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精神教育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劳动精神教育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劳动精神教育

劳动者职业精神教育培训探索

[摘要]新时代的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者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作为职业素质重要内容的职业精神,也成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时关注的热点。文章分析了职业精神的内涵及作用,进而探讨了当前我国职业精神培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在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把职业精神培养融入劳动者终身教育体系中、把职业精神课程纳入政府职业培训补贴目录、发挥用人单位在职业精神教育培训中的主体作用、创新教育形式和内容等建议。

[关键词]职业素质;职业精神;教育培训

一、职业精神的内涵

在内容方面,职业精神鲜明地表达职业根本利益,以及职业责任、职业行为上的精神要求;鲜活地表现为某一职业特有的精神传统以及从业者特定的心理和素质特征,兼具世代相传的稳定性和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在表现形式方面,职业精神具体、灵活、多样。各种不同职业对从业者的精神要求总是从本职业的活动及其交往的内容和方式出发,适应于本职业活动的客观环境和具体条件,因而它不仅有原则性要求,往往还很具体,有可操作性。在调节范围方面,职业精神主要调整两方面的关系:一是同一职业内部的关系,二是同一职业内部的人同其所接触的对象之间的关系。在功能方面,职业精神一方面使社会的精神原则“职业化”;另一方面又使个人精神“成熟化”。职业精神与职业生活相结合,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形成具有导向性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习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着劳动者在社会和家庭生活中所形成的品行,影响着个体的精神风貌。

二、我国职业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劳动力职业精神培育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第一,基础教育投入、教育内容结构失衡。各类院校片面注重实训基地和硬件设备的投入,忽视育才理念、道德文化、师德氛围等精神环境的营造;在教育课程内容上,现有的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学校教育体系,不仅缺乏职业启蒙意识的培养,也普遍缺乏职业精神教育,导致厚植职业精神的社会土壤逐渐消失殆尽。第二,高等教育中职业精神教育缺位。现有技能人才教育体系在高职教育后中断了大部分毕业生的教育上升通道,以工匠精神、职业道德等为核心内容的职业精神教育也随之中断,这既背离了人才成长规律,也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第三,培训机构对职业精神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受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现有职业培训大多集中于知识、技能的培养,忽视了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创新意识等职业精神的培养,致使大部分劳动者对职业精神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第四,企业对职业精神培育缺乏正确认识,致使积极性不强,参与度不高。部分企业的文化建设滞后,没有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提高员工素质、激发员工创造力方面缺乏完善的体制机制。同时,部分企业认为在校企合作中,自身的权利和义务不明确、不对等,加之担心劳动者流动快,因此不重视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使得劳动者对工作岗位缺乏认同感。

三、促进职业精神培育的建议

阅读全文

小学德育中的民族精神教育

一、加强民族精神教育的实施途径

1.在教育教学中加强民族精神教育

其一,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加强民族精神教育。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中,有许多弘扬民族精神的内容。例如,“吃穿用哪里来”这一内容从两个层面教导学生:一是珍惜粮食,勤俭节约;二是尊重农业劳动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体而言,在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选择“水稻的生产”和“工业与生活”等两个视频,以使学生了解农业产品的生产过程以及工业产品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并体会农业劳动者与工业劳动者的艰辛,从而更加珍惜粮食,注重勤俭节约,真正做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最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二,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加强民族精神教育。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有许多弘扬民族精神的内容。例如,《狼牙山五壮士》等课文,不仅让学生深刻理解革命烈士的英勇行为,更让他们明白幸福生活与美好环境的来之不易。教师在教学“鲜艳的红领巾”这一内容时可引用。首先,在课堂导入部分,教师可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狼牙山五壮士》同名电影的片段,以展示五壮士英勇跳崖的大无畏精神,为课堂营造悲壮、激昂的气氛,于是,学生对革命烈士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另外,在革命烈士的精神感召下,学生不仅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更懂得爱社会、爱集体和爱家庭。其三,在校园中加强民族精神教育。例如:在学校的报栏里张贴与民族精神教育相关的宣传图册,利用黑板报、校园广播和升旗仪式等形式宣扬中国的民族精神,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2.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民族精神教育

为了让学生开阔视野、认知社会,还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民族精神教育。具体有三点。其一,充分挖掘并利用当地的社会资源加强民族精神教育,力求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例如,可利用当地的革命烈士纪念塔(碑)、名胜古迹、人文景观、烈士陵园和英雄纪念馆等加强民族精神教育;也可带领学生以参观、悼念等形式缅怀英雄人物与革命先烈,从而加深他们对中华民族优秀民族精神的理解,并树立远大的理想,最终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其二,紧跟时展,加强被赋予崭新内涵的民族精神的教育。我国民族精神的实质不变,但在不同时代会被赋予不同内涵。例如,近年来,我国发生了一些自然灾害(例如,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和重大意外(例如,马航失联等),对此,我们团结一致,理性应对,无私奉献,这既是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又是赋予民族精神崭新的内涵。在民族精神崭新内涵的感召下,学生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并乐于追求理想。其三,学校应合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组织相关活动,以加强民族精神教育。例如,我校开展了“心系航天,瞩望未来”的主题活动。这次活动以图片展览、视频展示以及抒发感悟等形式展开。在图片展览环节,一系列具有纪念意义的图片向学生展示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使他们为祖国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感到骄傲,从而激发他们心中的民族自豪感。在视频展示环节,当载人航天飞机发射成功的那一刻,学生激动的心情难于言表,待视频展示结束后,他们积极讨论,为抒发感悟这一环节奠定基础。在抒发感悟环节,学生不仅通过写作的方式抒发感情,更通过演讲的形式表达思想。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学生理解民族精神的崭新内涵,更使他们生发出要做“祖国发展的推动力”的强烈愿望。总之,加强民族精神教育,既要让学生记住历史,即了解历史时期民族精神的发展与存在形态,又要让他们牢牢把握时代脉搏,即了解新时期民族精神的发展与存在形态。这样,民族精神教育便具有时代特征,并不断产生崭新的前进力量。

3.以良好的榜样加强民族精神教育

小学生对他人有着强烈的模仿欲,因此,可通过良好的榜样加强民族精神教育。良好的榜样大致有三种。其一,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杰出人物和革命先烈。在小学德育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生动的形式呈现这些人物的主要事迹,以使学生深入地了解他们,并努力向他们学习。其二,历史上伟大的文学家、科学家、艺术家以及文学作品中的典型形象(例如:著名科学家邓稼先,巾帼英雄花木兰)。教师可结合课内外知识,让学生熟悉这些榜样,并向他们学习。其三,教师和家长是小学生最容易模仿的人,因此,教师和家长应提升素质、规范言行,努力成为学生(孩子)学习的良好榜样。这样,有了良好的榜样,加强民族精神教育便能落到实处。

阅读全文

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摘要:认真贯彻和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这就要求自觉地将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劳模精神丰富的内涵和现实意义,破解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有效途径,进而实现劳模精神教育育人功能,为社会建设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劳模精神;立德树人;劳动模范;校园文化

劳动模范(以下简称劳模),是社会生产和社会实践主体劳动者中的先进分子和标兵榜样,具有强烈的社会属性和历史性。[1]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现实意义,发挥其强大的精神力量,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建设,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纵观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的历程,各个历史发展阶段所涵育的劳模精神都独具特色,并发挥着巨大作用。认真贯彻落实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将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抓住“中心环节”,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文将对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进行分析,重点探讨如何把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审视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缺少针对性。不同主题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传播不同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劳模精神”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特殊的历史背景,特殊的精神内涵使其具备独特的教化育人作用。如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实施固定和统一的教学模式,沿用传统的教学内容,而忽视劳模文化自身的差异性,就会直接影响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程度和教育效果,增加教学难度。广大师生对“劳模精神”认知水平偏低,以劳模精神为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适合广大师生的现实需要,教育形式单一,不能够引起广大师生的足够重视。只有准确理解劳模精神的真正内涵,针对高校不同的受教育主体采取针对性教学模式,在不同时间段加强在校师生以“劳模精神”为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更好地发挥劳模精神的德育作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然而,在现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中,一些高校忽略了劳模精神同其他精神文化在价值观念引领作用和精神内涵等方面的差异,没有结合在校师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致使劳模精神教育效果差强人意,达不到预期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化。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有待丰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不断丰富的。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贯彻和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重要方式。劳模精神融入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对广大师生的道德培养、精神凝聚和价值观塑造,进而回答了“怎样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劳模精神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最重要的就是它本身具有的教育价值。然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劳模精神的关注还不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没有深刻认识到劳模精神对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性。其二,缺乏把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机制。其三,没有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来反思劳模精神的重要性。其四,虽然部分高校将劳模精神教育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这种个别式的教育方式并没有在全国取得广泛的社会效应。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劳模精神容易受到轻视,从而真正忽视劳模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总的来说,劳模精神的思想内容、教学效果、精神价值等,都没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得到展现。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有待完善。健全的评价机制是劳模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实践,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保障和抓手。目前以劳模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实践评价机制不健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其一,评价机制僵硬,缺少人文关怀。道德教育是人的教育,而不是社会的工具。道德教育的终极价值不是教人去遵守社会规范、恪守道德规范,而是要使人回归为一个真正的人,进而实现人自身价值的提升与本质力量的增强。[2]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要围绕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来进行,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问题。如果说教育教学评价单纯地为了教学管理、制定规则而评价,那么,这种评价是比较僵硬和陈旧。进行教育教学评价的时候,不注重人文关怀,就不会清楚,以劳模精神为主的德育教学成效如何,对人的价值观念影响有多大,还有哪些需要改进和提升的地方。其二,评价主体单一,评价结果不公正。教育评价主体主要是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组成。通常情况下,评价结果主要是指教育主体对教育客体的评价、或教育客体对教育主体的评价。复杂性是教育评价活动的特征之一,评价主体单一,缺少第三方参与,评价主体缺少互动等因素都可能对评价结果产生影响。例如,在劳模精神教学实践评价过程中,教育主体对教育客体做出的评价结果只能呈现教育客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状况,侧重于教育客体,然而,教育主体如何参与教学的基本情况可能被忽略,无法反馈。反之亦然。因此,缺少第三方参与的评价机制,评价主体也很难做到自我评价,其结果只是针对评价客体。摒弃评价主体单一,扩大评价主体的范围是评价结果公正的前提。

二、“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

1.坚持“双主体”育人原则,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在劳模精神融入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教育者和当代大学生同为“主体”,因为只有这样,大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才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接受教育的同时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教育主要是指,作为大学生群体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以自身接受的教育信息和内容,通过学习和交流对其他成员进行“劳模精神”的传播和交流,从而由教育客体转换为教育主体。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在劳模精神教学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理论课程内容正确引导大学生,使其学会积极主动思考,使“劳模精神”相关课程内容内化为正确价值观塑造力量,外化为文化交流和传播的积极行动。一方面,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发挥教师主体引导作用。发展教育事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础工程,教育事业处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党的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劳模精神教育可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教师队伍的责任意识、敬业意识和大局意识,使教师队伍成为一支德艺双馨、发挥教育引导作用的合格工作队伍。将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政课教师在参与实际教学过程中是教育主体。因此,思政课教师对劳模精神理解、掌握程度以及自身理论水平直接决定着学生对劳模精神的认知,劳模精神德育功能是否正常发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对思政课教师首先进行“劳模精神”的专题培训,使思政课教师深刻理解“劳模精神”的内涵,强化问题意识,明确“劳模精神”想要传达的价值观念,全面的掌握“劳模精神”学习的相关资料。打铁还需自身硬,思政课教师需要系统地学习劳模精神相关知识,让劳模精神的敬业精神、首创精神和奉献精神深深感化自己,塑造自己,才能发挥教师主体引导作用,才能向学生传授“劳模精神”相关知识。另一方面,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加强自我教育。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育乃自我教育。[3]劳模精神德育育人过程也是大学生由教育客体向教育主体转变的过程。作为教育客体的当代大学生,自觉接受劳模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领悟劳模精神内涵,抓住劳模精神学习要点,拓展劳模精神学习领域,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己的人生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劳模精神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大学生生活全过程,大学生在自我提升的同时也影响着周围的人,从而实现由教育客体向教育主体的转变。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他们创造学习交流的机会和平台,使他们学有所得、学有所悟,不断提升自我教育的水平和能力。2.重视劳模精神的教育价值,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将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并不是机械地把劳模精神强加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而是要深刻审思劳模精神对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性。一方面,要充分阐释劳模精神的理论内涵,深入挖掘劳模精神的时代价值,丰富劳模精神自身的内涵,这是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前提。另一方面,要把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全国推广,切实在更大的空间上体现劳模精神的重要性,切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彰显劳模精神的教育价值。除此之外,要把劳模精神的传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社会实践活动等结合起来,充分让劳模精神的教育价值“活”起来,从而真正彰显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的重要性。尤其是要深刻领悟劳模精神在立德树人方面的重要性,凸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深刻性。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把劳模精神融入高校各个环节。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教师、学生为文化传承创新主体,以精神文化为核心,并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相统一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4]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加强建设校园文化这个着力点,可以把“劳模精神”主题教育融入高校的各个环节。多措并举,以弘扬劳模精神为核心,以改善校园整体环境为重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具有文化育人的功能,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高等院校是弘扬劳模精神、加强劳动教育的主阵地,所以,把劳模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其一,通过学校硬件设施建设,加大劳模精神宣传力度。在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建设的目的就在于为弘扬劳模精神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注重隐性教育。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建设是加大劳模精神宣传力度的重要方式。例如,增加各学院文化宣传栏专栏、建设适当的文化长廊、建设特色建设和文化景观等硬件设施建设都可以使“劳模精神”渗透到人们的日常学习生活当中去,让劳模精神通过校园环境的改变而深入人心。其二,完善教育机制,使劳模精神教育常态化。完善劳模精神德育教育机制,努力促使劳模精神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制度文化来实现劳模精神教育与规章制度相结合,规约甚至强制教育客体接受劳模精神教育。健全教育机制,为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制度支持。劳模精神教育和党日活动相结合,在保证劳模精神教育正常开展的同时提供制度保障。通过制度保障,让劳模精神教育成为人们的日常行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其中。另外,高校的相关院系,尤其是人文社科类专业要高度重视弘扬劳模精神、加大师资投入、提升教师综合素养,为劳模精神教育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将劳模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充分发挥劳模精神对“双主体”的文化熏陶和培育功能,从而实现劳模精神内化为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和培育作用。实现劳模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坚持马克思主义根本指导思想不动摇,高度重视教育者和当代大学生二者之间的互动,努力打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校园文化。将劳模精神融入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的整合驾驭能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直面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阅读全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职业素养教育

摘要:新时代职业教育被赋予了立德树人,技能培养,综合素质提升的时代使命和历史重任。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视域开展理论研究,从职业素养教育面临的问题出发,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职业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在理论溯源基础上进行可行性分析,从职业生涯发展教育、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培养的角度探究其操作性。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职业教育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素养教育;职业价值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职业教育面临着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挑战和机遇。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做出重要批示,他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因此,职业教育要更加注重具有良好职业精神品质和综合素质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人才的培养。职业素养教育是除了职业技能培养外还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意识、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这部分是作为公民的职业人角色对思想道德素养中在职业范畴的部分要求,所以其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更显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职业素养教育不仅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还能增强职业教育的时代担当,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职业素养教育的必然性

目前职业教育领域面临的诸多困境之一就是学生价值观多元化,甚至价值观功利化、虚无化或极端个人主义等价值观危机。价值观功利化指强调拥有物质财富就是人生的意义,不愿去探求人生的深刻意义。虚无化反映了在职场压力和社会整体的焦虑氛围面前的无奈和消极态度,反对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否认个人的历史和社会责任感。极端个人主义是把个人的私利摆在第一位,不管他人的、社会的利益,甚至为了实现个人私利,可以不择手段,无视最起码的道德准则。这样的价值观问题结果导致学生在学习选择上重实用知识与技能、轻基础理论。职业选择上重经济收入与自我、轻社会需求。面对工作既不认同职场文化,又陷入盲从状态;既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心态,又有对优良品质讽刺挖苦、围观打趣的闲情。部分学生懒得树立长远的职业发展目标,更不愿积极做出职业生涯规划,不相信崇高的职业精神,更是对优良的职业道德嗤之以鼻。具体到个人职业发展来说,价值观的虚无导致部分学生缺乏对自我价值的关注,缺乏对他人的关心,缺乏对行业的认知和对国家社会的了解。这样致使学生无法做出价值判断,对自身思想和行为进行深刻反省深刻,从而丧失了职业发展动力。在科学技术高歌猛进的社会形态中,不仅部分学生奉行功利主义、推崇拜金主义,追求享乐主义。迫于招生的无奈,部分学校也出现办学功利化现象,不顾师资力量和办学能力盲目开始所谓热门专业或者无原则扩招,教学过程中片面关注职业证书的获取、专升本升学率或是就业率。教育价值观的虚无导致职业素质教育日常工作中很多问题无法从价值观的理论高度有效地引导学生,将高职院校异化成为职业技能训练的机械化场所。所以,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职业素养教育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也强调,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这就从根本上回答了办什么样的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为什么培养人的问题。“职业教育担任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教育教学全过程。职业素养教育过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坚定走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职业素养教育的可行性

(一)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阅读全文

中职学校培育弘扬劳模精神路径探析

[摘要]近年来,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教育体制也在进行着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被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在中职学生的教育问题上,不能再像以往一样,仅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专业技能的培养,还应将更多注意力放在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上,尤其是在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上,更需要加大培育弘扬力度,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以便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中职学校;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培育路径

中职学校,作为培育人才的重要基地,每年都会为社会输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极大地满足了社会上众多企业生产和经营的需求。但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些企业的准入门槛也越来越高,要求中职学校毕业的学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娴熟的专业技能,还要拥有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等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面对这种人才需求的改变,作为中职学校以及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根据企业的切实需求,设计相应的课程,加强学生德育方面的教学,致力于学生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培育,以此来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满足国家需要的高水平技能型人才。出于这样的目的,本文就新时代中职学校培育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路径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

劳模,顾名思义,就是劳动模范,重点在“劳动”上。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劳模都被时代赋予了新的特点和内容,但他们都展现出了共同的优秀品质。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对劳模工作都十分重视,并为此召开了多次表彰大会,各个级别的劳模荣誉称号都曾设立过[1]。劳模精神,主要指的是劳模所呈现出的艰苦奋斗、努力拼搏、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等一系列优秀品质。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社会以及国家需要更多的劳模。他们是行业的榜样、工作中的标杆,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精神远比他们取得的成绩更令人瞩目,非常值得大家学习,向这样优秀的人看齐。工匠,即有手艺或技能的匠人。虽然工匠所处的行业、所从事的工种不同,有不同的种类,但其具有共同的特点,具有一种职业精神,这就是所谓的工匠精神。我国著名的企业家、教育家聂圣哲就曾这样说过:千万不能让“中国制造”还没发展起来,就在中道夭折了[2]。路要一步一步走,人动化(手艺活)是自动化的基础和前提。要拥有工匠精神,从“匠心”到“匠魂”。工匠精神大致可概括为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等。劳模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它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创新的、实践的、鲜活的存在。时代不断更替,但工匠所展现出的职业精神却未曾改变[3]。敬业、专注、精益、创新是其基本特征。劳模精神,从本质上来看,其实是劳动者作为时代的楷模,在众人中脱颖而出,超越别人所展现的精神[4]。工匠精神,则是对自我进行不断地超越,追求卓越的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相辅相成,两者是动静的结合,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简言之,劳模精神是工匠精神的基础,而工匠精神则是劳模精神的延续和升华。

二、培育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中职学校的积极作用

中职学校开展弘扬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的活动,为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就现阶段来看,中职学校在培养学生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已经有了很大提升,但在职业道德教育上却略显不足。因此,将劳模精神以及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中就显得尤为必要[5]。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充分满足学生就业以及个人发展的需求,还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爱岗敬业、爱国爱校,拥有强烈的自信心及责任感,能够积极就业、精益求精,并甘于奉献。中职院校进行劳模精神以及工匠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有利于打造温馨和谐的校园氛围。教职员工在工作岗位上,严格履行职责,努力做科研,获得教学能力的提高;学生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能够充分去钻研本专业的知识,并可以将所学知识积极应用于实践。加强师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能够促进师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并推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地创新和发展。致力于校企之间的合作,加快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以此来为社会输送更多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在满足众多企业生产与经营需求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中职学校的影响力。

阅读全文

中职德育意义和策略

摘要:为了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把中职学生培养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文章首先阐述了中职德育的意义,然后分析了中职德育的现状,最后提出了中职德育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中职德育;思政课;师德师风

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的通知,为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德育提供了方向指引。但由于中职教育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形式,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导向性,致使中职教育工作者忽视了德育实施的意义,德育流于形式。为此,有必要深入探析中职德育的实施。

一、中职德育的意义

中职德育,主要是中职班主任、各任课教师等学校教育工作者对中职学校的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方面的教育与引导[1]。尤其是中职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德育管理和指导,其意义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有助于中职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中职学校学生的年龄在15~17岁,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阶段。相对于普通高中和高校学生群体,其社会化倾向性明显、是非标准不清晰、价值观偏向模糊。而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的要求下,中职学校实施德育时,会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贯穿德育始终的红线,这样一来,学生就能接受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还能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共党史与国情教育,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有正向的认知[2],如此,便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最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阅读全文

新学期一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2013秋季德育工作计划要求,,以“五大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安全教育)精神为导向,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在课堂教学、班队会、重大节日等活动中,开展丰富多彩、、有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安全教育。

二、班级概况

一(2)班有学生30人,其中男生21人,女生9人。

行为习惯方面:一年级小学生刚由幼儿园步入小学阶段,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还不是很了解,开学初集体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使每个孩子适应自己角色的变,快乐成长。经过短暂的集体教育,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听课,遵守课堂纪律。但是,王嘉琦、马慧娟,郭立辉等几名同学行为习惯还需进一步培养。

学习情况:大部分学生能较好的完成学习任务,上课积极活跃,作业认真,但是还有一些孩子没有写作业的习惯,这方面还要与家长多沟通,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效结合,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其中,郭力辉同学对初步的加减法出错率较高,是本班学习上重点帮学对象。马慧娟、闫静、王嘉琦在学习习惯方面还需要提高。

品德情况:学生关爱集体,热爱劳动,尊敬师长,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

阅读全文

创新创业教学改革建设实践探索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号),按照文件精神,各高职院校积极推动“课程思政”的改革目标与任务,推动“课程教学”向“课程思政”转化,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上有着相通之处。思政元素的融入不仅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和强大的理论支撑,而且极大丰富了创新创业教学内容。基于此,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课程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探讨和反思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政元素的路径,以期为创新创业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有益借鉴。

一、创新创业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一)教学改革设计理念

1.在贯彻立德树人、全方位育人教育的理念,融合“四自”精神教育、“工匠”精神教育的基础上,确立了“四全、四入、四结合”的创新创业精神教育理念。2.根据女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创业成长规律,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把知识传授、思想碰撞和实践体验有机统一起来,体现实践性、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着力于培养具有创造力、意志力、社会责任感的创新创业人才。

(二)教学改革典型案例

案例意义:作为“开学第一课”,创新、创新意识、特别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人格是本次课程的知识、能力及素质教学目标。采用真实的大学生创新案例启发学生,点燃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的热情,培养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案例描述:上课前,教师通过智慧职教云平台布置任务,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和调研内容,学生团队协作,讨论总结,回答问题并上传智慧职教云平台,教师根据反馈信息,进行学情分析并及时微调授课内容。课堂中,首先,教师将往届毕业生李文峰(2011级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成功案例搜集整理,图文结合,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第二,教师采用案例法、小组讨论方法,融入思政元素,让学生了解创新的内涵、创新的意识以及创新人格的基本素质。第三,融入思政“基础”课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和第五章第三节职业道德思政内容,继续升华思政育人价值,不仅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信心,调动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热情,启发学生对成功案例的思考,而且提升了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最后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归纳总结。在课后,强化测试和拓展训练。案例反思:本次课教学效果良好,课前教师的有效引导,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课中,用往届经济管理系毕业生的真实案例来启发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课堂气氛较好,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激发,学习效果明显提升,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有着浓厚的兴趣。课后的测试与拓展阅读,巩固所学知识。所以“课程思政”需要教师及时挖掘思政素材,在教学中结合学情分析,提高和把握思政元素渗透的自觉性、可行性,潜移默化,达到“润物无声”的最佳效果,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改革实施成效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