容,开发衍生信息。在大数据时代,用户的需求呈现定制式、多层次、差异化的特征,学术期刊不能再局限于传统的仅提供论文的目录、摘要、正文,还要提供与论文相关的作者信息、科研信息、点评信息、行业信息等扩展内容。针对这些衍生信息,可在网站增设读者交流社区、专家在线咨询、文献计量统计分析模块等,也可灵活办刊,栏目设置多样化,出增刊、副刊,设立科研动态报道信息。《英国医学杂志(BMJ)》的“新闻”栏目、《NEJM》设置的“视点”栏目,主要报道医药领域的政策、事件、科研成果等动态新闻信息,便于读者了解比较全面的信息。《中华医学杂志》设有《医学动态》,向读者介绍国内外的医学科技新闻。《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每年出版一期增刊,介绍科普知识[8]。这些个性化的办刊方式,加深了信息的传播强度和深度,满足了一些用户的个性化、边缘性需求,提高了服务的互动性、高容量性、实用性、时效性。三是学术期刊编辑对内容的主动引领,即在编辑过程中,在不改变原稿基本信息的前提下,根据学术期刊传播的需要,适当加工,赋予新角度、新含义,既引导稿件的内容方向,体现办刊的定位、理念和策划要求,又让读者接受到更加权威、明确、全面的信息。
2注重利用新型传播方式
2.1优质论文优先出版
传播的速度决定了学术期刊信息的时效性和价值。信息传播越快,时间越早,其价值就越大。学术期刊要克服纸质期刊发行周期长、容量有限等不足,实现优秀论文和热点论文的快速传播是吸引读者,扩大传播效果的可行做法。快速传播的做法有:①利用自建网络、合作网络或新媒体在线发表。将学术论文先进行信息化处理,然后在第一时间,实现期刊的预出版。国际上一些知名的学术刊物都开设了这样的平台,如Science的“Express”、《Nature》的“AOP”等。②在第一时间将科技期刊论文交给中国知网等优先出版数字平台,可以出版单篇优先、整期优先。排版格式可不同于印刷出版,根据各种数字出版传播载体的特点与优势灵活设定。现在国内通过此数字平台实现优先数字出版的期刊已有一千多种。③推荐到有影响力的网站或微信平台上,扩大关注范围。例如《煤炭科学技术》就用此方法作为加快传播速度的手段。
2.2发挥新媒体灵活多样的特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研究
摘要:本文对2011—2018年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的期刊论文等进行计量分析,了解到近年来学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的基础理论和对策研究上成果显著,但传播学理论研究较少、应用型研究论文较少、高水平研究力作不多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今后的研究应注重基于传播学理论展开多学科研究,坚持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齐头并进,致力于创作高水平研究力作。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基础理论
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借助网络媒介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更大范围、更深程度的传播,达到净化网络生态环境的效果,是学界急需探究的一个热门课题。本文主要对2011—2018年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的110篇核心期刊、C刊论文进行分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的基础理论研究、对策研究进行详尽分析和整体研讨,致力于梳理研究现状、提出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进一步深化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议题等提供前提,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深入发展。
一、基础理论研究:层面颇广、角度多维
笔者根据学界研究成果,主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的内涵、特征、成因等基础理论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与研究。
(一)关于网络与网络媒介的内涵学界尚存分歧
分歧点主要集中于网络媒介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之间的关系。郑洁[1]认为,网络媒介集报纸、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介的各种优势于一体。刘文佳、杨永志[2]认为,网络媒介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之后发展起来的新兴传播载体。可见,学者们主要认为网络媒介是在传统媒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媒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网络媒介具体表现为新媒体、自媒体等媒介形式。王金磊[3]认为,新媒体是通过以电脑、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终端向用户提供海量信息。自媒体主要是指传播主体借助互联网技术平台,将自我采集或议程设置好的内容传播给受众的媒介形式,又称个人媒体[4]。可见,对于新媒体和自媒体两个概念,其定义具有交叉、重合的部分,学界目前尚未给出统一论断。
学术期刊编辑职业素养提升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突飞猛进,互联网的普及,新媒体应运而生,逐步进入了普通百姓生活中,且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主流方式。新媒体是有别于传统的报纸、书籍、期刊、广播、电视等媒体,而依托数字化技术形成的新型媒体形态,利用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网络、卫星等渠道,应用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1]。新媒体的出现,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受众面较小的学术期刊,因其的电子版在网络、数据库中唾手可得,使得纸质版期刊几近处于印刷停滞的局面。新媒体技术表现出来的巨大优势,以及互联网、移动终端的普及,为学术期刊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变革。因此作为学术期刊的编辑,应主动顺应时代的变化,主动学习新媒体技术,调整自我,提高编辑职业素养,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
一、新媒体时代的特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新型媒体不断涌现,诸如数字期刊、数字广播、微信、微博、博客、慕课、触摸媒体等形式。新媒体以其传播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互动性强等特征,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特别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新媒体的使用和推广更为广泛。新媒体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传播即时性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递和更新速度非常快,受众只需通过电脑、手机、Pad等智能终端,就能够做到信息的即时、快速接收、飞速传递,从而打破了传统媒体时代定时定量的传播规律,如学术期刊和传统纸刊存在的刊期、页码等限制,突破了信息传送的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
(二)内容多样性
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创造者,也是信息的分享者,这决定了数据内容的多样性。海量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可以实现信息数据的共享共联,可供获取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学术期刊跨平台传播注意的问题
人类的一切活动行为都离不开信息的传播与接收;但是,信息技术发展告诉人们,任何一种媒体的发展不仅要拥有丰富、优质的信息源,还需要谋求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枢纽位置,才能提升媒介在新的社会生产体系中不可替代的价值,而不是只沿着媒体提供信息、提供内容的线性方式,墨守成规。美国传播学家波兹曼(NeilPostman)曾指出,一种新媒介不是增加了什么,而是改变了一切。移动互联网改变了受众信息接收习惯和方式,甚至改变了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在新的媒体环境中,学术期刊要变什么,才能放大其单一传播的价值,拓展生存空间。2015年3月31日,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财政部联合了《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针对期刊的融合发展,《指导意见》给出了3个关键词,即“创新内容生产”“创新服务”“加强重点平台建设”。学术期刊求变,必须认清变什么的问题。
1学术期刊生存逻辑的改变:变革信息加工模式,延伸学术信息生产链
任何一种媒介功能实现的前提条件是传播优质内容信息并满足受众需求。优质内容生产是媒介生存的基础。规范的、科学的、严谨的科研成果信息传播是传统学术期刊的生存基点,其积淀的优质内容信息也是学术期刊立足多媒体环境中的优势所在;然而,不同媒介具有不同技术特征与信息表达方式,优质内容必须有适当的媒介形式匹配才能传播并被接受,因此,学术期刊跨平台传播首先要解决内容生产与多媒介平台表达形式的“匹配”问题。在学术期刊融合多媒介传播的探索过程中,必须以期刊全媒体服务思维与意识,明确技术与内容的关系,一方面需要坚守立足之本的“学术性”,另一方面要解决优质内容如何以适当的形式与平台匹配,即从信息生产加工的层面来说,学术期刊传播价值不仅是提供“优质内容”,还需要解决“如何提供”与“怎样匹配”的问题。
1.1信息内容采集由“点”延成“链”
信息技术发展不仅重构了信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传统平衡,而且重新定义了信息组织模式。在众生哗然,人们利用新媒体平台随时随地都能分享信息的当下,传统媒体价值大多表现在:它是思想的载体与观点的载体,即不仅是信息,更多的则是对信息的解释权。学术期刊既是信息加工者,也是资源的发掘与整合者,必须打破传统媒体的生存思维,重新调整自身的生存逻辑,转变学术信息的生产理念,把学术期刊从科研成果信息报道延伸到对科研行为过程信息、成果产生背景信息等进行深度挖掘与集聚。对科研成果背景信息整理、信息生产加工不再以单一的科研成果为对象,而是以“科研成果数据”为内核,发掘生产源头数据、生产过程数据、传播过程数据等。通过多种媒体融合,将传统的以科研成果数据为点的信息内容采集,延伸到数据链的链接与采集,以科研成果信息为“源点”链接相关背景数据与科研前沿动态数据,搜索整理科研行为数据,并对传播后的反馈数据进行后续加工与审核,汇聚社会网络媒体相关信息。首先,在学术信息的“源头”是科研成果产生的背景下,可以从创新意义的视角聚焦学术命题价值,通过链接、互动,集聚相关背景信息,以增强学术期刊的学术导向,促进学术成果的新陈代谢。其次,关注科研成果产生过程中生成的数据,如原始记录、科学研究素材、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以及中间成果等。运用网络智能技术,对这些科研行为过程的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并使其结构化与可视化,将事实信息数据化,可描绘与回溯科研行为轨迹。第三,科研成果传播后,搜集与整理受众对某种学术命题的影响程度、价值影响范围、学术人员的参与度和关注力等信息,可以评估学术命题的生命力,促进学术创新的拓展,进而延伸学术传播链。从科研创新的源头到终端发掘科研成果信息的高附加值来建构完善的知识信息链,让事物描述与认知更为全面、精准而立体化。
1.2信息内容加工由“单元化”变为“多元化”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学术期刊信息内容生产与媒介平台的对接基本以“搬家”的模式,数据的生产方式仍停留于工具层面,即实现便捷的学术交流。伴随着受众接受信息多元化发展,学术期刊媒体搬家式的数字化也越来越不适应多平台传播以及受众的接受习惯。如应用广泛的微信公众平台受到越来越多科技期刊的青睐,不但成为科技期刊官方信息平台,而且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强大功能进行市场经营、采编、消息、客户服务,等等。《建筑学报》以期刊精彩内容为主,通过其微信公众号推送精美的内容,图文并茂,深受粉丝欢迎,消息的阅读量较高,大大拓展了纸媒期刊的传播能力;但因受制于期刊微信平台的功能定位、新技术应用、信息服务意识等问题,大多数微信平台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只是服务作者、方便审稿、编辑组稿、浏览文章等网络信息移植,平台活跃度低,并没有真正发掘科技期刊公众号的跨媒体传播优势。正如有论者认为,学术期刊各种媒体形态的融合绝不是简单的“1+1+1”的关系。多媒体环境中学术期刊必须从生存基点改变学术信息的组织结构与加工模式,使价值信息与网站、数据库、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移动App等多种传播媒介表达形式匹配。根据不同媒介终端的技术特征、格式兼容以及不同操作系统的通适性等,确定不同的数字内容与形式标准,运用先进技术对内容进行解构与重组,尤其要加强科研信息的可视化、多维化的加工创新。数字内容生产要充分利用文本、图片、音频与视频,将信息内容加工模式由“一元化”变为“多元化”,向不同媒体受众展现一幅幅立体化、可视化、动态化的知识地图,把更广泛的受众思维带进无限的知识空间和想象空间。学术期刊以多种形态的内容适应不同形式的载体表达方式,可契合不同载体的受众需求,丰富信息内容传播类型:除专业论文信息外,还有咨询信息、知识信息、新闻信息。咨询信息如学术前沿的动态信息,科研成果产生过程信息,最新的行业资讯;知识信息如优秀文章推介、学术论文写作指导;新闻信息如科研成果信息,科学知识普及信息等———形成一个“内容多元化制作、多种结构表达、多载体呈现、多平台”的动态出版局面,进而促使学术期刊的信息服务也从传统为行业内专业人士提供服务,转化为跨学科、跨行业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