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立体教学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教师年终工作总结
在一年的工作当中,我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就如一株小草:平凡、本色、天然。我也正如一株小草:努力向上,顽强拼搏,只缘感春一回顾,就竭尽全力的释放清新,回报绿色。
一.一片冰心寄红烛————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作为名师工作室的一员,处处都要率先垂范,以自身的榜样力量引领学校的发展。为了这一目标,多少个夜里,唯孤灯相伴,但我孜孜以求,不知疲倦,享受着阅读的欢欣,浸润着书香的氤氲。家中,两米高的书柜,竖装换横装,早已不堪重负,卧室里又订制了一米五高的简易书橱,上面陈列着各类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这里的每一本书都成为了我知识储备的一部分。不仅如此,我还抓住一切可以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展示课、公开课、比赛课,只要安排给我,我二话不说,欣然接受。虽然这意味着别人在看电视时,我必须吞食理论书籍;别人轻松愉悦之际,而我却在绞尽脑汁、冥思苦想,反复演练;一次次否定自我,超越自己。天道酬勤,我觉得自己在教学上越来越从容,越来越自如了,全县的语文老师也向我投来了信任与敬佩的目光。
二.标新立异二月花————只做自己,做好自己
我注重立体课堂的整体设计,追求“虽为人为,宛若天成”的高度;我更要求自己要具有广阔的视野,古今中外,纵横驰骋。我站在文化的高处,领着孩子们去触摸秦砖汉瓦的温度,去领略大漠孤烟的壮阔,我以自己的厚重托起国学,以自己的深刻来深刻学生。我现在任两个班的语文课,课余,除了阅读、写作、备课外,我更多的时间,是批改孩子的作文。我共教91个孩子,对每一个孩子的作文精批、细改、当面交流。有时,我给一篇作文的评语多达几百字,俨然也成为了一篇习作。
三.半亩方塘一鉴开——立足科研,反思成长
我们利用三年时间进行了“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的课题研究。从“现场展示课”到“中期研讨会的交流”再到“终结论文”,我一直是这个课题的排头兵。结题之后,我又积极主动地进行了自主课题研究。关注自己的工作,结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自主研究,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敷衍了事。这样自主研究的课题使我在自由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尝试着研究方法、体验着研究过程、收获着研究经验、享受着研究成果。2011年11月,《用文化的方式发展生命化教育行动研究》已结题,2011年开始,我立足教学实践,提出了“如何提高学生朗读能力”这一微型课题,经过一年的研究,也已结题。我现在是《主题拓展阅读教学研究》课题成员,主攻的方向是“读写结合”,在实践中我将不断丰盈自己。
立体化科研管理模式构建探究
【摘要】学习共同体作为一种实现教师专业提升的平台,能够将教师个人单打独斗的局面,转化为整个教师团队的学习和成长。学校努力探寻“专业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设路径,强化师德师风,建立激励机制组建“专业教师学习共同体”团队。建立网络课题结构,实施教师成长“基石计划”和“2+4”课题管理模式,“三坛讲堂”构筑理论前沿平台,搭建梯队培养平台,优化培训促进教科研深度融合等“立体化”科研管理模式,打造“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工程。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教师学习共同体;科研管理
信息时代的学习正在从“个体学习走向共同体学习”。1995年,博耶尔首次提出了“学习共同体”的概念[1]。学习共同体,是学校教师基于个人发展需要,自愿参与、协同进步、共同促进的团体组织[2]。学习共同体作为一种实现教师专业提升的平台,能够将教师个人单打独斗的局面,转化为整个教师团队的学习和成长。专业教师学习共同体是以专业在自愿的前提下,以“合作、团队、分享(资源、技术、经验、价值观等)”为核心,以共同愿景为纽带把专业教师联结在一起,进行专业教学,专业知识、专业互相交流和学习的共同体[3]。近年来,我校努力探寻“专业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设路径。
一、建设“专业教师学习共同体”团队
(一)思政引领,强化师德师风。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师德养成、教书育人全过程。通过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仅能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更能激发教师教育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围绕课程建设、青年教师成长、复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主题,开展教科研工作研讨,通过调研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把问题分析清楚,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帮助教师认清形势,找准定位,树立提档升级意识,深挖自身潜力,促进专业发展。分析研究教师现有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业务素质和发展潜力等现状,针对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公共学科等不同的教师,开展“科研青蓝”工程培育青年教科研学习共同体行动。
(二)科学管理,建立激励机制。我校积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青年学术骨干培养,选拔培养一批青年学术骨干;高度重视青年教师培养问题,重点培养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发挥“青蓝工程”的平台作用,努力建立有利于青年人才成长的长效机制。秉承“以教师为中心”的理念,积极建立团队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有效激励机制,引导其深入了解岗位能力标准,找准自身在工作中的角色定位,根据自己的专业结构和个性特点,制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短期目标与长远目标,发挥每个教师的工作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工作潜力,为提升团队教师的整体素质奠定良好的基础。科研管理制度是科研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可以让科研管理朝着科学、有序、标准、公平、健康的方向发展,为此,我校积极加强科研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工作。坚持科学管理,认真落实团队制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积极构建有利于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立交桥,修订出台科研骨干评比条例、教科研奖励条例、教学骨干评比条例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科研管理文件的出台,进一步推进了我校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推行“专业教师学习共同体”工程
教师培训管理创新研究
摘要:
注重有效培训,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是教师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科学先进的工作理念是有效培训的航标,立体互通的网络体系是有效培训的桥梁,注重发展的团队管理是有效培训的保障,不断创新的组织方式是有效培训的载体,精细务实的全程管理是有效培训的后盾。
关键词:
教师培训;管理;创新思维;创新人才;有效性
创新人才的培养,依靠创新型教师。为了有效地培养创新人才,当前应该强化教师培训工作,着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充分发挥教师在培养创新人才中的主导作用。2011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创新教师培训模式方法,提高教师培训质量”。由此可知,增强教师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注重有效培训应该成为培训机构的重要目标。在教师教育工作中,要坚持以培训项目为载体,坚守“天、地、人”的工作理念,以教师培训需求为起点,以教育教学困惑为主题,不断优化培训模式,创新组织管理,加强有效培训,探索内涵式发展的教师教育之路。
一、科学先进的工作理念是有效培训的航标
教师培训的宗旨是“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层教师”,在教师培训中要秉承“天、地、人”的工作理念。具体内涵为:“天———仰望星空,拓展视野,更新理念;地———脚踏实地,走向实践,解决问题;人———以人为本,关注需求,资源共建。”
书籍封面中镂空艺术的审美趣味
摘要:优秀的封面设计犹如锦上添花,既能体现书的内容与性质,又能带来完美的视觉体验。而镂空元素的运用能营造书籍整体造型的空间层次感,引导观者的视觉焦点,激发想象力与阅读兴趣,增加形式美感,使得书籍封面的表现语言更为丰富。进一步挖掘和开发镂空艺术的表现力,对镂空的图案进行创新与运用,使之与书籍封面巧妙结合,为书籍装帧设计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提升书籍封面的审美趣味。
关键词:镂空;书籍封面设计;审美
封面是书籍装帧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称为“书衣”,在书籍的整体设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书籍封面能否快速吸引读者的兴趣,引导读者浏览书籍内容,首当其冲的就是封面的设计构思。作为实用的装饰艺术,封面的设计形式、格调与美学品位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每一位读者。封面也是书籍内容的精华凝练,更是书籍精神意蕴的形式化体现。因此,充分了解书稿的风格与内涵,合理开发新的封面设计形式,做到构思新颖独到、富有感染力,是封面设计的最终目的。随着近年来镂空艺术在各类设计中的广泛应用,其独特的立意风格能为现代设计带来独特的审美形式。不断挖掘传统韵味,反映时代精神,从而折射出设计者对美学意识的感悟及对形式美的追求与创新。
1镂空的表现手法
书籍封面使用的技法必须服从此书的精神内涵与装帧的整体效果,只有把握了封面与书籍内容间的内在联系,才能在此基础上创作出符合读者审美要求,具有时代感的封面设计。镂空是在物体上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是在平面或立体空间内进行挖透的一种艺术手法。传统民间工艺剪纸就是比较常见的镂空艺术,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洋溢着浓厚的民族色彩。书籍封面中的镂空手法一般以局部镂空为主,不同于整体镂空,局部镂空仅限于单个页面,因此需注意更多的细节表现。在局限的封面上进行镂空设计,除了位置、形态与大小,镂空部位与封面上的图形、文字的结合以及与周围页面的关系均需考虑,设计师应根据书籍封面的材质特性,有意识地对镂空形态进行调整。若镂空面积过大,可能会破坏封面的整体效果,也不易于存储。此外,镂空线条交接处的处理也需注意,可将原本复杂的形状简化,或放大镂空形态之间的链接处。根据镂空形态、位置、大小的不同,观者更容易从视觉、触觉上理解设计师所表达的意图,促使信息的完整交流。随着激光等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引入,这门技艺突破了原有的局限性,镂空形态变得愈加多样化与精致,也极大地提高了制作效率。
2镂空的审美趣味
2.1体现传统韵味,丰富视觉语言
小学数学教学多媒体教学应用
摘要:多媒体辅助教育符合学生的认知层级,能有效地提升数学教育的有效性,深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农村小学;数学;优化
现代多媒体教育教学技术,能够运用多种教育教学感官刺激,通过及时有效的视觉接受和练习反馈大幅提升学习的有效性。多媒体辅助教育符合学生的认知层级,能有效地提升数学教育的有效性,而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大半部分的教学论文都是提供符合城市学生认知的多媒体策略,对农村提供的借鉴较少,笔者在实践中探究了一个农村的多媒体教学流程,试图让这样的一种方式得以推广。任何教育教学手段的教育对象都是学生,而教育教学手段的效果是否良好除了教师好的引导作用外,学生的认知层次高低也是重要因素,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总观现在的教学总是有一些理论在某一些地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当拿到一些地方总是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究其原因就是只是照搬理论,没有因地制宜地考虑当地学生的认知层次。笔者试图从这个层面探索出一条比较通用的方式,解决上述出现的现象。通过几年来的努力,笔者总结出了以下方式:
一、做好媒体介入的培训
农村孩子的认知的水平有限,依据心理学的理论,当认知水平有限的时候,注意力首先是以安全为保障,其次以刺激为基础。因此,小学学生一上来就引入多媒体用于教育教学就会出现看热闹的现象。能避免这样的现象产生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对学生进行培训,告诉他们要干什么、怎么干这样的事情。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良好的技能铺垫,从而达到教学中要求取得的效果。培训过程中要重点的培养学生如何有效实施观察、怎样观察重点的技能,培养好这些技能才能使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出很大的优势。
二、多媒体教育中采用适当的方式延缓注意力分散
依据心理学和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笔者认为多媒体的教学强度不宜过大过强,反而要选择适当的多媒体方式减缓学生的视觉疲劳来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可以通过良好的视频、音频的刺激来帮助学生延缓注意力的转移。例如,笔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数学练习的方式强化注意力:首先,在讲授新知识的过程中,笔者从不一讲到底,而是采用相关的多媒体将知识引入以此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完知识后设置几个题目,让学生有效的解决问题,让多媒体成为辅助教学的工具而不是取代教师的地位。
书籍封面中镂空艺术的审美趣味探讨
摘要:优秀的封面设计犹如锦上添花,既能体现书的内容与性质,又能带来完美的视觉体验。而镂空元素的运用能营造书籍整体造型的空间层次感,引导观者的视觉焦点,激发想象力与阅读兴趣,增加形式美感,使得书籍封面的表现语言更为丰富。进一步挖掘和开发镂空艺术的表现力,对镂空的图案进行创新与运用,使之与书籍封面巧妙结合,为书籍装帧设计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提升书籍封面的审美趣味。
关键词:镂空;书籍封面设计;审美
封面是书籍装帧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称为“书衣”,在书籍的整体设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书籍封面能否快速吸引读者的兴趣,引导读者浏览书籍内容,首当其冲的就是封面的设计构思。作为实用的装饰艺术,封面的设计形式、格调与美学品位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每一位读者。封面也是书籍内容的精华凝练,更是书籍精神意蕴的形式化体现。因此,充分了解书稿的风格与内涵,合理开发新的封面设计形式,做到构思新颖独到、富有感染力,是封面设计的最终目的。随着近年来镂空艺术在各类设计中的广泛应用,其独特的立意风格能为现代设计带来独特的审美形式。不断挖掘传统韵味,反映时代精神,从而折射出设计者对美学意识的感悟及对形式美的追求与创新。
1镂空的表现手法
书籍封面使用的技法必须服从此书的精神内涵与装帧的整体效果,只有把握了封面与书籍内容间的内在联系,才能在此基础上创作出符合读者审美要求,具有时代感的封面设计。镂空是在物体上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是在平面或立体空间内进行挖透的一种艺术手法。传统民间工艺剪纸就是比较常见的镂空艺术,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洋溢着浓厚的民族色彩。书籍封面中的镂空手法一般以局部镂空为主,不同于整体镂空,局部镂空仅限于单个页面,因此需注意更多的细节表现。在局限的封面上进行镂空设计,除了位置、形态与大小,镂空部位与封面上的图形、文字的结合以及与周围页面的关系均需考虑,设计师应根据书籍封面的材质特性,有意识地对镂空形态进行调整。若镂空面积过大,可能会破坏封面的整体效果,也不易于存储。此外,镂空线条交接处的处理也需注意,可将原本复杂的形状简化,或放大镂空形态之间的链接处。根据镂空形态、位置、大小的不同,观者更容易从视觉、触觉上理解设计师所表达的意图,促使信息的完整交流。随着激光等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引入,这门技艺突破了原有的局限性,镂空形态变得愈加多样化与精致,也极大地提高了制作效率。
2镂空的审美趣味
2.1体现传统韵味,丰富视觉语言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思考
摘要:近年来,我国英语教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也面临着许多社会、经济上的挑战。现阶段,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有一些不足,其中学生缺乏英语综合使用能力、英语重视度不够以及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等尤为突出。现阶段,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教育模式的改变,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它已经逐步发展为教学活动中的必备手段。不仅能够将单一静态的教学内容立体多维式展现,还将抽象的语言知识具体化。在此基础上,大学英语的教学工作已经不能单一地依靠教师完成,因此对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显得尤为必要。笔者结合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以及新形势背景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新形势;大学英语;改革实践
1前言
目前,中国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来自多方面,从学生角度出发,学生有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差、自主学习能力不足以及人文素养的缺失等问题;从教师方面而言,教师存在教学理论研究不足、教学模式单一缺乏趣味性以及对大学英语不重视等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涌现出电子传媒、网络在线学习以及MOOCS等新的教学模式,这些新的模式对传统大学英语教学起到了较大的冲击与挑战。
2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人文素养的缺失
现阶段,高校中有关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各种问题屡见不鲜。小到逃学、旷课以及打架,大到盗窃、诈骗以及凶杀。另外,结合社会用人单位的相关调查,单位对学生的专业技能与操作能力十分满意,但是对其职业操守以及职业素养十分不满,例如,不按时上下班、缺乏团队合作精神、无集体荣誉感等,这就说明学生只有专业知识与技能是远远不够的,片面的专业教育只会将学生变成一种有用的“机器”,却不能成为一个复合型人才[1]。这些现象都表明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在下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种,总而言之,高校对人文素质教育的不重视与学生自身人文素质的低下形成有一定关联。英语作为人文学科的一个分支,将人文教育渗透在英语教学中尤为必要,具有重要意义。
应用型本科课程改革与实践
摘要:结合当前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点,以及太仓及周边企业对应用型本科人才需求的现状及存在的技能和职业素养欠缺、教师教学水平相对落后、课程体系与生产实际有较大差距等问题,作者整理归档了专家研讨、用人单位建议以及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的实战经验,提出了符合“新工科”背景下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策略以及专业改革实施建议。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策略
1总体思路
运用“现代学徒制本土化培养”模式,笔者与课程组教师对《气液传动》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和实践。形成了以培养高质量学生为中心,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升为主线,完善了“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和“博世力士乐虚拟融合实训平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了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建设了O2O(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数字化实训资源,满足学生和企业员工自主学习的模式。同时,做好政(政府)、行(行业协会)、企(用人企业)、教(本校和外校)四方融合,进行了三大建设(师资、教材、实训基地)。
2课程实施成果
本项目成果,集政、行、企、校的集体智慧:首先,按照液压气动工程师(JYPC)的职业标准和要求,结合机电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通过校企联盟共同探讨和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课程标准。其次,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开发基于Flu-idSIM仿真软件+WS200操作平台的优质教学项目共享和应用库;通过WS200操作平台的项目共享和应用库,对那些在现场实习安排困难或危险性高的项目进行虚拟仿真实训;同时,针对真实项目中难以理解的复杂结构、复杂运动等进行了VR虚拟仿真,从而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完美对接;并结合项目特点和六步教学法,开发编写适合双证书的本土化教材《气液传动控制技术》,完成了在线课程资源建设工作;最终,按照“互联网+”视阈下的混合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通过三届学生的实践,为企业提供了合格的专业人才,得到了用人企业的好评。
2.1政、行、企、校四融合的立体化教师新队伍,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相互补充的结构,培养学生“工”心“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