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护理需求评估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老年护理需求评估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老年护理需求评估

医院设立老年护理门诊实践和积极效果

【摘要】目的设立老年护理门诊,并探讨其实施对患者就诊满意度及护士护理专业自我概念评分的改善效果。方法制定一系列老年护理门诊服务制度、工作流程及管理条例,明确了老年护理门诊的出诊条件、工作重点及工作内容,开设老年护理门诊,为老年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实施个性化慢性病及居家护理指导。选取2021年5—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老年护理门诊就诊的老年患者、出诊的老年专科护士、合作的医师为研究对象。对就诊患者进行满意度电话随访调查,对合作医师进行老年护理门诊认可度调查,对出诊护士于出诊前后进行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评价。结果就诊1周后,在172例就诊患者中,共有164例患者接受了电话随访,调查其对老年护理门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总体非常满意率达97.0%(159/164)。20名合作医师对老年护理门诊认可度为90.0%(18/20)。老年护理门诊开诊后15名护士的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各分项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开诊前[总评分:(98.7±5.6)分比(63.0±3.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本院老年护理门诊的开设工作流程顺畅,工作内容能够满足老年患者就诊需求,能够有效保障老年患者就诊满意度,提升出诊老年专科护士职业价值感,得到了合作医师的认可。

【关键词】护理门诊;老年;健康促进

《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指出2022年左右,中国65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14%[1],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已成为当今医疗事业的重要课题[2],老年人多病共存现象较为普遍,其对健康知识的需求量大。当前,老年医疗门诊的重点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院外延续护理服务尚不完善,难以满足老年患者的健康需求,因此,老年专科护理门诊也应运而生。护理门诊是独立开设的由从业护士参与的针对护理事项的门诊[3-4],专科护理门诊的设立是高级护理实践的一种创新形式,应用整体护理理念与患者共同合作,保持、促进患者的健康[5-6]。为了给老年患者提供便捷的健康知识获得渠道,引导护士实现自身价值,促进老年专科门诊建设发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于2021年5月成立了老年护理专科门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工作和运行模式及效果等进行分析总结,供大家参考。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1年5—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老年护理门诊就诊的老年患者、出诊的老年专科护士、合作的医师为研究对象。本研究方案通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KY2021-042-02),受试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研究方法

阅读全文

护理保险在养老机构护理服务中运用

摘要:目的:探讨长期护理保险(简称长护险)在养老机构护理服务中的实施效果,旨在提高养老机构护理服务质量,让养老机构中的老年人享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方法:选取上海市金山区社会福利院在职护理员为研究对象,根据长护险试点实施的时间前后分为两组,回顾性选取2016年7月—2016年12月接受《社会福利机构护理对象分级与分级护理规范》提供护理服务的43名护理员作为对照组,2018年7月—2018年12月接受《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办法》提供护理服务的43名护理员作为观察组。比较长护险实施前后护理服务质量及护理员的照护能力。结果:长护险实施后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员的照护能力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护险的实施可促进养老机构护理质量的提升,并对护理员照护能力的提高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长期护理保险;养老机构;护理质量;照护能力

长期护理保险(以下简称长护险)制度是指以社会互助共济方式筹集资金,对评估达到一定护理需求等级的长期失能人员,为其基本生活照料和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服务或资金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给付条件标准为年满60岁的职工医疗保险或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可自愿申请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经评估后,评估等级为2~6级的失能老人,由定点护理服务机构为其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并按规定结算护理费用。《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方法》(沪府发〔2016〕110号)的有关规定,从2017年1月1日起,金山区及徐汇、普陀区先行开展试点工作。该方法共梳理了42项适合失能老人的护理服务项目,形成了长期护理服务项目清单,并对每个服务项目制定了相关服务标准和规范。原《社会福利机构护理对象分级与分级护理规范》虽然规定了护理服务要求,存在对个体服务标准不细化、实施过程中无法做到个性化、针对性服务等问题,常难以达到预期护理效果[1]。而长护险重点为失能老人提供所需的护理项目,着力解决失能老人的实际生活需求,该方法坚持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明确护理服务人员的专业资质要求,引导长期护理专业化发展。因此,护理服务人员按照护理对象的个性化护理计划及时地给予相应的护理服务,不仅可以提升护理服务质量,让失能老人真正享受到有质量、有尊严的住养生活[2-6];同时也能够实现养老机构自身发展。我院自2017年1月1日起开始对长护险进行试点,通过近2年时间的探索学习,我院护理部在护理服务质量及护理员照护能力方面有了实质性的进展。本研究通过对比研究以评价长护险在养老机构中的实施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上海市金山区社会福利院在职护理员为研究对象,根据长护险试点实施的时间前后分为两组,回顾性选取长护险实施前(2016年7月—2016年12月)接受《社会福利机构护理对象分级与分级护理规范》提供护理服务的43名护理员作为对照组,选取长护险实施后(2018年7月—2018年12月)接受《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办法》提供护理服务的43名护理员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护理员年龄33~50(44.72±4.15)岁;工作时间:1年6人,2~4年16人,5年以上21人;文化程度:初中39人,高中2人,专科2人;养老护理员职业等级:初级22人,中级18人,高级3人,其中具有医疗照护证8人。观察组护理员年龄32~55(44.02±4.01)岁;工作时间:1年7人,2~4年16人,5年以上20人;文化程度:初中39人,高中1人,专科3人;护理员职业等级:初级20人,中级19人,高级4人,其中具有医疗照护证7人。两组护理员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1.2.1对照组护理员根据分级护理规范相关要求提供护理服务,每月对护理工作质量和护理员照护能力进行考核。1.2.2观察组。根据长护险相关42项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服务项目对护理员进行系统规范的护理培训,制定老人专属护理计划表,再根据计划表的相关服务项目进行有针对的护理服务。护理计划实施过程中随时根据老年人的病情变化和需求进行服务项目的实时调整,使护理服务完全按照老年人的动态情况制定。每月对护理工作质量和护理员照护能力进行考核。①制定服务计划:根据长护险护理服务相关规定,结合老人身体情况,由长护险分管护士制订初步服务计划,向老人监护人进行服务计划意见征询,并进行签字确认,确定护理服务计划;把提供服务的护理员代码、服务计划等相关信息录入到信息系统中。②服务频次与时间:根据护理服务项目内容,结合老年人不同身体情况及护理等级,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频次。③护理服务安排:服务计划确定后,组织具备资质的护理员根据护理服务计划实施护理服务,一般情况下服务对象由相对固定的护理员进行服务。每月监护人或家属对提供的护理服务进行签字确认。在为老年人提供护理中可将“互联网+养老”作用发挥出来,家属利用网上打分的形式监督护理员的服务情况,定期满意度测评,并确保投诉通道的畅通性,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落实整改。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及护理员的照护能力。运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护理部护理质量检查分析表”和“护理员照护能力考核表”对长护险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及护理员的照护能力进行评估。护理质量评估内容包括护理细节、护理安全、护理管理、护理满意度4个方面,得分越高表明护理服务质量越高。护理员照护能力评估内容包括照护技能、护理沟通、应急处置3个方面,得分越高表明护理员照护能力越高。所有资料由护理部质量控制小组负责收集与填写,以免资料收集的偏倚。每月进行质量检查并在月底汇总数据。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人数表示,两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阅读全文

老年护理院患者安全照护的质性

[摘要]目的了解老年护理院安全照护的现状。方法2016年4月采用面对面同步视频语音、半结构式深入访谈法对北京、杭州、长沙、广州、江苏、重庆6个省市在卫生行政部门注册资质的12家老年护理院的12名管理者进行研究,运用Colaizzi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老年护理院缺乏统一规范的安全照护风险评估流程及指标体系;护理员整体文化水平低,缺乏安全照护的培训;安全照护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不规范。结论老年护理院无规范的安全照护风险评估流程及照护计划实施的管理机制,该院应探索老年护理院安全照护管理体系,加强护理员安全照护技能专业的培训。

[关键词]老年人保健服务;医护疗养所;安全;数据收集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1.1.1研究对象

2016年4月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取“老年护理院实名制行业交流微信群”中在卫生行政部门注册资质的12家老年护理院管理者12名进行深入访谈;访谈对象分别来自北京、杭州、长沙、广州、江苏、重庆6个省市。1.1.2纳入标准(1)老年护理院运行2年以上;(2)担任老年护理院管理工作1年以上;(3)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语言表达清晰,自愿参与本研究。

1.2方法

阅读全文

老年综合评估在护理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综合评估(CGA)在老年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综合评估,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试验组满意度、并发症和不良事件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综合评估在老年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

老年综合评估;临床护理;满意度

1.资料与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2月在长期住院老年患者中选取有多种慢性疾病或老年综合征、并伴有不同程度功能衰退的患者80例,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68~85岁;试验组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65~80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临床比较。方法:对照组患者不进行综合评估。试验组进行综合评估,具体方法:①针对老年病的复杂性与特殊性,我科与软件工程师合作开发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操作性强的老年综合评估应用软件。根据量表的内容、针对性、关联性等,从众多的国际、国内评估量表中选取了13个量表,评估内容包括一般医学评估、躯体能力评估、精神心理评估、社会评估、环境评估、生活质量评估、常见老年问题评估等。②医生、护士、康复师、药师、营养师等多学科共同参与,应用评估软件中的量表分别对患者进行评估。评估、定方案、实施、再评估、再调整,循环进行,让患者每一阶段都得到合理有效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护理。利用问卷调查,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并发症、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对比分析。③护理实施方法:责任护士应用相关量表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简易智能、跌倒、压疮、脱管、尿失禁等进行评估。第一次评估完成后,依据评估结果及时了解患者现存和潜在的护理问题,做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及措施。进行护理干预后进入下一轮评估、干预,不断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解除安全隐患。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软件包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阅读全文

老年患者安全输血护理质量管理探析

【摘要】目的探究老年患者安全输血护理质量管理效果。方法从本院2019年1月1日~2020年11月31日收治的老年输血患者中选择50例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编号,抽签法分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前者给予常规输血护理,后者在前者基础上开展安全输血护理质量管理,比较不良反应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不良反应率为2.00%,低于对照组1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8.00%,高于对照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患者,安全输血护理质量管理能够保护患者安全,降低不良反应率,患者更为满意,值得推荐。

【关键词】老年患者;输血;安全;护理管理;不良反应;满意度

输血是临床重要抢救和治疗方式之一,但输血存在较高风险,对具体操作提出了较高要求,尤其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其身体机能呈现衰退趋势,自身抵抗力降低,进一步增加了输血风险[1]。目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老年输血管理工作面临严峻形势,因此临床重视开展护理干预服务,以保证老年患者输血安全[2]。本文探究了老年患者安全输血护理质量管理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1日~2020年11月31日院收治的老年输血患者中选择50例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编号,抽签法分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62~79岁,平均(70.43±2.99)岁;试验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61~78岁,平均(70.11±2.87)岁。上述资料组间差异对结果影响较小,可比较。纳入标准:(1)年龄超过60岁患者;(2)神志清楚且无语言障碍患者;(3)对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患者;排除标准:(1)合并恶性肿瘤患者;(2)既往精神病史患者;(3)依从性不佳未完成治疗方案患者。

1.2护理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输血护理,护理人员详细了解患者机体状况,输血时遵照少量多次原则,并合理控制输血速度,在输血前护理人员将血袋放置在手心,反复充分均匀,但不得用力摇晃,密切监测患者输血过程状况,若出现过敏反应的,需及时上报输血不良反应具体情况,从血库、科室角度分析总结,完善流程,每月进行护理质量监测,将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纳入监测指标,每月血库、医疗、护理等工作人员针对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进行头脑风暴、根因分析并采用PDCA持续改进策略,做好应急处理工作;试验组基础护理同上,并开展安全输血护理管理工作,措施:(1)成立安全输血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护士长担任组长,组员均为具有老年患者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年资超过3年,接受系统培训,考核通过后入组工作;(2)安全预防干预,护理人员对患者信息进行系统了解,评估患者出血不良反应风险等级,针对性予以预防,监测患者输血后是否出现荨麻疹、非溶血性发热情况,若出现在下次输血时考虑使用少白红细胞,对于交叉配血情况,若出现凝集情况,可使用同型洗涤红细胞,对于血小板输注患者,若无效需监测是否存在血小板抗体,根据结果对症处理;(3)强化管理工作质量持续改进工作,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确定管理周期,召开小组会议,讨论制定本周期工作方案,成立监督小组,对方案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汇总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本周期工作结束后召开总结会议,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分析,确定整改方案,应用于下个周期中,并对护理人员工作情况进行考核,成绩纳入绩效。

1.3观察指标。不良反应率统计比较,包括:过敏反应、急性左心衰、非血溶性发热反应;(2)护理满意度评估,在患者输血后向其发放问卷,评估其对服务态度、输血操作等满意情况,以分值评估满意程度,0~100分评分,非常满意:91~100分,满意:61~90分,不满意:0~60分,满意度为前两个等级占比之和[3-4]。

阅读全文

健康管理措施对老年冠心病的管理效果

CGA健康管理方式是通过多学科对患者生理功能、心理情绪、社会功能、环境影响等方面开展健康水平综合评估,分析其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拟定相应的护理措施,重点在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血脂水平为目标的动态性、连贯性的健康管理模式[1]。此次研究对到我院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基于综合评估的健康管理方式,阐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到我院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6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男女23:20例,年龄60-81岁,平均年龄(62.35±6.74)岁,观察组男女24:19例,年龄61-80岁,平均年龄(63.05±5.72)岁。以上两组患者上述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所有患者均签订了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入组患者均符合冠心病临床诊断标准;无意识障碍。排除标准:同时存在其他重要脏器严重疾病;恶性肿瘤者;无法正常沟通者;精神疾病者;不可逆性并发症者;急性心肌梗死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患者采取扩张血管、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等对症治疗,收治患者入院后,引导患者完成常规检查,并采取相应护理干预,出院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采取CGA方式,内容如下:(1)成立CGA护理小组。CGA护理小组成员开展相关培训,全面了解CGA护理方法,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包含基本资料、疾病评估结果、检查资料、综合评估手册、复诊记录、随访情况等。(2)护理措施。结合综合评估健康档案内容,分析相应问题,结合个体不同情况有针对性拟定护理措施。对于存在疼痛、营养不良的患者应定期评估具体情况,并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告知患者按时复诊,定期随访,分析用药依从性不足的影响因素,让患者知晓不良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作息习惯对于疾病的影响,适量运动,促进身体康复。

1.3观察指标

阅读全文

国外老年护理教育情况及启发

作者:林婕 单位:江苏省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中等职业培训教育主要是培养养老护理助手,作为具备资质的养老护理助手必须在卫生高职院校完成至少6周的专业培训并且通过相应的考核,获得老年护理三级证书[2]。养老护理助手从事的主要是各种基础的生活护理工作,其工作场所往往局限于养老院和社区,例如养老院内工作的护理助手,需要协助老人如厕,洗澡,洗脸,刷牙,更换衣物,穿戴假牙,进食以及对老人的观察与监督,尤其是对老年性痴呆的老人,保障其安全成为护理助手的一大职责。

高等职业培训教育主要是培养登记护士,其毕业生必须在卫生高职院校内完成不少于1年的全职高等职业教育或者1.5年的兼职学习,其中还包括不少于1500个小时的护理实习,作为老年护理方向的实习,多数会在具有政府授权资质的养老机构进行,并且会获得相应的报酬。毕业后通过考核获得老年护理四级证书,可在养老机构如医院的老年病房以及老年护理院执业[3],主要从事老年病人除侵入性操作以外的所有护理工作,如口服给药,疼痛评估及护理,排泄评估及护理等,并接受注册护士的监督与管理。

大学本科阶段教育主要是培养注册护士,澳大利亚的护士注册制度规定,在澳大利亚只有在大学内完成3年的全职学习或6年的半脱产学习,并且获得护理学士学位,才能依法注册为注册护士。根据澳大利亚卫生与福利局2011年8月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初,全澳大利亚共有具备本科学历的注册护士260121人,其中15%就职于老年护理相关机构[4]。供职于养老机构的注册护士主要从事较为高级的护理工作,如静脉给药、伤口评估及护理、心理护理、临终护理等。同时还要对登记护士和养老护理助手的工作进行监督与管理。另外,根据澳大利亚护士局的规定,在养老机构工作满24个月即可以申请硕士课程,完成该课程后授予老年护理方向硕士学位,大部分毕业生在养老机构从事管理工作,医学高校从事老年护理教育工作或政府职能部门从事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

澳大利亚老年护理人员继续教育体系

澳大利亚老年护理教育除了完善分级化的老年护理学校教育以外,还建立起了完善的老年护理人员继续教育体系。在澳大利亚,老年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主要由其供职单位完成并接受澳大利亚护士局的监督管理。以笔者工作的养老院为例,其老年护理人员继续教育体系主要由入职培训、在职培训、院外岗位培训3部分组成。

1入职培训新入职的老年护理人员必须完成为期2周的入职培训,其中主要包括第1周的理论培训和第2周的实践培训。理论培训主要以讲座的形式进行,内容涉及感染预防及控制,晨晚间护理,搬运安全,火警救援,大小便护理,急救护理以及老年人心理问题的护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培训。新入职人员必须完成所有理论内容的培训并通过考试才能正式进入下一阶段护理实践内容的培训。第2周的护理实践培训主要是以带薪工作的形式完成的,1周5d,每天8h,由专门的带教老师根据入职培训表全程指导新入职人员一一完成包括老人的搬运、饮食的给予、污物的处置等多项护理操作培训,完成后带教老师签字,将入职培训表格上的项目全部完成后,入职培训完成。

阅读全文

护理管理在老年结直肠癌化疗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通过设立化疗督导员对老年结直肠癌化疗患者进行全程督导护理管理,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青岛市某三甲医院肿瘤内科住院的120例老年结直肠癌化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化疗督导员全程督导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在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腹泻等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设立化疗督导员对老年结直肠癌化疗患者实施全程督导护理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对于全程督导护理管理模式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关键词】老年患者;结直肠癌;化疗督导员;全程督导护理管理

近年来,结直肠癌作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尤其是在老年患者中的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在肿瘤死亡统计中指出大肠癌位列第四位,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且有近l/3的患者就诊时已发生转移,化疗是晚期大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1]。常规的护理效果并不理想,有效地护理干预对提高化疗效果,降低化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得非常重要[2]。为了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有效降低化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做好老年结直肠癌化疗患者的护理,我科对老年结直肠癌化疗患者实施化疗督导员全程护理管理模式护理,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显示,取得满意的成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肿瘤科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120例老年结直肠癌化疗患者,根据护理管理模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33例,女性27例;平均年龄为(65.58±5.46)岁;文化程度:本科6例,大专12例,高中16例,初中及以下26例;住院时间:10~15天;肿瘤分期Ⅱ期有15例,Ⅲ期有27例,Ⅳ期有18例。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36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为(67.2±2.82)岁,文化程度:本科5例,大专15例,高中20例,初中及以下20例;住院时间:12~16天;肿瘤分期Ⅱ期有16例,Ⅲ期有25例,Ⅳ期有19例。两组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相比,P>0.05。入选标准:病理检查确诊的患者符合结肠癌诊断[3],具有化疗适应证,Kps评分≥60,自愿参与本研究者。排除标准:年龄≥80岁,有严重的心、肝、肾及其他器官功能障碍,意识障碍患者。

1.2方法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