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旅行实训总结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旅游专业课程系统创新
一、课程体系及理论依据 课程是达到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将宏观的教育理论和微观的教学实践联系起来的一座桥梁。课程(curriculum)一词最早来源于的拉丁文currere,意为“跑道”。课程的原本意义是指根据教育目标,为指导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有计划地编制的教育内容的整体计划。课程体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体系概念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设置、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五部分在内的整体课程框架,或者说课程体系是所设全部课程之间的分工和配合。本文所指的课程体系是指狭义的课程体系概念,即广义的课程体系概念中课程设置这部分的内容。高职旅游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是能力中心论。能力中心论的特征是以职业能力(compe-tence)为基础,将形成某项专业能力所需的知识、技能、态度等课程内容要素按照职业能力本身的结构方式进行组织。能力中心论的根本宗旨是使受教育者具备某种职业能力。能力中心论突出强调教学结果,即学生毕业后所具有的操作性的能力,而且所关注的是学生能否达到行业中具体的能力标准。在课程体系中,模块是其组织课程的基本单位。从教学内容上看,能力中心论更多的是综合了多种课程论的思想,强调理论教学为技能服务,以职业技能为中心,按照职业活动自身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来设计课程。由能力中心论而衍生能力本位课程观,是以职业能力为基础,通过职业分析和工作分析确定能力结构,并依据专项能力的细分进行课程设置,以专项能力所必备的知识、态度、经验和反馈作为内容来组织课程内容,以专项能力的复杂程度确定课程结构、调整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 二、湖南旅游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及能力分析—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 基于湖南旅游人才市场需求的市场调研,对接湖南旅游产业发展的目标,又区别于湖南旅游中职教育、本科教育,湖南高职旅游类专业培养目标是面向湖南旅游行业,服务于旅行社、景区景点及其相关企业,培养从事导游主管、计调主管、营销主管、门市经理等岗位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旅游行业岗位工作内容复杂,牵涉到的知识内容繁杂。仅仅具备娴熟的技能是不够的,还要在语言、形象、心态、行为达到相应的要求。湖南旅游企业在招聘旅游类专业毕业生,主要关注的素质、能力和素质如下表: 三、旅游管理专业模块式课程体系构建 探索旅游职业人才培养规律,构建旅游职业基础能力、旅游核心业务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三大模块。其中旅游职业基础模块又分为职业文化基础、旅游职业基础知识和导游基本技能三个模块;旅游核心业务能力模块分为湖南专项导游技能、旅游计调技能(计调方向)、旅游营销技能(营销方向)三个与旅游行业岗位需求直接对接的模块;职业拓展模块主要目的在于扩展学生知识面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见图1)职业文化基础模块培养目标在于为刚入校的大学生向准职业人转变打下基础,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素质、价值观、人生观和职业基本能力。课程为公共基础课,具体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学语文、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普通话、应用数学等。该模块与英语等级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和计算机应用水平等级证书等证书对接。旅游职业基础知识模块的目标在让学生具备旅游职业的基本知识,实现由刚入校的大学生向具备一定素质和掌握基本理论知识校园人成功转变。该模块的课程主要有旅游学概论、旅行社基础、旅游心理学、旅游资源学、旅游电子商务、旅游政策与法规、认知实习等。导游基本技能模块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导游技能,具备旅游职业最基本技能。该模块主要有课程有导游原理、导游实务、旅游商品与导购、导游语言艺术、导游文学、校内实训。以上课程与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证考试对接、融合。通过该模块学习,使学生具备准备职业人的条件,为下阶段的顶岗实习打下基础。湖南专项导游技能为湖南地方特色课程,主要课程湖南专项旅游、湖南导游、湖湘文化、湖南景点讲解实训、湖南民歌与曲艺、湖南旅游资源、湖南旅游英语和顶岗实习等,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熟练导游湖南、服务湖南的能力,实现学生在校园人的基础上,成功向准职业人转变。旅游计调技能(计调方向)模块的课程有计调业务、商务谈判、旅游地理、旅游线路调研与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以上部分课程与旅游计调师职业证书对接。旅游营销技能(营销方向)模块的课程有旅游市场营销、旅行社外联业务、旅游公关礼仪、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以上部分课程与旅游营销师职业证书、旅行社门市经理职业证书考核鉴定相互衔接。该模块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由准职业人向旅游营销主管、旅行社门市经理职业发展。职业拓展技能模块课程主要包括全校选修课、公共艺术选修课(如形体舞蹈、音乐、美术、摄像等)、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等课程,实现“一专”+“特长”的目的,培养毕业生心灵美、行为美、仪态美和语言美(四美),提升综合素质和职业竞争力。通过三大模块的学习,着力保障培养旅游职业技能优势明显、职业发展顺畅并扎实服务于湖南旅游行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四、实施螺旋渐进式课程设计编排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计遵循“校园人—准职业人—职业人”三阶段式职业人才成长规律。按照大螺旋套小螺旋课程设置思路即课程体系按螺旋渐进方式(大螺旋),同时每一门课程的模块内容也按螺旋渐进方式(小螺旋)来设计。具体说,课程体系按大螺旋渐进方式设计,就是“校园人—准职业人—职业人”每个阶段均进行“理论教学—虚拟实训+仿真实训—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生产性实训—总结提升”安排。(见图2)每一门课程的模块内容按小螺旋渐进方式来设计。例如:《导游实务》确立模块课程的基本思路:课程结构以行业专家对导游的职业能力分析结果为依据,以湖南精品旅游线路为载体,以导游服务操作流程为线索,结合岗位工作所需的相关职业能力要求,将课程结构分为三个大模块12个子模块,即“准备带团”“、接团“”带团”“、送团”四个大模块,其中“准备带团”项目包括认识地陪工作、导游词设计、接站准备3个小模块;“接团”模块包括接团服务、入住酒店服务2个小模块“,带团”包括商定旅游行程计划、参观游览服务、旅游沿途活动设计与组织、旅游营销、餐饮娱乐服务5个小模块“,送团”包括送站服务、账务结算和工作总结3各个小模块。#p#分页标题#e# 在教学中,在第一个大模块即接团模块的第1、2个小模块进行理论教学完毕后,都进行一次课内实训;待学习完第3个小模块即进行整个第一个大模块的综合实训;在进学习完第二个大模块后,前2个小模块进行理论教学完毕后,都进行一次课内实训或专题实训(接团服务核心小模块进行专题实训),待第2个小模块学习完之后即进行整个第二个大模块的综合实训;第三个大模块、第四个大模块依次类推,整个第四个大模块讲完后即进行整个《导游实务》课程的综合实训。(见图3)
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旅行社实践教学分析
近几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管理专业的建设速度和规模日益壮大,人才和研究成果越来越多,对旅游管理人才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教育部导向下,高校更加重视专业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了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满足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围绕旅行社服务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对提高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旅游管理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定位
开展实践教学是教育部关于本科高校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性纲领,也是强化专业实践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安排。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性较强,主要涉及旅游管理教学的方针政策、课程建设、实践方向和就业领域等方面。通过对近几年国内相关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活动开展途径、渠道和措施的了解,发现多数实践活动都以旅行社、酒店和策划三个方面为主要方向。从课程体系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实习统筹安排、学生自主学习及就业导向进行模式设计,也开展了不同的实践教学改革,主要围绕方向、学时和内容展开,起着“链条”和“导向”的作用,将学生的校内学习和校外实践连接起来。从旅游管理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本科层次的人才是旅游市场的就业主体,应注重和强化专业实践,使其实践和操作水平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过去,本科层次旅游管理专业建设主要侧重于理论教学,补充学生对旅游市场和旅游发展问题的认识,关注旅游发展的前沿和热点问题。21世纪后,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学校日益增多,理论研究已经成熟,不少学校陆续转为实践教学研究,希望学生对一线操作业务尽快熟悉并能提高就业的筹码,适应旅游业对人才的需求,但多数学生的理论能力相对较弱。2010年后,更多学校认识到理论与实践并重,既要强化理论学习,更要凸显实践操作水平,特别是教育部2012年强调实践教学重要性后,旅游管理的专业建设目标也偏向管理和应用并重的培养理念。对旅游管理这样一个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专业来说,面对旅游大环境,必须在扎实专业理论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加强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突出旅游专业人才的技能,才能使学生以扎实的文化底蕴、崇高的思想境界、综合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操作为基础,突出专业特色,提升专业技能,体现旅游管理专业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等,接受旅游市场的考验。为此,多数高校确立了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将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置于旅行社、策划和酒店三个方向,酒店服务是旅游管理专业实践的方向之一,安排学生到全国三星级以上酒店从事餐饮、客房和前厅服务等工作,围绕餐饮礼仪、客房实训和前厅接待等实践活动展开,由于酒店数量多、范围广,学生实践和就业相对来说有较大保障。策划规划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来说要求相对较高,学生的实践涉及策划和规划的内容较少,且短期内不易出成果,即使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但较少能尽快转化为应用成果而带来效益,因此只作为就业方向,实践安排较少。旅行社实践却带来了相对灵活和宽松的实践内容,学生可以挂靠旅游服务公司,从事兼职导游或协助旅行社做好旅游线路规划等,学生只凭借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和对导游服务知识的理解,就可以凭借自己的专业技能从事导游服务工作,三方面的实践可按图1开展。
二、旅游管理专业旅行社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
从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方向看,旅行社实践的内容要求更高、时间更自由、方式更灵活、效果也更明显,既能督促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又能促使学生拓展并熟悉旅行社业务流程,也能够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水平,是旅游管理专业实践中难度大、收效快、起点高、要求多的方向。对高校来说,旅行社实践教学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应尽快构建旅游管理专业旅行社实践教学体系,如图2所示。
(一)基础技能
旅行社实践教学是以旅行社为基础单位,依托旅行社培养学生的导游服务能力,是开展旅行社实践的准备阶段,学生需要掌握旅行社经营与管理中的基本专业知识,通过了解旅行社的发展、经营、组织机构、业务范围和方向等,使学生熟知旅行社经营管理中的理论和实务。可以在学校搭建旅行社模拟实训室,配备材料、硬件设备等,通过开设旅行社经营课程和制订培训计划,让学生利用学校的实训室了解旅行社的日常运营程序,这是学生进入社会实习的必经阶段,要由相关教师讲授和学生模拟演练完成,实现与旅行社的对接,实验室内除了配备硬件设备,还要购置导游模拟和旅行社经营等实验软件,让学生对旅行社发展有一个初步认识,并能够进行导游模拟、景区服务、景区讲解等,方便学生模拟导游演练和旅行社日常操作等,在理论课程的设置和安排上,应对旅游管理专业开始《旅行社管理》《导游基础知识》《园林景区鉴赏》《旅游资源开发》等课程,指导基础工作的开展,培养学生旅行社实践教学的基础技能。
高职旅游旅行社计调实务课程设计
摘要:计调岗位作为旅游企业的核心岗位,计调人员的职业能力水平直接作用于旅游企业。能否有效提高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计调岗位的职业能力,“旅行社计调实务”这门课程的教学至关重要。该课程将采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法的教学理念和思路来指导教学活动,从分析该课程的性质与学生现状入手,通过对课程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课程考核等五个维度进行本课程的整体设计,形成该课程的教学反思与建议,达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职业能力;旅行社计调实务;任务驱动型教学法
1“旅行社计调实务”课程性质和学生现状
1.1“旅行社计调实务”课程性质
“旅行社计调实务”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是培养旅行社计调岗位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理解旅行社计调岗位相关理论知识、明确计调岗位的工作流程与操作方法,掌握各类旅游产品设计、各类旅游线路成本核算、旅游产品销售、编制计划与发团等规范操作旅行社业务的具体事项,为其将来的旅行社计调岗位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本门课程实用性强,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模式值得我们探索与思考。
1.2学生现状
(1)学生学习的惰性较为明显。高职院校学生大多都存在学习的惰性,相对于纯理论课更喜欢实践课。同时,学生缺乏耐心,遇到挫折容易放弃。(2)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和大胆尝试的勇气,创新精神更是少之又少。长期的被否定与自我否定,使得学生缺乏大胆尝试的勇气,他们习惯性地死记硬背,在学习中缺乏主动性,稍微增加学习的难度,学生就会表现出不耐烦、畏难的情绪,女生的学习态度好过男生,但仍然还是过多地依赖老师,仅仅是完成课堂上的学习任务,缺乏课后自主学习能力。(3)思想活跃、参赛意愿高。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大多都表现出思想活跃,喜好参加各类技能比赛。正因高职类技能竞赛大多都是实操技能的比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更青睐直观的可操作性的学习方式。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
一、旅游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1.社会发展的需要
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旅游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旅游从业和管理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例如,在今年学校召开的旅游重点专业建设研讨会上,旅行社的领导均表示,在招聘员工的时候,相对成绩而言,他们更加看重的是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现在学生的动手能力太差了,他们招聘毕业生后不能直接上岗,还要从零开始教,费时费力。然而,很多高校按照传统的思维,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这就导致了学校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之间的矛盾,不利于学生就业。因此,通过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开展实践课程教学,培养他们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旅游实践教学是旅游管理专业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关系到旅游管理专业生存与发展,是因为受了种种的限制和挑战:一是就业率的压力。二是旅游人才教育市场竞争的压力。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旅游教育一直采取外延式扩张的发展模式,许多高校为满足旅游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纷纷设立旅游管理专业或在相关专业基础上设立旅游管理专业。目前几乎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或酒店管理专业,近三年发展速度非常快,而且分布广。
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1.校内实践教学难以支持实践教学
项目教学法模拟导游实训课程教学实践
摘要:项目教学法主要是根据教师给定的环境,由学生通过相互协作,能够有效地完成教师所设定环境中的所有要求的一种教学方法。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到模拟导游实训课中主要是为了将课堂中所学习到的框架知识能够在设定的情境中出色完成。该文通过项目教学法在模拟导游实训课程的应用,切实举例阐述实训的项目,总结教学成果以及分析从中出现的问题等方面,全面分析了在提高一名导游的业务能力方面的教学方式,为今后导游专业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项目教学;模拟;导游;实训
1项目教学法实施步骤
项目教学法最主要是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结合课堂中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项目教学法可以利用训练项目的制定、成员的分组、训练项目的实施、训练结果评价分析这几个过程来完成。(1)训练项目制定。在制定训练项目之前,学生通过课堂学习理论知识,在具备一定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学目标等由教师设计合理的训练项目,达到并完成教学目的。(2)成员分组。根据设定好的训练项目,可将学生进行分组训练,让每位学生都可以担任不同的角色,发挥不同的作用,在小组内有话语权,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训练任务,在实训中出色地完成训练项目。(3)训练项目实施。在训练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处于协助作用,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协助学生完成目标,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4)训练结果评价分析。训练结束后,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对实训课程分析讨论,通过教师总结和学生自主讨论等方式,发现实训中学生的优点,及时找出不足并加以改正,在今后取得更大的进步。
2项目教学法模拟导游实训课程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在此过程中处于指导作用,这一方法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让学生从基础入手,在模拟导游实训课程中,利用这一教学方法,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学生都在参与其中,互帮互助,轻松学习,快速进步成长。此教学方法主要是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内容及教学进行设计。导游是一个要善于人与人交流的职业,在导游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只局限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就等于“纸上谈兵”。所以,在完成较好的理论知识学习后更应该注重实际训练。锻炼、提升学生的业务能力。因此,项目教学在模拟导游实训课中的目标主要在于提升学生的方法和专业能力。在方法能力方面,通过项目教学,学生可以更加自主的学习,由于实训过程是组内分工合作,可以锻炼他们相互协作的能力,还可以在发现问题的同时及时讨论解决掉问题。在专业能力方面,通过项目教学,使学生能更加深刻准确地认识到这一职业的整个职业规范模式和流程,掌握一些导游服务方法技巧,以达到在今后的工作任务中,能出色完成独立带团。在认清楚教学目标后,导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真实情境模式供学生训练。
3实训项目
基础英语和旅游英语发展分析
在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实用的大环境下,基础英语和旅游英语课程教学都更加注重对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和在教学过程中文化的渗透。基于目前行业背景日新月异的变化,对基础英语和旅游英语的教学也提出了与时俱进的要求及改革发展的要求。对此,本文将对基础英语和旅游英语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基础英语课程和旅游英语课程设置情况 (一)基础英语课程设置情况 基于教育部印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精神:“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学校将大学英语课程的建设做了以下设置:开设时间为第一学年,共128个学时。分为两个学期开设,每周4学时,每学期16周。课程内容主要为以专题为单元的基础英语听、说、读、写、译这几个方面的训练。 (二)旅游英语课程设置情况旅游英语培养具备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熟悉酒店管理、旅游业务、导游技能方面的基本知识,适应涉外旅游企事业单位和旅游相关行业工作的中、高级应用型外语人才。 旅游英语课程设置以旅游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中所要求的核心职业能力为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由旅行社、酒店、旅游企事业单位相关行业的专家、教学骨干组成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进行广泛的调研和行业分析,依照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基础,进行核心职业能力分析和归纳。 本课程设置根据旅游英语专业培养目标,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所需的能力确立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参照导游资格考试标准,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泛读、英语语音为前期英语基础课程,旅游概论、导游概论、导游业务、旅游政策与法规、旅游文化为后续旅游知识课程,满足涉外旅游企事业单位和旅游相关行业工作对人才的需求。此外还有马列课程、大学语文、计算机基础、就业指导为主的公共课程和到相关旅行社、旅游公司、涉外酒店等旅游企事业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的实训部分共同构建了旅游英语的课程体系。 二、基础英语和旅游英语课程教学的不足之处 (一)基础英语课程教学的不足之处 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精神,本校开设的基础英语课程注重了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基本英语技能的训练,在“提高综合文化素养”方面稍显不足。 文化是语言的载体,在学习一种语言的同时应该学习产生、发展这种语言的文化本身,通过了解语言产生、发展的文化环境可以促进对语言惯用法、语言内涵意义的理解,促进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的双向互动。 (二)旅游英语课程教学的不足之处 1、教材版本陈旧、内容脱离实际。旅游英语选用的多是国家统一编订的教材,没有地域特色。随着旅游市场日新月异的发展,教材中的教学材料、案例远远落后于旅游市场的现实需求。尤其是相关实训教材的缺乏,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课程教学模式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为主,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在旅游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还是沿用了基础英语的教学方法,讲解语法点、词汇及练习,以考试为中心,而不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中心。教学手段也就是制作ppt进行讲解,忽略了课堂上“旅游环境”的创造,让学生体验模拟“旅游业务实训”,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3、教师复合知识欠缺。讲授旅游英语的多为英语专业的毕业生,英语基础很好,但对旅游知识了解不多。 在授课中容易形成注重英语语法、词汇的讲解和训练,忽视旅游业务知识的讲解或是旅游业务知识的讲解不能深入浅出,讲解得不透彻,不便于学生理解。而旅游英语的课程很多是英语和旅游的结合,既要求老师有很好的英语基础,也要有一定的旅游实践经验,这样在授课中才能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这些都要求教师具有英语和旅游双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是“复合型”教师。 4、顶岗实习不等于实训教学。学校认为安排了学生的校外顶岗实习就完成了实训教学,或是由于实践经费有限只能这样安排。然而顶岗实习只能解决工作中的动手问题,并不等于实训教学。现在旅游英语的实习很多是到酒店或旅行社做一些很简单的重复性的劳动,学习到的实践经验有限,影响了实训的效果,不便于学生对旅游行业工作性质的理解。 三、基础英语和旅游英语课程教学改革 (一)基础英语课程教学改革 建议在开设大学英语课程的同时,可开设英美文化、影视欣赏、英语演讲、跨文化交际等文化课程作为选修课,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二)旅游英语课程教学改革 1、建议选用最新的教材或是由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的单位派出行业专家与本校教学骨干一起合编符合工作岗位要求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校本教材。尤其是实训教材的开发更要结合工作中出现的新现象、问题和相关的解决办法进行编写。 2、教学模式要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由学到做,再由做到学,体会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再由实践中总结出经验的过程。在课堂上进行模拟旅游环境的预设,进行情境教学,让学生进行模拟实践,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p#分页标题#e# 3、引进和培养“复合型“教师。旅游英语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培养“复合型”的教师队伍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对英语教师进行旅游知识的培训或到旅游行业的企事业单位进行见习。对旅游专业教师开展英语培训,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旅游行业的发展更新很快,可以让“订单式培养”的合作方对教师开展讲座,进行行业知识的更新和业务素质的提升。 4、实训教学应该由“课堂实践+校内实训+校外实训”三部分构成,相辅相成,互相补充和促进。 课堂实践:在课堂上预设旅游业务环境,增加案例模拟教学。建议可聘用合作培养方的行业专家参与教学,利于对学生课堂实践的指导。 校内实训:要建立“导游校内实训室”,让学生在校内进行短期的校内模拟训练。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和行业专家的指导下,让学生进行较为逼真的导游业务训练,比如可以模拟带团过程中的情景模拟,问题重现等课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导游技能。还可带领学生到校外免费的景点进行参观和义务讲解,让学生亲身体验,锻炼学生的协调和应变能力。 校外实训:这是“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非常重要的环节。学校与旅行社、酒店建立合作关系,签订实习基地协议书。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计划,由合作企业派出行业专家进行支持和协同培养。学校可让学生带薪顶岗实习,这样可缓解学校实践经费不足的问题。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基础英语和旅游英语的课程教学都要适应社会的需要,使教学在训练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的基础技能的基础上,着眼于学生实际交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就业和中外文化交流打下基础,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实用性的人才。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践
一、关于职业院校旅游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
旅游经济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旅游人才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课程体系的改革目标是既要让学生掌握较强的实践技术能力,满足行业、企业的需要;又应该考虑学生的职业生涯的发展、职业素质的养成、职业道德的提高,使学生有较强的就业弹性和广泛的适应性。学校立足于国内旅游发展状况,围绕江苏省旅游市场需求,依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以及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筛选出适合职业院校旅游专业学生的各种岗位,分析其所需的职业能力和工作过程,融合创新意识,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抓手,培养从事饭店经营与管理、酒水服务、旅行社计调、导游服务、旅游营销等方向的技能型人才;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市场意识和创业思想,以“三结合”为基本途径,为本区域旅的游景区、旅游饭店和旅行社培养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职业院校旅游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内容
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模块化、综合化的结构建构课程体系。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要从工作任务出发。关注工作过程系统。课程体系应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兼顾人文综合素质的培养,整合课程内容。职业教育课程开发除了选择教学的内容,还有一个是教学内容如何序化、结构化的问题。模块化教学能够有效地避免课程内容之间的交叉重叠,教学的目的性强,使教育教学更加合理化和科学化。建立模块课程体系,依据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整合序化教学内容。采用职业能力模块结构,有利于建立动态的、开放的课程体系。把理论和实践统一在工作任务中,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
2.“工学结合、双证融通”,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职业资格证
制度衔接。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理念,深入企业调研,依据旅游企业工作岗位需要,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将专业课程教学与企业岗位实践有机结合,探索产教结合的新路子,实现工学交替。将餐厅服务、客房服务等级技能证书、导游证等和专业核心课程有机融合,实现实践项目企业化,实训内容任务化,技能培养工作过程化,进一步完善“工学结合、双证融通”。专业人才培养必须满足职业岗位(群)的人才规格要求,明确职业岗位(群)的职业技能种类和等级,将课程考核与学生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
3.积极推广主题实践教学模式,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教学方法
导游业务论文:旅游学科实践教育思索
本文作者:张玉香 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旅游学概论、旅游心理学、旅游管理学、旅游服务语言与礼仪、旅游文化、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市场营销等课程。而在这些课程之中,《导游业务》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前续课程《旅游概论》、《旅游心理学》、《旅游服务语言与礼仪》、《旅游文化》等课程有机结合和运用,为学习后续课程《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市场营销》等打下基础;同时《导游业务》也是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因此,该课程也是旅游管理专业方向的专业核心技能课。而《导游业务实训》课正是《导游业务》课的实践环节,这门课程所要培养的职业核心能力和素质恰恰是前文提到的一线服务岗位所具有的。其实也就是以四类导游员为核心岗位的职业能力的具备。所以《导游业务实训》课的开设就是要使学生掌握带团服务、讲解服务、旅行生活服务、出境旅游服务等四类导游人员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导游服务能力、语言讲解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能够为旅游者提供规范化和个性化的导游服务,进而形成一套独特的服务艺术。
实训课程设计思路根据本课程定位,《导游业务》作为高职旅游类专业中的一门专业核心技能必修课,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该课程的实训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导游业务相关理论知识和导游讲解与带团技能,并能够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经过实践转变成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培养能力本位的应用型专业人才提供基础。围绕这个目标,遵循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对《导游业务》实训课程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情境体验模块设计,使学生在模拟体验、主动实践的过程中,尽快完成从学校角色到职场角色的转变。实行项目导向、工学结合、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校内教学与校外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组织方式,以实际的导游工作流程为依据,以典型工作任务载体,使学生能够在仿真与真实的情境中体验导游,真正做到边学边做,在“做中学、学中做”。进而也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打下坚实的基础。
依照以上课程设计思路,围绕就业岗位的核心职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以情境体验式实训教学模式为核心的内容设计。按照教学计划的学时安排,本实训课程总学时为54学时,根据学时分配,教学内容共分5个项目10个模块40个任务,5个项目包括导游服务技能实训(语言运用、讲解技巧)、导游服务规程实训(服务的规范化)、处理突发事件实训(应变能力)、现场综合导游实训(实地讲解能力)和导游资格证应试模拟实训(取得职业资格的能力)等。通过具体的模块以及子任务的设置、训练,切实达到提高学生导游服务能力、语言讲解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突出了课程的实用性、综合性、岗位性和技能性。根据授课内容和注重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设计理念,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旅游教研室成员共同编写了适合学生特点的《导游业务实训指导书》自编教材,书中不仅详细介绍了导游实训各环节的操作要求,同时还将任课教师授课几年来积累的案例和习题资料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分别形成“导游业务习题精选”和“案例解析”;按模块教学模式编写了电子教案,设计了PPT课件,课件中的案例充分,画面清晰,组织合理,能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每一项目教学内容完成后,都有相对应的案例分析和思考题,以增强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的能力。
在具体的教学组织和实施中,探索出能够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六环节任务驱动”教学法。即由教师根据实训项目提前布置学习任务,然后由师生共同讨论决策完成任务的形式,确定分工,下一步由学生制定完成任务的计划,进而进行任务实施,展示任务成果,最后由教师点评和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总结,项目完成。可以看一个实际例子。实训任务:美岱召沿途与景点现场导游讲解实训要求:能够按照导游服务的基本规程,运用多种讲解技巧,独立完成导游讲解服务。实训学时:6学时实训材料:其一,导游员所需的物质材料(导游旗、话筒、胸牌、职业装、生活必备品等);其二,景点资料;其三,旅游车。实训内容与步骤:第一,实训准备(教师布置任务、小组分工、制定计划):学生分组,指定一人为组长,由组长负责组内分工,其中每个小组选派一名同学为导游人员,其他同学以游客和实习导游的双重身份参与游览。小组之间提前沟通,分配各组讲解任务。小组成员共同搜集实地讲解的景点资料,依据实地讲解评分标准,共同设计讲解方案,拟写讲解部分的导游词。小组选派的导游员提前熟悉导游讲解词,课余时间自行演练。第二,实训开始(任务实施、成果展示)。教师说明注意事项,实训开始。旅游车行进期间地陪进行沿途讲解,到达景点后由景点导游进行讲解,期间全陪和地陪依照导游服务程序、内容提供游览过程中相关服务,遇有突发事件,导游集体应有共同配合解决问题的意识。游客认真听讲解、仔细观察,发现导游讲解中的问题,并比对自身进行总结。第三,实训结束(教师点评、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随堂总结。布置下次课堂讨论,主要针对本次实地讲解,不同分工的同学课后总结,结合自身感受谈体会。
在教学实施当中,教师运用项目导向法、任务驱动法,锻炼学生自学和收集材料的能力、自主组织和任务实施的能力,同时教师根据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采用集体指导或个别指导的方式进行学习过程的引导与监控。而学生则根据不同实训项目的要求,运用讲解演示法、模拟操作法、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实地讲解法、体验感受法、案例分析法、竞赛问答法等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真正做到寓学于做,寓习于乐,不同的教和学的方法培养学生不同的能力,达到了有效互补。
教学考核实行多元、递进式的考核体系。五个实训教学项目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分别占不同比重,并制定了详细的评分标准,总分实行百分制。兼顾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掌握情况和能力培养。教学效果为配合课程的实践教学,定期组织任课年级为主体的学生实践活动,例如导游词创作与讲解大赛,主持人风采大赛,演讲比赛等等,并评选出校园十佳导游,使学生的心态和角色也在教学情境体验中发生潜移默化的迁移。2010年我院还作为内蒙古唯一一支代表队参加了全国旅游服务、导游讲解技能大赛,并且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学生也从校内外的比赛中感受到作为旅游专业的一员而自豪,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更加强烈,学生职业素质、职业能力明显提高。#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