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历史研修总结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现状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社会实践研修活动借助思政课骨干教师培训、哲社骨干教师培训、学术会议和教师暑期社会实践考察依次展开,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实践中仍存在不适应教师学习需求、研修力度偏弱研修效果缺乏可量化的考评体系等问题,因此有必要从制度落实、力度强化、研修资源开发等方面加强建设。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研修;现状剖析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取得明显成效
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主要是通过教育部的思政课骨干教师培训、暑期社会实践、哲社骨干教师培训、学术会议和高校相关院系组织的社会实践进行,自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出台以来,活动开展取得明显成效。
(一)社会实践研修的重要性日益明确
200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关键在教师,要求通过名师指导、社会考察、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措施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2007年,《关于组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的意见》指出,组织骨干教师研修是一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工作,是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思政政治素质、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并且规定教师到“改革开放的前沿和革命圣地进行学习考察”是社会实践研修的重要内容之一。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3—2017年)》中进一步提出,要建立社会实践研修基地,“推动骨干教师国内社会考察活动规范化、制度化建设”。2020年,《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还提出,要“创造条件支持思政课教师到地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基层等开展实践锻炼”。通过以上文件可以发现,国家对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重要性的认识日渐提升,对实践研修途径的认识逐渐扩展。从对教师实践研修的一般性规定,到明确规定教师应重点考察的代表性地区,进而到设立实践研修基地并将考察规范化、制度化,再到开辟教师基层任职等多种实践锻炼途径,所有这些变化都体现了对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价值和意义认识的深化。
(二)多层次社会实践研修活动有序展开
高校多层级班级管理模式探讨
一、业余党校多层级班级管理模式的课程教学体系
(一)初级班
根据“早启发、早教育、早选苗、早培养”的原则,在开学初的新生入学教育中,将初级班党课教育纳入入学教育课程体系,积极宣传党的历史和党的知识,培养和激发学生入党的愿望和热情,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向党组织靠拢,引导更多的同学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培训每个专业班级就是一个党校初级班,全体大一新生必须参加,新生辅导员即为党校初级班的政治辅导员。任课老师为各系政治辅导员、学生处教师、团委教师、思政课教师。初级班的教学内容为党团基础知识教育,包括中国共产党的基本历史、入党动机教育和入党的基本程序以及共青团的基本历史、学院共青团工作的简要介绍。
(二)中级班
为了让经过初级班培训后,对党有初步认识和认同,并提交入党申请书的积极分子早日入党,由党校教研室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分发到各系,由各系党总支组织积极分子进行学习。培训内容主要为马列主义理论教育、政策教育、国内外形势教育,通过开展读报讨论活动、观看红色电影、参加公益活动等形式进行,任课教师主要是党总支书记、党校办公室、党校班级管理办公室、党校教研室负责人等。
(三)高级班
经过中级班学习,表现优秀,确定为发展对象或者预备党员的学生可参与学校校园管理和学风建设,因此,对这部分学生的工作能力和素养要求比较高。对他们的教育和培养要更加注重能力教育、素质提升和核心价值观养成,要把他们培养成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并在实际行动上自觉践行党员的权利与义务,全面提升学风校风。高级班的课程内容主要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党员素质教育,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以及制度建设教育;现代领导力、现代执行力、演讲与口才、公共社交礼仪、创新能力培养;参与党校管理和建设,参与校园管理和建设,志愿服务活动等。任课教师主要是专家、教授。
中小学教师培训基本问题
[摘要]“国培计划”既是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进入大规模、成建制、系统化、常态化的新阶段,也为深入认识中小学教师培训本质、意义、内容、方式等,提供了触发思考的丰富素材与实践案例。将教师培训本质理解为教师学习、将变量控制理解为教师培训的逻辑起点、将按需定制作为教师培训的关键环节、将教育生态作为教师培训的终极归宿、将整体优化作为教师培训的评价原则,是我们结合国家战略与重庆培训实践,在建构本土教师发展理论与形成中国教育气派取向下形成的探索性认识。
[关键词]教师培训;“国培计划”;基本认识
一、教师培训进入“国培”阶段的重大意义
2010年,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纲要》)要求,完善我国教师的培养培训体系,教育部、财政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以下简称“国培计划”)。“国培计划”的大面积实施开启了我国教师培训的新篇章,标志着我国教师培训工作进入新阶段:形成了新的教师培训机制体制,构建了多层次教师培训体系,生长出多类型的教师培训项目,研制出系列化教师培训标准,实施了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建成了丰富的教师培训资源,培养了日趋专业的教师培训团队,开创了竞争性教师培训新格局。“国培计划”在基础教育领域形成的改革与创新效应,对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深远影响,在学习型社会建构方面衍生出的探索价值,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渐凸显。目前,“国培计划”已经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提升、从任务推动转向机制驱动的新阶段。在考察“国培计划(2014)”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时指出,“‘国培计划’要可持续;要进一步总结完善‘国培计划’的方式方法;要进一步突出雪中送炭,重点关注农村教师,尤其关注老少边穷岛乡村教师”。历时8年的“国培计划”,客观上需要在总结培训经验的基础上,升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本土意识、符合培训规律的基本认识,以便在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为中小学教师发展提供更有指导性与解释力的理论依据。
二、“国培”创新实践中形成的教师培训认识
“国培计划”自2010年全面推行以来,总共获取近100亿元的专项经费投入,促使800万名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基层教师从中接受培训并切实受益。重庆市把“国培计划”作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和改变基础教育生态的重大机遇,8年共获得“国培”专项资金近5亿元,培训教师超过23万人次,在“国培计划”实施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形成了五个方面的鲜明特色。其一,加强统筹规划,建立健全培训体系。重庆市确立“战略‘国培’、专业‘国培’、示范‘国培’、满意‘国培’”的工作方针;采取政策导向、改革转型导向、重大数据导向的宏观引导策略;构建“‘国培’做示范、‘市培’抓重点、区县保全员、校本重教研”的四级培训体系;探索出“苗子—弟子—影子—种子—路子”的运行路径。其二,科学设计项目,贴近教师真实需求。通过培训情况统计表、需求网络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基层等方式,充分了解教师课堂教学现状和培训需求;建立了教师发展激励机制,推行“十百千万”名师工程,设立了“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名师—学科带头人—未来教育家”五级成长目标;形成了“高等学校+网络培训机构+县级教师发展中心+片区研修中心+中小学幼儿园”五位一体的协同实施机制。其三,创新培训模式,探索教师成长规律。重庆市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理论研修、影子研修、实践研修、反思研修“四阶段”培训理论;将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进行“二元整合”,搭建了“个人学习空间、学科工作坊、区域研修社区”的“三维学习平台”;研究提炼出重心下移的送教下乡培训模式;总结出“听、看、问、思、行”名校访学模式。其四,注重质量监管,规范项目实施流程。先后出台《“国培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等20余项管理制度;采取“训前审核实施方案、训中实地巡查指导、训后开展绩效评价、全程实行网络监控”方式对项目实施进行有效监管和及时调控;从组织管理、研训能力建设、学员推荐遴选、送教下乡培训等方面,对项目区县进行考核评价并实行末位淘汰制。其五,强化服务保障,形成常态发展机制。在精细组织确保项目顺畅运行、做好服务保障的同时,重庆市抓住“国培计划”持续推进的有利时机,深入推动了研训机构的专业化建设、搭建了优质网络研修平台、打造出市区(县)两级专家团队、建立了常态化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国培计划”既是将千百万中小学教师融入我国教育变革历史征途的“站台”,又是进行思想碰撞的丰富载体。在推进“国培计划”过程中,规划教师培训工作、构建教师培训体系、了解教师培训需求、观察教师专业成长、体会教师培训难题等,深化甚至再造了我们的教师培训观。具体表现在将教师培训本质理解为教师学习、将教师培训的逻辑起点理解为变量控制、将按需定制作为教师培训的关键环节、将教育生态作为培训终极归宿、将整体优化作为培训评价原则,是我们结合国家战略与重庆实践,在建构本土教师发展理论与凝练中国教育气派取向下,形成的探索性思考与认识。
三、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基本问题探究
教师培训体系建设问题初探
一、依据“研培一体”的原则,促成有机整合
适应时展要求,通过改革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虽然早已成为各级教育领导和业内人士的共识,但是如何改革、怎么整合的问题值得好好探讨。几年前,各地根据教育部的指导意见,结合实际,在教师进修学校、教育研究室、教仪电教站、电大分校(工作站)等机构中,选择了“二合一”“三合一”“四合一”等整合方式。几年实践下来,呈现若干状态,大致归为三类:一是整合较好,二是整而未合,三是尚未整合。对“尚未整合”的状态,建议其主管部门及相关机构人员明确两点:一是整合势在必行,其理众所周知。二是整合遵从实际,不必求全,而求实用。实践证明,以“研培一体”为基调,研制机构整合方案,选择如前面所述的进修学校、教研室“二合一”方式,或者进修学校、教研室、电教站“三合一”方式的整合,是符合实际需要、容易获得成功的方案。“整而未合”的状态,即虽然机构和资源归“整”在一起,但是其人心和职能还没有融“合”在一起。解决这类问题,需要研判原因、找准对策。
从历史角度看,教研室、进修学校、教仪站在此前数十年中,早已经历了由“合”到“分”的变革,其中分开管理、独立履职已有三十年左右的历史。新时期面对由“分”到“合”的变革,从内在因素看影响融合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老熟人、新同事”共识不足;二是“新机构、老工作”缺少交集。整合进来的一些机构(部门)职能及人员职责之间缺少必要的交合,以致因“各行其是,不相往来”而“貌合神离”。避免和消除这类现象的基本思路有三:第一,对整合进机构的全员先从思想认识和目标上多引导,促其在“磨合”中产生共识,形成“志同”感;第二,从角色意识和行动上去唤醒,让大家在交流中产生“道合”感;第三,从职能、职责上多创设结合点,使其在“合作”中催生共识,形成“相辅相成”的认同,达到“水乳交融”的状态。在双流县领导、县教育局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双流县教育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以下简称双流研培中心)于2009年正式成立。通过在全县教育系统几次公开招聘,从原教研室、进修学校及中小学选招的“三路人马”按计划时间陆续到位(由2009年9月的4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60多人),以原教研室、进修学校职能为基础,搭建起“研培一体”的机构框架。为促进机构整合、工作推进、队伍提升,中心班子系统思考,共推出五大举措:一是2010年确立创建“四川省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近期目标,并将这个目标分解到各部门,让大家明白达成这个目标对个人的意义和单位的价值,使目标转化成全员的共识与行动指向;二是2009年秋季起改“教研员”称“研培员”,让中心全体业务(专业)人员转变角色意识,明确新岗职责——即由过去的“只研”或“只培”,转变为现在的“既研又培”。
对“研”与“培”的关系,我们提出了“研究促进培训、培训提升研究”的理念,用以指导实践,并围绕转变意识、提高能力开展系列化“全员培训”;三是2010年秋季起推行学科教研、教师培训、教育科研(简称教、培、研)“三位一体”的下校视导制度,让教、培、研三支主力军在工作中加强合作;四是2011年春季起改“学科教研活动”为菜单式“学科培训课程”,让“学科研培员”担当起本学段、本学科的“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双重责任;五是2012年12月启动研培员下校蹲点项目,让研培员在依据岗位职责做好全县本学科“面”“线”工作的同时,深入学校一个“点”,系统开展“教、培、研”工作,以期从“点”上总结经验、取得成功、实现突破,用以指导“线”“面”,或者通过“点”的深入,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放到“线”“面”上去组织专题研究。
二、规范机构名称,彰显机构属性
当前,全国各地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名称可谓“五花八门”,诸如“教育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教育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等。这就导致出现了以下的问题:
1.名称冗长,让人难念难记。为删繁就简,业内人士常简称为“教培中心”“研培中心”“研训中心”“资源中心”等等,这令广大的人民群众听不懂,也不知道是做什么工作的,就连很多与教育相关的人士一时也搞不清楚。
农村文化建设研究(3篇)
第一篇: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取得的成绩。
农村文化有助于提高人民的审美情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助于加强村民的环保意识,建设生态家园,农村文化建设受到了国家的重视,而且经过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可以首先体现在文化设施的增加与完善,文化设施对文化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人民群众活动的基础。因此加大对文化设施的投入是很必要的,而事实也说明,我国这方面已经取得了进步。其次表现在村民文化素质有所提高,文化队伍不断壮大。为了更好的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步伐,我国注重对村民进行培训,文化素质的培养。最后表现为文化活动日益丰富,村民充分利用村里的设备,而且还开展了很多之前没有的文化活动,如近两年村里流行的广场舞,举办以村为单位的文艺活动等。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薄弱。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的重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快的增加,但是由于我国农村人口众多而且我国经济实力有限,因此,基础设施还是没有达到应有的数量。而且,文化设施不能很好的得到充分利用,原因有村里对文化设施文化知识的宣传力度不够、缺少相关的文化活动开展的领导人物或是文化建设队伍普遍素质比较低。其次,农村文化发展不平衡,文化消费水平低。农村文化发展不平衡表现在东南部文化区域发展繁荣而西北部文化区域发展缓慢。平原地区文化丰富多彩,山区文化比较落后。虽然近年来,受国家政策的支持,农村收入有了一定的增加,但是村民用来支付文化消费的资金还是相对比较少,经调查,农村文化消费月均50元左右,而且是用来支付有线电视或是电费,而其他形式的文化消费很少甚至没有。再次,地方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认识不足。一个地方的领导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着这一地方的这一方面的发展,关于农村文化建设中,首先,一些地方领导只重视经济的发展轻视文化的发展,认为只有把经济搞上去了,才有能力、时间去发展文化,所以把文化放在了最后一位。认为要想快速发展经济只能牺牲村民的文化娱乐。其次,地方领导只关心硬件却忽视软件状况。他们认为只要把硬件制备完全,怎样去利用就是村民自己的事情了,而忽视了对农民的积极引导,对文化氛围的营造,这就是轻视软件状况的表现,以上是地方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认识不足的表现。最后,农村负面文化影响突出,阻碍了农村文化建设。由于受封建迷信的影响,致使农村原来质朴的风气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由于受古代封建迷信以及小农经济的影响,如今还有很大一部分村民依赖封建迷信思想,如表现在寻找病因上、选择房子地段上以及结婚选择良辰美景上等等。这些行为将会阻碍农村的文化建设、毒害村民的思想心灵,败坏社会风气、扭曲村民的思想观念。这些都反映了农村普遍文化素质比较低,并且说明了农村文化建设的迫切性。
二、对策与建议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创新与思考
一、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创新举措
(一)确立办学精神,弘扬传统文化
学院一直以历史传承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抓手,多次召开专题研讨会,认真提炼与总结办学精神,根据我院的办学历程中各个关键时期的表现,确立“艰苦创业、改革创新、敬业奉献、团结奋斗”的学院精神,凝炼出代表学校办学理念和徽商文化特质的“厚德、弘商、笃学、砺能”的校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着力培养现代流通业、现代服务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办学精神的确立和传统文化的弘扬,极大地调动了教职工的工作热情,也激发了广大学子的认真学习和奋发有为。
(二)突出职业特色,服务地方经济
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就是服务地方经济,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促进地方经济的产业转型与升级。因此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应当不同于本科院校,它应当较好地体现其职业教育和服务地方经济的特征。安徽商职院在办学过程中,以地方经济的发展为契机,调整和增设相应专业,并大力开展引企入校,目前共引进“荣事达阳光班”、“灵动软件实训暨国际服务外包基地”、“龙奇动漫中心”等20余家企业,把企业的精神文化、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业的安全知识等介绍给学生,把工厂设在学校,课堂设在学校,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感受了企业的氛围,在校就能进行企业锻炼,形成了浓厚职业文化氛围,通过严格职业训练,培育优秀企业精神。在优秀的企业设立教师工作站,让一线骨干教师进站研修,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服务企业的能力。目前与芜湖市及周边城市建立了16个教师工作站,有30多名骨干教师先后进站研修,他们一方面了解企业的真实运营,提高了职业教育的能力,同时又参与企业相关项目和课题的研究,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同时要求专业教师做到“一师一企”,即一名专业教师至少联系与本专业相关的一家企业,密切校企关系,与地方企业形成有效合作。同时邀请企业专家、能工巧匠来学校授课和传授技能、担任兼职教授(教师),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形成互动。形成了与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育人文化,提高了学院“职业化”程度和人才培养水平。
(三)整体形象设计,强化制度建设
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应该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部分,物质文化是学校的校园环境、教学设施设备等;精神文化应学校价值观、学校精神、学校形象等方面。安徽商职院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都作出了探索:一是在新校区建设、教学设施投入中,广泛听取专家和教师的建议,在建筑风格、建筑色彩、功能区划上进行了合理规划,形成了一所环境优雅、功能科学的现代化校园;在教学设施的投入上,每个项目的建设,都听取教师的意见,并到发达地区的学校或在该项目建设的好的高校现场参观、调研,集思广益,保证了教学设备和设施的先进和充分利用。二是学校软环境建设方面,突出徽商文化的弘扬,在校徽、校训等设计与凝炼等方面,在全校范围内征集意见,形成初步素材,再聘请专业人员进行加工提炼,形成了既具有生活气息、又体现对较长的办学历程传统文化的继承,又不断与时俱进,校园文化进行系统和具有时代气息的校徽、校歌、标识等。三是建章立制。学校为保障校园文化的建设得以系统化,规范化,先后出台和制定了近30项制度和文件,保证了深化校企合作、教师企业研修、学生实习实训、学生社团活动、就业创业、心理健康活动的顺利开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传统农耕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意义
摘要:传统优秀农耕文化蕴含优秀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将其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可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还能丰富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但是传统优秀农耕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面临城市化冲击、外来文化冲击和传统思政教育的弊端等问题。因此,高校思政教育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利用社会实践研修,优化教育传播设计。
关键词:传统优秀农耕文化;高校思政教育;意义;困境;路径
国务院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指出,要“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鉴于此,本文拟从传统优秀农耕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困境和路径三个层面来探讨如何让传统优秀农耕文化更好地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
1传统优秀农耕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
文化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记忆与情感纽带。传统优秀农耕文化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根”。传统优秀农耕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可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还可丰富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增加高校思政教育的吸引力,有助于高校老师高效开展思政教育工作。
1.1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特别重视传统优秀农耕文化对乡村振兴的作用。2013年12月,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2017年12月,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他指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传统优秀农耕文化的务实与和谐等特点决定在其乡村振兴中能促进科技、社会与经济等的可持续发展。高校是传承文化的圣地,高校学生中有不少来自农村或有农村生活的经历,如果他们在大学学习期间有计划地了解传统优秀农耕文化,将有助于保护、传承和利用中华优秀传统农业的思想理念、生产技术、耕作制度等,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1.2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在费孝通看来,文化是“社会共同的经验的累积”[1]。传统农耕文化底蕴深厚、流传久远,蕴含了丰富深刻的哲理,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指明了方向。如《齐民要术》“种谷”篇记载:“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汉代班固的《汉书·货殖列传》曰:“顺时宣气,蕃阜庶物。”这些阐明中国传统农业发展中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观都体现了“取之有时,用之有节”。此外,传统农耕文化蕴藏和谐思想对大学生成长极具启示意义。东晋陶渊明描绘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自然美景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孟浩然描画的宜居美景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些“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智慧不仅让我们感受传统农耕文化旺盛的生命气息,还启示我们要保护好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正如阿尔贝特·施韦泽所说,中国文化体现了人类的生态智慧,是最丰富的和无所不容的哲学[2]。这些传统优秀农耕文化意蕴深远,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必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基础教育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摘要:
新时期,在深化教育改革背景下,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作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作为教育发展的人才,其成长和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加强基础教育阶段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就要全面理解教师自主发展的内涵,以学生为本,关注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队伍发展现状与发展需求,在区域、学校等层面,在政策、理论研究、实践探索等方面加强支持,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引路人”。
关键词:
基础教育;教育人才;专业素养
2016年教师节,回母校北京市八一学校慰问师生,提出“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引导教师成为“四个引路人”的指示精神,探索在深化教育改革背景下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路径,2016年12月20日,北京教育学院首都基础教育人才科学研究院举办“首都基础教育人才发展2016年研讨会”,梳理最近一年来的调研和科研成果。同时结合新近公布的《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6—2020)》,邀请多方智力,共同探讨首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人才发展的方向。
一、理论引领:破解“引路人”成长和发展的新困境
北京教育学院院长何劲松在大会发言中指出,首都基础教育的人才队伍建设,在当前深综改背景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意识上,教育人才还没有被真正作为第一资源置于教育全局工作的首要位置;结构上,城乡、区域以及学校之间的差距仍难以弥合;数量上,人事制度的严苛导致教师缺口不断扩大;质量上,教师职称比例和实际的教育发展水平不相匹配,教师的职业精神和人文关怀还有待提升等等。虽然其中存在体制、环境、政策等外部因素的限制,但不能否认,教育内容、评价和方式的改革还需加大力度。首先,需要把教师队伍建设的中心落到使学生健康成长的问题解决上,用学生发展的问题带动教师专业成长;其次,当务之急是落实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强调取长补短,而非一枝独秀;再次,发挥教师在人才发展中的主体作用,营造适宜的体制、机制环境,调动教师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系统推进教育人才队伍的建设,从教育制度的设计,到教师待遇的调整,结合教师的自身职业发展规律,进行系统讨论,为教师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氛围。如何理解“引路人”的含义?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钟祖荣认为,教师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第一,教师要有正确的人生方向和目标,方能赋予学生以向上的正能量,助力学生成人成才,所以教育的本质在于价值的引导。这就要求教师自身要为人师表,注重师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学生的理想教育、生涯规划指导,给学生正确的方向引领;同时,能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真正了解社会,了解社会的要求和需求。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适应社会的变化和要求,包括环境等全球性问题,以及经济、社会各方面的新形势、新动向。第二,教师要明确学生的起点,了解学生的特点,发现学生的潜能,分析学生的优势,在此基础之上,才能给学生设计不同的成才路径,帮助学生找到最合适的道路。第三,教师要掌握人的成长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尤其是后者,包括成长成才的规律、继承创新的规律、目标和条件相结合的规律、理论和实践相互转化的规律,等等,以便在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活动中获得更科学的依据,更好地培养人才。第四,教师要具备引导学生的方法和策略。教师作为引路人,不是背着、牵着学生走,而是为他们指明未来自己前行的方向。所以教师要建立方法库,掌握学习的方法、创新的方法;同时加强方法的培养、教育,包括开设专门的方法课;另外,真正把学生置于主体的地位,调动学生在掌握方法之后,自我发展、自我评价、自我管理。而当前,教师还存在一些欠缺,比如教师缺乏发现学生、了解学生的专业素养,学生还没有成为教师专业的主要内涵;教师对各行业人才的需求了解不到位,导致为社会培育和输送的人才缺乏针对性;教师对于学生素质的培养不全面,还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的结构性偏差,等等。针对于此,钟祖荣建议,在教师培训的目标上,需要帮助教师形成正确的、更加全面的职业观,或称为教师观,对“教师何为”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要引导教师更深度地了解社会、了解社会的需求。在教师培训课程方面,强化教师掌握学生心理特点和研究、诊断学生的方法,强化教师对于人才成长规律的把握,强化教师对教育方法和内容的创新。在教师培训方式上,助力教师走向社会,帮助教师真正了解各行业的发展情况及其对人才的需求;助力教师走近学生,研究学生的个案,通过案例研讨的方式,辅以心理学的理论和科学研究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助力教师创新教育教学的方法,采用典型示范、理论研讨相结合的途径,把经验和问题,同教育教学、心理学、人才成长的理论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