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调查报告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留学调查报告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留学调查报告

现行创业生态系统下众创空间盈利模式

摘要:众创空间作为近年来逐渐兴起的新型产业模式,为我国的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政策,提供了重要的载体支持。本文以对呼和浩特市的众创空间调研作为基础,首先介绍了众创空间的内涵和发展特点;随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在现行创业生态系统下,众创空间的盈利模式;最后,在分析和探究众创空间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过程中,提出了解决问题和推动发展的有效举措,旨在为关注这一领域的人士,提供一些可行性较高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众创空间;盈利模式;资本投资;转型资金;信息共享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各界对于我国众创空间的发展,特别是在现行创业生态系统下,众创空间的盈利模式等方面的问题,关注程度越来越高。2015年,呼和浩特留学人员创业园,被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认定为自治区级众创空间的试点单位,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呼和浩特留学人员创业园为创业者们降低了创业成本和管理风险,提高了新兴产业创办的成功率,成为了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通过创新创业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和载体。

一、众创空间的内涵和发展特点

众创空间与其他产业不同,具有如下的内涵和特点:

(一)众创空间的内涵

针对众创空间,可以从两种不同的角度进行定义,即官方视角和学术视角。官方视角下的众创空间定义,主要来自于国家政策性文件。在构建新型的众创空间过程中,各级政府相继颁布了多部政策性指导意见,并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中,对众创空间进行了定义。总结推广了创客空间、创新工场和创业咖啡等新型产业孵化模式,以低成本和高效率的发展模式,推动国内新兴产业的发展与进步。从学术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众创空间的发展源自于创客空间,众创空间的原始形态为“兴趣俱乐部空间”与“创新试验室空间”,与线上的虚拟空间产生明显的区别,将创意思想转化为具有实际生产价值的生产力,关注创意成果是否能转化为商业价值。

阅读全文

家庭三生教育调查研究

本文作者:杨翠英 单位:玉溪第一小学

近期看到一则新闻,一个上海留日学生在机场取出行李后,因为不满学费迟寄一事与母亲发生口角,即从行李箱里抽出刀子,数刀把母亲刺成重伤。许多人同情这位母亲,责怪孩子没有良心。母亲负伤之后说“:不想见孩子,很伤心。不想让孩子受到法律的制裁。”撇开法律视角,我们感叹母爱的伟大与孩子的凶残。自己含辛茹苦养大的孩子,用这种方式“反哺”?这引发许多人的议论,也引发我对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的思考。据报道,这个孩子在日本留学多年没有打工,房租和生活费全靠家里寄给他。现在是独生子女时代,孩子对家庭而言,是希望,是未来,是谱写幸福生活的音符,许多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唯恐投入不够。

许多城市的调查报告显示:教育消费已占到第一位,这说明人们对教育的重视。但反思我们的家庭教育,对孩子大多是母鸡护小鸡式的。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摔倒了,妈妈用脚跺地板“:破地板,谁叫你让乖宝摔跤的!”孩子吃饭时,被饭烫哭了,奶奶拉着孩子的小手往自己的脸上打:“都怪奶奶不好,乖,不哭!”一个三、四年级的孩子家庭作业忘记在家里,打电话对家长说:“都怪你,为什么没有把我的作业本装到书包里!”家长一路小跑把作业本送到教室,还得向孩子陪不是。一位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迟到了,只听家长在电话里哄孩子:“不哭,怪爸爸没有叫你!”孩子要做家务,妈妈连忙说“:别插手,你的任务是读书,只要把书读好,爸爸妈妈吃多少苦都值得。”舔犊之情,无可非议。爱是伟大的,但如果爱变得没有原则和理性,结果却是恰恰相反。这种凡事都要家长来做,孩子在大人的庇护下成长的家庭教育,极容易让孩子产生错觉———自己永远都长不大!从小孩子认为自己所有的问题都应有由父母承担,认为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理所当然的。

然而,孩子缺乏感恩思想,到变得冷漠与自私,一旦父母不能百分之百满足孩子,孩子就会耍赖、抱怨、斥责,甚至对父母动粗、动刀。这时候,人们责怪孩子不孝、不懂事、没有自理的能力,但孩子怪谁?孩子的许多毛病是从小被大人“惯”出来的,是大人没有给孩子学习孝顺、自理和承担责任的机会,是大人培养孩子的不孝与无责任感。这样说也许会伤害许多父母的心。但在这一刻,不禁让我想起一个故事:一个盗窃杀人犯在临死前唯一的心愿是想再吃一口母乳。得到允许后,他一口将母亲的乳房咬下,并狠狠地说:“我恨你,我这一生都是你害的,小时候我偷邻居的一根针,你不但不制止,还夸我聪明、手脚快,从那时候开始,我就走向了不归路。”世上没有后悔药,许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日子不会倒过来过,但愿以上这些案例,都能成为家庭教育的前车之鉴。我们要思考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说到家庭教育,许多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业成绩、特长、兴趣爱好的培养,却往往忽视木桶原理———“短板”。

教育的最高价值,是使人真正成其为人,使人全面发展;教育的终极价值,是使人走向幸福。如果我们的教育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孩子的身心健康、人格品质、生活技能、价值观念培养,那么孩子就会漠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没有生存的技能,不会与人交流沟通,这样的教育也就失去教育的价值。所以,笔者认为,要让孩子学会获得幸福的生活,必须填补“教育木桶”的“短”板,那就是让孩子学会关爱生命、懂得生存、学会生活,也就是在家庭教育中从小就加强“三生教育”。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说:“只有学会感恩,我们才能明确责任;只有学会感恩,我们才能体味真情;只有学会感恩,我们才能感受幸福,享受生活。”所以,我们要理智地爱孩子,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的是理智、科学的家庭教育,让孩子从小学会感恩,让孩子明白自己的羽翼要经过风雨的洗礼、烈日的暴晒才能丰满。在家庭教育中,要学习老鹰教育雏鹰的方法,让孩子从小适当吃点苦,受点委屈;要向蚂蚁学习集体生存的方法,体验集体力量的伟大,学会与人相处与合作。

今天,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生活越来越富裕了,但这不是我们培养懒孩子和不孝子的借口。我们要让孩子从小学会体悟慈乌反哺之恩,感悟羔羊跪乳之情,从小有感恩、回报父母和社会的意识。要有意识地从衣食住行诸方面的细节入手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对别人的付出要表示感谢。只有每个孩子健康成长,我们每个家庭才能和睦幸福,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阅读全文

清末农业教学日本影响

本文作者:袁野 单位:沈阳农业大学社会科学部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1895年,当庞大的中华帝国在甲午战争中败给日本后,形势发生逆转,千百年来一直以中国为师的日本反为中国所师。此后,日本对清末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诸多方面均产生了深刻影响。

一、模仿日本的中国农业教育学制体系

甲午战争失败后,清廷鉴于日本以采用西政西学而强,便多次派员赴日考察教育。1898年张之洞派出以姚锡光为团长的第一个赴日教育考察团。该考察团归国后,姚锡光发表了见闻录《东瀛学校举概》。该书详细介绍了日本的各类学校,既包括日本的官立、公立、私立学校,又包括日本的普通学校(小、中、师范学校),各专门学校(高等、大学、学院、技术学校),以及其他各类学校(商业、盲哑、华族女学院)等。《东瀛学校举概》被日本学者实藤惠秀称为“:在中国介绍日本学校的嚆失。”[1]1901年,罗振玉等7位教育家受张之洞和刘坤一派遣赴日,罗振玉则将在日本的所见所闻刊载于中国第一份教育期刊《教育世界》上,向读者传播日本的教育制度。作为成员之一的是张之洞教育改革的重要幕僚,他回国后不久便发表至少3种日本教育方面的译著①,并且直接参与了学制的起草工作。收效最大的考察团当属1902年赴日考察的吴汝纶代表团。吴汝纶将其在日本的见闻,包括在文部省讲演摘要、学校图表、学科课程表等全部收录形成著名的《东游丛录》。而《东游丛录》此后又成为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的模版。以上这些考察均为清末教育改革准备了充分的资料。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几乎全盘模仿日本学制的《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出台。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由政府正式颁布且在全国普遍实行的学制。其与日本学制极其相似,这一点已为许多学者认同。如历史学家沃尔夫冈•弗兰克指出:“《奏定学堂章程》容量极大,包括从京师大学堂到幼稚园各类学校的章程、考试、教师、教科书等,大都是模仿日本模式的。”[2]日本学者阿部洋也认为“:《奏定学堂章程》表述了学校系统基本的和最重要的特性,是完全仿照当时日本系统的。”[3]

同样可以在具体的农业教育学制体系中对上述论点进一步证明。将“癸卯学制”与同一时期的日本农业教育学制体系相比较,发现二者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从横向来看,两个学制都是普通和实业(其中包括农科)两个系统,除职业与实业系统的名词与内涵有细微的差别之外,其他均相同。从纵向来看,两个学制系统在学程上基本相近,除中国的学程比日本略长外,基本上差别不大。此外,二者在农业学堂的具体分级上也基本一致,只是名称略有不同而已。如,“癸卯学制”将农业学堂分为初等农业学堂、中等农业学堂、高等农业学堂和农科大学四级;而1900年日本农业学制同样也将农业学校分为乙种农业学校、农业实业学校、甲种农业学校、农业专业学校四级。还有最明显的相似之处,就是两个学制系统均设有“大学预科”。这是英、美等国家学制中所不具备的,也可以说这是“拷贝”日本农业教育的最有力见证。除宏观上二者有相似之处外,在办学的具体细节上(课程设置、规章制度、办学宗旨等)同样有一致之处。如,由清廷学部举办的唯一一所农科大学———京师大学堂农科,自1910年开始招生,先设农学一门,以日文教授,聘请藤田、桔义、小野等人为教员。该校从学制、科门、课程、教材、标本、仪器等,基本都是照搬日本。由此可见,清末农业教育学制基本上承袭了日本19世纪末的农业教育学制。尽管这一学制存在诸多不符合中国农业教育实际之处,但其颁行确立了中国现代农业教育学制的基本模式和框架,是我国现代农业教育学制的奠基石。

二、大量日本教习直接参与清末农业教育工作

新学制颁布后,各级新式农业学堂纷纷建立。而此类新式农业学堂面临的首要严峻问题便是师资的匮乏。1904年1月颁行的《奏定实业学堂通则》中称:包括农业在内的实业学堂,“中国现尚无此等合格教员,必须聘用外国教师讲授,方有实际”[6]。张之洞也指出解决此问题的最佳途径为———“博延外洋名师”。那么,聘请何国教习任教最为妥当呢?“查各国农学,首推美国,日本近亦讲求,拟请远聘美国农师一二人,来华教习或酌聘日本人分任其事。”[7]故此,各农业学堂最初聘请的教习,以欧美为主,自1904年后,大量日本教习来华,在各级农业学堂的外籍教师中占绝对多数。这一时期清政府大量聘请日本教习主要原因有四:近代日本先于中国引进西方先进农学,在农业教育方面颇有成绩;可减少到日本留学人数,既可节省开支,又可减少新思潮在国内的传播;可使新的近代文化的输入、吸收完全置于清政府控制之下;从近邻日本聘请教师比从欧美聘请费用较低。关于最后一点原因以及其他文化因素,受聘于湖北农务学堂的格罗•D•贝利尔在1899年的一封信中说到,“‘日本人愿意拿我们1/3的工资,而且他们和总督(张之洞)很热络。’他不懂得迎合中国人的要求和需要,他不懂中国语文,而且据说为人太呆板,老是顶撞中国雇主,在3年合同期满前,1900年便被解雇”[8]。而取代他的正是日本的农业专家美代清彦。基于上述原因,清末开办的农业学堂专业课教师多从日本聘请,日本教习在各农业学堂分布如表1所示。最初的专业课教师都是日本人,直隶高等农业学堂在最初时期就曾一次聘请日本教师多达10余人。各农业学堂所聘日本教习多能够出于基本的职业道德,在工作中尽心尽力,教学效果比较突出。

阅读全文

基于专升本医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研究

一、影响专升本医学生就业的因素

由于近年来各高校纷纷扩招,导致毕业生人数的激增,就业竞争的加剧,使得越来越多的医学生就业困难,独立院校的专升本学生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使其就业更是难上加难,另外,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第三,就业调查报告显示,近八成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仍存在薪资期望过高的现象,大学生的预期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之间存在匹配上的困难,以上这些原因导致了医学专升本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具体来说,导致医学毕业生就业难分为社会因素以及个人因素两个方面。

1.专升本医学生就业难的社会因素

近年来,各大高校纷纷扩大自己的办学规模,开设越来越多的专业,独立院校更是将学校的规模扩展放在学院发展的重要位置上。但各大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之间往往存在着一定的错位,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因为专业的关系,产生“供需不平衡”的就业难情况。另外,大多数独立院校疲于开展各项各类活动,而导致大多数学生在校期间疏于平时的知识积累,从而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极为不牢固。

2.专升本医学生就业难的个人因素

很多学生在面临求职的时候,往往存在着定位不准确,准备不足等情况。调查研究显示,大学生在就业招聘会成功应聘率一般只有30%左右,产生这一问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多数学生参加人才交流会都有一种“赶集”的感觉,没目标、没准备,全凭运气碰,结果造成了有意向的没信心,有信心的准备不足。另外,大学生就业理念受社会各种价值取向的影响,指导就业理念也存在一定的误区:一是“宁愿出国带光环,不在国内做职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很多学生在毕业时都会选择出国,而独立院校很多学生的家庭情况相对良好,会盲目选择出国留学,而对自己所学专业是否适应和承受力大小都不闻不问,结果“海归”变成“海待”;二是“宁到城市医院去打杂,不到乡镇医院做骨干”,据统计,现在社会对医生需求量最大的医院大多都来自乡镇级别的中小医院,并且其中的个人职业发展机会,以及产生成就感等都大于大城市医院。但学生却由于自尊心的作祟,往往盲目的选择一线城市的大型医院,结果一再碰壁,影响就业。

二、影响专升本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

阅读全文

高等教育品牌营销的实施策略

一、高等教育实施品牌营销的内外在条件

(一)高等教育消费市场的确立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开始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变。特别是从1999年开始的高校大规模扩招,高等教育在向大众化阶段迈进的同时,也从计划走向市场。高校收费制度实施后,在高等学校与学生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利益关系,高等学校通过开展教育服务,成为对学生提供教育服务的生产和经营主体。作为教育服务的经营主体,高等学校就要合理配置教育设施,有效利用其拥有的教育资源,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作为消费主体,学生除了需要履行接受学校教育、服从学校管理的义务,同时还应充分享有获得优质教育服务的权利以及高等教育消费的自由选择权利。学生消费者这种选择权利的确立,无形中给高校带来了压力,高等学校再也不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要在保证优质教育服务的前提下,扩大其社会影响规模,并为人们所熟知。

(二)高等教育消费“买方市场”的形成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随着高等教育资源的丰富,必然会出现高等教育买方市场。高等教育买方市场就是高等教育的某些方面、某个时候已出现某种程度的供需平衡或供应量超过需求量。高等学校之间为争夺生源而展开竞争,采取各种手段、措施和服务等吸引学生。学生作为消费者比以往有了更多挑选学校教育的机会,高等教育消费市场开始形成有利于学生的市场现象。从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资源状况来看,随着近些年我国高等教育连年扩招,多数中等专业学校升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原有的专科院校升为本科院校,学院更名为大学等多个政策与措施的实施,高等教育消费“买方市场”正在逐步形成。

(三)高等教育面临的生源竞争压力

据中国教育在线的《2013年高招调查报告》称,随着高考报名人数的连续减少,高校生源危机持续发酵。部分高校因生源锐减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很多地区都无法完成招生计划,而最突出的就是高职高专院校。从2012年开始,这种现象已经波及到本科院校。北京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北京2012年高考中,参加本科二批录取院校实际录取人数比计划招生数少394人。参加本科三批录取院校的实际录取人数比计划招生少160人。这是因为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导致高考生源数下降,高考生源在2008年达到历史最高人数1040万后,从2009年开始,高考报名人数转而下降。需要引起人们重视的另一个因素,就是近几年出国留学爆炸式的增长趋势。一些发达国家放宽签证政策,大力发展留学经济。使得我国出国留学越来越呈现低龄化发展趋势。这些都直接影响高考生源数量。面对日益激烈的生源竞争,高等教育也必须像企业一样,走出校门,在办学层次、专业设置、社会声誉与影响力等方面做足功课,在市场中建立自己的品牌,为学生进行教育消费选择增加砝码。

阅读全文

东北亚民间经济文化合作机制的建构

1.东北亚民间经济文化合作的特点

1.1东北亚民间经济关系格局的特点

目前,东北亚地区已初步形成以“四化”为特点的民间经济格局,即参与国家多元化;资源、资本、技术、劳动力互补化;资源配置、生产到流通和消费的多样化;合作企业中小型规模化。由于东北亚国家在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均存在明显的梯度,短时间内政府合作形成“东北亚经济圈”并非易事,但民间经济往来却变竞争为合作,构筑“优势互补、平等互利”的良好经济合作态势。如日本拥有丰富的资金和技术,但资源贫乏、劳动力价格高;韩国在某些技术领域占有优势,但同样面临资源和劳动力短缺问题;中国资源和劳动力较为丰富,市场空间大,但资金技术方面对外依赖较大;朝鲜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丰富,但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缺乏;蒙古和俄罗斯远东地区自然资源丰富,需要资金和技术,特别是在俄罗斯。经济上的合作为东北亚各国开展深层次民间合作及发展政府间进一步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1.2东北亚民间文化关系格局的特点

经济联系是现实的、短期的、功利的,而文化联系却是软性的,产生的影响会持久、广泛。一般而言,国家之间的文化联系底蕴比经济利益更为深厚。在东北亚地区,除俄罗斯以外,其他国家均属于同一文化圈,其最大特点就是以儒学为主导,佛教为主要宗教。儒学的整体主义、温情主义、权威主义影响甚至决定了东北亚伦理文化的发展,形成了鲜明独特,不同于西方的东北亚价值理念。在这里,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虽然不是同一民族,但在文化上同属于儒家一脉。蒙古因为历史的原因也受中原儒家文化和满族文化影响颇深。历史上,日本、韩国、朝鲜、蒙古均将本民族文化与儒家文化、佛教文化相融合,并将其本土化,从而形成了东北亚以儒家文化核心的多元性文化格局。进入新世纪,当代儒学开始复苏、转型,区域内儒家文化逐渐扩大与俄罗斯的文化交流,东西方民间文化开始和谐相处,东北亚区域民间文化共同体将形成,这种“与时俱进”的文化会推动东北亚未来的政治合作、经济发展。这种文化交流情形正如亨廷顿所说:“以意识形态和超级大国关系确定的结盟将让位于以文化和文明确定的结盟,重新划分的政治界线越来越与种族、宗教、文明等文化的界线趋于一致,文化共同体正在取代冷战阵营,文明间的断层线正在成为全球政治冲突的中心界线”。目前东北亚民间文化交流形式较频繁、多样,领域涉及教育、文艺、体育、宗教、民族等诸多方面。

2.东北亚民间经济文化合作的当前进展

当前民间交流合作进展顺利,稳中有升,各国民间企业、社团都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而努力,合作更加务实。中国地处本区域经济核心位置,在更深层次和更广泛的领域同各国开展民间合作,这是东北亚区域经济繁荣、共同发展的双赢选择。

阅读全文

启示与借鉴武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对策

摘要:提出武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以体育院校(系)为枢纽,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以受众需求为起点,优化课程设置方案;以国际合作为基调,拓展专业实践平台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武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国际汉语教育;经验;启示

武术作为我国代表性的“符号”之一,受到无数国人的追捧.[1]据《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武术在中华文化代表元素中位列首位.为适应武术国际化进程,迫切需要建设一支适应海外武术教学的武术国际传播人才队伍.本文选取北京语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三所高校,对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查分析,目的是借鉴汉语国际推广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探究武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困境的破局之道.

1汉语国际推广人才培养的经验

1.1人才培养梯队层次化

截止到2015年9月,全国开设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高等学校363所,在校生人数63933人.[2]2007年汉语国际教育硕士(MTCSOL)专业学位应运而生,其宗旨是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化知识、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技能、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目前,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的院校达108所,在校生10133人[3],北京语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等国内知名高等院校已将汉语国际推广人才培养提升至博士研究生层面.

1.2课程设置方案体系化

阅读全文

高师英美文学教育状况与出路

 

一   2000年,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该大纲在提出转变英语本科教育观念时明确指出:“如何为21世纪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服务,处理好外语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是摆在教育行政部门、高等院校和全体外语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沿用的纯语言、纯文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根本上讲,外语是一种技能,一种载体;只有当外语与某一载体相结合,才能形成专业”。因此,我们必须面向社会市场,朝着所谓的“外语+专业”(如商贸、计算机、建筑、会计、法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发展。这一教学大纲把英语专业的课程分为三个板块:专业技能课(听说读写译技能)、专业知识课(语言学、词汇学、语法学、英美文学、英美社会文化等)和相关知识课程(经贸、法律、管理、新闻、科技等)[1]。从整体上看,教育部颁布的这个《大纲》应该说是符合我国外语教育实际的,因为我国目前的确是处在一个市场经济的特殊转型时期,对外开放需要大批精通外语又懂得技术或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这毫无疑问也体现了高等教育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因而,在《大纲》出台的同时,就有专家撰文指出:“我国每年仅需要少量的外语与文学、外语与语言学相复合的专业人才,以从事外国文学和语言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而大量需要的则是外语与其他学科如外交、经贸、新闻等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这种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是市场经济对外语专业教育提出的要求,是新时代的需求。”[2]着眼于国家层面来看,这种判断是完全正确的,也是外语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即外语高等教育培养的多数人将来主要是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而从事纯粹语言文学研究的仅仅是少数。   然而,高等师范院校的英语专业具有某种特殊性,因为高师院校的根本使命是培养具有高尚人格、良好的综合素质和扎实语言基础的中小学师资。不过,这种“特殊性”几乎被完全忽视了。大多数高师院校的英语专业不顾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热浪下,特别是在“有用乃大”的功利主义思想的鼓噪下,大量增加本不擅长的外贸、经济、法律、科技、计算机等课程。“专业知识”课程模块的英美文学课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冷落,日益被边缘化。长期在师范院校从事外语专业教学研究的蒋洪新教授指出:“纵观近十年来的英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实践,屈指可数的成功者局限于几所复合专业强大的院校。这些院校有悠久的专业历史、良好的办学条件和能操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如经贸院校的商务英语,往往能办出特色与成绩,但是财经类院校、师范院校等鲜有成功者。”[3]真可谓一语中的。   根据《大纲》本科课程设置规定,英语专业在大学三年级时设置“英国文学”,课时数为72学时;在大学四年级时设置“美国文学”,课时为72学时。整个英语专业的总课时为2000多学时,而“文学”课程仅占7%。“英语专业”原来的名称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而作为专业核心内容的“文学”,所占比例不到十分之一,显然偏少。不仅如此,作为英语专业主干课程的“英美文学”,目前在高师院校遭遇的冷落更为触目惊心。在我们比较了解的西部高等师范院校中,大多数学校就连《大纲》要求的课时数都没有达到,更为严重的是,这些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两个群体中的相当部分人都认为英美文学课程属于“可有可无”的课程。程爱民等提供的《关于我国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比较全面地描述和分析了当前英美文学课程的困境,特别是在谈到教学材料与方法时,更是切中要害:长期以来,多数教师以史为主,沿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注重教师的讲解,对学生的参与要求不高。在讲授一部作品或者一个作家时,先是从时代背景、作家生平讲起,接着是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点。这四段论的程序化方法极易使课堂气氛变得沉闷,学生也只有被动地听。由于学生在课堂上没有什么兴趣,课后阅读也不太积极[4]。   当然,高师院校英美文学教学的问题远不止在课时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到目前为止,虽然我们没有见到学者专门对高等师范院校英美文学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过研究,但已有不少学者包括王守仁、蓝仁哲、张中载、李公昭等教授对国内高校英美文学课程所遭遇的困境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他们所提出的英美文学课程的问题大部分也是高师院校所存在的。综合各家之言,并结合高师的教学现状,我们认为,高师院校英美文学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在课程体系中有不断被边缘化的趋势。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对这类“无用”课程的价值没有足够的清醒的认识,而去追捧那些所谓“实用性”强的外贸、经济、法律等课程。由此,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有本末倒置的危险;第二,师资资源匮乏。很多院校都没有受过硕士以上正规教育的文学教师,在我们所在的重庆市,所有市属二本院校中,几乎都开办有英语专业,但是除了一所外语专业院校外,80%的学校都没有文学教授;第三,教学方法和手段亟需改进。大部分教师仍然是“满堂灌”,即便是使用了PPT多媒体,但是仅仅是把该板书的提纲打在屏幕上而已,根本没有“多媒体”的内涵。程爱民的调查报告显示,60%的教师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参与性不足;第四,教材建设滞后。大部分学校使用的教材还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版的英美文学史,或者文学选读。这些教材的编写者大都是名家,教材本身的质量是不错的,但是这些教材大都“大而全”,用在课时、学生兴趣都发生重大改变的当下显然不很合适;第五,课时太少。由于教育部整体上压缩了本科生的课堂学时数,而又有经贸、外贸、会计、法律等“实用性”课程的挤压,英美文学课程一味被减少。实际情况是,在不少高师院校英美文学课开设为两个学期:第七学期“英国文学”,第八学期“美国文学”,各36学时,再减去毕业论文写作,英美文学课程的实际学时往往不足60学时。  #p#分页标题#e# 二   文学教育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面临的困境实际上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文教育困境的缩影,诚如张中载教授指出:“当前的外语教育中,功用主义的一边强调得多,研讨得多,而人文主义的一边声音微弱。”[5]显然,高校人文教育改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不是一篇文章所能解决的。但是,如前所述,由于高师院校的特殊使命,英美文学课程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成败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英语专业举办的成败,故而其教学改革显得格外迫切和必要。不过,本文显然无法提出一个行之有效的全面解决办法,譬如办学观念转变、师资力量调整等问题都不是很容易解决的。下面,我们希望从文学经典教学这个视点出发,从教学材料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谈谈可能改变高师英美文学课程困境的路径。   提出文学经典问题,表面上是一个课程教学内容或者选材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认为,高师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应该是文学经典。但是,从实质上看,这是一个涉及高师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问题。众所周知,培养规格和目标主要是通过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实践来完成的。高师院校作为培养教师的摇篮,首要目标就是培养有健全人格、高尚情操和有坚定理想信念、懂得人文关怀的毕业生。而文学经典特有的品质和功能决定了其在这个方面可发挥的作用是其他东西无法替代的。文学经典是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文化资料库之一,包含了广博而丰富的文化内容。通过阅读、理解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最直接、最形象、最生动地了解一个民族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乃至价值观念、风土人情。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在学习、研读文学经典中辨识善恶、净化心灵、体悟人性、塑造自我。美国著名人文主义学者欧文•白璧德在《文学与美国的大学》一书中对美国二十世纪大学的“世俗化”、“专业化”走向表达了强烈的不满,指出大学的使命在于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而培育人文精神,阅读文学就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他说:“在我们成为一个昆虫学学者之前,我们必须先学会做人”[6]。   文学经典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美国学者布鲁姆曾写过一本很有影响的书《西方正典》(TheWesternCanon),该书在开篇就说:“经典的原意是指我们的教育机构所遴选的书”[7]。经典在英文中除了Canon这个词外,还有一个词Classics。Canon源于希腊语,意思是标准或规则,它后来与基督教经文的确定有关,意思是经过严格程序确定的宗教典律。现在我们谈论“文学经典”使用Canon这个词,实际上是在引申意义上而言的。严格讲,应该叫做ClassicsofLiterature。Classics含义丰富,指古典、典范、一流、优秀、精致、典雅、杰出等,显然这是对作品的主观价值评判。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文学经典并不象宗教典律是由某个权威机构(教会)来确定的,而是由出版社、文学史家、批评家、教师、政府以及一代代读者等多种力量共同决定的。著名学者刘象愚先生认为“经典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并论证了学术大师、出版社机构、教育机构等在经典形成中的重要而独特的作用[8]。文学经典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其变动性和不确定性,也就是说,没有哪一部作品是一经产生就自然成为经典,它必然经过一代代接受者的反复阐释与评判。从理论上看,也没有任何一部作品可以被看着是永恒的经典,因为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阅读需求和审美情趣。譬如在英国,玄学派诗人的作品在十八九世纪都没有被当着过经典,而到了二十世纪,经过T.S.艾略特的阐释和举荐,它却成为英国文学经典的一部分;而在美国,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垮掉的一代”的代表A.金斯伯格的《嚎叫》也被认为是反主流文化的,其中关于堕落、颓废、绝望等情绪的着力渲染也不为主流所接受,只能处于边缘状态;但是由于美国六七十年代反主流文化逐渐遍及全国,《嚎叫》被大众所接受,并与女性作家、少数族裔作家的作品从边缘走向经典地位。既然如此,我们必须考虑,向学生提供什么样的文学经典呢?   英国文学研究专家王守仁教授对为英语专业大学生选择哪些文学经典提出过很好的意见。他认为,有四个方面的作品可以考虑:其一是在智性上有挑战的,或者说要有“认知”深度的;其二是在审美上有价值的,即构思精巧、独具匠心、想象丰富、意境优美,语言也有特色的;其三是能给学生带来审美愉悦的,也就是说,小说讲故事要好听的、好看的;其四是作品的故事也有一定的普适性,具有普遍价值性的[9]。王先生谈的是小说经典的选择,我们认为谈得非常切合实际。但是,作为高师院校而言,根本不可能把英语小说经典作为一门课程的全部内容,而只能在“英国文学”、“美国文学”两门课程共计72学时中考虑英美文学的诗歌、小说、戏剧等体裁的经典作品。因此,受王教授的启发,结合高师院校实际,我们提出英美文学课程选材(文学经典)的粗略想法,这些“想法”是基于英美文学课程全部学时用于经典作品学习,而文学史作为课外阅读(辅以教师专题讲座/概述)。   第一,总体原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其一是少而精的原则,因为课时的限制,英美作品浩如烟海,学生阅读能力也不够高,如果我们不加思索地把厚厚的“诺顿文选”搬给学生,其结果不言而喻。“选文”应该控制在15-20篇,力争每一次课(2学时)能完成一篇,“选文”篇幅不要过长,以短小精悍的诗歌和短篇小说为主,适当选一点长篇小说的片段(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把整体情况介绍给学生)。其二是薄古厚今的原则。由于时间及语言的原因,学生对年代久远的作品很难产生共鸣,曾有老师把几周时间花在英国文学源头《贝尔武甫》上,学生化了很多时间去查阅并不常用的生词和熟悉已经几乎废止的古英语,学习热情受到影响。故而我们认为,选文重点应该放在19、20世纪。   第二,经典作品的选择原则。真正被认为是“经典”的英美文学作品也是汗牛充栋,如何遴选呢?其一是代表性,就是要选一个时代、一个流派、一种体裁上被公认为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譬如,从诗歌来看,伊丽莎白时代的莎士比亚,浪漫主义诗歌的华兹华斯,维多利亚时代的丁尼生,现代主义诗歌的艾略特等。其二是丰富性。这一点与上面谈到的王教授的“智性上有挑战的”有点类似,就是选择的作品内涵要丰富,包括思想内容和叙述方式。其三是普遍性,也就是选文叙述的事情或者谈论的话题具有普遍意义,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其四是语言要优美。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的经典性首先决定于语言的优美。这里的“优美”并非仅指文字的华丽,不同的经典作家有不同的文字风格,有的雍容华贵、有的干净利落、有的精雕细琢、有的豪放飘逸,但是只要能自成一格,都在“优美”之列。#p#分页标题#e#   三   毫无疑问,对于任何课堂教学而言,选好材料是最重要的一环,英美文学课堂也是如此。但是,仅有好的材料还不够,真正要让学生在课程中有收获,或者说真正要使得英美文学课程在培养合格的中小学师资中担负起应有的历史使命,课堂教学是同样极为重要的一环。那么,如何在课堂上进行文学经典的教学呢?   尽管“教无定法”这一古老的说法也为大多数业界人士所接受,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完全不讲章法。其实,任何一种课程,只要它有具体的教学材料、明确的教学目标、给定的教学时数和教学对象,那么还是有一定的章法可循。拿高师院校的英美文学课程来说,如若我们把其教学内容确定在一定的文学经典篇章,教学目标确定在培养高尚人格和扎实语言功底的中小学师资,那么,我们认为,综合运用学生中心教学法(student-centeredapproach)和语言型教学法(language-basedapproach),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学生中心教学法”,早已广为人知,我们也不必赘言,其核心是课程设计、课堂教学都要以学生为中心。据报载,一位在北京的著名高校读了三年的学生转到MIT(麻省理工)后才发现,原来中国的大学是“混”,而美国的大学才真是“读”,理由是他在中国大学读书时,老师总是满堂高谈阔论,而学生听没听、懂没懂并不重要,而美国的情况不一样。美国老师每上一堂课总有很多的阅读思考任务。从各种已有的调查报告来看,高校英美文学课程“满堂灌”的情况不在少数,这其实是很不应该的。因为,从理论上讲,由于文学经典的涵容性、丰富性,故而文学课程是最容易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课程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阐释能力的有效路径。关于文学经典的丰富性,文化大家M.韦伯曾这样说过:“一件真正‘完美’的艺术品,永远不会被超越,永远不会过时;每个人对它的评价不一,但谁也不能说,一件艺术完美的作品被另一件同样‘完美’的作品超越了。”[10]例如,我们讲授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著名诗人、文化批评家M.阿诺德的名诗《多弗海滩》(DoverBeach)。在课前,我们设计了这些“背景”问题供学生思考和回答,老师提供参考书目及重要章节:I.WhatresulthasindustrializationbroughttoEngland?II.WhydoesArnoldthinkculturecansaveEngland?   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学生就必须去阅读有关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历史文化的书籍以及阿诺德本人的著作如《文化与无政府状态》,而这对于他们正确认识和评价英国工业文明有较大帮助,进而可以纠正部分学生对物质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的无知膜拜。《多弗海滩》是1851年阿诺德带着新婚妻子短暂游览多弗海滩时写下的名篇。诗歌开头描写了宁静而美丽的海边夜景:月光皎洁,朗照海滩,海风拂煦,空气新鲜;突然,诗人笔锋一转,在古今对照中,对信仰失落的现代文明进行了严厉的批判:曾经,信仰之海也是满潮,鲜亮的色彩环绕五湖四海;而今,宗教式微,广漠幽暗的海岸四处都是裸露的卵石,我们身处黑暗的荒原。这个“梦幻般的”世界“表面上那么崭新、美丽,那么绚烂”,而却“没有欢乐、爱情和阳光,也没有确定,没有和平,没有对痛苦的救援”。这是一首极为深刻的哲理诗,也是一首动人的抒情诗。在讲解中,我们同样以问题引入的方式与学生“互动”,帮助学生仔细领悟诗人的人文情怀,激发学生独立思考:I.Inwhichwaydoesthepoemshowthepoet’scareabouthumanmisery?II.Whatresultdoesthecontrastbetweenthepastandthepresentreveal?III.Howdoesthepoetlookatlove?IV.“Sea”isthecentralimageofthepoem.Trytodescribethefunctionsof“sea”inthepoem.V.Whatlinesarethemostbeautifultoyou?Andwhy?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与解答,学生对于诗人阿诺德的高尚人格一定会更加认同,对其深刻的洞察能力也会肃然起敬,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表达个人的审美情趣与文化观点;因为虽然沉浸于蜜月之中,诗人却仍然关注人类的不幸命运;虽然现代化的光辉带给了人类福祉,但是“光辉”的背后却是令人揪心的“悲鸣”(noteofsadness)。我们提出英美文学经典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从课堂设计开始,就紧紧围绕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高尚的人格来思考教学方法与过程。   提出英美文学经典教学的语言型教学法(language-basedapproach),是基于两点考虑:第一是任何伟大的经典的文学作品无疑都是语言文字构成的,要真正懂得文学,离开对语言文字的细腻的把握是不可能的;第二是高师院校英语专业的核心任务是培养优秀的中小学英语师资,优秀的师资必须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英语文学经典是英语语言艺术的结晶,英语丰富的表现力和独特的魅力在英美作家的作品里得到了最为淋漓尽致的发挥。要真正掌握英语语言,必须阅读和了解经典的英语文学作品。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我在英国留学时的指导老师,R.卡特教授与C.布鲁姆菲特教授主编过一本书《文学与语言教学》(LiteratureandLanguageTeaching)讨论文学在languageclassroom(语言教室)的作用。卡特教授说:“文学文本是语言构成的,分析文本的最核心内容就是分析语言构成的模式。”[11]文学教学中的语言型教学法在国内讨论并不多,它要回答的是两个问题:第一是“howwhatissaidissaid”(什么是怎么被说的);第二是“howmeaningsaremade”(意义是如何产生的),有些人又把这种方法笼统称为“文体学分析法”。   我们还是以前文提到的《多弗海滩》为例。诗歌开头描写优雅静谧的海边夜景,诗人除了用“calm”、“full”、“fair”、“tranquil”、“sweet”等语词描绘一幅美丽的景色外,还在音乐效果上做文章,大量使用长元音和双音节词语,轻轻诵读,能烘托一种安静、闲适的氛围。而第六行的“only”是一个转折词,诗歌整个基调发生改变,紧接着的6-10行,诗人连续使用了多个单音节短元音,表达一种急促、不安的情绪如“Begin,andcease,andthenbeginagain”。再以诗歌主题和情调而言,从第一节的“bringtheeternalnoteofsadnessin”(带来永恒的悲凉之声)开始,悲哀情调贯穿全诗,这在语汇上的表现是第二节的“misery”、第三节的“melancholy”、第四节的“neitherjoy,norlove,norlight……”以及最后部分的“darklingplain”、“confusedalarmsofstruggleandflight”,等等。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在语言上有独特的地方。无论是T.S.艾略特的“想象的逻辑”,还是海明威的“电报体”,或者是更为极端的E.E.卡明斯的“画诗”,作家们总是通过对语言的个性化处理达到其特殊的表意目的。通过“语言型教学法”,不仅帮助学生更为透彻地理解文学作品的精髓,深入洞察作品的细腻内涵,还能较为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为其打下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p#分页标题#e#   显然,我们无法用一篇短文全面描述当今高师院校英美文学课程遭遇的困境,更不可能开出完全解决困境的一剂良药。但我们希望重提高师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的重要价值,并从文学经典教学切入,提出该课程教学改革和质量提升的一些路径,藉此表达我们的观点并就教于方家。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