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理论培训总结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科组三人行教研模式下的教师培训论文
一、问题与设想
笔者主持的教师工作室团队以马克姆•诺尔斯成人学习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将工作室指导教师刘永东的“科组三人行”教研模式嵌入到工作室开展的培训活动中,通过开展自主与合作、示范与引领、研究与反思等培训活动,对该模式进行应用与发展,构建出一种教师培训的基本模型,让参与培训的教师和工作室团队成员达成相互学习、交流和相互促进彼此专业持续发展的培训目的。
二、模式建构与实施案例
1.理论基础。
由于年龄、心理等方面的差异,成人具有与儿童和青少年不同的学习特征。美国著名成人教育家马克姆•诺尔斯认为,成人学习具有五个方面的特征:强调学习者的独立性、已有的生活经验、以需求和问题为中心、学习动机多样化。成人在学习活动中自主性和独立性取代了对老师的依赖,成人在学习活动中更希望决定自己的行为,并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由此,在成人培训中,不应把知识灌输给成年人,而应视其为学习伙伴,采用相互探讨、交流的培训方式。成人的经验,是学习的宝贵资源,不仅可供其个人在学习中充分利用,同时还可互相利用,取长补短,通过共同探索,能丰富集体的认识。另外,成人学习者的学习主要是为了适应社会和生活的需要,他们很了解自己的学习需求和目标,因此做好培训分析,了解成人学习的需要是开展培训的基础。而“科组三人行”教研模式运作正好与成人学习具有五个方面的特征相吻合,它本是教研组教研运作的一种活动模式,是指三所学校联盟或者同一学校的三个年级集备组,按照固定的教研模式,以问题为起点,共同制定活动内容和方案,协作组织有序的教研交流活动。由于该模式具备可行性和操作性,又与马克姆•诺尔斯成人学习理论相呼应,因此,工作室团队尝试利用该模式进行开展培训,并对模式进行完善和发展。
2.模式建构。
在模式建构之前,对以下两方面进行思考:首先是需求分析与目标内容的确定。学员需求的调查分析是培训的首要环节,是培训的基础。调查分析的内容包括:培训对象的起点水平、学习动机、工作中的需求等。由于培训的对象是成人,因此还要根据成人学习的特点,通过多种途径与培训对象建立联系,对培训需求进行沟通,明确培训者希望达成的学习目标。在此基础上,确定培训目标,设计培训内容,创设学习、交流、共享的环境。其次是实施过程与评价总结。根据既定培训计划实施,把培训实施流程设计为五个环节:自主与合作、对话与交流、示范与引领、研究与反思、总结与提升。五个环节的实施顺序将结合具体培训内容的特点进行灵活的调整。并对过程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反馈学员的学习情况,了解培训的满意度以及对培训的改进建议。基于以上思考,结合笔者主持的教师工作室团队开展的“广东省2012年省级骨干教师的跟岗学习”培训活动,对“科组三人行”教研模式进行应用与发展研究,在教师培训中通过构建可操作性强的操作流程,系统地、有效地设计培训过程与实施培训方案,探索出一套有效的、可操作性强的教师培训模式。
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教研成果研究
摘要:
骨干教师在成果提炼时存在着成果的理论基础薄弱且以经验型成果多、理论型成果少等具体问题与困境。为此,培训者设计了“教师论坛”“自选导师”和“主编面对面”三个工具,针对教师成果提炼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干预,帮助他们进行凝结式的成果提炼。凝结式成果提炼应遵循自下而上的教师成果生成规律以及以教师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作为研究者自主性的原则。
关键词:
骨干教师;教研成果;凝结式提炼
根据钟祖荣教授对教师发展阶段的划分,市级骨干教师处在“发展期”和“创造前期”,其在教学上的特点是经验丰富,有一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特色,但还不够系统深入;其发展诉求是总结和提炼教学经验和思想,开展教育研究或实验,全面提高教改和教科研能力。针对这一诉求,笔者在2015年语文市级骨干培训班特别应用了凝结式成果提炼策略,即在培训过程中以成果提炼为目标,在为教师提供专时专用的写作时间保障的基础上,通过设计“教师论坛”“自选导师”“主编面对面”等契合骨干教师教研成果提炼内在规律的干预手段,帮助他们将成功的教学经验、散在于日常教学中的教学实践智慧凝结为可视化的成果。实践表明,凝结式成果提炼策略在帮助骨干教师教研成果提炼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骨干教师教研成果提炼的困境
“教师成为研究者”这个理念看起来很美,但操作起来却并不容易。在对100名北京市语文学科骨干教师关于教研成果提炼所遇困难的问卷调查中,笔者发现,教学任务繁重、工作琐事太多、没有时间和精力坐下来提炼成果等是骨干教师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理论基础薄弱、缺少发表渠道也相对比较突出;而书面表达对语文骨干教师来说并不是突出困难(认为有困难的人占39%,没有困难的占61%)。骨干教师已有的成果现状是怎样的呢?笔者对2015年北京市语文骨干教师研修班中23位学员的原有教研成果进行整理分类后发现,骨干教师已有教研成果呈现出“一多一少”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教学经验描述类、教学设计类成果多,分别占全部成果的43.5%%和30.4%。二是有理论支撑的教研成果少,如借助一些理论观点解释教学案例,或对语文教学有比较系统的阐释和思考的案例分析与教学论文,则仅分别占21.7%和4.3%。由经验型向理论型成果的提升是骨干教师教学成果提炼所面临的更深层的困境。基于此,笔者在语文市级骨干培训班特别应用了凝结式教研成果提炼,为骨干教师提供专时专用的写作时间保障,通过设计具体的干预工具,帮助骨干教师突破成果提炼困境,促进经验型成果向理论型成果的提升与转化。
案例教学干部教育培训应用
摘要:
案例教学作为理论与实践相契合的一种教学方法,是提高培训效果进而提高参训人员能力的有效途径。更新教学观念,培养一支案例教学师资队伍,规范案例编撰及教学流程,建设案例库等,是税务干部院校应用和推广案例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税务干部培训;案例教学;教学方式创新
深化干部教育培训教学改革,创新培训方法,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是税务干部教育培训发展的新要求。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第三十条提出:干部教育培训应当根据内容要求和干部特点,综合运用讲授式、研讨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明确要求: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加大案例教学比重,2015年前省级以上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案例课程占能力培训课程的比例不低于30%。《全国税务系统贯彻<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实施办法》第二十五条提出:税务干部教育培训应加强研究式教学,加大案例式、体验式教学的比重,开展专项培训和个性化、差别化培训,因人施教,增强教育培训的吸引力和效果。第三十六条要求税务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加大教学案例库的建设,将税收工作中的典型事例编写成案例,应用于教学。案例教学是以教员应用相关的理论与知识,通过引导学员对实际发生的典型案例进行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以提高学员界定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实践证明,案例教学作为理论与实践相契合的一种教学方法,是提高培训效果进而提高参训人员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某税务干部学校近年来推进案例教学为切入点,通过研究,旨在总结出一套适合税务干部院校需要的具有操作性的案例教学基准和流程,为兄弟院校开展案例教学提供参照。
一、案例的选取及编撰
实施案例教学,除了有掌握了案例教学理论和方法的“巧妇”外,还要有巧妇可炊之米。这里的“米”就是教学案例。教学案例的选编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案例教学能否成功。
基础教育校本培训认知
本文作者:苏红芳 单位:环县环城小学
一、积极争取参加多样化的校长培训及二次培训工作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呼唤高素质的校长队伍,校长培训、促进校长专业成长是提升校长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校长培训直接影响校长队伍建设及教师队伍建设。因此,我们积极争取参加国家、省、市、县组织的多样化的校长培训活动。近几年来,我们的校长先后参加了《中英项目》、《中欧项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等十多项,20余次的培训活动。提高了校长的理论素质,让校长学习到了科学有效的教育管理理论和信息。回校后对骨干教师进行二次培训工作,其培训模式为:通过分析确立培训目标———确定培训核心课程———校长授课———研讨交流———提交学习体会———实践操作运用———教学实践反思。
二、坚持组织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参加上级培训及二次培训活动
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源于学校教育教学的第一线,熟悉本校教育教学实践,由他们组成的培训符合学校的实际,符合“校本培训,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和基于学校”的原则,既能锻炼提高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队伍积极主动地学习理论,大胆科学地实践,促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又能使广大教师受训得到实惠,同时又为学校节省了经费。这种培训模式,注重联系实际,重视学员的参与性,着眼于骨干教师及教研人员应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学校日常教学及班级管理中较复杂的实际问题。回校后,组织他们对学校全体教师进行二次培训活动,这种培训活动的主要模式为:围绕培训目标精选培训案例———小组合作现场分析研讨———全体教师选小组代表交流———指导教师总结反馈。
三、抓校本教研,促教师专业成长
校本教研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总结,理论提升,规律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推进措施和策略。校本教研活动中,我们积极组织专业人员参与并开展实质性的研讨,具体地说就是引导教师研究,为教师服务,对教师的研究进行指导。“研究”就是从学生、教师、学校的实际出发,深入了解,分析研讨新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其前提是指导教学、服务于教学。“服务”就是教研机构要增强服务意识,为课程改革服务,为教学改革服务,为教师发展服务,为行政决策服务。“指导”就是对学校教学和教研的指导。
基层职工教育培训之见
一、企业基层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现状
形式单调刻板,缺乏创新意识,不能充分调动职工参与的积极性一些基层企业单位仍沿用传统的教育培训方法,没有随着职工特点和要求的变化更新培训内容、改变培训方式方法,不关心企业需求,不挑选培训对象,不看培训效果实效,只是为了培训而培训,缺少内容、形式的创新,只求完成培训任务。以致教育培训内容陈旧、形式单一、缺乏实效,教学双方的积极性不高都受到了影响。
二、企业教育培训工作的相对措施
(一)基层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要主动适应企业改革形式,建立适用的培训、考核制度,使其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根据基层企业单位自身的工作要求、各工种的特点,建立起近期的、远期的教育培训目标。设立基层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管理小组,由单位主要领导负责,对职工教育培训的内容、形式、培训密度、监督考核、效果等进行讨论,随时修正和完善这项培训制度,并对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提供场地、器材、经费方面的支持。教育培训考核结果与经济奖惩及人才使用选拔挂钩。对在教育培训中迟到早退、无故缺席的情况,在季度奖惩中予以一定的处罚,确保培训工作的有序实施;再评先选优及后备干部选拔中,将教育培训中的表现与成绩作为一项重要的参考项目,促进了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采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教育培训模式基层企业单位培训职工的目的,就是提高其工作技能,增强其在实践工作中的能力,因此,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模式是最有效的培训模式。通过定期的各工种专业理论学习;加强指导日常工作中的“岗位练兵”、“师徒帮带”;再结合聘请企业以外专业人员给企业职工讲课、全员参与各种层次的技能大赛等多样化的培训,大大促进了企业职工的专业理论与技能素养的提高,也使得基层职工教育工作逐步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性强的、操作性强的职工教育应用体系。
(三)利用现代技术保持培训内容的最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企业信息咨询平台,并通过专兼职的信息人员对基层企业的各类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以确保基层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内容的更新。新员工对现代信息接受较快,可以让他们负责部分工作,同时,在基层单位内部成立相应的网页,免费向企业职工开放,让企业职工可以依据自身的兴趣和需求自由查阅,进行自主学习。
(四)善于研究和总结,形成实用性强的自有企业职工教育培训体系基层企业的教育培训工作,较强的重复性,比如新员工的教育培训、季节性安全教育培训、初中高级技工考核培训等等。形成实用性强的自有企业职工教育培训体系对基层单位的职工教育工作来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建立起自由企业职工教育培训体系,可使基层企业任何一项职工培训工作,不管由谁来具体操作,都有可借鉴参考和提供指导意见的蓝本,减少了之后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中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支出。
供电企业案例教学培训与案例库建设
摘要:案例教学是一种先进而高效的教学方法,非常适合于开发分析、综合及评估能力等高级智力技能的培养。而电力行业是个技术高度密集性行业,也是个高危行业,供电企业员工在检修诊断带电作业的线路设备故障时,急需提升综合分析及评估能力,而案例教学法不失为最佳选择。建设供电企业自已的案例库,无疑会更有利于企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和资源的共享。
关键词:供电企业;案例教学;案例库建设
0引言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到来,资讯信息大爆炸,从事培训教学工作的培训师们也遇到了越来越棘手的问题,如何吸引参培学员的注意力,保持听课的意愿,除了需要培训师在备课上下功夫之外,还有就是改变培训教学方式,尽可能让学员参与其中,变被动为主动,而案例教学法不失为一个非常好的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的作用
1.1案例的含义
最初起用“案例”一词,是医学界对医案及个别病例的统称,有个例、实例、个案等几种提法,是人们对生产生活当中所经历的典型、富有多种意义的事件陈述,是人们所经历的故事当中的有意截取。根据案例,可以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挖掘发现,从中寻找带有规律性、普遍性的成份供借鉴。案例都是真实发生的典型事例,必须具有可信度;案例不是对某一过程,某一情景的简单记叙,应有情节,有疑问,有高潮,具有很好的吸引力和可读性及启迪作用。
企业教育培训措施探索
一、企业基层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现状
一些基层企业单位仍沿用传统的教育培训方法,没有随着职工特点和要求的变化更新培训内容、改变培训方式方法,不关心企业需求,不挑选培训对象,不看培训效果实效,只是为了培训而培训,缺少内容、形式的创新,只求完成培训任务。以致教育培训内容陈旧、形式单一、缺乏实效,教学双方的积极性不高都受到了影响。
二、企业教育培训工作的相对措施
(一)基层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要主动适应企业改革形式,建立适用的培训、考核制度,使其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根据基层企业单位自身的工作要求、各工种的特点,建立起近期的、远期的教育培训目标。设立基层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管理小组,由单位主要领导负责,对职工教育培训的内容、形式、培训密度、监督考核、效果等进行讨论,随时修正和完善这项培训制度,并对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提供场地、器材、经费方面的支持。教育培训考核结果与经济奖惩及人才使用选拔挂钩。对在教育培训中迟到早退、无故缺席的情况,在季度奖惩中予以一定的处罚,确保培训工作的有序实施;再评先选优及后备干部选拔中,将教育培训中的表现与成绩作为一项重要的参考项目,促进了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采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教育培训模式
基层企业单位培训职工的目的,就是提高其工作技能,增强其在实践工作中的能力,因此,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模式是最有效的培训模式。通过定期的各工种专业理论学习;加强指导日常工作中的“岗位练兵”、“师徒帮带”;再结合聘请企业以外专业人员给企业职工讲课、全员参与各种层次的技能大赛等多样化的培训,大大促进了企业职工的专业理论与技能素养的提高,也使得基层职工教育工作逐步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性强的、操作性强的职工教育应用体系。
(三)善于研究和总结,形成实用性强的自有企业职工教育培训体系
视频反馈在儿科护理实习生规范化培训
[摘要]目的:分析视频反馈教学方法在儿科护理实习生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我院儿科实习生126名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教学法,实验组接受视频反馈教学法。比较两组实习生的综合能力考核成绩及培训教学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医患沟通、文献检索及团队协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带教管理满意度95.24%(60/63)高于对照组的69.84%(44/63)(P<0.05)。结论:视频反馈教学法可提升儿科护理实习生综合护理能力考核成绩,提高教学满意度。
[关键词]视频反馈教学;儿科;护理实习生;规范化培训;满意度
儿科属于临床专业性很强的独立学科,在儿科护理过程中,患儿病情变化快而急,加之患儿缺乏语言沟通能力,无法准确地诉说病情,给护理工作带来极大挑战。视频反馈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培训方式,通过智能手机、数码高清摄像机等智能设备录制儿科护理视频作为教学材料,要求实习生在反复观看护理视频的过程中,对护理内容进行思考、总结和反馈,加深其对儿科护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有效提高儿科护理实习生自主思维能力及实践操作技能[1]。鉴于此,本探究探讨视频反馈教学法在儿科实习生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总结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选择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我院儿科实习生12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63名,均为女性;年龄20~33岁,平均年龄(26.41±6.18)岁;实验组63名,均为女性;年龄19~32岁,平均年龄(25.98±6.10)岁。两组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二)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教学。带教老师讲解儿科护理真实案例,给予答疑和指导,后带入科室讲解儿科护理流程、规范。实验组接受视频反馈教学法。(1)根据实习生考核成绩分组,5~6名分为1组,成绩优秀实习生暂代组长职务,教学以小组的形式开展。(2)由带教老师进行儿科护理理论知识讲解,示范儿科护理的规范性实践操作,并将整个培训过程通过手机或数码高清摄像机录影,培训结束后将录影视频文件上传教学微信群,确保每一位实习生都能下载并观看培训视频。(3)要求实习生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自主学习,对培训内容进行思考、总结,并通过微信群反馈给带教老师。(4)带教老师组织实习生进行分组讨论,并对讨论结果进行评价,更正、指导实习生在反馈内容中出现的错误及不足之处,规范实习生护理实践操作细节。
(三)观察指标。1.综合护理能力考核。由带教老师组织考核,包含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医患沟通、文献检索及团队协作等5项内容,每项评分各20分,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表示综合护理能力越高。2.满意度调查。采用《满意度调查量表》评估满意度,Cronbach'sα=0.805,满分100分,十分满意:评分≥90分;较满意:评分80~89分;不满意:评分≤79分。满意度=(十分满意+较满意)/人数×100%。(四)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