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老年社区设计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老年人社区环境设计研究
【摘要】在老龄化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养老社区成为新兴产物,地方政府和开发商都在积极开展养老社区建设。文章从居家养老理念的角度出发,提出符合当下形势和背景的养老社区规划理念和规划原则,基于老年人群体心理及生理特征,以及从养老社区的结构布局、景观功能设计等角度进行深度探讨,站在情感交互这一层次上提出城市综合养老社区运行规划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养老社区;交互;环境
一、老龄化背景
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经有1.776亿,占我国总人口比例的13.26%。据估计,到2050年,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将会有4.3亿到4.5亿,占我国总人口数的1/3。我国将会进入人口老龄化的新阶段。根据我国政府出台的养老政策可以看出,我国老年人的养老方式将会是以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为主,这比较符合老年人的意愿。据中国老年医学中心2006年的数据显示,85.05%的老年人希望在家里养老。老年人可以在家里与家人和朋友保持亲密关系,他们可以使用熟悉的社区设备并参与活动。这对于维持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帮助。
二、养老社区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目前老年社区类型主要有三种,一是普通住宅区;二是专门建立的综合性老年社区;三是旅游开发与建设相结合的度假型退休社区。目前,老年社区的规划布局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缺乏专门的老年社区规划和建设标准。由于老年社区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一些地方政府虽然对老年社区建设有一定的规划,但没有给出具体的指导意见,缺少对老年社区建设的详细指导;另一方面,许多企业对养老社区的规划设计没有明确的思路,在得到土地后不知道该如何设计,也不知道如何将设计规划与老年人的生活挂钩。还有就是在养老社区规划建设过程中盲目照搬外国模式,不符合我国的发展水平与国情,缺少自己的理解。
三、养老社区规划设计原则
老年人社区公共活动空间设计
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现象的来临,我国老龄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会越来越多,老龄化问题也让国民的眼光渐渐投入到老年人的居住环境上了,更多地关注老年人的公共活动空间,特别关注在社区中的公共活动空间,其对老年人的生活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主要对城市老年人社区公共活动的空间进行分析,设计出适合老年人活动的公共活动空间。
关键词:老年人;社区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我国现目前的老龄化现象严重,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人口控制政策实行以来,对我国家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我国家庭结构产生了变化,导致现在老龄化现象变得十分严重。现目前对于老年人来说,居住环境对老年人的生活体验有直接的影响,也同样是改善老年人生活状态的直接要素,作为老年人活动的基础,社区的公共区域如何设计对老年人的生活有直接影响,增强老年人的生活活力,同时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对老年人的身心都有健康。
一、现阶段我国老年人社区公共活动空间设计的不足
老年人每天都出门活动,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室外活动。社区公共活动空间在设计上缺少一定的创新性,最基础的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的搭配并不能给予老年人强烈的视觉冲击,老年人每天出去活动不会有新鲜的感觉,会让老年人乏于出去进行活动,不能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公共活动空间的场地分配也不合理,老年人每天的活动都没有隐私,太公开或一点儿都不公开都有问题,都会影响安全性,影响老年人的出行,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二、适合老年人的社区活动空间设计
在社区里老年人有主要的活动想法,老年人在社区中活动需要不受限制,社区需要给老年人施工舒适的活动区域,活动区域中有专门的社区景观,也有方便老年人和方便居民进行活动的不同区域,提高老年人的锻炼质量,专门为老年人设计出适合其进行活动的空间也是社区的特殊服务。
城市老年人适宜性社区公共空间设计
【摘要】我国近代养老模式普遍以家庭养老为主,以居住社区为依托,老年人对社区公共活动空间的依赖程度和使用频率大大高于其他人群,社区环境品质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以北京泰康之家•燕园为例,对老年人心理、生理特点及其行为特征进行分析,归纳出老年人适宜性社区公共活动空间的设计策略。
【关键词】老龄化;居住社区;公共空间;规划;无障碍设计
0引言
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是1999年。具体来说,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以下特征:老龄人口数量大、增速快、未富先老;老龄人口地区差异大;高龄化明显;老龄人口中女性人口多;空巢老年人比重增大;少子化趋势显著等。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老年人渴望拥有幸福的晚年生活,对社区和养老设施的要求日益提高。而我国社会养老设施尚不健全,具有很大的提升和改造空间。2017年10月18日,“”报告中指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为老年人提供舒适、安全的养老环境,对于促进健康老龄化、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1]。在近代家庭养老模式下,居住社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功能,应提升社区老年人公共活动空间品质,打造友好型社区。营造适老型社区环境,鼓励老年人进行户外活动,既有助于提高老年人身体素质,满足老年人心理需求,又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1老年人行为特征研究
老年人是特殊群体,只有在了解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征变化及需求基础上,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提出老年人适宜性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1.1生理特征
养老社区康复性环境设计
摘要:
自古以来,孝在我国的家庭成分中均居于首位。儒家文化《礼记•大学》提到“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齐家”作为“治国、平天下”的基础通常要求子女对其父母做到“养体”、“养志”,即物质供养与精神赡养。伴随着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进入老龄,现如今家庭结构特点小型化为主,空巢老人养老难的问题日益显现,人们对养老机构的要求在逐渐增大。为迎合这一硬性要求,本文就养老产业康复环境的康复理论与设计方法进行初步探究。
关键词:
环境;养老社区;康复景观;人文
何为养老康复性景观?利用景观设计中的相关理论结合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为实现健康养老而专门设计的环境即为养老康复性环境。养老社区的特色应该是为老年人提供家政、餐饮、娱乐、休闲、社交、康复、医疗等一条龙服务,而不是仅仅提供老年人居住的场所。何为康复环境?简单的说,康复这个词意味着具有恢复或者保持健康的能力,与环境这个词结合起来就得出“能够恢复或者保持健康的环境”的概念。正是由于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达到了保持健康和机能的作用。
一、现阶段我国养老产业的发展
我国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一亿的大国。我国老年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正不断地积累经验,比如借鉴外国一些发达国家的养老产业的成功案例,并结合我国国情找出一条适合我们自己的发展道路。养老产业的发展也被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和各界人士关注,在实际的开发建设中也有不少企业开始尝试多元化的养老模式,但大多是高档社区或是高收费的养老机构,没有办法实现养老的公共性。依据我国目前的养老产业发展背景,并结合我国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来看,我国的养老产业市场将呈现如下发展趋势:
老年人居住环境设计要点
摘要: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数量急速增加,这对很多行业提出新的要求与挑战。具体到建筑业来说,老年人社区建设与设计已成为一个新的热点。文章结合具体案例,详细分析老年人居住环境设计要点,以供借鉴。
关键词:老年人;居住环境;设计要点
随着我国社会结构转变,老年群体也发生较大的改变,大部分老年人具有较好的经济实力,同时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存在丰富分价值取向与兴趣爱好,有着较高的环境品质要求。老年社区设计者应该将这些因素融入到设计方案中,充分满足新时代老年人的各项需求。
1老年人居住环境设计分析
1.1老年社区概述
首先,老年社区平面组合的基本单元是老人家庭套型,具有温馨的家庭氛围,可以充分保障与尊重老年人的尊严;其次,老年人住宅套型与公共设施的设计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特点,满足其生理与心理的需求。如无障碍设计、防滑设计及防撞设计等;最后,老年社区室外公共环境设施满足老年人需求,方便其交往,营造良好的室外环境。同时具备餐饮、医疗等设施,有各类应急措施。老年社区中生活的老人,在保留家庭温馨的基础上照料其生活,保证生命安全,一旦出现突发情况可以及时采取救护与医治措施。
1.2人性化设计
老年教育县域资源整合策略
[摘要]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养老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与焦点,发展老年教育事业则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和老龄事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区级社区学院作为指导区域成人教育、社区教育的办学机构,承载着对区域内老年教育实践策略研究与发展的基本任务。由于种种原因,各地老年教育资源总体呈现分散、交错、利用率低下等特点,亟待进一步整合与优化。本文基于资源整合理论,从社区学院视角出发,探索当下推进区域老年教育实践发展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老年教育;资源整合;实践策略;社区学院
资源整合是指对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内容的资源进行识别与选择、汲取与配置、激活与有机融合,以获得资源整体效用的最大化。“整”为整理、整顿,“合”为合成、组合之义,整合的资源包括政策、信息、人力、物力、财力等。老年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教育,不是一个部门能够做好的,需要多部门通力合作才能做好。2016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对加快发展老年教育、扩大老年教育供给、创新老年教育体制机制、提升老年教育现代化水平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老年人是社区教育的主要受众群,整合相关资源,有效开展老年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区域老年教育的开展是社区学院的内在职能,是社区学院充分发挥其社会办学功能的重要体现。
一、问题的提出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截至2016年底,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户籍人口总数为98.46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为20.12万人,占全区人口总数的20.43%,老龄化程度已达到较高水平,且有明显上升趋势。受地方经济、文化及城镇化发展等因素影响,与杭州市主城区相比,本区老年人群的平均受教育水平程度较低,且很多老龄人口为农民或农转非新市民。因此,老年教育研究值得进一步关注。区内老年教育资源分散,亟待整合利用。目前,余杭区内涉及老年教育的相关单位有很多,但在实际操作中,教育资源总量与投入呈现出分散、重置及不均衡等特点。从层次上看,区级和街镇级老年教育活动丰富,而各村(社区)的教育活动偏少;从城乡二维角度看,城区老年教育活动丰富多彩,农村老年教育活动贫乏;从教育内容上看,文体休闲类课程及师资力量相对充沛,文化知识、职业技能类课程较少。因此,全区老年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亟待相应资源的整合与优化。老年教育资源在配置与供给方面仍然存有明显短板,教育资源的总体稀缺与散乱是面临的两大难题。在很多地区,老年教育中心场地小、资源少,一些社区因经费紧张甚至出现老年教育被迫终止等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学校资源过于集中。资源主要流入中小学教育和高等教育中,老年教育能够享有的资源数量十分有限。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老年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社区资源使用较少。社区资源对发展老年教育的积极影响尚未体现,老年人接受老年教育的机会仍然不多。在社区资源整合不充分的情况下,老年教育的发展陷入形式单一、后继乏力的困境。社会资源存在隔离。许多部门、单位间仍然存在一定的隔离,资源共享情况不足。许多公共资源专属于某一特定群体,其他组织或个人无权享有。这种隔阂,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资源使用的综合效率,让包括老年教育在内的多种教育形式都难以实现较好发展。
二、实践探索
(一)纵向与横向结合,主动整合学校资源
养老社区建筑空间设计初探
摘要:
通过对养老社区建筑空间在人文关怀层面下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从场所精神、公共空间设计方法和设计原则三个层面出发系统分析了养老社区建筑空间的适老化,研究了合乎人性化的空间,为改善养老社区空间环境和建设现代养老社区提供积极参考,对完善社会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人文关怀;场所精神;场域;公共空间;设计原则
0引言
养老社区的问题是一个与人类生存舒适性和城市空间环境是否合理密切相关的基本问题。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来探究养老社区建筑空间的问题,便于我们更加简单透彻地探索养老社区形成的根源。研究养老社区最合理建筑空间对改善养老社区空间构成及营造良好人居环境也具有重要意义。
1老年社区建筑空间的场所精神
社区教育新媒体艺术类课程建构探析
摘要:社区教育中构建新媒体艺术类课程极具实践意义,需要按照开放性、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等原则展开。加强社区教育中新媒体艺术课程构建,应当引入社区教育课程规划的新理念,明确新媒体艺术类课程建构,遵循教育规划设计基本原则,构建课程体系;依靠当地课程构建团队,结合新媒体艺术培训课程的开展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形成课程建构经验;加强调查研究,针对性分析老年人对新媒体艺术类课程的态度;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形成课程建构的基本规范;注重实践展示,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广阔的艺术展示平台;构建系统评价标准,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
关键词:社区教育;新媒体;艺术类课程;建构原则
新媒体艺术是指利用电脑及网络等新科技媒介和技术手段所创作的艺术形式。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将新媒体艺术课程引入社区教育逐渐受到广泛重视,例如,2018年5月,山东省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举办的老年电脑应用(初级)和老年摄影艺术(中级)培训班顺利开课,此次培训班是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老年教育的实施意见》精神的重要举措,不仅对于提高老年人电脑应用能力、摄影技巧及欣赏水平,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进一步扩大了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实体办学的规模,拓展了老年教育的领域,提升了老年教育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一、社区教育中新媒体艺术类课程建构的实践意义
第一,新媒体艺术课程的构建赋予老年人与时俱进的能力。在经济、科技、文化、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海量信息充斥于生活的各个角落,层出不穷的新媒体艺术形式,让老年人眼花缭乱并产生与时代脱节的挫败心理。基于此,新媒体艺术课程则为那些迫切希望跟上时代步伐,并有意识规划晚年生活的老年人提供了充实自我的机会,新鲜的课程内容赋予老年人新的活力,让老年人在学习、掌握新媒体艺术理论与实践的过程中获得极大的精神满足。第二,新媒体艺术课程的构建拓宽了社区教育课程体系,推动了老年教育的创新发展。目前,社区教育针对老年人所开设的内容主要有文学、历史、古玩、英语、经典影片赏析、经济政治热点讨论、自然疗法、心理卫生保健、实用老年保健、器乐、书法等,这些课程内容虽然比较贴近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但在与时代契合方面却有所不足,换句话说,在当前新媒体蓬勃发展的环境下,社区教育对于老年人的课程设置缺乏创新,忽视了老年人与现代社会的沟通与联系,使得社区教育课程长期得不到更新。鉴于此,新媒体艺术课程不仅为社区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且推进了老年教育课程的多样化发展。第三,新媒体艺术课程的构建推进了社区教育的转型。在老年教育方面,我国社区教育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但基于社会变革背景,社区教育在服务内容与服务模式方面却同时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新媒体艺术课程的构建为社区教育的转型提供了新的切入:一是新颖的课程内容成为吸引老年人参与学习的“亮点”;二是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推动了社区教育工作的调整,从老年人的教育需求出发,不断增加教育投入、改善服务质量,从而促进了社区教育的转型。
二、社区教育中新媒体艺术类课程建构中面临的问题
相较于文学、历史、艺术等课程,新媒体艺术类课程在社区教育中依然属于新生事物,社区教育相关机构对于课程的设置依然处于探索阶段,因此,所面临的问题则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第一,社区教育中的新媒体艺术类课程建构缺乏科学的理念指导。目前,我国多数老年大学在运行中所体现的都是课程设置理念而非规划设计理念。理念的偏差使得社区教育在新媒体艺术类课程建构中遵循“按需设课”原则,对课程内容、课时设置、招生人数、教材选择等进行安排,这虽然能够从细节上落实课程目标,但对课程的长效发展却缺乏规划,许多老年大学新媒体艺术培训班的持续时间较短,难以达到课程教育的最终目的。由此可见,社区教育中新媒体艺术类课程在构建过程中需要从理念层面做出转变,这样才能兼顾长期规划与短期安排,从而促进课程的有效运行。[1]第二,社区教育中新媒体艺术类课程的普及教育和训练难以得到有效落实。许多老年人参加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获得技巧上的训练,期望能够掌握新媒体艺术的简单设计与操作方法。然而,技术技巧的提升是需要理论知识的普及与系统训练,虽然社区教育不能像高校开展学历教育那样进行系统的讲解,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基本教育规则是不能够打破的。遗憾的是,目前社区教育中新媒体艺术类课程建构忽视了普及教育与训练环节,对于课程意义等理论内容设置缺乏体系,在课程操作环节缺乏规范等等,使得老年人在教育中无法夯实基础,影响了后续的课程学习。第三,社区教育中新媒体艺术类课程的设置主要根据经验进行,缺乏对具体课程建构的理性分析。经验是当前我国许多地区社区教育课程设置的重要依据,针对新媒体艺术类课程的设置、开发与实施主要凭借之前的办学经验。但实际上,不同课程所呈现的社会价值各异,其在社会环境变迁中必然会呈现出新的特点。但是,目前许多社区教育机构显然未对新媒体艺术类课程的社会价值、老年人对新媒体艺术类课程的需求等进行深入分析,课程设置依然延续传统模式,难以更好地体现教育价值。第四,社区教育中新媒体艺术类校本课程相对欠缺,精品课程建设存在阻碍。开发校本课程,根据地区优势及本校资源设置校本课程是吸引老年人接受新媒体艺术课程的关键。但受限于多种主客观因素,校本课程的开发难以有效开展,千篇一律则成为当前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弊端。例如,山东省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在电脑应用与摄影课程开展中,尚未实现与当地艺术资源的有效融合,导致校本课程的设置缺乏特色,未能达到精品课程的高度,影响了社区教育课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