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学习计划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留学学习计划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留学学习计划

关于戴顿大学的国际化发展策略分析

进入21世纪,特别是“9.11”事件以后,美国政府认识到由于缺乏理解世界、欣赏文化差异并具有全球意识和国际胜任力的人才,从而使国家的安全陷于危险之中。为此,亚伯拉罕•林肯海外留学奖助委员会在2005年11月向国会及总统提交了《全球竞争与国家的需要———百万人海外留学》报告,即著名的林肯计划。林肯计划的实施是出于对政治与国家安全方面的考量,目的是让美国的青年人不仅要了解美国,而且要具有全球化眼光,把他们塑造成世界公民。戴顿大学教育国际化的动因除了上面提到的几方面之外,丰富的校园文化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大学招收外国学生,对于增进学生的国际知识与意识具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此外,大学的国际化发展有助于扩大学校的影响,提高学校的声誉,增强学校的吸引力。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将国际、跨文化与全球维度,整合进高等教育机构的教学、科研、服务与传递当中的意识、活动、能力与过程。戴顿大学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紧密联系教学、科研与社会实际,培养具有全球意识和国际胜任力的人才,并注重营造多文化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与沟通能力。

实施ETHOS项目

实施ETHOS项目,旨在促进学生对技术全球化的理解,使他们认识到当工程技术与文化、政治和经济等相关联时,他们将能更加深刻地领会工程技术的涵义,并能更好地进行服务。ETHOS项目的主持人希望通过服务与学习、团队活动、合作研究等方式,为学生提供经验式学习,为欠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提供技术支持,运用实用技术提高当地人的生活水平。ETHOS项目能够在服务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性,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处理技术、环境伦理、社会责任和文化敏感等问题。项目的实施,能够在日益增长的全球化时代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对培养学生的国际化眼光与国际事务胜任力具有重要的作用。ETHOS项目的实施始于2006年,到2010年,ETHOS项目成员的足迹遍及非洲、亚洲、中美洲、北美以及美国本土的20多个国家。所实施的工程种类繁多,包括非洲农村的供水与水净化系统设计、喀麦隆供水系统的设计、多哥的屋顶结构设计、危地马拉的木质炉灶设计、尼加拉瓜的太阳能光伏电板工程、玻利维亚的工业炉和烘干机设计、秘鲁的计算机系统工程、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太阳能炉的设计等等。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们在服务与传授实用技术的同时,通过与当地人接触,亲身感受与体验当地的文化,使他们享受到不同文化带来的快乐。工程结束后,极大地改变了当地人的生活,学生们对工程技术也有了全新的认识。

建立全球学习生活区

目前,戴顿大学的国际学生占全校学生总数的10%以上。他们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44%的学生来自中国。随着国际学生的急剧增加,为了给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戴顿大学扩大了位于瑞克中心的国际学习生活区,建立了全球学习生活区。建立全球学习生活区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与沟通能力以及文化敏感性;把学生培养成为世界公民;促进不同文化背景学生之间关系的发展。⑦在全球学习生活区中,学生们生活在一个国际化的环境中,教师和学生自由地讨论问题,分享不同国家的文化,浸淫在一个全球对话的社区之中,共享着他们所热衷的国际意识,并且把这种意识传递到大学的其他社区。在国际学习生活区中,学生上课、进行移民咨询、工作以及进行课外活动、查找他们所需的资料等等,国际学习生活区成了国际学生和对跨文化感兴趣学生的理想家园。该校国际项目部主任艾米•安德森说,“在我们的校园里呈现出美妙的国际性,我们一直在寻求积极的改进措施来促进国际化的发展”。

集中开拓中国市场

到目前为止,戴顿大学已经与20多个国家的40余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但是,他们最引以为自豪的是在中国的举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大。戴顿大学敏锐地意识到中国高等教育市场的巨大潜力,因此在制订国际化发展战略时将主要目光投向了中国。从2003年开始,戴顿大学与中国高校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现在,已经与中国10余所一流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创了高等教育国际化工作的新局面。戴顿大学与中国高校的合作项目非常广泛。在上海师范大学实施了“工程技术3+1项目”、“暑期海外学习计划”、教师(研究人员)互访项目。为了发展普通话教学,戴顿大学语言系从南京大学聘请客座教授,以帮助他们进行教学与课程开发。戴顿大学还与美国的跨国企业合作,从南京大学挑选优秀的学生到戴顿大学学习。如果学生完成了跨国企业美国总部的暑期实习,毕业后愿意到中国分公司工作,美国的跨国公司赞助其在戴顿大学的学习费用。2007年,戴顿大学与南京财经大学合作,实施了教员互访项目,签署了“1+4招生协议”等。同年,戴顿大学视觉艺术系与南京艺术学院实施了“艺术交流项目”,并于次年将交流的成果在对方学校进行展示。2007年11月,戴顿大学与南京医科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商定在医疗与健康护理领域进行合作教学与研究等。2010年,戴顿大学与南京理工大学签署实施了“政府规划与领导项目”,该项目旨在向中国学生介绍美国的公共管理、领导能力与技巧。戴顿大学不仅与中国高校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还积极拓展合作范围,寻求机会与中国政府合作。现在,戴顿大学已经和江苏的政府部门建立了多年的合作关系,在“江苏教育计划”中,已经实施了“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研究生教育项目”。戴顿大学与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合作,在园区成立了戴顿大学中国研究院(苏州)。依托戴顿大学的优势学科,结合园区产业发展需求,与中国高校合作开设纳米技术、电子光学、生物工程、再生能源等专业,培养高层次人才,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与继续教育工作。

阅读全文

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学籍管理思考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学校教育管理和育人实践也发生了变化,更强调民主管理、以学生为本等理念。学籍管理作为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满足学生管理与服务的需要。基于对学籍管理制度的文本分析,可以发现以人为本正成为学籍制度所关注的价值核心,管理与育人相结合成为高校制订学籍制度的重要考量因素; 基于对转专业、休退学等各类学籍异动的统计分析可总结出以人为本理念下提升学籍管理水平的基本思路,高校应寓管理于服务中,重视对学生学业上的帮扶、心理上的疏导,从而减少不良学籍异动的产生,促使学籍管理更加科学化、人性化。

[关键词]学籍管理; 学籍异动; 以人为本; 高等教育; 学生管理

一、学籍管理制度中体现的以人为本理念

学籍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入学注册,对升级、留级、转学、休学、复学、退学等学籍异动的处理,以及对学生毕业资格的审查等内容。高质量的学籍管理工作对 于 促 进 学 风 建 设、提 高 教 学 质 量 有 重 要意义。[1]在经济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宏观背景下,国家对科学知识以及卓越人才的需要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强烈,高等教育也已进入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关键时期。2017 年,教育部发布了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 以下简称新《规定》) ,对目前高等教育与改革实践不相适应的条款进行了修订,以更好地适应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进一步推动高校转变管理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意识,促进学校管理更加科学化、人性化。[2]在此背景下,高校开始探索建立更为灵活的学籍管理制度和适应自身特点的学生管理模式。笔者选取了国内十四所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籍管理制度,重点对新《规定》赋予高校自主修订权利的内容进行研究,具体包括转专业与转学、休学与复学、学业警示、降级、退学、毕业与结业等方面,以求得到值得借鉴的管理举措。在转专业相关规定的设置上,除了根据新《规定》,将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专长作为考虑因素,还有高校将学生学习能力与发展前景纳入制度设置,增设了“学生主观上已努力学习,但确实存在学习上的特殊困难,不适合在原专业继续学习”的考量因素。也有高校设定了“因疾病或生理缺陷不适合在原专业( 类) 学习,但尚能在本校其他专业( 类) 学习,可以申请转专业”的条款,这充分体现了学籍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休学与复学方面,新《规定》赋予了高校较大的自主权,规定“学生申请休学或者学校认为应当休学的,经学校批准,可以休学”[2]。高校在制订休复学制度时,多将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出勤情况作为休学条件,但在具体的条款方面,有较大差别,部分高校在此方面条件设置较为宽松,如规定“学生可分阶段完成学业”。有学校规定“因各种原因需暂停学业或不能正常学习者,应予以休学,累计不得超过两年”,也有学校规定“每学期进入考试周后不再办理休学手续。毕业年级春季学期除因病外不再办理休学手续”。这体现出不同高校学籍管理理念的差异,灵活管理、赋予学生框架内的自主权或是确保公平及严格把控本科培养质量的需要,虽然各校制度各异,但根本出发点都是以人为本,促进管理与育人的结合。在学业预警方面,新《规定》并无具体要求,但在笔者所调研的高校中,大部分高校在学籍管理制度中都明确制订了学业预警相关内容。有高校规定一个学期未取得学分数达到本学期要求学分数的一定比例者或未通过课程学分累计达一定学分者,给予学业警示。有高校规定平均绩点不满足一定要求的,学校予以警示。虽然各高校的方式各异,但其目的都是加强学生的学习过程管理,促进良好学习风气的形成,保证教育教学质量。此外,学业预警制度一般与退学联系在一起,高校对于未达到培养标准的学生,一般不会直接给予其退学处理,而是充分考虑制度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增设学业警示制度,给予学生补救机会,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学业,这充分体现了学籍管理制度的科学化、人性化。[3]在毕业、结业方面,新《规定》指出: “结业后是否可以补考、重修或者补作毕业设计、论文、答辩,以及是否颁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由学校规定。”[2]在此方面,笔者所调研的所有高校都给予了结业学生换发毕业证的机会,即结业离校的学生对未修或已修的不及格课程在结业后一定年限内可申请重修,合格者可以换发毕业证书,这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发展需求,体现了人文关怀。

二、以人为本理念下提升学籍管理水平的基本思路———基于学籍异动数据

为了更好地探索提升学籍管理水平的基本思路,探求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模式,笔者整理了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克拉玛依校区 2016—2020 年的学籍异动数据,通过学籍异动中体现的问题,总结提升学籍管理水平的举措。在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克拉玛依校区的学籍管理工作中,关于转专业、休学、保留学籍的异动处理较多,占比分别为 26.39%、21.99%、18.48%,复学与退学的学籍异动 比 例 持 平,分 别 为 13. 78% 与13.49%,关于降级的学籍异动占比较低,为 5.87%。学生申请保留学籍的原因多为应征入伍,而复学异动主要来自休学/保留学籍期满的学生申请返校继续完成学业,因此,对这两类学籍异动笔者不再赘述。以下重点分析学籍管理中占比较大的转专业、休学、退学三类学籍异动。

( 一) 转专业异动数据分析

阅读全文

高校留学生教务管理系统论文

1网络开发的相关技术研究

1.1客户机/服务器模型

本模型的主要工作方式是,需要将某项任务分配在两台或多台机器中,作为客户机来说,其功能是运行用户接口和前端接口所需的应用程序,而作为服务器来说,其功能是提供客户机用户使用的各种资源和服务。从另一方面来看,在软件上,该模型需要将各种应用或者软件系统依照逻辑功能,从而区分为客户端软件和服务器组件。作为客户端,其主要负责数据表示和应用处理,用于处理客户的界面,并能够接受系统传来的数据处理请求;作为服务器端的软件系统,其主要负责接收来自客户端软件发来的请求服务,并进行处理。客户机/服务器结构融合了许多大型机的多种功能,具有中央控制的模式,同时也结合了PC机的低成本和高性能。本结构的工作模式是:需要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通过相应的网络协议(例如TCP/IP、IPX/SPX)等,及时进行连接和通讯活动,经由客户端向服务器发出各种需求服务,服务器可以进行响应并提供服务。

1.2三层Client/Server模式

该模式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两层客户机/服务器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在本模式中,需要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引入一个应用层,从而将应用逻辑转移到应用层中。需要将客户端弱化,并成为一个图形用户接口。与传统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相比,此种应用模式优点很多,比如具有可伸缩性好、安全性高及节省开发设计等。中间的应用层可以分布在不同的计算机上,实现负载平衡,改善系统性能。

1.3Browser/Server模式

B/S模式也就是即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模型,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即服务器端(Server)为一方,浏览器(Browse)为另一方,通过浏览器来运行软件。它的发展得益于网络技术的兴起,是对传统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一种发展和改进。其结合了WWW浏览器技术和多种Script编程语言,与其它技术相比,它是一种新式的软件系统设计技术。在B/S体系结构体系中,当用户需要服务时,需要通过浏览器发送请求,那么分布在网络上的服务器则可以接受请求,并对接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搜索处理后将用户所需信息返回浏览器。作为此种结构,其优点有很多:比如分布性强、运营维护方便、程序开发简单,用户共享性强、使用成本低等。但是这种结构也具有数据安全性低、硬件要求高、网络数据传输速度慢等缺点。

阅读全文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APP的设计实现思考

摘要: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1届本科毕业生高达909万人,同比增长35万。毕业人数屡创新高,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截至2021年4月份,预计今年毕业生就业率约为96%,相比去年下降2个百分点。但是,将近八成的毕业生对现有工作不是很满意,将近六成的用人单位表示毕业生社会实践少,只学到了书本中的知识等问题。本文基于以上问题设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APP,可以让学生清楚了解自己的学习现状,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对自己的大学生涯进行规划管理。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力。在增加就业率的同时,提高就业满意度,缓解应届生的就业烦恼,避免毕业时能力不足的尴尬。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APP运营

大学四年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最佳时期,在此期间,学生能了解自己的未来的方向,对其四年后甚至未来的人生都是极其重要的。一份合理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优势并激发其潜在的能力,能够让学生正确衡量自己的价值;让学生积极分析自己综合能力和与同目标人竞争的优劣势;让学生建立明确的职业方向引导学生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1]。目前部分学校大学生在入学初期不能完成由高中至大学的合理过渡,入学后对自己本科四年没有形成明确的学习和就业目标,也没有对自己进行合理约束,在大一、大二形不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部分学生虽然在入学时制定相应的学习和就业目标,但由于大学里的环境相对轻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免松懈,不能取得既定目标。而学习成绩直接影响学生在大三、大四时期的实习和就业。202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909万人,预计到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超过1000万,应届毕业生就业更加困难。在此严峻的形势下对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些学校在刚入学时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师专业度不强,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且有的教师并不具备专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本专业就业形势和就业现状的结合,教学效果并不理想[2]。因此应鼓励大学生应积极主动地对自己的大学生涯进行规划管理[3-4]。职业生涯规划在国外已有100多年发展历程,美国作为最早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国家,为其他国家对职业规划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20世纪初,美国第一次提出大学生就业择业时按照个人职业规划指导自己的发展方向,进而提出“人格类型———职业类型”匹配理论,在此理论的基础上美国众多专家对该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加拿大的高校都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并配有专业的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日本作为经济发达的国家,学生从小就接受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日本的学生在大学毕业时对自己未来发展方向都是很明确的。我国也早在1916年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研究,首次将心理测试与职业规划进行结合,更好地针对学生性格、人格、爱好等进行规划。近几年,我国高校也逐渐在学生刚入学时开设该方面的课程。本文为解决在校大学生对努力方向迷茫,应届生对找工作信心不足,已就业的同学对工作不满意的问题,充分调动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生涯进行规划的积极性,本文提出面向本校大学生开发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APP。在对大学生的综合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其与大学生的性格、人格、爱好、优势和劣势进行有机结合,按照目前的国家发展趋势,根据自己毕业方向的选择,确定其最佳的毕业奋斗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开发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APP,基于学生实时现状分析、定制目标、完成进度等功能,确保学生能实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状态,从而能让学生以此为基础设定自己的目标,了解自己与所定目标的差距,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为自己筹划未来,拟定未来的职业生涯方向。坚持使用职业生涯规划APP,起到时刻鞭策自身,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作用,使得学生能在完成一次又一次的目标中不断超越自己。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APP发展条件

1.1大学生对于本校学生的适用性

本文前期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研究本校大学生对自己学习规划和未来规划的想法以及对大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APP的看法。问卷调查面向的人群是本校大一至大四所有学生,从调查结果来看,17级和19级的人数较多。多数人表示对自己上的大学还可以接受,但到了对自己学习是否满意的时候,超过30%的人表示无感;70%认为不满意原因是自己没有好好学习,没有好好规划自己的大学学习。对于自己大学四年的目标,将近30%的人没有确定自己的目标(目标里有考研、毕业工作、出国留学)。但是大家的课余生活都很丰富,有人看书学习、练琴、画画、健身、剪视频,大家都在为自己的未来奋斗,但是也有人在宿舍待着打游戏,没有规划自己的事情。对于制订计划,将近60%的人表示会经常制定小目标,38%左右的人没有制定目标的习惯,只有极少数人有制定长远计划的习惯。而制订计划后只有27%的人能照做,65%左右的人表示计划赶不上变化,有70%的人表示希望有一个APP能督促自己学习。面对规划会做出什么努力的问题上,大家都一直的表示愿意努力学习,根据自己的计划一步一步努力学习,创造自己的未来。对于那些即将要步入我们学校的一些学生,他们仅需下载一个软件,便可浏览关于学校的全部信息,为自己的大学生涯制订初步计划。带着目标入校,按着计划完成,将为他们带来无限收益。也可以自己制订计划,根据自己的目标,结合自己成绩,绩点等为自己做学期计划,APP将与微信小程序绑定在一起,使用起来更加方便。自己制作的方式也可以让学生用起来更随心所欲一些,自己做自己的主人。让学生每天都过得充实,自己为自己安排,学生自愿去行动,比强制学习的效果好百倍。

1.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APP的服务优势

阅读全文

研究生培育改革回顾及探索

作者:周兰芳 单位:武汉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研究生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市场经济需要多种类型、不同规格和不同层次的人才,研究生需要多样化的教育服务和就业指导。因此,建立适应多样化人才培养需要的研究生教育制度改革。武汉大学也进行了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2004年率先实行2年制硕士,通过弹性培养的机制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逐步建立了科学研究以导师为主导的责任制和与科研紧密联系的导师资助制、导师责任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是改革的核心。合校以来,我院紧跟武汉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步骤,积极探索研究生教育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先总结如下:

1培养目标的调整,优化培养方案

当今的医学研究生教育不仅是单纯培养从事医学科学研究的学术型人才,还应积极培养能直接为医疗卫生事业服务的复合型应用型医疗人才[1]。根据当代医学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点,我院侧重于基础性的科研,要求学生具备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主要是培养科研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医学专门人才。武汉大学从2004年全面推进以两年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和学分制,围绕这一新的改革举措,努力探索与之相适应的培养管理模式和质量保证体系,全面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推行按一级学科培养硕士研究生,并进一步加强了研究生公共课教学改革的力度。将硕士研究生开设的英语课程改为"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两个部分。"公共英语"着重培养硕士研究生英语的听、说等应用能力;"专业英语"着重培养研究生专业文献的阅读、写作以及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的能力。同时对研究生的政治理论课进行了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改革。所有课程均按"专题"讲授,确保研究生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学术前沿性、系统性和时效性。

2课程体系搭建和教材的改进,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是研究生培养的基础性工作,是不断优化研究生知识结构,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我院根据武汉大学的培养目标及结合我院培养的实际要求,构建了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学科通开课及专题讲座等四大模块组成的基本知识平台,它们相互依存、互相促进,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以培养类型及专业划分班级的基础上,按需设课,建立了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种课程体系。前者侧重于传授专业基本理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训练实验技能或科研基本功,后者则侧重于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我院主要以建立科学学位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的多样性和全面性大大拓展了不同专业研究生对综合性、交叉性以及新兴学科知识的选择范围,而一些课程的边缘性、前沿性,又为研究生的个性发展和思维拓展提供了较为广阔空间。教材建设是夯实研究生教育基础、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又一项基础性工作。由于研究生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学科的多样性和教学内容的经常更新,通用的研究生教材出台很困难,而选用教材往往带有较多的不适用成分,因此,教师自己编写教材是比较好的方式。为了确保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提高研究生教学整体水平,我院遵循"优先选用国家规划教材、统编教材,优先选用优秀教材、精品教材,优先选用近3年出版的新教材"的3个优先原则,严把教材的选用关,另一方面加大研究生教材建设支持力度,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编写高质量的研究生教材。在加紧课程体系建设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创新工程:

2.1进一步深化研究生公共课改革,大力推进学科通开课建设;

阅读全文

高等教育改革探析(3篇)

第一篇:高等教育经费财政分析及改革

一、2010年以来广西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情况分析

级财政积极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大了对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各级各类教育财政投入,2010年以来广西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总量快速增长。2010年,全区高等教育事业收入76.97亿元,其中财政投入37.37亿元,占比为48.55%,2011年全区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总量56.36亿元,比2010年增长50.82%,此后继续分别以32.36%、6.21%比例快速增长,到2013年达到79.23亿元,比2010年的37.37亿元总量增加超过一倍,增长212%。财政投入占高等学校经费收入的比重也在不断提高,2010年末为48.55%,从2011年开始不断加大,分别达到56.36%、61.31%和60.04%,财政投入作为高等学校投入主渠道的地位不断巩固和加强,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基本得以落实。2.生均拨款水平增幅仍远低于全国平均增幅高校生均拨款水平是财政投入水平和强度的重要衡量指标,代表着高校学生享有的政府投入水平。在中央政策支持和要求下,20112013年广西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总量逐年持续快速增长,生均公共财政预算事业费支出也随之呈现增长趋势,但增长幅度小于总量增长。2013年,广西高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事业费支出达到13382.09元,比2010年的6902.44元翻番,增加6480元,逐年增长幅度达到47.9%、21.96%、7.48%,增速低于财政投入总量增速。2012年生均公共财政预算事业费支出整体达到12000元水平,此后的2013年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但直到2013年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2209.63元的差距,说明受经济总量、财力水平等多种因素制约,尽管广西财政已积极努力,但高校生均拨款水平还处于较低的水平。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投入结构可以理解财政资金的配置状况,体现为财政资金支持和使用的方向、范围和用途以及在不同院校间分配的结果,从方向上看包括基本运行费用和项目经费等,从对象上表现为经费各院校之间的分配。在对教育厅所属的20所高校2010年以来决算数据进行分析时可以看到,高校财政投入结构上存在以下特征和问题:

1.经费投入配比度不高,高校经费需求与保障之间关系不对等

从2011年开始高校财政拨款支出大幅度增加,但新增经费基本投入项目支出,基本支出增幅较小。2011年至2012年,项目支出逐年增幅分别达到188.08%和62.77%,项目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发生根本性改变,从2010年的38.67%迅速提高到2012年的73.44%,只有到2013年由于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增加离退休人员生活补贴,高校财政拨款支出结构才略有改变,人员经费比上年增加29240万元,而项目支出减少15339万元,下降4.14%。但从整体上说近年来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比维持在3:7左右,表明在2010年以来财政投入高校的经费主要以专项的形式安排。学生教学和培养工作是高校最基础、最主要的工作,财政投入应对高校学生的培养所需予以充分保障。《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明确高校教育培养成本由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和固定资产折旧四部分构成,根据广西物价局高校培养成本监审报告相关数据,广西高校2011年不含固定资产折旧的生均培养成本为1.33万元,按照生均学杂费0.45万元进行测算,由财政负担的培养成本应达到0.88万元。但按照2013年统计和财务数据,以广西高校财政拨款支出中基本支出占比45%测算(考虑到国家奖助学金是在核算中作为项目经费,因此对基本支出占比调整),实际财政承担的生均培养成本只有0.6万元,与实际需要约有0.28万元的缺口,高校教学等维持费需求与财政负担形成不对等关系,对基本办学投入的相对不足导致财政投入的结构性失衡。由于没有基本办学经费稳定增长机制,财政投入的大幅度增长并未能有效改善广西高校基本运行费用长期不足的现状,为弥补基本运行费用不足而拆借使用项目资金的情况在高校中以不同形式存在。

阅读全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初探(10篇)

第一篇:自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摘要:

自媒体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的形成,物质决定意识,自媒体这种新生事物,它的存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在自媒体时代下,为更好地把握机遇,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角度出发,探索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

关键词:

自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引用格式:

王东海,史慧丽.自媒体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探析[J].重庆与世界,2016(7):39-42.

阅读全文

大学英语教学策略分析7篇)

第一篇: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策略

一、网络自主学习的优势

(一)独立性

网络自主学习给了学生很大的独立性,可谓是极具潜力的个性化学习方式。传统教学中,教师拥有对教材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方法的决定权,而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中。在网络环境下,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他们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解决问题,独立开展学习活动,从而减少了对教师的依赖。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和偏好选择合适的学习材料和方法,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还可以在广阔的网络拓展视野,挖掘想要学习的新知识。由此来看,网络自主学习给了学生极大的独立性。

(二)开放性

互联网中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对所有学生都是开放的,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尽情地享受其中任何一条信息。网络教材集全国乃至世界教师的智慧,形式多种、图文并茂,再加上大量的视频和音像材料,对学生学习英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此外,教师素材的获取范围不再是有限的资源,网络平台为他们提供了海量题库。在这种开放环境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交流,从而取长补短。

(三)互动性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