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林业经济学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关于林业经济管理学科探讨
关于我国林业经济管理教育起源的研究现状
国外林业经济科学的发展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资本主义工业化对木材的需求促使林业成为一个独立的部门或行业,随着林业的发展,林业的经济和政策问题也随之而生,逐步有了更多的林业经济与管理问题的研究,并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林业经济管理。我国的林业经济管理学科起步较晚,国内普遍认可把1959年北京林学院和东北林学院设置林业经济专业,并开始招收本科生作为中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正式诞生的标志。但对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起源,则存在不同的观点。吴水荣、侯元兆等认为,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前苏联林业经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起点是1955年前苏联林业经济专家谢•瓦•马雷歇夫在东北林学院开办的研究生班和教师进修班。张建国提出林业经济管理学科是从课程发展起来的,西方最早出现的林业经济专门课程是“林业政策学”。张教授虽然提出了林业政策学课程为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起源的观点,而且提及20世纪初期国内已有人在大学里开始讲授林政学和林业经济学课程,但他认为,由于当时我国林业尚未发展,国家又处于不安定状态,且讲授的只是一些外国的内容,所以中国的林业经济管理学科起步于解放后,标志是20世纪50年代初,按苏联林业专业的教学计划开设的两门课程———林业经济学和林业企业组织计划(后来发展为林业经济学和林业企业管理学)。王琳也是以建国以后为起点,研究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但起点是1952年北京林学院朱江户开设的林业政策与管理课程。温亚利等认为,20世纪40年代,前辈学人朱江户与王长富等林学家曾在一些农林学校讲授林业经济及林政学课程,使得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开始了在中国的发展之路。温亚利的研究遵循了张建国以课程作为林业经济管理学科起源的观点,但突破了学科起步始于解放后的传统观念,把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历史的视角扩展到民国晚期。
在这个问题上,熊大同等认为,晚清兴新学,曾仿照欧洲与日本开设了新式学堂,并正式设立了近代林业教育机关,可以说林业教育的系统讲学开始于此。胡孔发等则指出,民国时期的林业教育有不可忽视的发展,很多高等院校设置了森林或林学系,而且还进行了教学实践,他认为这应算是中国高等林业教育的正式开端。分析以上研究成果,笔者认为:首先,中国正式的林业经济管理教育虽然是建国后在苏联的影响下开始的,但与晚清和民国时期的老一辈学者所做的铺垫和基础工作是不可分割的,深入研究其渊源与背景,有利于揭示我国林业经济管理教育和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第二,学科的本质是根植于大学的教学和科研活动,研究学科的起源应以高等学校的相关教学科研活动为研究对象。基于以上考虑,本文以在高等学校(大学)开设林业政策学等林业经济管理核心课程作为起点,研究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起源问题。
晚清时期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萌芽
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始于清朝末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后效仿日本的学制,兴办了各类现代学校。根据杨绍章《中国林业教育史略》,早期的林业教育作为一个学科,被设置在农业大学(最早称为农科大学)的体系之中;而中国最早成立的农业大学为京师大学堂农科(1898),其中林科设于1903年;但大学中的林科,在整个清朝末年未能实现,只是在一些相当于大专或中专的农业学堂内设置了林科。因此本文重点探讨京师大学堂农科的林业教育及其中所包含的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线索。京师大学堂是1898年清光绪帝批准设立的。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京师大学堂遭到破坏,校舍被占,图书设备被毁,被下令停办。1902年初,光绪帝下令恢复京师大学堂,同年8月制定出《京师大学堂章程》,规划大学堂共分7科35目,其中农业科下设农艺学、农业化学、林学、兽医学共4目。这是我国设分科大学之最早蓝图,农科大学设森林系,溯其渊源亦肇于此。1903年6月,清政府组织修订学堂章程,于1904年1月修订完毕。修订后的学堂章程称《奏定学堂章程》,该章程规定大学堂内设分科大学,分科大学下设的专业由“目”改为“门”,这样原规划的农科林学目更名为农科大学林学门。《奏定学堂章程》还规定了林学门的详细课程(见表1,表略)在《奏定学堂章程》林学门的课程设置中,林政学已经规划为独立课程,而与林业经济管理学科核心内容相关的课程还有森林算学、森林管理法等,这些课程构成了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雏形。虽然1904年初已制定出正式的章程,但由于成立分科大学的条件不具备,之后一直处于筹建期,直到1910年,除医科外的7个分科大学(经科、法政科、文科、格致科、农科、工科、商科)才正式开办招生。其中农科大学于1905年开始筹建,1910年开始招生,仅开农学一门,招收学生17人,暂以日文教授。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农科大学一直没有正式开办林科。从上述史料中可以得出结论,清朝晚期,大学里的林学教育仅仅停留在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的纸面上,并没有付诸实践。不过该章程详细规定了农科大学林学门的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为后来农科大学林科的开办奠定了基础。清政府的林业教育规程中已包含了林政学等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相关课程,因此,这个时期是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萌芽期。
民国时期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起源
(一)民国初期大学开办林科
林业经济管理学科构建困境浅析
一、当前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存在的主要不足
近年来由于我国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上进行的改革,以及在学科上的调整,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布局变化很大,一些高等院校已经把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和相关学科结合起来,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减弱了整体力量,并且也对相关的科研试验与学科建设产生一定影响。当前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理论体系建设迟缓
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产生时期并不利于当时该学科的孕育成长,于计划经济时代出身就决定了它的先天不足,不利于后期的发展壮大。传统上我们把学科大体分为关注林业经济学、林业管理学和林业政策学三大部分,核心研究内容有森林资源的最佳利用、林产品市场与贸易、经济因素对林业经济影响。可是现在,它还涉及了生态环境的建设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与林业相关的大多数研究领域,学科边界愈发模糊,造成了其“交叉学科”特征更加明显。不单单是这样,对宏观和政策方面问题的关注也变得愈发重要,甚至对于相关的理论和方法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具体来说,就是按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主导,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框架上建立起来的林业经济模型有着严重的不足,因此理论体系的重新构建,就需要把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相关经济理论综合运用起来。学科体系理论体系构建工作跟林业经济实践相比,存在着滞后问题,这样在进行相关研究工作和人才培养等工作进行展开时,缺少系统理论的支持。
2.缺乏国际参与意识
造成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在世界学术领域处于不利地位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我国不重视林业经济管理领域的研究,在世界上竞争力不足等。
3.人才培养工作与实践脱节
林业经济管理论文
一、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发展情况
(一)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的招生情况
除了1993—1999年招生数量的波动幅度较大之外,林业经济管理专业历年的招生规模都较为稳定。从表1可以发现,从1999年开始(不包括2002年)林业经济管理专业就不再招收专科生,而本科生的招生规模则不断扩大,1999年本科招生数量较1989年增加了30人,2011年较1989年则增加了91人;同时,从2000年开始,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培养层次上台阶的趋势越发明显,无论是招收的研究生还是毕业的研究生,数量都在逐年增多,2011年研究生的招生人数比2000年增长了1.5倍,同期毕业研究生的人数也比2000年增长了1.8倍。可见,21世纪以来,林业经济管理专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规模迅速增长,所培养的高精尖人才数量不断增加,为我国的林业经济建设和现代林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二)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
林业经济管理学科是从相关课程的讲授起步并逐渐发展成为具有独立性质的学科的。建国初期,我国林业经济管理专业主要模仿当时苏联的林业专业,设立了“林业经济学”和“林业企业组织计划”2门专业课程。随后,为了满足教学计划的学时要求,这2门专业课程合并为“林业经济与管理”课程,并于1995年统一名称为“林业经济管理学”课程。当前,社会对农林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类型的需求主要包括林业行业经济管理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以及新型林业经营者3种类型。因此,目前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大体由基础经济理论与管理理论类课程、农林业经济理论和政策类课程、资源与环境类课程、企业经营类课程和农林业技术与实践类课程等5大模块构成。其中,农林业经济理论和政策类课程、资源与环境类课程以及企业经营类课程这3大模块是分别对应社会需求的3类林业行业专业人才设置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模块。由此可以看出,林业经济管理专业是一个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其课程体系覆盖面较广,涉及的学科领域较多,包括经济学、数学、人文学、林学、法学、统计学等。
(三)林业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目前,林业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以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为例,2004年派遣(即参加工作)的毕业生占66%,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的毕业生占17%,成为志愿者的毕业生占4%;2005年派遣的毕业生占61%,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的毕业生占16%,出国的毕业生占2%,成为志愿者的毕业生占4%;2007年派遣的毕业生占42%,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的毕业生占20%,出国的毕业生占4%,成为志愿者的毕业生占8%。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林业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直接进入社会就业的比重逐年减少,而选择继续深造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这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对林业经济管理专业高学历人才有一定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林业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不容乐观。同时,林业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难以觅得与专业一致的工作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这可以从硕士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得到佐证。2006年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的15名硕士研究生中,除了3名转为攻读博士学位之外,其余的12名硕士毕业生无一人就业于林业经济管理领域。
创新驱动下林业经济管理优化方法
摘要:在创新驱动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我国的林业经济管理方式适时调整了思路和方向,我国林业经济管理正在朝着更科学、更系统的方向发展,更加重视林业资源发展的可持续性,进一步释放了林业经济管理的活力。主要围绕当前林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产业化程度低、监督力度不够、管理人员能力不足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优化措施。
关键词:林业经济管理;问题;优化措施
林业资源不仅承担着维护生态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经济价值,随着环保观念的逐步深入,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已初步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提出,为林业经济管理提供了更明确的发展方向,成为我国林业资源发展的指导观念。因此,要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加强林业资源经济管理的前提下,促进林业资源的生产和利用,不断完善和改进林业管理方式,创新林业经济管理体制,提高监管力度,加强对林业管理人才的培育,为我国林业经济管理注入更多活力。
1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1.1产业化程度低
产业化程度是衡量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当前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产业化程度还相对较低,不仅对我国林业经济市场化进程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阻碍,还使我国的林业资源遭受了一定的损失[1]。近年来,虽然我国对林业资源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仍然跟不上人口数量的攀升速度,再加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林业资源相关产业的需求也随之增长。当前的林业资源建设还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和经营分散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林业资源的产业化发展,为有效利用林业资源带来一定的难度,也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林业资源需求。
1.2缺乏有效的监管
新农科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的分析
摘要:在新农科框架下进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旨在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卓越农林经济管理人才。潍科在比较分析国内多所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情况的基础上,探索新农科框架下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路径。潍坊科技学院立足寿光市的产业特点及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充分利用自身学科专业资源,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为此,潍坊科技学院探索建设“通识教育课加新农科框架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中,强化专业实践课程建设。
关键词:新农科;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复合应用型人才
一、引言
2018年,教育部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2019年4月,教育部等13个部门联合启动该计划,明确提出“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同年,新农科建设奏响“三部曲”:“安吉共识”从宏观层面提出了要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发展新农科的“四个面向”新理念;“北大仓行动”从中观层面推出了深化高等农林教育改革的“八大行动”新举措;“北京指南”将从微观层面实施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的“百校千项”新项目。综合教育部等部门对新农科的论述并对比第一版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可以认为:新农科建设的基本内容是“农科与理、工、文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根本目的是“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在“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思想指导下,潍坊科技学院(以下简称潍科)扎根寿光大地,在新农科框架下探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
二、国内普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情况
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是我国高校传统专业,原来分为农业经济管理和林业经济管理两个专业。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1998年这两个专业合并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制4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20年,我国开设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的高校共有约65所。本科专业建设的核心要素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内容(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包含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但因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特别重要,单独列出。)。其中,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基本能够反映出一个专业的建设情况。因此,本课题组选取国内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19所院校本科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由此了解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情况。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生态林业建构问题
1黑龙江省生态林业现状 生态林业是林业发展中的新兴概念,至今理论界未有统一的认识。我国学者对生态林业的概念有多种看法,本文认为生态林业是以生态学原理、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为指导,多功能、多层次、多目标的森林生态经济系统。生态林业建设的目标是实现资源持续稳定,满足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多种需要,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达到总体效益最高[1]。生态林业是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林业,对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农牧业高产稳产起屏障作用,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振兴经济战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地位[2]。 我国极为重视林业建设。在世纪之初国家对林业生产力结构进行了战略性调整,确立了林业六大重点工程,并将其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该工程配合城乡绿化、绿色通道工程在全国形成了点、线、面结合的生态网络体系,增强了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预计到202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将达到23%以上,重点地区的生态问题基本解决,全国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到205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将达到26%以上,生态状况将步入良性循环,建成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 目前来看,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局部治理取得明显成效,但总体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根本缓解(如图1、图2所示),因而黑龙江省必须大力发展生态林业建设。到目前为止,黑龙江省林业经营总面积为3439.7万公顷,林业用地总面积为2628万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2053.9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16.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5.2%,是国家最重要的国有林区和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总体来看,黑龙江天然林的比重大,人工林的比重相对较小,天然林中大多是次生林和过伐林,人工林中多是幼龄林和中龄林,成熟林面积少,国有林区中龄林面积占88%、蓄积占80.4%,成熟林面积仅占2.6%、蓄积量占5.7%,小、中、大径材比例不合理,而且品种单一,大兴安岭以落叶松为主体,小兴安岭则以红松为主体,西部平原以农田防护林为主,多为杨树,珍贵树种较少,如天然红松等针叶树种不足6%。 从经济效益方面来讲,黑龙江省林业经济总量不足。全省林业经营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二,而林业经济总量仅占全省GDP的4.18%;可采伐资源枯竭,每公顷蓄积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森工总局和大兴安岭两大林区森林蓄积都出现了负增长;所有制结构单一,国有成分比例大,集体和个私经济发展缓慢;林业企业负担沉重,其社会性费用支出占企业利润的87%以上。 总书记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提出了林业“双增”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进行生态林业建设。从2002年开始,黑龙江省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全面启动,到目前为止黑龙江省生态林业建设已略有成效。然而任何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问题,解决黑龙江省生态林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生态林业建设提供理论支持,推动生态林业的发展是本文的目的。 2黑龙江省生态林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森林资源监督力度不足 在森林采伐管理方面,无论是森工林区还是地方林业系统都存在超计划生产木材或超商品材限额采伐的问题,一些地方乱伐滥伐森林资源,少数地方为追求经济利益占用大量林地开采矿产,毁林开荒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案件更是层出不穷,对森林资源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在生态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方面,个别地方所植林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都不高,使得林业建设事倍功半。而且生态林业建设成果维护难度较大,有的地方的退耕还林地存在毁林复耕现象。生态公益林中火烧地和采伐地较多,很多地方并非按计划采伐,且伐后未及时更新,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这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说明黑龙江省在森林资源监督方面存在极大不足,加强监管势在必行。 2.2经济基础薄弱,财政支持不足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林木的生产周期一般较长,如用材林。即使经济林如苹果树、柿子树之类的林木在种植之初也需要2—3年的生长时间才可以结出果实。因此林业贷款周期较长,且变数较大,金融机构很难提供贷款,且林业贷款规模小,偿还期限短。自从国家实行扶持林业发展的政策之后,政府相应的为林业生产者取得贷款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近几年来,黑龙江省林业生产贷款基本终止,金融系统只有贷款计划,没有贷款规模,无法落实计划,使得林业生产者贷款困难,国家政策落到了空处。另外,一个产业没有龙头企业带动很难形成支柱产业,林业亦如此。在金融扶持林业生产发展上,扶持龙头企业是重中之重。而扶持龙头企业应当提供优惠的贷款政策,这是目前为实现林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2.3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难以协调 退耕还林是国家为保护林业而制定的政策。国家规定,退耕地的生态林必须占80%以上,这是国家从生态效益角度来考虑的,但是生产者注重的是林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两者并不协调。现如今省内很多地方热衷于种植经济林木,如红松,落叶松、马尾松、黄柏、野生核桃树、水曲柳等等,这些经济林木的种植在林业建设中处于主导地位。很多人认为退耕还林只要是种了树,将该区域改为林地就是建设生态林了,没必要非得种植那些产生不了经济效益的林木,既占地方又挣不了钱,不适合现如今市场经济的大潮。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国家制定退耕还林的政策是为了保护当地生态环境,若林木种植不当反而会起到反效果。例如:核桃树若发展过快对地表植被有较强的破坏性。在走访中我们看到,很多退耕林在种植经济林木的地方,杂草、野生植物被除得干干净净,地表遭到严重破坏,根本起不到抑制水土流失的作用,这些地方经济效益很显著,但生态效益被严重忽视。 2.4科技应用与推广困难 生态林业建设虽然是一种粗放型的工作,但其对技术要求较高,且不同地区气候环境等基础条件不同,因而对技术的要求也不同。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发挥林业科技的作用对生态林业建设尤为重要。然而,目前来看,林业科技的应用推广困难。原因如下:1.生产技术和设备落后。现如今,林业科技创新能力弱,科技成果储备不足,且科技成果与林业建设实际脱节,现有实用技术成果转化缓慢等严重制约了生态林业的发展。另外,林业的生产期长,且都有一定的使用年限,设备老旧后,由于很难取得贷款,设备更新困难。2.种植人员素质较低,教育培训工作相对滞后。林业种植大多是体力劳动,种植时的劳动力多是从附近村落召集的农民工,或是就近招募的初高中学历者,造林人员素质较差,粗植滥造、苗木不假植、造林不开沟、精品地块不浇水等现象时有发生,而专业的林业生产者扮演了“监工”的角色,现场匆匆看一眼很难发现问题,致使造林质量差,所植林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都不高,严重影响了生态林业建设。#p#分页标题#e# 3黑龙江省生态林业建设问题的对策 3.1依法治林,加强管护力度 在生态林业建设中造林只是一种手段,最终目的是取得理想的造林成果,造林成果的取得取决于造林质量,造林质量的提高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造林后管护力度,所谓三分造林七分管护。林业管护的主体是林业主管部门。林业主管部门应根据森林法、环境保护法和植被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采取有效措施,开展林区治安综合治理,制止乱砍滥伐、毁林开荒、毁林复耕等情况的发生,严格木材采伐、运输和经营管理[3]。与此同时,大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及林业建设的重要性,切实提高林业生产者及周边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林业生态意识,从根本上杜绝违法行为的产生。林业监管不仅仅是林业部门的事,林业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大众现在与将来的生活环境,林业管护人人有责,而且仅靠林业主管部门监管是远远不够的,林业主管部门应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到林业管护中来,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3.2建立以公共财政体系为主、多渠道融资为辅的生态林业投入体系 “十一五”期间,黑龙江省建立了以公共财政体系为支撑的林业投入体系。按照“分类、分级、突出重点、按需扶持”的原则,将林业纳入各级政府公共财政体系。对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的林业项目,全部由公共财政无偿投入,对以经济效益为主的林业项目,主要是生态产业和以商品林为主的林业产业基地建设,以政策扶持为主,辅之以资金扶持。因而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筹措林业生态建设资金尤为重要[4]。筹措资金需要建立三种机制。一是建立信贷投入机制。该机制应当以现有的林业财政贴息贷款为基础,发展符合生态林业特点的与国际接轨的中长期低息贷款,同时应加大财政贴息扶持力度。二是建立外资参与黑龙江省生态林业建设的投入机制。充分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外商直接投资以及无偿援助,加大林业的发展步伐,积极争取外资开展林业生态建设。三是建立各类投资主体参与生态林业建设的社会投入机制。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各类投资主体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承包、租赁、兼并、收购、出售等各种经营方式向林业生态建设投资,调动广大群众建设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3.3提高生产者的生态林业意识 发达的林业是国家富强、民族繁荣、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而林业的发展壮大是建立在生态林业建设的基础之上的。只有从生态的角度,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去看待林业,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林业发展政策,才能搞好林业生态体系建设。而生产者若要做到以上要求,虽然从长期看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可协调发展,但是在短期内,生产者必然要放弃部分经济利益。很多生产者不了解生态林业,拒绝这么做或阳奉阴违,这就需要林业部门做好做实生态林业的宣传工作,用以提高生产者的生态林业意识。林业相关部门应广泛运用各种新闻媒体针对什么是生态林业、建设生态林业的优点、如何建设生态林业等等关于生态林业的知识进行宣传,提高全社会对林业“三生态”、“三地位”的认识,增强发展生态林业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强生产者建设生态林业的自觉性,动员生产者参与到生态林业建设中来。在宣传动员中,重点是要向生产者明确说明生态林业建设中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问题。政府可以采取优惠政策、优惠贷款制度、财政补贴等各种方法补偿生产者建设生态林业初期的经济亏损,或将之列为鼓励政策,把林业生产者自身利益列为制定林业管理制度所考虑的重要因素,充分调动林业生产者的积极性,推动生态林业建设的快速发展。 3.4落实科教兴林和人才强林战略 林业生态建设需要科技的支持。现如今,林业新科技革命刚刚开始,其应当以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以技术创新为途径,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提高林业科技的基础理论水平和持续创新能力;强化科技攻关,突破生态林业建设技术瓶颈;加速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设计水平;改善技术装备,为林业生态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另外,要加强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黑龙江省生态林业建设处于初期,经验并不丰富,而国外和国内的部分地区早已经开始建设生态林业。为了避免走别人已经走过的弯路,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建设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技术的选择要事先确定黑龙江省的气候特点、林业特点、林业发展水平、技术水平等各种要素,采取适度原则,使得引进的技术与黑龙江省的水平、能力相适应,有利于生态林业的健康发展。 人才方面,要重视生态林业建设人才的培养;加强对行业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宏观指导;提高行业培训能力,加大人员培训基地的设备和设施等基础建设,为人员培训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进一步实施“363”人才强林计划打好基础。
产业经济学案例教学设计与实践
摘要:为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文章在概述了产业经济学课程及案例教学法的基础上阐述了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产业经济学案例教学设计与实践,包括教学目标与案例选择、案例教学实施、案例教学效果与反思三方面。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产业经济学;案例教学;产业关联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我国人才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为此,教育部提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实行高校分类管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以下简称为“我校”)是一所位于湖南省长沙市的地方性本科高等院校。立足于地方经济发展,我校经济学院积极开展了关于经济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一、产业经济学课程及案例教学法概述
产业经济学是高校经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以“产业”为研究对象,产业经济学的内容包括“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政策与产业发展”等。产业经济学兴起于二战后的日本,是一门较为年轻的应用型经济学科,应用性特点十分显著[2]。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我校产业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目标特别强调以知识应用型为导向,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分析、解决产业发展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通过引导学生就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从而深化知识理解,促进知识应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产业经济学具有理论体系丰富,实践性与应用性强的特点,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案例教学法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案例研讨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3]。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我校产业经济学教学采用案例教学法十分必要。
二、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产业经济学案例教学设计与实践
本文将以“产业关联”教学为例,结合我国矿产资源开采业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影响的实际案例,为产业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提供参考。
探微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
1经济转型期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的新变化
1.1当前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为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带来了新变化
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在经济转型期间的研究重点应该放在农业产业链上,特别是随着工业反哺农业的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打破了传统的农业学科研究,而更加重视对农业经济生产全过程的研究。产品的精加工、绿色生态林业、农产品的安全质量、农产品的再加工等方面都将成为以后农业经济研究的重点。
1.2城乡二元结构的质性变化为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带来的新变化
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必须对这一质性的改变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城乡经济发展结构逐渐瓦解,城乡一体化成为了当前城乡结构的主要趋势,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必将在经济转型期间得到高度的重视,这样才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伴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及普及,城乡生产要素的大循环将成为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一个重点。
1.3农业现代化战略性驱动为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带来了新的变化
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农业经济管理和发展的过程中,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农业经济发展的战略,这直接导致了在经济转型期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将重点放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上,并且直接导致农业经济管理思维方式革命式的颠覆和再生。另一方面,由于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还比较缓慢,和目前国际上农业比较发达的国际相比缺乏一定的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应对国家化带来的挑战,这将成为目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