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教学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临床医学教学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临床医学教学

临床医学早期接触临床的教学实践

【摘要】早期接触临床是高等医学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之一,也是目前我国医学教育的薄弱环节。笔者结合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生的特点和作为医学启蒙导师的3年带教经历,认为在带教过程中,应将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相结合。具体地,教学内容要将科室和医院文化、医学人文素养的培养贯穿始终,并结合本科室的常见病、多发病,以点带面,理论联系实际,早期培养临床思维;同时,教学形式可采取“教师学生角色互换”、PBL及CBL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法、教师学生角色互换联合PBL教学法等,有助于低年级医学生在早期接触临床实习中更深刻地掌握临床医学基本知识,从而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方法,并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职业素养和社会使命感。

【关键词】早期接触临床;医学教育;教学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启蒙导师

近年来,我国部分医学院校开始在临床医学五年制培养中实施早期接触临床的教学模式。华中科技大学自2015年起,对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计划进行了修改,增加了“早期接触临床的教育”第一阶段内容,即在临床医学五年制医学生第2、3学年基础医学课程学习阶段,每1~2周安排1个单元时间跟导师开展医疗见习,并按要求完成学生日志[1]。2016~2019学年,我们作为启蒙导师负责并完成了多名临床医学五年制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的实习带教工作。由于启蒙导师制度在五年制医学生培养中设立不久,教学内容和形式尚没有统一标准[2]。现将我们在带教实践中的经验与思考分享如下,希望对今后临床医学五年制学生的早期接触临床带教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1早期接触临床实习的目的和特点

医学是一门实践学科,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强调建立早期基础课程和后期临床课程之间的桥梁,而早期接触临床是医学生认识早期基础课程和后期临床实践之间联系的好方法[3]。与毕业实习不同,此阶段进行的临床启蒙实习,是在医学生学习了《医学导论》课程之后开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是课外实践活动的必修内容[1]。早期接触临床,可促使医学生早期提高临床实践技能、增强职业责任感、提高医患沟通能力[4-5]。因此,此阶段见习主要应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方法为主,并始终贯穿对医学生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2见习内容多样化

此阶段医学生结束了大学公共基础课程,进入了以基础医学课程为主的学习阶段。早期接触临床实习是低年级医学生直接接触临床并了解整个医疗体系运作的一个最初窗口。因此,见习内容一定要紧紧抓住以上特点,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兴趣,从而避免形式化、教条化。首先,见习内容不宜过于专业化,此阶段学生尚未开始学习内、外、妇、儿等临床专业课程,对疾病的认识可能仅限于自己或亲人的某些经历,如果实习内容过于专业化,像毕业实习那样开展,是不适合的。其次,要避免仅从自己专科角度出发。由于此阶段医学生尚未确立自己将来的亚专科方向,如果只让学生接触本专科疾病,也是不合适的。因此,我们建议实习内容可以涵盖这样几个点:第一,从了解科室和医院开始。早期接触临床实习是医学生从学校走向实践的第一步,他们对一切都感到非常新奇、陌生,学习收获以印象、体会、感受为主,很难得到具体的知识技能。首先,可以从了解医院及科室地理位置、空间布局开始,从门诊诊室、检查室、到住院部病房、治疗室等,让医学生站在患者的角度体验,从而形成一个整体印象。然后再从科室文化、医院文化的角度进行介绍,培养医学生的职业兴趣和使命感。早期接触临床是对医学生进行医学伦理人文教育的绝好时机和有效路径[6]。对于刚接触医学的年轻人而言,正是价值观、世界观逐渐成熟的时期。通过丰富多样的临床实践和具体的医患交流沟通体会,能够对学生产生一定的触动。第二,紧密结合本科室的常见病、多发病,以《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为基础,以点带面,从疾病的角度让医学生复习系统解剖、器官组织学等知识,把书本上的知识应用到临床实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王英杰等[7]的调查研究表明,学生对于早期接触临床见习的效果还是比较肯定的,尤其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激情和动力这个条目,认同率为90.3%。可见,在此阶段要尽量避免医学生因为环境陌生、专业知识不熟悉造成的参与感不强,学习信心不足等问题,积极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第三,有意识地选取需要多学科合作诊疗(multi-disciplinaryteam,MDT)的患者让医学生进行见习。该阶段医学生尚未确立将来的亚专科方向,需要我们以一种不偏不倚的态度进行引导。以患者为中心,多角度、全方位了解其诊断、治疗经过,有助于医学生临床思维的早期培养。MDT是随着肿瘤个体化诊疗理念的普及而兴起的一种新型的诊疗模式,通过外科、内科、放射科、病理科、放疗科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相对固定的诊疗团队,对拟诊治患者通过定期会诊的方式,讨论并制定针对特定患者的个体化诊疗方案,并在治疗过程中不断优化,最终使患者的治疗达到最大获益[8]。MDT不仅是一种新型诊疗模式,亦能引入临床医学教育中,成为一种新型医学教育模式,将MDT模式应用于早期接触临床带教中,能够培养学生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治疗理念、以循证医学证据为指导对患者实施个体化精准治疗的思想体系,从而显著提高学生的临床专业能力[9]。第四,在见习过程中,可结合医学史向同学们讲述某种疾病或诊疗技术的历史沿革,让同学们体会到医学是一门不断发展与完善的科学,同时也激发同学们学习、探索的热情和兴趣,为培养成高素质、高层次的医生打下基础。早期接触临床实习紧接于《医学导论》课程之后,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已经提前初步培养了学生的患者意识、社会意识、服务意识,以及认识到医生对患者、社会、健康的责任[10]。通过接下来的早期接触临床实践,可进一步提高医学生职业素养。黄韵烨等[5]的研究显示,早期接触临床,可提高医学生的自我职业素养,并提高医学生对良好医患关系的了解。带教过程中,可结合《医学导论》课程的相关内容,让医学生切身感受医疗技术的历史沿革和现实应用,在这些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医者仁心、大医精诚、博爱的人道主义医学职业素养。

阅读全文

口腔临床医学留学研究生教学困难

[摘要]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留学研究生文化差异、交流能力、临床实践三个方面的教学困难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建立良好的跨文化交流、开展双语互动教学、加强临床实践培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口腔临床医学;留学研究生;教学策略

随着我国在国际上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中国作为留学目的地。目前,在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中,医学类留学教育已经占据了很大比重。重庆1997年直辖后,国际影响力扩大,加上政府的支持,留学生数量快速增加。我国与亚洲许多国家毗邻,由于距离近,教学水平较高,留学费用相对较低,我国开展的医学类留学教育吸引了周边国家的留学生。我校于2001年建立了口腔医学系,开展口腔医学本科教育。2005年,成立了口腔医学院,开始招收留学研究生,其中印度、尼泊尔及毛里求斯的留学研究生占多数。相对于其他专业,口腔类理论知识非常抽象复杂,临床操作较多,对学生的动手和沟通能力要求高。留学生的年龄、来源地、中英文水平、基本文化素质和基础知识水平不一,使口腔留学研究生的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面临较大的困难。

一、文化差异

我院口腔临床医学留学研究生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主要以亚洲地区为主。他们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社会价值观等与中国都有着明显差异。由于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留学研究生来渝之初多会产生多方面的不适应,如社会风俗、饮食文化、思想观念、生活习惯、人际交往甚至法律法规等。“文化差异”可能就会变成“文化摩擦”,这不仅会影响学习,更会对留学生的心理造成影响,甚至有些人会存在行为变异,性格变得更加内向,不愿与外界交流沟通。

二、交流能力

对于留学研究生而言,良好的交流能力非常重要。由于口腔临床医学是临床实践教育,尤其是后期临床教学需要直接接触病人和医务人员,因此,留学研究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效果。来我院接受高等教育的留学生中文说和听都存在困难。由于我院留学生主要来自印度、尼泊尔和毛里求斯,其母语虽然是英语,英文的听说写能力比较强,但是发音与标准的“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有较大的差异,使留学研究生来渝初期与老师同学存在交流困难,从而不能融入新的学习和生活。

阅读全文

临床医学外科学教学改进

【摘要】

外科学是医学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外科学学科在临床医学生毕业学年的教学模式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对毕业学年外科学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模式改革实践、注重教学导向等措施促进医学生完成临床医学本科阶段毕业学年外科学学科的学习,以期对存在问题加以改进。

【关键词】

临床医学;本科毕业学年;外科学;教学模式;问题与改进措施

外科学是医学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临床医学学科重要的二级学科,涉及实验外科及自然学科的基础。现代外科学的研究内容不但包括损伤、感染、肿瘤、畸形及其他外科疾病的诊断、预防及治疗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而且还研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诊疗方法的改进,外科学的范畴不断在更新变化。现代外科学体系庞大,不管在深度还是在广度均迅速发展,任何一个外科医生都不能再掌握外科学的全部知识和技能了[1]。如上所述,近年来随着外科学理论与技术的飞速发展,外科学不断呈现专业化分科,学习外科学基本理论和技能对于每一位有志于做外科医生的临床医学生至关重要。然而,临床医学生由于越来越大的就业及研究生入学考试等压力,外科学课程在毕业学年的学习,特别是实践环节的学习更容易被医学生所忽视甚至放弃,这对于毕业后或研究生住院医师临床工作中的临床业务训练及思维均可产生明显影响。因此,本文针对临床医学毕业学年外科学教学模式存在的诸多问题及改进措施予以探讨。

1存在的问题

1.1外科学教学体系不完善

阅读全文

生理学教学与临床医学合理链接

摘要:生理学是医学中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科目,更是医学专业的必修课之一。临床医学实践和生理学基本知识有着十分紧要的关系,想要清楚疾病的发展、变化规律,就一定要对人体的生理变化有足够的掌握,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展开临床实践。将生理学教学和临床医学合理的链接,无论是对教学还是对临床,都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会对两者的发展有重大作用。

关键词:生理学教学;临床实践;临床医学

生理学是一门同时具备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科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单单要进行理论知识传授,还要进行临床实践,突出生理学的临床应用性,实现两者之间的合理紧密链接,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升华理论。

1生理学教学和临床医学合理链接的重要作用

1.1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

将生理学教学和临床医学进行合理的链接,在生理学教学中以临床实践案例作为教学案例,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了解各种疾病的发生机理,以及疾病的临床症状和治疗方式,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更好的提升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主动性,以及让学生具备临床思维能力,进而在教学中掌握临床实践中一些操作技能。

1.2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阅读全文

临床医学影像学课程教学实践

【提要】

器官、系统整合课程体系改革是目前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改革的主流趋势,医学影像学是重要的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课程之一,也是改革中的一门关键课程。在形成大连医科大学“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背景下对五年制临床专业新的整合课程体系中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实践进行总结和分析,对改革未来进行了客观思考,如医学影像学在整合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实现教学改革的基本保障、教学内容如何重新设置、教学方法的探索及崭新的考核评价体系等。

【关键词】

教育,医学;诊断显像;教学方法;系统整合

21世纪医学教育已呈全球化发展趋势,近年来,国内众多医学院校先后进行了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与探索,其中课程之间合理、有效的整合已被国内外学者广泛认同[1]。在此大背景下本校于2012年发起“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以五年制临床专业为对象,将临床阶段所有学科进行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整合,构建全新课程体系,为培养卓越医生及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医学影像学以此为契机,力争上游,也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实践。

1医学影像学在临床医学器官、系统整合课程中的作用

1.1医学影像学是重要的桥梁课程

阅读全文

口腔科双语教学临床医学论文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以武汉大学医学部2005级八年制,2006、2007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共计72名学生作为教学研究对象,这些学生已具备良好的公共英语基础,基础医学与桥梁课程的教学中已采用双语授课。

2.教材选择。

中文版教材为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张志愿主编的《口腔科学》第6版;刘宏伟主译《牛津临床口腔科手册》第4版;《口腔科学临床模拟接诊英文讲义》参照LAURAMITCELL,DAVIDA.MITCHELL《OXFORDHANDBOOKOFCLINICALDENTISTRY》(ThirdEdition)编制。

3.材料。

口腔仿生头颅模型操作系统;口腔综合治疗台(上海胜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口腔常规检查所需器械(恒昌口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阅读全文

高职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实践

摘要:

为实现临床医学专业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的无缝接轨,让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改革传统的“2+1”教学模式,形成新的“1+2”教学模式,实现课岗对接,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有效地保证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

校院合作;教学模式;高等职业教育;临床医学

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学制三年,时间较短,如何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真正学有所成,成为各高职医学类院校积极探索的课题。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泉州医高专)不断深化校院合作办学机制,校院双方共同实践高职临床医学专业的“1+2”教学模式,努力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农村和社区培养更多优秀的医疗卫生技术人才。

1“1+2”教学模式的构建

在我国传统的三年制高职临床医学专科教育主要采用“2+1”教学模式,即学生在校学习2年、医院实习1年。这种模式的弊端有:教学方法单一,以填鸭式为主,以教师为中心;重理论轻实践,晚接触临床,实践能力不足;较不利职业道德养成。因此这种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下新形势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为此,泉州医高专根据教育部“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积极推行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基于校院合作共育人才的“1+2”教学模式,即学生第一学年在校部学习人文学科和专业基础课程,第二学年进入教学医院和附属医院完成专业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学习任务,第三学年在教学医院和附属医院实习。这种“1+2”教学模式以“校院合作”为基石,搭建对接临床工作岗位和融通执业标准的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1〕。

阅读全文

临床医学线上教学面临问题

[摘要]COVID-19疫情爆发以来,全国各大院校为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倡议,积极开展多种线上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临床医学作为一门培养临床应用型人才的学科,面临着其他学科可能不会涉及的挑战,本文就临床医学线上教学的成果及可能面对的问题做一综述,为后期医学院校线上教学提供参考及依据。

[关键词]新兴冠状病毒肺炎;临床医学;线上教学

1背景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线上教学模式在过去的20年期间得到了不断的尝试和推广[1],Seaman等人研究发现美国高等院校30%以上的学生至少有一门课程是通过线上教学学习的[2]。2019年12月起在湖北省武汉市爆发病毒肺炎(CoronaVirusDisease2019,COVID-19)之后,我国采取了最彻底、最严格的防控举措,由于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防控需要学校延期开学,在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建议下[3],国内各大医学高等院校积极相应号召,将线上教学作为主要教学措施,线上教学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2线上教学在临床医学的应用及问题

目前的线上教学方式主要分为三种:录播课程、直播课程、一对一课程[4],在疫情防控背景下,本科及以上层次的线上教学工作主要选用直播课程的方式,而将其他两种方式作为辅助或备用方案。我国各大高校在疫情期间进行线上教学常选用的平台包括钉钉、腾讯会议、WeLink、企业微信、ZOOM等。医学本科学习包括前期的基础理论学习、见习阶段学习及实习阶段学习。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对不同层次医学生采取不同侧重的教学实践,通过满意度调查发现师生对教学方式的满意程度为82.69%[5]。中国医科大学通过MOOC平台等,采取录播课程等远程教学实践,统筹发展,强化资源,保证了临床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6]。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通过慕课平台进行小规模在线课程教学,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通过课后问卷调查形式结果显示68.8%的同学表示满意[7]。医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尤其对于临床医学专业来说,不仅需要缜密的思维能力,更需要很强的临床实践能力。因此,这些学科特点使得临床医学专业在应用线上教学时会遇到一些其他学科可能不会涉及的问题。

2.1与线上教学方式相关的内容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