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临床医学课程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临床医学本科课程实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健康的意识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对健康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开设了临床医学专业,对其课程模式也在不断进行探索,如何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高等院校医学院教育改革的重点和追求。
1课程模式改革的必然性
1.1现代医学的发展趋势
现代医学的发展,体现出新的趋势,首先是基础医学逐渐进入到群体医学和生态系统的研究领域,其次是临床医学与高科技成果逐步融合在一起,二者共同发展,最后是医学与其他学科,尤其是自然学科和人文科学的联系愈发紧密。顺应这一趋势,国外许多著名医学院校都对其课程设置与管理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改革和探索。
1.2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
当前社会由于人们过多追求短期发展,导致其所居住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如人口爆炸性增长,结构日趋老龄化等趋势,使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也产生了新的变化,对于健康和疾病的内涵理解也在发生变化。高等学校的医学教育应该紧随这些变化,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思维,从而推出新的课程模式,来适应现如今环境的变化,进而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
1.3国际医学教育标准的要求
临床医学课程考试改革
一、临床医学考试存在的问题
1、考试时间不合理
据调查发现,几乎各个医学类高校都普遍将考试放在学期即将结束或课程结束时统一考试。然后由授课老师划出考试重点,学生只要复习重点就能通过考试,从而导致学生都在考试前抱佛脚,而平时都不用功,短暂的记忆很快就会忘记。仅凭一次考试就算完成一门课程,这种评价不够客观、全面,因此应建议增加平时考试次数,提高学习效果。
2、考试评分方法不科学
目前,大多数医学类高校都把考试卷面分数作为学生对课程掌握程度的评比。教师不重视学生平时临床实践操作能力的观察,单纯的以考试卷面分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从而导致学生把分数看得高于一切,甚至为了获得高分而作弊。这样不仅压抑了学生学习得积极性和创新性,也助长了应试教育的不良倾向。
二、深化探究课程考试改革
1、构建有特色的课程考核方案
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课程思政探索
摘要: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及学生特点,挖掘药理学课程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医德教育、生命教育、法制教育、团队合作精神等思政元素,研究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的药理学“课程思政”的基本路径与方法。并基此重构教学设计,在药理学课程教学中,实践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与价值观塑造相统一,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有机融合,使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药理学课程教学,探索适合临床医学专业的药理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药理学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高校课程和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每一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协同效应[1]。药理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的疾病防治、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和知识支撑。药物作为临床医生治疗疾病的工具,既可以挽救生命,也可以危害健康。如何正确有效地运用药物,不仅取决于医生是否具有全面而扎实的临床用药知识和经验,而且还取决于是否具有足够的责任心和高尚的医德。因此,在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的有效开展,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来,我校药理学课程教学团队在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教学中进行了积极探索。现将我们的探索与实践报告如下。
1药理学“课程思政”的背景与动因
2014年,上海市把德育纳入教育综合改革,推出了一批“中国系列”试点课程,逐渐形成了“课程思政”理念[2]。北京中医药大学鲁艺等提出在药理学课程动物实验教学环节渗透人文教育,“引导学生尊重并感恩实验动物,使学生进入临床以后更加懂得尊重和爱护患者,在临床用药时做到规范、合理、安全”[3]。安徽医科大学王佳佳等提出在以病例为中心的理论教学环节中融入医德教育[4]。泸州医学院章卓等[5]提出在药理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律意识教育。滨州医学院李庆忠等[6]在药理学的理论和实验教学中开展了医学人文教育渗透的探索和实践。总之,高校“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已基本确定,也进行了多角度药理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但具体上,药理学“课程思政”的教学体系尚未完全形成,药理学“课程思政”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也未对药理学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进行系统化挖掘。
2系统挖掘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药理学课程教学
我校药理学课程作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课程组教师不仅教学经验丰富,而且创新意识强。课程组全体教师站在“两个根本”的高度,对“立德树人”在本课程中的落实进行了深入研讨,最终决定以临床医学专业为试点,就药理学课程的“课程思政”进行立题研究与实践探索。在查阅文献、深入一线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医学专业特点,最终挖掘、整理、确定了5个方面、10余个思想政治教育点,并确定了融入药理学课程教学的基本路径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初步构建起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的主体框架。
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实践技能课程改革
摘要:高职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课程实践性非常强,我们在教学中针对其实践技能部分的教学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主要包括课程设计思路、课程标准的制定、教学方法的改革、仿真实训室的建设、诊断学典型病例库的建立、合理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等,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诊断学临床实践综合能力。
关键词:高职;临床医学;诊断学;实践技能;改革
高职临床医学专业是一种特殊专业,主要面向基层医疗卫生行业,培养能从事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及计划生育指导等工作,能适应新时期基层医疗卫生工作需要的、具有终身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诊断学》是论述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一门学科,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是一门集知识与技能于一体的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诊断的原理,学会采集、综合、分析客观的人体资料,运用诊断学的方法为进一步学习临床医学的各门课程奠定基础。为了适应高职教育特点,培养更优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我们在《诊断学》实践技能的教学过程中,采取了以下多方面的改革:制定课程标准、改革教学方法、引进仿真实训系统、建立诊断学典型病例库、构建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等,以期提高诊断学的临床实践综合能力。
1课程设计思路
准确把握本门课程在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桥梁作用,着重强化学员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大力强调素质与创新、理论与实践教育并重,科学安排教与学活动,灵活使用启发式、信息化等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科学有效的课程考核方法,及时融入诊断学学科发展的前沿内容,保证课程教学的先进性、有效性和实用性。按照有利于提高学生诊断学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原则进行实践教学设计。改变传统医学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教师教、轻学生学的课程设计,突出以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优化教学内容,满足学生个人学习的需要和人民健康的需要;满足学生就业需要和持续发展的需要;为适应医疗、保健及公共卫生管理等工作等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2制定课程标准
高职教育必须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载体,必须符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1],而课程建设的核心则是课程标准的制定[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文件中提出了建设课程标准的重要目的是规范课程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建设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校企合作,根据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引进职业资格标准[2]。高职《诊断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本课程在内容选取上“必需、够用、针对性、实用性”为基本原则,将典型的临床工作项目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工作任务,以临床工作岗位需求与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为导向,根据行业标准对本课程应培养的职业能力做全面分析,设置本课程应涵盖的教学项目,突出核心能力的培养。它的主要内容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独立进行病史采集,能规范地进行体格检查,能正确操作心电图机,并能辨认心肌供血不足、心肌梗死、各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的心电图改变,能正确分析各种实验检查结果,知晓影像、内镜检查的基本知识,能写出符合要求的完整病历。传统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理论与临床实践没能有效地结合,实践课是《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临床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我校近3年来对高职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教学中将实践课的比例提高了,总学时98,其中实践50学时,理实一体化46学时,实践课与理论课比大于1,既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又足见实践课的重要性。
临床医学器官系统教学课程整合
1消化系统教学内容整合切入点
消化系统的疾病都有各自的特点,教学内容应按照具体疾病进行增加、删减、重组,删除外科学与内科学重复内容。内科主要教授疾病总论及实验室、影像学检查内容,外科主要讲述疾病的外科治疗,之后根据疾病特点,选择性安排影像学、流行病学、预防医学、医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进行学科交叉与渗透。让学生能够通过之前的基础知识学习,进一步思考消化系统疾病典型临床表现,需要做什么检验和检查,怎么去诊断和鉴别诊断,如何去治疗和预防。此外,随着经济水平提高及物质生活的改变,我国人民的疾病谱也在发生着变化。以消化系统疾病为例,消化性溃疡和胃癌发病率在下降,而溃疡性结肠炎及结直肠癌发病率却在上升。这就需要我们在课程设计上与时俱进,做出相应改变,适度增加发病率上升疾病的课时数,减少发病率降低疾病的课时数。优化课程整合不单单减少了课时总数,更能让八年制学生高效完成学习任务,并具备独立分析、思考问题及自学能力。
2实施方案
2.1理论教学
通过理论教学,学生能够掌握消化系统疾病诊断的基本原则和程序,形成疾病诊断的逻辑思维,并应用于临床实践,掌握疾病治疗原则和基本方法。
2.2PBL教学
通过PBL教学,利用互联网和图书馆资料检索文献,能提高学生文献检索及阅读能力,了解国内外研究进展。
临床医学影像学课程教学实践
【提要】
器官、系统整合课程体系改革是目前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改革的主流趋势,医学影像学是重要的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课程之一,也是改革中的一门关键课程。在形成大连医科大学“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背景下对五年制临床专业新的整合课程体系中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实践进行总结和分析,对改革未来进行了客观思考,如医学影像学在整合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实现教学改革的基本保障、教学内容如何重新设置、教学方法的探索及崭新的考核评价体系等。
【关键词】
教育,医学;诊断显像;教学方法;系统整合
21世纪医学教育已呈全球化发展趋势,近年来,国内众多医学院校先后进行了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与探索,其中课程之间合理、有效的整合已被国内外学者广泛认同[1]。在此大背景下本校于2012年发起“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以五年制临床专业为对象,将临床阶段所有学科进行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整合,构建全新课程体系,为培养卓越医生及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医学影像学以此为契机,力争上游,也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实践。
1医学影像学在临床医学器官、系统整合课程中的作用
1.1医学影像学是重要的桥梁课程
临床医学中医学应用型课程改革探索
摘要:目的:探索临床医学高等专科《中医学》应用型课程改革的实施方法。方法:选取我校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的两个班学生(每班43人)进行研究,随机分成研究组(应用型课程教学方式)和对照组(传统教学方式),将学生的成绩和学生满意度进行组间对比。结果:研究组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以及课程满意度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学高等专科《中医学》应用型课程改革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成绩和教学满意度,可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临床医学;中医学;应用型课程
中医学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卓越诊疗效果,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现代医学共同承担着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任务。中医学作为临床医学学生必修科目之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理解中医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的精华,初步掌握中医基本理论和诊断、治疗常识,加深了对人类复杂生命现象的认识,理解不同医学体系对于生命现象认知的差异,拓宽视野,开阔思路,增加临床诊疗知识和技术。由于中医学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常见内科疾病、针灸推拿技术等,内容繁多,但课时安排又相对较少,加之中医学内容抽象,难于理解,造成学生对中医学的掌握情况不佳,临床应用情况不甚理想。临床医学高等专科学生的培养方向是面向基层,使学生具有基层医生岗位基本素质,能够运用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处理城乡基层多发病,慢性病等[1]。临床上中成药的使用数量非常之大,大部分中成药处方是由西医开具。所以临床医学专科学生学好中医学很有必要。张家连统计其院门诊中成药处方中发现门诊中成药处方68%是由西医医生开具,中成药处方不合理率达15%[2]。说明具备中医学诊疗知识对于基层西医临床医生也十分必要。针对上述情况,若要提高临床医学学生的中医学治疗技术,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兴趣度和中医学教学的实用性。笔者就中医学在临床医学高等专科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索,具体如下。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我学院院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1班(43人,对照组)和2班(43人,研究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两组学生由同一老师采用不同教学法分班进行授课。两组学生年龄与人学成绩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可做学生考核成绩和满意度的对比分析。
(二)研究方法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中临床医学论文
1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质量标准构建的意义
组织学与胚胎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微细结构和胚胎发育过程及其机制的课程,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平台课,是学习后续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的基础课程。多年来,课程质量标准是以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大纲、课堂教学效果、学生考试成绩为依据。笔者十几年来对该课程在教学队伍、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课程建设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课程教学大纲在课程目标,所关注的仍是知识目标;课程教学内容上教师讲授偏多;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上仍是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学生的主体地位仍未真正得到充分体现;课程评价标准不够明确,对教学程序要求不够清晰,操作性不强,未体现新学习方式的改革,如团队学习、探究式学习等,仍过于重视学业成绩,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重终结性评价,轻过程性评价,未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课程质量标准体系。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质量标准的研究被列为绍兴文理学院首批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质量标准专项),通过构建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质量标准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加强内涵建设,改革课程教学模式,建设引领课程改革的示范性课程;打造一批“就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满足终身学习需求,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优质课程,建立一套适合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质量评价体系,为进一步开展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提供基础。
2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质量标准构建的方法
2.1把握定位
把握学校-专业-课程定位是构建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质量标准的关键。绍兴文理学院为地方性本科院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培养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够创造性地解决本专业领域较复杂实际问题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是:基础扎实、临床技能突出,适应能力强、有终身学习能力、职业素质良好,主要服务于地方医疗卫生事业的高素质应用型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组织学与胚胎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是学习医学的入门课程,是培养专业整体知识结构及能力的核心部分,同时也是后续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课程的重要基础。
2.2寻找依据
以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教高[2008]9号),2014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临床执业医师),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本科,2013),2014版绍兴文理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