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新业态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贸易新业态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贸易新业态

业态创新视域下茶文化旅游研究

摘要:旅游业态创新是满足旅游者日益增长多元化、个性化需要,是旅游业发展成熟的标志,是实现我国旅游业升级的必然趋势。本文拟从旅游业态研究梳理和四川茶文化旅游现状分析入手,结合四川茶文化旅游资源,通过旅游业态创新思路,从而探究了四川茶文化旅游业态创新策略。

关键词:旅游业态;茶文化;茶文化旅游

1旅游业态的前世今生

源于日本20世纪60年代流通领域中的“业态”一词,是流通企业经营特点和经营方式表现在市场上的形态。通常情况划分流通业态,尤其是零售业态的标准有四:(1)商品的品种和结构;(2)规模与区位;(3)经营形式和售货方式;(4)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1]。可见业态是行业产生的基础和条件,行业的形成是以业态发展为前提的。行业的竞争在于业态,业态变化成为行业竞争的工具。行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就是业态竞争力。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必将成为战略调整的重中之重,也必将催生新兴业态,旅游业态研究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杨懿在《旅游业态演变综合模型研究》一文中结合邹再进(2007)对旅游业态概念的定义,指出旅游业态是对旅游产品形态、旅游业经营方式和旅游组织形式的一种综合性描述,是一个动态性的概念[2]。旅游新业态产生的动力机制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二是旅游需求的不断发展;三是专业化分工的逐步深入。四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五是政府层面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创新和行业协会的有力推动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3]。人们消费需求的提升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推动了旅游业态的不断创新。旅游已从单一的旅游观光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增长;从“走马观花”到“参与体验”的休闲需求的扩大。为满足旅游需求的变化,旅游产业之间的相互融合、渗透和嫁接,催生出各种新业态。旅游业态创新是旅游业面对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个性化消费需求以及与日俱增的市场竞争的必然趋势。

2四川茶文化旅游现状

中国是茶文化的起源地,四川是我国人工种植茶树、饮用茶叶最早的地区。从蒙顶山的茶圣山文化,到青城山、峨眉山的禅茶文化,再到成都的茶馆文化,四川茶文化已享誉海内外[4]。目前四川茶文化旅游却停留在传统项目上,旅游产品和内容较为单一,旅游节庆缺乏创意,茶文化特色和内涵无法有效地表现出来,忽视茶文化深度挖掘和开发,加之整个过程时间较短、互动参与性较差,激发不起游客的兴趣,跟国内其它地区的茶文化旅游相比还存在一定的距离,这制约了四川茶文化旅游发展[5]。因此进行茶文化旅游业态创新对于四川茶文化旅游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思路,是在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推动四川茶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举措。

3四川茶文化旅游业态创新的策略

阅读全文

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与影响因素探究

摘要:我国国际服务贸易起步较晚,但在我国国际贸易份额中占比逐年提升。除去我国服务贸易体制以及国际服务贸易壁垒的问题,我国服务贸易自身各领域发展不平衡,也是影响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均衡国际服务贸易各领域发展、精准扶持、扩大内需、积极培育服务贸易新业态,是改变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国际服务贸易;服务贸易新业态;扩大内需

一、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相较于世界服务贸易发展较晚,但是这并不妨碍中国的服务贸易蓬勃发展。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由于世界经济格局的大改变,服务贸易也随着贸易格局的变化逐渐产生,并且逐渐取代传统的货物贸易的地位,但是在服务贸易发展初期,我国的服务贸易总量较小,并未拥有足够的竞争力,甚至在国际间处于劣势地位。目前,中国乃至世界的服务贸易正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升,人民越来越需要服务贸易所带来的需求和优势。不仅如此,大力发展的科学技术也奠定了服务贸易发展的基础。但是,有关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并不统一,最终世界贸易组织将以下四种方式,作为国际服务贸易的定义,也是广受认可的定义。1.跨境交付:跨境支付是指供应商对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以提供服务的方式进行贸易,但其中并不涉及人员,资本以及货物的流通。典型的代表有国际金融、国际保险等服务。2.境外消费:境外消费是指非本国的消费者,到本国来进行服务消费,其中服务者需要提供涉外服务方式,且消费者需跨境流动,比如旅游业。3.商业存在:商业存在是指本国居民在非本国的国家和地区进行消费,享受别国为消费者所带来的服务,但其中往往包含着外商需要在本国设立长期经营机构,如跨国公司。4.自然人流动:自然人流动这一概念,是指非本国机构或境外其他地区的服务提供者,为本国居民提供服务,这存在跨时间和跨地区的方式,但是时间较短。比如文化娱乐等。

二、我国服务贸易现状

随着服务贸易的不断发展,在我国,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已经愈加提升。2019年,我国的传统的服务贸易中,旅游贸易已经达到42%,运输贸易占10%,与其他传统的服务贸易构成我国国际贸易的主要来源。在现代服务业中,跨境贸易已经成为我国第三大服务贸易方式,占比逐渐加深。在所有的服务贸易产业中,新兴的高附加值服务贸易产业在我国服务贸易中占比较少,不足2%。此外,随着人们保护意识的增强,法律体系的逐渐完善,我国在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和使用费率也正成倍增长,相较于其他行业增长32.6%,但仅限于进口贸易额,这也同时说明我国在知识服贸易中正处于劣势地位,缺乏国际竞争性。同时,我们也可以了解到,我国的国际服务贸易产业发展不均衡,在许多产业中有侧重的表现。例如传统的服务贸易,我国有大量的政策和足够的体系去完善和加强,但是相对于新兴的高附加值的产业,我国的金融体系和法律体系等仍需完善。并且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不断发展,我国服务贸易行业中的劣势逐渐被放大,如在2019年,存在一个巨大的旅游贸易逆差,我国居民跨境流动、国内旅游竞争优势弱,成为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而且近几年来,大部分的发展中国家,都想抓住服务贸易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在世界服务贸易中分得一杯羹,大力发展本国的旅游业,为发展中国家崛起提供了大量的资本和人力。由于我国服务贸易整体处于劣势,并在部分行业中存在一些体系漏洞。例如管理体系落后,服务贸易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都导致国际大型跨国公司抢先占领国内服务贸易份额。在当今的国际形势中,我国的服务贸易国外情况相对稳定,且全球经济回暖,服务贸易发展健全。但是由于受疫情影响,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停滞,这也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在我国全面落实复工复产后,我国的金融及财政政策都大力地支持国际贸易发展,落实国际服务贸易供给侧改革,并且各地大中小企业也积极响应,这对我国的服务贸易转劣为优局势,有着巨大的推动力。而在我国国内环境中,我国进口的产品已经由原来的技术密集型产品转换为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其中天然能源是我国进口贸易的重要支出之一。因此,大力改革国内国际服务贸易是当下重中之重,是落实供给侧改革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问题之一。

三、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

阅读全文

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路径

摘要:受省内综服企业自身能力限制以及信息安全隐患等制约因素影响,山西省外贸综服企业发展不尽人意。针对这一现状,亟需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自身“三管齐下”,同时,也要做好风险防范措施,保障综服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专职人;差异化管理

自2013年以来,国务院多次下发外贸“稳增长”文件鼓励贸易新业态发展。外贸综合服务行业作为外贸新业态之一,近几年发展势头迅猛,已经成为我国外贸新增长点。但是,山西省外贸企业在转型升级、培育外贸新的增长点方面,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明显滞后。为此,我们通过分析辖区外贸企业的现状及存在的制约因素,力求探索出一条适合山西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的路径。

一、山西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的现状

山西省商务厅近几年连续多次发文提出:要加快培育一批省内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为中小微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集成服务,促进外贸主体壮大①。但是,自2017年山西省实现外贸综服企业零的突破后,目前此类企业数量仍然较少,且业务发展举步维艰。

(一)山西省进出口贸易主体的特点分析

一是极少数特大型企业主导地区进出口贸易量及贸易资金流向,小微企业数量多但贸易规模有限。截至2019年底,山西省货物贸易外汇收支名录企业2750家②,其中,业务规模在中型以上的企业100家,占比不足4%;小微企业占比逾96%。根据近三年进出口数据统计结果③,2017年至2019年小微企业进出口总量占当年全省进出口总量的比重均在7%左右。二是小微企业进出口商品技术含量低、单价低、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按照海关商品标准代码统计,山西省大中型企业进出口商品以电子产品、矿产品、钢铁制品等为主,而小微企业受自身资金薄弱、技术薄弱、人员专业素养差等条件限制,倾向于进入门槛较低的一些行业,进出口商品主要集中在化工产品、植物产品、纺织产品、矿物材料制品、杂项制品等。

阅读全文

文化产业转型升级路径

摘要:本文在界定文化产业内涵和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探析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驱动力及驱动机理,进而对安徽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和全面分析,最后根据文化产业的双重属性及其转型升级的机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提出推进安徽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及相应的切入点,以期为加速安徽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五大发展理念;安徽;文化产业;转型升级;路径

一、引言

“文化产业”最早由法兰克福学派学者WalterBenjamin(1926)提出。此后,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对其进行界定,澳大利亚学者DavidThrosby(2001)运用同心圆界定文化产业:核心层为音乐、舞蹈、戏剧、文学等创造性艺术;围绕核心层的是书籍、杂志、电视、广播、新闻、电影等兼生产非文化性商品与服务的文化行业;最外围是广告、旅游、建筑等文化内容行业[1]。文化产业具有文化和经济双重属性:文化产业属于非物质生产部门,文化属性是文化产业的本质属性;经济属性是文化成为产业所具有的属性,使文化产业有别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双重属性使其转型升级路径既具有一般产业的共性,又有其特殊性。

二、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驱动力及其驱动机理

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主要有三层内涵:一是从粗放型发展模式向集约型发展模式转型;二是从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型;三是从依赖资源投入向依赖智力要素转型[2]。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驱动力有政府推动、市场拉动、创新驱动,其驱动机理如下。政府推动是指政府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中起主导作用。具体表现为:一是通过产业规划和相关政策引导文化产业发展方向,通过产业总体及各专项规划,明确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和目标,并借助产业组织、产业布局、产业创新等一揽子政策引导和推动转型升级目标的实现;二是营造和培育有利于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软硬件环境,推动文化产业园区和集聚基地、公共技术及信息服务平台、资源共享平台等软硬件环境的建设,以引导科技、人才、资本等资源向区域重点文化产业集中、集聚。市场拉动是指市场在文化产业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是通过供求、价格、竞争三大市场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流向效益好的文化企业,拉动文化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二是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推动文化企业内部技术创新,增强文化企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和能力,促进文化产业内部结构向高级化发展。创新驱动是以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力,通过科技文化融合,发展新型业态,驱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主要表现为:一是加快推进文化资源信息化,丰富和提升文化产业“内容”;二是积极利用现代科技,发展新型文化业态;三是打造文化科技产业载体,推动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如依托国家、省级高新区、科技园等,建设新型文化业态孵化器,依托大型文化企业和科技企业,建设文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基地。

三、安徽文化产业发展的成绩和问题

阅读全文

现代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探讨

“十三五”以来,服务业已成为我省促增长的主引擎、惠民生的主渠道、新业态新模式培育的主阵地。根据《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为进一步加快我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我省“重要窗口”建设,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

一、发展条件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我省现代服务业持续快速增长,发展质效不断提升,数字化转型走在全国前列,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贡献作用更加凸显。“十三五”期间,全省服务业继续快于GDP增长,增加值由2万亿迈上3万亿台阶,2020年达到3.6万亿,稳居全国第四位;占GDP比重继2015年超过第二产业后,2016年首次突破50%,2020年提升至55.8%;服务业成为吸纳就业最大产业,税收占全省比重达60.6%,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日益突出。

数字融合走在前列。围绕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服务业加速数字化转型,全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规上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5.6%,领跑东部各省市。跨境电商、移动支付、在线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国内领先,新型贸易中心和新兴金融中心加快推进,网络零售额、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额分别占全国约1/5和1/6,移动支付交易554.58亿笔。数字化推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快速发展,占服务业比重达35.6%,较2015年提升近6个百分点,有力支撑制造业转型升级。

集聚发展效应显著。四大都市区中心城市对全省服务业发展引领作用明显,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超2/3。杭州、宁波“双引擎”地位更加突出,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分别为30.3%和17.7%。全省100家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近20%,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物流园区、义乌国际商贸城等6家集聚示范区规模突破千亿。24个服务业强县(市、区)试点培育取得积极成效。

阅读全文

谈加快数字化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重要论述,顺应数字时展潮流,推进本市全方位数字化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构筑未来竞争新优势,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对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数字时代城市高质量发展,围绕数字化既深度融合产业又成为人民群众不可或缺、无所不在的生活方式,以场景牵引和数字赋能为主线,统筹谋划、协同推进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和数字政府发展,打造城市数字化发展新底座,完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科技创新攻关、数据要素市场培育、数字生态营造四位一体保障体系,构建数字化发展新格局,为实现“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区域商贸中心城市,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支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提供坚强支撑。

(二)基本原则

——统筹谋划、高效布局。树立全局思维、系统观念,充分发挥政府统筹协调和规范引导作用,推动数字时代城市生产方式系统变革、生活方式多维变迁、治理方式演进升级。

——协同推进、一体提升。突出综合集成和全面贯通,打造数字经济创造新供给、数字社会满足新需求、数字政府优化新环境“三位一体”的数字,三大领域相互协同、互为促进,整体提升城市数字化水平。

阅读全文

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探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始终向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在相关产业中渗透并融入“文化+”理念,已然成为当前阶段的新型发展趋势。我国有着古老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但是现今整个文化产业却没有获得较好的效益,与此同时,还存在地方发展参差不齐的问题。正是因为这一原因,国家科学融合文化产业与先进科学技术,对产业培育新业态;融合文化产业与金融行业,为产业发展提供助力;融合文化产业与互联网技术,实现产业平台经济的构建。就目前而言将文化产业科学进一步融合科技链、金融链以及互联网链三者,从战略角度看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文化产业;互联网;融合发展

1我国文化产业现阶段的发展及问题

产业博览交易会于2017年5月在深圳开幕,在该会上我国“文化+”新成果得到了全面地展示,最为突出的就是融合了科技、互联网、金融及文化产业等领域的新型融合成果。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新兴业态的产业规模呈现出飞速扩大的态势,与传统文化产业相比,前者有着极快的增长速度和较大的产值贡献,后者远远比不上。但在文化产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也突显出了很多问题。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文化产业尚无法得到较好的总体效益,在各地区也存在着发展参差不齐的情况。就当前阶段而言,有以下几点表现:第一点就是产业没有很好的自主创新能力,产品的附加值不够,没有办法满足当前的消费市场需求,第二点是没有根据文化这个产业建造一个更加完善的产业链,产业在建设的过程当中相对滞后,没有真正地发挥出文化新业态的集群效应。第三点是没有具备一个比较高的各类资源的整合,而且社会的各个资源的分配以及其他产业的融合也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第四点是没有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文化产权跟版权的评估,同时交易市场跟服务平台也没有得到更好地健全,市场的资源引导能力差。对于一些中小型的企业来说,存在着融资困难的问题,第五点是国家还没有完善相关的体系,也就是说我们所提出来的文化产业的改革跟政策没有得到更好地落实,在管制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2融合文化产业与科技,对产业新业态加以培育

(1)加速融合文化产业与科技,可以对文化产业进行培育,让经济能够得到更好地发展。近些年来,数字技术取得了非常好的进步,新媒体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再加上我国文化产业跟科学技术不断融合发展,新技术催生出更多的产业新业态,按照这个速度来看的话,对于文化以及科技创新的渗透力是能够起到借助作用的,加速融合文化与科技,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以及虚拟现实等一系列新型先进信息技术,对文化产业的表现形式、内容生产、商业模式以及文化业态等进行创新,将创意创新内核赋予传统文化产业,将我国传统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变成文化产业优势,对文化产业新业态加以积极培育和发展,为提供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起到有效助力。

(2)加速融合文化产业与科技,实现功能齐全的文化新业态产业体系的建立,使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就当前阶段而言,数字创意产业被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领域,理应对其加以重点发展。对于数字创意产业而言,其囊括了诸多内容,例如:数字文化内容、文化创意装备以及设计服务等。需要将文化科技融合重点工程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形成有着丰富种类的文化新业态产业体系。在进行创作、生产、传播及服务的过程中,对数字技术手段加以利用,以此形成新供给和新消费,与此同时,还可成为新型文化产业门类,对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加以丰富的同时,实现对社会风尚潮流的引领。

阅读全文

跨境电商业务的税收优惠政策

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发展迅速。根据海关统计,自2017年以来,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规模5年增长近10倍,2021年进出口额达到1.9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其中出口1.44万亿元,增长24.5%。跨境电子商务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电子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电商物流及异地仓储送达商品,从而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海关总署在2021年全年进出口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新业态、新模式是我国外贸发展的有生力量,也是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趋势。受新冠疫情影响,线下消费受到抑制,消费者转向线上购物,传统外贸逐步向线上转移,渗透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21年跨境电商整体渗透率达到40%,这为作为最大消费市场和最大供应基地之一的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为助力跨境电商出口企业更好开拓国际市场,国家持续出台多项支持性政策,进一步促进跨境电商行业快速规范地发展。

一、跨境电商的业务模式

按商务主体来划分,目前跨境电商模式可以分为B2B、B2C、C2C、B2B2C等形式。具体而言,B2B是企业对企业。B2C是我国企业直接面对国外消费者,以销售个人消费品为主,物流方面主要采用航空小包、邮寄、快递等方式,其报关主体是邮政或快递公司。C2C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电子商务。B2B2C的形式源于目前的B2B、B2C模式的演变和完善,把B2C和B2B结合起来,通过B2B2C模式的电子商务企业构建自己的物流供应链系统,提供统一的服务。从海关监管方式来看,目前跨境电子商务出口有9610、1210、9710和9810等方式。9610是指境内电子商务企业通过电商平台展示境内商品,境外消费者选购商品后,通过国际邮政或快递投递商品,货物通过“清单验放,集中申报”模式,办理通关手续的经营方式。9710是指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对企业直接出口,简称“跨境电商B2B直接出口”。9810是跨境电子商务出口海外仓,简称“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适用于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的货物。1210是指保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简称“保税电商”,适用于境内个人或电子商务企业在经海关认可的电子商务平台实现跨境交易,并通过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保税监管场所进出的电子商务零售进出境商品。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监管场所与境内区外(场所外)之间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交易的零售进出口商品不适用该监管方式。1210监管方式仅适用于经批准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口试点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保税物流中心(B型)。

二、跨境电商的税收优惠政策

(一)税收优惠政策适用地点

国家持续出台一系列税收支持政策,进一步促进跨境电商行业快速规范地发展,特别是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以下简称综合试验区)有诸多的优惠事项,例如:出口退税手续的简并、无票免征等优惠措施。综合试验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的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电子商务出口企业是指自建跨境电子商务销售平台或利用第三方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电子商务出口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截至2022年,国务院已先后批复了6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现在共有132个。

(二)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的优惠政策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