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劳动光荣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分析县级医院护理现状及应对策略
一、影响县级医院护理质量原因
1、理论能力薄弱:越来越多的年轻护士是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而来的(虽然目前有院校招收本、专科学员,但对于县级医院而言是远水难解近渴),在某种程度上,他们的文化水平与当今的护理要求有一定距离,其主要表现为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护理程序制定无序,工作中主动性不强,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及前瞻性观察问题方法,工作中的成绩与失误不能及时总结,从而失去了推陈出新的机会。这种种原因都与其文字表达能力欠佳、自身素质不高等有关。
2、培训、交流机会少:一些有志向的护理人员因一些客观因素,闭门造车,难以创新,难以出成绩,虽然他们内心渴望了解一些医学新动态,新知识与技能,可是因县级医院的经济能力、设备配备等多方面原因,他们很少有机会去上级医院进修、深造,更无须谈交流了,因此在从事护理科研与论文撰写等方面困难重重。纵观目前有关护理方面杂志,刊载的大都是护理科技、新知识一类的题材,临床基础护理题材观念难以突破,而在高科技医疗、护理开展很少的状况下,势必影响论文的选材,再者由于有些论文项目需要实验室的配合、数据统计学、相关的理论资料等条件的辅助,不能不说在此条件下也制约了护理人员出文章成果,挫伤了一部分人的积极性。
3、医院客观环境:如很多医院护理人员配备不足、缺编,护士与床位、医生之比失衡;有一部分护士转做他行;而在岗的又从事大量非护理专业工作,造成护士在病房时间少,与患者接触交流少,成为一种无形的护理资源浪费;另外一部分医院存在重医轻护,在晋升、福利等方面偏重医疗。
4、社会因素影响:大部分护士由女性承担,她们同时是妻子、是母亲,即要忙工作,又要忙家务,加上频繁地值晚班,精力也有限。社会一些人对护理工作不理解,认为医生吩咐干啥就干啥,做得再好也没有人赞同你。另外护士自身观念定位不正确,认为护理专业没多大出息,好歹都一样,出不了成绩与成果,到时等待论资排辈晋级,再努力也就那样。
二、县级医院护理队伍中存在的问题,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1、提高职业道德:要深入进行思想教育,树立坚定的专业思想,转变观念,提高思想素质,使在职的护士敬业,爱岗。护理工作是一个给千百万患者带来幸福的高尚职业和光荣的岗位,“高尚”是因为她要把解决患者的疾苦高于个人得失,“光荣”就在于为社会、为人民所作的无私贡献,我们正是为了献身人类的卫生保健事业而安心于平凡的岗位上,从事繁琐细致的辛勤劳动。每一个患者的康复,每一个重危患者生命的挽救成功,都牵动着我们的心,激起内心的欣慰。
期刊论文对编审者的要求
编审者的责任是选好题,把好关、出好刊。编辑、作者、读者均希望编审者尽心尽力当好“伯乐”,做好“嫁衣”,为促进学术交流,传递科技信息做出贡献。
1.编审者必须对本刊的办刊宗旨、目的、作用、读者“对象”、“稿约”要求以及编排有较全面的掌握,这样才能高站位的站在刊物的立场上掌握选稿的标准,较好的决定论文的“用、修、退”。
2.切忌审稿不认真、不细读或不认真修改的工作态度
反对“走马观花”式的审稿方法,要求每篇文章,都要逐字逐句地过目,做到好论文不从自己手中漏掉,不让不符合要求的论文在刊物中发表,编审者要注重维护期刊自身的荣誉,确保期刊的生命力的可持续发展。
3.掌握最新信息
论文是否被采用,多数取决于论文的学术水平。衡量论文水平的高低常与国内外同级、同类期刊发表的论文做比较。要求编审者对国内外有关期刊,特别是本专业期刊的学术水平、进展动态有较多的了解和掌握,才能在审稿时不满足于表面的认识,也不会因知识老化而抓了“芝麻”丢了“西瓜”,甚至把“芝麻”看做“西瓜”,避免造成好稿不用,劣稿刊用,他刊不刊用本刊录用的错误。
4.全面负责把好质量关
中医院校学生德育教育路径探究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正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工匠精神”被赋予新的时代价值。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好中医药文化,中医药院校学生需要“工匠精神”引领。本文根据中医院校德育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结合“课程思政”,将“工匠精神”融入课堂教学[1],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丰富实践平台,将“工匠精神”融入日常德育教育,夯实德育教育等路径,将“工匠精神”融入中医院校学生德育教育,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1]。
关键词:“工匠精神”;德育教育;价值;路径;中医院校学生
传承和发扬好中医药文化,必须加强中医学生的德育教育。而“工匠精神”的培育,有利于学生领悟“医者仁心”,提升道德品质;有助于学生传承中医身上的优秀品质和医德医风,发展祖国中医药事业。中医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医疗卫生人才的艰巨任务,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成为中医院校的光荣使命。
一、“工匠精神”在德育教育中的价值分析
(一)有助于引领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体现了劳动者特别是普通劳动者的价值,启示我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人民最伟大。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快速发展,滋生了一些不良社会风气,“流量明星”“网红大咖”、财富精英等成为大学生的偶像,轻视普通劳动者、厌恶劳动、追求享乐、急功近利等消极思想有所抬头。工匠精神有助于纠正社会一些不良风气,培育崇尚劳动、敬业乐业的良好社会风气,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有助于厚植中医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大医精诚”“医者仁心”是每一个中医学生必备的职业道德,“工匠精神”所蕴含的精益求精、德技双馨与中医职业道德教育高度契合。“精”是工匠的立身之本,也是医者救死扶伤的保障;“诚”是工匠热爱本职、敬业奉献的精神体现,也是医者最基本的道德根本。将工匠精神融入中医院校学生德育教育,可帮助学生掌握工匠立身立业的精湛技术,心怀敬业乐业、敬畏生命的职业精神,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征程中为人民幸福而搏,为民族复兴而战。
(三)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传承工匠精神在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十分重要,但传承不是守旧,要坚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满足新时展的要求。中医院校学生在传承伟大中医药文化的同时,要敢于革新,将现代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于中医诊疗、中医保健等,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汽车车身修复技术课程思政设计分析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目前我国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途径。培养符合我国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就必须落实好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为主,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目前已经面临了不少困境。学生单纯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兴趣不高,学习效果较差。文章通过分析高等职业教育现状,提出在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把专业知识教育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有机结合起来,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学习同时进行,培养出符合国家需要的优秀人才。以汽车车身修复技术课程为例,为融入思政教育课程提供了一种创新思路。
关键词:汽车专业;思政设计;汽车车身修复技术课程
1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职业教育是我国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要渠道。职业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培养符合我国国情的综合性的人才起着重要作用。主席在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培养人、全方位教育人[1],努力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我国现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主要是以政治教师课堂讲授政治课程为主,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没有兴趣,学习效果不理想。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单纯的政治课程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新社会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教育的需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将面临困境。在高等院校职业教育中,专业课的比例占据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中的主要课程,学生接触较多的是专业课教师。因此,让专业课教师参与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传统的政治思想教育课程融入到专业课程中,实现全过程培养人,全方位思政育人。
2高等职业教育学生思想状况分析
随着我国高等学校考试人数的逐年减少,进入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成绩明显下降,很多学生的分数直接接近录取分数线。进入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水平普遍下降,有的学生既没有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也没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的学生还存在着享乐主义,社会责任感不足等问题,社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与学生具有的素质脱节。学生的专业知识再好,也不能为社会服务,还有可能走向犯罪的深渊。本论文以汽车车身修复技术课程为例,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素质,使学生步入社会后更好地服务社会,造福人类。
3汽车车身修复技术课程思政设计
彝族传统文化中的惰性心理
【摘要】本论文主要通过彝族传统文化中的因循守旧、家支观念、鬼神观念、小农均衡等惰性心理的体现,从不同角度阐述其在现代进程中的影响。对待传统文化应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还原事物的本来面貌促进文化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彝族;传统文化;惰性心理;解构
千百年来彝族这个古老的民族,在我们这个光荣而又古老的国度里繁衍、生息、劳动和创造,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创造了具有独特风貌和鲜明色彩的彝族文化,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心理素质。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采取辩证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既要肯定优秀的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过推动的作用,也要承认传统文化中的惰性心理因素直接束缚和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并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思想。本文试图就彝族传统文化中存在的几种惰性心理的表现形式,作一粗浅的剖析。
一、因循守旧的心理
首先,奉传统思想观念为圭臬,视祖先规矩为真理,因循守旧不思进取。这种心理表现是:因循成规,不敢越传统习俗半步,不敢为天下先。彝族谚语讲道:“长辈立规矩,晚辈守规矩;父语如铁打,母语似墨汁。”其次是守旧,由于彝族先民所处的文化环境具有复杂性、特殊性,造成彝民族易短视而缺乏前瞻性,易浮躁而缺乏深刻性。体现出目光短浅,心胸狭窄的心理,认为遵循传统正道才是对彝族文化的最大尊重。这与现代社会道德观念是背道而驰的,所以现代彝人在文化发展过程中,自觉放弃,转变观念、更新理念,朝大众化方向迈进,与其它民族在文化认同过程中,共同繁荣发展。
二、浓厚的家支观念
宗法血缘关系形成的家族、宗族这无形的网络在彝族社会生活中根深蒂固。由于彝族社会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了彝族家支存在的必然性,它是彝族社会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以及生活生产方式在人们精神形态上的反映,并沉淀着彝族人的文化品质,形成特殊的社会现象。早期的彝族以部族为生存空间,彝人的存在就只有依赖家族,因而从彝民族内部来看,家支观念浓,故极易在家支间发生摩擦或纠纷等不和谐的现象,如婚姻问题、掠夺土地等物质利益时就时常进行械斗。无原则狭隘的血族复仇心理对彝族社会生活及社会发展起比较消极的影响:一是人口大量死亡;二是对生产严重破坏;三是阻碍贸易和交通发展;四是降低了物质生活水平。同时造成了彝民族长期的精神压抑,并直接影响了部族之间的和谐相处。在今天,械斗之事虽不复存在,但在一些地理环境相对恶劣的地区,固步自封、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的心理,严重的影响了整个民族生产力的发展和民族经济、政治、文化的振兴。
航空制造企业科技人才管理探讨
自进入21世纪以来,在市场经济规模持续扩大的大背景下,航空制造企业间竞争日趋白热化,尤其是国际范围内军事强国航空制造企业进入国内市场,相继建立生产基地,促使彼此间竞争形势更为严峻。作为高科技企业的典型代表之一,航空制造企业之间的竞争往往被视为人才、创造力、服务及产品之间的竞争,以高素质科技人才之间的竞争为关键点,换而言之,科技人才的自身创造性、积极性及主观能动性直接决定航空制造企业的长远发展。由此可见,最大限度地发挥航空制造企业科技人才的创造性,提高其创造水平,对于推动企业长远发展具有不可比拟的积极作用。同时,从理论角度来看,工作绩效与个人能力及激励效果之间成正相关关系,而个人工作能力无法脱离长期学习的支持且经有效激励后方可保证工作绩效,说明激励水平是影响科技人才工作效率的核心要素。鉴于此,本文基于激励机制对于航空制造企业科技人才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航空制造企业科技人才管理的现状
国内航空制造企业普遍为大型国有企业,深受其自身组织结构及制度体系特点的影响,往往存在着不同程度科技人才管理方面的问题,例如:工资待遇差、职业发展空间狭小、企业总体运行效率低及收入与回报之间不成正比等,甚至少部分科技人员反映自身工作重心不再是科研创造,停留在形式主义材料汇报的局面,说明当前我国航空制造企业人才管理现状不佳,出现薪酬体系不合理、人才严重浪费及缺乏企业文化等问题。由于大多数航空制造企业平均主义思潮相对严重且企业员工数量庞大,一旦平均分配至每个员工则不同岗位不同个人工资待遇出现明显的差异。同时,科技人才薪资待遇较低时,其生活水平无法企及其他岗位的工作人员,会产生埋怨不满等负性情绪,严重挫伤了科技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及工作热情,难以充分发挥其科研水平,无法实现科技人才自身的人生价值。大多数航空制造企业尚未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其官本位思想较为盛行,且对于科技人才管理重视程度有待提升,造成科技人才随意分配的问题,难以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优势,出现“高学位低岗位”的局面。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航空制造企业约超过20%的科技人才所从事的岗位不是自身所学的专业,约超过40%的硕士博士高学历人才从事低水平的岗位工作,说明当前航空制造企业人才浪费问题严峻。名言有云“企业文化是增强员工凝聚力的有力措施”,换而言之,兼顾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能增强员工对企业的情感,大大提升员工的自身忠诚度及归属感。然而,从目前我国航空制造企业科技人才管理水平来看,大部分航空制造企业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甚至少部分航空制造企业尚未搭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造成员工思想过于涣散,宛如一盘散沙,导致企业对科技人才不再有吸引力,致使员工对企业情感持续“降温”,引发科技人才跳槽及人才浪费等问题,破坏企业员工之间的凝聚力,对企业长远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二、航空制造企业科技人才管理的要点
1.物质激励。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航空制造企业以满足科技人才合理的生理需求及心理需求为切入点,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要素,搭建绩效优先的公平薪酬分配机制,及时发放工资及奖金,提供相应的福利项目,积极引进职位评价体系,推行差别化薪资政策,制定具有差异性的企业福利政策,持续扩大股票增值权的发放范围,尽可能地向绩效评估结果优秀的人才略微倾斜,拉开普通员工与优秀人才间薪酬及奖励的距离,做到劳有所得,维持科技人才心理层面的公平感及满足感,促使科技人才于全新一轮劳动付出中始终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及工作斗志,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2.精神激励。由于精神激励手段相对多样,客观上要求航空制造企业灵活运用多种精神激励方法,例如:榜样激励、支持激励及表扬激励等,及时肯定科技人才的正确行为及工作成绩,满足科技人才心理层面的需求,通过召开科技成果表彰大会或组织科技成果分享交流活动等方法宣传科技人才的工作经验及光荣事迹,鼓励科技人才多多发表研究性论文,授予科技人才光荣称号,例如:先进工作者或工作模范等。同时,针对有特殊贡献的科技人才予以提前转正及职务升级等处理,将工作职务升级视为肯定激励有贡献有成绩科技人才的有力手段,调动科技人才的工作热情。同时,树立工作岗位先进典型及学习榜样,将学习榜样视为人才团队的旗帜,尽可能挑选来自人民群众且拥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得到群众认可的科技人才,不得脱离现实,不得失真,特别是学习榜样的工作经验及工作事迹要贯彻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做到经得起考察、经得起检验,充分发挥学习榜样的示范作用,鼓励人民群众向榜样学习。此外,航空制造企业管理层必须以身作则,严肃自身的工作态度,做到工作认真及态度忠诚,成为下属的工作榜样,促使下属积极开动脑筋,积极创新勇于创新,充分发挥管理层岗位激励方面的作用。3.成长激励。受社会进步及经济发展的影响,科技人才对自身职业成长及发展空间的重视程度日趋提升,而岗位培训是推动科技人才持续成长,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岗位培训能帮助科技人才更新自身技术知识体系,真正意义上做到立足于高新技术前沿阵地,大大增强航空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满足科技人才自身学习上进的需求。同时,尽早制订航空制造企业科技人才规划方案,结合科技人才个人水平及工作现状,搭建可行性强的科技人才培训计划及再教育机制,与国内外高等院校及军工研究所间形成深入合作,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科学技术讲座,促使科技人才于成长激励作用下持续进步。4.文化激励。通常情况下,企业文化指以价值观为核心理念组织全体职工开展企业意识教育的微观性文化体系,而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能增强员工对企业的情感及归属感。因此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航空制造企业要从根源上认识到建设企业文化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以经营哲学、文化理念及指导思想为切入点,搭建具有自身特色的航空制造企业文化,通过创办企业刊物、制作企业之歌及设置历史宣传板等方法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同时,企业管理层应充分发挥自身影响力,将自身视为企业文化的践行者,促使企业价值观成为科技人才共用的价值观念,大大增强科技人才的集体荣誉感。
三、结语
通过本文探究,认识到有效激励科技人才是西方发达国家航空制造企业发展进程中最为重视的问题之一,并且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航空制造企业已初步形成完整有效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航空制造企业,国内航空制造企业人才管理起步较晚且管理水平相对低下。即便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管理科技人才,但是激励措施片面单一,尚未搭建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及管理模式,对企业长远发展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因此,国内航空制造企业应立足于科技人才管理现存问题,全面分析科技人才的基本特点及个人需求,将文化激励、成长激励、精神激励及物质激励相结合,搭建相应的综合激励机制,侧重于提升人才的工作创造性及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大学生休闲德育模式探究
[摘要]休闲德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可忽视的新领域。当前,在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大趋势下,生活德育理论为休闲德育提供了理论资源。在生活德育视野下,应该针对休闲德育问题系统设计建构课堂教学、生活体验、环境熏陶“三位一体”的休闲德育模式。
[关键词]生活德育;休闲德育;三位一体
大学生活与中小学生活相比,存在更多的课余自由时间,即闲暇时间。闲暇作为特殊的时空存在,成为重要的德育资源。然而,当前大学生的休闲生活状况不容乐观。2016年,本项目团队对广东省5所高校大学生闲暇现状开展调研,发现大学生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休闲贫困”问题。具体表现为休闲异化(不懂休闲、不能休闲、不愿休闲)、休闲层次低(浅休闲、假休闲、逆休闲)、休闲伦理失谐(休闲与自身、他人、自然失谐)等,这些现象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德育回归生活世界”作为德育现代转型的重要内容,使“生活德育”成为新的德育理论研究热点,也为大学生德育创新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因此,从生活德育角度探讨大学生休闲德育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生活德育理论为休闲德育提供理论资源
(一)何谓生活德育
不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德育与生活世界的脱离,导致德育中存在“三化”(政治化、专门化、知识化)问题,这是造成学校德育困境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一问题,近年来,生活德育理论被提出并受到普遍认同,成为当前德育理论和实践的一大热点。不论是美国杜威的“教育即生活”,还是我国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念,都是提倡德育回归生活实践,倡导教育生活化的理论支撑。我国德育专家鲁洁教授较早呼吁德育回归生活。杜时忠教授在《论德育的走向》一文中提出现代德育“走向生活”的趋势。高德胜教授的著作《生活德育论》对生活德育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为大学生德育提供新的理论视角。他在《生活德育论》中指出,生活德育是一种新的德育范式,是对以往和现行的割裂、知性和技术化管理为特征的德育范式的转换和超越,生活德育的基本进路是“通过过‘有道德的生活’来学习道德”。[1]74生活德育观指导下的学校德育,应该是通过学校的整体生活进行的、对学校所有成员都起作用的、提升人的精神追求的教育活动。[1]89
(二)何谓休闲德育
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论文2篇
第一篇
一、造成大学生诚信问题的原因
1.社会中的诚信氛围不浓厚
我国虽然有着上下五千年优良的文化传统,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少西方思潮的涌入,社会上的诚信氛围却日益淡薄。人们每天都可以从电视、报刊和新闻上看到,某某单位的某某人私吞公款;某某企业生产的某某产品涉嫌假冒伪劣等等;这些都给思想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大学生们每天看到的就是,谁使用了造假的简历找到了高薪的工作,或者是谁通过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反而获利等等。这些信息,日复一日地混淆着大学生们的视听,给他们诚信道德的成长和成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2.家庭中诚信教育弊端重重
现在在很多的家庭中,家庭诚信教育呈现着缺失或者方法不当的问题。有些家长,教育孩子要诚实守信,但是一转身,自己却做出种种不诚信的行为,根本不能为孩子做好诚信示范,反而给孩子留下了表里不一的印象;还有些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所获得的荣誉,为了孩子能取得优异的成绩,考上理想的学校,竟然帮助自己的孩子制作在考试中用的小抄等等。由此可见,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下,对大学生们的诚信道德养成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3.高校诚信教育存在纰漏