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结业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历史结业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历史结业论文

谈专业课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

摘要: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文章旨在从研究生专业课教学课程改革入手,融入科研创新性培养内容,如进行科研课题综述、设计和解析高水平研究论文的创新点,使课堂呈现科研的创新氛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基础医学;科研创新能力;研究生培养

在高等教育的研究生阶段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未来国家科技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我国目前已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创新是保持国家长久竞争力的基础,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明确规定,硕士生应“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技术工作的能力”;博士生应“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因此,研究生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即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的科研能力包括:科学理性思维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收集和处理资料能力,逻辑思维与展示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1-4]。但是创新能力是科研能力的基石,具备创新能力是科学工作者必备的基础[5,6];任何科研活动如果不具备创新性,仅仅是简单的重复或老调新弹,其研究出来的成果则缺乏生命力,也不具备基本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既浪费了人力和物力,也浪费了国家有限的资源。因此,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极其重要。大多数硕士研究生是本科毕业后直接考取生源,他们入学后第一学期首先进行课程学习,其中包括专业课学习,为后续科学研究打基础。以往这部分专业课讲座内容是关于本专业的新理论、新进展、新技术、新方法和研究手段等介绍[6,7]。由于是理论讲解课,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很难在这个阶段通过这样的课程体现出来。如果研究生继续按本科阶段被动接受教师授课,学习、复习、熟记,然后结业考试,这样的模式显然不利于研究生的能力培养和后续科学研究实践。为此,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从研究生入学的初始即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创新性在科学研究中如何体现及其重要性。进而,我们通过专业课程教学中以下改革过程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1课程设置

我们以研究生心血管药理学专业课设置为例,本课程共4个讲座,分别讲授抗血栓药物的研究进展、高血压治疗进展、离子通道药理学、细胞内钙信号转导和研究方法与手段,共20学时。除这4个原有课程设置外,我们在课程最后阶段增加学生的科研项目介绍(3学时),重点介绍学生各自科研项目的立题、实验设计及其实验内容(涉密内容除外),尤其侧重介绍此立题的背景、解决的问题和创新点。通过此过程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从入学初始即开始熟悉自己课题,在讲解和查找文献背景过程中发现不足处,加深理解其研究内容,寻找自己课题的创新点和研究价值及其科学意义所在,这样便于研究生快速建立科学思维与培养学生在科研中的创新意识。此外,每次课上留给学生几篇顶级学术刊物中与本专业相关论文进行课后研读,后期的授课中陆续请同学们自己讲解本论文研究的基本内容,解决了何问题,其创新点和意义何在。通过这种作业形式培养学生正确解读科研论文的能力,并逐步理解原创论文研究的精髓所在。

2授课内容

在理论授课内容中增加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演变和发展过程的内容介绍。例如,在第4讲座(细胞内钙信号转导和研究方法与手段研究)中讲解离子通道常用膜片钳技术时,增加了整个离子通道研究历史的演变过程,先介绍电压钳技术的研发和发展及其在膜电位发现中的作用,再讲解膜片钳技术发现和发展及其技术的创新意义和应用价值所在。让学生了解任何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出现不是凭空产生,均为应运而生并有效应用于实践解决科学难题,从而使科学研究发展大幅前进。如电压钳技术使科学家发现了膜电位是由离子通过各自通道跨膜转运的结果,从而揭示了生物体中离子通道的存在和分别在细胞膜电位形成中的作用。正是由于这一技术的应用发现了钠通道和膜电位的新理论,发明者因此获得196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而膜片钳的研发成功使科学家进一步发现单个离子通道开启与关闭动力学及其调控规律,进而研发了一系列选择性作用在离子通道的药物,如钙通道阻断剂维拉帕米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使医药学领域出现重大突破。也正因如此,膜片钳技术的发明者获得199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此外,在课程中还增加我们课题组科研中具有明显创新价值和科学意义的研究论文介绍,让研究生具体体会某一个项目是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此研究及其分析过程中所呈现的科学价值及研究乐趣。最为重要的是体会每个科研项目都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和创新性成果的产出,只有具备创新性和研究价值才值得我们努力进行探索。

阅读全文

探索汉语言文学课程建立的构思

作者:秦军荣 单位:襄樊学院文学院

课程建设主要涵盖课程内容建设、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建设、课程评价体系建设等内容。本文就以襄樊学院为例从三个方面谈谈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造中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优化课程内容

在阐述课程建设步骤之前,作为行文的基础,有必要将襄樊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于2010年进行改造后的课程设置予以简要介绍。我们的课程设置充分贯彻了学校“211”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基础,精练专业,突出能力,提升素质”的内涵精神,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等四类。通识教育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必修类包括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2+1,说明:该课程共54学时,每周3课时,“2”表示讲授学时数,“1”表示实践学时数;下类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1)、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3+3)、形式与政策、大学英语、大学体育等,选修类由各种综合素质拓展课组成;学科基础课程有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美学概论、文学文本解读(2+1)、基础写作(1+1)、形式逻辑、中国传统文化、哲学通论等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由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应用语言学、中国古代文学(2+1;3+1;3+1;2+1)、中国现代文学(3+1)、中国当代文学(2+1)、外国文学(2+1;2+1)、民间文学(1+1)、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比较文学、应用写作(2+1)、文学批评与理论实践(1+1)等多门课程组成;专业方向上,凝炼出教师教育和现代文秘两个方向,分设专业必修与选修两类相关课程。合理的课程设置为课程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课程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课程内容的厘定。为保证课程内容的优质与精粹,我们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严格遵循了三个基本原则:

1.强化基础与提高能力并重原则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强调的是将知识转变成能力,对于教学型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主要体现在“读”、“思”、“说”、“写”、“做”等五个方面,这些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基础之上,换言之,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个单刀直入的过程,它需要有一定的积累和历练,因此,对于本专业来说,在设计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难点时,既要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选择,又要兼顾提高学生能力的实践内容的设置,着力于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根本提高。比如,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一门古老的课程,内容庞杂。在授课周期和课时总数方面,该课程一直稳居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榜首。考察各高校关于该课程的教学大纲,并无多大差异,都是以史为纲,要求条分缕析地讲解各时段的文学特征及代表作家作品,课程安排主要循着社会背景勾勒、作者生平简介、作品内容概括和艺术特色归纳等路线。而与中国古代文学配套的系列古代文体鉴赏类选修课程的内容往往并不涉及鉴赏方法的讲解,多是将某种文体的历史如数道来。这种内容设计,固然有益从纵横两个层面强化学生对文学史的把握和理解,但是,几个学期下来,学生仍不知如何阅读、鉴赏古典作品,更无庸说从事相关的文体写作。鉴此,我们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周课时按学期分别设定为2+1,3+1,3+1,2+1,即文学知识讲授和学生阅读作品相结合,精讲文学基础知识,传授学生阅读古典作品的方法,强化学生的阅读乃至写作训练,从而为提升学生对文学的领悟力和鉴赏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对于我们这类地方性的本科院校来说,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为地方经济服务”也是我们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不可忽略的因素,这是我们专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因为我们要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求生存、谋发展。落实到课程建设上,我们要结合本地的社会需求,在致力提高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同时还需适时增加内容以培养本专业学生的其他相关能力,以适应本地发展的需求。

2.遵循统筹兼顾原则

阅读全文

古代书画在故宫文创产品设计的应用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下,随着国民消费水平逐年上升,故宫博物院以互联网为主要销售渠道,在文创产品销售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并得到社会广泛关注。这类以古代书画为设计元素的产品,向民众科普了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受到海内外消费者广泛喜爱,同时带动了全国各省市的博物馆、美术馆推动发展特色文创产品经济的意识。本文以故宫文创产品为例,分析其部分产品设计对中国古代书画元素的应用,探讨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中应当考虑的要素与传统书画元素相结合的必要性。

【关键词】古代书画;设计;文创产品

一、文创产品设计与传统艺术结合的必要性

随着互联网市场的冲击以及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文创产品的诉求,不再是仅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即可,而是要求有文化性、娱乐性、精神性的产品。因此,文创产品设计与中国传统艺术相结合成为必选的命题。艺术设计与文化创意的结合,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产业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在加快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转变的背景下,文创产品设计与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相结合,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与传承,而且顺应时展潮流,有望为中国文创产业的未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时代号召下,故宫博物院走出了崭新的创新路径。在故宫网店销售的文创产品中,中国古代书画元素系列文创产品的销量遥遥领先。这种现象的主要功劳在于故宫文创的设计思想及产品类别,不仅能给予消费者传统美感的熏陶,同时种类丰富、美观实用,满足人们日常所需。当代文创产品的设计关键是要实现与受众精神和情感层面的互动,这样才能广泛传播。

二、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应考虑的要素

(一)“文化、流通、互动”三要素

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设计须考虑到:文化、流通和互动。文创产品的设计应在满足欣赏的基础上,努力走到群众生活中去。博物馆的社会职能主要是文化传播教育,在设计上只有考虑到产品的传播流动性,与消费者形成良性“互动”,文化的“流通”才能实现可持续性增长。成功的文创产品不仅是传统文化行走的代言人,也能弘扬与增强国民的民族自信心。文创产品要有实用性,也应是传统与创新融合的产物。

阅读全文

高职旅游管理项目教学法应用

摘要:项目教学法是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注重思维过程和方法的传授而非结果,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塑造完整人格。把项目教学法应用到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课教学中,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提升职业技能和养成职业素养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和对职业的热爱。教学成果通过实践报告书、分享会、总结和旅行日志组成。实践表明,项目教学法教学目标明确,能使学生展示所长并从中受益,能使学生素质得到锻炼和提升。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高职;实践教学;旅游

2016年4月,来自德国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的Siehl教授与太原旅游职业学院教师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教学交流活动。在这次交流中,中国教师获悉了德国先进的实践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法。为把德国先进的实践教学方法引入旅游职业教育,恰逢国家旅游局推出英才计划项目,借国家旅游局的支持进行了项目教学法实践教学的尝试。

一、项目教学法概述

项目教学法通过“项目”的方式实现教学,一个项目就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一个项目可以包含多个教学目标。教师设计教学项目,引导学生通过一次完整的项目实践,主动认知、体会、实践多门课程的知识。项目教学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处理一个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任务,包括资料的收集、方案的策划设计、项目实施计划与最终评价结果等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从尝试入手、从练习开始,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之后再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发现,完成项目任务。项目教学法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角,教师是配角、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监督者。项目教学法追求的目标不是知识和技能的传递,而是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知识和技能的途径,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学习的重点在于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因为完成项目的过程就是知识的获取和能力锻炼的过程。把项目教学法应用到高职学生的实践课教学中,把学生们分成一个个项目小组,把工作流程的各个阶段寓于项目中,辅助和引导学生开展、实施和完成实践项目。项目实施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过程,学生完成这一项目就是把握了整个工作过程和每一个工作环节的基本要求,同时教师也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项目实践设计由来

目前我院学生的毕业成果展示是传统的论文形式。高职学生文化课成绩较差,完成论文对他们来说难度很大,能完整阐述论文观点就很不错了,而每年的论文选题都相对陈旧、没有新意,这样的结业学生收获不大。如能在实践课中引进项目教学法,使学生对旅游形成全面的认知和对职业有切身的体验,收获知识、收获经验、收获成长,这样的结业相较论文来讲更有意义。如果可行,将会考虑用项目实践来代替毕业论文,给学生一个终身难忘的毕业旅行。2016国家旅游局英才项目计划(双师型)实践项目设计的出发点就是要把项目教学法引入到实践教学中,全方位安排旅游行程和考察旅游目的地与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而掌握旅游工作过程,探究影响当地旅游产业发展的因素,为旅游业发展献计献策。这次项目实践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也是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并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的过程,真正把课本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旅游产业规模庞大,在旅游目的地很难区分哪些要素和旅游业发展无关。本次项目实践因经费有限,只是重点选取了最直观的地质地貌、人文典故、宗教文化、气候物产、动植物资源、特产和民俗几个方面进行初步的实践考察,以期通过实践考察窥见实践教学的全貌。

阅读全文

高职旅游管理项目教学法运用

摘要:项目教学法是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注重思维过程和方法的传授而非结果,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塑造完整人格。把项目教学法应用到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课教学中,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提升职业技能和养成职业素养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和对职业的热爱。教学成果通过实践报告书、分享会、总结和旅行日志组成。实践表明,项目教学法教学目标明确,能使学生展示所长并从中受益,能使学生素质得到锻炼和提升。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高职;实践教学;旅游

2016年4月,来自德国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的Siehl教授与太原旅游职业学院教师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教学交流活动。在这次交流中,中国教师获悉了德国先进的实践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法。为把德国先进的实践教学方法引入旅游职业教育,恰逢国家旅游局推出英才计划项目,借国家旅游局的支持进行了项目教学法实践教学的尝试。

一、项目教学法概述

项目教学法通过“项目”的方式实现教学,一个项目就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一个项目可以包含多个教学目标。教师设计教学项目,引导学生通过一次完整的项目实践,主动认知、体会、实践多门课程的知识。项目教学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处理一个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任务,包括资料的收集、方案的策划设计、项目实施计划与最终评价结果等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从尝试入手、从练习开始,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之后再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发现,完成项目任务。项目教学法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角,教师是配角、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监督者。项目教学法追求的目标不是知识和技能的传递,而是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知识和技能的途径,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学习的重点在于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因为完成项目的过程就是知识的获取和能力锻炼的过程。把项目教学法应用到高职学生的实践课教学中,把学生们分成一个个项目小组,把工作流程的各个阶段寓于项目中,辅助和引导学生开展、实施和完成实践项目。项目实施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过程,学生完成这一项目就是把握了整个工作过程和每一个工作环节的基本要求,同时教师也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项目实践设计由来

目前我院学生的毕业成果展示是传统的论文形式。高职学生文化课成绩较差,完成论文对他们来说难度很大,能完整阐述论文观点就很不错了,而每年的论文选题都相对陈旧、没有新意,这样的结业学生收获不大。如能在实践课中引进项目教学法,使学生对旅游形成全面的认知和对职业有切身的体验,收获知识、收获经验、收获成长,这样的结业相较论文来讲更有意义。如果可行,将会考虑用项目实践来代替毕业论文,给学生一个终身难忘的毕业旅行。2016国家旅游局英才项目计划(双师型)实践项目设计的出发点就是要把项目教学法引入到实践教学中,全方位安排旅游行程和考察旅游目的地与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而掌握旅游工作过程,探究影响当地旅游产业发展的因素,为旅游业发展献计献策。这次项目实践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也是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并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的过程,真正把课本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旅游产业规模庞大,在旅游目的地很难区分哪些要素和旅游业发展无关。本次项目实践因经费有限,只是重点选取了最直观的地质地貌、人文典故、宗教文化、气候物产、动植物资源、特产和民俗几个方面进行初步的实践考察,以期通过实践考察窥见实践教学的全貌。

阅读全文

高校管理干部教育培训论文

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

规范、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一项工作高质量完成、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保证。就高等学校管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而言,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就是要中央、地方、主管部门和高校在各自的管理范围、权限职责之上,履职尽责;站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和干部个人成长的高度,遵循干部成长规律和教育培训规律,着力构建理论教育、知识教育、党性教育和实践锻炼“四位一体”,更加开放、更具活力、更有实效的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要自觉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作为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组织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将高校管理干部作为独立类别和培训服务对象,围绕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和内涵建设的总任务和高等学校事业发展的中心工作,有针对性地设计专门培训课程,将理论知识学习同日常工作相联系,把能力素质的培养和深入实践的锻炼紧密结合,通过示范培训等形式,培养干部队伍中坚力量,提升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管理服务水平,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前瞻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健全完善培训计划生成机制和学员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学风建设,探索开展培训质量评估工作,并规范学时计算办法,保证干部参加学习的时数达到标准要求。要着力建立多部门协调配合的校内培训组织协调机制和工作体系,统筹规划,分工负责。高校可成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建立分类施教、重点突出、重心下移、全员覆盖的教育培训格局。完善以干部日常表现、业绩情况、学校发展需要等为依据的干部校外、境外培训择优选派机制。高等学校虽为学术共同体,但也有着系统化、专业性的行政管理工作。高水平的专门业务培训是提高管理干部服务水平和机关行政效能的重要手段。要鼓励、支持校内基层单位和业务部门组织开展本单位、本业务系统人员的专门培训,根据学校发展和业务提高的需要自主办班,扩大受训人员范围,提高培训针对性。要建立分级分类师资库,强化综合考评和动态管理。高校管理干部培训应根据不同层面、不同领域干部对培训内容和课程设置的实际需求,分级分类确立重点优秀师资力量。高等学校作为学术发源地和人才培养的摇篮,在充分整合利用校内相关领域专家教授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应吸引一批校外优秀师资力量,通过聘请社会相关领域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领导干部、专家学者等开展专题讲座或主题报告,以建设一支精干优质的兼职教师队伍。

二、计划生成和课程研发体系创新

高校应根据自身改革发展实际和干部队伍建设的规律,在充分开展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分类指导大纲,保障教育培训工作既满足学校的改革发展实际,又符合干部成长需要,有助于参学干部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使高校管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作用更加明显。要以需求调研为基础,设计开发培训项目。高等学校管理干部教育培训项目必须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参学干部的成长经历、教育背景、工作性质、年龄性别等个体因素,满足参学干部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针对参训学员的岗位性质,培养履职尽责的意识和能力,满足其岗位需要;也应立足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要求,重点实现中层以上管理干部更新管理理念、增强责任意识、理清办学思路,提高廉洁从政和领导决策的能力;教育引导普通干部增强服务意识,提升业务能力、执行能力,重点加强理想信念、优良传统教育,加强实践锻炼;提高党外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参政议政能力,增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各方面优秀人才吸引和凝聚到学校改革发展事业上来。要强化调研成果分析,提高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需求调研是提高培训成效的重要手段,培训内容和授课方式的选择要与需求调研的分析成果紧密结合。目前,重需求调查、轻结果分析的现象普遍存在,统计数据与课程研发相脱节,不能有的放矢地应用于实践工作。要改变有调查无分析或重调查轻分析的状况,必须建立需求调查成果开发机制,充分运用需求调查分析成果,研究培训政策、培训战略和培训课程及开发。有关单位应组织专门力量,通过科学的研究分析,将需求调研结果细化为近期需求与远期需求,群体需求与个性需求,分层次、分阶段设计研发课程,为提高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奠定基础。需求分析是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数据处理过程,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将需求调研和课程研发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纳入科研课题的立项管理范围,给予一定经费支持,推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教学、科研良性互动、协调发展。要结合高等教育行业特点,设计特色专门课程。高校管理干部教育培训应按照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专家化干部队伍的要求,实施分类指导,重点培养。通过管理干部专业素养提升计划等,以主体班次集中授课和专项工作交流研讨的形式,围绕政策法规、应急管理、高教动态等方面内容,加强对领导岗位和关键岗位干部的业务培训和履职尽责能力培养。通过专职管理干部自主选学全员培训计划等,围绕党的历史和基本理论、国家重大政策和事件、国际关系与国际形势、高等教育前沿问题、历史文化知识等方面开设自主选学专题,满足干部个性化的学习需求。通过后备干部“助力成长”培训计划等,以挂职锻炼、拓展训练和跨类别、跨级别培训等形式,为青年干部搭建交流学习、提升能力、展示自我的平台。通过管理骨干行动学习计划等,采取自愿参加和重点调训相结合的形式,帮助、引导干部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集体学习研讨和具体的行动实践,主动发现和反思高等教育和高校改革发展面临的困难、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

三、培训模式和内容创新

高校管理干部普遍学历层次高、学习欲望强,有确定的学习研究方向或某一领域的知识专长,对学习培训有着较高甚至严苛的要求。推进高校管理干部教育培训改革,要培训形式和培训内容双创新,以研究前沿理论、解决问题为导向,凝聚集体智慧,提升队伍质量,推进事业发展。培训形式要创新,要主动将传统培训方法与现代培训手段相结合,创设多样化的培训模式。通过加强对项目班次和培训主题的科学设计,着力帮助党政部门管理干部更新管理理念、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执行能力,重点指导教学科研单位管理干部理清办学思路、强化质量意识、提升履职水平。如中层正职管理干部教育培训可以采取专题工作研讨、校外委托培养、境外学习考察相结合的形式开展,突出抓好高教理论和宏观战略培训;中层副职管理干部教育培训可以采取专家专题讲座、校内专题培训、校外领题调研相结合的形式,突出抓好政策法规、业务知识的学习。将主体班次培训与推进学校重大任务落实相结合,通过初任培训、岗位培训、专门业务培训、提高培训等形式,提升干部的工作落实能力和创新能力。依托校外专门培训机构的资源优势,开展委托培训,提升干部高教理论水平和治校理教能力。按照小规模、多渠道、注重实效、厉行节约的原则,重点选派优秀管理干部赴境外有关培训机构或合作高校开展学习考察,着力提升干部的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通过挂职锻炼、轮岗交流等形式打破干部熟悉的工作环境和固定的思维模式,帮助干部开阔视野、解放思想、丰富阅历、积累经验,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全面提升实践能力和业务本领。有关问卷调查的结果也显示,案例式教学和研究式教学最受欢迎,欢迎度分别超过了80%和50%。在研发新课程、新内容和新方法的同时,还应构建和完善信息化课程平台,加强学时管理和考核,规范线上交流和线下研讨。培训内容要创新,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学习作为培训必修内容,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导和帮助干部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将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培训的重要任务,将“德”、“廉”的培养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引导管理干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不断提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将建设一支素质精良、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管理干部队伍,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供思想政治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作为高校管理干部教育培养的重要目标。注重培养干部严谨务实的行政能力和尊重、服务学者学人的职业素养。以现代高教管理理论、科学决策方法的讲授为切入点,引导高校管理干部树立遵循学科专业、科研学术内在逻辑和发展方向的管理服务理念,引导其按照行政事务管理的基本程序决策行事。引导管理干部切实增强执行能力,努力把工作设想付诸于实际行动,转化为现实成果。在培训过程中要特别强调服务意识的培养,引导参学干部更新观念、转变作风、改进工作方法。

四、考核评价与结果运用机制创新

阅读全文

樊骏与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团队创建

一门学科,必须“代代相传才能存在,才能有生命力,代代相传必须通过一代代人的接触——直接的接触。在接触里把一代一代累积下来的经验和智慧传下去,每一代推陈出新,通过不断的再创造”[1](P69)而形成一门学科。中国现代文学学科也是如此,也是“在接触里把一代代积累下来的经验和智慧”传递下来的。因此笔者试图通过梳理樊骏先生与他所接触的几代中国现代文学学人的交往史,来阐释樊骏先生的学科贡献。

一、樊骏与中国现代文学第一代学者

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大致同意,自建国以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科不断发展,已经经历了四代人,已经有了四代研究者的提法。第一代以李何林、唐?、王瑶、薛绥之、田仲济、俞元桂、任访秋、单演义为代表,他们是建国前即从事学术研究或文学创作,建国后在其深厚的学术修养基础上,全力或以主要精力从事新文学史研究。他们是这门学科的“前驱者、奠基者”[2](P484)。前,他们的学术思想大体已经形成,主要的代表性的学术成果在学界已经产生广泛影响。1979年现代文学研究界在众位学者的努力下,组建了自己的组织——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也有了自己的刊物——《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当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成立之初,虽然王瑶是正会长,田仲济和任访秋是副会长,但这时第一代学者都年事已高,当时王瑶是66岁,唐?是67岁,单演义是70岁,任访秋是71岁,田仲济是73岁,无论是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具体事务工作(包括一年一度的中国现代文学年会)还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的编辑组稿工作大部分是在王瑶的指导下,由严家炎和樊骏负责具体事务工作的。(这里可以从王瑶给几位学者的书信中确认:王瑶在1980年4月26日给王德厚的书信中说“我从未过问《丛刊》之事,只是挂名而已,今后也不想插手…”[3](P297),1981年12月5日王瑶致任伟光的信中也说“我能够从未参加具体编辑事务”。[4(]P313)王瑶、唐?健在的时候,樊骏是他们的得力助手。樊骏不仅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历史与现状、成就与问题、经验与教训,都做过相当系统深入的考察。而且在王瑶、唐?、田仲济、陈瘦竹、单演义(单演义去世后,据单演义的儿子单元庄给樊骏的回信说,纪念文是由王富仁转给他的,待查)五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第一代重要学者去世后,他都及时地就他们各自的学术道路、专业成就和治学特点,做了富有深度的研究,写出了数篇沉甸甸的学人研究论文,及时地总结他们的学术思想,指出他们学术的得与失。他认为这些是老一辈学者“在沉重的岁月里,从沉重的跋涉中,留下的一份沉重的学术遗产”[5](P5),对于这些应该采取的态度是“不必感伤,处于尊敬或者同情而说些溢美之词,也不应该离开当年的实际,轻率地苛求于前人”,需要的是“与这些沉重相适应的严肃理智的沉思和冷静科学的评价”[5](P5)。

樊骏的学人研究的第一个特色是处处体现了鲁迅所概括的“知人论世”的精神(方法论、原则)。王瑶在一篇文章中概述道“:就方法论的意义讲,五四时期研究传统文学最有收获的应该说是如鲁迅后来所概括的‘知人论世’的精神。这是估定价值的依据,也是一种既尊重历史又富有时代精神的谨严的治学态度”[6](P189)。樊骏据此推论出王瑶推崇鲁迅的“知人论世”的原则,其实“知人论世”的原则也是樊骏自己在评述各位前辈学者的学人系列研究时始终坚持的原则,也体现了樊骏的“既尊重历史又富有时代精神的谨严的治学态度”。在论王瑶时,就明确地意识到了“学者与学术研究存在着不同的风格与派别,同样存在着人与文之间的内在联系”[5](P46),需要结合学者的人生经历(当然学术经历是主要内容)才能全面深入地认识学者以及学者的研究成果,及其研究者的学术风格。这可以说就是“知人论世”原则(方法论)在樊骏的学人研究中的具体体现。在分析王瑶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特点时,明确地意识到了王瑶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工作积累的经验,以及由此形成的文学观、文学史观,研究方法等对他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带来的影响。在论述唐?时,也是结合他的人生经历,从他如何走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之路开始解读的,意识到唐?的文学创作、学术研究往往带有“杂”的特点,应该说都是和他自学中形成的杂览的习惯、格局直接相关的,也意识到唐?是从以文学创作为主逐步转向以学术研究为主的,这种作家和学者身份给他的学术研究带来的积极影响,尤其是创作实践中磨炼而成的艺术才能和积累起来的艺术修养,使得他对于文学艺术具有敏锐的感受力和精细的鉴赏力,“艺术感觉极好”,同时樊骏并没有把作家学者化的论述流于一般化,同时指出唐?的独特性所在,他作为作家,除了创作,他还多方面地参与了文学工作文学运动,与其中众多的人和事有过深浅不等的关系(尤其是与鲁迅的交往),甚至直接卷入了文坛的一些纷争,也就是他的研究领域正好是他亲身经历的那段历史,并结合唐?的学术研究成果对着这一因素的影响作了具体阐述。在论陈瘦竹时,先从学科建设和研究队伍,尤其是戏剧研究的现状入手,结合陈瘦竹戏剧创作体验和对于戏剧理论的长期的系统精深的研究这一人生经历来阐释陈瘦竹的学术优势和学术特点,以及对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独特贡献。同样在论述杨犁时,注意他早年的革命工作对杨犁的“拼命三郎”精神作了精彩解读。清代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中说“: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7](P278-279)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樊骏始终注意到了学者的“古人之世”和“古人之身处”,从而有效地对几位已故学者的学术成果和学术特点作了深入解读。他并没有单纯就学术(学术成果)谈学者(学术特点),这使得他在分析学者时从来没有把他们游离于他们所从属的整个中国现代文学学科,游离于他们各自的人生经历,游离于他们的学术道路,而是力求多方面地联系着整体来说明每个学者、他的特殊性和以特殊性表现出来的共性,而由此评论这几位学者在整个的学科建设中的地位和指出他们各自特殊的贡献。樊骏的学人研究的第二个特色是他在评论各位学者时,由此及彼,又彼及此,既准确地抓住具体研究对象(每个学人)的个体特征(学术风格,学人经历),又启发人们由此去把握更大的群体(整个的中国现代文学学科队伍)以至于中国现代文学学科整体的某些规律性现象,从而扩大了视野,也深化了他对各位学人的具体解读,结合各自学人的得与失,为我们中国现代文学学人以及中国现代文学整个学科的成长提供了多方面的启示。#p#分页标题#e#

在分析王瑶“我是清华,不是北大”时,并没有局限从感情上找原因,而是结合王瑶的人生经历,并且从现代中国学术发展更为广阔的背景中作了考察,做到了宏观与微观的结合。高远东在评论王瑶的文章中指出王瑶的“独立的学术品格表现在对于这种非学术渗透的自觉的疏离上”[8](P239),王富仁在评论王瑶时,把王瑶定位为“学院派的一员,其治学态度属于这个时期的业务派”[9](P56)。樊骏并没有简单地对这两种学术观点予以否定,而是结合王瑶的学术人生经历以及具体学术成果作了细致分析。他并没有单纯地就王瑶谈王瑶,在解读王瑶的学术人生的同时,他还进而指出“在这个历史阶段里,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起点,于二三十年代逐步出现一个新型的文化学术群体,没有具体的组织或者名称,不是一个团体,也没有形成派别,但彼此间多有相似之处:有的接受实证主义的理论与方法,有的进而以马克思主义学说为指针,以此来重新估价历史遗产,探索发展文化学术的新路;把自己在文化领域的专业工作,视为推动社会进步、民族解放的组成部分——不仅没有把前者游离于后者之外,而且自觉地以此作为自己服务于国家民族的主要手段;在学术观点和政治倾向上,是进步的、革命的,往往兼有学者与战士的双重身份,在他们的观念和工作实践中,也是把文化学术与意识形态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5](P58-59),指出这个群体与学院派不同,主要在于“更多的政治色彩和意识形态方面的自觉性”[5](P59),并进而总结道:“奠基于四五十年代之交,在五六十年代迅速成为一门显学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整体上说分明具有这个群体的显著特征,是这个群体而不是学院派的学术成果”[5](P59),另外“一些参与这门学科奠基的学者,如李何林、唐?、田仲济等人,无论从走上学术道路的经历,还是体现在研究成果中的学术风格来看,都属于这一群体”[5](P59)。在意识到这一文化群体的优势的同时,也意识到了他们的“追求志趣并不专一于学术,而且视政治高于学术的心态”给他们的学术研究带来的局限性,认为这是“这个文化群体一个难以超越的难题,也是现代中国的学术工作未能取得重大成就、达到很高水平”[10](P113)的原因所在。在论述唐?时,不单纯地肯定了唐?对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独特学术建树和分析了他的学术个性,更是花费了大量的笔墨在结合唐?的学术经历,从唐?的作为学者和作为文艺战士的某种“错位”的严峻事实以及由此酿成的苦果来分析和解读“死者(唐?)和生者(后辈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共有的遗憾”产生的原因。樊骏在具体阐释唐?这一系列的“错位”现象的同时,指出了这一错位的核心所在,则是“有悖于发挥学者的学术才能和专长,有违于尊重学者的学术个性和志趣等发展学术事业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10](P116)。樊骏在论述王瑶时,引用了王瑶在给乐黛云和吴福辉的书作序时的一段总结,“每个人如果都能根据自己的精神素质和知识结构、思维特点和美学爱好等因素来选择自己特点的研究对象、角度和方法,那就能够比较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智,从而获得更好的成就”[11](P130),并把根据自己的特长“开拓自己的前进的道路,形成自己的研究风格”,称为“自觉地‘寻找自己’的努力的产物”[12](P141)。“选择学术方向应顾及自己的个性”不仅是王瑶在序言中明确指出的,也是樊骏在解读唐?这一系列错位时,所要提示给后来的研究者的,这是“上代人的疏忽(樊骏对唐?这句话也作了纠正,笔者概括为错位引起的遗憾、教训更恰当些),下一辈人的任务”,正如他在文章的结尾所提示道的“共同的遗憾,本来就源于共同的事业,因此,也只有借助于共同的事业的不断发展,(共同的遗憾)才得以逐步消解”[13](P152)。这是樊骏在分析了唐?学术道路给我们带来的启示,这是樊骏在面对这些学者的“艰难的学术跋涉”,作出的与之相适应的“严肃理智的沉思和冷静科学的评价”。

樊骏在解读王瑶和唐?时,都注意到了他们的学术研究的“历史感”与“现实感”的结合,不仅重视“史料工作”,还重视“史识”的文学史家的风格和特点。现在的这个蓝图(是指“传统”)是“在漫长的时间内许多连续不断的传递、继承和再传递所形成的沉淀或混合物,当一个人获得了一种观念后,他就进入了一个行列,在这个行列中,人们的思想都受到了过去事物的指导”[14](P46),同样我们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也有传统,其中“历史感”与“现实感”的结合是其中一个显著的传统。王瑶、唐?拥有这个传统,或者说构建了这个传统,樊骏作为他们的学术后辈,同样也继承了这个传统,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当代性”这一学术命题就是最好的证明。可惜这一传统(意识)在当今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好象越来越稀薄,也正因为如此,值得我们后来人不断反思我们自己的研究,寻找我们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传统,不让这一传统衰微下去。樊骏在论述陈瘦竹的学术研究时,着重指出了陈瘦竹建立戏剧理论体系、形成学派的梦想和遗愿。他在简要分析了陈瘦竹所带的学生的学术成果后,认为他们“没有固定的组织和明确的宗旨,分散四处,各自为战,更不一定都有建立体系和学派的自觉要求;但共同的精神纽带和美学志趣,仍然把他们联结成为虽然松散、若有若无,细细品位却又具有一致的或者相近的特色的”[15](P162)学术群体。为此他在作出“我们的学科:已经不再年轻,正在走向成熟”的判断的同时,指出有待解决的任务的第一项就是倡导“建立不同学派”。他所谓的学派,是指“共同的基本主张、理论体系、治学方法等为纽带的志同道合者组成的学术群体”,他特别强调这“不是仅仅靠打出旗号的自我标榜,或者是你那派我这派的相互封赠所能确立的”,需要“建立独立的学术体系,在重大问题上提出与众不同的创见,或者共同形成鲜明的学术风貌,并为学界普遍认可,才算构成了学派”[16](P522)。对此,他首先回顾了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历史,指出“过去,由于现代文学研究处于幼稚年轻的阶段,整个环境又缺少自由发展学术的氛围,建立学派的主客观条件都不具备”,进入新时期以来,“开始有人议论这个问题,也流传过关于不同学派的一些说法,有以地区划分的,有以校名或者人名命名的,但没有见诸正式文字,更谈不上同行间的普遍认可”。“无论是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现代文学研究者的王瑶,还是治学撰文极其讲究风格的唐?,虽然分别被人视为不同学派的带头人,文章与口头似乎都没有涉及过这个问题”,“明确提出建立学派这个意愿的是陈瘦竹”。#p#分页标题#e#

阅读全文

艺术院校建筑学教育探讨

摘要:

论文介绍了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城市与建筑方向毕业设计的概况,包括毕业设计的命题与目标、教学与训练方法、课程设置与各阶段训练重点;在艺术院校的宏观背景与条件下,尝试从自主式研究型设计中寻找一种“艺匠并重”的建筑学教学方法,既充分考虑艺术生的特点,又回归到建筑学学科本身的讨论.

关键词:

自主研究型设计;艺匠并重;艺术思维;匠人精神

1建筑师培养的两种教育模式

纵观历史,建筑师是一种古老的职业,同时也是一个模糊的身份.古埃及法老身边全能全知的大祭司其实具备着建筑师的职责与技能;文艺复兴时期完成《建筑十书》的阿尔伯蒂开始把建筑师逐渐与雕塑家、画家等分离出来;直到20世纪初,伴随着现代主义运动涌现了一大批现代意义上的建筑师.建筑师始终在技术与艺术间徘徊与游走.而造就建筑师的建筑学则是一门涉及艺术、科学、技术和人文等领域,综合性、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具有职业实践性与艺术创造性并重的特征.在我国的建筑学教育体制下,根据笔者的观察与了解,如果按建筑院校的背景来分类,近年来的建筑学教育似乎徘徊于两种“教育模式”之中.

1.1工科学校背景下的建筑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