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护理培训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老年护理培训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老年护理培训

国外老年护理教育情况及启发

作者:林婕 单位:江苏省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中等职业培训教育主要是培养养老护理助手,作为具备资质的养老护理助手必须在卫生高职院校完成至少6周的专业培训并且通过相应的考核,获得老年护理三级证书[2]。养老护理助手从事的主要是各种基础的生活护理工作,其工作场所往往局限于养老院和社区,例如养老院内工作的护理助手,需要协助老人如厕,洗澡,洗脸,刷牙,更换衣物,穿戴假牙,进食以及对老人的观察与监督,尤其是对老年性痴呆的老人,保障其安全成为护理助手的一大职责。

高等职业培训教育主要是培养登记护士,其毕业生必须在卫生高职院校内完成不少于1年的全职高等职业教育或者1.5年的兼职学习,其中还包括不少于1500个小时的护理实习,作为老年护理方向的实习,多数会在具有政府授权资质的养老机构进行,并且会获得相应的报酬。毕业后通过考核获得老年护理四级证书,可在养老机构如医院的老年病房以及老年护理院执业[3],主要从事老年病人除侵入性操作以外的所有护理工作,如口服给药,疼痛评估及护理,排泄评估及护理等,并接受注册护士的监督与管理。

大学本科阶段教育主要是培养注册护士,澳大利亚的护士注册制度规定,在澳大利亚只有在大学内完成3年的全职学习或6年的半脱产学习,并且获得护理学士学位,才能依法注册为注册护士。根据澳大利亚卫生与福利局2011年8月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初,全澳大利亚共有具备本科学历的注册护士260121人,其中15%就职于老年护理相关机构[4]。供职于养老机构的注册护士主要从事较为高级的护理工作,如静脉给药、伤口评估及护理、心理护理、临终护理等。同时还要对登记护士和养老护理助手的工作进行监督与管理。另外,根据澳大利亚护士局的规定,在养老机构工作满24个月即可以申请硕士课程,完成该课程后授予老年护理方向硕士学位,大部分毕业生在养老机构从事管理工作,医学高校从事老年护理教育工作或政府职能部门从事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

澳大利亚老年护理人员继续教育体系

澳大利亚老年护理教育除了完善分级化的老年护理学校教育以外,还建立起了完善的老年护理人员继续教育体系。在澳大利亚,老年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主要由其供职单位完成并接受澳大利亚护士局的监督管理。以笔者工作的养老院为例,其老年护理人员继续教育体系主要由入职培训、在职培训、院外岗位培训3部分组成。

1入职培训新入职的老年护理人员必须完成为期2周的入职培训,其中主要包括第1周的理论培训和第2周的实践培训。理论培训主要以讲座的形式进行,内容涉及感染预防及控制,晨晚间护理,搬运安全,火警救援,大小便护理,急救护理以及老年人心理问题的护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培训。新入职人员必须完成所有理论内容的培训并通过考试才能正式进入下一阶段护理实践内容的培训。第2周的护理实践培训主要是以带薪工作的形式完成的,1周5d,每天8h,由专门的带教老师根据入职培训表全程指导新入职人员一一完成包括老人的搬运、饮食的给予、污物的处置等多项护理操作培训,完成后带教老师签字,将入职培训表格上的项目全部完成后,入职培训完成。

阅读全文

高职院校老年护理专业发展策略

摘要:

对新疆高职院校老年护理专业发展现状、老年护理人才队伍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高职老年护理专业发展思路与策略,为新疆老年护理事业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

新疆;高职院校;老年护理专业

所谓老龄化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老年人口增长的趋势,按国际通行的标准界定,人口老龄化是指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7%或者60岁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0%[1]。据世界卫生组织推测,2000—2050年全球老年人口将从6亿增长到20亿,且以发展中国家为主[2]。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已是不争的事实,大量推断性研究也证明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基本特点与严重性。据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老龄委的统计,截至2012年底,新疆共有60岁以上老年人241.2万人,占全疆总人口的10.86%,年均增长率4.36%(高于全国1.16%),新疆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1新疆老年护理专业发展现状

新疆作为我国边远多民族聚集地区,其老年护理事业的发展与我国其他省区存在一定差距。2011年,新疆有两所高职院校开设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但由于传统观念对老年护理事业的错误认识,该专业招生困难;同时由于老年护理工作辛苦,工资待遇低,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缺乏吸引力,直接导致老年护理专业人员匮乏和流失。2014年,自治区民政系统开展了首期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预计每年培训400人,但这远远不能满足2015年我国养老护理员全面实现持证上岗的要求。到2015年底,新疆约需老年护理员1万名,缺口有7000多名。针对新疆人口老龄化和养老事业发展现状,必须注重老年护理人员的数量和质量[3]。要依托有条件的中职、高职院校及普通高校,大力开展老年护理专业教育与人才培训工作。高职护生是未来老年护理工作的主力军,如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已成为社会对高职护理教育的迫切要求[4]。

阅读全文

老年护理院患者安全照护的质性

[摘要]目的了解老年护理院安全照护的现状。方法2016年4月采用面对面同步视频语音、半结构式深入访谈法对北京、杭州、长沙、广州、江苏、重庆6个省市在卫生行政部门注册资质的12家老年护理院的12名管理者进行研究,运用Colaizzi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老年护理院缺乏统一规范的安全照护风险评估流程及指标体系;护理员整体文化水平低,缺乏安全照护的培训;安全照护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不规范。结论老年护理院无规范的安全照护风险评估流程及照护计划实施的管理机制,该院应探索老年护理院安全照护管理体系,加强护理员安全照护技能专业的培训。

[关键词]老年人保健服务;医护疗养所;安全;数据收集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1.1.1研究对象

2016年4月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取“老年护理院实名制行业交流微信群”中在卫生行政部门注册资质的12家老年护理院管理者12名进行深入访谈;访谈对象分别来自北京、杭州、长沙、广州、江苏、重庆6个省市。1.1.2纳入标准(1)老年护理院运行2年以上;(2)担任老年护理院管理工作1年以上;(3)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语言表达清晰,自愿参与本研究。

1.2方法

阅读全文

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探讨

[摘要]目的分析社区护理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中的效果。方法2017年6月—2018年10月选取老年高血压患者83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进行常规性护理管理和社区护理管理,对比两种管理方式下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各知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护理管理时可提升护理效果,有临床使用价值。

[关键词]社区护理管理;老年高血压;依从性

随着社会老龄化发展,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病率持续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该疾病治疗中并发症高,常会引发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等严重疾病。调查发现,此种疾病患者知识知晓率较低,因此在高血压预防上有较大欠缺。现选取合适的护理管理方式,促使护理人员推动知识普及,提升患者预防疾病和控制疾病意识和知识掌握度变得十分重要。有研究发现,社区护理管理对提升患者知识掌握有重要帮助[1]。现选取该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各种护理方式下的效果,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8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对照组41例,男20例,女21例,年龄63~84岁,平均年龄(72.62±2.16)岁,病程1~13年,平均病程(6.13±0.62)年;观察组42例,男21例,女21例,年龄62~85岁,平均年龄(72.58±2.34)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6.31±0.58)年。同时为同一组护理人员仅进行不同管理方式。患者和护理人员基础性信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

阅读全文

护理保险在养老机构护理服务中运用

摘要:目的:探讨长期护理保险(简称长护险)在养老机构护理服务中的实施效果,旨在提高养老机构护理服务质量,让养老机构中的老年人享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方法:选取上海市金山区社会福利院在职护理员为研究对象,根据长护险试点实施的时间前后分为两组,回顾性选取2016年7月—2016年12月接受《社会福利机构护理对象分级与分级护理规范》提供护理服务的43名护理员作为对照组,2018年7月—2018年12月接受《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办法》提供护理服务的43名护理员作为观察组。比较长护险实施前后护理服务质量及护理员的照护能力。结果:长护险实施后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员的照护能力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护险的实施可促进养老机构护理质量的提升,并对护理员照护能力的提高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长期护理保险;养老机构;护理质量;照护能力

长期护理保险(以下简称长护险)制度是指以社会互助共济方式筹集资金,对评估达到一定护理需求等级的长期失能人员,为其基本生活照料和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服务或资金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给付条件标准为年满60岁的职工医疗保险或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可自愿申请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经评估后,评估等级为2~6级的失能老人,由定点护理服务机构为其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并按规定结算护理费用。《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方法》(沪府发〔2016〕110号)的有关规定,从2017年1月1日起,金山区及徐汇、普陀区先行开展试点工作。该方法共梳理了42项适合失能老人的护理服务项目,形成了长期护理服务项目清单,并对每个服务项目制定了相关服务标准和规范。原《社会福利机构护理对象分级与分级护理规范》虽然规定了护理服务要求,存在对个体服务标准不细化、实施过程中无法做到个性化、针对性服务等问题,常难以达到预期护理效果[1]。而长护险重点为失能老人提供所需的护理项目,着力解决失能老人的实际生活需求,该方法坚持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明确护理服务人员的专业资质要求,引导长期护理专业化发展。因此,护理服务人员按照护理对象的个性化护理计划及时地给予相应的护理服务,不仅可以提升护理服务质量,让失能老人真正享受到有质量、有尊严的住养生活[2-6];同时也能够实现养老机构自身发展。我院自2017年1月1日起开始对长护险进行试点,通过近2年时间的探索学习,我院护理部在护理服务质量及护理员照护能力方面有了实质性的进展。本研究通过对比研究以评价长护险在养老机构中的实施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上海市金山区社会福利院在职护理员为研究对象,根据长护险试点实施的时间前后分为两组,回顾性选取长护险实施前(2016年7月—2016年12月)接受《社会福利机构护理对象分级与分级护理规范》提供护理服务的43名护理员作为对照组,选取长护险实施后(2018年7月—2018年12月)接受《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办法》提供护理服务的43名护理员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护理员年龄33~50(44.72±4.15)岁;工作时间:1年6人,2~4年16人,5年以上21人;文化程度:初中39人,高中2人,专科2人;养老护理员职业等级:初级22人,中级18人,高级3人,其中具有医疗照护证8人。观察组护理员年龄32~55(44.02±4.01)岁;工作时间:1年7人,2~4年16人,5年以上20人;文化程度:初中39人,高中1人,专科3人;护理员职业等级:初级20人,中级19人,高级4人,其中具有医疗照护证7人。两组护理员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1.2.1对照组护理员根据分级护理规范相关要求提供护理服务,每月对护理工作质量和护理员照护能力进行考核。1.2.2观察组。根据长护险相关42项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服务项目对护理员进行系统规范的护理培训,制定老人专属护理计划表,再根据计划表的相关服务项目进行有针对的护理服务。护理计划实施过程中随时根据老年人的病情变化和需求进行服务项目的实时调整,使护理服务完全按照老年人的动态情况制定。每月对护理工作质量和护理员照护能力进行考核。①制定服务计划:根据长护险护理服务相关规定,结合老人身体情况,由长护险分管护士制订初步服务计划,向老人监护人进行服务计划意见征询,并进行签字确认,确定护理服务计划;把提供服务的护理员代码、服务计划等相关信息录入到信息系统中。②服务频次与时间:根据护理服务项目内容,结合老年人不同身体情况及护理等级,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频次。③护理服务安排:服务计划确定后,组织具备资质的护理员根据护理服务计划实施护理服务,一般情况下服务对象由相对固定的护理员进行服务。每月监护人或家属对提供的护理服务进行签字确认。在为老年人提供护理中可将“互联网+养老”作用发挥出来,家属利用网上打分的形式监督护理员的服务情况,定期满意度测评,并确保投诉通道的畅通性,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落实整改。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及护理员的照护能力。运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护理部护理质量检查分析表”和“护理员照护能力考核表”对长护险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及护理员的照护能力进行评估。护理质量评估内容包括护理细节、护理安全、护理管理、护理满意度4个方面,得分越高表明护理服务质量越高。护理员照护能力评估内容包括照护技能、护理沟通、应急处置3个方面,得分越高表明护理员照护能力越高。所有资料由护理部质量控制小组负责收集与填写,以免资料收集的偏倚。每月进行质量检查并在月底汇总数据。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人数表示,两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阅读全文

中国老年医学发展的问题分析

作者:刘晓红 沈悌 Leng Sean 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老年医学中心

老年医学合作项目的成果

1老年示范病房2010年10月,老年示范病房由高干保健科划归大内科管理,并开展门诊和会诊。2010年10月正式成立专科。老年医学组现有医师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各1人、主治医5人、高年住院医1人,护理人员13人。与其他科室合作组建了老年医学团队,包括临床药师、心理医师、营养医师和理疗医师;另外,关系密切的专科有相对固定的医师,组成了有力的支持团队。

2病房床位共24张,其中12张为亚急性病床,主要收治慢性疾病急性加重、老年综合征、复杂病例个体化治疗、术前评估、营养支持、术后康复的老年患者;1年来这些床位的平均使用率97%,周转率2.34。另外12张床为长期照料病床,收治的患者为晚期痴呆、卒中后及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患者。病房管理:(1)三级查房+主治医师负责制;(2)病历中增加了老年专科情况,包括老年综合评估(CGA)、用药核查和营养风险筛查等;(3)入院时即制定出院计划;(4)制定了预防院内感染、谵妄、跌倒、压疮等特殊规定;(5)出院小结要求符合转诊医疗的要求。

3门诊除了老年综合门诊的定额数为12~15例/单元。还推出了“一站式”整合门诊,每单元定额数不超过8例,内容包括CGA、用药核查、疾病管理、营养评估和预防建议,并预约普通门诊随诊;1年来共诊治144例,其中>75岁的患者占38%。

4院内会诊在骨科和胃肠外科开展了老年患者的术前会诊101例,对于髋部骨折的急诊患者尽可能在24h内会诊,缩短入院-手术时间,减少衰弱、压疮、院内感染等并发症,缩短住院日,加速康复,维持功能。与药师会诊多重用药患者,减少用药。会诊需求不断增加。

5多学科团队模式老年科医护人员,医学心理、康复、营养科的医师,及临床药师组成的团队,共同参与每周1次查房、整合门诊,熟练掌握了团队成员沟通、无障碍信息交流、高效率会议召集等技能。

阅读全文

护理干预陪护人员对老年患者的影响

【摘要】目的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的同时,也对陪护进行护理干预,旨在提高陪护人员的素质及观察能力,研究对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的住院患者22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共128例,对照组100例,试验组对患者陪护人员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培训考核,对照组未对患者陪护人员采取专门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陪护人员的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陪护人员满意率为96.1%,对照组为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605,P<0.01);试验组患者满意率为99.2%,对照组为8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135,P<0.01)。结论通过护理干预陪护人员,可以提高陪护人员及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护理干预;陪护人员;生存质量;老年人

随着我国疾病谱的变化、人口老龄化及医学模式转变,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住院患者的比较不断增加,由于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会出现包括听力、视力及理解沟通能力方面的一些障碍,这就会造成医患、护患沟通出现问题。另一方面,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对健康的需求也不断增长,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大大增加了护理工作的范畴和工作量[1]。在这种形式下,陪护行业从护理行业中分离出来,陪护人员应运而生。市场越来越细化,陪护作为近年来出现在的各家医院病房中新生服务力量,已经逐渐被患者、家属、医院所接受,由于患者亲属及子女忙于工作及独生子女政策的实行等原因,造成了陪护市场的需求较大,其中也有职业需求,而陪护人员的特殊性,要求陪护人员具备一定的医学护理基本知识,陪护人员上岗前的护理干预及培训非常重要。通过良好的护理干预及管理,可使陪护人员的积极效应最佳化[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前瞻性收集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老年病房预计生存期大于1年患者的陪护人员228名,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陪护人员的年龄、文化程度、陪护年限、月收入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方法

阅读全文

对接岗位需求的护理专业群建设运用

摘要: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型护理人才,我校坚持“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对接岗位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提出建立以护理专业为核心的“核心引领,优势互享、综合培养”专业群,包括护理专业群课程结构优化、专业群特色课程资源建设、多层次实验实训资源的整合与优化、构建“产教融合、医养护结合”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最终达到调整办学定位,拓宽办学思路,服务“健康中国”战略,实现自我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岗位需求;护理专业群;建设实践

在“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护理工作的范畴不断扩大,社会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发生变化,从注重规模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进而实现“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注重内涵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紧贴行业产业发展需要,对接日益增长的岗位需求,优化专业结构,打造品牌特色专业,全面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就成为当前护理职业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职业教育护理专业群建设与发展的角度做如下论述。

1护理专业群建设的基础

职业院校专业群概念的提出和专业群建设项目的确立,是产业集群理论在教育领域的拓展和应用[1]。专业群是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把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多个综合实力强、就业率高的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与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专业群建设的目标是为了提高群内每个专业建设的水平,群内各个专业在专业课程设置、实验实训项目开发、实验实训设施建设、教师队伍完善等方面的教学资源存在共享;专业群建设的实质是以提高优势专业建设水平,融合相关专业并进行内涵式拓展为目标的教学资源整合活动[2]。因此,积极推动专业群发展是职业教育整合优质教学资源、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1.1当前护理职业教育发展概述

当前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护理人才队伍的整体学历层次得到提升,护理技能的教学日益受到重视,专业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培养目标与规格、内容与方法、条件与保障等也逐步规范[3-4],但护理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亟待创新。主要表现在:缺乏协同创新产学研一体化的育人新模式、新途径,行业、企业、科研机构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作用不足;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亟待创新,由于学校没有及时深入地了解行业反馈和需求,学校办学难以实质性进入企业生产、技术与管理体系,专业建设跟进产业转型升级不够,教学内容、人才培养质量与产业技术进步不相适应。(1)护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学校专任教师由于日常的教学任务较繁重,导致其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教学能力与专业能力提升受到限制。同时,来自行业企业的兼任教师到校任教机制仍待完善。(2)护理专业建设的内涵建设需要进一步夯实。护理教育专业设置未紧扣目前社会、企业、行业需求,应依据自身在本地区及资源上的优势,做好需求预测和岗位分析,确定职业教育护理人才培养目标;同类学校护理类专业设置“同质化”严重,专业的特色不突出,未形成学校的品牌优势,导致教学资源未能充分共享、实验实训设备等各方面的投入重复率高、专业品牌优势不明显、办学效益低下,影响护理技能人才培养。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