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老年护理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护理论文
1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老年精神障碍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实施责任大包干的整体护理干预模式,具体如下:
1.1加强护理质量管理老年精神障碍住院患者,护理难度大,质量管理是难点、重点。建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对存在的隐患及护理缺陷进行整理,分析,制定相应的护理安全制度和操作流程,把每次效果评价时暴露出的不足作为下一个质量控制的目标进行管理,周而复始,最大限度的保证护理质量安全。
1.2住院环境设置医院建立了全新的老年患者关怀楼。病房格局方便老年患者,布置了人性化的活动大厅,配备了各种康复器材,病房内设有空调、电视、呼叫系统、齐全的卫浴设施等,利于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治疗及疗养,各活动厅免费为老年患者提供生活及娱乐的设施。改变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心中对传统医院冰冷的映像,增加患者对生活的热爱。
1.3护理计划根据患者疾病及护理诊断,定期进行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变化的程度,制定治疗及护理计划、进行实施及做出效果评价,从环节质量保证护理人员各项工作的有效实施。
1.4认真执行医嘱用药密切观察用药后作用、付作用及注意事项。做好抗精神病药物监测和治疗。例如:使用富马酸喹硫平:参考对高血压病并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降压治疗的同时给予抗抑郁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降压效果。但同时要注意观察其困倦、口干、轻度无力、便秘、心动过速、直立性低压等不良反应发生。
1.5加强生活护理安排规律的生活,做好饮食、二便、皮肤清洁的护理。饮食调节根据病情、营养学原理及兼顾患者习惯三者而定。加强健脑食品的饮食。
老年心血管手术室护理论文
1不安全因素
1.1患者因素
心血管疾病本身就比较复杂并迅速且容易反复,再加上老年患者机体的抵抗力下降,一旦突发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往往会威胁生命,一般手术治疗是比较有效且迅速的方式,但是由于老年患者的病情十分不稳定,一旦被送入手术室后,在手术过程中容易引发各种突发状况,比如心肌梗死等,给治疗与护理都带来了一定难度,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不能正确了解该种疾病的严重性,对各种注意事项没有提高关注,患者情绪不稳定,影响治疗与护理效果的发挥。
1.2护理人员因素
手术室的护士每天的工作量较大,且会面对各种类型的手术,精神始终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下,会使护理人员长期处在超负荷工作中,身体和心理均十分疲惫,很容易引发厌烦情绪,导致护理服务态度差,甚至出现差错。手术室护士的人员编制较为紧张,没有时间给年轻的护士提供外出锻炼学习机会。导致年轻护士缺乏相应的专业护理知识,业务能力不能适应手术室内紧张的护理工作,不能及时处理意外事件的发生,从而导致操作不当引发护理事故和缺陷,从而危及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少数手术室护士由于专业知识欠缺,临床工作经验不足,与医生沟通不够,配合不好,缺乏相应的急救抢救经验。手术前关闭体腔前和关闭体腔后,容易在清点器械上存在差错,手术中的组织标本保存不当,或在标本送检过程中出现差错。在手术输液过程中,输血错误或用药错误,未能执行医院手术室护理“三查八对”的工作制度,导致操作失败或引发护理事故,从而威胁护理安全。
1.3手术室因素
手术室是医疗技术更新较为快速的医疗区域,各种大型先进的医疗设备均会应用在手术室。加上心血管疾病较为复杂,相应的护理技术也有更高的要求。老年患者涉及到的体位安放、运送等具体操作均增加了手术室护理的工作风险。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室内使用高端技术的临床设备的频率较多,也为手术室护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在医院内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很难适应当代手术室的管理要求。护理安全的核心是质量管理体制,质量管理制度不完善是造成护理不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
老年患者预见性护理论文
1临床资料
本组63例患者中,男53例,女10例,年龄75岁-92岁,平均年龄83.5岁。其中晚期肿瘤患者16例,脑梗死后遗症伴有偏瘫患者17例,老年痴呆患者伴生活不能自理12例,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10例,外伤致股骨颈骨折患者8例。褥疮发生部位:骶尾部20例,内外踝、足跟部16例,枕骨粗隆、肩胛部13例,多处部位并存8例。通过对患者褥疮的原因分析及积极的治疗护理,本组患者中56例临床愈合,7例患者因癌症晚期,全身衰竭或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
2引起褥疮的相关因素
2.1外部因素
外力是造成褥疮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力作用于身体的局部,包括垂直压力、摩擦力、剪切力等。垂直压力来自于自身重力和附加于身体的力,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并与压力持续时间、压力大小有关。摩擦力是机械力作用于上皮组织,主要来自皮肤与衣、裤或床单表面逆行的阻力摩擦,床铺皱褶不平、渣屑或搬动时拖、拽、扯、拉患者时均可产生较大摩擦力。剪切力是两物体相邻表面间滑行时所产生的进行性相对移位而引起,与体位关系甚为密切,如仰卧时,床头抬高,斜坐时或坐轮椅者身体后倾时骶部所受剪切力加大。不少患者在臀部上的疮面,就是因为翻身时,家属用力牵动臀部皮肤,造成骶尾部皮肤受到过度剪切力而引起的。
2.2内部因素
潮湿或不清洁对局部皮肤有严重刺激并容易感染是形成褥疮的条件。当身体局部受压过长时间,过强压力而影响了血运时,再加上潮湿或不清洁的刺激,极易促成褥疮形成。如:大小便失禁或出汗引起潮湿,不清洁刺激导致皮肤浸渍、松软,而形成褥疮。
老年糖尿病优质护理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4月在我科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20例,其中男73例,女47例;年龄65~88岁,平均年龄77.6岁;病程3~20年,所有病例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服务模式,由护士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和一般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服务”下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实施全方位的护理。
1.2.1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
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和人文关怀融入到对患者的护理服务中,在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科里多次召开护士会议,学习优质护理精神,深入了解护理内涵,建立优质护理小组,由资深主管护师或护师任组长,选取业务技能水平较强的护理人员组成小组,对每个患者实行专人负责到底。熟悉掌握患者的饮食、运动计划以及血糖控制情况,根据自身情况指导治疗与开展健康教育。
老年糖尿病血糖波动护理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本院行动态血糖检测的300例老年T2DM患者。T2DM诊断符合WHO相关诊断标准。300例患者中男223例,女77例;年龄60~87岁,平均年龄(73.29±10.22)岁;病程6~27年,平均病程(17.07±8.94)年;体质量指数(BMI):23.4~27.5kg/m2,平均(24.8±2.83)kg/m2;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8.4%,平均(7.09±1.23)%。共有160例患者存在血糖波动异常。分析老年T2DM患者血糖波动的相关影响因素,对160例血糖波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观测方法
1.2.1动态血糖监测(CGM)
所有入选的300例老年T2DM患者均进行CGM(美敦力动态血糖监测仪)。动态血糖监测仪每10秒接受一次信号,每5分钟存储一个平均值,每天记录288个血糖测定值。共佩戴72h,72h后进行数据分析。
1.2.2血糖波动幅度指标
老年急性心梗死患者临床护理论文
一、临床表现
1、先兆
部分病人在发病前数日至数周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前驱症状,其中以新发生心绞痛(初发型心绞痛)或原有的心绞痛加剧(恶化型心绞痛)最为突出。心绞痛发作较以往频繁、性质较剧、持续较旧、硝酸甘油疗效差、诱发因素不明显,疼痛时伴有恶心、呕吐、大汗和心动过速,或伴有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血压大幅度波动等。
2、症状
(1)疼痛:是最先出现的症状,多发生于清晨,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多无明显诱因且常发生于安静时,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小时或数天,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片多不能缓解。病人常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有濒死感。少数病人可恶疼痛,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部分病人疼痛位于上腹部,被误认为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部分病人疼痛放射至下颌、颈部、背部上方,被认为骨关节痛。
(2)全身症状:有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由坏死物质吸收所引起。一般在疼痛发生后24~48小时出现,程度与梗死范围呈正相关,体温一般38℃左右,很少超过39℃,持续约一周。
(3)胃肠道症状:疼痛剧烈时常伴有频繁的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与迷走神经受坏死心肌刺激和心排出量降低组织灌注不足等有关。肠胀气以不少见。
老年患者骨科病房的护理论文
1骨科护理中体现人文关怀
1.1医疗人员的行为语言
我院骨科收治的老年患者较多,患者的入院的同时忍受着疼痛的折磨。例如老年患者发生小型车祸在入院之时,往往精神还未稳定,面对较为陌生的院内环境、陌生的医护人员以及对病症的担心等等,导致患者出现了焦虑、不安、恐惧等心理。此时,护理人员就应该及时的把握这个时机,给患者留下深刻的影响。首先,患者在入院的时候,面带微笑、真诚热情的接待患者,再根据患者的病情、性别、年龄、经济状况等制定床位(如若患者的条件允许,可让患者自行选择病房,并征求患者的医院是否是住单间等)。例如性别一样的住一个病房、比较好动的患者给予床栏的保护、脊椎骨折不能自理的患者住在一起、需要进行牵引的患者安排牵引床。其次,向患者介绍本次的主治医生、负责人的护理人员、科室的主任、护士长以及同室的病友,等待患者的心态平静下来的时候便向患者介绍医院的环境、规则以及探陪的制度等。最后并还以热情的口吻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有事请找我”。这样,不仅在患者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影响,而且还能及时的消除患者心中的胆怯和陌生。
1.2树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患者入院之后并不清楚医生对自己的病情要如何处理,尤其是骨牵引的患者因为看见那些不知所谓的医疗器械,更加是不知所措。这时,护理人员就应及时的向患者进行解释,使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告知患者治疗器的使用方法、目的、意义、作用、影响以及注意事项,以便消除患者心中的恐惧、顾虑,并且还要在一旁鼓励、安慰患者。骨科患者最主要的症状是体现在疼痛上,护理人员要关心、体贴患者,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疼痛部位、性质以及进展,并耐心的向患者解释其疼痛的原因以及规律性,以便教会患者减轻疼痛的技巧。例如放宽自己的心态、深呼吸、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等,在必要的时候个患者注射镇痛剂。另外患者的住院期间由于离开亲人的时间较长,加之面对陌生的环境和人,感到孤单,极度渴望亲人的陪伴,护理人员应该主动与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并告知家属尽量避免在患者面前抱怨,以防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在情感上要多给予患者的关心和爱护,对给予温暖、支持,说患者在心理上和情感上获得满足,自愿的接受治疗。
2对老年患者多方面的护理
2.1心理护理
老年性脑梗死优质护理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以2012年3月~2014年3月本院入院治疗的84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为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中男27例,女15例,年龄78~88岁,平均年龄(82.3±3.6)岁;对照组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77~85岁,平均年龄(81.9±3.8)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使用常规护理的同时,还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其中包括与患者积极沟通、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具体方法如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需要长时间接触护理人员,所以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态度,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通过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言语、热情的微笑,都会使患者更加信任护理人员。护理人员在介绍自己时,应该充满自信感,尤其是介绍医师时,要给予患者充足的信息,全程陪伴患者,实时评估患者心理状态,使患者可以更好的面对治疗。护理人员需要加强患者康复期的护理工作,帮助患者完成功能锻炼,准时进行理疗,如中频治疗、电磁技术等内容。护理人员还可以通过专业的按摩知识,为患者进行按摩。通过患者与护理人员愉快的交流,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心理压力,避免发生护患冲突,为患者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住院环境会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发现患者出现心理问题后,需要与家属进行配合,共同激励患者,使患者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环境也会影响患者的心情,而心情则是患者恢复的关键因素。良好的环境可以使患者心情更加顺畅,通过环境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人文关怀,通过干净整洁的环境,可以使患者与家属的心理更加舒适。大多数老年患者都不喜欢吵闹的环境,所以护理人员应该创建出安静的医疗环境,为患者提供家一样的温暖环境。患者在良好的环境中治疗,可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恢复速度,降低并发症出现几率。
1.3 满意度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分为: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平均满意度=(很满意+满意)/总例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