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理科专业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护理科研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护理学上升为一级学科后,更需要护理科研的支持来推动学科的发展,护理科研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护理本科生作为护理事业的主力军,培养其科研意识,提高其科研能力,显得非常重要。国家教育部将本科护生的培养目标规定为“能在护理领域内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和护理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从中可见国家对本科护士科研能力的重视。但目前本科护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缺乏连贯性与系统性,即基础培训、护理研究的课程教学、科研实践三者之间没有形成有机的结合,导致本科护生知识结构松散,科研能力难以得到系统性培养。笔者试图通过对本科护生护理科研认知现状的调查,为本科《护理研究》课程的教学改革如教学内容的分配、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自制调查问卷对郑州大学104名08级护理本科护生进行调查,其中男10名,女94名,填写后当场收回,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2结果 2.1护理科研的重要性 83.7%(87/104)的学生认为学习科研知识很重要或重要。92.3%(96/104)的学生认为培养和提高护理科研能力很重要或重要,88.5%(92/104)的学生认为护理科研对临床护理工作有促进作用,91.3%(95/104)的学生有做护理科研的打算。2.2学生利用图书馆情况74.0%(77/104)的学生经常从图书馆借书,92.3%(96/104)的学生借的是中文书籍,62.5%(65/104)的学生借的是护理及医学书籍,45.2%(47/104)的学生经常上网查阅资料。 2.3参与科研活动情况 18.3%(19/104)的学生参加过护理科研学术会,36.5%(38/104)的学生参加过护理科研小组,34.6%(36/104)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写过护理科研文章,1.9%(2/104)的学生已发表过护理科研论文。 2.4科研实践步骤困难程度排序 科研实践步骤困难程度依次为:选题>科研设计>资料收集>统计分析>论文书写 2.5《护理研究》课程的考核方式 53.8%(56/104)的学生赞成开卷考试,46.2%(48/104)的学生赞成实践考试,同学们都不赞成闭卷考试。 2.6有无必要书写毕业论文 55.8%(58/104)的学生认为有必要,21.2%(22/104)的学生认为无所谓,23.2%(24/104)的学生认为没必要。 3结论 3.1大部分学生认为护理科研很重要,但参与科研活动较少 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认为护理科研很重要,但由于实际条件的限制,参与科研活动较少。另外大部分学生经常从图书馆借书,还经常上网查阅资料,说明本科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从图书馆借的书大多为中文书籍,说明一方面护理本科学生的英语尤其是专业英语的能力尚需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需鼓励学生给自己施加压力,进一步拓宽眼界。 3.2《护理研究》课程的教学方式和内容需要改革 笔者曾尝试在《护理研究》教学中应用课题作业法,学生反映良好[1]。在《护理研究》学习结束后,调查学生在科研实践中各步骤的困难程度进行排序。结果显示:选题>科研设计>资料收集>统计分析>论文书写,说明选题和科研设计仍然是学生感到最头痛的,这与医院的调查结果相一致[2]。而马芳等的调查结果也显示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主要问题包括选题太大、范围太广,选题陈旧、无新进展[3]。说明选题问题尤其值得重视,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加大这部分内容的授课课时,尽量采用实例进行生动形象的教学,通过实例给学生更多的参考,启发学生的思路,拓宽学生的视野。 3.3《护理研究》课程的考核方式需要改革调查 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赞成开卷考试或实践考试,不赞成形式死板的闭卷考试。以前采用了闭卷考试,虽然可操作性强,但是对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帮助不大,因此以后应尝试多种考核形式相结合。另外大部分学生认为书写毕业论文有必要,可以考虑将课程的考核和毕业论文结合起来,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自由选题,写出开题报告,教师根据报告质量给出评分,第二阶段在学生实习结束后根据其上交的完整的论文给出评分,两次成绩相加,即为该课程的总成绩。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可以给学生一定压力,使学生在实习时既要勤于思考和练习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同时也更好掌握了论文的书写格式,学以致用,为以后的科研工作做准备。 3.4学生的建议 在问卷调查的最后,学生还提了一些教学相关建议。如:①增加学生到图书馆实践的学时数;②应适当介绍医学科学进展和医学科学的先进方法;③适时增加实践课(如到病房进行资料收集的实习);④多介绍优秀科研设计,多分析科研文章等;⑤增加计算机软件(如SAS、SPSS等)及上机实习的机会;⑥安排科研讲座,请科研专家介绍科研经验。这些建议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尝试采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职业技术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现在培养的护理本科生不仅要具备基本的护理技能和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管理、教育、科研的能力,因此更应注重对学生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通过本次调查,了解了学生的一些现状及需求,获得了一些教学相关建议,从而为本科《护理研究》课程的教学改革如教学内容的分配、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护理人员医院护理论文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荆州市7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其中市级医院2所(S1、S2),县级医院5所(X1~X5),共计2567名护士作为本次调查对象。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式,对荆州市所辖的7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10~2012年护理科研开展情况进行调查,为保证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全部资料实行原件查看,由护理部将所有发表的论文期刊、科研课题下达文件、课题登记证书及著作等原件集中存放备查,调查内容包括:全院护士数、数、统计源期刊篇数、专著、承担省市级科研课题、科研成果以及专利情况。
1.2.2统计学方法
广告学研究成果研讨
作者:黄硕 初广志 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
研究缘起
任何学科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积累数量庞杂的学术成果。这些成果在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等方面的价值都值得探究。为此,整理学术发展脉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既有学术史方面的价值,又可以对当前的研究提供借鉴。走过三十年历程的我国广告学正处于这一阶段。部分学者已经从新闻传播类、广告类期刊上的学术文章以及硕士论文入手,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梳理了国内广告学术研究的发展轨迹。归纳起来,这些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两类:
(一)梳理广告学术发展轨迹以定量研究手法进行历时分析,描绘广告学术研究文章在数量与分布、研究主题、论文著者、原载刊物及其他方面所体现出的特点,并对中国广告学术研究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加以阐释,揭示出我国广告事业的阶段性发展历程。例如,何佳讯、王智颖分析了《中国广告学研究20年主题分布与阶段演进》[1];姚曦、李名亮选取了1979-2002年《全国报刊索引》收录的共计2375篇广告学文献,统计了广告学论文的发表时间、著者、研究方法、研究取向、研究主题及刊载情况,对中国大陆广告学论文研究现状做了详细的评析[2];于静对广告学期刊论文的数量及主题分布、著者及机构、期刊类别及核心期刊进行了定量分析[3];郑欢在分类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广告三大学术期刊在2008年所发表的学术研究文章的研究方法[4]。
(二)对广告学术研究的反思和规范李彪通过对1995-2007年我国四种主要新闻传播学术期刊的考察,发现大量的文章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为主,尤其是思辨论证法,而定量方法很少运用[5];丁俊杰等对1979-2008年我国五种主要新闻传播学术期刊的梳理,指出广告学术论文研究方法简单陈旧、论证深度不强、缺乏实质性理论突破等问题[6];杨柳基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新闻与传播》的统计和分析,认为我国广告业存在“重术轻学”、研究领域不平衡、广告专业学术期刊缺失等问题[7]。此外,彭子玄基于对1998到2006年九年间美国《广告杂志》杂志的内容分析,从研究主题的变化预测了西方广告理论研究的发展[8];郑欢等基于传播类博士论文选题的实证研究,对传播学“5W”领域的研究进行了评述[9]。可是,目前关于广告学博士论文的研究仍是空白。在正常的学术环境下,博士论文的研究主题、方法和结论应代表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和最高水平。
研究思路
本研究试图以历年的广告学博士论文为对象,从研究主题分布、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参考文献的专业性、学科之间的交融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本文所提到的广告学博士论文,包括研究者所能搜集到的不同学科以广告为研究对象的论文。
中文期刊卓越发展路径探究
摘要:分析期刊自身不足,通过查阅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数据,发现该刊论文学术影响力在学科内处于领先水平,学术质量稳定,但在论文推广传播方面的工作不够。下一步需采取针对性措施,促进论文的传播,进一步提高该刊国内外学术影响力,向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目标迈进,同时也为其他中文梯队期刊提供借鉴。
关键词:卓越行动计划;梯队项目;世界一流期刊;出版传播
一、引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1],中国科协等七部委联合制定了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2019-2023年)框架方案,以推动我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该项目包括7个子项目,其中梯队期刊项目择优遴选200种(中、英文科技期刊各100项)具备一定办刊基础和发展潜力的科技期刊作为支持对象,入选的期刊无一不是该领域内的优秀期刊。2019年11月《中华护理杂志》凭借多年的积淀和优异的办刊成绩,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梯队项目。《中华护理杂志》创刊于1954年,是历史较为悠久的中文期刊,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2019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中华护理杂志》继续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综合评价总分位列学科第一,在全国2049种自然科学科技核心期刊中排名位次上升至第4位,显示了《中华护理杂志》卓越的学科影响力。虽然在国内本领域具有权威地位,但对比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定义[2],《中华护理杂志》成为世界一流期刊任重道远。如何发现自身不足,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向世界一流期刊迈进是《中华护理杂志》未来5年的目标,也是所有入选梯队项目期刊的共同目标。本文以《中华护理杂志》作为中文权威期刊的代表,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也为其他中文梯队期刊提供借鉴。
二、期刊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参照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为期刊设定了文献计量学目标。中国科技期刊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是从不同角度反映科技期刊的主要特征,涉及多个不同方面,期刊编辑出版者也可以从这些指标上找到自己的特点和不足,从而调整期刊的发展方向[3]。本研究查阅2018和2019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4-5]本学科各核心期刊数据,通过比较指标变化,分析我刊目前存在的不足和未来发展的方向。通常来说,期刊综合评价总分越高,说明该期刊在所在学科内相对的综合学术质量和影响力水平越高。近年来中信所采用核心总被引频次、核心影响因子、核心他引率、基金论文比、引文率、开放因子等6项指标来计算综合评价总分。
(一)本刊论文学术影响力在学科内处于领先水平。在27种护理学类科技期刊中,有9种入选2018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有10种期刊入选2019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本刊核心影响因子、核心总被引频次在2017年和2018年一直保持在学科排名第一的位置,充分反映了本刊论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编辑质量。多年来我刊在保证期刊质量方面可谓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严谨认真,坚持“内容为王,质量第一”,严把学术质量关,严格执行外审双匿名审稿、专家集体定稿,积极策划专题,编辑出版阶段严格执行三审三校,期刊出版后积极落实审读制度,保证期刊质量的持续提升。经过如此严格的流程,刊出的论文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也得到广大护理界同仁的认可与厚爱,均以能在我刊上刊登文章为荣耀。
基层民营医院护理科研绩效管理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科研绩效管理对基层民营医院护理科研的推动作用。方法制定护理科研绩效管理制度,成立科研小组,加强护理人员科研培训,提高科研能力,比较实施绩效管理前后三年的科研效果变化。结果实施科研绩效管理3年,护理论文、市级继续教育项目、护理新项目、新技术增长幅度分别为543%、453%、367%,学术交流、专利、科技课题、科技成果评价、护理用品创新大赛分别实现了零突破。结论实施护理科研绩效管理,科研效果显著,通过不断完善考核机制,达到护理科研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基层民营医院;护理人员;护理科研;绩效管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因此对护士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精准医学的发展,也对护理创新提出来更高的要求[2]。但在基层民营医院,受护士的学历层次、职业认知、信息交流,医院的重视程度等诸多因素影响,使护理科研相对滞后,严重影响医院护理专业的发展和护士整体素质的提高。为了提高我院护理科研水平,我院2015年11月开始实行护理科研绩效管理,经过3年的努力,取得一定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我院是一所二级乙等民营综合医院,实际开放床位420张,临床科室15个。全院共有护士300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占比27%;护师以上职称占比22%。
1.2方法
应用化学培养策划构建的探讨
作者:房晓敏 徐元清 丁涛 任艳蓉 单位: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压缩四大化学基础课学时,合理配置先修后继顺序河南大学原有的应用化学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模块和化学专业基本相同。四大化学及其实验课时充足,基础非常扎实。但是,由于课时太多及先修顺序问题使得后续专业方向课程及专业选修课程的学习压力较大。造成第六学期和第七学期学生课业繁重,影响其考研、找工作及实践课程的学习;另外,专业课程完全地偏于理科,达不到理工结合,也缺乏特色。四大化学课程中存在的重复交叉内容,也很有必要进行删减、理顺。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也发行了相关指导草案,使得在保障四大化学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压缩学时成为可能。压缩四大化学学时,依照无机、分析、有机、物化的合理顺序依次排课,并在前四学期内完成全部教学,给后续以四大化学为基础的应用化学专业课程提供时间和空间。如无机化学及实验的学时压缩为54+36,在第一学期完成全部教学。分析化学及实验压缩为36+36学时,第二学期开课。同时,增设《仪器分析及实验》课程,共72学时,其中讲授36学时,实验36学时。这主要是因为目前仪器分析在工业生产和科研中广泛应用,要求必须加强此课程。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都为108学时,分为(一)和(二)分别提前到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开课,相应实验和课程同学期开设,并在第五学期前完成全部四大化学基础课程。
增设必要工科基础课程,夯实工科基础应用化学专业兼具理科和工科的特点,需要有坚实的化学基础理论还需要兼具必要的化工基础理论。原有的《化工基础及实验》是为非工科化学类专业开设的基础课程,已远远不能适应目前应用化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因此,必须采用化工基础理论课程———《化工原理及实验》取代原有的化工基础及实验课程。《化工原理》是以四大化学为前修课程的一门化工基础理论课程。开设学时设定为72+36学时,分别在第四学期和第五学期开课。《化工原理实验》课程设置36学时,第五学期开课。此外,工科学生的培养,尤其是化工方向,离不开相应的电子电工学基础以及工程制图或化工制图等方向的课程。在保证数学、物理等学科基础平台课程的基础上,必须在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中增设《电子电工学及实验》和《工程制图》课程及金工实习环节。《电子电工学及实验》设置共72学时,其中36学时讲授,36学时实验,第三学期开课。《工程制图》设置为54学时,第三学期完成课程教学。金工实习2周,第五学期进行。
开设“宽口径”专业选修课程模块应用化学还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学科。从全国重点高校的应用化学专业培养方案来看,各个高校的专业课程体系特色模块差异较大,但是都体现自己的科研特色。例如北大,具有核药物化学、辐射化学和辐射高分子、超分子化学与材料、新能源与材料和核环境化学5个特色研究方向,并开设应用辐射化学、应用放射化学等方面的选修课程。因此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必须和学科科研特色结合起来,开设相关课程。根据自身学科科研特色以及师资力量,我们设置3类可供选择的专业选修课程:偏向理学的应用化学方向模块课程、偏向工科的专业方向模块以及高分子材料方向模块。此外,根据目前我院教师们的学术专长、特色研究方向和未来发展趋势,开设了应用化学前沿讲座、日用化学品、阻燃技术,农药化学、高分子助剂及应用、染料化工与助剂、催化原理、精细化学品开发与设计等选修课程,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分享老师们研发产品的经验、教训以及研发思路。
以“大论文”为抓手,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应用型综合人才的重要环节。在强化“基础课程实验—专业实验—金工实习,工厂见习和顶岗实习—毕业论文”多层次课内实践教学体系[2]的基础上,我们采用以毕业论文环节为抓手,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论文是本科生人才培养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对于保证人才质量、与人才市场对接是至关重要的。针对目前毕业论文环节设置不合理,时间短,任务重,监管不严的问题,我们采取“大论文”措施改革毕业论文环节,通过延长时间,注重过程,加强监管,使其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平台。“大论文”之“大”主要体现在:思想意识上对毕业论文重视程度的提高;毕业论文要求的拔高;毕业论文时间的增加;毕业环节和专业课程的关联与衔接更加密切;学生能力培养也更加综合、立体等方面。首先,毕业论文开始时间提前到第五学期,在学生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完之后,即对学生开展毕业论文要求的教育,同时结合学院教师科研特色开展专业研究方向介绍,开阔学生视野,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双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课题和指导老师。然后根据课题,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使学生有目的地选修必要的专业选修课程,为进入课题研究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结合第五学期设置的文献检索课程和专业英语课程,在相关课程教师和课题指导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围绕自选课题进行相关文献信息的检索,和专业文献的阅读与翻译,相应考核成绩分别记录为文献检索及专业英语的课程成绩。第六到第八学期,学生进入实验室,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课题的初步探索。并在课题老师的指导下继续选择必要的专业课程进行学习。这个过程中,实施论文中期检查回报和毕业答辩的监管。严格管理程序,设置必要的奖励机制和淘汰机制,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热情。
增加学生选课自由度,逐步实现自我规划,自我培养
核心期刊的判断标准
目前国内出版核心期刊目录的主要有四个机构: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北京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
1、《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资助,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办。核心库的来源期刊经过严格的评选,是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扩展库的来源期刊也经过大范围的遴选,是我国各学科领域较优秀的期刊。学科范围:理、工、农、林、医及管理科学。来源期刊表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核心库期刊:645种(以*号为标记);扩展库期刊:351种。该库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推选人、自然基金委资助项目后期绩效评估等指定查询库;自然基金委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查询库。
2、《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
由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主办。收录中文科技核心期刊1200多种。学科范围:自然科学领域各个专业。该数据中心每年根据数据库论文收录数量国内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各单位、各部门科技排名情况。我校科技处公布的“北京交通大学论文分类标准”中理工类中文期刊即参考了该数据库收录核心刊情况。
3、《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主持编纂。收录中文核心期刊1571种。学科范围: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各个专业领域,分属七大编75个学科类目:第一编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第二编经济第;三编文化、教育;第四编自然科学;第五编医药、卫生;第六编农业科学;第七编工业技术。每种核心期刊均有详细的书目信息和对期刊内容的简单介绍。该“核心刊目录”综合性强,在高校范围内影响很广泛。
高中政治教学问题审视与对策
摘要:新课改和考试制度改革造成高中政治课教学内容增加与授课时间减少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又给高中政治课教学带来很多普遍性问题,也给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中政治课教学带来一些特殊问题:全区高中政治课安排普遍不够科学,政治教师对教材体系与内容的把握、理解与阐释不够深刻,教学目标与能力培养目标体系不够完善等。这些问题严重降低了政治课教学的效果,因而有必要采取高中政治课时安排因时因地因人而异,高等学校与各地市高中共同商讨教学法和培养目标,提高政治学科地位、教师队伍数量和质量,发挥集体力量教学等措施化解这些问题。
关键词:高等教育视角;农村高中政治教学;问题;对策
有效的高中政治教学不仅为我国高等院校思政专业选拔人才提供直接的知识、能力准备,而且能有效培养高中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基于此,有效的高中政治教学不仅是高中政治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也理应成为高校思政教师、学工干部研究的对象,并且从理论上看,高校思政教师、学工干部研究高中政治课教学具有一定的思维高度和明显的优势。但因高中政治教学与高等院校思政专业教学之间存在着差异性,导致两者之间互联互通受阻。高等教育视角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研究成果非常少见,期刊网上从高校思政和管理的角度研究高中政治课教学的论文仅为《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中政治课教学有效衔接问题研究》1篇,可见从高等教育视角反思高中政治课教学的目的与价值、教学的有效性等问题,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一、高中政治教学问题审视
1.高中政治课统筹安排的整体性有待提高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政治教材的内容与编排、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目的和要求,甚至政治课程内部不同科目的课时安排等整体上出现了民族性、地方性和学科背景等差异,这些差异在我区不同级别、不同地区的高中政治课教学中也同样存在,它虽然具有因材施教的优越性,但这种差异性明显加大了高校思政教学和学生管理的难度,所以从高等教育视角审视高中政治教学统筹性的缺失,就必然要求全区政治课教学需在区教育厅统一指导下,不断调整和改善,以求全区高中生政治素养培养的统一性。20世纪90年代,高中政治课程安排顺序是高一《经济常识》,高二《哲学常识》,高三《政治常识》,在高三第二学期期末安排毕业会考,会考成绩直接决定是否顺利毕业。同时政治课成绩纳入高考总分,决定学生的升学。所以,此时的政治教师无论在社会上、还是在学校内部均具有较高地位。但在21世纪初的新课改后,学业水平考试提前到高二期末、且理科高考生的政治分数不计入高考成绩,虽然全区大部分高中政治课教学的教材内容、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目的和要求、政治课程内部不同科目的课时安排等均还是以区教育厅的相关规定为行动指南,但各校、各专业的师生对待政治课教学的态度则大不相同。如大部分普高以每周10节课为满工作量,而有些名校、集团化高中则因生源充足、引进或留用政治教师人数较少,所以要求每周12节、14节才满工作量,这种满工作量的规定就反映了各校管理者和各专业师生对待政治课的态度,从而给各校政治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造成不良的影响。并且这种差异性随农村高中数量减少,高中城市化、集团化、名校化现象日趋普遍日益加剧,名校和集团化高中每周12节、14节才满工作量的规定日趋普遍,远远超过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课程的课时满工作量规定,使政治教师的收入相对减少,同时也加大了他们的身心压力,严重影响政治教师的身心健康。且各校的政治课课时数量及其排课行为还随学考结束时间进行动态调整,学考前后的课时安排差异性较大,在有学考和高考的学期,政治课课时是理工科每周3节,文科每周4节,在无学考和高考的学期,政治课课时是理工科每周2节,文科每周3节,使政治课教师授课班级具有不确定性,这可明显看出,各校理工科专业大多是以临时抱佛脚、应付考试的心理和行为去应付学考和高考,从而显示部分高中的理工科专业对政治课教学的轻视。笔者在学考命题期间,有部分名校的政治名师反映,一般情况下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课程只要上两个班就可满工作量,因它们的课时安排一般是4—5节/班·周。由此看来,政治课在各高中学科中的地位明显具有附属性,学科间只存在培养目标不同,轻视学生的某门学科,就相当于忽视学生某种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总之,全区各高中政治课课时安排、内容安排和教学目的任务均有很强的差异性,不仅有县市差异、学校差异,且有时间差异、学科差异,我们承认和鼓励这种差异,但仍希望全区政治课教学能走向整体规划,希望各学校的培养目标具有统一性。
2.各校政治教师对教材体系与内容的理解与阐释参差不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