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论文心得体会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心得体会格式是怎样的
一、什么是“心得体会"
在参与社会生活与社会实践中,人们往往会产生有关某项工作的许多感受和体会,这些感受和体会不一定经过严密的分析和思考,可能只是对这项工作的感性认识和简单的理论分析。用文字的形式把这些心得表达出来,就是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是一种日常应用文体,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一般篇幅可长可短,结构比较简单。
二、心得体会怎么写?心得体会的写法
心得体会的基本格式大致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标题
农村幼儿教师培训的有效性
近年,农村幼儿园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转岗教师成为农村幼儿园的中坚力量,但他们缺乏幼教理论和专业技能。为提升这些教师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最简捷的途径就是教师培训。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农村幼儿教师培训的有效性呢?我作为一名农村幼儿园管理者,深知“教育要发展,关键在教师”。为了我园幼教事业的蓬勃发展,我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师培训的新路子,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方法:
一、解放思想,提高认识
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认识新事物,适应新形势。实践证明,解放思想能极大地激发工作活力,促进各项事业发展。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农村幼儿园师资力量薄弱。从中小学转岗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0%以上,由于工作环境和工作对象的不对口,他们在心中隔上了一层无形的“厚障壁”,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消极思想。我留心生活中的每件事,捕捉教师身上的闪光点,积极创设工作环境,公平公正、因材用人,以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消除教师“无用武之地”的困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幼儿园不同于中小学,孩子分秒离不开教师的视线,教师的责任重于泰山。为了改变教师的懒散思想和自由行为,我园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以督促教师,促进其角色的转变。
(二)幼教思想的革新
我国大力推进农村幼教事业,农村孩子的义务教育从幼儿园开始,这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一大举措,是农村孩子的福音。每一所农村幼儿园走在了教改的前沿,这就要求每一位幼教工作者革新教育思想。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很早就提出了“活教育”思想,它的课程是把大自然、大社会做为出发点,让孩子直接走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学习,达到“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当前的幼教事业要求教师具有这种“活教育”思想,从小培养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和大胆的创造力。
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之见
一、安全专业实践教学对策
要改善目前的实践教学状况,使其能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应着重解决以上安全专业实践环节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从教经验,提出以下对策以供参考:
1、实习前召开动员大会
在实习出发之前,组织学生召开一个实习动员大会,动员会应达到三个目的:第一,明确本次实习的各项安排,包括时间、地点、住宿等情况,并重点强调实习期间应遵守的纪律和制度,以确保后期实习的顺利进行。第二,介绍实习单位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企业规模、产品数量等,并要求学生会后利用网络或报刊书籍等资源对相关情况进一步调研和了解,比如查阅该行业往年安全事故发生频率、事故类型等,分析安全问题可能出现在哪些环节,将这些问题记录下来,到实习现场后与技术人员做进一步交流讨论。第三,说明实习过程的具体要求以促使学生认真对待本次实习,这一点尤为重要。有的学生在实习中表现出比较懒散和松懈就是因为实习要求较为模糊,没有具体的提出。需要注意的是,实习要求应根据实习种类有针对性地提出。实习种类一般分三类,首先是开设在安全专业基础课之前的认识实习,通过认识实习,学生应了解和记录实习单位的安全工作和安全管理的基本过程,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认识实习主要是增加同学们对安全的感性认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做铺垫,因此实习要求不必提出太多太高。其次是生产实习,生产实习是在学生修完专业技术基础课与大部分主干专业课的基础上进行的,强调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的一次实践活动。因此实习要求的重点是让学生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调查分析实习单位安全管理技术和方法,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安全问题。具体要求可以是理解和记录先进的安全管理技术、做一个初步的工艺流程安全分析或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以及给出一些安全措施或建议等等。最后是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是学生在校期间最后一个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习进一步加深对已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安全领域相关工作做好相应准备。具体的实习要求包括收集和整理毕业设计(论文)的相关文献资料、参与具体的安全生产和管理工作并做好工作记录或者对生产单位做一个全面的安全状况分析,找出存在的不足,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等等。通过对实习要求的进一步细化,使学生对实习目标更加明确。
2、实习过程中严格要求
在实习期间,指导老师要尽可能关注到每位同学的实习表现,表现较好的同学予以表扬鼓励,表现不好的同学要予以警告和批评,比如在实习现场嬉笑打闹,不认真听讲解、只顾聊天的这些同学,促使他们在接下来的实习过程中能认真投入。另外指导老师还应坚持每天检查学生的当天实习记录情况,记录的内容除了记录设备类型、工艺环节、技术人员的讲解内容等基本情况以外,还应要求学生总结该单位在安全工作方面的宝贵经验与不足之处。条件允许的话,可组织学生定期召开实习交流会,从安全专业的角度充分探讨一下实习的所见所闻。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种类的实习,交流会的内容和深度也有所不同,但应尽可能让每一位同学都能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3、实习考核形式多样化
大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探索
[摘要]学科竞赛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载体,教师组织并指导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参加相关竞赛是提升其综合能力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指导生物科学专业学生参加国家级学科竞赛的实践与探索,就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方法和心得与同行交流,以期为更好地指导学生参加此类竞赛提供参考。
[关键词]学科竞赛;指导;大学生;思考
生物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1],专业实验性和实践性很强,因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显得尤为重要。学科竞赛是指在紧密结合课堂教学知识的基础上,多名学生以团队协作的方式,通过完成参赛项目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2-3]。近年来,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各高校都很重视大学生参与学科竞赛活动。如教育部要求全国各高校每年都需要将本校学生当年参加全国性学科竞赛的成绩录入“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在“特色专业”“品牌专业”和“高水平专业”等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指标体系中,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人次数及取得的成绩均成为评价该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创新能力强弱的主要指标。参加学科竞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了其综合素质,而教师在系统指导学生参赛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自身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4]。因而,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准备学科竞赛显得尤为重要。2018年,笔者指导我院学生组成的2支队伍分别参加了“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和“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分别获得了一等奖和二等奖的好成绩;2019年,笔者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2支参赛队伍分别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和“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荣获一等奖。实践证明,学科竞赛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供了方法和手段。现将指导学生参加竞赛的一些实践方法和心得体会介绍如下,以期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1生命科学类国家级学科竞赛活动现状
目前,生命科学类国家级学科竞赛主要包括一年一届的“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和“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两项赛事。
1.1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
该项大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和《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参赛对象主要是各高校生物、食品及相关专业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每支参赛队伍由2~6人组成,指导教师1~2人。大赛分为创新组和创业组。创新组主要接受学生参加创新实验取得的成果,成果形式包括已发表或未发表的学术论文、发明专利等。创业组需要参赛团队提交一份具有市场前景的生命科学、食品科学相关技术、产品或服务的创业计划书。此项赛事一般于每年的2月份开始下发通知,4月中旬开始网上申报,经过网络初审和复审,一般于7月末到8月初进行现场公开决赛。
高中化学教师培训核心素养
[摘要]
以“核心素养”作为培养目标的新一轮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推进和实施,需要高中化学教师对“核心素养”有深刻的理解和认同。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有必要基于“核心素养”理解开展高中化学教师培训。阐述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构建了基于“核心素养”理解的“课题研究”培训模式,并以案例的形式剖析了该培训模式的应用,最后对基于“核心素养”理解的高中化学教师培训进行反思。
[关键词]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课题研究;培训模式
随着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下文简称“核心素养”)成为这两年来新闻媒体和教育报刊上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广大化学教育研究者和一线高中化学教师不管对“核心素养”了解多少、研究多少,未来“核心素养”都将成为指导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方向。作为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教师,面对“核心素养”,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核心素养”是什么;二是广大高中化学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程度如何;三是广大高中化学教师自身的“核心素养”水平怎么样;四是广大高中化学教师如何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四个问题的基础就是“核心素养”是什么,广大高中化学教师对“核心素养”是否理解。因此,在以“核心素养”培养作为目标的高中化学课程改革正式推开之前,作为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教师,我们认为有必要提前通过培训的方式促进高中化学教师认识、理解和认同“核心素养”,在此基础上评价自身“核心素养”水平的高低,并探寻实践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
一、基于“核心素养”理解的高中化学教师培训模式构建
(一)对于“核心素养”的理解
新日语能力考试对学习策略的启示
提 要:本文探讨新日语能力考试(N1)的受试者的成绩与学习策略的关系,提出了新日语能力考试对学习策略的启示。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重视语言知识的输出技能,即利用所学知识“多说”、“多写”;第二,“文字、词汇、语法”部分提示:日语基础知识也不能靠机械式的记忆,学过的知识要通过多种方式灵活地运用,即通过建立输出渠道来巩固才真正成为自身的知识;第三,“阅读”部分提示:日语学习者不仅要重视知识的活用,对言语不安的心理调节能力以及加深对日本社会文化的理解;第四,“听力”部分提示:日语学习者应在灵活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加强“听力的技巧”以及“注意力集中”。
关键词:新日语能力考试;学习策略;日语学习
一、研究目的
日语能力考试(The Japanese-Language Proficiency Test, JLPT)是目前世界最具权威性的日语能力考试,由日本国际交流基金及其财团法人日本国际教育交流协会举办,自1984年开始在日本国内及其海外举行。2010年,主办方对原日语能力考试进行了改版(本文称此次改版为“新日语能力考试”),在等级、分值、出题标准、评定方式等诸多方面做了较大的改动。新日语能力考试(N1)的阅读和听力所占的比例从原来的1/4提高到了1/3,而阅读和听力是大部分考生的难点。所以可认为新日语能力考试的难度有所提高。笔者所在学校的日语专业生的N1级通过率也比原日语能力考试时下降了很多。
相比较旧版,新日语能力考试的改动主要体现在三点:第一,重视语言实际运用,着力检测应试者利用语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提供can-do 一览,以便于学习者的自我评估,同时为用人单位判断应试者的日语能力提供更为直观的标准;第三,基于“项目反应理论”,实行得分“等值”,提高考试的妥当性与可信赖性。
如何应对新日语能力考试,对日语教学者和日语学习者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改变以往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教育理念下,日语学习者的学习策略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结合新日语能力考试来探讨日语教学方面的研究较多,但将其与学习策略联系起来的研究尚未发现。于琰(2010)考察日语学习者的学习策略与原日语能力考试一级成绩的关系,得出善学者比不善学者更为重视语言的输出技能的结论。
基于上述问题,本文探讨善学者与不善学者在日语学习策略的使用上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应如何应对新日语能力考试,最终提出新日语能力考试对学习策略的一些启示。
初中作文教学课堂技巧培养
1放松对字词掌握的要求和书写习惯的培养,尤其是遣词造句的能力没有得以继续巩固
新课准中关于初中阶段识字和写字有三项目标,其中两项是: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在使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速度。在情感态度方面的要求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对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有些老师以为字词教学是小学老师的事情,因此把字词学习交给学生,并不加以强调和检查。还有老师喜欢单纯的、机械的生字教学,信奉多抄写、多记诵为至上真理,不但使学生失去识字写字的兴趣,为了应付差使养成书写潦草、书面肮脏的习惯。进入初中,学生立即感到学习紧张。初三升学压力使师生根本无暇顾及生字词复习,毕业以后才发现掌握的字词量止步于小学中高年级水平。生词造句及组句成段也没有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认真开展,有些学生在词义给出的情况下也不会造句,又谈何进行正常有效的阅读和写作教学呢?语文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必然受到制约,更何况这样的学生并不只占少数。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没有字词基础,作文只是空中楼阁、可望不可及。
2舍弃教材典范,另觅范文,本末倒置
所有老师在教授课文时都重视对文本内容的剖析和深挖,却很少有人对其进行系统有序地归类总结,整理出切实可行的作文序列教学材料。只是把作家们观察、发现、思考、联想、选材、构思的方法渗透于阅读教学中。在作文指导课上,有部分老师喜欢另辟蹊径,找现成的范文提供给学生去记忆。笔者认为这是分不清“源”和“水”的关系,是舍本逐末的做法。作品中在名家名作中都能找到他们的蓝本,原汁原味毫不失真。不就地取材而舍近求远,实在不敢苟同。
3重视知识积累,忽视运用技巧的点拨
进入初中,语文老师都会要求学生准备一个专门的摘抄本,收集好词妙句、奇闻轶事,以此扩大阅读面和积累写作素材。有些老师会提出各种要求,如整理归类呀,写心得体会等。这些做法值得提倡,教育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当知识以整齐有序的方式贮存于大脑时,它一旦调用会更准确更迅速。但知识积累的多并不意味着会为我所用,会变通着用。毕业时这种厚积而不能薄发的现象尤为突出。学生学写简单的议论文,论点明确,论据充实,可是形成文章后毛病比比皆是,要么过于短小,反之又太详尽,简直是故事集锦;要么所选材料不能准确、鲜明、有力地证明论点。应该交给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最终达到以下目标:根据中心需要对简短材料进行适度有目的扩展;对大段材料进行删减提炼和概括;变换叙述角度和增删内容,从而改写材料。稍高水平的议论文还要求通过集群论据增加说服力。所谓的集群论据事实上就是一组组简短精悍的叙事句或排比段,这就要求平日里的句群仿写派上用场了。如果不对运用技巧进行点拨指导,学生充其量只是蚂蚁似的搬运工,而我们需要的是采花酿蜜的蜜蜂型人才。
4重视学生闭门造车能力的培养,忽视课堂内外知识能力的填充
谈医学论文怎么写
医学论文写作是一项严肃、意义重大的工作、是交流经验,传播科技成果,不断提高临床诊治和科研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不断的总结,才能在总结的基础上不断的进步。因此,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的去写,即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密切注意医学论文的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及可读性。不同的工作性质写出来的医学论文不尽相同,个性是主要的,但也不能没有共性,不是无章可循。但应尽可能避免写作时的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特别是医学论文的表达方式应该更科学一些,论文的布局和段落应分明,层次应清晰,推理应符合逻辑,条理性要强。下面就本人在编辑工作中的一些体会,重点谈谈医学论文写作的方法。
1医学论文题目的选择
1.1医学论文的命题
医学论文题目应是文章内容的集中概括。作者写论文,一是传播科技经验,二是为晋升需要,因此,论文好坏与标题有很大关系。由于论文题目首先映入读(编)者的眼帘,读(编)者浏览文章,多先看题目,然后才决是是否阅读(取舍)全文。所以,要求命题既能概括全文内容,又能引人注目,便于记忆和引用,做到恰当、确切、简短、鲜明,起到一种画龙点睛的作用,以引起读(编)者的注意与兴趣。我国《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学术论文以及其它类似文件编写格式》提出:“题名应力求简短,一般不宜超过30个字。”应以20个字左右为宜,越简短(确切)越好。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稿约中规定“文题必要时给目录写一个限在75个字母空间之内的短题。”文题应与文章内容相符,一忌泛,二忌繁,同时还应具备可检索性、专指性、信息性,必要时可加副题,要给人一种“非看一下不可”的魅力。一般先定题目再写论文,但亦可先写论文再定题,也可将要写的内容列出提纲,根据提纲再定标题,文题贵新,切忌老生常谈。别人用过的题目不要再用。从来稿情况看,多为回顾性与前瞻性两大类。回顾性的稿件容易走进前人形成的模式,格局大体相同,多半是多少病例的临床分析,经过几次试验、观察结论与前一致,这样说明的问题很有限。如果能在回顾中找出经验教训;阐明需要注意的间题;论证你的某个新观点;或修正前人的某种错误,这样文章就有了新意,在设备、文献、实验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可以写综述、讲座、学术论文、病案讨论之类;条件差的单位或初学写稿者,结合不同的具体情况,可先从写临床报道、误诊教训、技术改进、心得体会等入手。尽量结合自己熟悉的内容,日常从事的工作。否则难免在症状、体征的描述上无中心、不准确、矛盾大、漏洞多,而且不了解进展,不熟悉近况,甚至只是道听途说,这样就很难成功。总之,题目是论文最重要的内容,以最恰当、最鲜明的词语组合,好的命题可以使读(编)者看过题目后,能够得知论文中的梗概和主要特点,能够吸引读(编)者使之产生阅理全文的兴趣,反复引用,经久不忘。
1.2医学论文的署名
医学论文署名要用真名(学术论文)而不用笔名,并写明工作单位和邮政编码,以便联系和供读者咨询。本刊编排顺序为工作单位、邮政编码,而后是作者。集体创作应在文末署上执笔人或整理者的姓名,以明责任,便于查考。署名不可过多,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必须参加全部或部分主要工作,或参加本文章撰写,对文章内容负责并能进行答辨的人。署名次序应按贡献大小依次排列,起主要作用的人列在前面。根据目前各省晋升掌握的情况看,署名太多也无意义,一般3-5人即可。指导者、协作者或列在姓名中,或在文末致谢中写出。不要出现一篇短文或临床报道出现十余作者的情况。署名本身是一件很严肃的、科学性很强的事,但由于近年来社会上一些不正之风也同样冲击着科学技术界,作者的署名也无例外的出现了一些问题:①署名过多;②署名过乱;③带名;④挂名。论文第一作者必须对全文负责,不能无原则的乱署名,尤其不能将与本文章无关的人员署上。决不能以署名做为替人晋升创造条件的手段。
1.3医学论文摘要与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