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旅游开发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资源旅游开发饮食文化论文
一、长治饮食文化资源概述
(一)自然与社会基础
长治处于太行山、太岳山环绕的高原地形区域内,山峦起伏,地形复杂,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各占15.9%、33.4%、50.7%,平均海拔在1000米左右,年降水量为500—660毫米,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热同期,四季分明,多样的地形和优越的气候适合于多种生物的生长,漳泽水库渔业、沁县小米、壶关紫团参、长治潞酒、平顺花椒和柿子、黎城绵核桃、襄垣黄土蛋、武乡苦荞茶、屯留玉米、长子青椒、长治县鸡鸭生猪、沁源药材和食用菌类,及小麦、大豆、高梁、马铃薯等构成了长治丰富的物产资源,为长治饮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长治居高设险的地形地势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北宋时期长治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工商业中心,金、元、明、清时少数民族文化与上党文化逐渐交融深化,历史的长河中,长治与外界各种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丰富了饮食文化的内涵。目前,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长治承接着东西部产业转型的战略地位,也是山西省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基地。长治农业产业飞速发展,以绿色为主题的千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各类农户公司、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等,如雨后春笋出现在上党大地,经济社会的进步,提高了上党人的生活水平,为饮食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提供了条件和机遇。
(二)文化资源
1.喜面嗜醋、重盐爱辣的饮食习俗
山西是面食的故乡,长治面食是其中的一支奇葩。据传,上古时炎帝神农氏在上党百谷山尝百草定五谷,开启了华夏农耕文明和面食文化;上党沁水下川文化遗址,出土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石磨锤、石镰刀、石盘磨等种植、收割、加工谷物的工具,代表了上党、山西及黄河流域面食文化的先声;明清时期潞安府及民间的面食在山西已独领风骚。春季吃浇卤面、夏季吃凉拌面、秋季吃肉炒面、冬季吃热汤面,四季面食各有不同。擀、削、搓、拔、擦、揪、蒸、煮、烤、炸、煎、焖等制法多样。上党拉面、??面、三和面、刀削面、黑圪条等以煮制见长,沁县开花馍、雪花烧麦、长治包子以蒸制见长,还有水煎包、长治麻花、馅饼、蜜酥以煎炸为主。长治人技艺精湛,如长治县的“灯糕”堪称一绝,制作时需8~10斤面,底大顶小如一座宝塔,高十二层,逢单层夹30个红枣,双层夹35个红枣,一共365个红枣,灯糕顶部还要做上惟妙惟肖的十二生肖,象征一年十二个月365天,红红火火步步登高。长治人爱吃醋的习惯世代相传,历史久远。据说,古时候“家家有醋缸,人人当醋匠”,现在酿醋的人少了,但是每家一日三餐的餐桌上必备一定的碟、碗、壶、瓶等醋具,长治人制醋就地取材,种类繁多,有高梁醋、玉米醋、小米醋、柿子 醋等,醋文化已成为饮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长治人吃饭还重盐、喜辛辣,常常腌制韭菜、葱花、芥菜、花椒芽、辣椒等作为佐餐小菜,吃饭时,放上四碟小菜,咸酸辣间备,胃口大开。喜面嗜醋,重盐爱辣饮食习俗,深深打了上党地域的烙印,更显高原人的淳朴、智慧与豁达。
2.丰富多彩、人文厚重的饮食内容
古村落旅游开发公共管理论文
1古村落旅游开发公共管理的必要性
旅游资源的开发有利有弊。在进行古村落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更是如此。对古村落旅游资源的开发必然会导致一些原有资源的破坏。同时在开发的过程中,对政府、原住居民以及游客之间的关系也要进行合理的监管。唯有如此,才能够保证在进行古村落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能够既保持好古村落原有的资源保护,同时也对古村落的整体商业化运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古村落旅游开发的公共管理问题探索
古村落资源延承至今,其保留了很多历史文化的影子。所以在进行古村落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要对当地的物质资源进行合理的保护,同时也要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部分加以合理的监管。
2.1古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固有矛盾
任何一个旅游景点的开发,在实现对当地经济发展带动的同时,也会带来对原有景观的破坏。对古村落的旅游开发来说也是一样。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古村落能够被完整的保存下来,其本身就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保存。但是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其如何有效的进行古村落原有资源的开发却成为一种难题。旅游资源开发必然会带来对原有资源的破坏。在进行古村落开发的过程中,随着先进文化和技术的引入,必然会对原住民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冲击。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开发者来说,我们无法组织先进文化的进入,同时也必须在很大程度上延缓先进文化对古村落文明侵蚀的速度。
2.2古村落旅游开发过程中的产权归属问题
国内工业遗产的研究现状
作者:王高峰1,孙升2 单位: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2.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 工业遗产主要文献研究内容分析 对文献内容的分析发现,目前大部分对工业遗产的研究是基于建筑科学与工程和旅游服务领域的。论文引用频率最高的是2002年深圳大学传播系李蕾蕾发表在《世界地理研究》的《逆工业化与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德国鲁尔区的实践过程与开发模式》[4],它同时是国内第一篇关注工业遗产的文章。之后比较有影响力的文章有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俞孔坚发表在《建筑学报》的《中国工业遗产初探》[5],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人文社科系李林的《国内外工业遗产旅游研究述评》[6],国家文物局前任局长单霁翔的《关注新型文化遗产———工业遗产的保护》[7],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刘伯英的《工业遗产的构成与价值评价方法》[8],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卢永毅、杨燕的《化腐朽为神奇———德国鲁尔区产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9],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徐逸的《都市工业遗产的再利用》[10],四川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李小波的《古盐业遗址与三峡旅游———兼论工业遗产旅游的特点与开发》[11],东北大学文法学院邢怀滨的《工业遗产的价值与保护初探》[12],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谢红彬、高玲的《国外工业遗产再利用对福州马尾区工业旅游开发的启示》[13],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阙维民的《国际工业遗产的保护与管理》[14]。国家文物局前任局长单霁翔先生2006年在中国文物报发表了《关于保护工业遗产的思考》[15],文章对包括“工业遗产保护的国际共识”、“工业遗产的价值和保护意义”、“工业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国际工业遗产保护的探索”、“我国工业遗产保护的实践”、“关于保护工业遗产的思考”几部分,全面深入地阐述了工业遗产保护的科学内涵。此后,单霁翔先生又就工业遗产保护问题陆续发表近11篇文章,对工业遗产保护的价值和意义、工业遗产保护的探索、工业遗产的利用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这显示出我国官方机构对工业遗产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 有关工业遗产的3篇博士论文,也尽可能多地采用多学科理论视角试图去解释并试图构建新的研究框架,现有研究文献的研究内容和所提出的关键词,绝大部分涉及几个方面:工业遗产旅游、保护与再利用、工业遗产改造、工业景观和旅游开发及模式等方面。 “IndustrialHeritage”的另一个翻译是“产业遗产”。以“产业遗产”为名进行检索,共有22篇文献目录。虽然翻译不同,但研究内容并无多大差别,其中主要是建筑学科与工程类文章。国家图书馆馆藏关于中国工业遗产的书籍有10本。2007年出版的《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文集》[16],其开篇即为《无锡建议》,这对我国工业遗产研究工作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意义。同年,刘会远,李蕾蕾的《德国工业旅游与工业遗产保护》[17]建立在以往工作基础之上,做了进一步扩展与深化,主要介绍了德国遗产型工业旅游地发展的经验。刘伯英,冯钟平的《城市工业用地更新与工业遗产保护》[18]从规划角度考虑,主要对工业用地如何进行利用与更新进行了探讨,其次对国外一些相关的土地再利用进行了介绍。聂武钢,孟佳的《工业遗产与法律保护》[19]对我国工业遗产现阶段的保护和开发在现有法律框架下的问题及进展进行了探讨。岳宏的《工业遗产保护初探:从世界到天津》[20]主要是对相关国家以及天津市在工业遗产保护方面的工作的介绍。此外,建筑文化考察组、潍坊市规划局、潍坊市坊子区政府编著的《山东坊子近代建筑与工业遗产》,白青锋等人的《锈迹:寻访中国工业遗产》,陈燮君主编、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汇编的《上海工业遗产实录》和《上海工业遗产新探》,姜平、张廷栖的《唐家闸:工业遗产的瑰宝》均为对工业遗产进行简要介绍性质图书。 讨论 总结近十年来中国工业遗产研究的现状,可以看到的是:工业遗产吸引着各方面的注意,其往往会形成景点从而造就旅游业。与国外的研究相比,其面对经济转型与文化建设的矛盾更为突出。一方面要加强对国外理论和实践的跟踪研究;另一方面,要结合国情发展和实际需要,在工业遗产保护理论构建以及价值传承方面开展深入的探讨。 工业遗产概念和内涵 从国外对工业技术品的兴趣开始,再到最终TICCIH形成工业遗产的定义,可以发现,“工业遗产”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并不仅仅局限于物质空间,也同样适用于早期工业和手工业技术、工艺过程以及各种技术产品。只有建立在对工业遗产概念和内涵的正确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之上,才能促进工业遗产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研究机构(组织)及人员 不少发达国家已组建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在国际上,也有TICCIH、国际技术史委员会(ICOHTEC)与国际联合劳动博物馆协会(WORKLAB)等组织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协调下不断进行探索。工业遗产作为后工业时代的研究对象,自然处在多学科交叉点之上,建筑、规划和景观设计与技术史以及旅游科学等不同背景研究者的融合,是提高工业遗产研究发展的必由之路。工业遗产研究需要融合人文学科理论和自然学科理论和实践,以获取更多的研究支持。 研究方法 国际上,研究者在对工业遗产核心概念的把握上,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对工业遗产进行研究、实践和探索,如社会文化、技术发展、区域和环境问题等。其具体研究方法,从最初重视技术发展研究而缺乏对城市化的关注,再到深刻认识工业化的主题不完全与技术和消费的变化有关。国内的研究重点在于建筑、规划和景观,以及其所带来的资本变化。 #p#分页标题#e# 只有植根于详尽的资料调查以及对技术工业发展的深入研究,再结合工业化带来的生产消费和城市化的过程这个基本研究方法的思想,才能积极地突破时空限制,通过建立学科交叉体系进行更恰当的研究。而非仅仅着眼于建筑、规划和景观,以及其所带来的资本变化。 结语 中国的工业遗产研究起步较晚,从开始到现在只有短短10年的时间,但是,目前工业遗产研究引起了不同学科学者的注意,试图从学科自身视角出发,去进行相关的解读和研究。在可借鉴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外工业遗产研究的发展特点,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在充分对工业遗产的定义、研究方法、研究特点和研究目的加以明确的同时,需要扩展视野,了解国际上对于工业遗产领域有关学科交叉问题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关心如何发展适于中国发展现状的工业遗产研究理论,并对其加以改进,促使其能够解决社会发展和工业遗产保护之间的实际问题。在重视理论和实践改造的同时,应更加关注如何充分研究工业遗产所蕴含的社会、文化、历史和技术价值,并积极地利用其潜在的经济价值。
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创新方向
摘要:“一带一路”为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方向,乡村旅游在旅游市场上的比重越来越大。乡村旅游经济可以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实现乡村振兴。虽然乡村旅游在资源方面有优越性,但是也存在产品单一、创新不足、配套资源匮乏等问题。要想实现乡村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积极创新产品、引进人才,打造优质的乡村旅游产业体系。
关键词:“一带一路”;乡村旅游经济;创新方向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我国城镇化与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全新可能。优化乡村旅游经济是乡村振兴战略践行的重要路径。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旅游产业可以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建成,新农村建设可以实现乡村经济结构的可持续发展。对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可以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社会、生态以及经济等方面的均衡发展。
一、“一带一路”引导下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内涵
乡村旅游与当前返璞归真的娱乐理念相契合。乡村蕴含着浓厚的历史底蕴,其乡土气息与自然风情的结合产生了全新的休闲生活理念。发展乡村旅游经济主要是以乡村景观为载体,主要是为城市居民所服务[1]。旅游者到乡村享受“农家乐”,再加上丰富的民俗文化以及田野风光,可以为旅游者带来别样的旅游体验,比如乡村建筑、民间艺术、特色村落形态等。“乡村旅游”是农村地区的实践产物,其旅游特色内容以及形式的多样化是其他景区不可替代的。发展旅游经济为乡村经济振兴提供了重要机遇,乡村旅游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彰显了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弹性[2]。
二、“一带一路”引导下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现状及优越性
(一)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现状
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创新模式分析
摘要:当前乡村振兴战略正在有效开展,要想实现乡村振兴,缩小城乡差距,发挥乡村的资源优势,统筹城乡发展,必须要做好乡村旅游发展和创新工作,实现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目标。介绍了乡村旅游的背景,探究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和创新模式的应用策略,为推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和创新乡村旅游模式提供思路。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发展;创新
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话题,各地积极构建乡村旅游发展和创新体系,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在乡村旅游实际发展中,存在一些比较普遍的问题,影响了乡村旅游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要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势,积极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促进乡村旅游经济发展[1]。
1乡村旅游背景和发展意义
2018年国务院颁布《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文件,强调要做好乡村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工作,积极推进乡村旅游以及特色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旅游和相关产业融合,实现乡村振兴。从乡村旅游研究来看,这一选题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搜索关键词,截至2018年底相关研究论文数量有5600多篇,相关研究成果逐年增长。从2016年开始,历史文化和乡村旅游研究呈现井喷式发展趋势,这与当时国家颁布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融合的相关政策和文件有关。目前,国内对于乡村旅游的研究更多关注乡村旅游经济,对于乡村旅游和文化关系研究不多。研究怎样在河南省挖掘当地优秀历史文化资源,探索乡村旅游的有效发展路径,具有现实意义[2-3]。
2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2.1乡村旅游产业融合管理体制不健全。目前,在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中,体制不健全是阻碍产业融合的主要因素之一。从乡村旅游产业管理体制来看,常处于条块分割以及行业壁垒并存状态,受到相应的政策制度约束。在发展过程中,相关产业需要严格遵守管理规定。在纵向上都需要遵守相关体制,横向上还有不同的客户服务模块,因此将相关行业进行融合,很难实现相互渗透发展[4]。
Citespace下中国乡村旅游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乡村旅游的现状,总结当下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旨在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以CSSCI数据库中1999—2020年刊载的521篇乡村旅游文献为数据基础,利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绘制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从研究作者、发文机构、重要期刊、研究热点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从事乡村旅游研究的学者大多处于独立研究状态,缺乏研究团体;从发文量看,高产作者少,但也涌现出一批有着较高权威和社会影响力的学者。乡村旅游、乡村旅游地、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等是高频关键词,代表乡村旅游研究的热点问题。从学科分布看,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论文主要刊载在旅游、地理和农业三大类学科期刊上。《旅游学刊》《JournalofRuralstudies》《JournalofTravelResearch》等是该领域最具权威性的期刊。从整体上看,针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客观现实,其研究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学者之间、机构之间缺乏互动和学术共识,领军人物、核心团队、权威机构都不够突出。另外,今后该领域研究方向要向多学科、多角度、多层面发展。
关键词:乡村旅游;Citespace;科学知识图谱
1引言
我国乡村旅游虽起步较晚,但从90年代开始,研究成果逐年增加,研究范围和主题也逐渐扩大。学者们对乡村旅游综述性研究的内容大致如下:梳理乡村旅游基本概念[1~2]、国内外研究现状[3~4]、乡村旅游社区研究[5]、乡村旅游研究热点[6~7]、乡村旅游研究特征[8]。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归纳总结出研究概况势必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本文借助Citespace软件绘制科学知识图谱,对大量文献数据进行多元化动态分析,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该领域的发展脉络和研究进展,以期对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1.1研究方法。Citespace是CitationSpace的简称,译为“引文空间”,是由美国德雷塞尔大学计算机与情报学学院陈超美教授开发的一款可视化分析软件,它着眼于分析科学分析中蕴含的潜在知识,通过可视化的手段来呈现科学知识的结构、规律和分布情况。该软件具有合作网络分析、共现分析、共被引分析等功能,可绘制出科学知识图谱,生动形象地展现出一定领域研究的演进历程和研究热点,探测学科研究特征及演变趋势等,是目前国际上很受欢迎的绘制知识图谱的工具。
1.2数据来源。本文数据来源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以“篇名”方式检索“乡村旅游”,文献类型选择“论文”,得到检索结果521条,获取时间为2020年9月20日。通过对这些论文进行系统地整理和归纳,展示了我国乡村旅游的研究历程。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是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的引文数据库,用来检索中文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收录和被引用情况,收录学科广泛、文献丰富,其来源期刊学术性强、编辑规范、质量较高。CSSCI数据和Citespace软件更加兼容,可充分发挥Citespace的各项分析功能,对数据进行全面透彻地分析,得到的分析结果能更加全面而客观地反映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历程、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2结果分析
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改善策略
摘要:文章主要总结国内学者近年来对乡村建设提出的各类意见以及对新时代乡村振兴发展与转型展开的相关研究,探索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城市的发展建设与转型等相关研究,并基于乡村振兴政策背景下,分析由传统村落的建成环境和深层历史文脉等主客观因素主导的新型农村建设活动以及文化发掘,讨论并总结新时代下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关键词:建筑更新;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
1背景
以“传统村落”为关键词,从知网的指数分析来看,近十年特别是2014年以后关于“传统村落”论文数量逐年增加,在现在已经成为了学术研究的热点(图1)。传统村落的相关研究主要涉及的学科门类是建筑科学与工程、考古、农业经济以及文化、旅游和政策相关的话题(图2)。传统村落话题涉及最多的关键词还有“保护”“乡村振兴”“发展”等话题。这说明有关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以及乡村振兴的关联度十分紧密(图3)。关于传统村落的定义,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等部门在相关文件中统一认可:“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1]同时,也有许多学者认为,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2]。通过对相关经典文献的阅读与学习,可以认识到现阶段我国关于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主要方向是讨论政策背景下关于新型农村建设以及发掘传统村落的深层历史文脉和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比如廖军华总结传统村落的研究包括多元化的需求。其的结构层次包括传统中的单一价值,也包括了建筑学者关心的建筑本身价值、建筑组成环境以及非物质形态的部分,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物质遗产的历史价值、国土空间规划的生态保护价值、旅游发展的经济价值等等[3]。也有学者对传统村落的发展路径做分析。如陈喆提出的关于传统村落自组织更新的策略研究,其中提出根据传统村落的组织特性,对不同的村落区分其建设重点[4]。如李伯华总结的传统村落与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的研究,其中总结出5种建设思路与导向,以原本村落所拥有的可开发资源为类型进行分类,提出指导性发展路线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5]。传统村落的保护现在也从单一的“片面保护”逐渐转型为“整体关照”,如王小明提出的关于传统村落的保护就是保护一个整体的、生态圈模式的传统聚落。这包括了村落的建筑形制、建筑聚成方式、村落文化环境、乡村的生态环境以及其包含的非物质文化。这意味着全面保护不只是保护人与自然景观、建筑风貌等等单一的要素,而是将这一切作为一个系统进行动态的保护与发展[6]。同时,王国栋认为,主动地发展、保护传统村落文化,在保护过程中更能推进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理念结合,避免被过时的保护理念桎梏住发展机遇,以及王路通过对德国村落更新规划的分析认为传统村落的组成与周围的地理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无论是气候、土地环境、水文、林草和聚落地形关系等,都是需要考虑的要素形态[7]。单彦名以附件晋江塘东村为例,分析基于“人本观念”的传统村落发展,认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本来就不是矛盾的对立体。尽管过度旅游开发会破坏文脉风貌,但是如果在这之中取得一个恰当的平衡点,依然对传统村落的有机更新会起到良好作用[8]。传统村落的主体是同时包含人与物的一个共同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之下,人与物互相影响,产生的各种现象就是我们能够观测到的传统村落的人文景观、建筑风貌、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地理环境等等。以人为代表的是传统村落中的生产生活、文化遗产、文脉条件、乡土风情等等,这是一个相对动态却又永恒不变的概念,它的形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是不断演变的,但是却始终将焦点停留在关注人这一基本原则之上。一物为代表的是传统村落的物质条件,这其中典型的要素有建筑风貌、地理环境、生产工具、交通方式等等。这是一个相对来说较为静止的概念,它在较长的时间当中有着较小的改变,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是不断在演化变化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本源。从唯物辩证的角度来看,人与物是一体不可分割的两个概念,同心一体地组成了现代传统村落的主体。从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人与物质世界的小系统,这当中的山水、田园、湖草与人类社会都是不断运作,不断发展的整体。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最终都是适应人类社会发展需求的手段,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才是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的终极话题。
2乡村振兴
根据知网数据库,关于乡村复兴的最早研究出现在2016年杨希对日本能登里山里海地区的乡村振兴中,价值观层面的突破。其中提及乡土价值观的复兴与存续关键是承认乡土价值观在特定地域的主导地位,并引导社会理念向适度舒适与可持续发展上发展[9]。根据李力敏等学者利用CiteSpace分析关于国内近十年的建筑学传统村落的综述研究发现,在2012年以后,国内关于传统村落的研究逐渐由建筑学者的研究向多学科交叉研究方向发散。近年的学科新方法的使用也使得关于传统村落开发保护变得更为科学,研究结果更为完善[10]。乡村振兴的这四大发展路径总结成要点,可以写成以下几点。(1)深化改革利用机制创新路径,从政策上完善分配制度、经营模式、生产方式等要素促进农村的发展积极性。(2)加快农村产业发展,利用经济发展模式改变农村经济地位,打破城乡二元的空间结构,确保农村的经济主体。(3)发挥科技作用,提高科技创新的农村应用,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农村地区的潜在优势。(4)打造属于农村的人才队伍,让人才进入农村,实现农村的有效治理,加强农民的新时代生产技能培训,鼓励城市人口下乡创业,培养农村信息人才队伍,让农村产业融入信息化社会[14]。所以传统村落在发展过程中的保护与更新都应该采取合适的路径,多面发展,避免单一的发展要素无底线地被拔高作用,造成地区发展极度不平衡的现象。从发展潜力上来看,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道路已经从“以保护为主”的发展方式变成向振兴以及文化内涵开发保护的思路转型。这当中的新型发展模式主要的实现方式从村落本身的价值以及旅游开发的效益出发,同时兼顾保护生态环境以及生态发展的角度出发[15]。
3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城镇化发展问题及路径
[摘要]
旅游城镇化是民族地区实现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和方式。虽然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具备理论依据和现实条件,但其实施过程还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如对当地自然环境和民族传统文化造成一定破坏。此外,旅游参与主体利益分配不均及民族地区旅游业自身发展不成熟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都阻碍了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的顺利发展。这就要求在推动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过程中采取如必须以旅游业为核心,协调三大产业灵活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作用;必须坚持低碳、环保的旅游城镇化建设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提升民族地区当地民众的素质等多方措施,以促进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的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路径
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长期落后,城镇化水平较低,为促进我国广大民族地区经济和城镇化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民族地区美丽迷人的自然风光、保存完整的生态环境、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的作用,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旅游业为支撑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走旅游城镇化道路是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最佳选择。笔者认为旅游城镇化是指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和主要动力来推动人口、资本、物质等生产力要素向旅游目的地聚集并进而推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
一、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的可行性分析
本文所指的民族地区主要是指少数民族聚集区域,其地域范围主要囊括我国西部和中部少数民族聚居和集中的地方,是中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两者重叠、交叉的区域。具体来说,是指我国西部地区的新疆、内蒙古、宁夏、西藏、广西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和云南、贵州、青海、四川、重庆和甘肃6个多民族省市以及吉林、湖南、湖北和海南等地的少数民族聚集地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相比东部地区较为落后,但自然环境优美奇绝,少受工业污染和破坏,民族风情浓郁,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在民族地区推动旅游城镇化具有理论和现实可行性。一方面,从理论上来讲,可以通过培育旅游增长极的方式来促进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增长极的概念最早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在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他认为经济增长不会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途径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最终产生不同的影响。具体来说,所谓增长极,就是那些主导产业或推进型产业,亦或有创新能力的产业部门,这种产业或产业部门的突出特点是产业关联性强,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极强的推动作用,但它不是地理空间中的“极”。将“极”的概念引入地理空间源于法国地理学家布德维尔。他指出增长极就是在城镇地区建设工业综合体,并不断推动其进一步扩大,使周边经济活动在其影响下进一步发展。这种增长极化过程必然导致经济活动地理分布上的极化,促进城镇地区进一步发展和扩大。不仅如此,增长极化的过程还将产生经济的“扩散效应”,推动围绕增长极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一般而言,增长极理论是通过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两种方式来对区域经济产生影响。“极化效应”又被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称为“回流效应”,他认为增长极的发展能对周边一定区域内有较强的吸引力和向心力,使周边地区的资本、产品、劳动力等经济要素转移到增长中心区。“扩散效应”也被经济学家赫希曼称为“涓滴效应”,也有人称为“波及效应”,是指增长极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与周边地区的资金、技术、信息、产品、劳动力等交流较强,从而推动和促进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1]。从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旅游增长极对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培育旅游产业作为经济增长极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根据民族地区旅游的资源和产业优势,将旅游业培育成民族地区具有经济增长极性质的推进型产业,通过旅游增长极强大的极化效应带动相关产业在民族区域集聚,形成空间地域具有产业集聚中心和城镇集聚中心作用的区域增长中心。二是把民族地区一些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作为区域增长中心,通过发挥区域增长中心对周边区域的辐射作用,带动其他周边地区的发展。由于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等要素有限,区域经济和城镇化不可能各地区同时均衡发展,这就要求选择资源、市场等条件优势突出的地区———旅游区,作为重点发展地区,集中资金、人力、物力优先发展这些重点地区,将其培育为区域“区域增长中心区”,然后通过区域增长中心区的辐射作用带动其他地区经济和城镇化发展,以促进区域经济和城镇化共同发展。另一方面,从现实情况来看,民族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日益便捷的交通可进入性为旅游城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首先,资源富集的民族地区具有将旅游业培育为增长极的产业基础。民族地区资源丰富多样,尤其是旅游资源极其丰富,这是推动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的基础。我国中西部地区面积广阔,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2/3,从北到南、自西向东所跨的纬度、经度都很大,再加上这些地区地形多种多样,从高原到盆地,从山地丘陵到平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赋予了这片地区独一无二的自然条件和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而且,我国的少数民族一般都世代聚居这些地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都继承和发扬着异彩纷呈的少数民族风情和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使得这些地区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旅游胜地。这些地区的旅游资源具有原始性、独特性、垄断性、封闭性、和地区分布差异性的特点[2]。从自然风光方面来说,我国广阔的民族地区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4个,国家森林公园58个以及数百个省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旅游度假区,其中中国绝奇美景12处。从人文历史景观来说,民族地区拥有3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及19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这一地区还拥有中国最佳旅游胜地12处。这充分展现了民族地区是“旅游资源宝库”的特点。民族地区大多地处一些工商业不发达的地区,原生态的山川、草地、森林、湖泊等自然资源没有受到工业破坏,还较完好地保存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传统民族文化受外来经济文化冲击小,保留了独特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总之,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分布集中、种类多、等级高,自然生态资源旷世奇绝、历史人文资源独特而底蕴深厚,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相辅相成,组合优良,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其次,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立体交通网络体系逐渐建立起来,交通便捷性和舒适性大大提高,这是推动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重要动力。民族地区的交通、通讯、电力、金融等基础设施也在逐渐完善,为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旅游业是一个关联带动性强,进入门槛低,对产品、人口、资本有强大集聚效应的产业,旅游业发展与城镇化发展也能实现很好的结合。旅游业具有发展为经济增长极和城镇化推进力量的潜力和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