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劳动教育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劳动教育

美术教学审美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研究

摘要:美术教育中的审美教育与劳动教育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美术教学往往以审美教育为主,辅以劳动教育。二者的融合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和创造能力,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增强其综合素养。为促进美术教育中审美教育与劳动教育的有效融合,将教学方法与资源并重是可行之道,教师既应灵活运用练习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力求将其综合运用,又应注重教具等基础设备以及图书馆、美术馆、展览馆、自然环境等教学资源的选择、使用。

关键词:美术教学;审美教育;劳动教育;融合路径

当今,部分学校的美术教育强调学科知识传授,与其他学科联系较少,造成了教育与现实生活相分离、各科知识间的界限难以打破等问题。过去,审美教育主要存在于美术、音乐等课程教学中,劳动教育也限于劳动技术、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二者彼此孤立。在美术教学中,许多刻画劳动人民形象、描绘劳动场景的艺术作品不仅含有丰富的审美因素,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蕴含鲜明的劳动精神,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态度,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显然,在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与劳动教育可以相互融合,二者在塑造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劳动观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并有助于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和作用,采用科学路径将二者更好地融合于美术教学活动中,是美术教育发挥综合教育力量的切实体现。

一、审美教育和劳动教育的关系

美术教学中既包含审美教育,又囊括劳动教育,二者是同一教育过程的两个方面,都是学生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创造能力的教育,劳动教育则是培育学生劳动意识、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创新思维的教育。两者紧密相连、相互渗透,并在起源、教育目标、创造力培养、情感体验等方面存在密切联系,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起源的关联性。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劳动创造了美”[1]直接点明了审美教育和劳动教育起源的内在关联性。从人类产生之初,人们追求美的感受就蕴含于劳动过程之中,人们通过劳动既能获得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又能获得身心愉悦的审美体验。由此可知,美产生于劳动之中,人们不断地进行创造性劳动,生产出的瓷器、陶器、铁器、服装、建筑等生活用品与居住空间都是人们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的表现。同时,审美教育也不是虚无的,其需要将这些物质产品的生产技能训练作为实践载体。故而审美教育和劳动教育都起源于人类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都凝聚在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活动中。二是教育目标的一致性。教育目标是受教育者应达到的愿景,是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美术教育中,审美教育和劳动教育的教育目标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丰富视觉、触觉以及审美经验,运用传统媒介或新媒体创造作品,发展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2]。即审美教育不仅强调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注重对其劳动素养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了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即“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培养他们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3]。这也说明劳动能带给人美感和幸福感。由此可见,在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和劳动教育具有共同的教育目标,二者都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劳动素养、创造能力,这正是二者能有效融合的重要原因之一。三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共同性。不论是审美教育还是劳动教育,在教学内容方面都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美术课程强调对绘画技能、工艺品制作技能等的掌握,劳动技术课程强调各种劳动技能的掌握,二者都不主张机械模仿,都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挥。因此,在教学及其评价中,二者不仅都关注对学生专业技能的示范、教授,而且都要求必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这是二者可以融合的关键所在。四是情感体验的共鸣性。情感是人们对某物、某事或某人的内在情绪感知,是较为复杂又相对稳定的一种心理体验。审美教育和劳动教育过程中情感的激发与共鸣是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重要媒介,起着催化剂的作用。审美教育和劳动教育都侧重以情感人,并强调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劳动教育过程中,教师通过美化劳动的工具、环境、过程等,使学生产生美的情感体验,增强劳动的愉悦心情。在审美教育过程中,教师通过欣赏劳动题材的绘画作品,使学生了解劳动人民的艰辛,体会劳动成果得来不易,从而激发他们的劳动情怀,培养其劳动意识、劳动习惯,最终使其体会劳动的快乐。美术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的审美教育蕴含劳动精神,劳动教育包含审美因素。二者正因为都有学生情感的参与,其融合才具备了更真实有效的链接点。

二、审美教育和劳动教育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审美教育和劳动教育都是我国教育事业“五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二者融合将更高效地促成学生综合素养和身心的良好发展。《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生产劳动与实践教育[4]。可知,审美教育和劳动教育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而且可以在其亲身参与中磨炼其劳动意志,培养其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因此,将二者融合既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又能提升其劳动素养,可有效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阅读全文

职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的关系探究

摘要:劳动促使职业出现并不断发展,职业促使劳动日益进化;劳动催生了职业教育并推动其发展,职业教育反过来促进劳动效率的提高和质量的提升;职业教育和劳动教育相伴共生既是各自所需,又能相互促进,具有天生的必要性和天然的优越性。

关键词:职业教育;劳动教育;关系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就新时代职业教育提出新设想;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就新时代劳动教育提出新要求。相对于普通教育而言,职业教育和劳动教育相融合具有天生的必要性和天然的优越性,二者息息相关。

一、劳动与职业的关系

职业是因劳动而生,没有劳动就没有职业;职业的出现和发展反过来促进劳动的日益进化。

(一)劳动促使职业出现并不断发展。原始社会劳动生产率低下,还不存在所谓的社会分工,只存在偶然性或者临时性的自然分工,部落首领根据劳动的情形或者成员的自然禀赋对成员进行偶然性分工:体质强壮者捕猎、体质较弱者采摘,成年的耕种、未成年的收储等等。还没有出现固定从事某项专门工作的人群,没有产生真正意义的职业。进入奴隶社会后,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人类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有人专门从事农业、有人专门从事手工业,人们都必须选择一种劳动形式、固定地从事某项专门工作以作为谋生的手段,这就出现了职业。职业是人们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财富并获取合理报酬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劳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第二次、第三次大分工相继出现,职业的种群越来越多。进入工业革命之后,生产的机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改变了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社会分工日趋精细,劳动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职业更替的速度越来越快。进入新世纪以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劳动新形态层出不穷,极大地促进职业的新生和细分,新兴职业不断出现。可以看出,职业的产生和发展是生产力进步和社会分工的结果。

(二)职业反促劳动日益进化。分工促使社会生产率提高,即使是原始社会的自然分工,也使人类从食不果腹到出现剩余,为社会分工和职业的出现创造了条件。职业的出现极大地促进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亚当·斯密认为,职业的出现有三方面的好处:一是增进劳动的熟练程度,促使劳动者技能提升;二是减少工作转换带来的损失;三是职业劳动者可以发明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提高劳动生产率。职业不断细化、不断更新,也促使社会劳动不断涌现新的业态、新的形式,促使社会劳动不断进步、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阅读全文

中职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思考

[摘要]笔者通过对中职学校劳动教育的开展情况进行调研,梳理了劳动教育的概念,总结并分析了中职学校劳动教育的现状和中职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存在的优势,提出了劳动教育实施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劳动教育;中职;职业精神

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在讲话中提到,“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重申了劳动教育的意义,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发展点明了方向,也为我们在中职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1劳动教育的概念

劳动教育,顾名思义是“关于劳动的教育”,从组成要素来看,主要包括对劳动认识、劳动习惯、劳动技能、劳动情感、劳动品质培养等的教育;从内容的性质来看,可分为对生产技术劳动的教育、对社会公益劳动的教育以及对生活服务劳动的教育;从地位上看,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美育、体育一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久以来,人们对劳动教育的认识水平不高,认识层次还停留在“体力教育”“劳动改造教育”这些陈旧的观念上面,缺乏对劳动教育的正确认识。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自媒体被广泛运用,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追求财富、追求享乐的人越来越多,享乐主义、丧文化横行,人们对于劳动越来越不重视,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在召唤劳动教育的回归。

2中职学校劳动教育的现状

中职学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实施主体,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学校实施的教育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后续劳动力的质量水平和劳动力市场的稳定,进而影响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国务院在2019年2月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到,“鼓励中等职业学校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将动手实践内容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劳动教育作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当下,中职学校劳动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

阅读全文

高校劳动教育价值内涵和实现途径

摘要:高校通过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落实立德树人,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观更彰显时代性,劳动教育的内容要更加丰富,培养途径要突出全面性。而作为劳动教育其中之一的服务性劳动教育,在育人方面占据了重要地位。高校通过重塑服务性劳动教育观、挖掘育人价值,落实服务性劳动教育课程设置、丰富育人体系,细化顶层设计、加强制度保证、多措并举,丰富服务性劳动育人氛围、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等途径,进一步发挥劳动育人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劳动教育;服务性劳动育人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劳动教育是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各级各类院校应高度重视并落实劳动教育相关内容。

1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意义

马克思曾说:“劳动不再是谋生的一种手段,更成为生活的一种需要。”[1]劳动时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是意义生活和人类本质复归的主要形式。[2]劳动是锻炼人、培养人、塑造人的基本途径,通过将劳动与教育相结合激发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1.1劳动教育价值观要彰显时代性

新时代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在培养学生的劳动教育价值观时,要注重时代需求,彰显时代特征。劳动教育经历过从“劳动兴盛”到“劳动失宠”再到“劳动复兴”的漫长发展历程,其重要性日益凸显。[3]高校要培养经得起实践磨砺和检验、能够担当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势必要发挥劳动育人的重要作用。新时代的劳动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不仅仅是体力劳动、简单劳动等,高校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参与到劳动中,在劳动过程中磨炼学生的意志,帮助他们增长知识和技能、强身健体。

阅读全文

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落地生根探索

摘要:劳动教育是五育并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落实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精神是一线教育者必须思考和践行的问题。小学阶段应通过改变育人观念、开设劳动课程、搭建劳动平台、开发校外资源、促进劳动教育真正成为育人的硬核措施,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新时代特征;小学劳动教育;五育并举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在强化劳动教育对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性的同时,也为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指明了方向和路径。教育目的在于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让学生适应并且更好地生活,劳动教育是孩子们未来享受生活的基础。但学校劳动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社会淡化、学校弱化、家庭虚化、自我惰化等不良倾向。片面追求学业成绩唯文化分数独尊的育人导向,必然会导致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大打折扣,这有悖“五育并举”育人方针,也极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所以学校作为教育载体推进劳动教育落到实处是当务之急。笔者结合学校的劳动教育实践,从以下五个方面分享,完善小学劳动教育管理,做好小学劳动教育工作。

一、改变育人观念,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

劳动教育是一种价值观教育,只有让教师和家长都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才有可能为劳动教育落实创造适切“环境”。当前,在追求高分的教育中,教育的意义被狭义化,学校、家庭、社会重视教育,但只是盯牢分数的教育,学生中形成“万般下等,惟有高分”畸形认识。如果对劳动教育没有普遍形成科学认识,甚至认为开展劳动教育会影响孩子升学竞争,这种外在的认识压力会对教师的育人价值观产生不良影响,致使学校很难从容实施劳动教育,甚至有可能把劳动教育卑微化。综上所述,作为义务教育基础段的小学要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环境。一方面要做好学生思想宣传工作,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1]。另一方面要宣传引导家长转变唯分数评价孩子的惯性思维。学校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培训,宣传劳动教育意义,让孩子家长与时俱进转变育子观念,否则再完备的教育计划、再丰富的课程设置都有可能流于形式、劳而无功。

二、开设劳动课程,保障劳动教育落地生根

从孩子可以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任务开始,就要逐渐在他们成长过程中施以劳动技能和劳动意识的教育和锻炼。首先,构建多样化选择性强的劳动教育课程。按照文件要求确保每周1节劳动课,这是强化劳动教育的必由之路。在课程落实中,杜绝其他学科挤占劳动课现象,积极开展校内劳动比赛,避免劳动课流于形式,突出劳动实践课教学实际效果。其次,邀请劳动模范或劳动先进个人开展百家讲堂。劳动意识的培养和劳动技能的形成需要时间更需要实践。劳动技能传授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学校通过选聘有专业技能特长的家长进校园、上课堂,每月1节课,为学生开展生动的劳动教育实践指导。家长现身课堂展示劳动价值与劳动者风采,极大感染了小学生劳动热情与积极性,也促进了劳动品质的养成。最后,以劳动品格提升工程为抓手强化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引导家长们积极参与到孩子们的劳动教育实践中来,形成家校一体、家校融合的劳动教育。

阅读全文

德育下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意义和对策

在新时期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德育工作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其中对幼儿阶段的孩子来说,幼儿园应该注重劳动教育的组织和开展,深刻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幼儿园的劳动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与生活自理能力,而且有利于创造能力的发展,促进了良好道德品质的塑造。但是,当前一些幼儿园的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很多时候都会被淡化,或者缺乏系统的教育指导,导致幼儿对参与劳动不感兴趣,没有真正受到劳动方面的综合素质培养,因此需要对这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一、德育视角下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意义

(一)劳动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品质

劳动可以对幼儿的坚持品质进行培养,因为劳动教育活动的开展并不是一两次就可以了,需要长期开展下去,幼儿在长期持续劳动的过程中,要想完成操作任务,就必须要做到坚持不懈,不放弃,深刻感受劳动者的艰辛和不易,进而培养幼儿吃苦耐劳和尊重劳动的良好品质。

(二)劳动使得幼儿全面发展,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劳动是一种综合性的活动,幼儿在参与劳动的过程中发展了肌肉动作,促进了身体发育,还促进了语言能力、人际交往等能力的培养,全面发展了幼儿的综合素质。在区域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一般都重视指导幼儿如何正确地解决问题,却忽视了如何培养通过劳动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必须要确保幼儿在劳动中的良好体验[1]。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幼儿在擦玻璃的时候,感觉总也擦不干净,最后想到了用报纸去擦,发现玻璃擦得更干净了,这样孩子就在劳动中不断学习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劳动教育有助于加强幼儿对社会角色的认知

阅读全文

劳动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困境和对策

[摘 要]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辅相成,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对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将有助于推动劳动教育的全面开展。文章分析了劳动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融合的现状困境,以环境评价与咨询服务专业为例,提出了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和开展劳动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专业教育;环境评价与咨询服务;路径

引言

不知几时起,每隔一段时间就迭代出“摸鱼学”“躺平学”等奇谈怪论,导致许多年轻学生盲目推崇追随,出现不想劳动、“啃老”等现象,这是一种极为不负责的态度,也表明当前劳动教育的实施亟待提高。因此,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大力弘扬劳动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20年3月我国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对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将有助于推动劳动教育的全面开展。《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提出劳动教育要重点与专业特点相结合,参与真实的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注重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优良品格,严谨细致的优秀工作做法。当前的劳动教育的地位处于边缘,被弱化、软化、淡化属于常态化,这也折射出劳动教育实践中存在价值畸变。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辅相成,加强劳动教育研究,特别是深度渗透融入专业课程教育的研究十分必要。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师,应该如何基于专业课程的实际现状,有效地将劳动教育融入渗透至专业教育,目前鲜有关于环境保护类专业与劳动教育融合的相关研究,本文以环境评价与咨询服务专业为例,提出自己的一点思考。

一、劳动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融合的现状困境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导,在专业课学习、专业技能实践操作、毕业顶岗实习等过程处处体现劳动因子。但当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仍存在一些困境,需进一步解决。

(一)思想上轻视劳动教育,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亟须提高

阅读全文

社会实践中的劳动教育思考

摘要:通过对目前社会实践课程内容的梳理,发现存在简单地将务农务工等同于劳动教育,从而产生有劳无育的问题。社会实践活动要通过与跨学科知识的整合、丰富劳动教育的内容、从活动体验导向信念塑造等方面来纠正有劳无育的问题。学校应在确保社会实践课程设置话语权的前提下,延展劳动教育的时空,使社会实践真正体现以劳育人的价值。

关键词:劳动教育;社会实践;课程设置;话语权

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弱化多年的劳动教育又重回教育者的视野中。劳动教育被弱化的原因主要包括:应试教育挤占学生全面发展的空间;劳动教育的理念滞后于时展,导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潜在地轻视劳动教育。在社会实践中探索这两个问题的解决路径,具有天然优势:首先,社会实践活动离开学校走出课堂,从物理空间上远离了应试教育的场域,客观上保障了实施劳动教育需要的时间与空间;其次,社会实践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带入真实的学习情境,直面企业、工厂和田间等多种劳动形态,直观地呈现丰富的劳动方式,有利于通过“行”来完成劳动价值观升级、内化,有利于劳动观念的与时俱进。站在新时代对劳动教育的新期待这一高度,审视目前的社会实践的课程设置,在社会实践的劳动价值观、课程设置的参与度、课程内容的丰富性等方面,学校教育均有应为且可为的空间。

一、在社会实践中树立新时代的劳动价值观

“劳动教育的本质目标在于确立劳动价值观,让青少年充分认识到劳动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生进步的重要意义”。[1]从“社会发展和人生进步的重要意义”来说,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暗合了核心素养的理念——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自身成长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社会实践中的劳动教育,首先要提升到新时代的劳动价值观的高度来重新认识。新时代的劳动价值观是“以热爱劳动为荣,以不劳而获为耻,尊重努力劳动、贡献社会的不同阶层的劳动者,愿意以自己的体力和脑力劳动建设祖国、贡献社会、服务人民”。抽象的教育理念需要具体的教育内容来支撑,否则就是一句空言。“以自己的体力和脑力劳动”是指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既包括传统的对劳动的认识(即体力劳动),还包括了智力劳动、创意劳动,从某种程度上说,后两者在新时代中国崛起的道路上,发挥的作用更大,产出的效益更高。相应地,社会实践也应该把智力劳动实践和创意劳动实践纳入实践课程。劳动教育的内涵也从单一走向综合,从德智体美劳五育割裂走向五育融合发展。

(一)将活动从体验导向信念的塑造

目前相当多的学校,社会实践的课程内容为收割水稻、打谷晒谷、挖花生务农体验,学习藤铁工艺,采茶、制茶、品茶文化传承等。这就是典型地将以往的务农务工等同于劳动的单一形态,将劳动的内涵窄化、矮化为体力劳动。例如,收割水稻、打谷晒谷的社会实践,具体内容包括:①学生到农田边听活动组织者(或者当地农户)讲解握镰刀的姿势和动作要领;②学生分组轮流下田,每人收割十束稻谷,集中摆在田埂上;③学生围着打谷机听活动组织者(或者当地农户)讲解使用打谷机动作要领;④学生每人抱一把稻谷,轮流用打谷机打谷。此项活动结束,学生又去下一项活动地点,而下一项活动与此完全无关。梳理活动流程,我们发现,课程内容没有与树立劳动价值观建立起一种关键连接。实际上前者是后者的载体与手段,后者的实现才是目标。活动确实是让学生体验了稼穑艰辛,但是,仅仅体验了艰辛,还不足以“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2]更大的可能是,这种单薄的体验因为与真实的社会发展水平脱节太多,反而变成城里学生对乡土生活的猎奇、谈资,没有参与到受教育者的劳动价值观的建构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浅表化的问题呢?因为,从认识形成角度来说,学生会判断活动给他们留下的印象内容,如果这一印象与其表征的信念是脱节的,他们就会悬置这一印象,将其视为孤立的一个印象,而不是对真实世界的充分表述。如果印象内容能够参与到学习者原有的价值体系的建构,学生就会表示“认可”这一活动,进而主动采取后续的行动,进行自我教育,这时候活动就能真正得到学生的认可,他们才开始拥有正确的劳动信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