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临床观察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医学科技期刊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防范
临床医学研究与人们生活、健康息息相关,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真实地报道科学研究是科学研究工作者的准绳和道德底线。近年来,被媒体曝光的抄袭事件、学术造假事件屡见不鲜[1-2]。2015年6月,日本骨科学者YoshihiroSato被指涉嫌数据造假,截止2019年5月撤稿观察数据库显示他发表的33篇临床试验论文被撤稿30篇和被期刊关注声明1篇,其中6篇撤稿论文是先被期刊关注声明后再被撤稿;28篇的撤稿原因与数据相关,其中14篇被认定数据造假、数据编造。新西兰临床流行病学家MarkBol-land曾对YoshihiroSato发表在高影响因子期刊上的12篇临床试验论文进行过研究,12篇临床试验论文被23篇Meta分析或系统综述纳入,引用逾1000次;想要更正他的研究结论,弥补他的临床试验报告在发表期间对公众造成的伤害和损失并非易事[3]。为了科研诚信和出版秩序,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医学科技期刊编辑所肩负的职责越来越重。
1学术不端行为特征
1.1、的产业化
在稿件的日常处理过程中,发现由第三方、的痕迹越来越多,科技期刊编辑面对的学术不端行为趋于职业化、专业化和产业化。①同一作者同一时间段投稿多篇:医学论文凝结了医疗工作者大量的临床工作经验和科研心血;而且医生职业特殊,除了肩负繁重的临床医疗工作外还有临床教学任务,一篇论文从最初的构思到最终成文都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一时间段成文多篇的可能性较小。例如:一位吴姓作者在3个月内每月投稿1次,每次投稿不少于2篇,共投稿8篇,怀疑由第三方操作、;查看作者详细信息,每次投稿使用的邮箱均不相同,分别为:ppj1z7@163.com,hkvj72@163.com,dqpl92@163.com;而预留的手机号是相同的,证明为同一人;远程稿件处理系统显示每个帐号均只登陆了1次,故推断100%由第三方、。②作者所在单位的科研能力与文章不相符:如一位来自厂矿企业附属职工医院的作者投稿了一篇实验研究论文,文中运用了大量实验数据和实验图片,明显与其工作单位的科研能力不相符,而且文章署名仅一位作者,没有其他医疗科研单位的合作者。编辑部对稿件的真实性提出置疑,希望作者给予答辩,稿件后期就一直处于“僵死”状态。这不排除委托的可能。③“电话失联”的作者:在日常稿件处理过程中存在需要和作者进行电话沟通、交流的事项。一般情况下,作者投稿后会特别关注稿件情况,虽然会有无法及时接听电话的情况,但一旦看到编辑部的未接电话均会及时给予回复。但是,有一部分作者电话长期处于全天候的关机或无人接听的状态,编辑部试着短信告知作者有关稿件相关的紧急事务需联系,但这些作者仍不回复任何电话或短信,只愿意通过电子邮箱或远程稿件处理系统进行交流。不排除委托、的可能。④有“沟通障碍”的作者:与第一作者进行电话沟通时,偶有发现第一作者无法独立回复编辑提出的与稿件相关的问题,隐约有人在一旁小声指导第一作者进行回复。不排除委托、的可能。
1.2隐匿性
目前,大多数科技期刊运用中国知网的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对稿件进行初筛工作,以提高科技期刊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排查率,节省科技期刊编辑在稿件初审上投入的时间。编辑将检测结果“文字重复率”过高的稿件退修给作者或直接退稿,“文字重复率”较低的稿件则直接进入了审稿流程。但AMLC并不仅仅服务于期刊编辑工作者,还面向所有有需求的作者,有需求的作者只需支付检测费用即可提前对论文进行AMLC检测,再根据检测报告对“文字重复率”较高的文字进行“改装”“变身”,改变抄袭、剽窃部分文字描述的句式和语序等,规避“连续13个字以上重复即定义为疑似剽窃部分”的AMLC计算规则,即可将较高的“文字重复率”隐匿于无形,躲过AMLC的检测。AMLC只是将上传的论文与已发表的论文进行文本复制检测,对已发表的重复文字的识别较高,如一稿多投、整体(大量)剽窃和自我剽窃是可以认定的。有的作者利用翻译工具将英文论文翻译成中文[4];或将他人论文中图表改成文字叙述,将文字叙述改为图表[5-6];或剽窃他人的观点,套用他人的设计思路[6]等。随着教育部加大对学术不端、学位论文作假行为的查处力度[7],国家也将把学术不端行为纳入社会诚信建设系统,使得科研失信人员或将在工作、贷款和商业机会方面受到限制[8],加上期刊杂志社对学术不端行为的严格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势必会越来越趋于隐匿,使学术不端行为的防范之路困难重重。
2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策略
医学期刊统计学错误思考
本文作者:张巧莲 郑玉建 单位:新疆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在医学论文写作中,医学统计学方法应用是必不可少的,正确使用能保证科研工作顺利进行,并使科研成果更具有科学性、代表性和可靠性。反之,如果使用不当或者误用,会直接影响研究结果的质量,反而会使读者产生误解,甚至有时会导致错误的结论。近年来,医学统计学方法在医学科研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国内广大医学科研工作者的重视,统计分析结果表达已成为医学论文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统计学是评价医学科技论文质量优劣的重要依据,然而从近年发表的论文来看,有不少作者对统计方法的使用还不熟悉,实际应用中统计方法滥用、错用和误用的情况时有发生[1]。据国外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对不同医学期刊的调查,有统计学错误的论文比例最高者达66%,最低者也有20%[2-4]。国内有学者对5种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著中统计学方法的应用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985年统计错误的论文比例为24%,1995年为36%[5]。这些调查研究均说明统计方法误用的严重性以及正确应用的紧迫性。国外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有针对医学论文的科研设计与统计方法应用情况的调查研究,国内学者也进行了相关研究[6]。这种研究有助于及时了解医学科研论文中统计方法的应用质量,发现存在的问题,提高医学科研工作者应用统计方法的水平。笔者总结了近年来已发表的医学科技论文中常见的统计学问题,希望能引起各位专家学者和临床医生的共识与重视,促进我国医学期刊质量的提高。
1 统计设计存在的常见问题
统计设计是整个研究中最重要的一环,是研究工作应遵循的依据。常见的统计设计问题有:忽视组间均衡性,样本缺乏代表性,样本例数不足,未设置对照组,未随机分组,未提出统计分析方法等。针对以上问题,在科研设计中一定要遵循实验设计的四大原则即“随机、对照、均衡、重复”的原则[6]。
1.1不遵循或不重视随机化原则
随机化是科研设计的重要原则,直接影响研究结果的可信度。随机化既要随机抽样,还要随机分组,并有足够的样本量作前提。然而,在医学论文中许多作者对此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论文中统计处理随机化不突出,随机化缺失情况比较常见,有的论文甚至将随机误解为随意、随便,不采用随机化处理方法,导致结果缺乏可靠性。还有些文章中没有提出“随机”抽样的设计与方法,没有排除标准,给人随意选择病例之感,且病例数少,因此没有代表性,所得出的结论不可靠。部分文章虽然注明了“随机”,但未提及采取什么方法进行随机化研究或两组间的例数相差甚远,不符合随机化的一般规律,没有临床参考价值[7]。
1.2缺少对照研究或对照组设计不合理
泌尿外科护理质量管理循证护理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50例在泌尿外科接受治疗的患者,这些患者是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被我院收治的,50例患者根据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采取不同护理后,患者的护理质量。结果经过一段时间观察,观察组患者在循证护理后,患者的护理质量有了明显提升,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尿路感染、发生尿失禁等并发症的情况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泌尿外科患者进行循证护理,能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况,控制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泌尿外科;循证护理;护理质量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护理服务模式也随着得到发展。循证护理作为整个护理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循证护理主要指的是通过总结患者的临床表现,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循证调查,进行分析后再根据患者本人的意向来制定护理计划。因此,本文选取了50例在泌尿外科接受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组进行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从而取得了真实的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情况
选择50例在泌尿外科接受治疗的患者,这些患者是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被我院收治的,50例患者根据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25例患者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在23~54岁,平均年龄为(34.4±5.2岁);其中,肾结石7例,前列腺增生9例,尿道下裂2例,输尿管结石7例。对照组25例患者中,男16例,女9例;年龄在21~53岁,平均年龄为(35.2±5.4)岁;其中,肾结石8例,前列腺增生10例,尿道下裂3例,输尿管结石4例。两组患者在一些基本情况上,主要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和患病类型等方面比较,均没有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早临床多临床学习开展内科护理学实践
【摘要】目的分析基于“早临床、多临床”学习开展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20年5月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护理专业学生140名为研究对象,以单双数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0例给予基础性教学,观察组70例接受教学改革之后学习,对比两种不同教学方式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应对能力、沟通能力和操作能力、评估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学生操作合格率以及理论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通过“早临床、多临床”学习开展内科护理学教学改革之后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等均有显著提升,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教学改革;早临床/多临床
护理为一门独立学科,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在各种护理学课程中内科护理学为学生接触的首门课程,也为整个护理学的基础,有效教学方式不仅可为学生之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也可提升操作、动手能力。但现阶段对该学科教学过程中,多以基础性理论知识讲解为主,学生操作能力较为薄弱,如何进行临床课程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成为研究重点。有研究提出,“早临床、多临床”型实践教学改革,可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果[1],本文对其进一步研究及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月—2020年5月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护理专业学生140名为研究对象,以单双数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0例,男20例,女50例,年龄19~23岁,平均年龄(22.04±0.41)岁;观察组70例,男10例,女60例,年龄18~23岁,平均年龄(22.02±0.32)岁,所有学生均为全日制本科护理专业学生,均接受基础性教学。2组学生的基线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1.2方法
医患沟通多种教学法的运用
[摘要]探讨采取互联网平台“慕课”教育、LBL、PBL、CBL、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运用于新的教学改革实践中的医患沟通教学。采用课前摸底,常规教学方法传授医患沟通基本技能;课中分组,多种教学方法演绎医患沟通角色互动;课后调研,问卷调查方法推动医患沟通持续改进等步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教师教学潜能,重视和突出教与学方法延伸,在各个感官上充分激发教师与学生学习热情,授课动力。使教师在课堂上授课的形式更加精彩,学生学到的知识更加丰富,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达到理想教学效果。从问卷调查、学生反馈的意见建议来看,多种教学模式能够突破单一模式的局限,大幅度提高医师对于教学结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多种教学法;新教学改革实践;医患沟通;应用研究
自2018年始,接医科大学通知,临床医学院医患沟通本科生教学授课进行教学改革实践,由原来单纯性大课讲学、传授沟通理论改为先由学生通过计算机自行下载APP“慕课”自学,再由临床医学院教师进行案例授课,两者结合完成临床本科生最后一年的医患沟通学习,最后以论文形式检验授课效果,以达到临床医学本科生掌握医患沟通技能,为下临床走向医疗岗位,成功地与患者进行沟通,实践人文关怀、治病救人打下基础。本文探讨采用LBL(lecture-basedlearning,传统教学)、PBL(ProblemBasedLearning,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CBL(CaseBasedLearning,以案(病)例为基础的学习)、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运用于新的教学改革实践中的医患沟通教学,为临床医学本科生提供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以期学生高效率地学习沟通理论,高标准地掌握沟通技能,高质量地践行医患沟通,降低医患风险,更好地为临床服务[1]。
1课前摸底常规教学方法传授医患沟通基本技能
当前医患沟通教育的主要形式为“课堂讲授式”,存在无法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利于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常常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2],课程机械单调、课时不足压缩、教育模式缺乏灵活性等问题。如单纯强调教学大纲内容授课,虽可保证知识全面、完整,但连续灌输,于教师一方倾心备课、激情授课,完成院校一方要求责无旁贷;于学生一方不免听课疲劳、效率低下、效果缺失。因此教学改革已经势在必行。自2018年始,医学院校开始与临床医学院尝试教学改革实践,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方式创新,网络课程介入临床教学,始于美国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s)[3]。其为现代教育提供先进的理念及优质的资源,是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重大突破。“慕课”(MOOCs)模式相对常规教学具有以下优点:一是主题明确、形式新颖。一旦确定主题,教师可广泛收集海量信息,在规定时间内筛选生动、有趣案例对某一主题进行旁征博引,也可插入视频、运用动漫等其他新颖形式加以说明,增加趣味,加深印象,提高效果。二是教学相长,师生得益。通过制作课件,学生掌握经典案例、学习的同时,教师为了做好课件,必须浏览大量信息,寻求理论依据,同时结合自身临床经验,总结医患纠纷处理实例,加工制成精美课件,教师本身也在不断学习,自我提高。三是学习灵活、方法多样。“慕课”课件制作后,学生可下载在智能手机、iPAD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上,利用课余时间、候车时间等碎片时间自由学习,方法多样,方式灵活。当然“慕课”教育也存在不足,最大的遗憾是不能直面学生,师生无法互动。因此由于“慕课”自身的特点,使得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取代高等医学院校的课堂教学[4]。教学实践初期,于学生上的第一堂课上,课前摸底,随机提问学生,发现学生大多未按学校计划如期按时上网,接受“慕课”教育,且学生均为大四学生,最后一年在医院实习,未走向临床,对医患沟通的现状无从了解,对医患矛盾理解不深,更谈不上掌握医患沟通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2课中分组多种教学方法演绎医患沟通角色互动
按医科大学课程安排,临床医学院教师授课时间为三个课时。在第一节课教师讲授医患沟通基本理论方法的基础上,第二节课可根据自身临床经验,选取身边典型生动的医患沟通事例,或是有效沟通,积极化解医患矛盾的成功案例;或是沟通不足,纠纷处理未果的失败经验教训。多种教学方法运用其中,通过角色互换增强学生理解医患沟通的复杂背景,掌握医患沟通的基本技能,更好地服务于临床,造福于患者。多种教学方法运用于医患沟通授课,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授课的趣味性,增强学生体验感、获得感。一般以传统教学、案例教学及以问题教学和角色互换等教学方法为主,现已成为国际上流行的教学方法[5],同时,角色扮演不仅可以让学生与患者进行换位思考,也可以使操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6]。在第一个课时,以LBL教学法辅以大课总论,传授医患沟通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第二个课时,先以CBL案例教学法导入一个或几个典型案例,介绍基本情况,如患者性别、年龄、疾病诊断,处理过程,产生纠纷原因。其次运用PBL问题教学法,由教师设计若干问题,供学生讨论。同时将听课学生随机分为三组,一组为医师组、一组为患者组、一组为观察评论组。患者组提出问题,医师组解答问题,观察评论组点评医师组回答对与错或需改进的注意事项。一个轮回后,三组学生可互换角色再进行讨论。其间,教师也可分别随机指导三组学生提问、回答、解惑。或是参与医师组,解答患者组疑难问题,或是介入患者组,给医师组设置难度,或是帮衬观察评论组,指出医师组存在不足并提出整改建议。PBL教学模式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锻炼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模式,值得广泛使用[7]。
循证护理信息化教学视角下外科护理论文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11级护理3班和4班护生100名,均为女性,年龄18岁~21岁,平均年龄19.3岁。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名。两组护生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教学方法
两组护生均于入校后第3学期学习《外科护理学》,采用由熊云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为了排除其他可变因素的干扰,两个组的课时数和授课教师相同。观察组护生采用以循证护理为依托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即课前预习、理论知识讲授和课后复习等相应的教学环节。
1.2.2具体教学实施
针灸临床科研的反思
作者:王天俊 单位:英国东伦敦大学
分析了到2009年9月为止符合条件的35篇中文和21篇英文文献,结果是大多数的研究报告(80%)显示针灸有显著的疗效,该系统回顾的结论是“随机临床研究显示针灸对中风的康复是有效的”。但是在2010年第8期的《中风》杂志上发表了英国半岛医学院补充医学部的EdzardErnst博士写给编辑的信[8],这样评论吴的综述:“由于这些(来自中国的针灸)研究反复一再的表明几乎都没有阴性的结果,这让人怀疑其可靠性”(…Chinesestudies.Thesehaverepeatedlybeenshowntovirtuallyneverproducenegativeresults,whichcastsdoubtontheirreliability)。结合自己的综述其结论是:在中风的康复治疗中,针灸是没有依据的(acupunctureisnotanevidence-basedtreatmentduringstrokerehabilitation)。但是在同一期的《STROKE》也发表了WU博士对Ernst博士质疑的回复[9],其中也对此进行了回应,认为系统回顾应该包括来自中文和西方的所有文献。这样的评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西方科学界对中国针灸临床科研的怀疑态度。因此,在西方的针灸综述性的文章很少引用来自中国的论文,即使这些论文是用英文发表的。有些学者也对这样的现象进行了分析[10~11],认为不将来自中文的文献进行系统分析是不公平的。
西方针灸临床科研基本方法和现状
按照西方科学界公认的标准,高质量的针灸临床科研设计方法必须包括双盲或单盲、随机、对照等。但是在针灸如何盲法、如何对照这些问题上,还存在着许多不同的意见甚至争论。目前比较常用的盲法和对照是采用安慰针灸(placeboacupuncture)或者假针灸(shamacupuncture)。现代西方针灸临床治疗方面的研究设计大约有以下几种[12]:临床观察和个案研究、等候病人对照(wait-inglist)、安慰针灸(placeboacupuncture)、假针灸(shamacupuncture)对照、与常规治疗对照、针灸加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对照等。一般认为,只有被称为金标准的双盲、随机、对照实验(double-blindrandom-izedcontroltrial,RCT)才能够提供最为严格的科学依据。双盲是指接受治疗的病人和施行治疗的医生或者治疗师都不知道哪个病人是真治疗、哪个是假治疗或者安慰治疗,最近甚至有人提出了需要三盲,即评价疗效的人员也需要盲。但是这样的标准对于针灸临床研究来说是非常困难的。首先,针灸的治疗需要个性化的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法,而且医生与患者的关系也是临床疗效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最为困难的是如何盲针灸治疗师,就是个非常难于实现的目标。目前西方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主要就是安慰针灸和假针灸。
安慰对照是研究筛选药物常用的一种方法,一般用糖或者面粉代替治疗性的药物,以排除心里安慰的作用。安慰针灸(placeboacupuncture)就是参照了这样的研究方法,用特制的针具,扎在穴位的表皮上,但不刺入皮肤,让没有针灸经验的病人以为自己接受了针灸的治疗。这样特制的针具最著名的是1998年发表在《TheLancet》(柳叶刀)杂志上的那个专用针具[13]。也包括Transcutaneouselectricalnervestimula-tion(TENS),即在同样的针灸穴位上施以电极的电刺激。许多这样的安慰对照研究结果是,真的针灸与这些安慰针灸的疗效没有显著的差别。但是这两种方法都受到了来自中国学者以及部分西方学者的挑战,认为这样的皮肤刺激虽然没有刺入皮肤,但是也已经通过皮部络脉产生一定的经络作用了。
假针灸对照是在真正的传统穴位旁边一定的距离不是传统穴位的地方进针,以此来研究和判断针灸尤其是传统针灸穴位是否有特殊性。多数的研究结论是,传统针灸穴位与假穴位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别[14~15]。也有把非穴位设计在离传统穴位完全不同的位置,比如肩痛的只针小腿上非穴位的位置,其结果是传统针灸优于非穴位对照组[16]。自然的,这样的对照也受到了质疑:距离多远才不是穴位,1cm、1寸、还是1m。而且不是传统穴位的位置上,针灸是否也可能通过其他经络系统对这个经络和穴位产生作用。最近,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对照研究方法。比如针同样一个穴位,比较不使用手法或者不用电刺激与常规针灸同样是否有效。
思考与对策
高等中医院校临床医学
一、明确选题标准,健全质量保障体系
目前,在学位论文选题上,专业学位论文有与科学学位论文相混淆的趋势,有部分论文学术性有余,实践性、应用性不足。按要求,专业学位论文是要重点培养研究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与分析能力。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1998)6号文件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的论文要求是:学位论文可以是病例分析报告或文献综述;学位论文应紧密结合临床实际,以总结临床实践经验为主;学位论文应表明申请人已经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但由于各学校研究生管理部门及导师对专业学位论文的选题认识不统一,甚至不清楚,导致了专业学位论文选题仍存在科学化倾向。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是以临床基础知识为依据,要培养出从事医学专业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的临床“专家”人才,从而体现“知行统一”的特点。因此,我校紧紧围绕这一目标,明确了对专业学位论文的要求,并不断探索、完善其质量保障体系。我校通过制定《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论文的选题原则》,加强导师及研究生管理人员培训;通过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开题、答辩过程管理等途径,更好地引导研究生立足临床实际工作需要,选择恰当的临床问题作为研究课题,避免为了盲目追求高、精、尖的科研项目而脱离临床去从事单纯的基础性研究工作。事实上,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选题要遵循创新与实用的原则,根据所在医院的不同特点,结合所学专业及研究方向,选题可以包括调查研究、病例分析、临床经验总结、前瞻性临床研究、临床观察研究及临床新技术革新等方面。在整个课题设计及论文撰写的过程中,导师应投入更多的精力,同时充分发挥导师组成员的作用,通过多渠道、联合培养的模式,为研究生课题的完成及学位论文的撰写提供最有力的指导和支持。明确选题标准的同时,我们从理顺管理体制、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狠抓学位论文全程管理、创建各种激励机制等环节入手,通过建章立制,将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不断探索并完善专业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
二、加强制度建设,推行逐级管理
截止2013年6月,我校统招研究生已达1234人。为切实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我校大力推行“三级四导”管理体制,即实行“研究生处—院部—学科”三级管理体制;具体培养过程中,以导师为主导,学科为辅导,院部为指导,研究生处为向导。通过这种逐级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保证了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也保障了学位论文质量稳中有升。我校近八年来,先后制定学位相关管理制度近20项,并应用于日常管理中,经过反复实践再行修订,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规范了学位管理,促进了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质量的提高。如我校实行了年度院部考核制度,更好地推进逐级管理体制。从修订导师遴选条件、定期进行导师培训、制定导师考核制度、制定兼职导师管理办法及优秀导师评选等办法入手,制约与激励制度相辅相成,从而加强了导师队伍建设,突出了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主导地位。落实学位论文期中检查,跟踪检查学位论文撰写情况。实行学位论文科研原始资料审核及学位论文双盲评审制度,严把论文评审关。建立优秀论文评选激励机制,积极开展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及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推荐工作,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广大师生的创新与创优热情。修订学位论文答辩相关规定,举行观摩答辩,严格规范整个学位论文答辩程序。实行制度,对研究生科研成果和学位论文质量实现了公开检验。制定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办法,加强了学术道德规范,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学术不端行为。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鼓励研究生申报创新基金项目,提高我校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支持研究生管理队伍、导师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推进研究生培养制度创新,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加强临床培养单位管理与合作,有利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我校通过以上举措,全方位健全管理制度,进行多环节、综合管理,有效保障了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整体质量和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三、提倡研究生“自我教育”,发挥主观能动性
研究生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高层次人才,其培养目标和作为学习者的身份特征决定他的学习特点在于自我教育。但是,由于我国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研究生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有所欠缺,尤其在科研学习方面更显不足,限制了研究生学习成长和培养质量的提高。研究生自我教育是研究生为完善、发展自己而自觉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我们认为研究生自我审视、自我教育的能力增强,科研学习、论文写作等各种能力也随之得到提高。学位论文的撰写,不应是最后一年才提上日程的任务,而应该是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自入学伊始,一个循序渐进筹备的过程。经过三年的自主学习,不断积累,最终将所见、所学、所想、所做汇总,提炼成一篇高质量的学位论文。此外,我们把学术道德规范的“养成教育”渗透到研究生培养的各阶段,通过新生入学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临床教学等过程对研究生进行引导、管理。通过各类培训,告知研究生、导师、各院部及学科管理人员相关管理办法,不断强化学术道德规范,逐级管理,努力引导研究生树立科研诚信意识,防止少数研究生和导师不求质量,以求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从根本上杜绝了学位论文造假现象。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