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贸易发展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国际贸易课程英双语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探讨
一、国际贸易专业课程双语课堂教学的目标
国际经济与贸易是高校经济学专业当中的重要课程,中英双语教学的开展是为了满足当前社会对于该方面人才的需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国际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而英语应用能力在国际贸易活动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复合型、实务型人才是当前国际贸易领域的需要,进而在中英双语教学当中,要将其作为教学的核心目标,能够学以致用,将专业理论有效的应用于国际贸易活动当中,这就是国际贸易专业课程双语课堂教学的目标,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予以实现。
二、开展国际贸易课程中英双语教学的要点
(一)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国际贸易课程中英双语教学的开展,要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首先,学生要熟练掌握国际贸易的理论,对于国际贸易活动的内容和程序有着清晰的认识和了解。不仅能够准确的分析当前国际贸易市场形势,还能够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思路,具有创新意识。其次,在熟练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备良好的实际应用能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了解国家相关政策以及国际贸易的市场规则,以更好的参与到国际贸易的交流与合作当中去。第三,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人才,能够严格遵守国际贸易的规则,拥护国家政策,才能更好的胜任国际贸易的工作。
(二)围绕学科专业建设。
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国际贸易课程中英双语教学的有效开展,需要围绕学科建设来进行。首先,构建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将经济学、高等数学、管理学、投资学等一系列经济类学科作为国际贸易专业的基础课程,围绕围绕学科专业建设来展开。其次,构建专业知识结构,将国际贸易基础理论与国际贸易规则、国际经济法、对外贸易概论以及国际贸易市场形势分析等内容作为辅助教学教学内容,纳入到基础课程教学当中。第三,在国际贸易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增加技能训练类课程,以更好的与教学实践环节相适应,实现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衔接。
边境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思考
[摘要]新疆处于“一带一路”中心地带,是重要边境省份。借助边境贸易方面的资源优势,整合社会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投入,获取了更多的发展驱动力。本论文以2001-2019年的新疆边境贸易和经济增长的代表数据,用ADF单位根、最小二乘法、Granger检验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新疆边境贸易对新疆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为,边贸进口额的促进水平不如边贸出口额。最后,结合新疆边境贸易对新疆经济经济增长的影响结论和检验结果提出了促进新疆边境贸易发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新疆;边境贸易;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边境贸易是个特殊的贸易形式,是衡量沿边开放成效的重要指标,有利于促进与周边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和睦友好的外交关系。目前国内外学者大多认为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为明显,而对于边境贸易的研究更着重于国家战略和地缘战略的研究。因此,国内外学者也开始从边境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入手,通过各种方法检验了边境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学者对边境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研究结果如下:徐楚乾以新疆塔城地区巴克图口岸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广西东兴口岸现状及发展历史,借鉴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及解决方法,针对新疆塔城地区巴克图口岸现状与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张希平定量分析云南地区边境贸易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表明边贸促进云南地区经济发展,但依旧存在影响边贸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并提出了结合边境贸易优势,借助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建议。矫德阳以黑龙江省边境口岸绥芬河市为例,采用计量软件对边境贸易总量对GDP变化的相关性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对外贸易的发展与GDP变化有相关性,其中一般贸易的显著性比边境贸易显著。张宏昊等人利用贸易数据分析西藏边境贸易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二者的关系,得出西藏边境贸易对西藏经济增长有正相关性。王垚等认为,边贸对边疆地区GDP的增长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但相比投资等经典要素,边境贸易的影响力度不太理想,作用还是较弱。国内大部分边境贸易对地区经济发展是正相关的。以上不同的结论,部分学者比较赞成边疆贸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拉动经济增长,助推地区经济发展。而另一部分学者认为,虽然边境贸易在GDP所占一定的比例,但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够明显,远远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主要是因为各研究地区具有独特地理环境、地源特征等。
一、新疆经济增长与边境贸易发展现状
(一)新疆经济发展状况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核算结果,2019年全区实现GDP为13597.11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81.28亿元,同比增长17.1%;第二产业总增加值4744.4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071.85亿元,同比增长26.64%。
(二)新疆边境贸易发展状况
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趋势探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逐渐加快了国际的经贸往来。随着世界各国之间贸易活动的日渐密切,在全球背景下,国际的经济市场竞争也推向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形势。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对这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最直接的反映。论文就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作出具体分析。
【关键词】新形势;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趋势
1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要想适应经济的发展形势,不断地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就要牢牢地把握住现阶段经济贸易发展趋势,适应时代变化,不断地调整贸易发展策略,这样才能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和转变,让我国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国际经贸问题上,更有话语权。
2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现状
从经济的发展角度来看,国际经贸的发展,是推动经济不断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并且对其发展的速度和发展水平,起到决定性作用。近几年我国的经济稳步增长,国际贸易往来也日渐频繁。这也就导致我国的进出口总量呈现一个上升的趋势。但是现阶段,从我国的对外贸易活动来看,与西方的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具有一定的差距。为减少差距,尽快地跟上国际经贸发展的趋势,就要实现进出口贸易份额的增长。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经济的高速发展时期,这也就导致我国的各项经济体系又在不断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做出改变。在这一过程中,也在不断地调整对外贸易体系,促进其转型升级,虽然纵观世界经济的发展态势,缺少动力的支持,还没有实现整体的复苏。但是我国在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中,依然呈现出最好的状态,不断地发展国际经贸活动,保证我国的国民经济处于一个稳定增长的水平[1]。
3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对我国发展的重要性
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规则影响和对策
摘要:随着气候条件变得越来越恶劣,世界各国都倡导低碳经济,进而影响到国际贸易规则。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的一种流行趋势,很多区域性贸易协定在制定时都会考虑到低碳经济这个条件,甚至形成了全球低碳贸易规则。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国需要摸清低碳规则竞争市场,及时关注区域及双边贸易协定中低碳规则的发展趋势,争取多多参加低碳领域国际标准及非官方标准的制定,为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低碳经济;国际贸易;贸易规则
低碳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各个国家经济决策的制定。作为全球低碳经济发展的倡导者,欧盟将低碳经济作为自身21世纪主要竞争优势之一;美国将生物燃料等新能源作为增长经济的重要途径;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希望通过低碳经济实现弯道超车,增强自身经济实力。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国际规则的竞争是起决定性作用的部分。国际规则的内容直接决定各国家的经济效益,而国际规则由谁主导就决定谁在经济竞争中获得最大优势。环保、低碳已然成为各种国际经济大会的重要主题,可持续发展思想也获得国际社会一致认可。我国需要及早重视低碳经济在国际贸易规则中的重要性,积极实现从规则接受者向规则参与者、规则制定者的转变,以实现我国国际贸易竞争力的提升。
一、WTO对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的态度
全球气候大会的争论、观点都影响着WTO对低碳经济的态度。自由贸易无形中会对温室气体的排放产生影响,反之,气候的变化也会对国际贸易产生影响,甚至有可能直接改变一些国家的贸易地位,改变世界贸易格局。因此,气候变化与国际贸易互相影响,WTO也表示气候变化是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而国际贸易领域要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合理措施,在实现环境保护的同时发展世界经济贸易。贸易的开放合作使得世界资源能得到有效配置,可以帮助国际社会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各个国家分别应对气候变化采取新的措施就会影响国际贸易,WTO需要对各个国家变化的规则进行检验,监督成员国在WTO规则下的权利和义务。WTO针对应对气候变化措施提出了一些规则:禁止成员国征收高于WTO规定的关税;非歧视原则;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相关的规则等。
二、低碳经济对双边和区域贸易协定谈判的影响
低碳经济对双边和区域贸易协定谈判的影响不容小觑。多哈回合谈判后,有些WTO成员国由贸易自由化转向双边和区域性贸易协定,还将WTO没有涉及的一些新的经济问题纳入进来。例如韩国和东盟在2005年签订的自贸协定中提出“在双方同意的条件上,寻求环境技术和政策的合作”;2004年,墨西哥与日本在签署的加强经济伙伴关系的协议中提到“促进能力建设和机构建设来繁荣《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的《京都议定书》下的清洁发展机制”;这些都是在贸易协定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的具体例子。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欧盟的核心利益,是国际经济社会中的主题。欧盟还在TTIP谈判中将环境问题作为底线问题,也就是说环境问题是欧盟各部门及非政府组织的看重点。但是美国对于环境变化的问题参与积极性并不是很高,欧盟对此很有看法。欧美之间关于低碳经济的协定签署对国际贸易有着重大影响。
我国中小企业贸易融资对策探究
【摘要】2020年最新数据显示,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4.7万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一。其中70%的份额由中小企业贡献,可见,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规模小,中小企业一直面临融资难的问题,这严重限制了企业的发展。论文以中小企业贸易融资难为突破口,探索问题症结所在,并试图找到可能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国际贸易;中小企业;融资
1引言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持续飞速增长,其中国际贸易更是飞速发展,对我国的经济贡献率达50%以上。WTO2020年最新数据显示,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4.7万亿美元,继续领跑世界各国。可以说中国的贸易发展了自己,也带动了世界。中国能取得如此佳绩,中小企业功不可没。自加入WTO后,中小企业得到空前的发展,无数“中国制造”被销往国外,为国家创造了巨额外汇。可以说中小企业是经济增长的真正支柱,然而他们得到的待遇却与他们的贡献有天壤之别———几乎所有中小型外贸企业都面临资金短缺问题。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改善这种局面,但效果却不尽人意,总结起来,原因有二:一是中小企业先天规模不大,抗风险能力不强;二是由于宏观环境还不够完善,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重重。长此以往,必将严重制约我国贸易的发展,因此,中小企业贸易融资难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国际贸易融资的概念
所谓贸易融资是指银行对进口商或出口商提供的与进出口贸易结算相关的短期融资或信用便利。具体方式有授信开证、进口押汇、提货担保等。这种融资最大特点是融资周期短而且流动性很高,对于进出口企业的业务特点来说贸易融资非常适用,反过来对银行来说,这些特点能增加银行收入,风险也相对较低。因为在国际贸易整个过程当中,银行作为第三方结算人全程参与,所有的物权单据都要首先经过银行,因此,银行可以依托对物权凭证的占有为企业融资或提供金融信用,企业获得融资后进行下一步商业活动,最后还本付息,同时银行也获得更多收入。
3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农业院校国际贸易论文
一、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教材选取的随意性与主观性。
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对教材的选取,国际贸易课程的教材仅国内出版的就可谓是汗牛充栋,编著者众多,不仅良莠不齐,而且难易程度不一;如果教材选择适当可事半功倍,否则可能误导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情况而言,教师在选取教材时,并未较多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更不会考虑该门学科对学生的长远影响;往往选取的标准是主要偏重个人偏好,尤其是倾向于挑选容易讲解的教材,做到最大可能地节约个人精力和投入;并且一旦选定教材在若干年内都不进行更换和调整,而多数教材的更新速度是缓慢的,但是教学内容却一如既往地按照选定不变的教材年复一年地讲授,也很少进行课件的更新与补充。而在学生这一方面,为了考试顺利通过,多数人过分依赖制定教材,即使有推荐的其他版本教材和辅助学习资料,学生通常也并不重视,结果,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2.实习环节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大学生实习是一项充分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活动,是教学在课外的体现与延伸,实习应根据所学专业进行相应的安排,进而检验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然而遗憾的是,当前很多高校对待大学生实习并不重视,或者让学生自己去找企业实习,或者学校统一安排,但却流于形式。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而言,由于是农业院校,具有很多农业方面的优势资源,比如实验与研究基地、优秀的农业科研队伍以及农业区位资源等等。所以,多年来我校贸易专业学生的实习方式主要是深入到周边的农村地区进行农户调研,采集相关数据信息,最后就具体农业领域相关的实际问题形成调研报告。可以说这种方式极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实地调研能力,并使其亲身体验中国农村、农民与农业的发展现实,然而,弊端是与国际贸易专业理论偏离较多,无法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更甚者,由于我校长期以来形成的实习传统,导致贸易专业学生逐渐忽视国际贸易等核心基础课程的学习,严重影响了国贸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与质量提升。
3.学生经济学基础普遍薄弱且主观能动性不强。
国际贸易是以经济学为基础的,是经济学在国际范围内的应用。但是,农业院校由于其农学研究氛围浓郁,而经济学等基础学科发展相对滞后。因此,国贸专业学生的经济学基础普遍较为薄弱,这就成为在国际贸易学习中的绊脚石。同时,受到院校教师科研领域与学校优势资源的影响,贸易专业学生也较多倾向于纯农学的研究,而对与国际贸易直接或间接相关的研究并不十分感兴趣;结果导致,很多贸易专业学生在最后的毕业论文设计中选择国际经济学研究方向的寥寥无几,反而普遍在管理学或农学范畴内选题;长此以往,通过学生之间的跨届交流就形成了一种传统,而这种传统又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即由于毕业论文设计可以任意选题,导致他们更加不注重国际贸易的学习,仅仅是为了应付期末考试或是为了获得奖学金而进行的一种功利式的学习,也正是因为如此,多数学生过分依赖指定教材和课件,而并不关心是否获取了真知,没有学习热情,明显缺乏主观能动性。
传统海洋商贸聚落建筑学论文
1基于文献检索的传统海洋聚落研究现状考察
2013年,浙大王竹教授学术团队发表《建筑学视角下国内乡村聚落研究解析》及《国内建筑学及其相关领域的聚落研究综述》等文章(下统称浙文),对国内近三十年来传统聚落主要研究内容与现状进行述评,是目前学界关于此方向最新的专题研究,本文将以这些文献作为分析展开的相关参照。
1.1传统海洋聚落研究整体考察
浙文以“聚落”为题,对1979年至2012年11月1日时段内CNKI资料源进行文献检索与分类统计,本文遵循与之相似的检索路径,将检索时段延长至2014年6月1日,并将检索结果与浙文进行比对,两次检索数据的差异表明传统聚落价值及其对现代环境建设的启发意义仍是学界关注的重要命题。上述整体呈现的研究热度与深度不足以反应聚落因地域及类型不同而存在的个体研究差异,因此,海洋聚落考察需在明晰其类型本质基础上做专题性分析。海洋聚落是人海互动关系下“在一定地域内发生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特定的生活方式,并且有共同成员的人群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地域社会”,它的形成源自两种动力:一是以取得海洋生物资源为目的,二是依赖海上交通以获得地区间商品交换为目的,海洋商贸聚落形成即源自后者。由上述界定可知,“海洋”是此类聚落发生发展的核心介质,相应成为其最具价值的限定语,因此,本文首先选取“海洋聚落”为关键词进行检索,进而将“海洋”、“沿海”、“濒海”等词语与“聚落”并置组合补充检索,各次检索均将范围由“题名”扩展至“主题”,希望通过不同路径的海量查阅,实现对传统海洋聚落研究现状的整体把握。此外,由于上世纪80年代以来聚落逐渐取代民居成为学界研究主流,考量主题转换造成的研究滞后,本文以“民居”取代“聚落”重复上述步骤,并对“港市”、“港城”等相近主题作检索补充,以保证考察结果的客观有效。合并多次查阅所得,剔除重复文献并进行分类统计,本文大致梳理出目前建筑学视野下传统海洋聚落研究三个主要方向:聚落个案 研究,如以蒲壮所城、港里古村、台湾“鼻头”等为个案,探讨特定海洋文化制度下聚落生成、发展及变迁动因,并在此基础上归纳聚落形态特征(罗一南,2011;萧百兴,2012;张钰,2010);聚落类型研究,基于海洋文化发展与构成视角,探讨宋代港市、胶东沿海聚落、明代海防军事聚落发生机制、演变脉络、文化内涵与形态特征(谭立峰,2012;金月梅,2009;李政等,2005;卢山,2005);其他研究,主要以民居单体、公共空间、宗教建筑为考察对象,研究海洋文化视角下营造技术、装饰风格、建筑材料等特征(陈舟跃,2011;林翔等,2010;王治君,2008;姚舒然,2007)。
1.2浙东传统海洋商贸聚落区域考察
浙江是海洋大省,近海则言商,历史上浙东因地处东海中心、内河航运良好、社会经济发达等优势成为中国海洋贸易发轫最早的地区之一,至明清仍久禁不绝。贸易发展推动聚落生成,浙东相应形成以宁波为中心,北有乍浦、澉浦,东有舟山,南有象山、石浦、温州、台州的商贸聚落群以及散布其周数目繁多的卫星港镇,“宁波三江地区濒海聚落和城市出现较早,而且发展过程具有连续性,其中,港城的发展历史尤为引人注目”。本文在上述整体检索结果中加入“浙江”、“浙东”等限定语进行考察,依研究对象梳理出浙江省域传统海洋聚落研究方向:海防建筑,主要考察海防建筑整体及明代卫所个案现状与保存策略(赵欣,2008);营造技艺,主要考察浙东民居在海洋环境影响下的营建技术、营建习俗及形态特征(梁文会等,2009;王海松等,2012);特定类型,主要考察浙东石拱廊桥、宁海石窗等(高明赞等,2011;华炜,2004)。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浙东典型港城(镇)进行个案检索,明晰其各自在研究角度与热度上的现状,结果如下:乍浦、澉浦迄今仍缺乏建筑学层面关注;石浦倾向聚落保护与灯塔研究(杨溪等,2012,杨晓龙等,2012);温州以楠溪江乡土聚落为研究侧重;台州虽然研究成果较多(郑琦,2009;杨如茵,2010),但多数缺乏海洋意识,研究角度与一般聚落无异。
1.3宁波传统聚落个案研究考察
版权贸易研究状况与对策
本研究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互联网上以“版权贸易”、“走出去”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时段为2003年1月至2007年5月,经筛选共得到有关“版权贸易”研究论文123篇。本文对近5年有关版权贸易的研究进行评析,并同前期研究成果对比分析,以期对版权贸易特别是有关版权贸易逆差的研究再度梳理,通过阶段性总结找到新的重点和方向,并对如何促进我国版权贸易及扭转逆差有所借鉴①。 一、文献源分析 (一)文献分布以近两年为重点 对文献时间分布的分析能够清晰地反映出对版权贸易的关注程度,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2006年研究版权贸易的文献最多。联系文献所关注的话题,对比前期的研究成果,发现研究的总体趋势由对版权贸易现状的剖析及对版权贸易逆差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影响国家安全)等,转向如何促进版权贸易输出及我国出版业如何走出去等问题上。对逆差的关注、版权贸易发展的对策以及如何“走出去”等研究,大部分集中在2006年和2007年,研究重点由现状分析转向对策分析。 (二)文献源类型以业内期刊为主 对文献源的类型进行分类可以了解关注话题的载体情况。从图1可看出对版权贸易问题的关注除了业内期刊外,业外大学学报、学术类(《河南社会科学》、《学术交流》)、经济类(《对外经贸实务》)、法律类(《时代法学》)期刊也在关注,其中以经济类期刊居多,互联网上的文献基本上都是对版权贸易的一些新闻性质的报道。其中,业内期刊80篇,占65%,可见真切关注该问题仍在出版业内,主要集中在:《出版参考》、《出版发行研究》、《中国出版》,分别是27篇、15篇和13篇。其余的业内期刊如《中国编辑》、《中国图书评论》、《编辑之友》等均不超过4篇,大部分为1~2篇。业内期刊的研究文献也主要集中在2006年,有30篇。对比前期研究成果发现,对版权贸易的关注保持了集中在期刊特别是业内期刊的这一特点;而载体范围的广泛性说明,对版权贸易的关注不仅仅局限于业内,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同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相吻合。 (三)文献研究主体以高校和出版社为主 研究样本中,100篇可以获得作者的情况,发现关注版权贸易的作者主要集中在高校、出版社、媒体、政府部门及研究机构(见图2)。高校教师最多,达40篇,分散于25所高校,地域和专业分布较广,如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北京印刷学院、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等;学科也较为广泛,如传播学、信息管理、国际贸易、法律等。 高校最集中的是北京印刷学院,共有8篇文献,其次是武汉大学4篇,剩余高校大部分为1篇。高校作者的研究从多角度展开,这也是由不同学科和专业决定的,但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现状的解读、分析,特别是对逆差现象的关注,如何解决逆差,促进版权输出以及对现有版权问题的研究综述及述评。前期研究也反映出高校学者作为研究主体的重要性,以及研究所具备的便利条件。对比来看,高校学者的研究开始转向对逆差现象的剖析、寻找对策及“走出去”等。对比高校学者和业内人士的研究,发现前者比后者的研究相对宏观,能够关注实务背后和上层的理论及规律,虽然有所欠缺,但是一种进步。其次是出版社和媒体,分别为25篇和21篇,作者分布于23家出版社。中央出版社11家,集中在一些具有特色资源的出版社;地方出版社12家,集中在华南和华中等出版业相对发达的地区;出版社人员主要关注版权贸易的实务操作。媒体从业人员主要分布在业内期刊(最多的是《出版参考》7篇)和网站,及少数社科类期刊和综合性报纸,主要关注事件的报道和简短分析。政府部门研究以新闻出版总署和北京市版权局为主,研究机构中,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已成为有关版权贸易研究的主力,文献有8篇。综合来看,研究队伍有不断壮大、学科背景更趋多元化的趋势。但研究主体在领域和视野上的局限也成为导致目前我国版权贸易理论研究整体落后于实践研究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文献研究对象、主题与方法分析 (一)研究对象侧重国内版权贸易 本文将研究对象分为国内、国外及国内外情况对比三种。国内研究116篇,占94%;国外研究只占2%;中外对比研究占4%。这表明国内媒体及研究人员主要关注本国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重视本土版权相关产业发展,同时也说明有关研究离不开具体的国情。部分中外对比研究是从借鉴经验的角度出发,落脚点也是促进我国版权贸易的发展。 (二)研究类型以实务研究为主 本文将研究类型分为理论研究、操作实务及其他(一般的介绍性文献和新闻报道类)三类。操作实务类84篇,占68%;理论研究16篇,占13%,这表明研究主体关注点在操作层面,而理论研究则相对欠缺。在少有的理论研究中,理论都来源于国外,因此,有关理论研究还需要创新,这个问题在前期课题研究中已经发现,但近年仍未得到很好的改善。大量实务分析使实践探索成为我国业界关注重点,说明在现阶段我国版权贸易的发展主要为操作实务型发展,趋向是在实践分析基础上推动理论研究的创新,并给予实践以正确的指导。 (三)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为主 研究方法指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定性研究有92篇,占74%,多是纯文字的描述,少有数据的分析,或者通过少量的数据来佐证观点的描述,这是目前有关版权贸易研究的主流。定量研究仅占7%,比例偏小,但部分文献属于综合性论题,涉及内容较多,在谈到版权贸易的现状时,基本都采用数据说话。虽然定量研究的篇幅不多,但对比2003年之前的研究,发现采用数据说话已经渐为业内人士接受并成为发展趋势,在数据分析基础上所做的定量研究也将为定性研究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四)研究主题侧重输出、对策 本研究将文献的主题分为:引进、输出、逆差、对策、综合、国际对比、述评、其他八类,其中,对策研究里,包括引进、输出等各个方面的对策,也包括一些实务操作类的文献,综合研究即从各个方面进行研究的文献。从图3可以看出,有关输出的研究文献最多,达25%,从年份分布上来看,七成多集中在2006年和2007年;对逆差问题的研究位居第四,占11%,同输出的研究类似,近六成集中在2006年和2007年;可以看出,研究趋势是如何正确地看待版权贸易逆差问题,以及如何促进逆差的缩小,其中一个重要和直接的途径就是促进版权输出。另外,有关对策的研究也很多,占18%,对策研究一般是从较宽泛和宏观的角度来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提出相应的对策,其中大部分研究都会提到促进输出及缩小逆差。对引进的关注只占6%,是直接关注输出研究的1/4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我国版权贸易发展的趋势和“拐点”的出现。#p#分页标题#e# 三、研究内容分析 (一)版权引进———我国出版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版权引进与输出同知识在全球的分布和流动有密切关系,是知识传播在国际和地区间的流转。我国科技文化知识总量与英、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是经济建设对先进科技文化成果的需求旺盛,形成了现阶段我国对国外引进需求强劲的局面[1]。从宏观层面来看,版权引进是吸收国外先进科技和文化知识,既满足了读者需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又客观促进了我国经济与文化建设,缩短与发达国家在某些领域的差距。从图书市场看,开卷图书市场研究所2004年引进版图书消费分析表明,2000年至2004年上半年,引进版图书市场规模的同比增长均高于同期中国图书零售市场的同比增长,引进版图书市场的发展比整体图书市场快[2]。从出版社来看,随着版权贸易的发展和国内、国际环境的变化,出版社认识到版权贸易的重要作用,引进不是目的,是加速自我发展的手段,版权贸易(特别是版权引进)作为出版社新的经济增长点,保持了出版社的可持续发展[3-4]。 (二)版权贸易逆差———我国出版业的长期困扰 1996年以后,我国版权引进以年均57%的速度迅速增长;而版权输出的增长速度则十分迟缓。1996年以来,中国图书版权引进和输出的比率基本维持在10∶1左右,2002年升为7•9∶1,2003年又跌至15•4∶1;从2004年开始,版权贸易逆差开始逐渐缩小,见表2[5]。 政府部门曾一度从国家安全的高度来关注版权贸易逆差问题。随着版权贸易研究的系统和深入,普遍认同版权引进是知识流动的正常现象,是我国科技、经济发展的需求所致,在一段时间内将持续引进。但国家及出版业内人士也认识到应从各个方面加大版权输出,通过版权贸易实现我国的文化输出,推动我国版权相关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版权贸易“顺差”———我国出版业的“拐点” 2006年第13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我国版权贸易协议和议定版权合作意向达到12064项,版权输出和引进基本持平。签订版权输出协议1096项,引进协议891项,输出引进比为1•23∶1,这是我国出版业在大型国际图书博览会上首次实现版权贸易顺差[6];同年第58届德国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我国共输出版权1936项(合同820项,意向1116项),与版权引进1254项相比,又一次实现顺差[7]。虽然这两次顺差不是我国版权贸易整体意义上的顺差,但具有重要意义,给我国版权输出带来了新动力,被称为我国版权贸易的拐点。之后,我国出现了大量的研究及报道,国家许多政策纷纷出台,以促进我国的版权输出及文化输出,为实现文化强国而有所作为。 (四)版权贸易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国当前版权贸易中的主要问题有:版权资源合理利用率低、版权贸易结构不合理、版权贸易的市场定位模糊不清、操作模式不灵活、引进与输出比例严重失衡、运营思路和手段与国际惯例相冲突、版权贸易从业人员素质偏低、量质失衡等。 1•宏观层面原因分析 宏观分析,我国的经济实力还不足以影响全球,文化感召力弱,科学技术不够发达,运用市场的能力不高,出版业对世界图书市场把握不够,版权管理也存在一定问题,省市版权管理部门对版权贸易重视不够,管理力量不足,对新技术产生的新内容和形式还没完全适应[8]。中西文化上的差异,图书阅读习惯、阅读心理的不同,给我国的版权贸易特别是版权输出造成了障碍。贸易的发展有赖于市场化分工,而我国实现版权贸易国有专营,行政垄断导致版权贸易低效,版权贸易不可能完全遵循市场经济体制的规则有效交易和竞争,导致版权市场化程度不高,版权门槛过高,市场优势难以发挥,业务狭窄等不利因素。另外,几个政府部门分管文化产业,造成条块分割、行业壁垒重重[9]。 2•中微观层面原因分析 版权输出的弱势反映出版界乃至民族原创力的缺乏,以及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弱势地位。我国出版业特别是出版集团创新能力差,没能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未实现集团内部一体化,也没能按现代企业经营制度来运行,结构不合理,不利于品牌效应的发挥。版权贸易工作与出版工作机制不匹配、发展速度与出版发展速度不匹配、发展战略和定位与出版发展的战略和定位不匹配[10]。从行业来看,版权贸易的专门机构和人才严重匮乏。版权市场信息不畅通,版权作品的产生和使用发生“断链”,版权要素市场发育不健全,版权价值未能得到体现,版权增值能力差[11]。版权贸易人才缺乏,我国目前从事版权贸易的人才多为编辑或总编室人员的兼职身份,很多出版社没有专门的版权机构,难以完全适应国际化专业分工的高要求。另外,从业人员的收入和处境(职称、晋级等受到限制)都比较尴尬,人员流失比较严重。版权不成熟成为限制我国版权输出的“瓶颈”。无论机构数量、从业人员、提供的服务及介入的流程都十分有限,无法满足需求,无法同国外的版权抗衡。版权委托人市场还没有形成,输出版权未形成规模,版权资源需求不足,缺乏经验和操作规范,对版权信息的把握能力不足[12]。 版权市场不规范,无序竞争和违规操作情况严重,诚信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还没有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运行起来,我国的版权贸易观念是“以产定销”,而国际上是“以销定产”[9]。此外,有的出版社不熟悉版权贸易的流程,大部分出版社受利益驱使,不维护市场,对热门选题盲目跟风引进,或者通过哄抬版税的方式来竞争,导致市场混乱、无序。另外,对外出版的信息沟通十分薄弱。出版者和读者之间的信息不通;出版者相互之间的信息不通,选题雷同,相互撞车;中间服务商(图书公司)与出版者之间、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沟通也不畅通,很少提供客户的需求信息,难做到个性化服务[13]。 (五)促进版权贸易发展———政府、行业、出版社齐抓共管#p#分页标题#e# 文献中涉及促进版权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归纳起来有如下三个层面。 1•政府层面着重在政策倾斜和促进建立市场体制上 (1)继续加大扶持力度。政府在文化输出方面的支持和推动作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走出去”的速度与强度。特别是在海外中文图书市场开发难度较大、单靠出版企业自身力量难以实现大规模突破的情况下尤其如此。外国许多政府都扶持文化产业,如韩国提出“文化立国”的方针,设立文化产业振兴基金、出版振兴基金等,德国、法国设立国家基金资助翻译出版[14]。借鉴国外成功经验,适时制定明确的扶持版权输出的规章制度及资助办法,也可以委托有关部门根据海外读者的需求,策划选题,让出版社竞标,通过多途径保证版权输出的规模和力度。出版“走出去”是新闻出版总署的五大战略之一。政府积极鼓励图书出口、版权贸易、合作出版、开设境外书店。版权输出是出版单位开展版权贸易和“走出去”的传统形式和主要形式。国内一些出版单位已与境外有实力的出版集团结成战略合作联盟,走联合出版发行之路取得了成效。到境外举办书展、开办公司或与境外的出版单位合资办出版、发行等也可以促进“走出去”,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版权输出和合作出版将是走向世界的主要形式。我国政府管理部门在对外版权贸易竞争中的核心目标是如何保护本国出版企业的利益和如何搞好对外宣传,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虽然可以通过制订“倾斜性”甚至“不对称性”政策帮扶本国媒介获取优势以保证和保护本国政治利益,但又需要考虑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的多边利益平衡[15]。此外,政府除了政策上的扶持,也采用经济手段,以财政、税收、融资、投资等经济政策为杠杆,运用多种措施鼓励出版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激励版权输出。 (2)建立市场化机制。政府应加大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步伐,打破贸易壁垒和行业垄断,营造开放有序的市场新格局;建立科学、合理和规范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打破垄断经营,实现公平、公正、公开竞争。此外,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版权贸易统计制度和统计口径,使统计数据能客观准确地反映版权贸易引进和输出的真实情况。 2•行业层面着重在版权机构、版权和人才培养上 (1)整合出版资源,发挥规模优势。我国出版业应该发挥出版集团的规模优势,从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入手,推进集团化建设,塑造新的市场竞争主体。产品开发要打破条块分割,实现跨行业、跨媒体的开发,转变规模化经济模式,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资源。主张出版企业输出版权时组建版权集团,以壮大输出版权的资源、人员、渠道力量;联合共同参加大型国际书展,集体推出自己的版权;联合共同策划对外宣传的方法、手段、策略和渠道;联合外设机构[16]。出版集团自身也要引进先进版权及版权贸易运营理念,实现版权定位与出版定位统一:集约化发展,以集团为平台进行部署;专业化发展,规划专业领域和强势方向;多元化发展,围绕品牌建设进行相关衍生品的开发[17]。不盲目引进与输出,利用国外出版商的产业链资源,立体开发经营,实现国内外出版资源统一整合,共同开发。 (2)促进版权的发展。版权要健全法律体系,并不断修订。同时,也需规范化建设,对版权人员实行资格准入制度[2]。行业力量要促进版权的专业化发展,应介入选题的策划、营销,与出版社和著作权人深度广度合作,为图书、报刊、音像、广播、影视等多媒体全方位版权,将出版社为主变国内外作者为主。出版社可与版权机构实行专业化分工,避免不正当竞争。 (3)加强人才培养。一方面要加强与文化、教育、外宣等部门合作,举办各种形式的学习班、辅导班、研究班等,选择重点院校培养专门人才,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选用海外学成归国专业人才,增加人才储备;有的放矢地选派一些外语基础好、业务素质强的人员赴欧美等地考察或短期进修。另一方面,不断加强国际化人才的集聚,大力推进引进人才方式的多样化,开创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创新模式,扩大人才国际化的流动趋势,聘用“洋教练”,取长补短,从工作实践中积极加快国际化的接轨与运行[18]。 (4)建立版权贸易协会,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出版行业协会是政府和出版社之间的桥梁,我国目前还没有对涉及图书的版权贸易进行有效规范的专门行业协会。目前版权经理人仅在北京有一个民间组织,亟待成立一个全国性的版权贸易协会,建立信息完备的专业网站,深入交流,维护我国出版社的合法权益,尤其是规范和解决我国目前出版社在版权引进时互相抬价、无序竞争的问题,使版权贸易更趋理性[19]。 3•出版社层面着重在经营管理战略和策略分析上 (1)实施外向型战略。我国出版走出去的关键是出版企业走出去,以资本输出带动文化输出,参与国际资本竞争。出版企业走出去的关键是实施外向型战略,要放眼国际市场,从海外市场需求的角度统筹规划产品的内容和形式;在中国优秀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深度开发;进行版权产品的综合立体开发、跨媒体开发和深度加工,实施图书出版产业与其他传媒产业的联动。要建立市场主体,组建业务范围立体化的文化企业集团,多渠道融资,推进文化创新[15]。注重开发有利于中国移民了解祖国的图书;开发外国人学中文和介绍中国成就的图书;以多种形式译介中国的古典名著,如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漫画、连环画等;将民间故事和传说改编成连环画或动漫输出[20]。 (2)利用视觉文化传播输出版权。视觉元素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比语言符号传播失真少,有其优越性。可以充分发挥图片、绘画、音乐、影视等形式作品的优势促进版权输出。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和地区,使用生动的视觉形象取代部分纯文字内容,如以漫画或连环画的形式推向国际市场,利用图解传达信息,开发音乐作品输出文化等等。 (3)注重宣传营销。图书版权贸易的宣传包括出版社总体实力的宣传,出版专业特色宣传和品牌图书的宣传,以及寻找理想的版权等。可以借助区域文化合作、多边文化会议、各类国际性书展主动地向外推销优秀出版物;有计划地组织国外重要媒体人士来华进行专题文化采访,组织驻华外国记者参加国内举办的各种涉及出版业务的文化活动;积极与旅游部门合作,促进对外出版物进入旅游市场,直接面向国外游客,可以开发衍生版权产品,发挥各方面优势,多层次多渠道推介我国出版物。#p#分页标题#e# 四、结 语 我国版权贸易受诸多因素影响,引进与输出之间的差距在一定时期内还会持续,版权贸易逆差的扭转还需经过一定的过程。政府不仅要加强政策宏观指导和扶持力度,也要增大资金投放力度。行业协会和业界必须认真贯彻政府的各项政策,根据市场运行规律,整合资源,做大做强,加强对外贸易宣传和贸易渠道的建设,推进版权贸易特别是版权输出的发展。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有关版权输出的研究正在崛起,并不断深化,能够揭示一些规律,但仍处于尝试阶段,在这个阶段,版权输出必然会继续经历失败以吸取经验才能成功。可以预见,今后的版权输出会保持增长的趋势,但因为其不稳定和不畅通,可能是螺旋式的上升,受大的事件或政策的影响,版权输出也容易表现出震荡。但随着国家政策扶持的加大,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行业层面的建设和规范,出版集团规模效益的发挥以及出版单位在具体操作层面的成熟,版权输出会有大的突破,最终平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